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观后感

时间:2023-05-30 19:28:36 梓薇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生七年》观后感(通用12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生七年》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七年》观后感(通用12篇)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1

  过去的一周,一直到2月22日晚,断断续续地,我和孩子爹一起看完了纪录片《人生七年 UP SERIES》。

  看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教育孩子而做的。孩子没有什么兴趣,我俩却很高兴地看了。

  这部纪录片,从14个孩子的7岁时拍起,每七年一次。目前为止,已经拍到了他们20xx年也就是56岁。时间跨度大,人生轨迹清楚。本来导演的初衷,是想了解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可是,看这部片子,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人生是由多元因素造就的,家庭背景、社会阶层、性格、追求、目标的设定、自我调适与改变、婚姻等等因素,都是造成一个社会人的重要成分,他们的幸福与满足,他们的困惑与挣扎,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的。

  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1、社会阶层并不是完全不可逾越的,但是要有很大的跨度,却是不大可能的:

  下层可以上到中产,但很难到达上层;中产可以到上层,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沦到下层;但上层终究还是上层。

  Nick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农场主的儿子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下层的SUE从小就希望改变,通过努力,跻身中产;中产的NEIL却因为一个不算成熟的选择,从此生活无着落,一生相对境遇不好,等等。

  上层社会的'人,志向高远,见识广博,从小他们就接触不一样的教育,所以凤凰终归是凤凰。当然,除非他们不努力,可能会沦落到中产的行列。但是,一般来说,越是上层社会,他们对子女的管束越严格,孩子们也学习更加努力和刻苦,他们认为他们肩负着改变社会的责任,所以更加认真、执着。现在看来,我们应该多关注这类人的生活,他们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对我们更有意义。

  2、人们也许从来都想象不到,父母、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终生影响。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各类孩子不同时候的不同眼神: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放在带有慈善性质的寄宿学校里,一生都带着无助,这种无助一直影响着他们;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送到国外,无论条件多么优越,她感觉到被抛弃,不开心;有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跟父母没有很多的交流,对那段感情相对陌生。

  相比较而言,在家庭和睦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得到父母的陪伴更多,在人生中更从容、自信。

  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与孩子的沟通是多么重要,这些影响孩子的性格,也影响他们的未来生活。

  3、步入婚姻的早晚,相对决定他们的人生成功与否,也决定他们的生活品质。

  这个在影片中特别明显。来自下层社会的三个女孩,其中的两个,19岁就结婚了,她们的此后的生活,就是生育子女、经营家庭、离婚、再婚、更早的有身体疾病等,另一个,因为希望先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其后再考虑感情的事情,她的生活就好很多,虽然她也经历了后来的离婚、再婚,但是一切还是相对完满,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因为她更加清楚,过早地涉入婚姻,可能给自己带来羁绊,所以她作出了不同于同伴的选择。

  4、人生中的重要决定一定得慎之又慎。

  NEIL自小是多么自信、可爱的小孩,可是当他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决定退学并重新考,这个决定对于他来说可能是人生最失败的决定。他后来没有考上,父母也很不理解他的决定,他从此多年流浪在外。虽然很多年之后,他做上了志愿者性质的议员,但是他一生的贫困、潦倒,都跟那次不算谨慎的决定有关。试想,如果他读完了那个普通的大学,那么他的一生一定不同:虽然也可能很普通,但是起码是安宁的,会有家庭,有孩子,有稳定的收入,可惜他却流离失所,度过了暗无天日的多少日子。

  5、家庭的稳定,是人们成功的重要保障。

  片中的大部分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他们的家庭好像更加稳定、美满,离婚的相对较少,他们的事业发展也相对更加顺利。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他们的婚姻是在他们年龄更大的时候进行的,所以相对理性,也更加稳固。他们与伴侣一起更和谐,事业也更有成就。

  6、在片中,我看到了英国的发达。

  他们的下层人的生活,可能是我们国内很多中产的生活;他们的中产,也就是我们的上层了。物质的富足,环境的优美,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是我们国内很多人不能企及的。记得每次回国,初到的第一天,你会感觉到处都是灰灰的,那居民楼,感觉就像是贫民窟,当然一两天就都能适应了。有时候,朋友们对生活的那种满意,让我有种井底之蛙的感觉。说实话,人家的社会还是太发达了。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赶上。

  7、片子给我们展示了活生生的人生成长轨迹,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突然害怕人生的衰老与死亡。

  因为片子是连续的,你突然能看到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人神似,但形已经不太似。你觉得,任何人都会衰老,上层、中产、下层,谁都不例外。人生是那么短暂,你要面对亲人的离去,你得面对慢慢的身体老化,体型的变化,容颜的巨大变化,对生活的承受力,等等。这会儿,才会真正感觉,人的衰老就在眼前,还有死亡。惧怕的感觉,悲哀的感觉。

