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时间:2024-01-12 08:23: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篇1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该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宗作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读完这本书给我教育观念上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进一步认识到:教师的眼中的确不应该有差生,应该相信每一个差生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淘气是这些孩子的天性,是他们的另外一种聪明。可能正是缘于他们单纯的思想还有对一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做出了成人所认为的“调皮、捣蛋、不服管教”的举动。教育工作者就是要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尊重孩子的天性,针对孩子的不同个性,采取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是一本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阅读的好书。

  书中的主人公小林校长创办了“巴学园”,那生着根的校门、电车教室、带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午餐、露营游泳冒险等教育活动都给在那里学习生活的孩子们留下了一生难以忘怀的宝贵记忆。小林宗作先生的办学没有丝毫的功利思想,他关爱儿童、关注学生的点滴成长与进步,他时刻注意保护孩子们的童心,给孩子们自尊并创造条件给每一个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

  他的办学方针非常的原始朴素: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品质可能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教育的本质或者说本来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也许就是小林先生这样想方设法的保护孩子的向上、向善、向好的“人之初”的品性吧。

  小林先生是一位好校长,他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可谓用心良苦;他善用鼓励,经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是“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他允许孩子们自由自在、生动活泼地照相;他允许孩子们淘气,从不轻意打断孩子们自己坚持要做的事情。文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高桥君是一位侏儒症的残疾孩子,当他站在比自己还高的跳马面前时,小林先生鼓励他说:“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绝对能跳过去!”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却总能在运动会上拿冠军:“当大家在鲤鱼肚子里拱来拱去的时候,高桥君却嗖嗖地钻过去了;当大家在梯子格里费力地钻来钻去的时候,高桥君已经钻过了梯子,往前跑了好几米;接力赛中,当大家费劲地一级一级上台阶的时候,高桥君短短的腿却像是活塞一样噌噌地跑了上去,又像是电影中的快镜头那样嗖嗖地跑下来。”“虽然大家都在心里发誓,明年要超过高桥君,可实际上,以后每年高桥君仍然是运动会上的明星。”

  这是缘于小林先生对这位残疾孩子的尊重与刻意关照。学校运动会上设计的所有比赛项目,总能让这个孩子发挥出比别人更佳的优势。让他感觉到自己与所有的孩子一样,“的确没有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怀有自卑的心里。”

  在巴学园,每天早晨都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开始”的学习方式,使得热爱物理化学研究的阿泰,总是能待在他的酒精灯、烧瓶、试管旁边,长大后成为了日本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

  小林校长是一位好教师,他慈祥的面容,亲切的笑容、温和的语言、期待的目光总是给孩子们以信任和鼓励。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小林先生安排在每天中午开饭前都要由一位学生站到圆圈中间说几句话,并以此来培养孩子们在别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个孩子认为自己没有话可说,先生哈哈笑着说,我们编一个吧!想一想今天从早晨起床,一直到来学校,这之间都有什么事情?一开始,你做了什么?男孩挠了挠头,先说了一声:“哎——”

  校长先生说:“你看,你说了哎——,这不是有话说了吗?哎之后,再说什么呢?”

  男孩又挠了挠头,接着说道:“哎——早晨我起床了。”

  校长先生两只手叠在一起,放在桌子上,一直微笑着看着那个孩子,这时,先生说:“很好,就这样,大家都知道你在早晨起床了。并不是说了有趣的事,或者令人发笑的事才了不起,而是像你这样,本来觉得“没话说”的,找到了可说的话,这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在校长的鼓励下,用非常响亮的声音说:“然后呢……,妈妈对我说‘快刷牙’,我就刷牙了。”校长先生拍起手来,大家也拍起手来。于是男孩的声音比刚才更大了:“然后,我就到学校来了。”接着便是大家的一片热烈的掌声。

  一个无话可话的孩子,不但说出了话,而且一次比一次声音大,这是教师不断鼓励的结果,所以说,教师的鼓励是教育孩子的法宝。

  小豆豆是一个爱说话的孩子,说起来似乎没完没了,校长先生边听边笑,还不断地问“后来呢?”直到小豆豆绞尽脑汁实在想不起来还有什么可说的了,校长才用温暖的手摸摸小豆豆的头,说:“好了,从今天起,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了。”小豆豆出生后直到现在,还从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着身体,专注地听着。

  正是小林老师的期待与耐心,使得在“巴学园“里生活学习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并在成年后有所建树。

  教育是慢的艺术,他需要教育工作者有慢的心态和慢的能力。读完此书,感觉在我们的国家,在当今的时代,迫切需要一些像小林宗作这样的校长,这样的教育家来办学,努力去淡化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也希望我们的教师能从书中得些启发,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多一些信心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和谐的氛围中自由自在的发展,那该有多好呀!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篇2

  读完这本风靡全球的著作,让我很想说说身边的一位“小豆豆”。她是我的外甥女。由于姐姐是长女,姐夫是长子,使得这个姗姗来迟的小妞特别受宠溺。的确,她也争气,自小就伶牙俐齿、思维敏捷。读幼儿园之前,无论在哪里晃荡,她总能凭借着自己那张甜嘴儿,换得好多零食。终于,在全家人的殷切期望中,她踏上了求学之路,家里人给她的充分的自由,到了幼儿园却成了老师眼里的散漫。于是,没过多久,她成了老师的“告状专业户”。一次是因为她去隔壁班“串门儿”,想看看在她画画的时候,隔壁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还有一次,因为胃口好,把旁边小朋友的面条也给一起吃了(事实是,那个小朋友不爱吃面,主动推给了她)。如此等等的事情,在老师看来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尽管她当时只有3周岁不到。这样的后果是,她的位置被换到了角落,甚至在下课时都不让她离开座位,导致冬天尿了裤子,着了凉;当别的孩子开始享用点心的时候,她就只能做一个“看客”。当姐姐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时候,她做出了和小豆豆妈妈一样的决定(只是一个是主动,而另一个是被动),换到了她认为的“巴学园”。老师的热情和耐心让全家人大松了一口气,毕竟还是孩子,总会找到适合的教她的老师的。可这种感觉只持续了一天,第二天去接的时候,老师惊恐万分地告诉:“太可怕了!居然坐在窗台上,不知道在看什么!”原来,外甥女以前的教室一直在一楼,这回在二楼,对她来说是多么新奇,她只是想看看那些变小的大型玩具。可没有一个大人愿意听听她的想法。老师了解了她的“前科”,结合现实,终于也收起了耐心。只是,她始终都没能找到“巴学园”,没能遇见“小林校长”。直到现在,她一直都处于害怕老师的状态之中,当然成绩也只能徘徊在及格边缘。和我女儿一起玩耍的时候,总能听见那一句句刻薄的责备,仿佛在发泄着着什么。

  小豆豆是幸运的,在那与众不同的巴学园中,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小林校长。使得她从一个怪异的孩子变得渐渐被大家所接受,这样的变迁是那么自然,仿佛本来就是这样。而小林校长独特的教育方法,至今仍使我深深感动。

  1、耐心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孩子是社会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可是对于教育者来说,他们所面对的对象就是孩子。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成长历程,从出生到蹒跚学步,再到呀呀学语,都离不开大人耐心的呵护与关爱。在教育的过程中,知识的传递是循序渐进的。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矛盾,甚至不如人意,如果你失去耐心,那么教育只能终止,或和你的意愿背道而驰。作为已经为人父母、为人师的`我们,又把多少耐心倾注在孩子身上?为了了解孩子,你曾像小林校长那样耐心地听小豆豆东拉西扯四个多小时,又不露厌倦之色吗?不耐心倾听,怎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2、宽容孩子的怪异行为

