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读后感

时间:2024-06-17 17:46:4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书》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汉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汉书》读后感

《汉书》读后感1

  光武帝刘秀的这个“中兴”,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中兴”都不同。别的“中兴”都是在原有的王朝框架内中兴,惟独“光武中兴”是原有的王朝已经不在了,再来“中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南宋陈亮在《龙川文集.酌古论一》中就说:“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实际上,刘秀不仅仅是“中兴之主”,还是一位“定鼎帝王”,后汉的江山能够建立,实是他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他的庙号称为“世祖”(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应劭曰:始取天下为祖,高帝称祖是也;始治天下为宗,文帝称太宗是也。颜师古曰:祖,始也,始受命也。宗,尊也,有德可尊),确是名副其实。

  那么为什么汉亡了居然还能中兴?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能还需要了解前汉亡的原因和背景。

  前汉之亡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外戚势力过大,一个是刘室宗亲过于分散,而皇帝一系(就是前面说的“大宗”)又衰微,到平帝死后,连找一个近支宗亲都困难。于是,这两者共同作用,使王莽能够凭借外戚的势力,倚靠手中的权力,在平帝死后一步步向帝王宝座靠近。

  不过前汉末期的背景则更让刘室宗亲有复起的机会。据《汉书.平帝纪》,前汉末刘室宗亲已超“十有余万人”,遍布全国各地,从理论上说,他们都可以有“奉大宗”的权利。这些人虽然有的已经没落,但不少人在地方上还具备一定的资财、地位和声望。此外,前汉立国200多年,其中的高祖、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都还可以算是不错的皇帝,到宣帝时,汉王朝又是四海名声大震,士民之心已固,而元帝的好儒,又使民间崇尚正统。宣帝死到王莽篡汉,才距离50几年,老人们对匈奴单于来朝、西域诸国送质、诸羌纷纷臣服等津津乐道的事情肯定还是记忆犹新,所以“民心向汉”是不争的事实。三辅的老吏们见刘秀的部属经过时垂涕道:“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就有力的证实了这一点。它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王莽末天下大乱,无论是农民起义军也好还是地方实力派也好,多数都立刘室宗亲或者奉汉年号。

  再则,前汉虽然外戚盛,但主要势力多集中在京畿一带,他们的根基和影响力也基本上都局限在社会上层,而对下层的平民老百姓没有多少文化上的影响力。王莽的篡位和一系列的`改革,不仅仅触犯了散布在全国各地刘室子孙的利益,也触动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再加上天灾人祸,流民失所,他根本无法在社会下层建立起自己的民意基础。他让刘歆搞什么“相生五德”,终究无力挽回民心;而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一系列举措,又使边疆也一刻难以安宁;他用以造势的图谶,更是为光武等人效仿去作为起兵、称帝的借口。所以,王莽在位的这十几年,他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乏善可陈,一到天下争相起来造他的反,他的灭亡就已经只是迟早的事了。这时,刘室宗亲凭借着汉朝200多年的民意基础,终于可以找到复起的机会。

  汉能够复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过200余年的苦心经营,在前汉末期,王朝周边已经没有与汉棋逢对手的敌人。汉武帝对匈奴、西域、西南夷的连年用兵,不仅仅使汉王朝的影响力大增,还极大的打击了周围的反抗势力,后来

  的诸帝又能灵活采用分化、瓦解、怀柔、和亲等政策,使前汉末期王朝四周没有能和汉一较短长的力量。所以,当王莽进行朝代更替及王莽末天下大乱时,没有一种势力能够象后来的蒙古人或者满族人一样趁虚而入。光武即位以后,西域诸国争着送子到洛阳为质,这也说明,在有过前汉对外大规模的战事以后,周边对汉朝的实力颇为忌惮。

  于是,外面的敌人不敢进来,中国内乱就只是关起门来在里面打。王莽灭亡以后,各参战的不管是真是假,领头的都称高皇帝的子孙,打完了,天下一统了,把门一开,天子还是姓刘,家还是这个家,最后的胜利者就是“中兴之主”。

《汉书》读后感2

  《大地汉书》,一本好书。缓缓地读,沉浸在思绪的流。

  同样生活在河北,熟悉的方言土语,熟悉的运河,熟悉的农村生活气息,贯穿始终,无处不在。我爱读这些大白话。以前很少读到这样别致这样亲切的文字,散发着泥土新鲜的气息,采撷自民间,又返归至民间,找寻最美好的心灵契合。

  文中深埋了作者深沉的爱。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对爱,进行一场异常精彩的角逐。大朝的红琴,是美好的理想,而美好的理想成为书中的现实,而张惠玲,是大朝的初恋,那种朦胧而纯真的.梦,永远转化不成现实,那梦也在不断改换着味道。那些家族之间的恩怨,对爱是一种严峻的考验,真爱,都经得起考验。真爱,能跨越一切障碍。有爱,才会有完美的人生,才会有有滋有味的人间生活。

