《小窗幽记》读后感

时间:2023-04-22 12:02:0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窗幽记》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窗幽记》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窗幽记》读后感

《小窗幽记》读后感1

  《小窗幽记》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主要表达的是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小窗幽记》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

  今天要介绍《小窗幽记》精华10句,心烦气躁时必读,太有用了。

  1、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小窗幽记》

  【译文】把怒气收敛起来自然会觉得愤怒平息了一些,把精神聚集起来自然会觉得语言简练了一些,能够宽容别人自然会觉得气氛和睦,能够使心境保持清静自然会觉得天下太平。

  【感悟】人,要善调心绪。万事都别耿耿于怀,退一步也许有意外收获。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学会寻找快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2、苦恼世上,意气须温;嗜欲场中,肝肠欲冷。《小窗幽记》

  【译文】在充满痛苦和烦恼的人世间,气性要平和;在充满嗜好和贪欲的名利场中,内心要保持淡漠。

  【感悟】成长的很大一部分,是接受。接受分道扬镳,接受世事无常,接受孤独挫折,接受突如其来的无力感,然后发自内心地去改变。天黑开盏灯,落雨带把伞,难过归难过,但也不作死。

  3、烦恼场空,身住清凉世界;营求念绝,心归自在乾坤。《小窗幽记》

  【译文】将烦恼的世界看破了,此身便能安住在清凉无比的世界里;营营求取的念头断绝了,此心便能在天地间获得自由。

  【感悟】人内心若无非分之想,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是自由的。追赶不上的不追,不属于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么复杂?简单,甚好。

  4、耳目宽则天地窄,争务短则日月长。《小窗幽记》

  【译文】喜欢听是非之言,看人情冷暖,就会觉得天地之间非常狭隘,都在为斤斤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烦恼。如果能够看淡得失,放弃争名夺利,人生才会过的'悠闲,体会人生的乐趣。

  【感悟】人看得越多,知道得越多,有时欲望就会越多。只有放下争端,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悠然。只有当你选择要快乐时,你才会感到快乐!心若简单了,世界就简单了!

  5、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人生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割断耳。《小窗幽记》

  【译文】胸中只要摆脱一个“恋”字,便会十分清爽干净,十分自在。人生最苦的地方,就是一颗心。拖泥带水,看上去好像明白了,却是不忍舍掉罢了。

  【感悟】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放下不可为不可得的,方能得大自在。人生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6、忧疑杯底弓蛇,双眉且展;得失梦中蕉鹿,两脚空忙。《小窗幽记》

  【译文】怀疑就会杯弓蛇影,双眉还是暂且展开吧。得而复失梦里的“蕉鹿”,只是两脚空忙一回。

  【感悟】生命中所有的痛苦,皆因妄想一切如己所愿。水中有月,云上有花,生活中若没有杯弓蛇影、没有患得患失,我们就会少了很多烦恼。

  7、达人撒手悬崖,俗子沉身苦海。《小窗幽记》

  【译文】通达生命道理的人能够在悬崖边缘放手离去,凡夫俗子则会沉没在世间的种种苦恼中无法摆脱。

  【感悟】真正的智者,在濒临悬崖时,也会勇敢回头。愚蠢的人,会一直沉浸在苦恼中,无法自拔。最好的人生状态:安于得失,淡于成败,依旧向前。

  8、心苟无事,则息自调;念苟无欲,则中自守。《小窗幽记》

  【译文】心里如果没有事情,则气息自然就会平和;脑中没有欲望,则内心自然就会坚守。

  【感悟】无欲则刚。人很难无欲无事,但只要会自我调节,就能心平气静。请记住:你处理情绪的速度,就是你迈向成功的速度。

  9、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众;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小窗幽记》

  【译文】不要抱怨我不如别人,不如我的人还有很多;也要夸自己能胜过别人,比自己强的人还有很多。

  【感悟】对自己太过完美的要求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一旦无法达成,就会烦躁、然后自我怀疑。请记住:你不必事事都拿第一。正确认识自己,不骄不躁,做自己最擅长,就很好。