  当小豆豆不慎把钱包掉进厕所的时候,她选择了掏粪来找钱包。在别的大人看来,这样的行为是多么怪异,既危险又脏臭。随之而来的也不外乎批评责备,并要求立即停止。而小林校长看到这一幕时,只是平静地问了一声“你在干什么呢?”得到回答后就走开了。回来时不忘再询问一次,并平静地要求“干完了要把它们都送回原处去哟!”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小豆豆“上厕所时绝不再往下看了”。而且从内心里认为校长是“最可信任的人”,也“比以前更加喜欢校长”了。

  孩子的许多行为和想法,在大人看来也许不可思议,甚至无法接受。当我们遇到这类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生硬地阻止。事实是,表面上孩子是停止了,可内心呢?或许会更加强烈地想去做此事吧。若是我们愿意听听孩子的想法,再给予他们合理的建议,也许更会被孩子们所接受,而且怪诞的行为也会随之而得到改正。

  3、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法

  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巴学园的上课方式了。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就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学生们就按自己的爱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上课的方式,对于老师来说,是了解学生的最好方法,再者,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也可以从自己喜爱的学科做起,这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即使那些不喜欢的学科,只要在放学以前做出来就成,所以他们总是能够想办法完成的。如果确实搞不懂了,就或者到老师那里去问,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座位来讲解,一直到完全领会为止。还可以从老师那里领来例题,再继续自习。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因此就等于根本不存在学生呆呆地听老师宣讲这种情况了。

  偏食是许多孩子身上的通病,可在巴学园里却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小林校长把水里的菜称做“海的味道”,陆地上的称做“山的味道”,要求孩子带菜时候要带齐这两种,没带齐的就由学校补齐。孩子们每天讨论着自己所带的菜,早已把偏食这个问题抛到九霄云外了。吃饭的时候,校长还允许孩子们边吃饭边聊天,目的是让孩子门适应在人多的场合能做到自然、从容。

  为了呵护孩子的同情心,小林校长挖空心思设计运动会的项目,以致于那个长不高的高桥总能得冠军。而其他孩子也并没有嫉妒,而是下决心“明年一定要赢过高桥!”

  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来制定学习计划,这无疑是最好的教学策略。反观我们当前的教育模式,特定的教学课程,固定的教学内容,无不让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在要求学习要均衡,不能偏科的前提下,却不时地在产生学困生。

  随自己的意愿安排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这该是一种多么和谐有效的学习方法啊!

  巴学园最终在炮火中化为了灰烬,可从巴学园中走出来的孩子们却成功了。我钦佩校长先生,尤其是在巴学园被炸毁后,校长先生说的那句话:“下次我一定再建一个这样的学校!”不管校长最后有没有重建巴学园,至少读过这本书的每一个教育者心里都应该有一座不朽的“巴学园”。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篇3

  作为教师,我们自己似乎也忘记了,成长的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微妙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有可贵的天真特质,我们都忽略了,我们甚至把它漫不经心地遗失和随意处置。虽然自己是个高中老师,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依然有着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调皮与不听话,但似乎自己太急于让他们社会化了,太希望他们能像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具备成人化的行为方式。

  《窗边的小豆豆》主要讲述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了学,来到巴学园。在这座叫巴学园的奇怪学校里,孩子们在用废弃的电车车厢做的教室里上课,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由学习各个科目。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座位,不同年级的也可以坐在一起。校长会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和海的味道(鱼、海味)的午饭,也会自己策划包含稀奇古怪项目的运动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如果上午就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文字中所流露出来的都是新鲜动人的场景,小豆豆也就在这所崇尚自然教育、顺应孩子们自由天性的小学里健康成长。

  重温这些场景时,不禁感慨万千,现实的教育为何如此乏味而单调!

  为人师表后再次读这本书,最佩服的是书中的小林校长。他对任何一个孩子都那么有耐心。在小豆豆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他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耐心的背后昭示的是何等的了解与爱呀!他应孩子们的要求精心创作了校歌,孩子们不理解不喜欢他也一笑了之;他为永远不可能长高的高桥君,精心设计校运动会,竟使高桥君每个项目都拿了冠军;当小豆豆因被同学拽小辫子而哭泣时,他一句好漂亮的小辫子就让小豆豆破涕为笑;他启发那个饭前无话可说的孩子,就更充满了童心童趣:那个孩子在他的鼓励下说了这样的'话:哎——,早晨我起床了,然后呢——妈妈对我说快刷牙,我就刷牙了,然后呢,我就到学校来了。这样的讲话,竟然赢得了礼堂里一片热烈的鼓掌,孩子们热情地为他找到了话说而鼓掌,以至于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听得太专心,把头不断地前探,竟至于碰到了饭盒上

  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另外一点就是,整本书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方式没有一点说教的模式,似乎这里的教师、这位校长不需要用我们所认为的教育语言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当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拿了长长的舀子,坐在厕所的掏口处,把厕所里的那些东西一勺一勺掏出来,在身边堆成高高的小山时,校长先生竟然只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没有惊讶、没有呵斥、没有嫌弃,竟然只说了一句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仅此而已!这是对孩子多大的理解与信任呀!以至于小豆豆从这件事中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从此改掉了上厕所时低头往下看的坏习惯了。在我看来,这件事使小林先生的体验教育达到了极致!正是因为他的理解与宽容,让小豆豆更意识到自己上厕所时低头往下看是个很坏的习惯。如果校长当时指责小豆豆捞起东西造成了多大的麻烦的话,小豆豆可能永远都意识不到自己那个坏习惯。

  其实,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高高在上的说教不能形成优秀的品质,只能使孩子们内心感受到的和他被强加的产生矛盾。作为一个班主任,自己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似乎说教的比重太大了:热爱学习、孝顺父母、爱祖国、爱人民、守秩序、懂礼貌、学会尊重等等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了多少呢再读这本书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恰到好处的教育方式是何等的重要,学生的体验才是达到教育目的的真正灵丹妙药,而这背后所真正需要的是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同感。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带学生去东方绿舟,再次走到每次来都要领学生参观的智慧大道,我自己首先就感觉到没什么意思,因为每年来都会带学生在这条大道上转悠,学生也就转转看看而已,收获不是很大。但是这次教官的活动设计却让学生在了解了智慧大道上所雕塑的名人外也了解了什么是团结合作,什么是为他们着想,学生在活动中、在自己真正的心理冲突中反思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那一刻,我体会到了体验教育的精髓,感受到了体验教育的巨大能量。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教育观点:你想培养孩子哪种品质,那么就为孩子创造可以表现出这种品质的环境吧,让孩子不断体验这种品质,当孩子表现这种品质已成了习惯的时候,孩子的品质也就养成了。所以,重视体验教育,反对说教,这是小林校长巴学园的成功,也是我们的教育所应该追求的!我想,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是一个适时地反应,而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唾沫横飞,我们或许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日常的教育工作了,教师更需要培养自己抓住教育时机的能力,而非上好班会课的能力。

  读着这本书,重新体验着童年时代成长的历程,突然意识到,这个历程其实是创造力和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试探着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在书的催化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回忆自己的童年,可能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没有小豆豆那么幸运,能够进入那样神奇的学校,遇到那么好的校长在现实的教育世界里,或者说成人世界里,似乎没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一样长大,小豆豆在成长的话题上便显示出了她独有的意义,我想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本书才会让这么多的人感动,这么多的人为之动容。

  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叫巴学园、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作为教育者,我们无力去改变一些制度环境,但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他们,以他们需要的方式来爱他们,来引导他们,为他们创造形成各种优良品质的环境。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篇4

  一、(导入+故事梗概+人物分析)

  学生有很多种,乖巧听话的,活泼好闹的,沉默少言的,长话连篇的,或者高高的,强壮的,还有,温暖的,负责的,友善的,诚信的…

  咦,居然有这么多种小朋友呢,每一个都是很独特不可取代的呀!