  如果可能,我打算再次看看这部纪录片,从头到尾。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2

  会看这部纪录片起初是因为知乎上有人强烈推荐,恰巧微博上也有人写了篇文章介绍这部片子。但更吸引我的是它的拍摄方式和内容,每七年一次拍摄,来记录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处在毕业之际,人生交叉口的阶段,难免有些困惑。因而不顾一切想要寻求一些东西消除我的困惑,而这部片子就是其中之一。但看完最新的《56 up》后,我的困惑依然没有解除。

  虽然这部片子没有什么直接的结论,但仅仅通过观察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但很长时间我不知道对这部片子写些什么。

  首先是几位纪录片主人公的一些言辞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人们会误把我们当作代表,然后说他们就是这样的...”,"七年的时光,却要通过镜头前的10分钟展示,这太片面了..."。假设导演选了另外14个小孩拍了这部片子,这部片子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仅仅是14个人不同背景的人就能代表英国的阶级现状吗?他们的真实生活真的是镜头前所表现的那样吗?即使导演以最真实的手法来记录他们的生活,我还是不愿亲率地下定一些结论。

  其次,如果不轻率地下定一些结论的话,那我只能从叙述主人公的生活入手。但纵观14位主人公从7岁到56岁的生活经历,我发现自己也很难写出什么。当然我可以写Paul和他妻子卖了房子换了辆房车环游澳洲,也可以写Bruce孟加拉国支教,但主人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生活,生活,生活。结婚,生子,离婚,再婚,失业,换工作,亲人世,看着子女成家立业...

  对这部片子的很多论述都集中在社会的阶级问题上,之前提到的微博上那篇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写了很多。除了Bruce,Nick,Neil比较特殊外,其他11个孩子基本都延续了父辈的成长轨迹。当拍到《56 up》时,他们的孩子也延续着他们类似的轨迹。Neil从少年起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一生比较坎坷。而Bruce和Nick家境一般,但他们通过另一种方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教育。

  虽然有“阶级”的存在,但由于英国比较完善的社会制度,即使是那些工薪阶层都有着非常不错的生活。Tony是出租司机,在西班牙有一套度假房;Simon是单亲家庭出身的,他后来和妻子一起照顾一些暂时无家可归的'孩子。即使是有精神疾病的Neil,靠着救济金也还过得可以,当然他也积极地做他议员的工作,还参与社区的活动。可能这也是“阶级”比较稳定的原因。

  另外,我认为人的视野、格局和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而家庭对此的影响非常大,父辈的生活、行为和思考方式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他们总是按照过的经验来指导你。不管你有意识和无意识地采纳了,都会让你走上与他们相似的人生道路。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3

  隔了大半年再来谈这部纪录片,我的感悟是:我的人生大抵会与纪录片中人物的是相似的。

  我会继续地努力学习,探索,发挥我所有的潜力;但即便这样,从概率上说,我还是得过普通人的生活。我可能一辈子都得朝九晚五;有那么一天我也要组成家庭;还有很多纪录片中出现的画面都会在我生活中出现。当然生活中也会有激动人心的时刻,让人难忘的时刻,但大部分还是每日的`琐碎。

  要是以前的我,肯定会很绝望的,但如今却也坦然了。我依然为某种愿景而不断前行,即使知道很难成功,却也不气馁。另一方面,我不断前行,并不是为了与如今的生活断绝;相反,我却来越喜欢现在的生活。我静静地观察着人们的各色各样的表情,仔细地聆听周围的对话。生活中总是充满了趣味,有时这种趣味甚至超过了看书。

  其实,我一直想谈谈纪录片中的Bruce,他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初看片子的时候,Bruce和Nick是我最关注的角色。因为他们都从普通的家庭,一路逆袭,考上了牛津大学。可毕业之后,两人的轨迹就发生了变化。Nick选择了学术,从此走上了稳健的人生;而Bruce,当了一名老师,教的都是些困难儿童,在片子里可以看到很多都是印度裔。虽然我自己相当务实,但我敬佩那些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从那时起,Bruce成了我的重点关注对象,并在心里为他摇旗呐喊。

  可Bruce最终还是“失败”了。他一直从事着这种工作,40多岁的时候才结了婚;妻子是同事,一名大龄女青年。更让我心痛的是,(也许是出于家庭的经济情况,他有了2个儿子)他开始教贵族学校。因为这事还被以前的同事指责。刚看完这段时,我是很心酸的,心想:Bruce最终还是没能守住他的理想。可我又不想把他塑造成一个悲情英雄,于是很长时间,这篇文章再没往下写。

  但如今回头看,我为Bruce感到高兴。他追求过自己的理想,即使还是教贵族学校了,但他为此奉献了自己的二十多年的青春,这可否称为成功?看着他跟妻子骑车自行车回家,看着他满头白发给儿子当马骑,看着他打棒球跑垒时的艰难,这时我眼中充满了幸福。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4

  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人生七年,导演把十几个孩子的人生搬上了荧幕,没有任何的评价与主观臆断参与。或许他的初衷不是这样,可能只是为了反映英国20xx年的社会结构,没想到却成为了一部流传各国的经典纪录片。

