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1、主持人和嘉宾预热典读会,太吸引人了!
嘉宾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尚书》学会的钱会长等。
几个人侃侃而谈,提纲挈领,就把尚书的重要性提了出来。《尚书》对于华夏民族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其中提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了这是一本对全民和国家都有好处的书。
《尚书》是源头,就连后来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以及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都是由尚书中的这句话演变而来的。
所以说,尚书重要,因为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2、多舞台话剧场面演绎古代故事,太震撼了!
演播室之外,表演环节创作班子令人震撼、中国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挂帅担任艺术总监,倪大红亲自出演保护《尚书》一辈子的伏生,演绎了一个精彩的伏生救《书》图。
伏生,秦朝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从图书馆里偷偷地把尚书运了出来,因为那时候是竹简记录,现在的一本书那时候得写一车竹简,所以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甚至牺牲了孩子和老婆,才把《尚书》运回老家。
没想到,家乡也是战乱不断,为避战乱,伏生就把尚书藏到了家中墙里,20年后,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损毁大半,只剩下一小部分共28章内容还算完整。
故事虽简单如此,但是用话剧表现出来就难了,可是央视和请来的艺术家门做到了。
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在牧野的`故事,伏生传书、伏生童年学《书》等几个历史场景,分别在搭建的多个舞台上演绎,梦幻的灯光,场景的无缝切换,演员阵容的强大,精彩的表演,都令人赞不绝口。
3、撒贝宁和伏生上演穿越,太奇思妙想了!
撒贝宁和伏生先后穿越20xx多年的时空进入对方的生活空间并与对方进行对话,这个编剧编得太厉害了,把现代人的疑问提出来,让伏生解答。
节目的最后,再请伏生穿越到现在的图书馆,让伏生知道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想要看尚书唾手可得,因为人人都有手机,搜啥有啥,这样也可以告慰为保护《尚书》倾其一生的付出和希望了!
当然,书中对孔子修尚书,他的后人孔安国致力于推广尚书,也有所提及。
总之,《尚书》作为四书五经之一,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传承下来九死一生太不容易了,弘扬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和道理,就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的目的,而且央视做得非常完美,真正把这本上古文献解释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让普通人也理解了这些古老的东方思想和古老智慧,相信这些知识一定会滋养更多人的心灵,并点亮他们的未来!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一部典籍,凝聚了中华人民世代的心血与智慧。人们世代相传,将一部那典籍流传至今。接下来了,我们就一起走进典籍——《楚辞》。
说到《离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以屈原浪漫主义为主的一部千古流芳的典籍。
战国时期,楚国与齐国联盟之时,秦国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为诱惑,让楚国放弃与齐国联盟。正当全朝廷都在大摆庆宴之时,只有屈原一人上书朝廷,当众对楚怀王说这只是秦国的一个圈套。可是朝廷上的官员都不相信,让大王不要听信屈原,要去追随世代楚王的理想——收回商於之地,秦国派来的使者也极力辩护,还以自己的.性命发誓。
一向与屈原交好的楚怀王在这种情况下竟听信谗言,拒绝了屈原,屈原失望地走出朝廷,留下了千古流芳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诗中,是他对国家的失望、朝廷的厌恶、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志向与道不尽的家国情怀。
但今日,却是越来越多玩世不恭、对国家、社会、人民漠不关心之人。我们需要屈原的高洁情操,需要他的爱国之心。
在楚怀王刚即位时,屈原就已写了举世震惊的《橘公颂》。面对众多官员的质疑,一篇《橘颂》,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热土的热爱及拳拳的赤子之心。
据说后来,屈原回到汉北,看到前方战士们咏着《橘颂》,前仆后继、热血奋战。可见其深深的感染力与爱国情思。我们的中国,正是因为爱国的这种思想,念着“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战士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