  而我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呢,可正是一个闹人又话多的小朋友,那时候我走路慢会被批评,摔跤弄脏衣服会被批评,哎呀,我就想,我怎么没有在一个巴学园这样的学校里面呢?

  现在,或许有人会说我现在是一个勇敢的人,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可是啊,我内心还保留着那个活泼好动的小孩,我会再次想起有这么一所学校,但我已经不是小豆豆,却希望自己是一个校长,或者一个给孩子上课的老师。我希望可以去做,去带他们玩耍和成长。

  通读《窗边的小豆豆》,好像也就只是讲一讲小学生豆豆的生活嘛,和《爱的教育》以及《最后一课》或者《城南旧事》一样的富有童真,和你们还有我所看的故事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就让我们来回想一下吧…

  首先是豆豆在妈妈的带领下拜访了新校长小林,进入了巴学园,对吗?为什么豆豆要换学校呢?翻动桌盖?和广告宣传员打招呼?和燕子说话?还有画画?是啊,因为她太好奇了,太友善了,太有创造力了!所以豆豆能够去巴学园上学!

  在巴学园里面呢,豆豆碰到了和蔼的校长,温柔的老师,各种各样的同学,对不对?豆豆每天很勤奋地上学和玩耍,他们课程之外,能够散步,游泳,野营,吃山里和海里的东西,还有温泉旅行,在田野里学习农活,野炊做饭。

  哎呀,在巴学园里,孩子们坐在喜欢的位置上,上着喜欢的课程,可真快乐到极点了!

  但是也有不是很轻松的时候,我们要自己收拾屋子,我们要走很远去看鬼,我们要认真地学习外语,还有要尊重女孩,要不挑食,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的学校,你想上吗?如果你想去的话,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朋友吧。

  首先我们的第一个小朋友就是豆豆了,这是一个活泼有想法的小女孩,她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倡议,看电车是怎么运来的,提议校长写一首校歌,她爱学习,每天主动起床,喜欢学习英语,也学习做农活和野炊,可是她也很顽皮,她在上课的时候在外面掏粪找她的帽子,她和小狗打闹,还有爬篱笆。

  可是最最重要的,是小豆豆是一个友善懂礼貌的好孩子,她能够考虑其他同学的感受并且帮助大家,所以豆豆有很多很多的好朋友,而且豆豆还有许多别的优点,你愿意和她一起成长吗?

  然后是豆豆的妈妈,这个妈妈虽然有些絮絮叨叨的,教出来的豆豆也是总有说不完的话。可是这个妈妈还是一个很好的妈妈,她倾听小朋友的想法,从不严厉地批评小朋友,而且她很关心豆豆,鼓励豆豆自己动手,但替她办好孩子们无力解决的手续。

  校长呢?奇怪,这个校长一点也不令人害怕,反而让学生想和他做朋友,是这样吗?

  他能够听小朋友吐露心声,能够让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说话讲故事,还有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野营,野炊,运动会,图书室,可都是他的好主意,大家还记得一些别的吗?对啦,还有游泳,音乐旋律课和温泉旅行!

  你要带着礼貌和一颗真诚的心,相信所有的校长和老师都会和你成为愉快的朋友的,要记住哦。

  二、(读书感悟+措施分析+期待)

  在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原来这么一所令人愉快的学校也不是很难嘛!它的道理并不高深,也不需要特别的学生和老师。原来我们缺乏的,可能只是真诚和勇气。

  真的可以吗,激发孩子们自己学习的能力,认真倾听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反对孩子们安排玩的时间,我们还举报有趣的活动,让小朋友们融入真正的生活之中,比方说,种田,做饭,看望伤病。

  可是呢,我又想,这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都不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有我们学校的教学目的'。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学生对于老师有喜欢的有害怕的,但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真挚之情,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平等尊重,鼓励探索,多称赞表扬学生,让学生慢慢地喜欢他。

  “真正的教育者,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真切热爱,当真正把孩子当成是人的时候,教育才会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教师的情感是他个人的一个品质,这个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教育教学的效果。而教学目标呢,除了成绩,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人吧。

  “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孩子们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

  除此之外,家乡和学校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

  遵循孩子的成长个性,包容理解孩子的天性。要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想法,保留孩子的自尊心,接纳无伤大雅的谎言。譬如父母对小豆豆既宠爱又不放纵,父母的信任让小豆豆的世界充满了阳光,她的世界无比的美好,她也对这个世界更好。

  父母感情和睦。父母人生目标一致、生活节奏合拍,优良的家庭生活,这些都对孩子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平台。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给予小豆豆良好的成长土壤。

  在书中,巴学园可是给我提出了许许多多新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小班教学,开放教育,形式丰富,因材施教,注重实践。

  小班教学。老师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性。

  开放教育。锻炼了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控力,即使在嘈杂的人群,也能静下心来专注自己的事。

  形式丰富。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

  因材施教。小班教学的方便之处,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挖掘对学习的兴趣。

  注重实践。教材结合实践的形式,使孩子的认知更全面。

  翻开《窗边的小豆豆》,再合上这一本薄薄的书册,开合之间,仿佛有什么花朵怦然炸裂,翻读此书的过程中,教育的进步感扑面而来,可是它的背景,分明是上世纪二战时期啊,让我想到这么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而教育,也是这样一份神奇的事业,是行千古事业的大计。“窗边”那个不曾好好听课小豆豆,能够在来到巴学园之后顺应自己的天性成长,能够成为一个充满爱,充满温暖的好孩子,活成一个小太阳,正如那句话所说——蹲下来看学生或许会看到不一样的天空!

  好的理念一直都摆在那儿,缺乏的一直是胆量和执行力。也许我们也该如书中这样,去试着推行一些东西,而把眼光放得长远,去看天边的云彩,去搏一搏未来。

  希望去种下一颗种子,留下潜移默化的影响,深深藏在年幼的心里,直到它也塑造出孩子的三观,并成为一生中的精神源泉。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篇5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刻意的遮掩,作者用朴实的文风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老师——小林宗作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也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最最棒的是,他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所以我觉得每个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的成长,了解孩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的出发点。

  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洗足池水虽然浅,却能打动伟人心”这样的校歌,只有几十名学生,几个电车教室的巴学园,其崇尚自然教育、还孩子自由天性的的教育理念却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巴学园的上课方式。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那道题开始做。“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课也行,先上算术课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的小学生在写,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在已经习惯了背着小手、中规中矩的中国小学生看来,这一切似乎是“天方夜谭”,但这是真实的。

  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却很管用: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还有巴学园的音乐课,“能使人体的固有组织更为精巧,同时又能培养心灵节奏”的旋律教育法,它让孩子们用心灵去听,去感知音乐,而不只是死板板的教育,唤起孩子们的感知能力……巴学园还在暑假期间组织像温泉旅行这样的各种集体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相处,彼此熟悉,高度的凝聚力使孩子们之间心理相容,朝气蓬勃。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个性及各项能力的发展。从黑柳彻子的后记中我们发现巴学园的小学生们最后都有着一个不错的归宿,这些都是巴学园成功的有力佐证。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黑柳彻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被表扬、被接受的幸福的环境中。在她的孩提时代,她非常幸福地遇到了小林宗作老师,这位“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的黑色西装”的老头是巴学园的校长,在今天看来,他也是个极其伟大的教育家,他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就听小豆豆不停地讲一些她的故事,一听就是四个小时,还不停地鼓励她说“还有呢?”倾听孩子,这是种简单而又伟大的爱,但有多少老师能做到像他那样连续听孩子四个小时,又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没打一个哈欠呢?