  片中的孩子有出生在贵族的,也有在孤儿院长大的。上等阶级的孩子在出生后人生轨迹很大程度就被父母固定了,中产阶级与平民阶级的孩子则漂泊不定。纪录片反应出来的基本上正如中国的老话:“虎父无犬子,寒门难出贵子。”通过看别人的人生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每个人的观影感想都会不同,不同的经历会将自我代入电影中各个孩子的生活经历,面对别人的人生,反思自己的过去将来。这或许是这部影片拍到现在比较热的主要原因了吧。

  人生七年反映人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道理。原生家庭是影响人生命运的绝对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并不是平白无故提出来的。无论是生活方式、学习习惯、家庭教养、婚姻观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深远持久的。家庭条件好坏是一方面,如果父母婚姻稳定,会让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更多的关爱,孩子的正能量性格方面会受父母很大程度的影响,反之亦然。倘若出生在一个父母感情不稳定的家庭,自己很难对婚姻抱有希望或者是极度渴望一段成功的婚姻,从小到大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涉及到未来的另一半还有孩子。

  教育是改变生活状态的主要因素。上等阶级通过从小给孩子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让孩子比同龄的中产阶级和平民阶级获得更多的优势。父母会给孩子的生活提供很大的帮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孩子依旧需要极度的努力才能去利用好这些教育资源,才能使自己面对社会的残酷面容后依旧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中产阶级能够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能够让自己大学毕业,学习到必要的知识,这些孩子可能寄希望于考入顶尖学府,通过教育使自己跨入上等阶级,但如果说没有跻身进入的话,加上心态不能及时调整则有可能会掉入平民阶级。平民阶级的孩子或没有条件完成学业,或者是没有稳定的成长环境,会使自己过早的退学,过早的结婚生子,当然不排除有部分孩子通过教育与勤劳步入更高的阶级。大多数平民的孩子会很快乐,属于自己的快乐,没有太多的诉求,过好每一天即可。可能生活质量并不会特别好,但是衣食无忧,可能钱不够花,但是合理安排后还是绰绰有余的。教育的缺失可能是会一代接着一代的,不过长辈通常会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的。

  高知通常情况结婚更晚,孩子较少,婚姻更稳定,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下一步该干什么。上等阶级的孩子们受父母、成长环境的影响,能够很早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每一个年龄段该干什么,上什么中学,读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毕业后参工作后通常会先增加阅历,提升自我,遇到合适的人选择结婚,不会太多孩子,而孩子们通常会接受类似父母的教育。教育不断循环。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但一个女人不能把生命当做人生理想。可能青春期的不如意都会在你遇到一个合适的另一半后变得越来越好。但也有可能童年时第一次进入亲密关系时埋下的隐患会在第二次亲密关系时发生疯狂的爆炸。双方各自的独立会让家庭更加美好,生活更加稳定。需要明白的是,做父母的,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变成了爱的囚犯,而这种囚犯,是终生的,不能因病外保,也没有假释可言。

  影片反映了英国上世纪60年代开始孩子成长生活的过程,感受到了英国的阶级相对国内更加的固定(可能是影片反映的这样,亦或是我粗浅的看法),私以为国内背吐槽的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从父母辈较为缺乏优质的教育到现在义务教育的普遍实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业着实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可能教育的质量确实还有待提高,但是步子需要一步一步迈。国内依旧存在教育资源的不合理,但是高考依旧是一个相较而言公平的考试,绝大多数的人通过这场考试决定你大学接触的人,身边的朋友,学到的知识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就业环境。想到了高中老师曾说的高考是一个鲤鱼跳龙门的考试,着实是有这样一种可能的。

  在中国,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把孩子视为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与延伸,期望自己一生没有完成的理想与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这样可能是不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如果孩子兴趣所致,两全其美,如果不是,莫要强求。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到下一代身上去,又以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的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孩子或许会由此心存压力。

  步入大学两年后的我认为大学是一个青年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打磨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三观在青年时形成发展,伴随着你成长。通过现在接触的人或者是物,身边发生的事,不断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冲击修正,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可能也就最终形成了。我感觉中的大学,学习到的知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这包括处人待事的方法,为人的原则,待人接物的礼貌等等。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珍惜每一份你身边的事物,因为他来之不易。失去的是人生常态。身边的朋友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热热闹闹庆喜事,花好月更圆。最可贵在于雪中送炭,不必对方开口便自动相助。得之我幸。

  大学与我而言,在迷茫中直走,让我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于自己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每个人的抉择可能是不一样的,可能在某一个瞬间,你会突然领悟。不管之后发生了什么,不管会有多少次坎坷,我始终相信如果内心向善,生活依旧美好。经历是宝贵的,而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5

  当我看到《人生七年8》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地从老Tony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模样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我体会到,这56年的时光映照在了这14个人的身上,是多么神奇。

  准确的说,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这是一个系列片。在1963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BBC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14个7岁的儿童,采用每7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到2012年,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56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

  的确,好像是达到了。14个人之中,有4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同样留在了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10个中产阶级以及穷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成功了,Nicholas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其他的9个人依然生活在底层或中产。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厅里,而且他们幸福的“天花板”一样高。

  John小的时候想要参政,14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极了残酷无情的独裁。然而42岁时,John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己调侃说:“如果我20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园艺,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

