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时间:2024-06-09 17:23:5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

  “哇!这么长的队伍,什么时候能排到啊?”我无奈地对父母说。终于等了恍如“七七四十九天”,我们来到队伍最前,根据计划直奔四楼。

  嘻嘻,我们计划的不错,四楼人少。首先我和爸爸妈妈参观的是钱币馆。这些钱币都是古代的,包括公元前,三国时期,唐、宋、元、明、清等古时候朝代所使用。别看我们现在的硬币是完整的圆,纸币很新,和古代钱币区别大着呢!我走进展馆,第一个看到的钱币是——长方形的`,扁扁平平,还参差不齐!嗯…下面的几个钱币准会让你大吃一惊:

  蚁鼻钱:名字有趣吧?经过我仔细观察,发现它模样很小,像一个小贝壳那么大,中间刻有“贝”、“君”等阴文。因为它像一只小蚂蚁歇在人的鼻子上而得名,是楚国用的钱币。

  马蹄金:这是一个用全金打造的马蹄形的货币。如果让马穿上这“马蹄”,那该多神气啊!

  贞祐宝券五贯钞版:这种钱币名字很长,表面也很大,长约20厘米,宽大约15厘米,就厚度也有1厘米。说来也真奇怪,古代人提得动这么重的“钱”吗?往展馆里面走,这些钱币就越来越接近现代了,也慢慢成形了。大小各异,奇形怪状,样品琳琅满目,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时间像水流一样迅速流逝着,钱币馆也在不知不觉中参观完了。

  接着我们参观了书法馆,玉器馆,雕塑馆……其中我最赞叹不绝的便是书法馆。瞧哪些书法家写的字,有些龙飞凤舞,有些小巧玲珑,还有些铁画银钩。这个展馆的展品并不多,却给我了一个启示:这些名人能写出一手好字,是要从小苦练的,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

  啊,参观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再回头一看那5个金字,它们仿佛在和我述说着古人的生活呢!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2

  利用周末放假的机会,我和同学游览上海著名景点。此次我们所前往的,是位于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的上海博物馆。众所周知,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建馆以来,上海博物馆举办了各种展览115个。其中有的是反映馆藏特色,如“明清书法展”、“丝织刺绣印染工艺展”等;有的是反映国家文物保护政策成就,如“文物博物馆10年成就展”、“刘靖基捐献书画展”等;有的是各省市博物馆来沪展出的珍藏文物展览,如“敦煌艺术展”、“湖北省出土战国、秦汉漆器展”等。现在的上海博物馆已对公众免费开放,此消息一出更受到了身处世界各地中外旅客的一致追捧,造福了大众,更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们去的时候正值展会时间,这次所展出的,是以整个新西兰最大的毛利部落为主题,塔胡部落为中心展开的展会。这次参观并没有以整个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参观,展品将毛利人日常的狩猎、捕钓、编织、雕刻技艺,以及和他们戚戚相关的神圣仪式直观地演绎给观众。在展出的文物中,除了用传统毛利工艺加工制作的武器、吊坠、神器等物品外,也有毛利人与西方人接触以后利用他们带来的新资源。如金属等,制作的物品。毛利艺术是活着的艺术,他们的'文化艺术也在适应历史潮流中不断演进、变化。在今天,新西兰人仍然对毛利文化与社会习俗存有敬意,可见毛利文化与我们当今社会的民族文化之间还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国古代青铜馆和中国古代雕塑馆。一进入青铜馆,馆内古色古香的深墨绿色色调,古朴典雅的木质展柜,以及灯光照明所营造出的气氛,无一不散发出浓郁的青铜时代的文化气息。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不同时期的青铜器,都反映出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发展的历史。而中国古代雕塑馆的气氛热烈而庄严,它以金、红、黑三色为基本色调,以佛教艺术中常用的莲瓣形做隔墙,石窟寺中的佛龛做壁橱,以及露置的陈列形式,使人有流连于石窟寺的特殊感受,640平方米展厅中的120余件展品上起战国、下至明代,体现出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整个展室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佛像雕塑艺术,从北魏佛像的飘逸俊秀、到北齐和隋代佛像的优雅洗练、生动传神;从形态丰满、姿态优美的唐代造像到清新秀丽、富有世俗情态的宋代菩萨像,观众可以体察到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最终与中国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

  来到二楼,位处二楼的是中国古代陶瓷馆和暂得楼陶瓷馆。中国古代陶瓷是上海博物馆知名的收藏特色之一,馆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青瓷、东汉时代的成熟的青瓷,还有人们熟知的唐三彩竞相争艳,给人以美的享受。暂得楼陶瓷馆展出的是从晋唐至清末的作品,其中以清代官窑瓷器为大宗,尤其是那成对陶瓷佳品更是让人赏心悦目。