  理不清文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张慧玲和大朝,和李六根,和王国刚,和三朝,和那些杂七杂八的男人,成就了张慧玲的事业,造就了她乱七八糟的生活,她逃脱不了世俗的语言和眼光,她只是装作什么都不在乎。而李六根和三朝的改变,让我们领略到人性的虚伪与多变。也许,他们是真变好了,也许,他们本质根本没变坏。在小说中,我找不到一个完美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凡人。人都有执着与追求,人都会变老,在这种生老病死的轮回中,我们或成就或放弃,总有行动,总有完成,譬如董子祠;总有希冀,总有继承,譬如龙。

  《大地汉书》好,是一本值得深思的书,面对土地,面对河流,有作者太多诗样的情绪,有作者充满哲理的思考,我爱读这样的句子,我爱读来自乡间泥土凝结出的纯净的露滴。只是,同样出自黄土地的我,道不出万一,只是在一遍遍的阅读里汲取,再汲取。珍存,再珍存。

《汉书》读后感3

  武安君白起,战国后期四大名将之首,作为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一生大小70余战,未尝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长平之战坑杀降卒四十五万,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二万,攻韩于陉城斩首五万,共一百余万,这是白起的一张极不完全的杀人账单。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后世称之为“杀人魔王”。

  白起虽然是一位不世出的.兵家奇才、赫赫战神,却不理权谋,配不上“枭雄”二字。史载: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昭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雎去请,白起始终拒绝,称病不起......后(昭王)令白起自裁。白起伏剑自刎:“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云:“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我常有些奇怪的念头:纵观战国数百载间,大小数十战而未尝一败的将军只有两位:吴起和白起。这两位将军均擅长大兵团野战。可惜他们的人生没有交集,否则,双雄并立的战国会给我们更多精彩的兵家战例。

《汉书》读后感4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班固撰,原为一百篇,后分为一百二十卷。历代有诸多注本,较为通行的是唐颜师古注本。

  国家图书馆的“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中展出了南宋蔡琪家塾刻《汉书》。《史记·大宛列传》曾记张骞出使西域的片段,但对于西域作系统的论述,还以《汉书》为创始。《史记·大宛列传》主要是记张骞、李广利二人事迹,属于合传;而《汉书·西域传》才是正史的第一部西域专传,可谓后世《西域传》的蓝本。所谓西域,《汉书》定义为阳关、玉门关以西,帕米尔以东,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区域,即塔里木盆地及周围地区,此即狭义的西域;而实际所记载的范围远远超出这个定义,广及天山以北,葱岭以西,此即广义的西域。最初,汉朝经营西域之前,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域由匈奴统治,称为西域,后来随着汉朝对于阳关、玉门关以西地区了解越来越多,西域这一概念的内涵也就越来越丰富,但中原王朝经营的核心地区,仍然没有超出《汉书》所云西域的范围。西域三十六国,泛指西域绿洲诸国,《汉书·西域传》实际记录五十余国。除《西域传》外,《汉书·武帝纪》、《宣帝纪》、《张骞李广利传》、《卫青霍去病传》、《傅介子传》、《郑吉传》、《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等篇均有关于西域的纪事。

  《汉书》作者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后汉书》有传,称其“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其曾祖班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祖父班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因此,“家有赐书,内足于财”。其父班彪,字叔皮,喜著述,鉴于《史记》对太初(前104)后之事无载,而前人所做续篇又“其言鄙俗,不足以踵前史”,班彪于是采集前代遗事异闻,作《后传》续补《史记》,以斟酌前史而评论得失。建武三十年(54),班彪去世。班固以《后传》记述前代史实不够详尽,承父志,在《后传》的基础上编撰《汉书》。班固去世时,《汉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完成,汉和帝下令由班固之妹班昭续写,马续协助班昭作《天文志》。《汉书》经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四人之手,历时三四十年最后完成。

  颜师古,字籀,(一说颜籀,字师古)唐雍州万年(今西安东北)人,齐黄门侍郎颜之推之孙。博览群书,尤精训诂。曾在魏征荐举下参与《隋书》的修撰工作,同时考定五经,多所厘正,颁其书令天下学习。其所注班固《汉书》、《急就章》等,大行于世。《汉书》自古号称难读,古字古训与后世颇多不同,唐以前为此书作注者二十三家,然彼此互异。颜师古汇集二十三家注,纠谬补缺,以其解释详明,取材广博,摘录精确,抉择审慎,论证严谨,深为学者所推重。从问世以来,便始终与《汉书》合刻,不可替代。

  《汉书》问世后,深受东汉政权推崇,士人争相抄阅,传世抄本较多。雕版印刷发展后,又多镂版刊行。此南宋蔡琪家塾刻本,是《汉书》版本系统中具有重要价值的版本之一。

  蔡琪,字纯父,南宋嘉定间建宁府(今福建建瓯)人,刻书坊名一经堂。此本宋讳缺笔至“慎”字,目录前有刻书牌记:“建安蔡纯父刻梓于家塾”,无明确的刻书年代。此本行格疏朗,字大如钱,精刻初印,墨色清纯,不失为宋代坊刻本中之上品。

