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时间:2023-11-22 09:57: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活着读后感[集合2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着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着读后感[集合2篇]

活着读后感1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活着》

  阅读《活着》这本书,简洁朴实的文字,读完,潸然泪下。

  这本书里回忆了老人福贵悲苦的一生。福贵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里。活得潇洒奢侈,迷上赌博,输光了家产,从此福贵的人生就完全改变了。生活贫苦,社会混乱。先是老爷子被气死。接着,福贵又被抓去当兵。走到了阎王门前,九死一生回到家后又得知娘已病逝。祸不单行,不久后,福贵的儿子有庆给市长夫人献血过多死去。福贵的妻子家珍也患了软骨病。女儿凤霞嫁给了二喜。过上了好日子。但不久后,凤霞因生产失血过多死去了。留下了儿子苦根,接着家珍,二喜都死去了。只剩下福贵和苦根。造化弄人,苦根,最后吃豆子撑死了。福贵买下了一只老牛,与它度过了余生。

  读完此书,我是热泪盈眶的。书中有许许多多心灵美好的人物。却因曲折的命运,恶劣的环境而失去生命。最终一个悲剧结尾。如书中的有庆,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却因医生的失误而死去。当读到有庆死去时,我的眼前好像还浮现着他每天都去公社里为那两只已不属于他的两只羊。浮现出他冬天仍提着鞋子光脚跑去学校。浮现出他获得一只小羊羔而欢喜雀跃。他的死去,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悲伤与惋惜。更带来的是深刻的思考。 难道有庆的死仅仅是因为医生的失误吗?不,不是的。若不是当时社会文化,技术的落后,生活环境的贫苦与无奈,像这样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在那个年代里,不知还有多少百姓做大量的活,受无名的罪,得微薄的钱,流苦涩的泪。

  面对亲人接二连三的逝去,面对生活的艰苦困难,一般人又怎能受得了啊?文中的春生,面对生活的'艰难,想要自尽,福贵再三劝说,最终,春生还是选择了死亡来逃避现实。令人叹息。

  但是,福贵一次一次的熬了过去。当仅剩自己独自一身时,他能感受到生命的快乐。在作者笔下“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的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

  令人惊叹,他到底是不是那个命运坎坷的福贵?面对挫折与痛苦,他能以宽容的胸怀去包容它,接受它。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仍笑着去面对;尽管他的身体已经老了。但那颗心却充满了童趣。那么富有生机与活力。

  也许,活着的意义就在其中了吧。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有序的社会,可总有人抱怨。抱怨,抱怨大大小小的事:为什么我做不到?为什么别人总比我厉害?为什么我的时间总不够用?……然后便只是在心里生闷气,什么也不做。当挫折和苦难来临他们不敢去面对,不愿去面对。甚至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逃避。轻轻地来到人世间,默默的返回原点。像条干扁枯燥的线,漫无目的的划过世间。

  反之,却有人坚持学习,努力充电。不断扮靓自己,照亮自己的心。他们,用宽容去化解冲突;用微笑请教困难;用理智去面对不幸。用五彩缤纷的色彩,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活着是一种未知;活着是一种幸运;活着是一种宝贵。活着,我们要学会珍惜。

活着读后感2

  这个周末儿子回来了。昨天下午我们一起外出时,看到他的车上有一本《活着》。当听他说自己已经读过一遍时,我就有了马上阅读的冲动,于是在回家的路上,便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今天虽然有很多家务,甚至要去地里干活。但是到现在(晚上8点20分)为止,仅仅用了一天半时间,我已经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小说。

  这本书是作者余华1992年9月3日完成的。余华,1960年4月出生。比我大整整11岁。所以他写的内容与我幼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很相似,读他的作品,不但有思想上的共鸣,更有再回到童年的感觉。

  这本书的主要讲了一位叫福贵的老人一生坎坷的经历。年少的福贵生活荒诞不堪,吃喝嫖赌,样样不落。由于他太过浪荡,赔光了所有的家产,他爹因此丢了命,他由不学无术的富家公子变得一无所有,紧接着他的母亲病死;女儿聋哑;儿子因给产后大出血的女校长输血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死;女儿在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而死;妻子、女婿,甚至他的外甥也相继去世!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由福贵亲手埋葬,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近代最动荡的时期,最能反映出那个年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困苦。在失去所有亲人后,富贵的生活本应该是孤独的,可是他并不寂寞,他的精神意志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活着的力量不在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同时我也明白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痛苦,就像我们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却没有断。回忆我亲爱的爸爸、妈妈和婆母相继去世前后的种种情形,不仅感慨人生。与《活着》一文中的老人相比,我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所以说,我们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并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很多的困苦磨难都是可以熬过来的。

  读《活着》这本小说,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当我全身心地走进文本去体验一位老人的一生时,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前半生是如何度过的。一本小说真的可以创造神奇,可以让时间帮助着一个人的一生!在小说的字里行间,栩栩如生,娓娓道出一个人的一生的故事,不但可以表达时间的漫长与短暂,更能表达时间的动荡和宁静。

  在这本书里,作家余华从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转瞬即逝的记忆、一句随便的谈话,一段散落在报纸夹缝中的消息开始,让我们从这些水珠般微小的细节之中勾起漫长的命运和波澜壮阔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福贵的一生是动荡的,充满苦难的,但同时也是平静和快乐的,这让我我越来越感受到坚持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

  今天的阅读让我明白了:阅读别人的作品真的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而我们自己写下的作品,有的时候也同样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生活是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活着读后感】相关文章: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11-11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书笔记06-04

《活着》心得04-14

孤独的活着美文04-12

活着阅读心得02-15

阅读活着心得05-12

《活着》阅读心得04-09

《活着》读后感02-13

《活着》读后感08-24

活着的读后感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