  接着我们来到三楼,三楼的展馆是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玺印馆和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涌现出书法家丰富多姿的个性风格和书艺流派;形式丰富。类别多样的印章展品,则观众展示了中国印史的悠久历程和各个时期印章的不同风貌及其深厚的艺术内涵;还有就是从唐代至近代,各种绘画门类均体现出了中国绘画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位于四楼的上海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居馆和中国古代玉器馆。光辉璀璨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相互融汇、共同创造的。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文化。馆内暖色的基调配合新颖别致的陈列设计更显独特,让人仿佛进入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百花园中,感受到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氛围;历代钱币馆充分展现了中国货币发生、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概貌。在浅灰色的基本色调的衬托下,更凸显它的悠远古朴、千姿百态;而走进中国明清家具馆,就犹如步入中国明清时代的园林宅第,颇有种高雅脱俗的味道;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古代社会,玉不仅被用于装饰,而且是财富、权力的标志,又是统治者祭天祀地、沟通神灵的法物。玉器馆内件件的古玉器突显晶莹润泽的气色,图案纹饰更是纤毫毕现,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玉器文化高贵典雅、巧夺天工的艺术特征。

  上海博物馆,就是一个我国古代文化历史发展的缩影,在这里我们不光能大饱眼福,更能感受到千年以前的文化艺术气息!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是国际经济中心,充满了根式各样现代化的先进设施,人人都在为忙碌于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非常之快。他们生怕自己会被竞争者赶上甚至超越。所以,这个城市充满了喧哗、硝烟和永远忙不完的事物!空气仿佛变得凝重,生活变得越发压抑让人抓狂!当你心情不好却又不知去哪散心的时候,不妨就来博物馆。馆内柔和的灯光、宽阔的场地都会让你烦躁的心情舒缓很多,仿佛一切的压抑都能在这得以烟消云散,时间就在这一刻选择了凝固不前,让人们身心愉悦、留恋忘返!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参观好整个上海博物馆出来已经4点多了,我们都感叹时间过得很快,此次的上海博物馆参观之旅很成功!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大家一起进行此类的观光之旅,学习、感受到更多!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3

  在英格兰银行博物馆的中央天井栽种着一棵中国桑树。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棵桑树居然与世界最早的纸币——宋代“交子”有关,因为制作“交子”的原材料正是桑树皮。英格兰银行博物馆以这种方式纪念这段金融历史。1998年,时任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的姜建清站在这棵桑树前感慨万分,西方对待金融史的态度让他震撼。姜建清以一个银行家的眼光、智慧和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建立中国的银行博物馆的设想。

  民间瑰宝遍采撷

  桑树的“蝴蝶效应”很快就传导到黄沂海(现上海银行博物馆执行馆长)这里。1998年6月,上海银行博物馆开始筹办,黄沂海参与其中。第一项工作就是发起“银行文化寻根”活动,抢救和搜集金融文化遗产。一时间,工商银行全员行动,参与到一场回顾历史、触摸历史、呼唤历史、再现历史的“群众战争”之中。黄沂海回忆:“活动得到的热烈反响出乎意料,许多退休的老员工捐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银行物品。一个工作证、一张老照片、一个尘封的线索,都给筹建组巨大的鼓励,那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

  一次,工行某支行搬迁清场,工作人员给筹建组打电话,请他们派人前去查看是否有有价值的“宝贝”。筹建组从杂物堆里翻到一个布袋,里面装有97枚雕刻精细的牛角图章,分别是民国时期的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以及一些钱庄、当铺和保险公司的业务章,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一发现令筹建组欣喜无比,他们愈加意识到正在从事的不仅是一项普通的文化工作,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为博物馆寻宝的过程漫长而曲折却又充满惊喜。馆藏的全世界仅存的机械记账机就是从工行虹口支行的防空洞淘出来的。上世纪四十年代,银行记账都采用手工操作,上海的一些大银行为了满足业务量激增的需求,引进了机械记账机,其既有记账功能,又有计算功能,并附带英文打字机,一直沿用至上世纪八十年代。

  馆藏的这台“国民”牌机械记账机是美国NCR公司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产品,该公司上海办事处闻讯后,专门派人去银行博物馆查看。他们极为惊叹,即便是NCR公司也没有留存这款产品,他们有的只是档案资料。美国NCR公司总部为此特意发来一张30年代的美国职业女性操作“国民”牌机械记账机的照片送给博物馆留作纪念。

  老楼为解放前上海律师公会所在地。银行博物馆搬来之前,它是工商银行的复兴中路支行,一年吸纳100多亿元的存款,利润达2亿元。20xx年,工商银行下定决心整体腾出,让它成为银行博物馆3万多件宝贝的新家,常年展出5000多件。

  “大明通行宝钞”大过一张A4纸

  上海银行博物馆成立于20xx年,另一个名字叫金融博物馆,最初位于工行在浦东的大楼内。它声名远播,是全国第一家金融行业博物馆。海内外游客和同业想了解上海金融历史的,都会自己找上门来,1小时访百年路。每周二、四、六向公众开放,每年接待观众超过10万人,在上海的行业博物馆里是个不小的`数字。银行博物馆门口,巧遇几十人的学生参观团,一问,他们来自香港。