《汉书》读后感5

  古人云《汉书》可以下酒,确实,整个西汉王朝,英雄辈出,从陈胜吴广、西楚霸王,到齐王韩信、留侯张良,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大帝,从卫青霍去病到麒麟阁十一功臣,不禁想起乱世出英雄这句话,英雄开创时势,时势造就英雄,那是中国汉文化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一个顶峰,读起来引人入胜。

  从思想感情上来说,《汉书》比《史记》正统,没有《史记》那么活泼,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汉书》被后世许多史学家认为比《史记》更好。如果说《史记》反映中国人在诸子百家争鸣的余韵下的开放的、生动的、极富现实功利性的、充满创造力的思想状况,那么《汉书》就反映了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人大气滂薄的、使命感极强的、恢宏的思想状况。

  纵观全书,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楚汉相争,而在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中,又对留侯张良感触最深。

  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后世敬其谋略出众,尊称其为“谋圣”。

  有人说,刘邦的江山有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那么在战场的后方,为刘邦出谋划策,在计谋这一方面出了很大功劳的就是张良了,张良就像是刘邦的“大脑”一样,所以张良是毫不愧当“谋圣”这一称谓的。其实,张良的智慧不仅为刘邦建造了大汉朝,也为自己谋得了一个好的人生。张良可以说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人。

  至于张良能有不同于韩信、萧何的结局,还在于其实他已经很清楚地掌握了刘邦的心态,算得上是一个心理专家。刘邦能听得进他人的意见,虚心接受,也能任用有才之人为他带兵打仗,但当他真正坐上汉朝皇帝这个位置的时候,他就不再能忍受下面有不安分的人。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也不留恋权位,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所以在刘邦要封他三万户的时候,他以“此天以臣授陛下”,选择了“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读完《张良传》后,其实我觉得张良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一个有极高智慧和先见,且能冷静分析问题的人,这一点从他年轻时的经历就可以发现。

  国恨家仇,这个理由的确足够张良去刺杀嬴政,但战乱纷争的年代,谁不会有那么些愤恨呢,但张良就是有那个胆量去计划并实施这个刺杀行动,更何况对方还是那个统一六国的皇帝,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张良不同于常人的'杰出之处。他与嬴政的实力悬殊是必然会让他失败,这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但这也说明当时的张良还不够成熟,他太心急了,没能做到最好的部署和准备。

  不过张良年轻时虽然有点心急,但是他还是能够忍得住,懂得及时收回,“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在下邳“亡匿”的日子虽然看起来有点窝囊,但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面对无礼老人的傲慢行动,张良虽然年轻气盛,有点“愕然,欲殴之”,但他良好的品德让他忍过了这一时的冲动,以礼回对老人,并能够一次次地达到老人的时间点。所以能学习到《太公兵法》,不是因为张良运气好,而是因为他的品性好。

  以史为鉴,以人为鉴,每份传承下来的经典,无论是书籍还是其它,都是历经时间的洗涤,大浪淘沙,能留下来的绝对都是精华。

《汉书》读后感6

  在第一次与我们本科生导师王老师见面时,谈到最后,他给我们文献班的七个男生布置了寒假的任务,就是读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对于《汉志》的主要内容,我早已了解,可让我羞愧的是,作为本专业的学生,我还没有完整的读过一遍。本有打算一读的意愿,再加上导师的提醒,我决定弥补这个遗憾,于是我决心认真地体会其中的趣味。否则,就忝列门墙了。

  一、 抄书之乐

  由于《汉书·艺文志》的篇幅并不长,只是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是《七略》的节略本,而内容又特别重要。因此,我决心把它抄一遍。抄书是最简单最枯燥的读书方法,但梁启超认为是这种方法“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我赞同梁先生的看法,其实我觉得苦是相对的,苦中必有甜,苦中必有乐。我按照“总序、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的顺序,每天抄一部分,决不囫囵吞枣,仔细地体会。虽然那长长的书目有时候看起来是冗长而又乏味的,但我还是没有放过一部,因为这些书大部分都亡佚了,我们只能看到它们的名字,却无法看到它的全貌,抄书的过程中,我经常扼腕而叹,我们的传统文化,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是多么艰苦而荣光的过程。战火是书的大敌,乱世是书之季世。先秦的典籍已寥寥无几,多亏了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固,让我们在今天还能了解先秦学术的源流。让我们感念先人们的哲思,让我们穿越时空,向他们致敬。

  抄书的'过程是机械的,但思考却是源头活水,抄书能增强记忆,加深印象,当抄完时,我觉得自己得到了一次坚韧精神的洗礼,而不光是书的内容的洗礼。对于这种篇幅不长但又十分重要的书,在闲暇之时,在阅读之间,不妨抄一遍。其中的乐趣,自能体会,回味亦无穷尽。

  二、班固的严谨

  虽然只是对《七略》的增删,但班固是严谨的,他根据当时书的流布,他又对书的篇目做出了一定的改动,这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说《古文尚书》本有五十八篇,但在东汉时亡佚一篇,因此,在班固自己注的是“为五十七篇”。班固之严谨,由此可见一斑。还有,在“诸子略”中,对于每一家的源流,只是说“盖出于某某之官”,可见,他只是在推测。对于诸子之学是否“王于学官”的问题,学术界尚无定论。一个“盖”字,使用得是多么地精当,我不得不感叹班固作为学问家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在今天看来,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深思一番。

