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腊八节感言与体会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由于外界事物接触而引发思想的火花,这时可以通过写感言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感言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腊八节感言与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腊八节感言与体会1
腊八这天,最通俗、最经典的就是熬腊八粥、喝腊八粥了。按过去的习俗,熬好了腊八粥是要先祭祀祖先的,尔后才能自己喝,现在,这种传统习俗已逐步淡化,而多了些庆祝丰收的意味。超市也大都叫“八宝粥”、“八宝饭”,借此热炒,沸沸扬扬。昨晚,妻到就近的大润发超市一看,哇,摆出了多种多样的“腊八粥”、“八宝粥”、“八宝饭”,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再看买“腊八粥”的人流如织,好不热闹,妻便随意选购了一种。
妻因腊八节催着,清晨即起,熬腊八粥。燃气炉大火、中火、慢火地熬着。我问妻:“今年的腊八粥里都有什么成分?”妻想了想说:“都是超市里给配好了的,有大米、小米、黑米、紫米、核桃仁、大枣、花生、莲子。”我数了数,正好是八种,真是“八宝饭”。
说话间,熬好了“腊八粥”,妻端过来一看,呵,饭盆里异彩纷呈,不说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也能够说是“五彩缤纷”了,今年的`“腊八粥”可真像名菜一样,“色香味”俱全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喝着“腊八粥”,这也是一种天伦之乐。一如微信朋友圈里文友说的:“嚼着莲子的清香、红枣的香甜、花生的糯香,觉得人生的美味也就不过如此了……”她写的是过去喝母亲熬的“腊八粥”的感受,一下子勾起了我儿时喝母亲熬的“腊八粥”的往事,我想着过去的腊八事,喝着现在的“腊八粥”,思维穿越了时空,思绪在飘远,觉得这“腊八粥”里藏匿着很多故事,那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
喝着母亲和妻子熬的“腊八粥”承载着不同时代的香甜,就是写着小文的时候,慢慢回味,仍唇齿留香。
过腊八,还要腌“腊八蒜”,这是腊八节这天在北方很流行的民间习俗,也是一种北方小吃。其实,食料很简单,就是腌腊八醋和大蒜瓣,因大都在腊月初八这天腌制,因而被称为“腊八蒜”。腊八这天腌出的“腊八蒜”也的确不一样。近几年妻腌“腊八蒜”腌出了经验,也尝到了甜头,腌出的“腊八蒜”颜色翠绿,煞是好看,偏酸微辣,很是好吃,尤其是就着吃过年饺子,真是搭档的美味。因而,每到腊八节的时候,妻就开始张罗着腌“腊八蒜”。
为了腌好今年的“腊八蒜”,妻子提前七八天就到超市里买好了醋,昨天剥了一上午大蒜,下午找了一个透明密封的大玻璃瓶子,把剥了皮的蒜瓣儿正好放满了瓶子。不知她什么时候又将醋倒入盛蒜瓣的瓶中,放在偏冷的厨房里。今天我不经意间发现了,觉得观看玻璃瓶中腌制的“腊八蒜”,如同欣赏艺术品一样,蒜也满满,醋也满满,蒜中有醋,醋中有蒜,黑白相间。这样腌制的“腊八蒜”,不但好吃也好看。腊八节过后,腌在醋中的蒜瓣就会慢慢地变绿,起初,局部在变绿,接着就会通体变绿,变得如同翡翠碧玉,这时候,就腌成了真正的“腊八蒜”,再欣赏它的时候,就不是欣赏艺术品了,就像欣赏绿色的翠玉一样。吃起来也变得与大蒜的味道大不一样了,偏酸微辣,很合大众口味,人们品味着,都会津津乐道:“这‘腊八蒜’就是不一样。”
俗话说:“过了腊八过辞灶,过了辞灶年来到。”过了腊八,一如跨入了大年彩排的门槛,年味就会越来越浓了,往往不觉间快要过年了,就要开始“忙年”了。各家各户甚至人人都在盘算着什么时候买过年的新衣服,什么时候清扫房屋擦窗子,乡民们盘算着什么时候进城购年货,城里人盘算着什么时候回老家……过了腊八,都开始忙碌了,腊八成了人们准备过年的信号。
以往的腊八节一晃而过,今年的腊八节收获颇多。在品尝了“腊八粥”、收获了“腊八蒜”后,我收获了一个感情、意蕴丰富的腊八节。今年的腊八过得好!
腊八节感言与体会2
腊八节是我国古老的民俗节日,它由来已久,传承至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芳香弥漫的腊八节,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但让凡夫俗子神往,而且也是很多文学大师的钟爱。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诗人杜甫的《腊日》算是较早描写腊八节的诗歌。从诗句中可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很冷,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透漏了因不能回家淡淡的忧伤。
宋人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中写道:“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很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能够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而过腊八节、食腊八粥在现代作家的笔下更是摇曳生姿,楚楚可爱。沈从文在《腊八粥》中这样描写孩子喝腊八粥的场景:“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很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喝腊八粥的样子,跃然纸上。
而冰心的散文《腊八粥》一文,以清丽优美的文字,把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娓娓道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个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这篇文章,质朴而感人。原来,最深的怀念,就是平实地讲述,贴切恰当。
梁实秋的腊八粥曾被誉为是“粥类中的综艺节目”。在《粥》一文中,他这样描写熬腊八粥的场景:“我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过,我的二舅爹爹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明瓦亮的大小铜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地用长柄大勺搅动,防黏锅底……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的喝个尽兴。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举。剩下的粥,倒在大绿釉瓦盆里,自然凝冻,留到年底也不会坏。”在这篇文章中,腊八粥的做法,煮腊八粥的食材、器皿以及人们吃腊八粥的热闹情景,跃然纸上,读起来对冒着绿气的腊八粥时,众人以为是剧毒无比,必死无疑,郑光芝端起腊八粥,一口气喝了大半碗,说道:“你我相交半生,你当我郑光芝是什么人?”解文豹大悔,道:“大哥,是我错了,小弟向你陪罪。”当即跪下,对着他磕了三个响头,顺手拿起旁边席上的一碗粥来,也是一口气喝了大半碗。两人相拥在一起,又喜又悲,都流下泪来……众侠在侠客岛上演绎了一场叠荡起伏的生离死别大戏,由此所彰显的人性善美,却是感人肺腑。
大师们笔下的腊八粥,透着浓浓的情意,值得我们细细赏读,慢慢品味!
【腊八节感言与体会】相关文章:
腊八节祝福感言08-03
腊八节的贺词02-16
腊八节教案02-16
腊八节贺词08-06
军训体会感言07-01
毕业感言体会07-07
腊八节活动教案02-23
关于腊八节的贺词12-08
关于腊八节贺词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