  Neil大学辍学,21岁时他在伦敦建筑工地工作,28岁时他成为流浪汉,靠政府的经济金过活,在当时的采访中,从他不停抖动的身体和涣散的'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精神问题。然而后来,时间给了我们想不到的惊喜,56岁时,导演见到Neil,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位议员,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发表演讲。

  在21岁以后宣布离开这部纪录片的Peter被当时的报纸抨击为“撒切尔夫人时代英国的愤怒共产青年”,然而56岁时他回来了,而是以一个崭新的身份。他成为了一个乐队的成员,而且还获得了音乐奖项,在音乐界获得了肯定。

  你瞧,他们的生活也挺好的,就像一个走进迷宫的孩子,兜兜转转之后,总是能找到父母急切的拥抱。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部片子,他平铺直叙,毫无矫揉造作,真实是他唯一的追求。真实在那三个女孩儿越来越发福的身材上,真实在那越来越多的秃顶上,真实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故事,每一处起承转合,伤感又温情。当我们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身材越来越走样,头发再也不像从前那么茂盛的时候,我们还会想起他们年轻时的模样。他们也曾经想改变生活,想成为演员或者政客,然而在时光面前,一切都变得圆滑。就像匠人手里的一把美工刀,把每一个人像玉一样磨得通体圆润,在时间这条湍急的河里,像一条灵活的鱼儿一样,不再跌跌撞撞。

  这只是一篇普通的观后感,我希望,面对屏幕的你千万不要奢求从这得到什么。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评价别人的人生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而且“从别人的人生里面得到有利于自己的经验”这个观点,笔者也持审慎的怀疑态度。毕竟对于文化环境、成长环境都不同的人来说,会有完全不同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它贫乏单调,但充满了生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这一点很重要,在笔者看来,比旁观这14个人的人生要更加重要。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6

  最近观看了《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能够观看的完整电影系列仅有英国版,也是最早的母版。其他的如日本、德国、美国、瑞典版本的线上资源均不齐全。对我来说,《人生七年》是对我影响力最大的成长类纪录片(迄今为止)。

  《人生七年》是英国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拍摄的系列纪录片,是影响半个世纪之久的开箱之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导演每隔七年采访记录一次片中人物的经历和变化。采访对象来自英国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家庭;分别记录了他们7岁、14岁、21岁、28岁、42岁、49岁、56岁的生命轨迹。

  影片从1963年伊始,时间跨度达50余年。2019年《63up》即将上线。艾普特是拍摄了《纳尼亚传奇》的知名导演。他拍摄人生七年时,年仅20出头。如今已是80多岁的艾普特已经是享誉世界的英文导演。从一九六三年开始,他分别记录了14个孩子从童年到老年的成长经历。我可以在数小时内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生命轨迹和情感状态。影片看完后,我脑袋里充斥着两个字――震撼!

  直击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冲击。

  关于纪录片的内容我不再赘述。截止2012年,人生七年系列电影已出完成八集拍摄,结构庞大,人物众多。关于人物的细节和情节走向,我记的并不清晰,这里我只谈谈这部片子对我的冲击。

  第一: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并非是后天造成的。而从先天就已经开始父母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下一代。父母对改造环境的`态度和改造环境后的变化,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毕生的。如果:我从富人的家庭长大,成年的工作环境和情况状况不会太差;我从穷人家庭长大,即使我付出的努力几倍于我的同龄人,成年以后的境况也不会太好。(相较于精英阶层)

  第二: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他的父母直接相关。自信开朗,健康活泼,优柔寡断,文弱内惧,我们都可以从我们的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其次,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间接影响人的性格。

  我接受的教育、社区环境、成长中遇到的人、选择的职业与工作……也会间接影响我们的性格和与之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拥有长远目标的人更容易成就大的事业。在童年时期,有清晰职业追求的人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如同年的职业追求是医生、教师、律师等,我们长大后多数会从事与之相关的职业。童年时有长期爱好和大理想的人,他们的职业追求更高、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但前提是真正热爱和长期喜欢的事物,且要有坚韧和积极乐观的性格。

  所以,知道自己喜欢和真正想要的东西、有清晰的蓝图是十分重要的。这部纪录片还告诉我一件事:成年并不意味着成熟,成长是一生的修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生老病死和时代环境的变化,我们随时都要准备学习。在心智和智力进入成年以后,我们仍然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学习,更新。不断完善自我,才会具备成熟的人格。

  且活着并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活着!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7

  《人生7年》BBC的神级纪录片,它以纪实访谈的情势跟踪采访了104名来自不同阶级的孩子,包括富人、中产、普通和底层,从7岁开始,每隔7年,1直到他们56岁。这些人中,有人注定成功,有人逆袭,有人平淡生活,也有人在成长中迷失了自己。不过这部片子最令我震动的是,贫富阶级巨大的观念差别。

  富人之所以延续富,穷人之所以很难翻身,与其说是由于钱,不如说是由于观念和眼界。7岁的时候,这类巨大的`理念差异久开始显现,富人的孩子普遍有目标、知道自己未来一定会念大学,而穷人的孩子更多是斟酌自己未来做甚么样的工作,有些乃至不知大学是甚么。