  小林宗作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那种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也不是望子成龙般急切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时时处处为孩子们着想的爱。这种爱体现在了他让每个孩子在午饭时带上“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这种奇特的表达方式上;这种爱流露在了他打破吃饭不能说话的传统,让孩子们饭前讲故事,以保证孩子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来用餐;这种爱更体现在了他望着熊熊的战火燃烧着他的校园时,他却对着他的.儿子说:“下次,我们要办个怎样的学校?”小林宗作的这份爱,比大火还要热烈。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极富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如此富有爱心的学生,让这把爱的火种传递下去,用爱的春雨去浇灌爱的种子,用爱的火花去照亮爱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不断地发现他们特有的品质;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探索、观察、创造,因为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在经过20年,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会如天上的繁星般数不胜数。

  作者丝毫不采用理性话的语言,因为这样会失去童趣。在字里行间流露孩子的思想和那种单纯直白的语言,给予读者更为深刻的启迪和感触。读了这本小说后,我想生活中的我一定能得到父母、老师细心地呵护,能像小豆豆在“巴学园”里一样快乐地长大。

  看这本书,纯粹是处于偶然,可是一拿起来就再也舍不得放下了。我完全被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那天真、善良、纯洁、自然的行为和语言所打动。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刻意的遮掩,作者平实朴素的文风,小豆豆随心所欲的流露,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我的心头流淌着温暖的感动。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篇6

  近日,我拜读了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这让我不由得和前不久读过的《解放儿童》联想到了一起,这两本书在教育理念上有一致性。让我感触颇深。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这是小豆豆的幸运,因为他遇到了小林校长。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乖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先说一说文中的小豆豆。小豆豆既淘气又可爱。淘气得让我不得不承认小豆豆是个名副其实的“坏学生”:小豆豆在上课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不停地拉抽屉,就是对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要么就是站起来对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然后请他们表演,使得老师不能讲课。还有一大堆的事例,最终使得妈妈领着小豆豆退学。但是小豆豆又是那么可爱。她有一颗敏锐的好奇心。在来到学校看到从未见到的桌子,觉得特别有趣,就不停地开开关关,课堂上玩得很兴奋。初到巴学园对这里的校门、教室以及校长,小豆豆都感到很好奇。在文中有诸多小故事中,又让我不得不喜欢这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来到了巴学园,认识小林宗作校长,开始了新的生活。文中的小林宗作校长,让我很敬佩。他非常有耐心。在小豆豆刚刚来到巴学园时,小林校长整整听了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这是小豆豆第一次见到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的感受。而且小林校长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也喜欢这个开朗的、可爱的孩子。

  小林校长倡导自由教育,贯彻尊重孩子个性的教育理念,比如说,如果上午完成了学习计划,下午就散步、采集植物标本、写生、听老师说话、唱歌。为了让巴学园的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的全面和均衡,小林校长要求午餐盒饭的菜肴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为了让巴学园运动会日子的确定,小林校长除了四处收集天气数据,希望尽量避免孩子们的运动会被下雨所干扰,还精心设计运动会比赛项目。比赛项目有:“钻鲤鱼比赛”、“找妈妈比赛”、拔河、接力赛等。

  其实,这些项目并不需要使用特别的用具,也不是什么夸张的节目,只要利用学校原有的设备就可以完成。特别有趣的是“钻鲤鱼比赛”了,当孩子们钻进“鲤鱼”肚子之后,立刻一团漆黑,分不清自己是从哪头进来的了。于是就从鲤鱼的嘴里探出头来向外瞧瞧,然后又急急忙忙地钻回鲤鱼肚子里去。孩子们在鲤鱼肚子里拱来拱去,就像鲤鱼活了一样,真有趣!

  在《解放儿童》这本书中,作者南师大的刘晓东老师认为:“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顺应儿童的天性,应当采择符合儿童天性的内容并以适当方式传递给儿童,但成人社会有时做出相反的`抉择,这是教育压抑儿童天性的主要原因。在人与教育的互动中,应当改变的不是人的天性,而是教育自身。教育应当不断改变和调适自身,以使自身适合人的天性之表达和成长的需要。”

  刘晓东老师在书中写道:儿童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精神世界的天性,应当顺应儿童学习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学习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教育应当尊重发展,这是保证得到儿童愉快学习的一个先决条件......

  像小豆豆一样的孩子们之所以在巴学园过得那么阳光、自信、友爱,离不开小林校长的自由教育。他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彻尊重孩子个性的教育理念,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一点儿上,二者似有相同之处。

  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感触颇深:调皮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教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如果教师批评的话换成另一种说法,或许能给他们一点新鲜的刺激,从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调皮儿童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就如做母亲的对着大哭的孩子歇斯底里地吼叫,只会让孩子越哭越大声一样。本来孩子要是做错了事,便知道会被教师责骂,这个时候,如果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教师并没有责骂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会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这样,给孩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自己的头脑,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师的意见。

  尽管孩子年幼,但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尤其是调皮儿童,教师更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尽量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用美好的语言表扬他们,用真善美的故事启发他们。

  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应当给儿童自由成长的空间,应当使儿童这棵小树柔嫩的树干和枝条自由地享受阳光雨露,这样他才有望成材。如今面对日益激烈的环境,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我们可以理解,可“拔苗助长”的做法却往往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作为家长,是否应静下心来,顺其自己孩子的天性,制定一份适合孩子成长的计划,不要人云亦云,追着流行走。作为教育工作者,是否能顺应孩子的天性,真正以儿童学习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学习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把孩子快乐、自由的童年还给他们!

  其实,农村的小学,应该更有条件像巴学园一样让孩子们走出校园,体验生活,感受大自然!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对每一个孩子我们都应该耐心、细心。对于每一个孩子我们都应对他们充满希望,真诚地爱着他们,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儿女,把浓浓的师爱化作每一个孩子心中最美的云彩,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和奇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希望教育无痕, 真心希望作者《解放儿童》的呼声能深入人心;希望我们的社会能给孩子的成长提供自由轻松的环境;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像温和的春雨,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希望有更多的小豆豆被彻底解放出来!