屈原还为了祖国,整理成古代诸多先贤的经历、思想,汇聚成了《离骚》,源远流长。为探索成功的政治道路,屈原坚贞不屈、不辞劳苦。终是留下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终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种求索精神,为中国挖掘了不可计量的宝藏。若是没有这种求索精神,中国人的高速铁路或许还落后于世界;若是没有这种精神,5G网络也许还没有出世;若是没有这种精神,中国就没有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坚持求索的精神、深切的家国情怀……一部《楚辞》,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读典籍,领略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将先辈们精神的薪火不断流传下去!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全新大型文化类节目,以多舞台、多场景、古今对话的创新方式出现在大众眼前,刚播出便收获了4。5亿的播放量。
节目将聚集多名演员来演绎典籍里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借由不同时空坐标里写书人、读书人的闪亮故事,让经典照进现实,展现经典书籍中的中华文化。
当我初看这个节目时,我的感觉是:惊艳!首先,节目的场景设计十分巧妙,甚至可以说是独具匠心。为了让观众沉浸地走进历史,确实做了很多考虑,旋转式座椅就是一大体现;其次就是演员的深情演绎,古人的情感复杂,不是那么容易揣摩的。
比如最近一期中的“伏生”角色,伏生作为一个心系《尚书》且年过九旬的老人,其扮演者倪大红老师需要从人物心理、语速、动作快慢等多个方面考虑如何去展现人物形象,这很考验演员的职业技能和其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同时,我们从节目中也可以看到很多观众都被伏生的“舍命护书”所感动,热泪盈眶,这也恰恰满足了我们一点点的精神需求。生活在快时代的我们,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品读经典,这个节目也正是一个好的契机,我们需要感谢这个节目,感谢这种创意!
节目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几句:“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不仅仅是一本历史悠久的书,他蕴含的更多是一种智慧,一种情怀,一个国家的象征。希望中国文化能够在各辈人的努力下薪火相传,经久不息!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三十晚上还在感叹:以前的春晚,是主角,全家人围坐在电视前,目不转睛,气氛热烈;现在的春晚,是背景,全家人围在一起,玩着手机,聊天吃零食。
快节奏的社会,焦虑的生活,让我们爱上了手机的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爱上了小视频的喜感、朋友圈的热闹。什么时候,能让我们主动放下手机,屏蔽一切消息,静下心来看会儿电视呢?
不料初一晚上,就偶遇了这样的机会。那是刚吃过晚饭不久,我突然扫到电视屏幕一台正在播出的节目,独特的舞台,厚重的画面……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
帅气的撒贝宁那铿锵有力、意蕴深长的讲述里,我闻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立刻坐下来想看个究竟。这一看,就是近两个小时。
原来,这是一档新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它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这种多舞台、多空间、沉浸式戏剧,和古今对话的方式,讲述典籍故事,对话华夏先贤,带给观众独特的感受。
第一期节目选择的典籍是《尚书》。
凡中国人,都知《尚书》。只是,因为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遥远,我们知有《书》,却不懂《书》。它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或为孔子晚年编纂。通过这期节目,我们得以走近它,聆听它,与它对话,懂得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尚书》之所以能逃过秦始皇“焚书坑儒”,流传至今,在历史上,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伏生(伏胜)。为了保护《书》,他的儿子失去了性命;为了保护《书》,他的妻子忍饥挨饿最终死在他的怀中;为了保护《书》,他把《书》藏于旧宅墙壁之中,而后流亡他乡。汉朝安定后赶紧回乡开墙取《书》,却发现因年代久远,已损失数十篇,仅存28篇。他心痛自责,自此开始在山东全力传授《书》。
到汉文帝时,为了传承文化,四处征求能通《尚书》研究者,听闻有伏生正传授《尚书》,于是下召让他去朝廷讲学。但那时,伏生已90余岁,老不能行,文帝遂派晁错等人到他住地学习。《尚书》得以流传。
节目中,撒贝宁与倪大红所饰演的秦朝博士伏生跨越时空对话,带领着我们一同穿越至两千年多年前,听伏生给晁错传授《尚书》。我们看大禹治水,了解《禹贡》中“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的艰辛与伟大,见证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雍州)初分之豪迈与激情,体会百姓之欢欣与鼓舞。伏生之问振聋发聩,幼年伏生之答响彻千年。
伏生再传《牧誓》,周武王欲伐纣,却遇洪灾,且以五万对纣王七十万大军,力量悬殊。占卜为凶卦,众将领力劝武王不要违背天意。武王拔出宝剑,劈断桌角:“我今天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天意!”