  14岁的时候,富人家的孩子都上了自己预计上的中学,对未来也有了更清晰的计划,念法律、从政。而穷人的孩子虽然也在继续念书,但是对未来只有模糊的概念,比如幸福地活着。

  21岁的时候,富人家的孩子几近都实现了自己7岁时的欲望,念牛津、剑桥,明白自己要承当更多的社会责任。而穷人家的孩子已开始工作,成为工人,对未来照旧没有甚么计划。

  除目标和计划,金钱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富人的孩子普遍明白钱的重要性,知道钱是实现欲望、抵抗风险的一种工具,而穷人的孩子,大部份表示自己不在意钱,认为钱对生活而言其实不重要。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8

  看书累了,我喜欢看看记录片,那是另一种读书。

  昨天看了纪录片《人生七年》,看完后感概万千。

  片子是英国格拉纳电视台拍摄的,选择了来自英国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14位7岁的孩子,每隔七年一拍,记录他们的想法和生活。从7岁到56岁,跨越半个多世纪,记录了他们的大半辈子。而这14个孩子的未来,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无一例外的过着优渥的生活;三个中产家庭的男孩,仅有一位进入牛津大学,其余两位仍旧中产;而那几个来自于底层社会的孩子,年老的他们无一不做着普通的底层劳动,甚至与失业相伴。

  这本来是一个揭示英国阶级流动固化的纪录片,然而放在如今的中国何尝不适合?有人做过一个调查,清华北大的学生,其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高的比例远远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要多。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会在清华北大,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优渥。

  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议的结论,有人会说:你的意思是家里有钱的人才能上清华北大?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认为一个人的努力和他所能得到的资源是互补的。什么是资源?比如说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每年都会有本科生期末考试的原题出现,而这些原题,本校的学生是要比外校的学生容易找到的多,这就是资源。

  再举个例子,两个同样努力的孩子,他们的成绩也许差不多。到了暑假,有名师辅导班,一节课500,家境好的孩子眼不眨心不跳的可以掏钱补习。而家境差的呢?他或许要帮家里干活、或许要去发传单挣生活费……慢慢的、慢慢的,两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不是努力就可以弥补的。

  老祖宗有句话叫“寒门出贵子”,确实现实中也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往远一点说,有名臣宋濂之流,往近一点说,马云总算一个吧?然而中国十三亿人,宋濂马云之流有几个?为什么每出一个就会轰动一时、远近闻名?因为这样的人太少了呀,谁会巴巴地去报道哪个首富家的儿子开了什么公司(王思聪除外)?谁会去关注哪个二代出了什么成绩?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这都是正常的,只有那些辛辛苦苦从泥潭里爬起来并且走上人生巅峰的人,才会安慰吾等凡人的脆弱心灵。你看,寒门出贵子,我们努力了还是可以成为凤凰的。

  我说“寒门难再出贵子”,还因为一个人的家境决定了这个人的眼界。在古代,交通不便,我没有见过的,就算你家境好也不一定见过,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或许你还在美术课上学习断臂维纳斯的美,人家已经站在卢浮宫自己领悟了。而片中,三个精英家庭的小孩说他们读《金融时报》、《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甚至已经有了隐隐地规划——做律师、上剑桥的三一学院。但是出生贫寒的小孩呢?他们远远没有如此眼界,他们只希望“见到爸爸”、“做个赛马骑手”。当然,理想没有贵贱,谁说想见爸爸不是孩子最纯真的愿望呢,只是阶级的远见性由此已经可见一斑了。

  老一辈有一个说法:一个人的手骨肉匀称、细皮嫩肉,那么他是一个有福之人。以前觉得封建迷信,现在却觉得大有道理。为何呢?细皮嫩肉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人很少干活或者不干活,那么他的家境一定不错,一个家境不错的人,只要不出大问题,将来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

  站得高你才能看得远,终究寒门难再出贵子。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9

  《人生七年》BBC的神级纪录片,它以纪实访谈的形式跟踪采访了十四名来自不同阶级的孩子,包括富人、中产、普通和底层,从7岁开始,每隔7年,一直到他们56岁。这些人中,有人注定成功,有人逆袭,有人平淡生活,也有人在成长中迷失了自己。不过这部片子最令我震撼的是,贫富阶级巨大的观念差别。

  富人之所以持续富,穷人之所以很难翻身,与其说是因为钱,不如说是因为观念和眼界。七岁的时候,这种巨大的理念差异久开始显现,富人的孩子普遍有目标、知道自己未来一定会念大学,而穷人的孩子更多是考虑自己未来做什么样的工作,有些甚至不知大学是什么。十四岁的时候,富人家的孩子都上了自己预计上的中学,对于未来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念法律、从政,而穷人的孩子虽然也在继续念书,但是对于未来只有模糊的概念,比如幸福地活着。二十一岁的时候,富人家的孩子几乎都实现了自己7岁时的愿望,念牛津、剑桥,明白自己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穷人家的孩子已经开始工作,成为工人,对未来依旧没有什么规划。

