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观后感

时间:2022-11-07 12:43:3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爱乐之城》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乐之城》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乐之城》观后感

《爱乐之城》观后感1

  有人说,要理解这部电影,要从它的名字开始,我深以为然。比起中文名称《爱乐之城》或许英文原版《La La Land》更契合电影的内容。《爱乐之城》四字俗套又不契合主题,而《La La Land》更带有一种预言的味道。天使之城洛杉矶别名"La La Land"即梦幻之城,这也在冥冥中暗示了男女主角在洛杉矶的相遇和热恋,到最后不过是一场美丽而不切实际的梦。

  明星之城洛杉矶从来不缺一夜成名的神话,也不缺一次次被现实打败的逐梦者。显然故事的主人公是后者。比起电影中怀着明星梦的咖啡店打工妹和嗜好爵士乐的钢琴家在落魄时相遇并在相互支持中追梦的故事,男女主一段相识于微时,相守于贫贱,却耗不过时光,抵不过现实的爱情更耐人寻味。

  电影以季节为节点,将两人的故事分为:冬-春-夏-秋-冬五个阶段,冬季的初次相遇,两个人都处在生活的低谷,被餐厅老板开除的一脸懊丧的男主撞过正要表达赞美之情的女主离开餐馆。春季,男女主再次在派对上相遇。双方被对方的才华吸引,情愫暗生。柠檬一般酸涩而又清新的爱情悄然萌芽。夏季,两人的爱情一如玫瑰花香一般浓郁炽烈,女主的事业也开始顺风顺水,然而没有面包的爱情似乎总是隐患重重。秋季,梦想和爱情的双重幻灭。小塞为了谋生偏离自己的'梦想,米娅独幕剧失败并对塞巴斯蒂安彻底失望。五年后的冬天,米娅成了当红的演员,却早已嫁作他人妇,小塞也终于开起了名叫Seb's的爵士俱乐部,身边却没有了米娅的陪伴。

  还记得在秋天的末尾,塞巴斯蒂安对即将远赴巴黎的爱人说:"我会永远爱你"。米娅答:"我也会永远爱你。"而第二个冬天来临,米娅看到爵士俱乐部里自己亲手设计的Logo,塞巴斯蒂安看到米娅身边的男人时,两人眼中闪过的些许苦涩是对"我会永远爱你"的打脸吗?时过境迁,两人再次相遇,隔着舞台深情的一望,无需多言,就能让人理解"我会永远爱你"的真实含义。

  有人问霍金,人世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霍金想了想说,是遥远的相似性。米娅爱塞巴斯蒂安身上那种即使失魂落魄也还能自命清高的孤傲劲。塞巴斯蒂安也爱米娅身上像石头一般倔强又坚毅的味道。比起恋人,他们更像彼此的一个复刻版,两人的爱情大致也就始于这种对待梦想的惊人的相似性,一种始于失魂落魄时的惺惺相惜和一种原来你也在这里的默契感。他们爱的方式就是在对方遭遇相同境遇时给予对方一种更加恰当和感同身受的安慰,当对方失去这种相似性时,当对方的梦想成真时,他们的爱情反倒没有了立足之地。当小塞首先认识到这其中的问题,于是他开始违心地加入乐队,努力想要给米娅一份稳定的生活。而米娅发展现实将小塞身上唯一的闪光点被现实磨灭时,她对小塞的爱也被现实敲碎了。

  我想电影春夏秋冬的叙述方式也预示着他们的感情发展的阶段,此时两个人同他们之间的感情都是不够成熟和理智的,而秋天两人感情的风云突变使他们快速成长,并逐渐懂得爱就是在自己不能给予时要勇敢放手。塞巴斯蒂安在米娅即将离开时说出那句"我会永远爱你"代表着青涩感情的成熟,但为时已晚。

