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到灯塔去读书笔记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到灯塔去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代表作,也是意识流小说中的经典。作者通过莉丽·布里斯科对女性气质从抛却到认可再到超越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女艺术家在男性占主导的社会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所经历的艰难和困惑,以及女性主义的真谛。指出只有培养双性头脑才是妇女解放的真正出路。
《到灯塔去》这部作品从主观、内省的角度,通过人物的意识流动、自我感觉和沉思遐想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经历。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就是这一创作手法塑造的典型人物。她不仅是维多利亚时期典型的家庭妇女,还具有鲜明的独立意识,善于思考。也因此被某些评论家看做夏娃、圣母或女神的化身。
纵观学界已有研究,与拉姆齐夫人相关的问题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拉姆齐夫人的人物形象分析;二、拉姆齐女士与莉丽的婚姻观念对照;三、拉姆齐夫人体现出的女性主义;四、拉姆齐夫人的家庭意识。
这些研究中不乏对拉姆齐夫人性格魅力的夸耀和赞美,但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我却时常能感受到拉姆齐夫人内心的悲观意识。因此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去分析拉姆齐夫人主观意识中的悲观色彩。
前言
《到灯塔去》这部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伍尔夫对人物的塑造。无论是性格孤傲暴躁的拉姆齐先生,还是待人冷淡的威廉·班克斯,亦或是与传统婚姻观念抗争的艺术家莉丽、潜心学术不受人待见的塔莱斯……
他们在文本最初都展现出一定的性格缺陷来,恰好与拉姆齐夫人“圣母”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内,她是温柔善良,勤俭持家的慈母形象;在外,她是游刃于社交场合,风姿绰约、谈吐大方的女子。不仅喜欢为亲友排忧解难,促使他们和睦共处,还经常访贫问苦,助人为乐。她的确充满了人格魅力,看似无懈可击,但是正如莉丽所说得那样,要了解拉姆齐夫人的各个方面,需要有“五十双眼睛”来观察,但还不足以窥其全貌。因为人的内心想法是无法透过双眼观察外在穿透的。
但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却有机会借助作者伍尔夫的意识流创作手法,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观察他们最真实的想法。通过观察拉姆齐夫人内心独白和沉思冥想,发现她潜在的主观意识中实际上蕴含着一抹悲观主义色彩。
因此本文将首先从拉姆齐夫人对社会层面的关怀切入,透过表象去分析拉姆齐夫人内在蕴含的悲观意识;接着从拉姆齐夫人对孩子的期待以及对人物关系的思考深入感受其世界观;最后通过分析拉姆齐夫人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来更加客观地看待其主观意识层面的悲观色彩。
一、拉姆齐夫人社会意识中的悲观色彩
拉姆齐夫人生就一副菩萨心肠,她对周围的一切人都十分关心,不仅是对他的丈夫、孩子、邻居,对于社会上所有遭受疾苦的人都抱着深深的同情。甚至因此对自己从家族里继承的高贵血统怀着内疚。她觉得自己在伦敦的每时每刻都亲眼目睹着贫富悬殊的景象——
“当她挽着手提包亲自去访问以为穷苦的寡妇或者一位为生存而挣扎的妇女时,她手里拿着笔记本和铅笔,仔细地、分门别类地一项一项记录每家每户的收入和支出、就业和事业的情况,她希望自己不再是以为私人身份去行善的妇女,她希望自己成为她不谙世俗的心目中非常敬佩的那种阐明社会问题的调查者。”
她热爱这项“事业”,是因为她看到了人间疾苦,哪怕自己的家庭并不富裕,仅仅凭着丈夫单薄的薪水需要养活八个孩子,也努力尽自己所能去行善:她经常到遗孀家里或到那些在艰苦生活中挣扎的妇女家里走访,亲手为灯塔看守人的孩子织袜子,她同情“那些守护灯塔的可怜人”对他们的孤独和寂寞感同身受,给他们带去一大堆旧杂志、一些烟草等可以用来消磨时光的东西,总之,她要给人们带去自己力所能及的安慰,她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爱那些虚弱和惶恐不安的生命……
正是因为这些仍然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使她感受到社会上的强烈分歧——“人们的分歧已经够多了,实在是够多了”。即使她努力帮助穷人,力所能及地做调查,但是她心里却觉得这些分歧和问题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解决。在拉姆齐夫人的善举中,我们难免被她身上特有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触动,但同时也透过她的内心发现,在她的主观意识中,有种淡淡的失望和悲观情绪,因为她意识到了社会层面的众多分歧,但同时又相信它们是无法被解决的。
二、拉姆齐夫人生命意识中的悲观色彩
相对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来说,拉姆齐夫人的生命是更为短暂的。但是她却在有限的生命中像灯塔一样照亮了别人,自己默默消耗着,且她自身也意识到了这种消耗。否则她便不会在丈夫面前说,自己不希望孩子们长大。她问丈夫:“为什么他们要长成大人,而失去所有一切天真的乐趣呢?他们不会再感到如此幸福的了。”她说自己必须承认:
生活是可怕的、充满敌意的,它会迅速向你猛地扑过来,如果你让它有机可乘的话。还有那些永远存在的问题:苦难、死亡、贫困。总会有某一个女人正在患癌症而奄奄一息,甚至在眼前就有。她不得不对这些孩子们说:你们必须经历所有这一切人生的考验。她知道他们将面临什么——爱情的欢乐,事业的抱负,孤独地在阴暗的地方忍受不了的煎熬。
在拉姆齐夫人心里,生活是可怕的,充满敌意,如果远离了童年,便无法再感受到那时的幸福。
拉姆齐夫人内心的悲观情绪在文本中第一次鲜明地表达出来,对着他的丈夫,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甚至使她的丈夫感到生气。但是众人眼中的拉姆齐夫人却永远是美好的存在,在她身上丝毫看不出对于生活的不满和抱怨。为何她对生命的认知却如此悲观呢?