  钱庄水牌记录交易往来和银钱比价

  在上海建银行博物馆的想法,于1998年开始实施。现任馆长黄沂海讲述了博物馆由来的故事,感叹道:“还好及时收集抢救了那么多独一无二的老物件,使它们免于被当成废铜烂铁而散失的命运。再晚一点建银行博物馆,保存历史的难度就大了。”

  已卸任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的姜建清,1998年时任工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在海外考察时,姜建清见过为数不少的银行博物馆和展示馆,他深有触动,觉得应该肩负起一份历史的责任。1998年6月,工行决定筹建银行博物馆,在行业内率先展开保护和抢救金融文物的行动,继往开来传承金融文化,激励奉公敬业、励精图治的精神。

  银行工作证

  上下一心,一场全行员工参与的“历史保卫战”打响了。仓库里的印章凭证等旧物,因装修即将废弃的橱柜和铁门,工行基层员工都会长个心眼,问问银行博物馆是否需要,还真收到了大量的宝贝。许多白发苍苍的离退休干部热心献计献策,捐献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银行物品。“即使有些珍贵的史料丢失了,但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我们都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寻找它。”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4

  六月六号早晨,我们去了上海博物馆。博物馆免费参观。

  上海博物馆,坐落在市中心——人民广场南侧,整幢建筑外观,圆鼎状框架结构,上圆下方,寓意中国的传统说法“天圆地方”。从远望去,建筑恰如一尊中国古代青铜器。迈进圆形中厅,仿佛与熙熙攘攘的喧嚣市井隔绝,置身一个寂静文化艺术世界。由于是早上,观众不是很多,印象深刻是,半数以上为外国游客,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等,其中遇见日本妇女,身着亮丽和服,脚穿木屐,微微弓着腰,足下碎步,装饰好像参加盛典。外国子民,渴求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前来瞻仰。

  整个博物馆设有青铜、陶瓷、书法、绘画、雕塑、印章、玉器、钱币、少数民族工艺十个固定陈列厅,另有国际交流书画展等。

  中国古代青铜馆设在一楼。陈列着自公元前21世纪夏代,到战国时代各种青铜酒器、食器、乐器、兵器等。那个年代,青铜器作为贵重的合金,被制成礼仪用器,多用在祭祀祖先神灵,宴请嘉宾贵客,举行隆重典礼盛大场合。青铜器显示其主人贵族身份、地位和权利。春秋晚期的牺尊,展露古人高超铸造技术,造型繁复,纹饰精美,一副憨态可掬模样。还有编钟,大小不等,声音差异,排列组合演奏乐曲,古人蛮有创意的,生活趣味悠然自得。

  中国古代陶瓷馆位于二楼。陶瓷品种丰富多彩,古朴典雅,栩栩如生;景德镇窑,青花骑兽吹螺人像,那老翁神态迥异,生动传神;还有绚丽斑斓的唐三彩,一一汇聚古人智慧、精湛才艺。

  中国历代绘画书法馆居三楼。百余件绘画精品参展,此次主要是明清各派各家杰作,风格多变,有讲究工细、整饬,墨彩丰富,精巧深微的院体画;或笔墨放纵,洒落简略,写意物象形神画;约略作品,寄情山水花鸟,注重笔墨情绪,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颇多。笔墨各异,精彩纷呈,历史悠久的中国民族绘画,堪称世界美术领域中奇葩。我特喜欢扬州八怪金农的作品。

  金农(1687—1763),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寿门,号冬心先生,别号有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龙梭仙客、三朝老民、荆蛮民等。他博学多才,在书画、诗词、鉴赏诸多方面都堪称大家。

  金农的《山水册》,纵26.2厘米,横34.9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纸本。设色。此册共十二开。每开都是诗意与画情交融。每开所绘景物寥寥,然造境立意高妙别致,笔墨生拙而秀韵天成,是金农画风本色。当时的金农已是暮年,艺术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因为他平生所见的历代名迹无数,博学多才,涉猎丰富,不仅在文学上造诣很深,而且具有精湛的书法功力,所以在绘画创作中能够作到“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习气”。这件《山水册》虽然只是一件案头小品,但展现给观者的视野却相当宽阔,精湛的笔墨技巧和大胆的构图都给人一种新颖别致、情韵高远的感受。

  美术史学界普遍认为,金农是在应博学鸿词科落选后才开始学习绘画的。这种说法虽然具有普遍性,但与史料记载存在差异,厉鹗《樊榭山房集》中就有“督牛犁我田,欧阳圭斋句也。寿门为图,因题其后”的记载。这篇跋文作于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当时金农31岁,这是见到的最早有金农绘画活动的记载。在他自己的《冬心先生集》中也有他40岁以前从事绘画的文字记录,但这些时候的创作都是偶尔的事情,并不是主业,更不是为了衣食之需。在金农的心目中,诗是第一位的,书法次之,绘画更次之,之所以在50岁以后他才开始卖画,不仅是因当时的绘画已接近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更主要的是将它作为谋生的手段,不得已而为之。