  除了目标和规划,金钱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富人的孩子普遍明白钱的重要性,知道钱是实现愿望、抵抗风险的一种工具,而穷人的孩子,大部分表示自己不在乎钱,认为钱对于生活而言并不重要。

  对于教育而言,富人家的孩子普遍认为教育是很重要的,也愿意为了求学付出实在的努力。穷人家的`孩子似乎没有看到学习的意义,也不愿意通过学习改变自己。

  我还没继续往后看,仅仅看到了21岁,而21岁,人生已经基本定型。从7岁到21岁,他们拥有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富人能够过得比穷人好,在于他们更了解生活的规则,有清晰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认真生活,不惧挫折。而穷人的底层,不是因为物质的缺乏,而在于对生活的迷茫。整个片子里唯一逆袭的孩子,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他凭借对科学的兴趣,持续学习,成为了牛津大学物理系的学生。他与其他普通家庭的孩子区别就是,他拥有与富人相同的生活认知,他活得像个富人,最终也成为了富人。

  贫富,阶级,出身,这些看似决定人一生的东西,其实只是表象,而你对生活的认识和行动力,才是将人区分出来的根本原因。能成王者终成王,真正的英雄也是不问出处的。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10

  在简七读财的微信订阅号看到简七君推荐的《人生七年》,这里引用微信推送的原话来开始今天的观看感受: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几十年过去了,当初的想法被证明是对的(至少在我三小时的观看感受得出的结论是这样子).

  这是十四个孩子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安德鲁,那个在第三集出现从小就开始看报纸的那个男孩子,他对自己的未来方向很明确,初高中上什么学校,大学上什么学校,以后要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业,他心里一直有个方向。

  安德鲁的事业相当不错,同事关系非常不错,安德鲁社会地位也高。当然,安德鲁的婚姻也相当不错,两人在一起28年,双方没有离过婚(相比其他很多孩子的婚姻,安德鲁是个例外),安德鲁的收入水平可以让妻子在家安心当全职太太;两个孩子也在父母的栽培下,顺利成长,并受过好的.大学教育,生活也过得非常好。

  “父母在走的时候如果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给你,而给你良好的教育,教育可以让你终身受用。”安德鲁在纪录片中这样说道(大意如此),“社会阶层难以改变,社会向来如此”安德鲁如此说道。这就更加印证了导演之前的初衷:英国的社会阶级是难以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

  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受过良好教育,但眼光有时候确实不应该只局限于我们眼前,当我们有了儿子女儿,有了孙子孙女,他/她们的幸福未来,又该靠谁来争取和把握。我想我们可以在现在就开始努力,努力规划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为自己、为家人同时也为后代而努力拼搏!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11

  整部纪录片分8集。每隔七年采访一次,直到他们56岁。节目组片头介绍,”七岁看老,20xx年的工人与主管,现在都只有七岁,这是英国社会的一瞥”。虽然他们大部人在56岁时概括此节目有一定的局限性,每个年龄段短短的一周生活剪辑,并不足以反映他们的全部感受。但我们仍试图从中找出一点点生活的规律,借此反思自己。

  每个小孩都天真无邪,那么可爱,共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本该享受一样的幸福快乐。然而,他所在的阶层已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命运。他父母现在的积累,就是他们成长的土壤。这14位小孩的阶层主要根据他们就读学校,以及生活的区域划分,但因为我并不了解英国的背景,只能大概介绍一下。6位私立学校:约翰,安德鲁,查尔斯,尼尔,彼特,布鲁斯(私立寄宿),4位公立学校:保罗和西蒙(公立寄宿)。托尼(平民区),尼古拉斯(乡村)。4位女孩:苏西(富裕家庭)杰基,琳恩,苏珊(平民区)。PS英国的私立学校昂贵,教育资源好。

  关于阶层:一切都大致如节目组预想的那样,他们父母是什么阶层,他们也大概是同一阶层,并且一代代传承。只有2个例外,尼尔和尼古拉斯。6个私立学校的男孩除了尼尔变落魄,除了查尔斯加入了BBC不再参加录制,其中的4个都毕业牛津大学,性格迥异,但都是中产阶层,家庭和谐,无离婚现象,普遍生育较晚,并且都是生育2个以内,子女都上了大学。富裕家庭的女孩苏西,也仍然在此阶层。4个公立学校的男孩和3个平民区女孩除了尼古拉斯突破了阶层进入中产,其它的仍然普通的平民阶层,无稳定的工作收入,工作可替代性强,生活拮据,家庭氛围因人而异。总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说说生活