  在每一略的最后,班固都会对进行提纲挈领的学术源流考证,详细阐述该学问的嬗变师承关系,进行学术性总结,这总结实际上就是先秦的学术史,价值极大。

  通过书录,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的今古文之争,对于当时孔壁出的古文经,他都标明“某古文经”,而对于当时已经立于学官的今文经只说“经”多少篇,以作区别。由此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当时的学术派系,这看似简单,却给了我们后人多大的方便啊。他的严谨,给了我们清晰的视野,班固,谢谢你!

  三、回味亦无穷

  对于书的具体内容,我就不必赘述。最后谈一些感想。对于汉书十志来说,《汉志》可谓是最有价值的部分。设想,如果没有它,我们又会少多少对先秦文化的了解呢?如果没有它,我们又会花多长时间来考镜源流呢?但是有多少文史专业的学生,只是肤浅地知道它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部分,而没有深入地了解它的根本的内容呢?这样一本的必读之书,在今天才完整地读完,实在太迟了。

  没有读过,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就没有话语权。作为一名师大历史系的学生,我我们实在是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做学问非一日之功,如若浅尝辄止,定当断无成就可言。对于基本史料的把握,是我们的基本功,而不必去依赖孤本秘籍。打好基本功,读好正史,我们一定会收益无穷的。

《汉书》读后感7

  盛世强汉无疑是五千年华夏历史中辉煌的一笔,远逐匈奴,封狼居胥。大漠孤烟,伴随着大汉战马的嘶鸣,萧条边塞,充斥着华夏将士的战吼。

  这样一个豪迈的朝代,史学家自然用尽笔墨去描绘它的光辉,其中流传最广、最为权威的非《汉书》与《后汉书》莫属了,其中《后汉书》则主要记载了东汉的辉煌历史。

  《后汉书》从刘秀随其兄长刘寅起兵反新开始,直到曹丕篡汉时结束,其中不乏"有志者事竟成""疾风知劲草"这样的经典语句,以及"肉粥麦饭"这样脍炙人口的故事。这部书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后汉书》在描写各个人物时不遗余力,成功的为读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使我们在读他们传记的时候,常常能对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成语、俗语,例如"乐此不疲""疾风知劲草""马革裹尸""举案齐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也都是出自这里。加上这本书在前后内容上剪裁得体,叙述决不雷同,阅毫无冗赘之感,的确可以算是正史中难得的佳作。

  该书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它对人物的评价较为客观,(fsir)很多论述不失公允,也较为真实的记载了后汉不少人物的生平事迹。在运用"春秋笔法"的时候,范晔也没有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过度的褒扬或者贬低某类人,这一点尤为难得。虽然,范晔自己本也是出自书香世家,在《后汉书》中有意识无意识的拔高了名士,并以"矫枉故直必过"为后汉名士的某些极端行为开脱,而对宦官则多有贬斥,称他们为"刑余之丑",但他也批评袁绍遍诛阉宦是"以暴易乱",表彰阉宦中"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言论算是很中肯了。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一个人若熟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便相当于一个几千岁的老人,遇事自然能做到泰然自若,成竹在胸,仿佛看透一切。所以,多读史书是一个人成熟的捷径。当我们遇到困惑时,不妨翻开一本史书,学习古人的智慧,当我们少得闲暇时,不若执一柄羽扇,拈一颗青梅,叫上一位挚友,读一本史书,哪怕在陋室中,一箪食,一瓢饮,让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汉书》读后感8

  《汉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它记录了西汉王朝从汉高祖刘邦建立到王莽篡位这一段长达四百年的历史。在阅读这部著作的过程中,我深感历史的厚重与博大,同时也对作者班固的才华和史学家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敬意。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汉书》的记述非常详尽。它不仅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还对当时的社会风貌、民俗风情进行了生动的描绘。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亲身感受了西汉王朝的兴衰历程。

  其次,《汉书》在思想性上也有很高的价值。班固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他不仅记录了历史事实,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西汉王朝的历史,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汉书》在艺术性上也有很高的成就。班固作为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字优美、生动,充满了诗意。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座历史的大殿之中,感受着历史的磅礴与壮美。

  最后,我想说的是,《汉书》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智慧。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仍然可以从《汉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

  总之,《汉书》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历史著作。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不仅了解了西汉王朝的历史,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汉书》的优美文字和深刻思想也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磅礴与壮美。我相信,《汉书》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汉书》读后感9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但是对于“小人物”,历史并没有提及太多。对于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无数普通人而言,上阵杀敌、奋战浴血已经太过遥远;而做好自己,做一个有德之人,做一个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是对美好人生的最佳诠释。

  在读《后汉书》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吸引了我,东汉时期的杨震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到郡上任,路过昌邑时,过去曾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过去的天知神知在以前可以理解为神明,但是现在我们却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道德规范。即人在独处时,并不是只和自己在一起,还有道德公约,还有价值自律。这其实就是慎独的基础。