  乾隆元年(1736年),受浙江归安县县令裘思芹(鲁青)的荐举,49岁的金农人都应选博学鸿词科,但未被选中,郁郁不得志,于是游走于齐、燕、赵之间,最后流落到扬州,以卖画为生,先后居住在三祝庵、西方寺,直至77岁时去世。看画如见其人,心中滋生不舍之意,此事古难全。

  书画展馆灯光是感应的',人走到正面灯自动亮起来,显示画全貌,当你离开时,光线渐渐暗淡,如此精心设计,可能顾及强光对画质影响,好细心啊,折射对作品尊重、保护,润物细无声。

  展馆宽绰,光线暗淡,人影绰绰,幽静寂寂的。你可以静心、自由浏览,也允许拍照。这里,没有喧哗,人们默守契约,用眼和心观赏,平和静穆,品味历史文化艺术珍品,沐浴一种精神享受。

  造型古朴典雅的明代家具展在四楼,以及用料宽绰,装饰繁缛,厚重华丽的清代家具,还原了明代厅堂、古代家具使用场景,那文房四宝流溢着书卷墨香。我在静静地欣赏,一位老外神情专注的移动到前边,“sorry”,老外脱口而出,我一愣,奥,他挡住我视线了,不由得会心微笑。道歉,感受文化素养,顾及他人,一种美德哦。

  自己行色匆匆前行,是否只顾自我,忽略遮蔽他人呢?

  崇尚自然,淡静从容。做人作画,走自己的路,画自己的画,抒自己的情愫肝胆,成自家的笔墨程式和造型规范。平乎?易乎?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5

  星期天,我们嘉兴晚报小记者来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

  一大早,我们先来到教室等带队老师的到来。老师来后,我们排好队坐上大巴车,踏上了去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旅程。在大巴车上,我感觉很是无聊。我东瞅瞅,西望望,想看看别人在做什么。我看到有的人在看书,有的人在吃东西,还有的在玩电子游戏……。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上海自然博物馆。我像是被关了多年后终于获救的“犯人”兴奋的从大巴车上“冲”下来。

  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感觉和坐大巴车的感觉截然相反。博物馆里好玩,有趣,关键是可以学到许多新知识,仿佛给大脑又可打开一个新的'关卡;而坐大巴车很无聊、没劲。

  从大巴车上下来后,导游给我们先介绍了一些博物馆的外部特征及参观时的注意事项,然后我们的参观之旅就真正开始了。

  我们首先参观了“起源之谜”展区。这里有许多发明家发明的望远镜,显微镜展品,还有很多关于地球是怎么出现的,宇宙是什么,生命是怎么出现的,等等只是信息。穿过“起源之谜”展区,我们来到了“生命长河”展区。这里有许许多多动物标本,有熊、狼、鸟类、猴子…….,但我影响最深刻的是恐龙。只见一只巨大的蜿龙吊在半空中,摇晃着又长又粗的脖子在那叫着。看完这些标本,我们来到了有蛇、蜥蜴、蝴蝶、水母的地方。那些蛇和蜥蜴就像死了一样静静地趴在地上;鱼和水母很有趣,鱼儿们摇晃着尾巴,一会儿在珊瑚里游来游去,一会儿在水里打闹、玩耍。看完这些,导游将我们领到“生存智慧”展区。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小动物们的聪明才智。比如,一只小鸟为了吃到躲在树洞里的小虫子,会找一根带杈的数值将小虫子捅出来;兰花螳螂为了躲避天敌,会将自己伪装成兰花的颜色……。看到这些我们小记者们都赞不绝口,议论纷纷,那场面热闹极了。再往前走,来到了“走进非洲”展区。这里有许多非洲的动物,大多数都是肉食动物。这里还有许多娱乐项目,但我最喜欢玩“点松果”游戏。由于时间不早了,我们看完“走进非洲”展区后结束了一天的旅程。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每个展区都非常有趣,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去参观。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6

  今天晴空万里,是我和爸爸在上海游玩的最后一天了,我们决定去上海最大的展馆之一——上海博物馆参观。

  排了将近一个小时队伍,我们进入了博物馆,整个馆分四层,我们决定先上四楼,依次走下来参观。

  在四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硬币馆,里面收藏有三千多件展示品,有纸币、刀币,还有金、银、铜、铝锭等。馆内大型电视机向我们介绍了古代硬币发展的历史。

  然后我们又去了古代家居馆,里面的家具古色古香,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椅子、桌子、床以及有特定用途的家具。这些家具几乎都是用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等名贵的木材做成,非常名贵,而且工艺精湛,真佩服古代工匠师的灵巧手艺。

  第三层是书法馆和绘画馆等,我们先去参观书法,那里的字写得非常好,粗细大小均匀,一个个字好象被写活了似的.;绘画馆里展示的名师画,有牧童放牧图、荷花图,还有一幅超长的“清明上河图”,每幅图都画得非常精细,仿佛自己也进入了美丽的画卷之中。后来,我们又去了二楼的陶瓷文化馆和一楼的青铜馆、雕塑馆。