  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舒畅地呼吸、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锻炼意志、热爱生活!让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充满快乐!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篇7

  《窗边的小豆豆》是四年级上册的必读书目,在布置学生阅读的同时,我也再次捧起这本书重新阅读。这次阅读的视角放在了小林校长和豆豆妈妈是如何呵护、引导豆豆快乐成长以及学生容易忽略需要教师引导的表达方法上,我读得非常细,发现了以前阅读时从未注意到的一些新的东西。

  (一)关于小林校长

  对于小林校长,以前阅读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开学第一天,小林校长能够放下手边所有的工作,耐心听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的话。只是忽略了小林校长那循循善诱的语言“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后来呢”“已经没有了?”以及他渴望倾听、尊重孩子的神情和动作“校长边听便笑着,点着头”“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难怪小豆豆在和校长见了第一面,就产生了“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就好了!”的想法。反思我们自己,孩子们为什么见了我们有时会掉头走开,我们只是一个劲儿地喊要尊重孩子,却时时以忙碌为借口,不屑于停下我们手中的活儿,真正听听孩子的心声,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小林校长的办学理念,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他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发展孩子自身的各种潜能。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和方便,每天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如果孩子们上午的功课学完了,下午就可以去散步;午餐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在保证孩子们营养均衡的同时,还让他们顺便了解各种食物的相关知识;穿最差的衣服到学校;运动会上,特意为身材残疾的孩子设计“钻鲤鱼比赛”以及让家长参与进来的“找妈妈比赛”,而各种蔬菜的奖品更是让孩子和家人一同分享成功后的那份快乐;将韵律操引进巴学园;让“旱田”老师教孩子们种庄稼……

  他特别懂孩子。所以,当一辆新的电车要来学校时,他会让孩子们晚上来到学校,在礼堂睡觉,一直等到电车来到时,叫醒孩子们,让孩子们亲眼看看废旧的电车是如何运到学校的。“孩子们穿着睡衣站在清晨的.阳光里,能够站在这里看到这幅情景,孩子们从心里感到幸福。他们实在是太高兴,欢呼雀跃,一个个地扑到校长先生身上,搂住他的肩膀和胳膊。”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画面啊;他会领着孩子们在礼堂露营、到坟地试胆量、去温泉旅行、去等等力溪谷野炊……

  他还特别会鼓励孩子。在《“真是一个好孩子!”》章节中,作者写道:每当校长先生看到小豆豆,先生就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每当校长先生有机会,就要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小豆豆在巴学园的日子里,小林先生不断地对她说着这句话:“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就是这样一句简简单单但却非常真诚的一句话,让小豆豆也怀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或许,“正是这么一句宝贵的话,可能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黑柳彻子在这个章节的文末写道。我想,对于我的那群孩子们,特别是不受别人待见的孩子,我应该也向小林校长那样,不断地说一句:“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而对于犯错的学生,小林校长总是会耐心地听每一个孩子的解释,即便孩子们说的是借口,先生也会认真地听下去。当的确是“那个孩子做错了”,而且“那个孩子自己知道错了”的时候,先生会说:“请为这件事道歉。”仅此而已。在《小辫子》一章中,当大荣君揪小豆豆的小辫子时,校长先生告诉大荣君:“对女孩子要友好,一定要尊重女孩子,爱护女孩子。”为什么要特意提这一章节呢?那是因为在昨天刚刚处理了一次同桌两人闹矛盾的事情,男生欺负女生,把女生的胳膊都撸红了。我没有对那个男生说什么,只是从办公桌上的一摞书里抽出这本书,翻到这一章,让他读一读小林校长对大荣君说的话,那个男生读完后,眼圈红了,眼眶里汪着泪水,我看着他的眼睛,说:“对女孩子要友好,一定要尊重女孩子,爱护女孩子。现在你说说该怎么做?”他抹抹眼泪,向女同桌鞠了一躬,说了一声:“对不起”。同时,我让女生主动同他握手言和。一场矛盾在简简单单几句话中烟消云散。

  (二)关于妈妈

  当小豆豆被第一所小学劝退时,妈妈没有大发雷霆,没有大声质问,没有满口抱怨,只是“开始四处奔波,寻找新的学校”,妈妈没有告诉小豆豆退学的真相,只是轻描淡写说一句:“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会爱孩子的妈妈。

  当小豆豆每天的衣服都因为她在铁丝网下钻来钻去弄得破烂不堪,甚至“从背上到臀部那里,共撕开了七个大口子”时,如果小豆豆是你的孩子,你是不是会火冒三丈?当听到豆豆还撒谎说:“刚才,我在路上走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往我背上扔刀子,所以才成这样的。”如果小豆豆是你的孩子,你会不会巴掌接着就上身了?而豆豆的妈妈却只说了句:“啊,是吗?这可太吓人了。”因为她知道豆豆的借口是因为在意这件衣服,不愿意弄破。当豆豆兴致盎然地向妈妈简述她在铁丝网下钻来钻去的乐趣时,妈妈的回应是:“小孩子就可以玩得这么高兴,这真是令人羡慕啊……”真的是一个理解孩子的大人啊!

  “妈妈从来不对小豆豆说‘应该去干什么’,小豆豆如果说‘我想干什么’的时候,妈妈就会说‘好啊’,然后并不多问,但是她会把孩子们做不了的手续上的事情,帮助孩子做好。”读到这一段话,我分明看到了一个富有教育智慧的妈妈。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成长引路人,正是因为小豆豆一直在爱的春风里,所以她的巴学园生活才是那么的多彩。

  我愿努力做那一缕春风……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篇8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由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黑柳彻子不仅是日本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亚洲历史上第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这本书在日本出版之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止20xx年,这本书成为日本历史上销售最大的一本书,并且已经翻译成了33种文字被介绍世界各地。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看了这本书之后,认为“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了”,

  因此她被评为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主人公小豆豆即作者自己上小学一年级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乐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理想校长,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当然,还有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小豆豆。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学校退学之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能够接受的孩子,并且奠定了作者的一生。小豆豆的天真、活泼与善良令人难忘,小林校长充满智慧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更让我们刻骨铭心。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上天都必然赐于他一项出类拨萃的才能。”这句话是小林校长常常说的。书中的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能接受的好孩子。

  小豆豆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在她的眼里,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门,用小豆豆的话说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室——它们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巴学园有着一位改变她一生的好老师——小林校长……这些是多么不可思议啊!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他们的重要性。读完此书,我对小豆豆的父母,特别是对她母亲的敬意油然而生。问题学生豆豆面临退学,她母亲像所有母亲一样替女儿担心外,没有告诉豆豆这次退学的事情,怕在豆豆的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绪,而是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豆豆在新学校里建立的自信心也要归功于母亲。小豆豆妈妈的善良,宽容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小豆豆。妈妈教小豆豆友好地对待“朝鲜人”正男,不让她像别人那样将日本人与朝鲜人区分,还为那个可怜的孩子所受到的歧视流下同情的泪水。那么,小豆豆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善良也就不难理解。除了天性,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正面的引导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读这本书,最佩服的是书中的小林校长。他对任何一个孩子都那么有耐心。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另外一点就是,整本书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方式没有一点说教的模式,似乎这里的教师、这位校长不需要用我们所认为的“教育语言”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其实,作为教师,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高高在上的说教不能形成优秀的品质,只能使孩子们内心感受到的和他被强加的产生矛盾。如果老师试着去理解孩子如此举动的由,试着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世界,或许,他们再也不必对孩子们的顽劣大动肝火了。读这本书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恰到好处的教育方式是何等的重要,学生的体验才是达到教育目的的真正灵丹妙药,而这背后所真正需要的是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同感”。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黑柳彻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被表扬、被接受的幸福的环境中。在她的`孩提时代,她非常幸福地遇到了小林宗作老师,这位“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的黑色西装”的老头是巴学园的校长,在今天看来,他也是个极其伟大的教育家。小林校长在第一次见到次见到小豆豆时,足足听了小豆豆4小时的话,还不停地鼓励她说“还有呢?”这种倾听的姿态,就是对豆豆的尊重。而且,无论豆豆语无伦次,还是思索的间歇,小林校长都静静地看着豆豆,始终如一地保持最佳倾听者的身份,这是对豆豆的真正尊重。豆豆朦朦胧胧感到,曾经的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被冷眼相看”,而和小林校长在一起时,却是兴奋的,因为她“感觉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心情好极了”,第一次的感受,多么令人难忘,幸运的小豆豆,遇到了真正的知音———小林校长。我们的学生能得到这种“待遇”吗?我们有小林校长那样的心态吗?这让我陷入深思和不安之中。