这时,前方来报,四方部落、八方百姓听闻武王伐纣,倾己之力伐木铺路、运送粮草、阵前倒戈,武王热血沸腾,众将领热血沸腾,齐诵:“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这句话的意思是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要宣誓了。短短12字,展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一个解救黎民于水火的君主形象鲜活出现在我们眼前。
逼真的场景,真情的演绎,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了解《尚书》及其有关故事。更令人感动的,是剧中几次对话:伏生与晁错的对话,伏生的老年与幼年对话,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对话,伏生与现代小学生的对话。
一次次的对话,串联古今,倪大红先生饰演的伏生,真正是演活了,屏幕前的每一个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个对《书》热爱、舍命护书传书的伟大形象。那眼神,那恸哭,那哽咽,那执着,都让我们忍不住哽咽流泪。
最后,撒贝宁带领“伏生”来到两千年之后的图书馆,看到后世之人如此尊重《尚书》,欣慰点头:“我就放心啦!”瞬间,对伏生的感激与崇敬之情似有了安放之处。
正如蒙曼老师所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中国?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看完这个节目,相信每一个华夏儿女胸中激荡的那股情绪,那腔激情,都是“中国”!
从今天起,跟我一起,蹲守《典籍里的中国》吧,你一定会和我一样爱上它,让中国、让典籍,融入我们的呼吸里,血液中。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典籍里的中国》这档万众期待的节目,以《尚书》开篇,以主题立意上的交相辉映为核,以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为形,在相对有限的时间篇幅里,传递出极强的信息浓度和极高的精神亮度。
追寻华夏文明之源,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戏剧和影视相结合的创新形式令人拍案叫绝。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它带领观众回到思想的源头,体悟发端于《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的奥义,了解九州从何而来、华夏自古一体,思考到底什么是中国,又是什么成就和塑造了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中,伏生向晁错传《书》的情景让人十分感动。年逾九十的伏生缓缓道来藏书不易,讲解其中篇章,听者晁错一脸敬佩之情,眼中饱含泪水。
堪称神来之笔的,是伏生向“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发问“两千多年后的人还读《书》吗”后,撒贝宁带他穿越到了现代。伏生与今天的孩子们一起背诵《禹贡》,此情此景,和战国时期的童年伏生摇头晃脑背诵《禹贡》的样子形成了奇妙呼应,时间被高度浓缩,观众甚至能感受到先贤穿透时光而来的殷切的目光。
尤其是伏生最后的回眸,在一眼千年之间,道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限希冀。他仿佛在问今天的每一个人——当《书》的命运不用再流离失所,当读书已经如此触手可及,你们珍惜当下了吗?《书》的未来还会更好吗?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读《尚书》?答曰:“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们巴音孟克的企业文化里,也有一条“修身持家治企业,为己为家为企为社会”。可见,小爱即是大爱,大爱也是小爱。所谓的'修炼自身、经营家庭、管理企业、大爱天下,彼此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如果失去某一个,企业就会像一个人失去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残缺不完美。
说到这,就要提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沉和更持久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如今浮躁的社会,好像已经越来越难以静心研读一本典籍,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典籍里的中国》不是一场古文电视科普课,而是思想交流和文化碰撞的“时代之河”,它既能追溯到山高水长的源头,又能尽情流向辽阔自由的大海,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得到了升华。
《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有意义,在于它对沉睡了的公共记忆是一次有力唤醒,也是对一段历史表达的有力见证。
感恩巴音孟克企业文化,顺自然,行大道,阳谋爱,育化生,让我们不断修心、精进!
感恩在中央电视台这个国家级大众传媒上,用最大众的方式传播我国最古老、最难读的经典,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明明暗暗,惟时何当?”白天光明,夜晚黑暗,是谁在安排这一切?