  通过今天的参观,让我又增长了许多知识,真令我兴奋呀!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7

  参观博物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去上海博物馆倒是第二次了,毕竟是免费,毕竟博物馆大,毕竟常有特展。这次突然有些感受想写下来。

  历史记录着人类的脚步。从藏品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各种第一次。我想当时的他们一定不会想到今时自己的种种居然能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而这些都是考古者孜孜不倦地为我们揭露的。看着这些藏品我能看出考古者的热情、梦想与希望。

  历史是一曲生命的赞歌。生物、人类在恶劣的环境、有限的资源下,爆发智慧,彰显对生存的渴望。生存之后衍生出了文明。我们可以发现,在适宜生存的地方,人们聚在一起,然后就有了文明。一切以生存为根本。有利于生存的就是好的,威胁到生存的就是邪恶的。在为生存烦恼的同时,有些人开始了创造,贫乏的物资不能限制人类的创造力,利用仅有的资源创造出工具,开发出新的资源进一步服务于生存。满足了生存之后,人类又抑制不住艺术能力的爆发。

  远古的艺术家开始用各种形式记录着生活,讴歌着自然之神与精神之神。自然之神的产生寄托着人类对于自然的感恩与畏惧。那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和谐的,他们挣扎着活下去,他们摸索着与自然友好共存的方法。信仰哺育着人们的精神,同时丰满起艺术。艺术伴着宗教成长。从艺术作品中我们认识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神。那些远古的'随着文明的消失而消失的神,那些在宗教冲突中被人抛弃淡忘的神,被艺术保留了下来。我们从艺术流传下来的故事中看到了神的身影。

  同时,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不同的文明中有相似的神祗相似的事件,比如大洪水灭世的故事,美索不达米亚的《吉尔伽美什史诗》、西方后来流传的《圣经》、中国的《共工怒撞不周山》。我相信这些故事可能是人类迁徙、文明传播的结果,也可能是身处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的见证。

  文明随着迁徙与贸易走向世界,然后融入了当地的特色,衍生出了更多的文化。比如国际象棋(不同于中国象棋的西方象棋)居然起源于东方的印度。比如我们熟知的皮影戏在印尼另有一番风格。在博物馆里世界仿佛又由一条线索联系了起来。

  在博物馆里,感概着人类文明的同时,我亦不禁叹服古人的创造力与工艺,被陈列柜中的展品迷住。说说我最喜欢的部分:工艺,如精雕细琢的金器,惟妙惟肖的石像(尤其是安详的佛相,质感的肌理),精湛的书法技艺。神话传说史实,一个个似乎都能衍生出一段段或浪漫或惊奇的故事。许多漫画都由此取材,如《天是红河岸》《黄金的鸟笼》《圣传》《幻兽星座》,看完漫画回过来看相关的展品,那些名字变得熟悉可亲。感觉太奇妙了。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8

  本周的快乐活动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上海铁路博物馆。

  走进这幢具有英式古典建筑风格的博物馆大楼,仿佛步入了时光隧道,代表中国铁路百余年发展史各个阶段的800多件展品静静地诉说着或久远或现代的故事。

  按照1876年建成通车的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吴淞铁路上曾经运行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先导号”1:1的仿制品、清光绪年间的火车时刻表、铁路早期用灯和铁路司机用表,一系列珍贵的铁路老设备让我们认识了时代的变迁。50年代火车小站行车室展区的“铁路员工”别提多逼真了,起初同学们还以为是真人扮的,走进一看才知道是蜡像----简直以假乱真。

  最让大伙感兴趣的莫过于和谐号机车仿真操作台了,它可以模拟高速铁路运行周围的'环境声响,大家争相站上模拟平台体验风驰电掣的感觉,屏幕上火车转弯时,我在平台上感觉身体也跟着倾斜晃悠似的,真是身临其境。想想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火车一百多年前刚引进时,时速只有二三十公里,中国还不具备自行制造机车的能力,而如今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铁时速已超过三百公里,早已是今非昔比。相信等我们这一代长大、掌握更先进的科学知识后,中国铁路的发展会更加令人刮目相看!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9

  昨天,我们一起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历时三个多小时,勉强看完。其间,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有不少外国人,他们瞪大了自身的眼睛,面对着眼前神秘的东方神器,他们叹为观止。作为炎黄子孙,谁不为自身伟大祖先创造的光辉成就而自豪?谁不感到我们的历史何其辉煌?可是,当我们仔细的、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我们的历史时,我们会吃惊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却也有着令人诧异的遗憾!