  “慎独”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中庸所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也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就像我们收费员,一个人在岗亭里,每天都要迎来送往数百辆车,重复着单一的动作,面对司乘人员我们要保持微笑,问候您好,其实你不微笑,不问候,并没有人会发现这一点。但很多人并不会这样做,而是时刻保持微笑,用您好来问候每一辆来车,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表现,这其实就是“慎独”。这么做没有用吗?不!这么做很有用,你的一个微笑,传递出的就是一片春风拂面,你的一声您好,化解的就是一片波澜。不好的事情会传播,好的事情同样会传播。我们用微笑与问候将道德文明之风通过四通八达的高速路传递出去。这其实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慎独。

  《大学》里有这么一句话:诚于中,形于外。意思是一个人内心有诚意外在有行动,心里有诚恳了,这件事才能做出来,而心里的诚恳就是这种久而久之君子慎独的`这种修行。修到心里成本能。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其实非常需要“慎独”的精神,收费站工作其实是一个窗口,展现的是整个高速人的精神面貌,我们平时的肢体礼仪训练,业务素质培训,道德知识学习,其实都是在修行我们的内核。内心在修行,道德在提升,外在才能将事情做的更好。从小处做起,为司乘指一指路,倒一杯水,推一推车,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在司乘心里就会留下一个好印象,整条高速的形象都会提升。只有我们坚持不落下任何小细节,才能更好的践行“慎独”,更好的服务社会。

《汉书》读后感10

  古人云《汉书》可以下酒,确实,整个西汉王朝,英雄辈出,从陈胜吴广、西楚霸王,到齐王韩信、留侯张良,从景之治到汉武大帝,从卫青霍去病到麒麟阁十一功臣,不禁想起乱世出英雄这句话,英雄开创时势,时势造就英雄,那是中国汉化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一个顶峰,读起来引人入胜。

  从思想感情上来说,《汉书》比《史记》正统,没有《史记》那么活泼,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汉书》被后世许多史学家认为比《史记》更。如果说《史记》反映中国人在诸子百家争鸣的余韵下的开放的、生动的、极富现实功利性的、充满创造力的思想状况,那么《汉书》就反映了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人大气滂薄的、使命感极强的、恢宏的思想状况。

  纵观全书,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楚汉相争,而在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中,又对留侯张良感触最深。

  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后世敬其谋略出众,尊称其为“谋圣”。

  有人说,刘邦的江山有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那么在战场的后方,为刘邦出谋划策,在计谋这一方面出了很大功劳的就是张良了,张良就像是刘邦的.“大脑”一样,所以张良是毫不愧当“谋圣”这一称谓的。其实,张良的智慧不仅为刘邦建造了大汉朝,也为自己谋得了一个的人生。张良可以说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人。

  至于张良能有不同于韩信、萧何的结局,还在于其实他已经很清楚地掌握了刘邦的心态,算得上是一个心理专家。刘邦能听得进他人的意见,虚心接受,也能任用有才之人为他带兵打仗,但当他真正坐上汉朝皇帝这个位置的时候,他就不再能忍受下面有不安分的人。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也不留恋权位,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所以在刘邦要封他三万户的时候,他以“此天以臣授陛下”,选择了“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读完《张良传》后,其实我觉得张良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一个有极高智慧和先见,且能冷静分析问题的人,这一点从他年轻时的经历就可以发现。

  国恨家仇,这个理由的确足够张良去刺杀嬴政,但战乱纷争的年代,谁不会有那么些愤恨呢,但张良就是有那个胆量去计划并实施这个刺杀行动,更何况对方还是那个统一六国的皇帝,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张良不同于常人的杰出之处。他与嬴政的实力悬殊是必然会让他失败,这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但这也说明当时的张良还不够成熟,他太心急了,没能做到最的部署和准备。

  不过张良年轻时虽然有点心急,但是他还是能够忍得住,懂得及时收回,“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在下邳“亡匿”的日子虽然看起来有点窝囊,但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面对无礼老人的傲慢行动,张良虽然年轻气盛,有点“愕然,欲殴之”,但他良的品德让他忍过了这一时的冲动,以礼回对老人,并能够一次次地达到老人的时间点。所以能学习到《太公兵法》,不是因为张良运气,而是因为他的品性。

  以史为鉴,以人为鉴,每份传承下来的经典,无论是书籍还是其它,都是历经时间的洗涤,大浪淘沙,能留下来的绝对都是精华。

《汉书》读后感11

  从伏羲的八卦,到商周的卜筮,“阴阳推步”之学可谓源远流长。逮至秦汉,方术流行,故《史记》有《日者列传》,《后汉书》有《方术列传(上、下篇)》,专道此类。

  谈及方术,不自觉地会想到,奇门遁甲之类。方术其流确有此类,乃至望云省气(《史记》载,吕后即会望气)者!