  10、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小窗幽记》

  【译文】从最容易被迷惑的地方识破迷惑,那么就能够处处都保持着清醒;将最难释怀的心事放下,那么就会觉得所有的境界都宽广自在。

  【感悟】走过了才知道也没有那么苦,一定要苦中作乐,爱自己,心地善良,计较少点,也就那么回事了,回头看看,人的一生不过如此。开心每一天。

《小窗幽记》读后感2

  一周的制度起草要把脑壳掏空,也没了什么心情写文,就写写在看的《小窗幽记》吧。

  有些书就像严肃的老师一样,告诉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有的就像一位智者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而有的就如一位哲学家: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

  看小窗幽记的时候,我觉得作者眉公更像一位平和的长者,慈眉善目坐在那儿,讲讲涵养心性,为人处事,再聊聊养生的常识,还有一些美学的熏陶,轻风细雨一般滋润着读着的心田,不知不觉感受着他的智慧和洒脱。你看: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繁花似锦,柳密如织的美好境遇中,不受束缚,来去自如,才是有方法的;狂风暴雨中,站得住脚才是有原则的。

  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安逸享受的生活使多少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可好景不常在,美梦终会醒来,到头来只是梦幻的一场空。唯有智者不受繁花粘身,柳密缠身的诱惑,拿得起放得下,在这样的境遇中来去自如。赌场挥金如土的氛围吸引无数人前往,赢一局还想赢,输一局想翻本,结果越陷越深倾家荡产,少有人小赌怡情全身而退。而今不少青少年沉迷于游戏,用着父母的钱不愁衣食,却以为这样的日子会长久下去,但也有人看清现实,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寻找出路。

  顺境之中保持自己的原则很容易,可当情况危急,原则不能救命时,你是否还会坚持。常被讨论的道德问题“在穷困潦倒快要饿死时,是另可饿死也不放弃道德原则,还是舍弃原则偷食饱肚”总让人难以回答,难以取舍。而就拿生活小事来说,总有自称有原则的人,不闯红灯也被定义为自身的原则,并对不守红绿灯的人车之以鼻。当偶然一次快要迟到,迟到将被扣除奖金,这样的'原则是否还能守住?

  懒可卧,不可风;静可坐,不可思;闷可对,不可独;劳可酒,不可食;醉可睡,不可淫。

  每一个人在说到“懒”得时候,不是疾言厉色地批判就是嗤之以鼻地蔑视,唯独眉公说,可以啊,你懒的时候,只要躺下待着别动,千万别着了风就行。黄帝内经说风是百病之始。风夹杂着湿寒之气,在人们懒散的时候,卫气不能固表,这时候它趁虚而入,会打乱你身体的平衡,是不是像一位和善的长者?

  接着他又说:想要清净的时候,可以安坐,但是不要思虑过多。这个看似容易的建议,其实现在好多人也做不到,我想静静,每次都这么说,可心静不下来,要不就东想西想,想出一大堆烦恼事,不是有句话叫: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嘛。现在人常爱说的一句话:我心好累啊。深深的吸气,慢慢的呼气,静点、静点、再静点。

  如何度过苦闷期呢?可以与人说说话,千万不要独自垂泪到天明。我们都很喜爱的一位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苏东坡先生人生际遇沉沉浮浮,实在坎坷,好在他胸襟开阔、通达乐观。在被贬黄州的时候,生活困顿、贫病交加,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而是更加积极去面对,垦荒东坡造田,东坡居士因此流传千古。

  与此同时他又广交朋友,徐大受、朱寿昌经常带着酒肉来看望他,又有马梦得、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古农夫、和一位大嗓门彪悍婆娘、道士、和尚这些朋友,他们饮酒夜游,半夜醉醺醺爬过城墙然后各回各家。他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两赋一词,业余时间还研发出了东坡肉、东坡汤,本来是苦不堪言的流放生活,让他过的有了诗和远方,黄州也因他受到世人的瞩目。

  我们试着通过《定风波》来探究苏东坡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的精神境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要在意穿林打叶的雨声,吟着歌悠然自得地走着,在这儿竹杖草鞋正好走道儿,谁怕?任凭风吹雨打,自在过自己的一生,风微凉,吹醒带着酒意的我,山头刚放晴的太阳迎面照过来,回去吧,对我来说这些都无所谓。

  豁达之情由此可见。谁都有苦闷的时候,但是想想,你能比人家苏先生还惨吗?

