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1
课前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对荷花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深入了解荷花,通过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激发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三、整合思考: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并能在中段教学较好地体现网络交互,我们特别制作了相关的学习网站(“自然物语”专题性学习网站)。希望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学习这篇优美的文章,感悟其中的美好。
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现在,先让我们一道来欣赏几幅有关荷花的图片。(教师播放幻灯课件)
师:孩子们看得很认真。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你看到的这些荷花?
熊思雨:这些荷花真好看!
唐聆博:我喜欢第二幅画面,真是姿态万千,挨挨挤挤的。
张翰文:我喜欢有一只小蜻蜓站在上面的那幅,他们好象在说悄悄话。
丁一苇:荷花很美。
师:孩子们说得很好!来,一起读课题。
生:21荷花.
师:下面,请孩子们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哪些部分?
(学生自渎课文,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些部分?
赵钦毫:课文介绍了荷花美丽的花瓣。我最喜欢第二自然段。
吴嘉庚:我觉得课文介绍了碧绿的荷叶,我也喜欢第二自然段。
邓仁敏:课文讲了多姿多彩的荷花,我喜欢四自然段的小蜻蜓、小蝴蝶。
张玥雨萌:这篇课文是从荷花的花、叶给我们介绍荷花的美。
师:孩子们各抒己见,说得都不错。作者正是从荷花的花,叶展示荷花的美。(板书:花,叶)
吴月希:我有摄影作品。
曹艺芝:我会画画。
管英如:我可以朗诵。
刘亚楠:我们还可以上李老师提供的“自然物语”专题性学习网站
师:孩子们的办法可真多,下面,就请大家结合2、3两个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学习。
(与此同时,教师请上两位愿意画画的孩子上台现场坐画)
十五分钟以后
师:啊!能干的孩子们,你们都找到了丰富的图文资料,现在,是大家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请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吧:
赵钦豪:李老师,这是我的摄影作品,这是一朵已经的荷花,他躲在荷叶中,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因为是早上拍的,所以花瓣上有露水,大家喜欢吗?
师:能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机拍下自己喜欢的画面,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本来就是一种享受。让我们用掌声感谢赵钦豪同学。(同学们鼓掌)
何明骏:我在李老师提供的网站中看到了好多好东西。有几幅图片我想和大家一道来看,(他开始展示各种姿态的荷花图片并解说)
这是一朵名叫“金姑娘”的荷花,她没有开放,却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含苞待放,粉粉的',很好看!(全班鼓掌)
师:看来何明骏同学喜欢似乎要开的那种荷花,他的确耐人寻味。
文思:我们小组在网站上收集了一组照片。这一张的荷花还是个花骨朵,像个小朋友,(教师引导补充像个可爱、害羞的小朋友)。第二张的荷花快开了,微微张开花瓣。第三张的就全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我最喜欢第四幅,荷花不仅开了,还有小蜻蜓来了,它在休息,说悄悄话。我们小组的想法汇报完了。(全班热烈鼓掌)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上的两幅画。(一幅体现了“挨挨挤挤”、一幅体现的“冒”)。大家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区别?你喜欢哪幅作品?
程丽颖:我喜欢曹艺芝的,一朵荷花骨朵冒出来,很可爱,有动感。我想读给大家听?
师:完全可以。
程丽颖:读课文2自然段表示花骨朵的那种姿态。
陈爽:我喜欢杨俊黎的。许多荷花挤在一起,就象好朋友一样手牵手,互相拥抱,很友好!我也读读。
师:没问题。好孩子,用心地读吧!
师:(用幻灯给出课文地2自然段)。请学生齐读,体会“冒”和“挨挨挤挤”。
生:齐读地2自然段。
师:太棒了!荷花千姿百态,令人赏心悦目,看到你们能用这么多方式,把荷花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我打心眼里佩服你们!
诸润朗:李老师,我觉得第3自然段写的不够好,我重新写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
师:哦,你说说,我们很想听。
诸润朗:这边看,荷花像一个刚才睡醒的姑娘,蒙蒙胧胧,真美!那边看,荷花像一个张开大嘴的歌唱家,每片花瓣都舒展开了,也很美!
张翔:李老师,我也有想法。第3自然段我是这样改的:看这边,一朵朵荷花昂着头,充满希望;看那边,风一吹,片片荷叶低下头,似乎在说着什么小秘密。
师:哦,你们两个是觉得第3自然段写的不够具体,不知荷花美在何处!我很欣赏你们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创作精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一首小诗《小池》,(教师用幻灯给出《小池》整首诗)
生: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能否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想想小蜻蜓在跟荷花说些什么?
郑玎玉:荷花,快开吧!你真美!
林森:荷花姐姐,我有点累了,在这歇歇脚。
李淑仪:荷花,咱们一起照张相吧!
