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读后感

时间:2023-08-22 18:25: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师德读后感范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师德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德读后感范文

师德读后感范文1

  我阅读了师德手册这本书,其中书中的爱——师德的源泉这一章节,使我的印象颇深,也深有体会。

  纵观全书,提及频率最高的便是“爱”字。于漪老师告诉我们,因为热爱这个民族,她选择了教师职业“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于是她选择挥洒汗水,专注对教育的探索。任维鼎老师告诉我们,因为热爱教育事业,他选择了教师职业,“教育无小事,教育关乎每一个孩子的一生”,于是他甘愿在边远山区任教,一天天在教师这个职业坚守了下来。吴邵萍老师告诉我们,因为热爱学生,她选择了教师职业,“常怀一颗爱心,爱生活,爱孩子,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引导,培养出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于是爱孩子、爱生活成了融入她骨血的一生习惯。

  这爱,是一种无私的、伟大的情感。这爱,是教师教育力量的情感源泉。这爱,更是师德的核心。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以培养,但这爱,却要教师的`真心体会、深切感受。爱的真谛是给予,是无求,是忘我,而爱的最高境界是无私。这是楷模们告诉我们的,这是我们需要明白的。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做到爱岗敬业。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有所担当。承担那份清贫,也承担那份责任。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才能不断实现自我完善,才能在教育中有所收获。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爱每一个学生。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对学生充满爱,是我们身为人师的根本所在。

  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浇灌的教育才是饱含人情味的教育,才是饱含魅力的教育。

师德读后感范文2

  通过对《中国师德手册》的学习,对于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的我,对它又加深了一层认识。

  一、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幼儿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确对待幼儿的意见。

  师幼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幼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老师应去研究幼儿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幼儿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幼儿的要求,只要多了解幼儿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幼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三、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幼儿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幼儿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幼儿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促进幼儿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幼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幼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幼关系会阻碍师幼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幼儿的潜能。

师德读后感范文3

  第一境界热爱教育工作,敬业,不能玩忽职守:我认为作为一个合格教师,把教师作为一个事业,一生就是要桃李满天下。热爱这个事业,献身这个事业,不管风吹雨打,不管富贵贫贱,都始终如一,就好像魏书生一样。这是非常让人佩服的。一个教师,倘若能自觉地肩负起教育的历史使命,有一份师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为“敬业”之本义;能爱学生、爱教育,继而爱天下,有一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当为“乐业”之思想基础;能在教海中游刃有余、学识渊博、人格高尚、驰骋教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用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唤起学生乃至全社会的良知,开启智慧和美的大门,引领社会更加和谐、健康地发展,当为“精业”之最高境界。

  第二境界恪尽职守,对学生公平;作为教师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老师最根本的`职业道德,在学生眼里,“公平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

  第三境界师爱。文章中所说的师爱包括“母爱”,“父爱”,“友爱”这种师爱,特指教育的爱,它是一种兼容并包的爱,一种爱满天下的爱。只有这种博大无私的爱,才能造就出一个为人师者的宽阔胸怀。与爱相伴而生的是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教育承载着社会和每个家庭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它的责任也应孕而生。一个不具备“爱教育、爱天下”之情怀的教师,一个不愿担当起“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教师,其师德水平是令人怀疑的。“责任”应该是为人师者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来源于教育的爱与责任,来源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来源于渊博的学识、教书育人的能力和从不满足的精神。教师的魅力是德才兼备的升华。

师德读后感范文4

  某些教师尽管很负责、很辛苦、很周到,却得不到学生的欢迎,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为什么这些教师会"事倍功半"呢?看了关于《师德》这本书,揭开了我心中的迷惑:一个不善于赞美他的学生的教师,很难获得好的教育效果,也很难成为一个好教师。

  爱是一种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的依依不舍的道德情感。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是世上最崇高、最理智的爱,没有这种爱做基础,就发现不了学生中真、善、美的东西、赞美就失去了基础。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敬,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旺盛的工作热情的需要,赞美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作为教师就应懂得这项育人的原则,不应总把精力集中在专挑学生的毛病,专批评学生的缺点上。"毛病越挑越多",绝不会越挑越少。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发现和赞美学生的真、善、美的闪光点上,"美"的东西越赞越多、越赞越"美"。

  赞美不等于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也不等于不批评。这样,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会使他们精神脆弱,听不进批评,一听批评就消极或暴跳如雷。那样实际上是害学生,是"棒杀"。批评是为了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不断提高师德素质,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控制情感,遇心不激,拨亮每位学生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

【师德读后感】相关文章:

师德师德心得体会12-06

师德与师德心得体会03-18

师德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5-08

师德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4-04

师德师德师风心得体会7篇05-08

师德师德师风心得体会(7篇)05-08

师德师德师风心得体会6篇04-04

师德培训总结02-05

师德师风心得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