  劳累的时候可以饮酒,不可以饱食;醉酒的时候可以睡觉,不可以贪欢;劳累时过度饮食,首先伤肠胃,其次脑细胞因缺氧容易导致大量坏死,当然眉公那个时代的酒精度数没有现在的高,也就相当于餐前开胃酒了。喝酒喝醉了,就乖乖躺下睡觉,别再让他老人家操心了。

  偶然读一读《小窗幽记》,心平气和方能看清世事本质。书中的清言名句虽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方法,却可引发我们的思考,以书中短句思索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为是一种对自我的认识。看清自我,反馈于生活。

  也希望,细读之,有醉意,有古意,有剑意,有侠气。

《小窗幽记》读后感3

  《小窗幽记》以观世间荣辱、品人生苦乐为主线,以文辞优美、意蕴高雅为特点,是一本修身处世的格言书。书中的格言有的立言精深,使人百思方悟;有的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悠长。读来有神思优游,流连忘返之感,历来被视为修身养性,自我提升的佳作。

  《小窗幽记》作者陈继儒,号眉公,生于明末清初。他高雅超脱,博学多通,一生著述颇多。透过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拿得起、放得下、抛得开、收得拢的豁达心胸和无尘境界,其真知酌见无一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于今时今世仍有借鉴价值,尤其是关于修身正心的见解最值得我们品读。

  感悟一:常持平常心,正念修自身。

  《小窗幽记》说“有誉于前,不如无毁于后;有乐在身,不如无忧在心。”告诉我们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古人说: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心乃身之统帅,行之导向,要改善人生际遇,需要我们从“心”做起,常持喜悦心,就会以笑面示人;常持平常心,就会笑对人生。所谓平常心不是看破红尘,更不是消极遁世,而是平和豁达、宽容洒脱,是积极做事、低调做人,是利不能诱、邪不能干,是悲悯众生、利益众人。以平常心看待荣华富贵,就会不嫉人有,也不笑人无;以平常心看待得失成败,就能做到上不负天,下不愧人。一个人只有摆正了心态,才能有正念、正思维,继而才能有正面行为。正念是指积极乐观、与人为善的观念,处人时心存善念,则视对方如佛陀;心存恶念,则视对方如牛粪。处世时持积极乐观之心,则世界生机蓬勃一片光明;持悲观失望之心,则世界满目苍凉了无生气。在现实生活中,常持平常心并不容易做到,世事纷繁无时无刻不考验着每个人的判断抉择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当天薄我福时能否做到不怨天尤人?当天劳我形时能否做到不退避逃离?当天厄我运时能否做到不沮丧放弃?只有做到心地无尘、心境平和,才能改变我们面对一切的态度,随之改变我们和世界的相处方式,才会让我们和世界越来越默契,越来越和谐。

  感悟二:资性不限人,境遇不困人。

  《小窗幽记》说:“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养精神。”珍惜时光善于学习,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能够吸收义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蛰伏日久历炼日深,所以会飞得更高;绽放得早也必凋谢的快,所以一片坦途未必是好事,《小窗幽记》强调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强调后天的努力超过先天的聪颖,困境的磨砺会促进成长;激励后人不要被资性、境遇所限制,告诉我们树立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积极态度,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古往今来,通过读书学习改变命运、提升自己的事例比比皆是。国学经典《大学》是儒家思想的精辟概述,被列为四书五经之首,其作者曾子被称为孔子最愚笨的弟子,可是像曾子这样愚笨的人却能够理解孔子并将孔子的学说阐扬于后世,并因著述《大学》而名垂千古,最终成为孔子最成功的弟子之一。可见限制人成长的不是资质、天性,而是固步自封的心态。心态、心境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而且决定一个人是否快乐,像孔子的另一位弟子颜渊那样,以一箪食、一瓢饮为乐,就是因为他的快乐没有依附于外界的环境上,而是由内心滋生的知命而乐天。如果每个人不缘外境,放下万虑,便可感觉到这种快乐,并且因为这种快乐发自于内心,而不是得之于外,所以也不容易改变或者失去。