“圜则九重,熟营度之?”青天这么高,谁能度量它?
这是屈原对天发出的惊世之问,激励着后世不断探索前进。宇宙无穷,求索也无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可能没有找到答案,但敢于发问的勇气,勇于求索的精神,有时比答案更珍贵。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怀王听信谗言,不听屈原的劝阻,要与秦国求和。屈原委屈,他委屈楚怀王宁愿听信谗言却不相信自己;屈原悲愤,他悲愤这世间乌烟瘴气,楚怀王身边尽是贪婪狡猾、愚昧无知之流;屈原惭愧,他愧对战火中饱受摧残的百姓。屈原的.一生都在追求清白高洁,宁肯跳进江中葬身鱼腹,也不愿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对自身的要求,也是其精神写照。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树扎根在南国的土地,难以迁徙。这是楚人的立身之本,时至今日,屈原的这番话仍告诫我们要做一棵橘树,扎根故土,爱我家园!
漫漫时光,屈原的求索精神延续了千年。而今,中国天眼就是人类求索的眼睛,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路,仍然漫漫修远。屈原深遂的目光,透过中国天眼,看向漫漫宇宙。“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做一棵橘树,为国家之富足繁茂自己,为国家之强大奉献自己,永世不移!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本草纲目》是一本划时代的科学巨著,它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这种编写体例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同时也记录了中华民族开发和利用物质的历史,使得后世一代代的医者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中医药造福苍生,并将中医药推广到全世界。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时珍三次请求父亲自己要做一个医者,做一只逆行之船。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全凭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责任心、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和敢于挑战艰难困苦的无畏之心不仅为百姓带来健康与福祉,更是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本草纲目》这一一百九十万字的巨著。即使后来遇到刊刻工程巨大导致难以出版的`问题,李时珍仍旧不远万里来到当世大儒王世贞先生的家中克服万难请其为书作序并得以成功出版,可惜的是他并未看到刊刻完成的《本草纲目》便去世了。李时珍不畏从医难、著书难、出书难,心志坚定,逆流而上,并用一生践行了何为大医精诚。
踏万水千山,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
这是李时珍一生的写照。为了编纂《本草纲目》,李时珍花费了三十载著书,又用十年光阴校准,一辈子的心血凝结在这一部医书上,从此药商采办药材、医者行医治病和百姓看病买药不再受记载有误和尚未记载的医药知识的误导,中华医药也能真正造福百姓。科学一直在前进,拥有质疑精神本身就是伟大的,正是李时珍求真务实、实事求的精神才使得《本草纲目》在当今还拥有巨大的史学价值和医学价值。而“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天下共修,世代永新”的守正创新的精神也得以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和中华民族精神园地的一块沃土。
如今李时珍的画像还挂在莫斯科大学的墙壁上,与其余世界顶级科学家并列,这意味着中华传统中医药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四百多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也有文化自信和底气将《本草纲目》和中医药推向世界并发扬广大,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典籍里的中国》,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故事活起来。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值得我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打开典籍,对话先贤,我来到李时珍身边。
李时珍,生于1518年,明朝正德年间,他的《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医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点一盏孤灯,伏案执笔,潜行修书,足遍天下。人言:学医难,行医难,编本草更难。李时珍却知难而进,开启了行医之路,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观李时珍历遍天下,品读他正心修书、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仿佛也穿越古今,遇见了李时珍坚定不移的背影,踏上了他求真务实的足迹。李时珍的精神并没有因时间的.远去而泯灭于历史的长河,相反,他永远都是一颗不改颜色的孤星,闪烁着、奉献着、光明着。
