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城》读后感 推荐度:
- 读《文城》有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文城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城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城读后感1
花了五六个小时看完了余华先生新作《文城》如果用一句歌词形容我的感受就是
如果回忆不在一瞬间枯萎,我能体会时间有泪。
一句话小说的话来概括的话:这个虚无缥缈的文城,已是小美之痛 文城意味着林祥福和女儿没有尽头的漂泊和找寻。
非常优秀的长篇小说,很庆幸第一时间读了这本书,在这书中,我看到了时间的`考验、世事的变幻、复杂的人性、太过富有太过贫穷的小美和阿强,以及我最心疼的人物:林祥福 你的一生无愧于自己身份的一生,永远追忆你,在文城这个文学的世界里。
阅读小说的感受是真实的,就像余华先生说的,“我们总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吧。”
很庆幸我在里面读到了自己的感受,体会到了不同的生活,看到了丰富的人物,洞察到了人间百态,也为书中的人物命运而感同身受。
文城读后感2
奇怪的是,馀华在我的印象中,似乎一直是颓废的中年男性。其实他今年61岁了。
他的新作《文城》,这几天非常热闹。我去附近的书城,紫色封面的文城满是山谷,摆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当然,这取决于它。但是,我看完之后有点模糊,觉得这个作者可以是馀华,也不是馀华。
在这期间,读莫言的新作《晚熟的人》虽然是短篇小说集,但是看的过程很稳定。这就是莫言。特别是在现场听了他的演讲后,书中的宾白短语,剪斧子,感到民间幽默,他是他……
不是说文城不好,只是说这个作者是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格的非,或者喜欢写南京,擅长写民国的葛亮,我也会在短时间内混淆。
当然,只是短时间。
馀华的锋利和无情的冷酷一定会出现在书里。
《文城》是民间传说故事,时间在兵荒马乱的民国初期,地点主要在被称为溪镇的南方村庄。
主角林祥福抱着女儿从北方旅行到现在,他在龙卷风中通过溪镇,暴雪后留在溪镇。他找了一个叫小美的女人,他的妻子,他的女儿的母亲,她离家出走了两次,第二次失踪后,林祥福根据记忆中妻子南方的口音来到溪镇。
这个找妻子的理由是引子,就这样停止了。
更温柔残酷的故事才正式开始。
林祥福在溪镇遇到了同情的好朋友,彼此托付了孩子和家人的生命,遇到了乡绅风格的商会会长,遇到了崩溃逃跑的北洋军,遇到了真正冷酷、屠杀村子的强盗,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暴力,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侠义溪镇的朋友,他的北方家乡的管家,其实包括妻子,失踪的美丽。
很多人说这是一部讲情义的传奇小说。故事中,无论是主角还是普通人,他们都表现出纯粹而令人钦佩的神话善意——甚至十多岁的孩子。陈耀武在母亲的忍痛催促下追上了强盗,机智地回到了林祥福的女儿林百家。
耀武被砍耳朵,却被另一个叫和尚的土匪救下
从这里开始,擅长用无情、白描写暴力的馀华开始出现。
匪徒的头张一斧,是全书中胆怯的人物。书中其他人物的情义有多朴素,张斧的残暴和屠杀有多细致和恐怖。
馀华没有遗力,描写了很多暴力场面,和他以前一样——我记得到现在为止他在短篇中,写了大人如何把孩子放在死地上。读者看到,不仅会感到心理上,还会感到生理上的不适。
莫言的《______》也详细描写了刑法的残酷和窒息。我夏天读的这本书,背很凉快。
但是,认真的文学暴力描写没有意义吗?是作者的噱头还是隐性疾病?
正好相反。
在严肃的文学中,这是唤醒人们的眼睛,唤醒人们的良知,寻求人们记忆的手段。鲁迅说:悲剧就是把好东西砸给人看。纯文学中有节制、客观的.暴力,实际上包含了记录和谴责。那是睁开眼睛看人的种子,做什么让栗子变得可怕,变得害怕警惕,变成了丧钟长鸣。
因为历史和现实永远比文学更真实和可怕。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踏上战争和暴力,现在也没有灵魂。电影艺术也是拯救士兵瑞恩、血战钢锯岭、1917等古典战争场面,也是恐怖心理的打捞和警告。
因此,风格变得繁茂的馀华,在文城中进行了两种比较,完全明确了。
一是人们之间的纯良、情义和勇敢,与土匪无人性的残酷对比。
一是动荡社会的焦虑与恐惧,与世事与命运烟雾般的微弱对比。
馀华的名作是非常年轻时的短篇《十八岁外出远行》。在这位先驱的奇怪意义无限的短篇中,18岁的我远行,但不知道方向,遭遇了世界的打击和凉爽。61岁的馀华,显然很温和。故事还没有酷,但文城的补充部分使命运雾更加悲伤柔和。林祥福和小美,其实在溪镇遇到了——林祥福并不陌生。
最后的写法也很美,作者仿佛停留在溪镇西山这个隐蔽的地方,不再跟随主角,看着护送棺材的人们离开,听着他们的对话声越来越远,直到消失。