  小林宗作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那种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也不是望子成龙般急切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时时处处为孩子们着想的爱。这种爱体现在了他让每个孩子在午饭时带上“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这种奇特的表达方式上;这种爱流露在了他打破吃饭不能说话的传统,让孩子们饭前讲故事,以保证孩子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来用餐;这种爱更体现在了他望着熊熊的战火燃烧着他的校园时,他却对着他的儿子说:“下次,我们要办个怎样的学校?”小林宗作的这份爱,比大火还要热烈。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极富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如此富有爱心的学生,让这把爱的火种传递下去,用爱的春雨去浇灌爱的种子,用爱的火花去照亮爱的心灵。

  在书中,我寻求到了一名老师在看此问题时反思到的关于教育的一些契机和方法。善于教育孩子的教师、校长,会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我常常在想,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进巴学园、不碰见小林校长的话,多半会被当成是坏孩子,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顺利成长和才华的展示。这也让我再一次理解了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从《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收获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同时也还有很多东西是我还未从此书中品位出来的,也许再次品读时,又会有一番新的理解吧。也许我不能成为小林校长那样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但我想,读了此书后,对于身边的“小豆豆”我一定会更加用心好好地给予引导。我不期待孩子们个个优秀,但求个个有所进步。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篇9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我近期看的对幼儿教育有独到见解的一本书。这本通过讲述作者自己上小学时的真实故事,为大家呈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引发了大家对现代教育模式新的探讨。为什么一个6岁大的一年级小朋友,在老师眼中看作是特殊的甚至是另类的学生小豆豆,仅仅上学3个月后被退学了。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学校“巴学园”,在“巴学园”中度过了一个有着许多新奇、许多精彩、许多亲切、许多幸福的童年,从而影响了现已成为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代表大使——黑柳彻子,也就是本书作者的一生。

  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小豆豆也有一个博爱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子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在对书中这两位人物肃然起敬的同时,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价值就在能把孩子的这种本真发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让他成为他自己。

  从拥有智慧和仁慈的.小豆豆母亲和拥有思想和宽厚的小林校长身上我们看到了赏识教育要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需要肯定,每个学生也都值得肯定。也许他爱吵爱闹,不遵守规则,但是他的另一面也许很热情,乐于助人;也许他喜欢津津计较,跟老师也不是那么配合,但是他的另一面也许很遵守原则,诚实守信;也许他很霸道,跟同学关系很紧张,但是他也可能是最勇于承担责任

  和解决难题的人;也许他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但是他可能是最能体谅和包容别人的人。这就是性格的魅力。每个孩子都有着值得肯定的一面,我们不能同一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孩子,在给予他们知识的同时,还要运用智慧因材施教,尊重他、鼓励他,引导他们去体现自身的价值。

  每个孩子都需要赏识,喜欢被赞美被肯定,由此生活而变得积极,学生更是如此。一些表现不好的小朋友,常常遭到批评、讽刺、挖苦、斥责。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留有阴影,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自我评价降低,没有自信,逆反情绪严重,甚至厌学,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身心的发展。因此,这样的孩子更迫切需要被认同,被赏识。以赏识教育为载体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这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且不容忽视的。

  实施“赏识教育”必须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蕴藏着与众不同的思想,呈现着独一无二的性格。因此,老师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全面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要经常细致的观察和沟通,通过种种途径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孩子,从而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课堂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是最有效的。在课堂上提倡善用、多用精彩的课堂用语,时刻提醒自己不说带有侮辱性的伤害孩子自尊和自信的话。教师的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对幼儿课堂表现的评价语,多用鼓励性的话语,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赏识学生就要坚信他们身上是有优点的,多鼓励他们,不挖苦他们。当孩子取得进步时,要学会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赏识,当孩子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态度要宽容,语气要和蔼,批评时不大声指责。这样一来,孩子会感到教师对他充满尊重、信任。

  赏识教育不应该是刻意的,而应该是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自然而贴心的。赏识他人除了表扬和鼓励的话语之外,一个温柔、慈爱的动作,也是一种赏识,对于孩子们,我们可以疼爱地抚摸一下他的头,可以友好地轻拍一下他的肩或背。一个饱含爱意、赞许的眼神,也是一种赏识,当孩子在课堂上有一个精彩的发言,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投以赞许的目光。一个和蔼可亲的微笑,也是一种赏识。当孩子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时,老师的微笑会让孩子的心田感到

  无比的温暖??老师们认识到赏识教育无处不在,要做一个有心人。

  同时,在赏识教育中要实事求是。既不滥用赏识,又不吝啬赏识,更不能错误地把孩子的特点当优点;夸奖要适度,对孩子的良好表现,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因为不切实际的过度夸奖,容易造成幼儿的虚荣心,效果适得其反。要全面对待。在赏识教育中,并不排斥批评。我们既要充分发掘孩子的“闪光点”,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分清荣辱。只是赏识和批评的侧重点不能倒置,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考虑艺术。这样,才能使孩子及时得到鼓励,又能知道自己行为的缺点,更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赏识是一种理解,一种包容,更是一种激励。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是必不可少。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书中还介绍到了许多小豆豆的同学,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在巴学园这所仅有四五十个学生的小学中,竟有许多的怪孩子,甚至包括几个患有小儿麻痹症或者其它残疾的孩子。几十年过后,这些孩子除了几个患病早逝之外,其他都在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上快乐的生活着。 教育这些怪孩子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就是这位令人尊敬的校长,他从来不说"大家要帮助他们"之类,令怪孩子们丧气的话,而只是说:"要在一起啊,大家做事要在一起啊。"自始自终,在小林校长心目中,这些孩子都是和普通孩子一样看待,给予他们尊重,同样保护了他们幼小的自尊心。不论是在游泳池游泳的时候,还是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最令人钦佩的是,他为了给一个残疾的孩子信心,竟为他开了一个全校性的运动会。几乎所有的比赛项目都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所以,几乎每一项比赛,他都是冠军。可想而知,这次难忘的经历会给这个身体残疾的孩子多大的鼓舞,对他一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啊。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篇10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真实时光。调皮的小豆豆被要求退学后,妈妈四处奔波,找到了“巴学园”,它的大门是用矮矮的树做成的,弯下腰,把头钻进大门旁树枝的空隙里,可以看到学园里停着六辆废弃的电车,那便是孩子学习的教室了,那是小豆豆第一次见到这么特别的学校,她的脸颊上焕发着快乐的光彩,“我非常喜欢这个学校!”。

  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见到这位可爱的小姑娘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她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他们整整聊了有四个小时,没有一丝厌倦,和不耐烦。我想作为大人很难想象一个才上一年级的孩子怎么能独自说四个小时的话,更难以想象怎么会有一个成人愿意听一个孩子说四个小时的话。事实上,小林先生非常了解孩子,他没有把小豆豆当成一个小屁孩,而是认真的把她当成一个谈话的对象,倾听她的想法,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被接受。他知道小豆豆的各种怪异行为源自她比其他孩子要来得强烈得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件很好的事情。小豆豆也非常的喜欢这位头发有点稀疏的校长先生,“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小豆豆有一种终于被人理解的感觉。

  她很喜欢这所非常特别,非常有趣的学校,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其中。而最令她好奇的莫过于食堂里“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了,原来那是校长先生为了让孩子们得到均衡的营养而想出来的有趣的话,山的味道就譬如说是蔬菜,肉类等等长在陆地上的食物,海的味道自然就是水产食物,像是鱼啊,海味啊等等。这么有意思的话让小豆豆和其他孩子对事物充满了兴趣,而不会出现挑食和厌食的情况。看得出来,这位校长先生真的是非常的了解孩子。