  关于普通人的”不幸”生活:3个寄宿学校的小朋友,从小就皱着眉头,得到的关爱很少,与父母的关系不亲密,这也导致他们自己的婚姻生活困难重重。例如保罗小时父母离婚,他内向自卑不善表达,并且和老婆吵架时,总让老婆离开他,还好他老婆是个爱笑开朗热情的妹子,不然离开了他,估计他就要沉沦了,他们相互陪伴,一起开房车环游了澳洲(我和男票一起看的纪录片,我便问他觉得哪对感情最好,他是个明眼人,他说从2个细节可以看出这对夫妻感情最好,男人搭帐篷时,女人便过去帮忙一起搭。另外女人说她看到男人小时皱着眉头的样子很是可怜他,母爱泛滥)。例如西蒙,他是私生子,他母亲的情绪就常常不稳定,他自己结婚后生了5个,然后离婚,与1个带有女儿的女人重组家庭,又再生了1个,也就是说他家有7个小孩。他说他离婚后,自己的小孩很长一段时间都和他无任何联系,现在也只有3个和他联系,由此可见,他在婚姻中做的很差劲,他不是一个坏人,但他肯定没有承担应尽的家庭责任,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再例如布鲁斯,他博爱优秀,事业稳定,但是他42岁才结婚,这与他不会处理亲密关系,不能吸引异性有关,还好他善良可爱,运气也不会差,遇到了一个同样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龄女青年,能抚慰可能的精神寂寞。他们三个男孩,父母都是离异状态,而且布鲁斯和保罗总是被其它小朋友欺负(图片为证,哈哈,让人母爱泛滥的小可怜们,我想家长有必要告诉孩子们应付暴力)。一直觉得普通人的生活,一家人每天可以见面一起吃饭,是最大的幸福。

  其它3个平民区女孩,杰西21结婚,结婚2次,以离婚2次,生育3个孩子(她的母亲生了5个女孩)。有风湿病,生活主要靠婆婆的帮助和领救助金14年。她的儿子一个是助理厨师,一个是超市警卫员,一个要去当兵。琳恩19岁结婚,在流动图书馆工作多年,中年失业,家庭拮据,2个女儿都未上大学,并且女儿也早婚早育。苏珊24岁结婚,生育2个,35岁离婚,做兼职,42岁恋爱,并且进入大学行政部门做课程管理,49岁伴侣固定不再婚,工作稳定,并且一直在大学工作,成为了行政主任,并一直声称自己很幸运。

  普通的家庭就不要作了,安稳同心,共同努力,不要生2个以上的孩子。家和万事兴,要学会怎么和另一半相处,要全心全意为有爱的家庭付出。女孩不要太早结婚,在你连自己都找不到的时候,你认为你有能力承担一个家庭吗?如果不能改变了,就要安于普通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退休了虽然钱不多,无法环游世界,那么就把家里弄的舒服,多关爱家人,共同健康的生活就很好了。(托尼曾出轨,因为他不是一个特别有自己坚定原则的人,但他老婆选择原谅他,在35岁时,他并没有太多的忏悔,可是到56岁时,他却坦诚自己错了,非常后悔,并觉得自己亏欠老婆太多,因为她无论好与坏都陪在他身边支持他。

  说说成长

  关于教育:那些从小就知道自己方向的,也大多朝着规划的.方向前进。这个规划,需要父母有远见,以及对孩子的耐心观察,从而帮助他更好的前进。成长的路上教育是重中之重,他们的受教育经历程度,已经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读过大学的,他们的子女依旧在学业上有成。因为父母自己有学习方法,所以也能很好的教育子女。教育是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帮助,学到的东西,永远是孩子自己的,可以伴随他一生。成长的途中小孩需要爱与支持以陪伴,而不是只冰冷的规划,以此来满足你自己的虚荣心。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如你我一样,必须得到尊重,而且自愿给予他爱与关怀,毕竟他们最纯洁无暇的年代给你带来太多快乐,他们可不欠你的,你一厢情愿的把他带来这个世界,让他历经了各种生活磨砺。当然,成熟善良的人,一定会知道感恩,他们不会自私的与你一笔勾销。如果只有强迫与规划,恐怕会适得其反,就如尼尔一样。有思想的家长希望孩子均衡发展,会害怕孩子没有充分发挥潜力,或是迷失了方向,结果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努力。(图片释义,以下是他们小时候的梦想,选图片有偏见,首选颜值高的和我最欣赏的两个人,他们都很可爱,可是是不是已经可以看出端倪,例如他们接触的世界)

  关于成长:成长很难,并不是一帆风顺,从纪录片总结原因,是父母没有给予正确的关爱,才会使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其实父母付出那么多,肯定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就如苏西父亲会带去旅行,让她学舞蹈,但青年的苏西并不能get到父亲的爱护。苏西青少年时父母离异,16岁辍学,对学校没有兴趣,只想远走高飞,21岁时上了巴黎的秘书学院,世界旅游过好些地方,但她21岁时一直抽烟,非常焦虑,非常迷茫,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想起自己上大学时,也是想跑的远远的,然而并没有出省)当27岁再采访时,她已经结婚生子,她说是她丈夫的陪伴改变了她。