文城读后感3
3月得知馀华出了新书《文城》,第二天去书店,新书没有放在畅销区,在小镇读纯文学的人很少。半个月时间不紧不慢读,今天读完,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林祥福的棺材和小美的墓碑——纪小美的名字在墓碑的右侧,林祥福躺在棺材的左侧,两人相隔,在咫尺之间。
这是一个寻找妻子的故事,发生在清朝灭亡国初立的20世纪初。北方木器工匠林祥福与江南织女小美相遇,结合,小美生女后不辞而别,没有声音,林祥福抱着女儿,用小美的口音和口中的文城在南下寻找,最终落脚于小美的故乡溪镇,经历兵乱匪,寻找恋人的一生。
结果,小美17年前因雪冻死亡,第一个丈夫阿强埋葬在西山脚下的偏僻地方。
时隔八年,馀华终于出了新书。上一本书是第七天,口头传播不好。因为那是写作的尝试,失败是正常的。幸运的'是,文城在馀华的安全范围内,故事流畅,人物形象,故事引起感情的强烈变动——我多次中途停止,做别的事消除心灵的痛苦。活着和在细雨中呼喊的残酷和凛冽减少了,书的中间部分描写了很多匪徒的事迹,淡化了主题,但是成为了好作品,特别是关于文城补的小美的故事,对小美的邂逅感到遗憾,对林祥福和小美的有缘也变得明朗了。
馀华写的小人物忠实诚实,谦虚沉默,感情不溢出,顽固有市井俗气,命运多,被旧时代推进,经历苦难,随遇而安。每个人都很独特,每个人都可以是小说的主人公。馀华很少描写人物的眼睛鼻子的脸,也很少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人物主要依靠动作描写和叙事描写,文字简洁不吵闹,往往一两个简单的字能引起句子的注意,冷静可怕——这也是我喜欢他的理由,少之又多。
想起读本科的时候,指导员建议我们多读课外书。她说朋友的女儿刚上中学,就读了馀华的书,赞赏,讨厌我们闲逛。突然发现,自己接触馀华的第一本书是兄弟,也是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开运动会的时候,一个同学带来了书,书中描写男女的内容在男性之间争相传阅,折痕落在李光头手里拿着放大镜,几页纸也变得稀烂了。当时我只看了一部,很久以后就和另一部通读在一起,故事简单地开玩笑,很有魅力。
想起歌词借我十年,借我死去的勇敢,林祥福也穿着这样的勇敢,拔掉自己,向南飘来,履行我抱着孩子去找你,走遍天涯海角,找到你的约定。
文城读后感4
《文城》里,林祥福家里,是自给自足的典范,男人耕种,女人纺织,就连孩子的教育也是在家里靠母亲亲自教授。饱学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林祥福,又一家一家的去学木匠。林祥福家里有六个长工,自田大父亲起就在林家做工。一场冰雹,田大父亲死亡,林祥福安葬了田大父亲。田大五兄弟继续在林祥福家里做工。
农耕文明的高级在于民众的高度自治,民众上升通道畅通,民众的上升通道只有教育与武功,或文或武,都为国家所需。
田大在林祥福一走就是十七年的情况下,即使皇帝没了,依然固定的耕种,收割,换小黄鱼。这种忠诚与诚信,是农耕文明的积淀下,民众自土地里获得的生存与处事的哲学。土地对人是忠诚与诚信的,除非大灾,否则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土地从不辜负劳动。
农民对于劳动成果之自信,使得他只要还可以在土地上耕种,便自觉的保持着忠诚与诚信。
阿强与小美,因为欺骗林祥福,因为盗窃了林家的金子,失去了自信,也失去了正常的生活。阿强怕的是还不起钱,阿美愧疚的是林祥福的心和女儿。但阿强和小美终究是善的,他们骨子里的善,才使得他们的怕与愧疚。
《文城》的某些落脚点与《白鹿原》有些像,白鹿原上,村子高度自治,大事小情有祠堂由组长与众长老相议。《文城》里的溪镇,也是高度自治,大事小情有商会与众大户相议。
百姓的安居乐业,与社会道德的高度稳定是农耕文明的高级之处。清末落后,是中国之农业生产模式,已无法与英国之工业生产模式抗衡。闭关锁国,使得中国失去了与工业生产与时俱进的机会,所以中国失去了大国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了军事实力,军事实力之落差,使得列强看清了中国之软之可欺。
列强对中国,就如强盗之对百姓。一斧子一个人,看起来强大又残暴,但最终死于复仇。强盗逻辑、野蛮文明终究是走不远走不长的。民众群起攻之,强盗与野蛮,违反天道,终究要被绞杀。
兵患来到溪镇,传统文化知识之强,在于一个“道”字。顾益民保护了村子,是以一个“盗亦有道”的道理,对手哪怕是手里有枪,在面对着拿自己当人看的顾益民,亦是不忍下手的`。
溪镇守卫战!齐家村联防!可见农民不光会种地打渔,亦是会守卫家乡英勇无畏的。就像《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大家想的是打完仗,回家去,种田去。
农民骨子里的那种“相信的哲学”使得他们相信战争不会长久,使得他们相信自己的归属还是土地。
这就是农耕文明的强大之处。土地教给我们的道理——一切灾难都会过去,一切付出都有回报。所以,我们不用偷不用抢,靠自己的劳动就可以!