  小林宗作先生的智慧不仅体现在这里,巴学园上课的方式很特别,座位每天都可以换,也没有排好的课程表,只有女老师把课的重点写在了黑板上,然后说一句,“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于是,教室里出现这样的风景画面,喜欢语文的人在写作文,有的正做算术,也有喜欢物理的小学生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这样的“杂乱”的课程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这样做的话,随着年级的增高,老师才能观察并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等,在这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这是最有效的上课方式。小豆豆也爱极了这样的上课模式,她不再像从前那样张望着窗外,不再玩无聊的课桌,因为课堂上有更重要更有趣的事情等着她做。

  记得有一章节中小林先生的做法令我既敬佩他的做法,又不敢做这样的尝试,那一天,小豆豆把她心爱的钱包掉进了学校的厕所里面,她立刻跑到校工叔叔放工具的地方扛了长把舀子来,寻找厕所的掏口。那是个深深的洞,小豆豆望了一眼便开始浩大的工程,每挖出一舀子,小豆豆都会仔细检查一遍钱包在不在里面,挖了好一会,旁边的脏物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校长先生正在散步经过,只问了一句“你在干什么?”得到回答后便像平时一样走开了,过了一会,校长先生又走过来,问道,“找到了吗?” “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部都放回去啊。”便又走开了。任何一个大人,当看到孩子再做这样一件危险的事情时都会毫不犹豫的跑过去阻止,或者帮忙,但是校长先生却只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部放回去。”这是一个成人对孩子能力完全的信赖,这也使得小豆豆认为校长先生是一位“可以真心信赖的人”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正苦苦追求的吗?!孩子与大人之间美好的信赖关系,更能促进孩子全面性的良好发展。但是,试问,现在的教育者有谁能够真正做到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愿意放开紧拽着孩子的双手?!

  在巴学园中,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成为可能,在学校里露营,孩子们进出着彼此的帐篷,听着有趣的故事,挽着好朋友的手,在帐篷里打闹着,直到夜深,知道每一顶帐篷都渐渐安静下来,没有星空和虫鸣的露营,却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校长先生真的知道孩子们要的是什么;晚上会有“大冒险”游戏,请几个大年级的孩子先去躲在九品佛寺庙里扮鬼,其他孩子一起出发去冒险,可是走到半路因为太害怕而全部退了回去,结果,“鬼怪”们也因为等的时间太长太害怕而逃回了学校,以后,巴学园的孩子没有谁怕鬼了,因为他们知道,鬼怪自己也会害怕呢。像这样通过亲身的体验而获得经验和感受的例子在巴学园随处可见,校长先生会请“旱田”老师教大家种菜,那可是真的农民,但是在种菜方面他的确称得上老师,大家望着庄稼田里自己种下的种子发芽成长,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喜悦和满足;因为孩子们对电车教室的好奇而允许孩子们在学校里留宿一晚,看一看电车是怎么从外面拖到校园里成为教室的;当校长先生宣布要去野炊后,小豆豆每天都跟在妈妈后面,认真地看着妈妈是怎么煮饭的,我想不仅是小豆豆,其他的孩子也肯定在做着一样的事情吧!孩子们互相合作,学着妈妈的模样做菜做饭,他们不再只是坐在饭桌前等待着开饭时间,而是自己照料着火候,耐心的看着锅里的.变化,从今以后,我想他们便会明白做饭并不简单,也会试着去分担家务了吧......

  在巴学园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哪怕你身患疾病,当小豆豆费尽力气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爬上自己的那棵树时,当校长先生故意设计一些运动项目让永远长不高、长不大的高桥重新获得自信,不再认为自己是个不一样的有病的孩子时,巴学园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这种精神已经深深影响了这里的每一个孩子,我想在将来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巴学园”创立于1937年,而因战火被毁于1945年,只存在了极为短暂的一段时间,但我想,“巴学园”三个字早已可在每一个“巴学园”孩子的心里,伴随并影响了他们一生。这样的学校极为罕见,这样的教育者也寥寥无几,而如今我们的教育到底算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着良好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这是小林校长说过的一段话,。而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也应秉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去认真执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那么,我们都将会是“巴学园”精神的一份子。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篇11

  在家卧床,无聊之时,映入眼帘,一本布满尘土的《窗边小豆豆》,翻开,再一次的感受着小豆豆的天真可爱,再一次由衷的佩服与尊敬着小林宗作先生,再一次意识着日本教育的独特性,再一次羡慕着小豆豆,羡慕着高桥君……很久以前,无意间翻开这本书时,一向难以沉浸书本的我被迷住了,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通读了一遍,这好像是两年前的事情,工作以来,一直感觉着忙碌,工作上,感情里,家庭中,无不影响着自己宁静的享受书本给我带来的阳光、快乐与感动,然而“小豆豆”的出现,让我再一次清醒的明白,我仍然深爱着我的工作,我仍然拥有着对书本的热情……《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与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与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一直以来,我脑海里一直在回旋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是孩子们,社会中需要的教育?

  一直以来我也没能寻求到让我信服的答案。我想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启迪。黑柳彻子,小豆豆“上课的时候,将书本盖子开了关,关了开,足有上百次!将笔记本、文具盒、课本等一样一样的全部放在书桌里面,然后又把他们一样一样地拿出来。上课,老师讲课时她与来来往往的宣传艺人打招呼!……”小豆豆的“罪名”数不胜数,最终被退学了。来到巴学园,新学校的大门是非常矮的树做成的,而且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电车做的'六间教室,“小豆豆的眼睛不由得一亮,脸颊上也洋溢着快网乐的光彩!”“古怪”的小豆豆接下来见到了“古怪”的校长,与校长整整长谈四个小时,再次上学的时候,平日里被妈妈拍起来后,多半还会在床上发一会呆的她,在上巴学园第一天,早晨,没等人喊,早早起床,并且穿好袜子,背上双肩包,等着家人起床……上学第一天,小豆豆心情好及了,“小豆豆心花怒放,暗暗决定:“这么好的学校,我一定不会缺课,每天都回来的”“啊,真开心!”她的学习成了一次“旅行”!教室中的座位可以跟随你的心情与方便,每天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但是,最不一样的,还是这个学校上课的方式。“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女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还有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慢慢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小豆豆开心的学习着,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下午小豆豆还可以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老师们讲解着路边的油菜花,雄蕊、雌蕊……没有孩子觉着无聊或者了无生趣,孩子们在散步中学习着,快乐着,约定着“明天我们还来!”小豆豆们要吃饭了吃的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山的味道(包含蔬菜,陆地上生产出来的),海的味道则是海鱼之类的,具有童真童趣的话语影含的更多的知识与人格上的平等,不必在乎你的家境,不必在乎你饭菜的优劣,唯一需要的只是你拥有那份“海的味道,山的味道”……