  片尾两人再次相遇,四目相对时眼中闪过的惊愕,酸涩,遗憾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蒙太奇镜头将两个人脑海之中的幻想呈现出来,重新梳理了两人的故事,更让观众心中的悲喜一同涌上心头。作为电影中点睛之笔的蒙太奇镜头给了我们许多假设,如果两人在初次相遇时小塞没有粗鲁地撞开米娅,如果小塞能来支持米娅的独幕剧,也许现在米娅挽着的是小塞的手臂。然而一切早已注定。假如一切可以重来,他们也不会后悔当时的决定,因为他们已经能足够成熟和理智地对待梦想同爱情。两人能共苦却不能同甘的结局令人唏嘘,但又像我们的生活一样真实,原来一切都能完满的电影里也没有那么多如果。

  与电影中吵闹又浮华的歌舞相比,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似乎太平淡无奇,甚至落入俗套,欢喜冤家式的开头,仓皇带有烂尾之嫌的结尾。但是这平淡而又真实的感情才更能让人感同身受,最好的爱情应如这般,是抛开鲜花美酒的浮华后的真实与平淡。最好的爱情也应该是这般,是两个独立灵魂的互相尊重,而不是一方一味的妥协退让。学会放弃情感洁癖,相爱的人有一个理由会在一起,也有一万个理由不在一起。生活不会永远像预想中那样发展,学会接受,学会理解爱情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即便米娅最后牵了别人的手,或许小塞也会再遇良人,但那句"我会永远爱你"却不会失效,他们早已是彼此生命中的无可替代。时过境迁,当他们足够成熟时,早已懂得爱就是放手让爱的人去做他所想的事,爱就是在身后默默的支持鼓励,爱也是灵魂上的高度契合而非时时常伴左右。

  两人因梦想结缘的高起点的爱情,最终被现实打破草草收场的结局多少让人感到怅然若失,但也称不上遗憾。他们的幸运之处在于在失魂落魄的追梦路上,还有一个和自己同样失魂落魄的对方。即使最终没有收获爱情的果实,却获得了比这更为重要的梦想力量。他们会在彼此的爱中不断成长,直至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电影在用"美国梦"激励着年轻人勇于踏入现实的激流中找寻梦想的同时,更向我们诠释了一种真正成熟的更高级的爱情。

  四季有终始,电影也会散场。网友的一句话深得我心:"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也希望生活中的你,努力追求你的所爱,学会用一种更高级的方式去爱与被爱,努力生活,拿的起也放的下。

《爱乐之城》观后感2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发展史上,岁月无边遐想的空谷里,那里埋藏着数如家珍的文化、故事、制度……还有无数人的青春。从间隙传出的呐喊,无奈声声,些许是散藏深埋的爱情,在不为人知的时刻,表现出惊人的生机。我们总在伺机寻找、创造一些永恒的现实,来供我们揣摩,孰知仍旧常常失落。那种永恒,在瓜熟蒂落的一天,我坐在银河的梦里冥思苦想,或许是爱情,因为唯有爱情,在无边落叶的深秋,也能散发格外的深沉,蹦出摄人心魄的音符。

  在这部电影里,查泽雷导演一直游离在真与假、梦想与现实之间,这不仅体现在歌舞片本身固有的特征,更在于导演对主题的拮取和意象的选择,以及对现代科技超然的运用和对过去时代执着的追悼。使电影在音乐和镜头双重作用下,完成了一场甚至好莱坞的新时代的蜕变,男女主角的恋变,也仿佛象征歌舞片在如今社会的生存状态。影片更深层次讨论爱情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理想与现实得到实现时,那么爱情将何去何从。

  影片的开始,两个人都在为为梦想努力,斯通饰演的米娅、高斯林的塞巴斯汀都把角色的苦钝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是在不懈的追逐爵士乐的道路上,一个是在奔赴演员的途中,就这样,两个人在一家咖啡馆相遇,徐志摩曾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现实总不是常常让人满意,两个人擦肩而过。此处通过下文我们知道,亦是导演有意为之,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既借用了好莱坞经典故事开头,又不落于俗套,与整部影片的结构相得益彰,实为大家手笔。