师:啊!多可爱的小蜻蜓啊,有了他的存在,我们的荷花就更美了。最后,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篇课文。
生:全班齐读。
师:下课。
生:老师休息。
课后反思
这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中段3年级的一次尝试。借于3年级的孩子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的不够熟练,在课堂上,教师给出了相关的学习网站,便于学生操作和理解,并更好地体现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特点及优势。由于合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不仅对荷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还在图文赏析中,极富创造性的加入自己的想象,使学习多了自主性、创造性。我相信,随着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这种网络交互的优势会更加突出。我也有信息不断探索,使教学在网络环境更具实效性。让师生在网络环境下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案2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课文很有教育的时代价值,相信其教育的意义是深远的。在潘老师所执教的这节语文上,既有知识性的传递,又有思想性的启发,获得了教学教育的双重效果。
第二教时,往往是属于对课文的精读阶段,对词句要进行深磨,对语句要进行理解与体会,对段落要进行感悟与品味……老师一开始就抓住了九色鹿于散步时所发生的事情,通过读和思,了解到了情况的危急,然后又进入语言文字中,
1是从那些句子中知道到的?
2是九色鹿是怎么做的?
3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的?
4是感情朗读。在这一环节中,问题的出现呈“线”状,理解的'抓关键词,很有层次性,最后以感情朗读外化了对文本的感知与感悟后又强调了对人物语言研究,从中了解与理解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见义勇为、不图回报)。重点又将其安排在对调达的“见利忘义”的深入体会,也是通过了具体的语境来实现的。,如此,将调达的背信弃义完全暴露在孩子们的眼前。相信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是非观点。
综合其教学的过程,感觉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对文本的利用的“度”(密度和效度);
二是对主题性理解的“导”(导程和导法)。
作为一堂研究课而言,我想说几点思考:
一是结论的出现的时机问题。其表现中心内涵的“板书”内容的“上墙”,在引导上要体现“顺水推舟”,在时效上要实现“水到渠成”的效果,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其充分地思考,让其在思维中选择和组织外化的词语或表达的语言,还要多给以机会,让其享受到参与与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是课堂上时间与环节的安排,更应该研究它的合理性。如在课的开始能否将最后的一组成语提前出现,以这一组成语为“线索”来安排与组织教学,不知妥否?其次,因为这教案是他人备课,分员运用实践的。在这里我想还有个“思路”与“设计”的磨合问题。按照备课的要求,还有个备学生的细节,在此,只有真正实现了“集体”和“备课”这两个要素“结合”的时候,那么,其效果必将会相得益彰。
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欠、元、包等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我们应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感知一分钟。
同学们默读课文一分钟,老师来把握时间。
二、初读课文。
l.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又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读音指导。
2.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叹、哈:都是四字旁。
钟、迟、闹:都可以用熟字加部件来记。
3.扩词,帮助识字。
4.认清字形,指导书写。
元、欠:上窄下宽。
包:将巳写在勺内,写紧凑。
钟、叹,哈:都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迟:半包围结构,第四笔为点。
闹:半包围结构,门里是市字,写时里面部分要写得紧凑。
四、巩固练习。
1.抽生字卡片,指名读。
2.完成找找说说,看谁组的字最多。
钅十中=钟 门十口=问 口十欠=吹 口十合=哈 井十辶=进 门十市二闹 尺十辶=迟)
3.教师指名学生读读自己组的.字,并用这个字组个词,加深记忆。
第二课时
一、复习。
l.指名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闹钟将元元喊醒后,元元想再睡一分钟。)
(板书:再睡一分钟)
2.齐读第1自然段。
重读一分钟,表现出一分钟的无足轻重。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元元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事?)
2他是怎么说的?
(板书: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再现自己的真实交际情境,选取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材料,具体描述人物,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2.训练学生根据习作要求修改作文的能力。
课前教学
本次习作的前一个星期,向全班学生公布汇编《家乡名人谱》的计划。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利用课余深入社会生活,寻找、了解或拜访地方上(身边)的“名人”,并 做好活动记录。有条件的,可以拍摄图片或录像,然后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活动经历和感受。选择“名人”最突出的事迹进行简要概括,形成文字介绍资料,并配上图片(照片),制成图文并茂的“名人档案卡”,为汇编《家乡名人谱》作材料准备。
制作“名人档案卡”内容要求除基本情况外,还要介绍清楚“名人”的'职业及在哪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教学过程
一、激活表象联系,明确习作指向
(一)明确习作内容与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6》,并通过问题启发:读了《习作6》,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引导学生发表对这次习作内容和要求的看法,着重谈谈自己对名人的理解,自己心目中的“名人”有哪些。
(二)讨论交流,确定写作对象
1.导语提示,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联系:前一段时间,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途径,走访了家乡的一些“名人”,并制作了“名人档案卡”,有的还拍摄了 有价值的影像资料。据了解,大家做得都很出色。现在大家可以相互欣赏“名人档案卡”,分享劳动成果,然后各自根据“档案卡”资料,简要介绍自己心目中的“名人”。
(介绍要求:①介绍清楚“名人”的职业及突出成就;②介绍不拘形式,可用图片(录像)展示,也可绘声绘色模拟演示;③选取一个访谈片段,但内容必须简要且最令人感动或你最想让别人了解的。)
2.小组内交流和介绍。
①先相互传阅“档案卡”,再依次作简要介绍。
②每组推选1人,准备在班内展示介绍。
3.班内交流和介绍。
(各组代表依次向全班同学展示和介绍,教师相机引导评议介绍情况,并作适当提示和小结,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初步领悟描述人物的基本要领。对访谈式介绍,注意引导对言语神情的评议;对资料影像展示介绍,注意引导对内容的评议……)
二、寓导于练,强化习得
(一)由练说导向练写
1.引导学生将介绍的内容写下来。
(要求:要进一步把“名人”的事例介绍具体,尽量能够再现交际中经历的情境,让人感到真实鲜活,印象深刻。)
2.练习前引导学生结合范文,进一步领悟细致刻画人物的要领,使学生求其法而不拘其格。(特别提示:①注意对人物的神情、语气、语调、动作的描述;②通过人物举止行为进行想象和联想。)
(二)学生按要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作品,修改完善
1.引导自改。
启发学生对照习作要求,把自己练写的片段认真读几遍,把文章改得更完善些。学生自改时,除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外,注意引导学生就是否抓住“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材料反映人物的品质或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与补充。