由此,按照《遥远的救世主》里文化属性来说,农耕文明是强势文化,是直接获取、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文化。
至于农业经济模式,还是工业经济模式,这不重要,农耕文明有其强大的适应能力,需要机器会有机器,需要枪会有枪,总之世界上有什么,我们就会有什么,这是农耕文明积淀下来的强大自信与强大的生产能力。
抛开人性不谈。因为人性互通,只要是人,无需分你我。
在《文城》里,在那段离乱的历史里,我终于读到了一点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文城读后感5
拿到书,就看到封面写着“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时代的洪流推着每个人做出各自的选择。这是一个荒蛮的时代,结束的尚未结束,开始的尚未开始。”据说回忆往事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年老的时候,而自己的一生会和很多人有交集,在别人的人生里打开一个个的序章。
林祥福死的很突然,突然到我来不及去感伤,我没有想到余华让林祥福这样就死了,但如果他没有这样就死去,后面他的生活又该怎样?虽然林祥福最后没能找寻到小美和那个他明知的虚假的文城,但他半生的往事和那些他参与的别人的生活已经足够让他在闭眼的那一刻,安然平静。
小说里最让我触动的人物是小美和阿强,在林祥福的身上,更多的是感受到他类似圣人一样的光辉,但是小美和阿强把人身上的多样性、复杂性展现的淋漓尽致。阿强很懦弱,但是他一直在等着小美;小美深受当时社会的影响,但是她依旧有着自己的执着和坚持。这部小说没有像《活着》那样能触发泪感,但是依旧有感动在慢慢涌动。
读到最后,虽然故事带给我无限淡淡的忧愁,但唯一温暖我的是:最后小美与林祥福的相遇。当林祥福死去,他的仆人在送他回乡的路上,经停了小美所埋葬的地方,“此时天朗气爽,阳光和煦,西山沉浸在安逸里,茂盛的.树木覆盖了起伏的山峰,沿着山坡下来时错落有致,丛丛竹林置身其间,在树木绵延的绿色里伸出了它们的翠绿色。青草茂盛生长在田埂与水沟之间,聆听清澈溪水的流淌。鸟儿立在枝上的鸣叫和飞来飞去的鸣叫,是在讲述这里的清闲”。平和,坦然。也许这份平和与坦然是文城,是余华最后想得到的安宁。借用鲁迅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世上本没有一个叫做文城的地方,但坚信的人始终坚信着,哪里都可以是文城。
“这里是文城吗?”
总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文城读后感6
——我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克制。
这本书是余华最新一部作品。我去年就买来了,可是直到昨晚才看完它。昨晚准备写的读后感,也只好在今天完成。
这本书不然太厚,然而说实话自己现在很难称是一个合格的阅读者了,信息的爆炸,俗务的缠身,诱惑的侵蚀,以及精力的'衰退——我可能越来学变成了那个用书来装点门面的人。
然而幸好我还是看完了,难得的一种沉浸式阅读体验,实际上是因为作品的流畅性——是的,不谈这本书到底好不好,它的叙事节奏是真的好。
那个先锋的、暴力的、简洁的余华依然在——在对哭难不动声色的描写中,我依稀能看到《活着》的影子。
林祥福、田大、小美、阿强、陈永良、林百家、顾益民、张一斧、“和尚”……
溪镇、沈店、万亩荡、齐家村、定川……
是清末民初的背景,是颠沛流离的故事、是平凡坚韧的人们,是命运无常的故事……
文城是一座永远找不到的城!
宿命、荒诞、悲剧、循环,余华再次用惯常的克制隐忍营造一个虚幻而真实的世界。
“情绪不可以泛滥”,已化身网红“段子手”的他在谢谢B站接采访如是说。
人生本就是这样起伏不定、盛衰相依,没什么值得激动不已的!