  然而范晔开篇即告诫吾等,好奇害死猫,“斯道隐远,玄奥难原,故圣人(孔子)不语怪神,罕言性命。”

  两汉时期,方术流行,究其肇始,“汉武帝颇好方术…光武帝尤信谶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藉此趋炎附势,穿凿附会。一时间乌烟瘴气弥漫开去。

  以司马迁为代表的通儒硕士,对这种“奸妄不经”的行为大加批评,《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即一针见血地指出:“观阴阳之书,使人拘而多忌。”幸运色、幸运数字、风水财位……动辄弄得一些不明就里之人战战兢兢!

  接下来,范晔告诉读者:作为一门学问而言,“方术”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披着方术外衣,唯利是图的人!方术不是用来显摆及牟利的.。真正精通方术的高手不诡俗(不会教大家,拘而多忌),他们要么如空气般存在(《方术列传》中列举的大多数的术士都是隐士。),要么一出手就“弘补时事”(给政策补洞、纠偏)。

  《方术列传》中范晔最推崇的是——发明地动仪、浑天仪的张衡,“中世张衡为阴阳之宗”;占用篇幅最长的是——神医华佗,其出场就不一般,“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状容,时人以为仙……”如果不是看文献,恐怕我们很难把张衡、华佗和术士划上等号。其实文中还写了东汉的另一位诊脉高手——郭玉!

  读《后汉书-方术列传》有感

  那么,术士究竟是如何“弘补时事”的呢?范晔首先举了一个吹哨人的例子:

  任文公,四川阆中人,明晓天官风角秘要。有一年,天大旱。任文公对刺史说,五月一日要有大水,要提早预防!很可惜刺史不听。任文公只好自己准备大船,百姓听说后,也多有防备者……转眼到了五一,天旱得更加猛烈,任文公很着急,再次吹哨。反而遭到刺史的嘲笑。

  “日将中,天北云起,须臾大雨,至哺时(15:00),湔水(四川河道名)涌起十余丈,突坏庐舍,所害数千人。”

  身与名孰亲?

  “40岁之前拿命换钱”并非现代人才有的观点。两汉时期,因上有所好,赴趣时宜者比比皆是。然而观其下场,多“以乖忤沦败”。所以能长寿、善终,就成为入选《方术列传》的标准之一。且大多能预知死期,寿终正寝。

  如:任文公“西州智士死,我乃当之。自是常会聚子孙,设酒食。后三月果卒。”

  再如:谢夷吾“会籍山阴人……预克死日,如期果卒。”

  又如:折像“广汉雒人……自知亡日,召宾客九族饮食辞诀,忽然而终。年八十四。”

  还如:计子勋“一旦忽言日中当死……服而正寝,至日中果死。”

  按理说,最应该得善终的是华佗。可惜因得罪了曹操,横遭不测。“操大怒…乃收付狱讯…竟杀之。”扼腕于华佗,再回味段翳的“隐居窜迹”、廖扶的“绝智世外”。不得不感叹,G场有风险,最好离远点!

  诸术士之名言中,如公沙穆的:“富贵在天,得之有命。以货求位,吾不忍也。”亦并非虚妄之语。子不云乎?“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读《后汉书-方术列传》有感

  回看范晔开篇引用的古训——“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一名合格的术士,首先得懂得“以道御术”。如果时机不对,哪怕是万圣之尊以死相威胁,也要如樊英般“不能屈”。当然,这非常非常难。名利,人之大欲,亦所以为钓饵。一旦选在庙堂,泥涂曳尾不可得求。

  所以,明白了这一点,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方术列传》中“汉世异术之士甚众”,却鲜有愿意去建功立业者。反而看起来平平常,似乎压根没有“方术”;或如唐虞“莫知所在”,或如左慈“捕…不可得”,或如上成公“得仙…而去”。

  读罢《方术列传》,顿生一念清凉。好的文章,如醍醐灌顶,使人通达明了。如是观之,钩牵人心的必非正道!

《汉书》读后感12

  盛世强汉无疑是五千年华夏历史中辉煌的一笔,远逐匈奴,封狼居胥。大漠孤烟,伴随着大汉战马的嘶鸣,萧条边塞,充斥着华夏将士的战吼。这样一个豪迈的朝代,史学家自然用尽笔墨去描绘它的光辉,其中流传最广、最为权威的.非《汉书》与《后汉书》莫属了,其中《后汉书》则主要记载了东汉的辉煌历史。

  《后汉书》从刘秀随其兄长刘寅起兵反新开始,直到曹丕篡汉时结束,其中不乏“有志者事竟成“、“疾风知劲草”这样的经典语句,以及“肉粥麦饭”这样脍炙人口的。这部书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后汉书》在描写各个人物时不遗余力,成功的为读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使我们在读他们传记的时候,常常能对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成语、俗语,例如“乐此不疲”、“疾风知劲草”、“马革裹尸”、“举案齐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也都是出自这里。加上这本书在前后内容上剪裁得体,叙述决不雷同,阅来毫无冗赘之感,的确可以算是正史中难得的佳作。