  在接下来的影片发展中,仍旧遵循一贯的好莱坞叙事风格,两人的爱情得到升华,导演刻意凸显两人原生爱情的狭隙,在冲破旧爱情的基础上引起观众对剧情的认可和趋同。这让人很自然的想起来此前高斯林饰演的《恋恋笔记本》以及电影史上许许多多的经典爱情片,这当然也是致敬的法则一种。有一句话是“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影片在此处将主题止住,是在为下文编织一个更大的局。

  音乐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海景,是跌宕起伏的浪涛,是无限的诗意,电影中,音乐是一条透明的线,串联整个影片的发展,它又像一块无形的幕,覆盖在影片的情节之上。在暗处引导着影片的发展,也同样引导着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对情节的把握。

  歌舞片当中音乐是电影的中心。因此,音乐的好坏决定着电影的胜败。毋庸置疑,在这部电影当中,音乐的的确确是成功了。他要人物在其中得到了饱满的形象,也让故事更加生动而立体,哥,更让观众随着人物的变化而拥有了喜怒哀乐。

  举影片当中的一例,当高斯林演奏完爵士乐时,背景音乐缓缓响起,那种音乐是落寞的、是凄凉的!是寂寞的'、是孤独的…恰恰表明了人物内心不可言喻的活动。这种表现是无声无息、是一种浅浅淡淡的转身式的自然。他不像镜头一样刻意而为之,也不像蒙太奇的组接一样,稍有用力就显得格格不入。当斯通听完他的爵士乐时,这时候的音乐显得欢快而明亮,这种节奏又恰恰是斯通内心的感受,是准确无误的表达。

  电影因为音乐而增色增彩。它像中国的戏曲一般,诚实地将一切都呈现在舞台上,表现在荧屏上,不加造作、毫不夸张,不加掩饰、更加美丽。

  除音乐之外,电影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对一个时代的追忆。歌舞片在漫长的时代发展当中。已经与现在的观众产生莫大的距离。也可以说,是欣赏歌舞片的观众越来越少。因为现实带给大家的更多是剧情生动的剧情片、甜蜜击人的偶像片、生杀掠夺的枪战片、侠肠义胆的武侠片…在这种现象当中,推出一部歌舞片而成功几率是相当渺小的,导演反时代潮流而行,其勇气可嘉。

  但脱开勇气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是影片对新技术的运用。还有就是影片对情怀的把握。在这部电影当中,导演大量的运用过往歌舞片当中经典的情节,比如影片的最后,舞台的实景打造,实际上就是《雨中曲》当中经典的一处镜头运用,再比如从电影当中出现的雨伞,更是导演对《瑟堡的雨伞》的致敬……因为这一系列的致敬,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局限于当下的镜头和画面,更是产生了多种的联想,浮现了往昔一个辉煌的电影时代。

  好莱坞的电影发展是需要突破的,从上个世纪的独立制片人到现在,无一不是都在实践创新和改革。《爱乐之城》可以说是重新巩固了好莱坞在影坛上的地位,为好莱坞的发展和导演送上了一颗定心丸。仅仅对往昔的追忆也是不够的,影片之所以成功,另一个重大的方面就是对新技术的运用,这是史无前例的,这也是唯有在现代才能完成的,电影当中有许多唯美的镜头,每一个镜头都可以在电影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比如石头姐从餐厅跑出来与高斯林见面一段,一直到两个人执手相舞,在深蓝色的背景构图之下,演绎了一出如梦如幻的镜像,这在以前的人们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但是他真真正正地把握住了年轻人的心。也真真正正地把握住了新技术。导演并不拘泥于讲故事。他在讲故事的同时在对过去进行追忆,又在追忆的同时,加入了现代大量的科技。正是如此种。种的结合。促成了《爱乐之城》影片惊人的成功。相信歌舞片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时代在发展,观众的欣赏水平不断提升,歌舞片会迎来新的辉煌。  