活着就要风餐露宿、雨雪风霜,就要吃喝玩乐,就要雪月风花。
活着就是活着。
文城读后感7
三月得知余华出了新书《文城》,第二天去书店,新书没摆放在畅销区,小县城读纯文学的人很少。半个月时间不紧不慢地阅读,在今天阅毕,闭上眼,脑海中浮现林祥福的棺材和小美的墓碑纪小美的名字在墓碑右侧,林祥福躺在棺材左侧,两人左右相隔,咫尺之间。
这是一个寻妻故事,发生在清朝灭亡、民国初立的20世纪初。北方木器匠林祥福与江南织补女小美相遇、结合,但小美生下女儿后不辞而别,了无音讯,林祥福怀抱女儿,凭借小美的口音和口中的文城,南下找寻,最终在小美的家乡溪镇落脚,历经兵乱匪患,找寻爱人一生。
结果是,小美十七年前因雪冻而死,跟首任丈夫阿强葬在西山脚下僻静之处。林祥福赎人时被土匪刺死,尸体被田氏兄弟运回北方故乡,路过西山脚下,棺材板车短暂地停留在小路中间,棺材与墓碑的相遇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再见面,林祥福终于迎来了小美。
时隔八年,余华终于出新书。上一本书是《第七天》,口碑不好,因为它是一次写作尝试,失败很正常。好在《文城》在余华的安全范围内,叙事流畅,人物形象,故事能引起情绪强烈波动我有好几次中途停下来,做其他的事来消除内心的苦大仇深。虽然少了《活着》和《在细雨中呼喊》的残酷和凛冽,并且书中间部分因描写过多土匪事迹而冲淡主题,但不失为一部好作品,尤其是《文城补》这部分关于小美的叙事,让人为小美的际遇遗憾,也让人对林祥福和小美的`有缘无分豁然开朗。
余华笔下的小人物忠厚老实,谦卑和沉默寡言,情感不溢言表,有些顽固执拗又略带市井俗气,大多命运多舛,被旧时代推动前进,经历苦难,随遇而安。每个人都很独特,每个人都可以是一本小说的主人公。余华很少对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脸进行外貌描写,也很少进行人物心理描写,刻画人物主要依靠动作描写和叙事描写,文字简洁不啰嗦,往往一两个简单的字就能给句子点睛,沉着冷静地令人害怕这也是我喜欢他的原因,少即是多。 想起读本科时,辅导员建议我们多阅读课外书,她说朋友的女儿刚上初中,就阅读余华的书,啧啧称赞,同时恨我们游手好闲。我突然发现,自己接触余华的第一本书是《兄弟》,也是读初一的时候。开运动会时,一个同学拿来书,书中描写男女之事的内容在男生之间争相传阅,折痕落在李光头手持放大镜那里,几页纸也被翻得稀烂。当时我只看完一部,很久之后才合着另一部通读,故事简朴戏谑,引人入胜。
言归正传,《文城》苦涩又浪漫,一个人寻另一个人,他坚信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他总能迎来她。
想起歌词借我十年,借我亡命天涯的勇敢,林祥福也是身披这样的勇敢,将自己连根拔起,飘向南方,去履行我会抱着孩子去找你,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你的承诺。
文城读后感8
读完《文城》令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林祥福一直在寻找文城。而是另一人对文城的说法。阿强对小美说,“他(林祥福)越走越远去寻找文城了。”阿强说到文城,小美不由再问,“文城在哪里?”阿强说,“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对话时,并无觉出它有特别之处。但当我再次回味这段对话时,我似乎明白了作者的写作之意。在这暌违的八年里,他似乎也在寻找着一个叫“文城”的地方。
“文城”是什么?在我读到最后,才恍然般的明白一它不应是一座城的名字,而是一个人活着的信仰和追求。
文章的一开始,我就感受到了一种的凄凉,一种不可名状的悲伤,且还夹杂着一丝丝不易被控制的感动!它的一开始就如是一滴浓浓的墨滴在了宣纸中央,霎时间又缓缓地向四周蔓延开来………你无法准确地把握它的去向,你也只能是随着它的不断蔓延而随从下去。——这,便是我对这部新作最真实的感受。与作者先前的作品相比,这部更显“磅礴”。它也是由一个人开始的,但却不是由一个人结束的。
这像是一部未完待续的作品。不得不说,作者这一次算是真正地彻底地放开了。他敢于让读者去想象,敢于直面不同的声音,敢于承担一切的风险。又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他又一次的全新尝试。比如,他描写村民拼杀土匪时的一个场景,他就写道“有一个土匪被剪刀活活剪死。”这句话初读不觉得有什么,当你再读时,你就会觉得哪里不对劲。且不说这种杀法有没有可能,但就在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场面里,你手拿着剪刀是去剪敌人还是去捅敌人?以我们一般人的思维来看,必然是“捅”来的更直接也更有力道。但作者却认为“剪”比用“捅”更好。在这万分紧张的情况下,作者给我们来了一个“慢动作”。由此可见,作者写作之用心可见一斑,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经过反复思考琢磨后才输出的。
但如果说,只认为这是一部未完待续的篇章,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在我觉得它未完待续的同时,我又觉得它是完整无缺的。因为它的名字叫“文城”,而作者也通过了“补”的方式,向我们完整地呈现了小美和阿强的故事,以及“文城”的由来。读过全篇,你会发现当初的那滴“墨”已经耗干,它不再蔓延。只当你俯瞰这幅“墨”时,你会惊讶地发现,你竟然看明白了很多。
读完《文城》,我的心和思绪终是散的`。只有当我慢慢归拢回忆时,才勉强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拼凑起来。每当我冥思重想之时,我的脑海总是会把它想象成是一滴重墨,然后又想象着它在宣纸中央滴落。
“文城”是一座永远伫立在心中的城;因为有爱和念想,所以它不是空的,更不是虚的。记得,我曾读过史铁生写的《命若琴弦》。当年不觉有何感触。直到我读了《文城》,才真的明白过来,人活着有时仅仅是因为“信念”、要么是对生的信念,要么是对一个人的信念,再要么是对一件事的信念。心中的信念没了,期盼没了,活着就是无望的,虚无的,不可接受的。我想,这大概就是生而为人的又一重意义吧。