“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奇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
远行万里,俯身求序,为得一书,勘误十年。李时珍晚年为能刊刻医书,不远万里找到了明朝文学泰斗王世英。请他作序,见面后,二人皆认为此书关系重大,应谨慎勘查。为民众而修本草的李时珍,再次花费十年光阴,怀平生夙愿,查历代典籍,历寒来暑往,修订《本草纲目》。“寿国以寿万民,寿万民以寿国。”李时珍开拓创新,关心民生。他不仅是古代的医学先贤,更是当今精诚为民的楷模。
“医者贵在格物也”,对李时珍来说,格物致知不只是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更是为天下百姓健康探求真理,为编纂出一部能帮助人民的书籍奉献自己的力量。
大医精诚,精诚于国家,精诚于民族,更精诚于百姓。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该节目创新性地将电视拍摄、戏剧拍摄以及电影拍摄几种拍摄手法融为一体,拍摄过程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现代影视技术手段,将戏剧表演在电视节目中呈现出电影般的效果。
运用古代和现代交融的方式,让故事的场景自由切换,缔造一个时空穿越,古今对话的全景式独特舞台。
绝粮七日,追寻大道
由于陈国内忧外患,地小兵微,孔夫子的“仁政”在此地很难被实施,于是他们一行人决定离开陈国前往楚国,途经蔡国的时候,被围困导致断粮。
离开陈国,其国亲吴派害怕有了孔夫子的辅佐楚国会变得更加强大。于是他们便派兵围攻孔子一行人,逼迫其改道,不让他们去陈国。孔子及其弟子在蔡国幽谷这里被困整整七日,粮草断绝,几乎饿死。
七天滴米未进,一行人大多饿病了,很多人都直不起身子。弟子仲由心中十分不解,愤愤不平地质问孔子所追求的天下大义是不是真的.存在。
孔子则感叹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从而化解了仲由的疑惑。虽然追寻大义的道路十分坎坷,但孔子的弟子们毫不动摇地追随他,一路对孔子保护有加。
而孔子也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美德。被困幽谷时,一碗清粥,众人共食。
君子在志向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要安贫乐道,小人才会在不得志的时候想入非非,从而胡作非为。
这是孔子在遇困幽谷的时候教给其弟子仲由的道理。
孔子的这些言行展示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对后世影响深远。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
《水经注》,郦道元,北魏世家明臣。 “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历时近十年,郦道元以“注”释“经”,遍阅地理书籍,记述天下水道,写下不朽巨著。
剧中采用“文化访谈+戏剧+影视化”的表达方式,利用故事再现的方式,通过情景化呈现和通俗化解读,从侧面反映出郦道元为什么给《水经》做注,又如何著写《水经注》这部“宇宙未有之奇书”的原由和经过。
观后,不知不觉也润湿了双目。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社稷危亡,生灵涂炭之际,追求“金瓯无缺,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在风雨如晦,深处险境,为了政治清明,民生安乐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士大夫情节,已经深深刻入华夏文明的基因中。他刚正不阿,惩治犯罪,打击豪强,得罪贵族。明知危险,却勇往直前,似“孟山瀑布,一跃而下”。他和孝文帝都希望变革,希望突破,希望国强,希望民安,但一个遭挤,一个早逝,最终都未实现如其梦想,正如剧中孝文帝所说“梦想越远大,圆梦就越艰难,他需要一代一代接续努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拼搏和奋斗,才能使这个民族屹立不倒。同理,一个人在自己的历史周期内,也是需要拼搏,需要努力,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延续和发展。
剧中塑造了一个坚持正义,秉持法度的循吏郦道元。但现实生活中,坚持则刚,刚则易折;迂回则软,软则易堕。历史五千年,有文天祥、苏轼、顾炎武等,也有严嵩、贾似道、秦桧等,更有郭子仪、张居正,曾国藩等,需均有同样的志向,类同的遭遇,相似的结局。“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生命的价值在于个人的选择和时代的机遇,尽力即可。
从《水经注》的.故事中看出,郦道元是强调实践和考证。郦道元博览群书,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用凝练的笔墨,动人的描述,对《水经》进行注和勘误。他不盲从典籍,也是近代科学和社会学强调的工作方式。毛泽东对他高度评价“不是深入实地地去走一走是写不出那么好的文字的”、“郦道元从事野外工作力求实证的方法和成果,标志着中国古代地理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可见,任何永留千古的科技类名著典籍,无一不是来自于实践。
“水德含和,变通在我。”一部《水经注》蕴含了先贤以民生为本、追求人水和谐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总结。