《爱乐之城》观后感3

  《爱乐之城》的故事说起来很简单很通俗,男人和女人相爱,产生矛盾而后分开,多年之后相遇,给观众留下无限感慨;这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为梦想拼搏打拼,受尽挫折,从一无所有到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他们渐渐地从失败一路向成功走去。这样一部片子,一经上映,便令无数在影院的观众黯然落泪,它的魅力在于用动人的音乐叙述爱情,用真诚的梦想打动观众内心,导演将爱情、梦想、音乐、舞蹈等浪漫元素交织打造成一个色彩斑斓、虚实结合的梦境,观众在这个梦中窥得别人的爱情,也容易看见过去的自己。

  关于爱情的吸引。艺术的相同性让米娅和塞巴斯蒂安相互吸引,他们能相爱,梦想是不可否认的重要原因,人们常说,两个人相爱最好是soulmate,生活中的那些细碎的柴米油盐固然重要,点亮生活的梦想却更为可贵。他们都是爱做梦的人,怀揣着梦想在光影重重的大城市里横冲直撞,能碰撞出的可能性太多了,米娅和塞巴斯蒂安的爱情恰巧是其中的一种,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像那晚的月光,拥抱着蓝色的海洋,昏黄的路灯,拥抱着以后他们在梦中或许会突然想起的岁月。爱情是不是自私的呢?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男女主角的爱情之路并不顺畅,塞巴斯蒂安是不是因为女主角正好一无所有、谁都不是而喜欢她呢?电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晚餐争吵事件里,米娅的反问正好击中了塞巴斯蒂安的内心,击中了一个男主角一直不愿意面对的事实,反过来说,如果女主角没有同他相同的失败经历,也许他们相爱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小了。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到底爱他的什么?对于米娅而言,她喜欢赛巴斯蒂安的自信和执着,她的爱情是建立在梦想的基石上的,当她发现眼前的人不再是她爱上的那个为了梦想坚定向前的男人时,失望和痛苦便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

  关于梦想的争吵。米娅心中有一个演员梦,她想成为好莱坞的著名演员,像走进她打工的咖啡店的那个女明星一样,光芒万丈;塞巴斯蒂安的梦想是音乐,开一间有他自己音乐风格的爵士音乐酒吧,重现他心中的复古爵士之梦。他们两个的共性在于心中对艺术梦想的执着和坚定,在梦想的道路上他们是能够成为鼓励对方走下去的动力的,米娅在遇见他的时候内心充满了不自信。

  她被家境、出身一系列外在条件束缚着,甚至怀疑自己的天赋,而塞巴斯蒂安一直在她耳边告诉她,她是个天才,必将取得成功,不得不说,米娅非常幸运,找到了这个爱人,同时也找回了对梦想的信心。这个时候,塞巴斯蒂安却意识到自己无法给爱人更好的生活,为了得到更好的物质基础,他选择背离梦想向金钱扎去,这是他选择为了爱情做出的牺牲,关键时候,米娅和他的争吵唤醒了他一直不愿意面对的现实,在离梦想之路越来越远的时候,米娅拉了塞巴斯蒂安一把。

  这个故事的悲伤在于,他们共同度过了那段最最艰难的岁月,往后梦想开始真正发光的时刻彼此却不能相伴身边。爱情是在对方身上找到希望和寄托吗?男女主角在彼此最失意的时候遇到对方,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当他们完成彼此的梦想,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都那个时刻,和他们分享这一时刻的却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爱情不是完全被现实打败的,它曾经存在过,当现实越来越清晰的时候,有时候浪漫便悄然退场了,没有浪漫渲染的.爱情,就算不以成败而论,也无法支撑他们再往下走,只有观众在最后那段梦中深陷,无法自拔,他们或多或少想起自己已成为过去的爱情,这似乎是一个迷梦幻境,那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幻梦蒙太奇已用尽全力让现实显得不过于悲痛。