  也许,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雕刻、书法、绘画、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等等,其中的每一项成就都能让那些老外“喝一壶的”。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细细的思考,就会发现,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遗憾,那就是他们没能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骄人的成就。整个上海博物馆,没能看到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的佳绩,所感受到的只是他们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精深的艺术涵养。我想,也许国内绝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这样吧。为什么他们没有能在其他方面创造出可以与以上领域相媲美的奇迹呢?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到底是谁束缚了我们伟大祖先的思想?是谁导致了我们有极少的机会学习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公式和定律?除了王朝、政府、皇权、桎梏思想的酷刑,还有什么?孔子、李斯、秦始皇、汉武帝、董仲舒、隋文帝、程朱理学、八股文、康雍乾文字狱。这所有的一切,湮没了我们的百家思想,更葬送了我们祖先在其他领域的开拓机遇。所有人,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被儒教思想束缚着。光宗耀祖、身世显赫是他们唯一的生活动力。青铜器,无非是奴隶主贵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无非是皇家御用的'金贵之物;雕刻,无非是统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书法和绘画,无非是那些读书人予以扬名天下的途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无非是文人们借以“含沙射影”、抒发心中苦闷的媒介。这么一想,我们会猛然发觉,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大多却是娱玩观赏之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伟大的发明,开创性的理论,泽被万世的思想,却少之又少。就连我们引为为豪的四大发明也只能称得上是工艺发明,最多可以认为是技术创造,却也不是科学史上划时代之作。

  由此可见,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重视程度,和一个社会的风气,以及人们由此形成的思维习惯休戚相关。我们的祖先从汉代的开始接触火药,到唐代在战场上的牛刀小试,再到明清时代在军事上的大批量使用,其间竟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时间。而在西方,同一样东西却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重视和发展,以至于后来利用中国人传给他们的火药做成了自身的坚船利炮,把一个泱泱大国打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火药仅仅是中国古代所有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那,是什么阻止了这些技术的发展?诚然,不是我们的祖先比外国人的祖先笨,而是因为他们早已被那些所谓的“正途”思想束缚的寸步难行。

  也许,没有必要为我们五千年的文明过于自豪。过长的发展历史也许是一种不幸,始终被一种阻碍先进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宗教”式思想所统治是这种不幸降临的源头。世界四大文明最后只有我们中华文明仅存于世,现在却也是伤痕累累。在我们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最近几个世纪,没能出现一批划时代的,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成果,是我们的遗憾,它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两个世纪全面落后于西方列强的局面。中国人不应该怕暂时的落后,自由的思想氛围、开放而富有开拓气息的社会、理性而不失道德的国民素质是我们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一切束缚国人思想的力量都不应在当今时代产生和存在。我们已经失去了几千年的发展机会,此时不进,更待何时?

  因此,我们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仅仅能证明一点:我们华夏民族有无比坚韧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历史早已过去,辉煌也罢,惨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谈中”。我们应该用更清醒的头脑去认识自身的不足,我们要做的不但仅是拿着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所谓的“辉煌”沾沾自喜,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曾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0

  昨天,上海虽然下着雨,但也没有阻挡我和孩子们去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步伐。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延安东路,是坐北朝南6层英国古典风格的建筑,馆名是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书写的。

  上海自然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之一。共有24万余件标本藏品。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内容包括:古动物史,古人类史,现代动物三部分,现代动物又包括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还有上海地区古尸展,海洋动物展览共有九个陈列室。

  一楼:古动物史。二楼:古生物进化史、古人类、古尸。三楼:无脊椎动物、鱼类。四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整个陈列按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反映生物演化的历史进程,以动物界门,纲,目的代表物种,并配有各种生态景观环境,科学展示了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形象反映了它们的栖息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其中许多为我国的特产和一二级的保护动物。

  在古动物史陈列厅展出的一百多件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厅中央的合川马门溪龙和黄河古象:前者身长22米,肩高3.5米,体重几十吨,发掘于四川合川县,为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后者体长8米,身高4米,一对门牙就有3米长,发掘于甘肃东部黄土高原,也是古兽中的庞然大物。此外,还有许氏禄丰龙、多棘沱江龙、魏氏准噶尔翼龙、恐龙蛋、恐龙脚印、玄武蛙、鱼龙、雷兽、巨犀等古动物化石。

  这里展示了从地层中挖掘出的古代动物化石。阐明了动物的起源和发展,兴盛和衰亡。恐龙,古象都是已经绝灭了的动物,千百万年过去了,在地层中留下的仅仅是它们的化石,这些化石犹如特殊的文字,向我们叙述着远在人类出现之前的亿万年内动物演化的生动故事。

  对从来没有参观过自然博物馆的孩子们来说,恐龙还是有足够的震撼力的。刚步入大展厅时,由于里面灯火昏暗,面对大大的恐龙骨架,孩子们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也许是惊叹于它们的庞大。

  现代动物陈列共有展品2千多件,其中有的还是中国特产动物,也有不少外国珍稀动物。并配有生态景观衬托。在陈列标本中,有大珠母贝、大鲵、扬子鳄、东北虎、白鳍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外国珍稀动物,如高脚蟹、极乐鸟、美洲狮、鸸鹋、沙袋鼠等。

  古人类史陈列展品3百多件,展示了人由古猿的进化历程,人类社会是由猿群发展而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色的人种的区别,形成了人类的原始社会,以及贫富两极分化,阶级产生,原始社会瓦解的进程,从最原始人到现代人的'300多万年历史,这里还有许多不同人种的塑像。

  今天也许是因为下雨,来这里参观的人不多,多是学生、三口之家,几十张的照片,还没有把自然博物馆扫了个遍,可惜电池没电了,备用电池忘了没带,真是遗憾!