皇皇巨著在前,铮铮铁骨在后,人著其书,书同其人。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当听见《典籍里的中国》开始的声音,我总会有万分激动与期盼:这一次会是哪本典籍呢?主人翁是谁呢?他会有怎样精彩的故事呢?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央视一台播出的文化类节目,它演绎典籍、传承文化、诠释知识,用一个个动人而不枯燥的故事诉说典籍里的人和事,其中有催人泪下的悲欢离合,有令人惊叹的古今对话,有气势磅礴的千军万马,有诗情画意的高山流水……因此我十分爱看《典籍里的中国》。
看《典籍里的中国》,我不仅能看到一部典籍是如何写出的,更能体会古人为著典籍呕心沥血的伟大情怀。看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我明白了“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看司马迁受刑而书《史记》,我感动于“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看屈子在《楚辞》中感慨“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倾慕于他对国家的一片赤胆忠心,与推行大道的坚定信念;看孔子周游列国,我明白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坚持不懈;看宋应星写出《天工开物》,我明白了求知、探索的精神,以及“此书与功名利禄毫不相关也”的淡泊名利。
古人写下这些典籍是为了抒发情怀,阐明真理,造福后世。“古人今人若流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唯有典籍仍在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能识读经典,品味中华,何其幸也!能生在华夏大地,身为华夏儿女,何其骄傲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决心从典籍里收获知识,从圣贤言行中感悟精神,从优秀文化中汲取力量,将来去传承中国典籍,发展中国文化,发扬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近日,观《典籍里的中国》,心生感慨,故作此篇,以怀先人。
这一期的典籍为《徐霞客游记》,主要讲述了徐霞客幼年、青年及其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经历。无数画面在时空中交错,以“传承”为主题,无数先辈前赴后继,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画面伊始,徐霞客在云南患上脚疾,却铿锵而言:“我们要沿着先人的脚步,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画面一转,是中国地理学家们在冰川中探寻长江源头,有一个人冻肿了双脚,却坚定地说:“我们要在前人的足迹上更进一步,完成溯源。”这两句话让我无比震撼。画面来到徐霞客身患重病时,人们都劝他回家,他却拿出一把铁锨说:“何处不可埋吾骨耶?”他要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华夏山水,如何不令我感慨万千。
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徐霞客见面以后,镜头拉回到了徐霞客的幼年时代。徐家正盛传一个歌谣:“徐家布,赛丝绸,江阴城里人人求;徐家布薄又软,夏天透凉冬天暖。”徐霞客说:“我们家的布有长江那么长,”徐母却说:“我们家所有的布连起来都没有长江长。”徐霞客问母亲:“长江有多长?”徐母说了许多,也不知道长江到底有多长,只提到了长江的源头在岷山,徐霞客立誓:“我要去长江的源头看看。”好奇心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理想就此启航。
科举落第,徐父却借祖训教导徐霞客立志比功名更重要。是以,当徐霞客说要游历山水时,徐父欣然支持,还鼓励他:“圣贤的功业就是建于山水之间。”徐霞客将郦道元视为偶像,要“将功业建于山水之间。”
正当徐霞客踌躇满志,准备出发时,噩耗传来—一伙盗贼闯入徐家,将布匹一扫而空,还打伤了徐父。徐父又急又气,没多久就去世了。坚韧的徐母引导徐霞客走出悲痛,鼓励他去实现在父亲面前许下的承诺。
在母亲的鼓励下,徐霞客迈出家门,开启了第一次游历。
回到家的徐霞客,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母亲听,徐母惊叹非常。徐霞客隔空告诉撒贝宁:他的'母亲最喜欢他的游记,每当他念给徐母听时,徐母都高兴得像个小孩子,就如自己也身临其境一样。
徐母八十大寿时,徐霞客的很多朋友前来祝贺,其中不乏文坛巨匠,他们都是徐霞客游记的粉丝。徐母很是为儿子有这样的成绩、结交了许多朋友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有一个场景最是让人为之动容。徐母去世后,徐霞客回忆起童年往事,徐母慈祥的形象又出现在他眼前,鼓励他继续远游。正当徐母要离开时,徐霞客忽地跪下了,徐母想要摸儿子脸庞,却摸不到,真挚母子情,让人潸然泪下。母亲的爱,是他一次一次远行的动力和源泉。
守孝三年后,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徐霞客开始了他人生中最长也是最后一次旅程——“万里遐征”。这次征程,他在湘江江畔遭遇强盗,不仅财物被洗劫一空,书籍被销毁殆尽,他和仆人徐安也身受重伤。但是,徐霞客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依然坚定前行,终于登上了苍梧之山——九嶷山,他在山之巅隔空对母亲大声疾呼:“妈妈,你看见了吗,儿子做到了!”