文城读后感9
花几个小时读完了余华的新作《文城》,其情韵丰厚,叙事针脚细密,这个拥有着“垂柳似的谦卑与田地般沉默寡言”的男人仿佛在我心上轻轻叹了口气。
男主角林祥福的形象是理想主义的丰碑,情字是他生命的注脚。忠、善、义、仁的人物品格丰满了小说的血肉,追随和守候构成其一生的使命。
从小说情节结构上讲,故事以林祥福的命运发展为主线,以遇女、失女、诞子、寻妻为情节发展脉络,从其仆人之忠、朋友之义、寻妻之真几重情感线索勾连铺展开。在漂泊的路途中,温厚的情感和善意支撑着每一个寒冬。文体结构中的一主一次,以林祥福故事为主线,《补》从文体上独立于林祥福故事,以另一人物视角小美为聚焦点,展开林祥福一生所追随妻子的身世溯源及命运浮沉。仿佛是作者亲手为林祥福做出的迷局,又由他自己亲手解开。小美和林祥福的背后,是人性无法瓦全的伤痛,残缺破碎的灵魂屡屡碰撞出凄美的爱情之殇。果决如小美,其背后竟也是几十年如一日对阿强的深情与坚守,情与愧奠定了小美人生的底色。至此形成的情节张力构成了小说最具价值的人物侧写。
一生痴痴追寻所谓文城,实则是空城。
擅长苦难叙事的余华这次选用温情的理想主义灌注死亡这一文学母题。林祥福的惨死、小美与阿强的冻死、田家父亲被雨雹劈死……在作者笔下变成了一种抉择,解构了死亡的痛苦与宏大,灾难变得日常化和平庸,取而代之的是对于人情温厚本色的加注和倾斜。读罢全文,最爱的依旧是开端的画面:那个富甲一方却沉默谦卑的男人,不断上街一家一家扣门祈求哺乳小女儿的异乡男人背影,固执又痴迷地寻找妻子口中的“文城”。灾难一如他来到溪镇那天的大雪纷飞,掩盖了世界本来的模样。可世界的中心却只有一位欢欣的父亲,而非那个失妻的异乡人。
对比余华以往的.苦难叙事,这一部小说仿佛是奏响于乡野大地上的一支回魂歌。
田家老小念,念着他们几十年未归家的少爷,但也尽忠守着田产和房契,原原本本等待少爷归乡,却未曾想到接到少爷归来音讯的时候,接回的却是少爷的尸首。
爱妻小美念,念着那个身在童养媳之家。丈夫的那句“我在宿川等你”,令小美乞讨几十年也未曾想要离开。
木匠林祥福念,念着他的爱妻小美。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一次离开,从得子到寻妻,林祥福用了一辈子。
从余华的第一部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我们能看到余华写作初始的心态,到《文城》中的找寻,也恰好构成了他在路上这个寓言的接续。
文城读后感10
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
时代的洪流推着每个人做出各自的选择,这是一个荒蛮的年代,结束的'尚未结束,开始的尚未开始。
《文城》是我近段时间以来一口气阅读完的书籍,在凌晨两点的时候,故事就已经结束了。
一口气读完整本书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然的事情,新书在刚发行的时候就已经购买了,最近一直在阅读矛盾文学奖作品,苦于没有抽出时间阅读《文城》,不胜欣喜然后整天沉浸在教室或者图书馆,一口气全部读完,或不胜唏嘘或叹气两声或壮怀激烈,然后对着窗外沉思。
我开始慢慢发现,在这个快餐式,网络化的时代,更多人迷上了电子阅读,传统阅读数开始减少,好像是的,相较于对着电脑或者捧着手机,看书有点太过劳累、刺激太弱、时间上也是奢侈,自我克服较弱,读不进去开始成为了传统阅读的一种挑战。
再或者是我们在无法逃脱日复一日的快节奏生活之外,自我独处的能力较弱,或者是沉浸于其它世界了?
我相信,在生活或者工作之外,假如没有另一个可以沉浸并让自己获得安宁的世界,这是乏味的。阅读刚好可以让我们停下来去欣赏另一个世界。文字是有灵魂和温度的,它能把我从故乡带向远方,也能把我从远方带回故乡,去向不同的世界。
文城读后感11
春节之后,就陆陆续续有人问我看过余华新作《文城》没有?当我说准备读一下石黑一雄的《克拉拉与太阳》时,更多人向我推荐《文城》。于是,昨天中午我在网上下单买了一本,黄昏的时候快递就已经送到,晚上就开启了我的文城之旅。
我相信喜欢看《文城》的读者,会远远多于喜欢看《克拉拉与太阳》的书迷。同样是讲述民国的故事,《文城》让我莫名地想起徐浩峰和他笔下反复描摹的民国武术家世界。徐浩峰想要写那些消逝在时光里的武师,和一并消逝掉的“规矩”,也就是他们所坚持的人生态度。《文城》同样写的是民国时期的乡土人物,着力渲染的是他们所坚持的“义”。义,需要在非常时刻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文城》近乎于一个传奇故事,余华又没有在写法上炫技,所以喜欢这本书的人应该不少,人们永远都喜欢听故事。
义的另外一面是情,并不是相对相反,而是彼此成就。《文城》的故事是以情开始,如果故事不是发生在中国北方的农村,那么你多半能看出这句话: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是想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主人公林祥福带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婴,背着全副家当,一路风尘仆仆从黄河北岸来到江南,只是为了来找寻他失踪的太太。他唯一的线索是知道太太的家乡在文城,那里出门都要乘船;他唯一的依仗是他爱着他的太太,他相信曾经的一纸婚书。这是人们喜欢的故事,传奇都这样开始,寻常人做出了非常之事。
余华依然是很好的作家,人们反复这样称赞。对于这个结论我没有任何异议,但对于他们称赞的理由,我却有些怀疑。我不喜欢《兄弟》,当年买了一本上册之后,就没有买下册;我也不喜欢《第七天》,认为那是一本糟糕的作品。即便我不喜欢,我也得承认余华做出的尝试,他想用实验性的写法,他想要批判社会现实,无非是做得不好而已。《文城》里没有这些东西,于是小说变得非常容易读,我怀疑人们的赞美只是因为这一点,感谢大师没有让自己费力气。换个角度想,人们不喜欢写作上的尝试,也容易因为批判社会现实而感到不安。《文城》是安全的,余华给出了安全绳,可以稳稳当当从头看到尾。