  该书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它对人物的评价较为客观,很多论述不失公允,也较为真实的记载了后汉不少人物的生平事迹。在运用“春秋笔法”的时候,范晔也没有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过度的褒扬或者贬低某类人,这一点尤为难得。虽然,范晔自己本也是出自书香世家,在《后汉书》中有意识无意识的拔高了名士,并以“矫枉故直必过”为后汉名士的某些极端行为开脱,而对宦官则多有贬斥,称他们为“刑余之丑”,但他也批评袁绍遍诛阉宦是“以暴易乱”,表彰阉宦中“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言论算是很中肯了。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一个人若熟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便相当于一个几千岁的老人,遇事自然能做到泰然自若,成竹在胸,仿佛看透一切。所以,多读史书是一个人成熟的捷径。当我们遇到困惑时,不妨翻开一本史书,学习古人的智慧,当我们少得闲暇时,不若执一柄羽扇,拈一颗青梅,叫上一位挚友,读一本史书,哪怕在陋室中,一箪食,一瓢饮,让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汉书》读后感13

  疼痛,疼痛,无边无际的疼痛……“这里是——哪里?”他挣扎着爬起来,“哦,我想起来了。”为罪臣证言,被小人陷害,受极刑凌辱。寒光闪闪的刀影,蚊虫乱飞的黑牢,如此,似乎无穷无尽。他转身看了看自己藏在茅草堆中的短刃:“就这样结束,会不会更好呢?”他说着提起那闪着寒光的刀,久久地注视着。

  (迁)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汉书·司马迁传》

  历史,是一面明镜,是一个光辉文化的映照。在中华民族悠久的五千年文化中,许许多多优秀的文人为文化的记载与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灿若星辰的文人中,司马迁,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星星。他的《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先河,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我国后来的两千多年里,《史记》不仅是历史家学习的典范,也是文学家学习的典范。即使是今天,《史记》仍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为李陵辩护而身陷囹圄的司马迁,留在他面前的只有三条路:弃世,宫刑,赔款。家境贫寒的他完全无法承受如此巨额的罚款,他曾经写给朋友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所以在当时的司马迁眼中,其实自杀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正当他准备结束自己生命时,他想到了自己尚未完成的作品《史记》。面对史学发展停滞不前、历史史实严重缺失、珍贵文化无法保存的惨痛现实,他誓死都要把如此璀璨的文化记载下来,传承下去。最终,他选择了屈辱的宫刑。他忍受着肉体上极大的痛苦、精神上的无情嘲笑,继续生存、继续自己的写作。

  读完司马迁的《史记》,再了解了他的生平经历,我们为之动容、为之震撼。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边是精彩纷呈的历史作品,一边是司马迁悲惨屈辱的生平。这其间,应该有一种精神,叫“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天下的事,务必记载传承下去;真理的事,务必全力以赴!纵然身陷囹囫,依然坚持不懈、依然矢志不渝。

  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奋斗,在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地上,奋力前行、担当重任!

  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汉书·司马迁传》

《汉书》读后感14

  余日读汉书,常今日诵之,明日即忘,不得书中之要领,收效甚微,为加深印象,对纪传人物线条勾勒,又做练笔之余事,希冀坚持下去,以补余之愚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朝诗人王昌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歌颂的是汉代名将李广抗击匈奴,一生戎马的卓越事迹。

  李广,甘肃秦安县人,出生在一个擅长射箭的世家,自幼习得射箭之法,他历经汉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他的一生与抗击匈奴紧密相连,与匈奴大小战争七十多次,在司马迁和班固的笔下,这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称赞李广有才气,天下无双,借匈奴之口称赞他为"汉飞将军",但终究没有晋封诸侯,最后落得刎颈自杀的下场。

  究其原因,恐怕主要原因还要从李广自身说起,从史料中看出,李广的确为一名猛士。李广被匈奴军队生擒,身负重伤,能在生死关头,一跃而起,跳上胡儿战马,从数百匈奴追兵中逃出来,不得不称之为勇;李广在右北平(笔者家乡一带)与匈奴军队交战过程中,以四千军队对抗匈奴四万,博望侯张骞那一万人又没有及时赶到,在强敌面前,他手下的士兵吓得面如土色,体似筛糠,但李广能持弓箭意气自如,以一当百,士兵不得不服其勇。

  这样一名在汉代声名显赫的将军,却未被封侯,最后刎颈自杀,李广自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李广自己虽然英勇无敌,但缺乏治军方法。在冲锋陷阵上,他能够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但带兵打仗上,他显然缺乏治军方法。《汉书》中记载,李广担任未央卫尉,程不识担任长乐卫尉,两人官职大小一样,曾经又一起为边疆太守,可谓相互了解。程不识治军严格,军队休息有管理,晚上有人巡夜,远处有人站岗;李广治军松散,人人自便,晚上无人巡更,文书做不到上通下达,虽然也有远哨,作为行军将领,这种悉听尊便的`作风不是打仗的阵法。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只能靠蛮力,因此李广在带兵打仗中,英勇杀敌的情况居多,排兵布阵的情况很少,甚至在带兵途中迷路,这也是他身经数战却胜者无几的原因。

