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细读》读书感悟

时间:2023-12-26 08:05:5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名作细读》读书感悟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我们时常会对某些事或人产生一些触动,这个时候,文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这些感悟。但是,你知道要怎么写感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作细读》读书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名作细读》读书感悟

《名作细读》读书感悟1

  《名作细读》作者孙绍振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投入文本的微观分析研究,创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可操作的系列方法,在中学语文届产生重大的影响。孙教授深切地关注着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他在自序中说道,“语文教师的使命,要比数理化和英语教师艰巨的多,也光荣的多。数理化英语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的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有一种办法,就是蒙混,把人家的已知当成未知,视未知如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这番话,对很多老师而言是当头一棒!孙绍振教授说:语文教师面对的不是惶恐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语文老师应该从学生已知中揭示未知,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才不辜负教师这个光荣称号。语文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将人所共知的知识反复唠叨,白白辜负了自己的生命。

  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这一情况,孙教授提出了文本阅读的“还原法”。所谓“还原法”,就是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通过还原,也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作家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通过“找到其中的矛盾,进入分析的层次”,获得对作品分析理解的操作性,并沿着文学鉴赏的正确轨道去获得作品的真实情感与艺术价值的途径。还原方法的核心是将文本中表现的事物恢复到本来的样子,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他举了几个经典文本解读的例子。

  《咏雪》中“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柳絮因风起”哪个比喻更好呢?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能意会,却无法向学生言明其中的道理。孙教授的解读给了我深深的启发。以空中撒盐比降雪,符合本质不同、一点相通的规律,盐在形状、颜色上与雪一点相通、可以构成比喻。但以盐的下落比喻雪花的下落,引起的联想,却不及“柳絮因风那么“切至”。因为盐粒是有硬度的,盐粒的质量大,决定了下落有两个特点,一是下落路线是直的。二是速度比较快。而柳絮,质量很小,下落路线不是直的,而是飘飘荡荡的,很轻盈,速度也比较慢。再说,柳絮飘飞是自然常见的现象,能够引起经验联想柳絮纷飞,在当时的诗歌中,早已和春日景象联系在一起,不难引起美好的联想。而撒盐空中,并不是自然现象,而且撒的`动作,和手联系在一起,空间是有限的,和满天雪花纷纷扬扬之间的联想是不够“切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谢道韫的比喻,不但恰当,而且富于诗意的联想,而谢朗的比喻,则是比较粗糙的。比喻的“切至”与否,不能仅仅从比喻本身来看,还要从作者主体来看。比喻的“切至”,还和作者主体的气质有关系。谢道韫的比喻之所以好,还因为与她的女性身份相“切至”,如果换一个人,比如关西大汉,用这样的比喻,就可能不够“切至”。

  再例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究竟该怎样赏析呢?孙绍振教授认为:一是在方法上应研究矛盾。柳树不是玉,为什么说它是玉?柳条不是丝,为什么说它是丝?“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比喻巧妙吗?不!春风应该是柔和的,怎么会似剪刀?二是要联系。从联系中进行理解:似剪刀”要联系“谁裁出”理解,裁和剪同义互解,这种方法,是贺知章发现的。谁能裁?是人。春不是自然的,是人工的,是创造的结果,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别出心裁。这样赏析,就需要有揭示矛盾的能力,这种能力就需要采用——还原的方法。还原就是让它回到客观事物的原样。还原就出现了矛盾,出现了矛盾后再解读。

  孙教授的这种解读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人佩服!试问,没有长期坐冷板凳的潜心研究,怎会有这种独到又不失依据的见解。他的文字为广大语文老师解决了很多文本上的疑难问题。他的精神更值得老师们去学习。在生活与工作的琐事当中,静心、耐心、潜心教研,才能不人云亦云,才能形成独立思考,才能在课堂上设计适当的问题和活动,四两拨千斤,让学生学有所得。

《名作细读》读书感悟2

  在林珊老师的推荐下选择了孙绍振教授《名作细读》这本书来阅读。刚捧起这本书时,心里很忐忑,担心书里讲述的都是甚为难啃的高深理论。于是打开书本,从修订前言之一慢慢读起,书中的“只有深邃的认知图式的教师才能得心应手,构建起历史经典文本和当代青少年精神这巨大跨度之间的桥梁。”使我顿时悟得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细读”中去品味“经典”,那样才能真正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质。

  书中,孙教授深入浅出地将一些理论性强的知识运用到作品精细的文本分析之中,读来生动有趣,而且还在每一章的前言上从美学的角度对全篇加以阐明。书中的第一章《在大自然面前的审美》让我明白阅读古诗时,不但要体悟自然之美,而且要体悟诗情之美和形式之美。

  在解读杜牧的《江南春》时,孙教授首先引用了两位古人杨慎和何文焕对“千里”的争论,杨慎认为千里莺啼,千里绿映红没有人能见得,应作“十里”。而何文焕却反驳道就算是“十里”也未必听得着,看得见,“千里莺啼绿映红”的“千里”这个数字是认真不得的,只不过是诗人觉得到处都是花香鸟语。孙教授也认为诗人带上了感情,感觉就可能产生变异,在语言上就有夸张的自由,没有这种自由,就不能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是诗歌。对于这,我深为认同。所以我想在课堂上应该带领学生对“千里”这个词语好好体会,让他们明白“千里”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它只是说明范围广,泛指辽阔的江南大地到处是一派桃红柳绿的景象。

  书中,孙教授讲到了“意象密度”,这个词令我揣摩了很久。我想所谓“意向密度”大概是指诗人在写诗时,挑选的是最有特点的意象来写,写得简单凝练。其他的部分就要留给读者去想象,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我觉得“绿映红”这个词语就非常的凝练。春回大地,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青的草、绿的芽、红的花等等簇拥在一起,形成了春天独有的.两种色彩。而杜牧仅仅用“绿映红”这三个就概括了这样一幅美景。既然诗人在写诗时有密度,那我以后带领学生学诗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解密呢?我们应该把精练的意象读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不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吗?我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欣喜不已。我想,以后在课堂上我可以带领学生就“绿映红”展开想象,孩子或许会看到一棵棵绿树映着一朵朵鲜艳的花,但不仅仅如此,或许还会看到一丛丛绿草映着孩子们红红的脸颊,也许也会看到碧绿的湖水映着粉红的朝霞,……

  看来,文本的解读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只有对文本的正确解读,才会有精彩的课堂。我要再细细地一遍一遍地咀嚼它,才能遵循孙教授指明的幽径抵达文本的深处。

【《名作细读》读书感悟】相关文章:

名作作文300字10-04

地名作文300字11-04

名作作文300字八篇01-25

【精选】名作作文300字4篇06-23

名作作文300字四篇02-28

名作作文300字三篇02-12

精选名作作文300字四篇03-31

【精选】名作作文300字四篇03-12

【精华】名作作文300字10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