原因在于她认为自己有着并非人人都会遭遇的经历,一种无以名之的隐痛,以致于使她被某种力量促使着前进,快速地前进。
结合拉姆齐夫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的感受并不难推断,这种隐痛包含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在社会上,她感受到的压力主要便是来源于那些目睹的苦难和贫苦。
在家庭中,她的压力则来源于丈夫和八个孩子。他是丈夫的贤内助。她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家境不算宽裕,拉姆齐夫人也时常要为家庭开支烦恼,但却从未向拉姆齐先生倒过苦水,使他在事业上没有后顾之忧。她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丈夫最需要她的时候给予她同情和支持。她还是孩子的顶梁柱。当凯姆被墙上的猪头壳吓得不敢睡觉时,她温柔地取下自己的围巾裹到猪头壳上,使凯姆觉得那被遮盖的猪头壳“多么像一座山,一座鸟巢,一个花园,那里有无数的羚羊。”当詹姆斯闹着要去灯塔的时候,她首先会给予肯定的回答,然后委婉地说“如果明天天气好的话”。作为一个慈爱的母亲,她理解她的孩子们,并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母性的温柔。
所以,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社会上,拉姆齐夫人都默默承担着周围人向她抛来的压力,不停地转变着角色,直到自己也感受到某种压力促使着她,使她感受到人生的艰难。
三、拉姆齐夫人对人际关系的悲观认知
拉姆齐夫人的性格与外貌足以使她成为人们爱戴的对象,而现实也确实如此。“一般来说,她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使大家喜欢她。”比如乔治·曼宁和华莱士先生都是知名的人士,他们都会在黄昏时分来到这儿,安静地在炉火旁边和她娓娓而谈。她受人赞赏,被人爱慕,走进坐着哀悼者的房间人们便会在她面前涕泣连连。男子和妇女们就会向他倾诉各种各样不快的心事,让自己和她一起得到一种坦率淳朴的宽慰。这一切都足以证明拉姆齐夫人的人格魅力,但是卡迈尔先生却常常避开她,这使她感受到伤害和不信任,甚至她自我怀疑。
她开始觉得自己想给他人以帮助和安慰的种种愿望都化成虚荣心。因为卡迈尔先生的冷淡态度,她意识到自身的渺小,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多么美中不足,多么卑鄙和自私自利。仅仅从卡迈尔先生一个人的冷漠中,拉姆齐夫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萌生了如此负面的想法,她感受到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极其复杂、不稳定的。当她受人爱戴时,她觉得人与人之间是友好和睦的,当她受到拒绝时,又意识到人与人之间那种脆弱的关系常常是浮于表面和形式的。虽然大多数人都努力同别人接近,但实际上都是孤独的,充满了不安全感、恐惧感和负罪感。这些感受使她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到一阵心寒。
四、总结
从上面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拉姆齐夫人主观意识中的悲观色彩,但是这并不表明拉姆齐夫人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相反,我认为她对生活是热爱的、积极的。这种热爱和积极不是自欺欺人的,而是一种“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的清醒。
她认清了社会的众多分歧,但是依旧尽自己所能去化解;她认清生活的艰难后却选择更加热爱它,使它变得富有秩序;她认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后选择去凝聚它……
她没有选择放弃生活,而是用爱去改善,她的身上总有那种令人无法抗拒的爱的力量,一种博爱。
对于博爱,弗洛姆说它“对所有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其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生活的情趣……”一个人如果具有这种爱的能力,就会主动去爱周围的人。
拉姆齐夫人正是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她用爱把每一个孤独的个体缠绕在一起,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以及通过连接个体,去共同面对那个充满苦难、贫苦、死亡的现实社会,所以她在人们心中就像一座永恒的精神灯塔......
【到灯塔去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到水果城去教案03-27
从0到1读书笔记03-31
《从地狱到天堂》读书笔记11-12
从智人到智神读书笔记02-21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笔记06-06
用心去工作读书笔记06-08
城南旧事1到3章读书笔记06-16
骆驼祥子16到24章精选读书笔记06-17
骆驼祥子七到八章读书笔记06-17
有关《放慢脚步去长大》的读书笔记300字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