我把《文城》视为一本幻想小说。一方面是因为余华的文笔,他成功地让全书拥有了独特的质感,清冷、幽微、迷茫,足以和其他民国故事区分开来,那是余华自己的江南小镇,余华自己的民国人物,自始至终都让人感到一层微凉;另一方面是因为余华把一切都简化了,除了土匪和北洋军,所有人都是好人,都相亲相爱,都守诺重信,不会因为土地或者经营而产生任何矛盾,安安静静地成为主人公的背景板。中间或许有一些细微的羁绊,改变了人物命运的走向,但那也不过是为了把主人公推向命运的砧板,这样他才能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义而肉身成道。
所以,我不认为《文城》可以进入余华最好的那批作品之列,也许可以成为余华最好读的作品之首。有人说《文城》是一部“爽文”,这是用网络小说来做比,认为它和那些主人公杀伐果决,步步登天的网络小说一样,都是为了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爽感”。原因很可能就是这种幻想小说的写法,主人公无论在黄河以北还是长江以南,都可以轻易置办下一份惊人的.家业,然后等待着命运降临古怪的灾祸。只要他想成就,他就必然得到,就像是他要找寻的文城,在地图上并不存在,但是他还是最终抵达。他要找寻的太太,虽然两次离开,他还是最终相遇。因为作者对故事的控制力如此之强,对人物命运的控制力如此之强,最后读者可能会发现,人物都不大需要性格了,他们只需要执行小说里安排好的命运就行。
至于说文城这个概念,在小说里也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一个男人,找寻他永远找不到的一个城市,其实和这本小说关系并不大。如果看过这本书就知道,关于这点找寻的意义在小说正文里几乎是不存在的。反而是靠《文城》后面四分之一的《补》,才多少有了点感觉,在找不到的城市里其实和找不见的女子重逢,但是当事人并不知道。如果让我来评判的话,《文城》(补)写得最好,其次是《文城》的上半部,最次是《文城》的下半部。《文城》到了中部之后,失去了前半部的圆润与流畅,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独立的故事。
或者我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文城》的上半部做得足够好,那么其实不需要《文城》(补)来做个交代,也不需要下半部引入土匪和子女婚事来把主人公送上祭坛。命运无来由地给主人公送来一位妻子,又无来由地让她消失,他从黄河北岸找到江南小镇,无来由地在那里停留下来,最后无来由地死去,其实这样也就够了。现在的写法,反而像是为了让读者看得懂,又额外添加了许多内容和波折。青烟一样的命运,青烟一样命运的给与和夺去,以及青烟一样命运里的永远看不清,这才是文城存在的必要吧?
文城读后感12
《文城》是余华先生的一部全新长篇,是瀚海园读书会推荐阅读的一部作品。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xx年3月出版。
(一)苦难岁月里的温度
《文城》的时代背景是清末到民国北洋时期,有北洋军阀潜逃的场景,是国家、民族、未来、现实,都需要温度的时代。
在那个蛮荒时代,一个叫林祥福的男子;一个有温度的男子;一个带给苦难岁月里温度的男子;一个经历了一场活着的温度的男子;一个与突然闯进他生活带给他温度的女子风一样的来去之爱与找寻。
在那个蛮荒时代,作者笔下演绎着一个个被时代背景限格的人物形象。是苦难与富有,善良与邪恶,卑微与高尚,道德与劣行,现实与期盼,温度与冷漠的交织。
活着就是与世界和解,就是一种温度。读此部作品,读出在特殊时代背景里,为活着而需要的温度;为情感遇见与失去所需要的温度;为守护家园土地与人所需要的温度;为救助救援而无偿付出的温度;为找寻与思恋的温度。在苦难岁月里,这一丝丝温度,让时代背景的磨难带着深深的陪伴。
(二)磨难中的找寻与错过
《文城》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林祥福有一个还算不错的'家庭,家里有帮他搭理家园的“田家父子兄弟”。生活被偶然出现在他家的“小美和阿强”打乱。小美是阿强的童养媳,嫁给阿强任劳任怨,因为接济自己弟弟动用了阿强家的账房银两,被休书打发回娘家。阿强无法忍受没有小美的日子,也动用自家银子,带着小美流浪。走到了林祥福家,其实是避难一阵,不曾想小美与林祥福有了孩子。小美是上帝送给林祥福的礼物,也让林祥福得而失去,失而复得。最终,林祥福还是守着襁褓里的孩子走在了找寻的路上。找寻文城,找寻小美。一路找寻,一路磨难,经历那个时代离、合、抢劫、战乱、爆匪。
说是错过,不如说是不曾拥有,在那个时代里的人善良中隐藏着愚昧,真诚中隐藏着幻想,欺瞒中隐藏着无奈,现实中隐藏着稚嫩。
(三)悲情人生中的希望
《文城》人物主线林祥福带着找寻文城,找寻小美的希望,与那个时代融合,与友情兄弟情怀柔和,与襁褓里的孩子温润。
在找寻的路上,沿着小美留下的一点点信息驻足“溪镇”,结识陈永良,与顾家成为“亲家”。这些生活中的希望,给了林祥福活着的意义。也给了那个时代希望,给了襁褓里的孩子希望。
(四)文学的神秘力量
余华先生在此部作品封底的腰封写到: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一部作品的问世,就是作者用心孕育的孩子,在与作品对话中,就能体会到文学的力量。
余华先生说过,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部作品里,围绕人物主线所展开的故事情感悲伤中有温暖,邪恶中有善良,冷漠中有热情,人物都是为活着而活着。
在盛夏七月,读完此部作品,再次感受余华先生完美的文笔。感受蛮荒时代悲情故事里的温度。我想这是文学的力量。
感谢《文城》,感谢余华先生,感谢文学的力量。漫漫人生路,文学之路最美好。愿我们都在阅读中享受文学的魅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言文!