  天真可爱的巴学园孩子们可以自带毯子与睡衣在校留宿,可以在晚上进行野营,玩耍;在暑假时,大家集体进行露营,一年级的孩子学习支帐篷;在巴学园的孩子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树,包括小儿麻痹症的泰明,依然凭借自己的努力与豆豆的帮助爬上那颗只属于自己的树木,享受着孩子们之间的友谊与挑战,最终在这份挑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相信这一切的一切无不给泰明与豆豆的未来奠定了很多不同于常人的基础;在这一次次露营之中,远离家人,并且扮演着妖怪,天真的孩子们在夜晚去体会天空的星星;在追寻中,探讨着妖怪的境地,自然在这次妖怪之旅中,孩子们了解到“原来妖怪自己也在害怕呢!”印象深刻之处还包含着校长的韵律操:校长先生弹着钢琴,小学生们合着琴声的节奏,从各个位置开始走动,怎么走都可以,听到音乐的节奏,到了“二拍“的地方,像指挥家那样两只手大幅度的上下挥动,三拍、四拍、五拍、六拍……同样还包含着基本的手势……孩子们可以单个跳,亦可双人,三人……可以挤眉弄眼、可以拉手示好,只要不讲话一切皆可……巴乐园的孩子们不需要新衣服,只要干净得体不容易损坏的即成,原因大致可以尽情的让孩子们不必忌讳自己的新衣去玩耍……巴乐园什么样的孩子都有:侏儒的高桥君,不安分的小豆豆,小儿麻痹的泰明……可孩子们之间毫无歧视……运动会中,比赛的项目,匪夷所思,让侏儒的高桥君获得更多的胜利……《窗边的小豆豆》留下的绝非仅此,我想正如这本书的题目,浅显,简单,可爱,有趣,美好……留给我的也许不是他的内容,更多的是一份美好的回忆、真诚的祝福、潜心的思考、无言的感动。

  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亦然,巴乐园被烧毁,但这份记忆却永存孩子们的心田,包括只是听说的高桥君的妻子……当然亦不可少黑柳彻子的“小豆豆”;亦然,我不能臆说这份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但给我们未来的“小豆豆”“高桥君”“泰明”……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了属于自我的人生意义……亦然我不能臆说中国也需要这样的教育,但在事实面前,我们的教育留给我们些许什么,相信大家都会心知肚明;亦然,我不能臆说这份教育填补了我们儿童时期的空白,但或者在童年深处,真正忆起那份知识获得又有多少;亦然,我不能臆说教育不需要更多形式的表演,但的确,留给一份只属于自我的努力与兴致,或许会使孩子们的未来更加美好……亦然,在这本书中,我感动于那份美好,而这份美好只源于豆豆的回忆,因为我深信在孩子们长大获得成功的那天,他能忆起他童年的那份简单、自信、快乐……以及给予这些品的教育,无疑那就是一份成功的教育!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篇12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看《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影片长大的我,对日本 以及日本人是很难产生一丝好感的。可是,我却不能不喜欢那个日本小姑娘——窗边的小豆豆,也不能不喜欢那本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还有那只存在了八年的巴学园。为什么呢?因为巴学园是一所真正自由、平等、温情的"育人"学校,校长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懂孩子、爱孩子的教育家。

  本书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上课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不停地拉抽屉,喜欢对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还有站起来对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请他们表演,把老师一人晾在了讲台上的"问题"学生。所以尽管才一年级( 刚入学三个月) 就被退学了,妈妈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带着她来到了巴学园。于是,小豆豆见到了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小豆豆第一次和校长谈话就谈了四个多小时。而在这段时间里,校长先生没有打过一个呵欠,没有显出一丝不耐烦,总是饶有兴趣的、笑眯眯地看着小豆豆,亲切地问着:"后来呢?""后来呢?"

  "无论是从前,还是这以后,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过小豆豆说话。"读到这儿我不由得感叹,听一个孩子喋喋不休地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啊!无疑,这只有真正爱孩子的人才能做到。小豆豆真是一个幸运的孩子。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小豆豆的钱包掉进便池里了,于是小豆豆就拿着长把舀子去厕所掏,去舀粪找钱包。最后掏出的秽物堆出了一座小山。这一切被校长先生看到了,校长先生只是关切地问她:"找到了吗?"并且只交待了一下:"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这是多么令人吃惊啊!如果是我看到了,会怎么样呢?我想,我一定会大叫:"哎呀,孩子,你怎么干这种蠢事?快停下来!"而如此一下,那个孩子一定会被吓得不知所措。而小林校长的做法让小豆豆觉得校长先生是一位"可以真正信赖的人",因而,她比以前更加喜欢校长先生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校长先生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把小豆豆当作一个"人"来尊重,他和孩子之间,就是一种完完全全、真真正正的平等。新课标也要求我们老师要转变观念,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读了这段文字,我想,我对"平等"二字,有了更深的体会了。平等的前提是尊重、是信任啊!小林宗作真是一个懂孩子的教育家呀!

  对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

  每当校长先生有机会,都要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所以,长大后的小豆豆心中,始终怀有"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本书作者黑柳彻子曾这样说过"先生的`这句话几乎决定了我的一生,对我来说,这真是一句难得的金玉良言。因为这句话,我一直自以为自己是个好孩子,我信赖先生,怀着这份自信慢慢长大了。 " 可见,老师的表扬对于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啊!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我想,这句话也许就是小林宗作先生的办学理念吧。

  为了让个子矮小、永远也不会再长高的学生高桥树立自信,体会成功,学校举办的运动会,居然有很多项目就是专门为高桥设立的。比如只适矮个子孩子的"钻鲤鱼肚子",比如"一级级爬台阶"比赛,都是高桥君夺得了第一。我想,高桥就是在运动会上从心理上长高了个子, 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而他的自信也从他一次次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生根发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高桥君一定会走出自己生理的阴影勇敢地直面他今后的人生。事实也的确如此,作者在后记里补充交代高桥君后来在滨名湖畔的安藤电气公司担任"协调工作",职位非常重要。作者认为高桥君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给他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外,从巴学园里还走出了很多成功的人士:小豆豆是著名的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大容君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东洋兰鉴定专家之一。阿泰成为美国 伊莉诺伊州的大名鼎鼎的"费米国立加速研究所"的副所长,这个研究所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加速研究所,在物理学界尽人皆知。……对于只有五十几个学生的巴学园来说,出了这么多社会精英实在是非常的了不起。我想这一定与这里"真正快乐的学习"分不开的。

  曾经在教育报上读过这么一句话:"为什么人类的孩子要在委屈中成长?"想想自己的课堂,看看身边的孩子,他们确实是在委屈中成长!因为他们不得不去做那么多的作业(其中有那么多重复的、机械的),来应付以后的考试!而巴学园的课堂,是以这句话开始的:"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于是,下面的孩子,有的写生字,有的画画,有的做实验,有的甚至在做操。每个孩子都学得极其认真、一丝不苟,当然也是极其快乐。为什么呢?因为喜欢嘛!而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反思自己的课堂吧!每天都是一个调子,难怪有学生"开小差"了。学生开小差,老师自己也跟着生气,责怪学生不好。其实,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呀!小豆豆为什么会被原来的学校开除呢?就是因为上课不能认真听总是"捣乱",原来的班主任"忍无可忍",让她退了学。而在巴学园的小豆豆却能够每天快乐的学习、茁壮的成长着,这中间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拿今天的话说,这就是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同吧!而作为教师的我,以后再遇到在课堂上"开小差"的孩子,也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的对待,并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

  读完这本书我不得不也和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一样,对小林宗作老师报以无比的崇敬!我知道,我们目前的教学,是不可能去模仿它,但是有许多思想是可以应用的。比如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学科……要做一个真正懂孩子、爱孩子的老师,我知道自己还需要做许多许多……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窗边的小豆豆》阅读心得12-14

窗边的小豆豆阅读心得03-08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08-15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12-03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11-16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04-11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04-11

《窗边的小豆豆》心得体会06-20

窗边的小豆豆心得体会12-02

《窗边小豆豆》心得体会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