撒贝宁是这样评价“朝碧海而暮苍梧”的:这是一种纵横于天地之间,不计朝暮、不计山海的理想与豪迈。而徐霞客则说:“这是母亲对我的期望,也是我毕生的志向。”
多年以后,徐霞客最终完成了他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心愿——溯源长江。垂暮的他最后几步是爬着走的,当他踉踉跄跄来到金沙江,站在江畔一块巨石上,慷慨激昂地呼喊:“母亲,请为我祝贺吧,我看见了长江的正源!”正如曹操所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徐霞客虽已年逾知天命,但探寻长江之源头的初心时刻催其奋进。
天有不测风云,一直陪伴他的仆人徐安因思念家人,坚持要回家。他到底只是个凡夫俗子,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未曾领悟徐霞客的志向。从江阴一直到丽江,他与徐霞客风雨相伴、同甘共苦,无怨无悔,他尽到了自己的义务。所以,他弃徐霞客而去,我们并没有资格怨责他什么,哪怕此刻的徐霞客卧于病榻,不能行走。愿望近在咫尺而未能实现,愧疚深深地充斥着徐霞客的心。在梦中,他的父母赶来了,安慰他说:“我们以你为傲。”他们劝徐霞客回家:行万里脚下有根。这也正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落叶归根。情势所迫,徐霞客决定回家,当他离开云南时,乡亲们纷纷赶来送别,他们异口同声说道:“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踏遍青山绿水的目标和计划,敢于质疑并探寻真理的勇气,矢志不渝、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恒心,热爱大自然的豪情,造就了徐霞客,也造就了《徐霞客游记》。
岁月变迁,一代代的科学家们在不断地探索、勘测祖国大好山河,尽管测绘的工具和手段日新月异,然而不变的是中国学者求实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对祖国锦绣河山深深的热爱!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经典部分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部分。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真理。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们还远未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个基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经典局部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局部。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缺乏道,无比渺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那么《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真理。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们还远未
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个根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人们世代,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知道我们的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典籍里的中国》以新的方式让我们识读《史记》,撒贝宁带领着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向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开记传体先河。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司马迁及其父两代人竭尽毕生精力,著成此书。
通过《史记》,我们看到了集崇德尚武,勤政爱民于一身的轩辕黄帝,统一了中原部落,成为中华的人文始祖,为华夏民族树立楷模。透过《史记》,我们看到了千古一帝始皇的丰功伟绩,统一天下,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也因秦暴政二世而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平民义举立传,这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蔺相如以国家大义廉颇负荆请罪,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成为千古佳话,后世美德。张骞凿空,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贯穿东西,联通中外的丝绸之路,20xx多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官方的中外交流之路,与世界连通……
你也许没有读过《史记》,但你绝对听说过这些故事,完壁归赵,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约法三章,一言九鼎等一系列出自《史记》的故事。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两代人的豪情壮志。司马|牢记父亲之教诲“修史是司马家的”,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名位评高下,不虚美,不隐恶,如实反映历史真实情况,鲁迅先生赞美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古往今来使芸芸众生无不从中受益。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13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06-20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10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30
典籍里的中国《论语》观后感03-21
[必备]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6-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作文11-25
(精)《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