文城读后感13
时隔八年,余华携新书《文城》再次回到大众的视野,这本前后写作20余年之久的书分为“文城”和“文城补”两部分。余华将人物置于清末民初的农村,前半部分讲述了北方青年林祥福为寻妻子小美,南下寻找文城的故事。后半部分“文城补”则作为小美身世的补充以及与林祥福父女的“错过”,赋予了乱世中的女性更加复杂的人性。
林祥福幼年丧父,19岁时母亲也因劳累过度走到了人生的尽头,24岁时林祥福遇见了改变其一生的两个人——自称来自“文城”的小美和阿强。小美和阿强声称是一对到京城寻亲的“兄妹”,一日寄宿于林家后,阿强独自踏上了进京的路程,小美则留在了林家。两人婚后产下一个女儿,此后,小美离去杳无音讯。于是林祥福带着刚满月的女儿,搁置几百亩地的家业,一路南下,去寻找一个叫做“文城”的地方。
可以说《文城》是一个关于寻找和等待的故事。林祥福带着女儿,只为了寻找妻子口中一个虚构的故乡――文城,他凭直觉在冰雪之中来到溪镇,但也正是林祥福决定留在溪镇的那一天,小美死于冰冻之中,就此长眠于西山脚下。
“文城”除了讲述林祥福的寻妻之路,还着重描写了乱世之中家的破碎和离散。清王朝覆灭,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残暴的土匪侵入人们的家中,将人像牲口一样宰杀。家的寻而不得,构成了《文城》的底色。在小说中,人们有情有义,有智慧有担当,却无法抵抗命运的玩弄,在时代的洪流中,只剩下一片凄凉的荒芜废墟。
纪小美与余华笔下的任何一位女性相比,则更加的复杂多面。她在命运推动下的每一次选择、在慌乱时代里的幸与不幸,都更加牵动读者心弦。
作为沈家的童养媳,年轻时因救济弟弟便被送回家中,终日等待沈家将其接回去。后来又和阿强带着谎言敲响林祥福的门,为林祥福生下女儿后一去杳无音信。小美在林祥福决定扎根溪镇的那天,带着对林祥福及女儿的愧疚死去,“她生前经历了清朝灭亡,民国初立,死后避开了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幸运中参杂着不幸。林祥福和小美注定只是过客,漫长人生里的匆匆一瞥,就像他们的最后一次相遇。田家兄弟放下棺材,短暂歇脚,而“纪小美的.名字在墓碑右侧,林祥福躺在棺材左侧,两人左右相隔,咫尺之间。”
读完“文城”对于小美的印象还停留在虚浮,空白,神秘,她狠心抛夫弃女一去不回头。读完《文城补》后才明白,小美曾经也是一个眼睛里充满金光的小女孩,但最后却在雪地里怀着对林祥福和女儿的愧疚,在爱和悔恨中死去。
总的来看,《文城》延续了与《活着》类似的宿命般的悲剧模式,余华将历史和生活真正的融入了小说中,其中不乏善与温情,但无论是林祥福、小美,还是乱世里千千万万的小人物终究敌不过时代苦难的纠缠。
文城读后感14
《文城》一书的作者是我们大家熟悉的作家余华,他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华曾这样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回到南方。我现在叙述里的小镇已经是一个抽象的南方小镇了,是一个心理的暗示,也是一个想象的归宿。”
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在那个年代,结束的尚未结束,开始的尚未开始。似乎专为与那时的残酷蛮荒相呼应,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场景。在这个故事里,余华写到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纪小美与他笔下的任何一位女性相比,都更加复杂多面,柔软又坚硬。她在命运推动下的每一次选择、她在那个慌乱时代的幸与不幸,都更加牵动读者心弦。
余华老师写出了每个人对宿命的抗争,抗争之后的坦然;书中每个人都曾经丢失过信仰,但他们又都找了回来,哪怕像小美,阿强,林祥福等那样,为之舍命。
合上书本,不止主角小美,阿强,林祥福,配角林百家,顾益民,陈永良,翠萍,和尚等人物也会让人记住;配角不是功能性的出现,他们都是乱世下活生生的平等的个体,也是旧社会不同类别人们的写照。
通过读完《文城》这本书,不由得使人感受到旧社会的落后,新时代的蓬勃发展,很荣幸能生活在当下中国的新时代,并为我们国家快速的发展感到骄傲,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不断进取,坚持学习,坚持跑步!做一个积极进取的新时代人。
文城读后感15
半个多月前在西安咸阳机场候机时,我逛进一家书店,不经意间注意到了余华的新作《文城》。