  例如,尼尔家庭条件良好,父母是教师,而他却落魄流浪,纪录片中也没有出现过他家人,在21岁采访时了解到尼尔对于父母的看法,想必是因为青少年时期家长给予过多的学业压力,致使思维丰富的他16岁开始焦虑抑郁,只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并且在一学期后就辍学。未能上牛津大学,对他打击很大,从此一蹶不振。尼尔父母可能对他要求很严格,给予的人性关怀比较少,尼尔性格也很倔强、愤世嫉俗,他们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可能彼此误会吧。其实焦虑抑郁的人大多敏感善良、思想深刻,不然也不会这么和自己过不去。每个人都需要鼓励和陪伴,爱是能量来源,好像说的很空~就例如以上两位吧,苏西在她老公的陪伴下,不再焦虑了。尼尔在布鲁斯的帮助下重新站了起来。(布鲁斯真是个值得钦佩的人。整部纪录片里最喜欢他和尼古拉斯)他曾有过伴侣,却因为包容心不够,难以长久维持。抑郁症初期,大多是内向型性格的人,他们小心翼翼的接触这个世界,常常没什么原因非常沮丧,但发展到后期,情绪不稳定常常愤怒。长期的心理疾病,消耗尼尔的大量能量,陷入了虚无的思考,如果说21岁的他思想与同龄人比还算深刻独特,那么到28岁时,思考是没有进步的,因为这段时间是黄金行动期,他仍然在思考中挣扎,错过了太多,耗费了生命。很多问题想明白了,就得赶紧行动!(图片释义,尼尔14岁时就有黑眼圈,看来学业压力真的太大了,如果他后来做了旅游车司机,只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该有多好)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12

  《人生七年》,制片方挑选了14名7岁的孩子,以阶层的视角每隔七年观察他们人生轨迹的变化。已经看到了第3季,这群孩子已经21岁,和现在的我年纪差不多。21岁的这群孩子中,有些人的目光已经暗淡,有些孩子的目光则变得更加锐利,目光之后则是与梦想的距离。

  第3季,最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意气风发的对着镜头说:“我认为这个节目有意误导了观众,节目只展现了我现在成功样子,而没有表现出我为取得这种结果所付出的努力。” 我觉得也是,评价一个人仅看他的梦想有多远大,那么对大多数人是不公平的,毕竟不是每个人的起点都会是那么高,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视野能支撑梦想的远大。评价一人一物,看他与梦想的距离,这不更合理吗?如果非要认为蝶蛹破茧成碟的努力是卑微而不值一提的,那你只是一个思想混沌、情感粗糙的人。

  记得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到关于高考的话题,我说:“怪不得你高中压力那么大,毕竟从小到大,你的家庭给你提供了最优秀的社会资源,你没有理由考的差。”在同一个尺杆下,我们都有跳过1米5的能力,但是种种原因,你比我的起点高了30公分,你的梦想可以是跳过1米8,我的梦想只能是跳过1米5。如果我和你付出同样的汗水,我永远无法超越你。如果你和我付出同样的汗水,你取得的成绩也不配嘲笑我,当你在嘲笑别人的时候,你也会惊愕,原来有的人起点就是1米8。但是别人能跳跃的尺干高度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依然在那,那管他呢。我不在乎我最终能跳多高,我在乎的是我为能跳到多高所付出的努力。现代人总是太累,无非心孽太重。

  放大格局,《人生七年》里的孩子,虽然他们是那么努力,在21岁时的人生轨迹,也基本按照自己7岁时对自己的人生设想运行的,但是没几个人跳出自己生活的圈。7岁孩子对人生的设想?7岁的孩子对人生能懂啥呀?7岁的孩子的人生设想无非是他周围环境的.思想意识在他脑海里的一种投射,所谓的设想不过是所处环境的社会意愿,孩子不过是实现这种社会意愿的工具,一个个孩子在21岁时看似踌躇满志,其实他们中有谁跳出了那个圈,到年老时,真会觉得自己这辈子过得幸福和值得吗?不信,你可以接着看,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看《人生七年》的后面几季。在社会规范面前,最大的无奈不是“金箍在头,欲说还休”,而是“金箍在头,你却不知”。想说的是,能跳出自己生活的圈,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一种能力。

  思想多元时代,一家之言,不必奉为圭臬。生活是自己过的,真当生活过不下的时候自然会改变;路是自己走的,真当走不下的时候自然会拐弯,何必总是听外人指手划脚。生活面前,谁都不会是备胎。不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只会让我沦为生活的奴隶。如果有些事情,非要说意义,那么评价这种意义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有些意义,非要说标准,那么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标准束缚自己?蚕蛹十七年的暗无天日,但是它自己觉得值,这还不够吗?我不怕暗无天日,但我怕看不到希望。我不怕到达不了目的地,但我怕看不到路上的风景,所以,你也不要多想。保持一份沉默的默契,这不很好吗,为何非要为这种无聊的论调而论战,不累吗?要相信,时间可以抹平一切,就不能有点耐心吗?

  “爱少年时代,放肆而无害。”——致沸腾的岁月

【《人生七年》观后感】相关文章:

《人生七年》观后感06-01

《人生》观后感09-01

《飞驰人生》观后感08-08

人生大事观后感悟06-07

飞驰人生观后感03-26

《人生大事》观后感05-23

飞驰人生观后感11-04

美丽人生的观后感11-17

《人生大事》的观后感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