  《la la land》的浪漫,一部分是用听觉、色彩编织而成的,无论是音乐还是色彩来看,都足够给观众带来美好的体验。影片致敬了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音乐剧作品,比如《雨中曲》,让人回忆起一些经典的音乐爱情剧。从音乐方面来看,或褒或贬的声音不绝于耳,双方各执其词,也许会有人说,这部影片跟从前一些比较经典的音乐剧集相比起来,失去了一点时间打磨的质感,像一个快销产品为观众带来了荷尔蒙的强烈冲击。

  但是这部爱情电影依旧拥有自己的魅力,在大批的现代电影里给我们带来一种少女的浪漫,让观众不自觉地会去把自己代入主角的身份当中,沉浸在梦幻和现实的交替中,随着音乐和画面展开想象,对浪漫的渴望是很多人在这样的时代里遗忘的能力,电影多少以它自己的方式填补了这种缺失。一段动人心扉的感情,伴随着爱恋、音乐,有温暖的相互依靠,有为了梦想产生分歧而争吵时的痛苦挣扎,这部片子的精彩在于它展现了爱情的过程,大家都说爱情的过程是最浪漫美好的,虽然结局并不是十分满意,男女主角没有所谓的happy ending,但是这种结局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现实主义的浪漫,最后电影的那段蒙太奇赚足了一大票观众的泪水,将大家的情绪留在电影中久久地无法自拔。

  以前看到过一段话,大意是人生就像不断向前的列车,在这趟旅程中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没有人能够陪你到终点,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个遇到的人,在一起时尽情拥抱欢笑,离别时也好好地挥手告别,然后继续自己的这一趟旅行。就像米娅与塞巴斯蒂安的相遇相爱,他们在适当的时候遇见爱情,没有家人阻拦,没有第三者插足,他们拥有相爱的条件,前途也正在向他们招手,但一切都阻止不了这是段注定要结束的缘分,相爱这一件这样艰难的事情,我们在爱情里重新认识自我,也许会重新建立自我,爱让人有时候迷惘有时候清醒,爱情的复杂性却不能阻止人们对它的期待与向往,所以,在能爱的时候,就尽情爱吧,趁着年纪尚好,热血也还未凉。

《爱乐之城》观后感4

  看完整部电影一想,其实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讲的就是两个人各自有梦想,相遇、相知、相互支持,最后各自追梦的故事。但是为啥我这么感动呢?

  想来有三个原因。一是电影拍得很好、演员演得很好,跟真实生活一模一样。二是卖保险让我增加了很多辛酸的经历,看到电影更有感触。三是我的感官更敏感了,不管是听音乐、看舞蹈、观察人物表情、听台词等等,都能给我强烈的感受。

  感动的第一条线索是人文主义。“漫天繁星是否为我闪耀”这类台词、给人物的特写灯光等等,让我为小人物的梦想感动。但是感动之余,我联想起最近在《未来简史》里看到的人文主义,一想到人物主义其实也就是这几百年的产物,就觉得我现在的感动也挺有意思的,因为如果是在17世纪或者更早,我的感动可能被视为愚蠢、反社会。我进而又想到《未来简史》提到的人文主义的三个主流分枝,就在想《爱乐之城》属于哪个流派呢?

  全程看下来,肯定是“自由人文主义”了,但是看到结尾男主角脸上淡然的微笑和女主角略带忧伤的微笑,我觉得又有些“进化人文主义”的色彩。

  不管怎样,歌声、舞蹈、故事、镜头、灯光,从头至尾都在打动我。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导演(们)特别会讲故事。结尾女主角坐在cafe里观赏男主角弹琴时的联想就很自然、浪漫又真实。灯光和镜头我尤其喜欢。通过不同灯光的变换,人物的心情、电影的情绪就很容易被感受到。

  崇尚梦想、犯错、略微的疯狂,也很感动我。

  电影一开头男主角就有句台词,一下子抓住了我。男主说:“我现在就是要让生活打击我到底,等它累了我就反击。”男主对别人说的这句话,既体现了他的无力感,又体现了他的斗志,简直跟我的情绪一模一样。他的隐喻非常鼓舞我。