于是,前不久的618,我在京东上购买了这本书。于昨日花了一天时间拜读完。果不其然,这本作品和之前余华先生的著作一样,再次震撼了我的心灵。
文城是小说中一座虚无缥缈的城市,却也意味着主人公林祥福和他的女儿没有尽头的漂泊和找寻。
当林祥福决定住在溪镇的时候,他内心已经笃定自己要找的文城并不存在,但是他心中的文城仍然还在。虽然不确定溪镇是不是文城,但这个城市的景象和方言,就跟阿强口中的文城相仿,同时他也感觉到小美就在溪镇。
事实上,最后证明林祥福的判断是正确的。只不过,当林祥福再逢小美之时,“纪小美的名字在墓碑右侧,林祥福躺在棺材左侧,两人左右相隔,咫尺之间”。余华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将这等凄美的画面描绘得那么深入人心。
林祥福抛下一切,付出一生要找的人,最后竟然以这种方式相见。如果人真的有灵魂,那么在另一个世界他们将又是一种邂逅。
而在人死后,所有的大黄鱼(大金条)、小黄鱼(小金条)、银票都不值一提了。
整篇作品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为之一动的地方。在那个战火纷飞、土匪军阀横行的年代,命比纸薄。“一个被雨雹砸死的老人躺在一块木板上,与失去牲口后哭天嚎地的悲哀不同,失去一位亲人的悲哀更显得平静”。诉说的语气亦是平静,却让人深刻感受到在那个年代,人命不如牛命的现实,毕竟牲口是庄稼户的一半家当。
而陈永良夫妇在林百家被土匪绑走后提出让自己其中一个儿子陈耀武代替林百家,只因为“一个女孩子被人折磨后怎么嫁人呀”!“孩子咱家有两个,林祥福只有一个”。人间大义,感人至深。
故事从一个“富二代”林祥福开始说起,虽然父亲早逝,但靠着母亲的严格管教,林祥福成长为一个既善良又勇敢的男人。母亲教导的那句“纵有万贯家产在手,不如有一薄技在身”让我印象深刻。成人后的“相亲之旅”中有了错过刘凤美的遗憾,才让他被命运捉弄般的遇到了小美这个有夫之妇,开始了后续一系列的故事。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不断的遇见,不停的成长。
小美虽然两次离开,却在中途回来为林祥福生下了他的女儿。而这个出月子就再没见过母亲,喝着百家奶长大的女孩儿(林百家),成为了改变林祥福和小美命运的因素。
这个善良的男人为了找寻女儿的母亲,放弃故乡拥有的一切,南下寻找模糊的“文城”。从而机缘巧合地认识了善良的陈永良一家,随后长期定居在溪镇。
而小美在离开林祥福后,和阿强也回到了溪镇。在和女佣不经意的对话间得知,一个北方男人带着女儿一路南下找孩子的母亲。也得知了林祥福每次手臂放着一文钱,给女儿找哺乳期的奶妈讨奶喝。作为孩子的母亲,知道这一切的内心显然是无比痛苦和纠结的。但她没办法做出回到林祥福和孩子身边的决定。
林祥福来到溪镇没多久就迎来了持续多日的暴风雪,全村一百多位村民跪在被积雪填满的.街道上祈求上苍庇佑,早日停止这场天灾。而这次猛烈的暴风雪竟导致数十位镇民在祷告的时候活活被冻死,其中一直无人认领的六具尸体里,竟包括小美。
刚到溪镇没两天的林祥福意想不到的是,远远的看到这六具尸体中,竟然有他最终找了一辈子的人……
记得在祷告时,阿强对小美说过两次“回家去”。但是小美没有起身,继续在愧疚的祷告中思念着自己的孩子和林祥福,也正是这份愧疚导致她冻死在这里。
更凄美的是,等到小美死后十数年,等到林祥福在溪镇生活十数年后死去,他们才在溪镇西山的墓地左右相隔,棺材隔墓碑。然而因为田家兄弟要将少爷带回故土,这次死后的“相遇”也只是匆匆一别。
回顾林祥福这一生,饱经风霜,岁月蹉跎。在兵荒马乱的时代,时代的车轮无情的碾压在这个时代的人们身上,虽然这路上收获了仁义兄弟,女儿也逐渐成长,但埋下心底的那个秘密到死都未曾揭开。
最后的补章,逐渐把谜底揭开,皆是情,亦是孽。但唏嘘过后,仍感叹:有些人,一次错过,这辈子,就错过了。
【文城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城》读后感12-22
读《文城》有感04-19
《我的小学》读后感 -读后感05-15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_读后感05-24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读后感09-06
狼王梦读后感 读后感03-05
母亲的传说读后感范文_读后感06-11
野性的呼唤读后感野性的呼唤读后感12-11
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