  馆内张贴了一些关于博物馆的介绍,我的总体感觉是:展品标本都是50,60年代制作的,陈旧僵硬,展柜不密封,很多标本上都是灰。介绍文字因为年代久远颜色都淡了,好多还是手写的。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樟脑味道。因为下着雨,好多展室开着窗,亦有的展室,吊扇加立式空调调节温度,总的来说这样一个博物馆看上去比较陈旧,是应该全面整修了,是应该搬迁了,和大上海的形象完全不搭调。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1

  上海是一个科技文教很发达的城市:上海科技馆、上海美术馆、上海体育馆、上海博物馆等等,这些都在展示着上海的科技文教气息。

  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了上海这座世界闻名的大都市。第一天看了世博会,第二天我们便去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有四层。我们一进博物馆,就听到一个漂亮的导游小姐在作精彩的介绍,博物馆的一楼有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在第一展览厅里,中国古代雕塑馆里面收藏有120件雕塑。这120件雕塑展现了从古至今的文化变化和佛教艺术文化。中国古代青铜馆有400多件青铜珍品,它们有着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二楼有中国古代陶瓷馆。在第二展览厅,二楼有陶瓷精品500多件,个个都是集历代名窑的佳作。

  三楼有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印章馆和中国历代书法馆。绘画馆汇集了唐宋元明清的明家真迹。一幅幅画都那么栩栩如生,多姿多彩。印章馆汇集了西周至清末近500件精选的实物展品。

  四楼的第三展览厅,有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历代货币馆。在中国历代货币馆里我看到了最值钱的成吉思汗金币和最不值钱的无名小钱。最大的和最小的、签字板的袁像共和纪念银币、像一把钥匙一样的刀币。以及清朝的一元、十元、一百元的纸币,明朝和宋朝的`纸币等,总共有500多件的展品。家具馆大部分展品是明代以来传世至今和明墓墓出土的,有书房用品、衣柜、桌子、厅堂、椅子等。玉器馆有300余件精美的玉器,有朴实神秘的,也有传世绝品。

  上海博物馆里面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这次都没有看完,下次有机会我还要来参观。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2

  上周我们拿到了老师给的电影博物馆的票子,想着,大概是介绍电影的历史吧,于是我们便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在星期六的一天中,我们参观了上海电影博物馆,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和电影有关的知识,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许多……

  我们八个人(黄天爱、郦丝箫、宋雨青、刘陆淇、李昊、毛晔淳、周子红、叶哲宇),在星期六下午一点到学校门口集合,一起出发前往上海电影博物馆参加小队活动。所有的成员都到齐后,Let’s go!坐了14站56路公交汽车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上海电影博物馆。一进去,我们就坐了乘到4楼的电梯,在电梯的天花板上,有一个小小的屏幕,上面倒数着:“5(伍),4(肆),3(叁),2(贰),1(壹)”。当1结束的时候,电梯门就开了,刚一走出门,我们就进入了“星光大道”,地上红色的感应灯就像红毯一样闪烁,在两侧墙壁上有各种观众,记者的造型,闪光灯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我们就好像真的当了一回电影明星!

  再往里走,有一面长墙,上面都是有名电影明星,在墙边,有展柜,里面都是这些明星的文物,让我们兴奋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墙上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成龙,蝴蝶……突然我们被电影里独有的“咔”声所吸引,原来在一面景板墙边,真的有人拍剧!一个穿着老上海旗袍的美女在门前渡着,而这一幕却因为各种小的`瑕疵,导演的不满意,而一遍一遍的重新来过。我们不禁想到,原来拍电影也不是这么容易啊!在金光灿灿的照耀下,我们看到了曾经上海拍摄电影场景的模型,大家都纷纷和“不动”的人物拍照。向前走着,一幅一幅的海报进入了我们的眼帘,原来百年发行放映展区透过模型、广告及百余幅各个历史时期的海报,回顾发行放映的百年历史,展示上海电影长盛不衰的文化魅力。我们的同学总是发现一张张大家小时看过的电影,常常引起一声一声的回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回忆电影的场景。

  不知不觉我们就逛完了一层楼,我们充满好奇的来到了3楼。还在自动扶梯上的我,就听见同学们激动地叫声“葫芦娃!”“黑猫警长!”“小蝌蚪找妈妈!”原来是一个个我们小时候熟悉的人物造型。在这一楼里,仿佛是回顾我们小时候的乐园。在这里,可以在荧幕板前体验自己的配音和电影动作,同学们都争着、抢着听听自己在电影里的配音是否和原著接近。听,是什么让大家都笑的那么开心?原来大家在看加菲猫,大家笑的不只是加菲的滑稽的动作,而是上海话版的加菲猫更引来大家的注意。我们还看了短片“梦之船”,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上海电影长河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上海的成长。