  男主第一次为女主讲解爵士乐的部分也让我挺震撼,原来他是这么听、看爵士乐的。原来那么多乐器每一个都是即兴、同时又很恰当地生长在一起。好神奇。

  感动的第二条线索是男女主角之间的支持。男的跑偏了女的.就鼓励他、支持他,女的跑偏了男的就鼓励她、支持她——完美。尤其是男主去女主娘家找女主那段,女主说自己不想去第二次casting是因为她知道自己一定会失败,不想自取其辱——我简直觉得这就是在说我呀!去年有几个月最艰难的时期,我就是这么想的,失败了太多次,已经不敢再尝试了——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好多自己的经历呀……

  感动的第三条线索是歌舞。看着开场的舞蹈我就特别感动,特别感激自己没瞎、没聋,我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真的是老天赐给礼物,否则我就无法在电影院里享受这么美好的歌舞了。看着看着我就在想,为啥歌舞明明是虚幻的,我却这么感动呢?原来,要么是因为歌舞放大了我心中的乐观、快乐的部分;要么是因为歌舞里的快乐我永远都无法完全拥有,所以看到电影里演出来就特别感动。后来男女主角之间的舞蹈,你也可以从他们的舞蹈中感受到那种恰到好处、不远不近刚刚好的浪漫和情感。

  看到“5年后”那个部分,我就一直在想,这个结局的出现是为什么。想到了二个可能。

  第一,男主的实力确实不够,所以进不了好莱坞,就算女主也帮不了他,于是女主放弃了他。

  第二,男主实力够强,只是价值体现得比女主晚。我觉得这个情况可能性更大,因为这么牛逼的女主当时能看上男主,说明男主还是有实力的。况且,男主还是出名过的,有大公司愿意培养的,就算他后来放弃了,那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再出名也是不难的。可悲的就是女主的估值很快跟上了价值,换句话说,女主很快获得了溢价。男主的估值早晚也会跟上价值,而且按照电影的情节,估计电影结尾那会儿男主离成功就不远了。然而造化弄人,就在男主的价值浮现落后女主的几年里,女主和别人生了孩子。如果这种可能性成立,那么造成这个结局的责任就在女主了,因为男主有实力,其实女主帮他就可以了,毕竟女主的命运能起死回生也是男主帮的。但是女主为啥没帮他,却跟一个有钱的男人结婚了呢?我估计是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有钱的男的,女主也不能成这么大的事儿。而既然靠这个有钱的男的女主才成角儿,女主也就没法找回男主了。所以本质就是女主的人生中,成就比感情更重要。既然这样,无可厚非,这也就是“进化人文主义”的所在了。

  结尾那段幻想,我仔细一想,很可能是男主角的幻想而不是女主角的,因为女主角如果想要那种生活,早就帮男主出名了。那段情节的镜头既然也是由男主弹琴开始的,那也更可能是男主的幻想。女主就算也有同样幻想了,我觉得也仅仅是幻想而已,她没真想实现。

  这部电影也提醒了我,梦想一定要大,否则就像男主角这样,人家女主做梦是到好莱坞结果就真去好莱坞了,你小子的梦想就仅仅是开一家爵士乐cafe,就算实现了也仅仅是一家cafe。真真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啊……

  想了这么一通,我觉得还挺庆幸,因为电影的情节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发生。在男主参加商业乐队、女主提醒他梦想的部分,我就感觉不太现实了。现实中女主肯定会支持男主赚钱、同时提醒他梦想。我不相信有哪个女人会让男朋友放弃一条闪耀的明星路、仅仅在老家开个cafe的。

  不过还是很感动,眼泪还是流了很多次。

【《爱乐之城》观后感】相关文章:

爱乐之城观后感11-19

《爱乐之城》观后感07-30

《爱乐之城》观后感15篇02-25

《爱乐之城》观后感11篇12-01

《爱乐之城》观后感 3篇12-03

《爱乐之城》观后感9篇12-04

《天空之城》观后感11-04

天空之城观后感07-30

《天空之城》的观后感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