  其次,李广勇有余而谋不足。在上郡战役中,三个匈奴的人射伤中贵人,李广不顾一切去追赶射雕人,一定要把他们杀之而后快,也许是自认为是神射手无人能敌。事实证明,他是一名神射手,也的确无人能敌。这三个神射手都败在了自己的箭下,但作为一名统帅,不顾自己将军的身份,放下身后的部队,结果被敌兵数千人包围,险些遇难。虽然他故作镇定,迷惑敌人,显示了他的勇敢,但这种铤而走险的方式不应该是一名将领所为。可见,李广和敌人比的是力气,而不是脑袋,也就是说他还没有上升到战略战术的层面,这也是他在众多战役中吃败仗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李广虽然名声很好,但他为人狭隘。有两件事,一是他做陇西太守时,羌族经常造反,他诱惑敌人八百投降,羌人投降后他又全部将其杀害;另一件事儿是他赋闲在家的时候,与人打猎回到霸陵,霸陵卫不让李广经过,李广怀恨在心,等到李广受命到右北平当太守时,他特意向皇帝点将要霸陵卫,结果霸陵卫刚到军中,李广就把他杀了。这种狭隘的性格对一个首领是十分不利的,作为领袖,心胸要向匈奴地界的草原一样宽广,这样在行军打仗中才能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恰恰李广缺乏这种才能。

  第四,李广急功近利,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请缨。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带兵出征匈奴,李广主动要求前往。此时,李广已经六十多岁,汉武帝觉得他年事已高,不想让他再到军中风餐露宿。作为一名老将,他应该知道沙场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也不是凭意气用事,一腔热血就能够喷倒敌人的。李广完全不顾这些,想在有生之年,凭借这场战争,凯旋回来能加官进爵,流芳千古。所以,在卫青将他由前锋的位置调到后卫时,他认为这是卫青耍的心眼,眼看着不让他有军功,而把前锋这块能建立军功的肥肉给了公孙敖,李广着实的不高兴,气嘟嘟的走了。结果在行军中迷路,无功而返,自认为无言见武帝,才拔剑自杀。

  当然,作为一代名将,李广身上的闪光点还是很多的,司马迁饱含深情,赞颂了这位抗击匈奴的名将,笔者仅就其失侯原因做了些分析,不当之处,请拍砖指正。

《汉书》读后感15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首部史志目录,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大型国家文献分类目录。东汉史学家班固作《汉书》以记载自秦以来到王莽篡汉之断代史,该书中记载律历、礼乐、刑法等“十志”,是对西汉及先秦社会的典章制度、风俗文化的总结,《汉书·艺文志》是“十志”之一,是据刘歆《七略》增补、删削而成的,是对西汉先秦时书目的目录著录。

  把天下图书分为:

  (1)六艺略,著录易、诗、书、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类图书,这些都是儒家经典或与儒家经典有关的著作。

  (2)诸子略,著录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著作。

  (3)诗赋略,著录了辞、赋、歌诗等五类文学作品。

  (4)兵书略,著录了兵权谋、兵形势、阴阳、兵技巧四类军事文献,包括了战略思想、战术技巧各个方面。

  (5)数术略,著录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图书。

  (6)方技略,著录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著作,大体上是医学科学及方士巫术两方面的杂拌。以上六略三十八类,共著录了当时可以看到的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图书。

  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评价《汉书·艺文志》“不通《汉书·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

  学术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汉志》不仅是我国史志目录的开山鼻祖,其中也包含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目录。

  “方技略”就是专为医药文献专门编定的目录,

  其中把方技类的文献书目列为四大类,又把每类医籍的具体篇目详细开列,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及其下各目。

  《汉志》不仅以“六分法”为核心,以文献内涵功能进行著录分类,还以总论、叙录为辅助手段,揭示了先秦至汉代包括医史文献在内的中华文化学术总体发展脉络。

  通过研究《汉志》中的医学文献目录,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反映当时医药活动的医史资料信息。而其中所体现的医学史观及所蕴涵的医学思想理念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官方的正统观念,同时也留下了作者班固医学史观和医学思想的深深烙印。

  由于医学特别是早期中国传统医学具有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继承性强,其发展进步建立在人类世代薪火相传基础上的特点,医药典籍在医学传习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医史文献也就成为了历代医学传习者最为重要的传授、接收和研习的工具以《七略》、《汉志》为代表的早期医史文献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将前代和所处时代繁多庞杂的医学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精当的`归类,

  以便后人在翻阅时可以按目索书,分门别类地了解前辈的医学研究成果,顺利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不致于面对卷帙浩繁的图书文献束手无策。这种在当时颇为先进的文献整理编录方法,对后世医史文献著录工作的开展和医学科学的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汉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的小学》读后感 -读后感05-15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_读后感05-24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读后感09-06

母亲的传说读后感范文_读后感06-11

狼王梦读后感 读后感03-05

《昆虫记》读后感 -读后感06-16

野性的呼唤读后感野性的呼唤读后感12-11

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05-20

[凡卡的读后感] 凡卡读后感03-30

远大前程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