  来到二楼,这是一层体验楼,我们在此观摩影视作品的生产创作流程,而且还看到了在工作室:有叔叔阿姨在“平板电脑上”认真的画着动画。我们还看到了录音室等。那里还有手摇放映机、各种演员的服饰。突然听到了庄严国歌的我们急忙冲下1楼,哇,左边的一面柜子上大概有几百个奖杯吧,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辉煌。时间也在不经意间流失,“咔嚓”八个少年的灿烂的笑容伴着“上海电影博物馆”字迹,一个下午的活动结束。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感悟了很多,原先一直很羡慕电影演员在影片里,社会上的风华绝代,遭众人追捧。但是这次活动中,我们第一次感觉到了原来拍电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自身的素质要求,还有一定的耐心,看起来很容易的一条片子,都是经过上百次的演练铸就的,我们不能随意的说一部影片的不好,因为他们也都是用心血做成的。上海电影历史的发展,让我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改变,这更是让我们欣慰。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3

  休息,百无聊懒,感觉好无趣! 女儿提议:带我们去上海自然博物馆看看。有孩子们请客,我当然高兴!

  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地铁13号线,它特意建立了一个站点,并设有多个出口,给予前往观光游览的人们提供了快速而又便捷的绿色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馆,门票30元,人好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也有许多是中国各地来的参观者。走进博物馆,首先看到了两具高大的恐龙骨架,超大无比的大恐龙一下进入眼帘,那仿真模拟的深沉高亢的声音在整个空间回荡,似乎一下子把观光的人们拉回到了很久很久几万年前......

  展厅里还有许许多多动物的标本:金丝猴、大熊猫、金钱豹、虎、亚洲象、梅花鹿、羚牛、扬子鳄、白鲟、狮子、长颈鹿、袋鼠还有恐龙蛋等等,那动态十足的摸样,栩栩如生。

  生命的长河奔流不息,绵延至今40亿年,谁也不能窥其全貌。全球的生物星罗棋布,编辑海洋、天空、陆地,谁也无法令它们聚首。今天,古今生物跨越时空,济济一堂,如同生活明的长河汇聚凝结一瞬。一件件的珍贵的标本待给我生临其境,感受生命的多彩,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是什么?浩瀚精深的宇宙又是什么?你可以在这别有洞天的博物馆里找寻,追溯,甚至可以亲身体念遨游星空的`感受与美轮美奂的奇异过程。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各场馆错落有致,是根本看不过来的,当我们依依不舍离开的时候,参观的人流还络绎不绝进入。

  上海博物馆的参观之旅是集视觉、听觉、触觉的自然科学的一次盛宴。她让我获得了不少新的知识,也让我经历了一次全新的体验。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4

  今天,我去参观了上海汽车博物馆。博物馆的展示面积约10000平方米,分为历史观、珍藏馆和探索馆,整个展馆陈列了各式各样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

  我们先来到了一楼的历史观,在那里我看到了最早的车,他们基本都是木头做的。比如一列木头小火车,它全身呈桔黄色,车头后面的车厢上,“背”着一个木桶;再比如说一辆四轮老爷车,它的轮子也是用木头做的,左上角有一个喇叭,右上角是一个方向盘。一辆辆车子仿佛让我们回到了过去。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慢慢地把木头替换成了钢铁,使车身更加坚固;轮子变成了橡胶,使汽车行驶更加平稳;座位都包上了沙发一样的皮,使乘坐更加舒适……

  我还看到,许多汽车的车头上有各种各样的雕刻装饰,有的像一头飞快奔跑的猎豹,有的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有的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二楼的珍藏馆,这里集中展示了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的经典车型及一系列加油设备,生活用具,生动体现了人类社会与现代汽车割不断的亲密联系,带领我们领略了时间留下的痕迹,科技与艺术的光芒。从1890年的凯曼马车到1921年的`劳斯莱斯,从1906年的凯迪拉克到1974年国产红旗,一辆辆珍贵的汽车仿佛正在向我们述说着一段段流经岁月,汽车传奇。

  最吸引我的要数那辆1970年的红色玛莎拉蒂跑车了,它的外观十分霸气,最高时速可达248公里每小时,是当时无可替代的超级跑车。

  最后,我们徒步来到了三楼的探索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汽车的内部构造。原来,平时我看到的光滑外表,里面是那么复杂。每一个零件,好像汽车的经脉,围绕在周围,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在门口合了一张影,然后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汽车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5

  上海博物馆是个非常大的博物馆,如果您有空去参观一下,将会得益匪浅,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理解中国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5000年文明史对于每位中国人来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些可以通过文物,书法等表现出来的,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一看的必要,同时通过参观,您会发现,即使您知识很丰富,但您还是只能理解其中十分之一还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还不到这个比例吧。

  目前,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的,在家只会通过书本等传递历史知识,让孩子到上海博物院去看看,让他们了解我们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成绩,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对于孩子的上进心有帮助的,对于提升孩子的视野是有帮助的,上海博物院确实是个好去处。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相关文章: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02-16

上海航海博物馆导游词经典09-06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1篇)08-04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通用30篇)08-13

博物馆观后感11-15

博物馆的观后感09-12

博物馆观后感01-08

博物馆观后感范文07-04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