  感悟三:心不随物转,静使人从容

  “多燥者,必无沉潜之识;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小窗幽记》告诉我们,静就是不多言、不浮躁、不妄动、心不随物转。我理解所谓“静”,就是谨言慎行、淡泊宁静的一种境界。有了淡泊之心,才能放得下名利,放得下功过得失,平淡地面对所有的失去和拥有,直至以尊严的方式承受人生的苦难;有了淡泊之心,才能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一份淡泊,带给我们安闲自在、波澜不惊的生活,它把莫名的惆怅冲淡,让美好的心情升腾,使人达到闻谤不怒,见誉不喜的高深境界。如果说淡泊可以使人品格高尚,那么心静可使人处事从容。淡泊是平和的,心静则是深邃的,心静给人以不动声色的刚毅与坚韧,给人以面对现实的莫大勇气,还给人静观世事以从容应对的智慧。心静体现一种从容不迫的沉稳,一种气定神闲的大气。心静时,我们不仅能体味生命的美丽,而且能坦然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或许就在于拥有一个“静”字。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通过读书我们领悟到,做人要淡泊宁静,处事要安详涵容,工作要积极有序,生活要乐观豁达。当我们置身喧嚣浮华的世界却依然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当我们面对世间种种诱惑而心湖不泛起一丝涟漪,当我们平和审视生命的历程而不在意获得与失去,当我们能够做到辛勤耕耘不问收获地默默奉献,那么,我们的人生就进入了一种臻于完美的境地。

《小窗幽记》读后感4

  《小窗幽记》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眉公)读史论经之余,编著的一本关于修身处世养性的格言小品集。书中文字多出于古代的经史杂著,以及民间俗谚。它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本必读之书,也有人称之为“处世三大奇书”。

  《小窗幽记》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集中的内容涉及了修身,养性,经商,从政,处世等。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对当时糜烂庸俗的世风做出了辛辣且不失客观的抨击,流露着“好为清态而反浊者,好为富态而反贫者,好为文态而反俗者,好为高态而反卑者,好为淡态而反浓者,好为古态而反今者,不如混沌为佳”的一种无所拘束,高远超脱的”难得糊涂”的自由人生境界。

  很多声名卓著的文人雅士称誉《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继儒是能够悟透生死关、看破名利场的智者。陈继儒在集中写道:”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情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这充满智慧的格言,如一缕清远气息,在这初夏的凉爽中萦绕着我。

  掩卷遐思,在这幽缈的气息里,仿佛看见一个智者的模糊轮廓,颤动在历史长河的粼粼波光中。书卷里除了高蹈超脱的哲性,还存有某种隽永、慎密的理性思维。

  品读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其实就等同在剖析作者内在的'精神形态。《小窗幽记》这本书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其所言诉的思想有着深蕴的文化内涵。直至今天,仍发人深省。它犹如一只遥远年代里斑驳的青铜器,泛着诗意的苍绿;又如同一个潇逸之士,着一袭禅者的布衣,披着清冽的寒辉,啸吟,且徐行,在岁月深处吟唱着乌托邦式的精神操守之曲。

  其中最喜欢的是陈眉公辑录在《小窗幽记》中的这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是明人洪应明的一副对联,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所以,它最早的出处,应是《菜根谭》。

  一直以来,就喜欢这幅对联,在年少懵懂的时候就喜欢。这幅对联典雅华丽,看似淡然却深奥,一读起来便会蔓延一种心绪和情怀。人生山长水长,需要一种空灵的东西来给自己以心理暗示,方能笑看流光飞舞,不觉人生苦寒。

  “闲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之意,闲字又有一种随心的不经意。而“漫随天外”又显示了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境界高邈,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之妙。

  一副对联,短短二十四个字,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如此,才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方能达观取舍,笑看人生。

  现代人大多活的很累,精神与心灵不堪重负。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欲望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而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需要靠内心的调试来平衡,从而达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自在状态。

  当代大德赵朴初先生在了悟生死之后,去世前写了几行字:

  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挂牵。

  ——三十二个字,充分体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精神内涵。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花开则荣,花落则败。不以一时荣耀而忘形,不以一时屈辱而自弃。淡泊名利,无欲则刚。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禅悟生死,逝水无痕。生亦乐,死勿悲。心如流云,顺其自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处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也在急速变化中。面对这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不禁要喟叹,现在不仅做事难,做人更难。处世之道,就是为人之道,今天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就得先从如何做人开始。明白怎样做人,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待人接物才能通达合理。《小窗幽记》极具内秀,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小窗幽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油伞为丽,幽隐着清约经典美文03-07

上学记读后感03-19

《昆虫记》读后感03-18

昆虫记读后感08-01

观舞记读后感02-03

《变形记》读后感04-11

《小强升职记》读后感03-29

西厢记读后感03-14

《西厢记》读后感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