2.自由组合,互阅习作,互相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或建议。
3.展示评改。
①鼓励学生自荐或互荐习作,再依次展示评改。
②投影展示学生习作。先让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再让全班学生边读边思考该篇习作的精彩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从事例选择、语言描述、介绍方法等方面进行评议。)
③全班互动,展开评价或建议。
④教师根据习作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片段,通过投影展示,全班评改。引导学生加强体验,增强习作技能,训练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三、提升素养,构思完篇
1.引导学生梳理练习心得。懂得如何通过具体事例细致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按《习作6》要求,起草成文。要求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把最想让别人了解的“名人”事迹,完整地有条理地介绍出来。可以选一件事写出来,还可以选几件事,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写出来。
课后教学预案——指导学生汇编《家乡名人谱》
1.样稿选萃。(略)
2.启发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习作,分批介绍“名人谱”,如板报专辑,橱窗专栏系列报道等。
3.按照展示需要,指导学生搞好美编及版式设计。
4.练习给专辑、专栏、报道添加导语,深化学生的习作技能。
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2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简笔画板书“日、月、 、 ”的演变过程,图文结合。
2.这就是古代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
3.新授“日、月、 、 ”偏旁。
1.看图,试着读读词,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幅图都是由这些偏旁与一些熟字表达出来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
一、 自主识字。
a)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
b) 四人一组交流,看谁读得最正确。
c) 出示: wen shai
晴空 温暖 晾晒
miao
眼 睛 瞄准 眺望
dongjie
寒冷 冻结 冰雪
东海 黄海 长江
⑴指名读。(注意:“温”是前鼻音;“晒”是翘舌音;“结”是多音字。)
⑵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⑶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⑷班汇报交流。
⑸再读词语。
二、 探究规律
a) 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联系?
b) 讨论交流。
第一组“晴、暖、晾晒”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
第二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第三组“海、诃、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
第四组“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
c) 齐读课文。
三、 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a) 认读生字词。
b) 按照笔顺书写生字。
c) 教师范写。
温、晒: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
d)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 作业设计
a) 朗读生字以及词语。
b) 扩词。
温( )( )( )
冻( ) ( )( )
c)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日:
月:
4.多音字组词。
Jie ( ) zhang ( )
结 长
jie ( ) chang ( )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2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指导写好生字。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偏旁。
2. 抽读生字卡片。
二、质疑解疑。
1.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讨论。
2.讨论交流:
晾晒: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干燥。
瞄准: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
看图: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
眺望: 从高处往远处看。
看图: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这就叫——“眺望”。
冻结: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
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脉,流经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9省区,在上海市吴淞口附近如东海。
在长江上横跨着两座大桥,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
东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79.4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沿岸港湾岛屿众多。
3.齐读词语。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日、月、 、 ”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瞄 冻
2.学生描红。
3.教师范写。
注意都是左窄右宽。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一、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晴( ) 瞄( ) 冻( ) 冷( )
睛( ) 苗( ) 练( ) 令( )
2.选词填空。
眺望 仰望
我站在山顶上( )着远方。
夏天,我常常( )着天空,数着星星。
温暖 温和
李老师的态度总是( )的。
妈妈的怀抱总是( )的。3.给下面的字先组词,再造句。
冻( )
瞄( )
4.猜字谜。
左边缺点水,右边满是水。 谜底( )
六、板书设计:
晴空 温暖 晾晒
眼睛 瞄准 眺望
寒冷 冻结 冰雪
东海 黄河 长江
小学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里的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认识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文章表达的主旨,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4、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进行有感情朗读。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文字中理解、感悟主人公形象。
教具准备:
词卡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会生字,掌握词语,认识新偏旁,读通课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古代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禹,由于他是一位
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大禹”。想知道他的故事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传说故事: 《大禹治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5、大禹治水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二 、初读感知
1、同学们要知道的有这么多,还是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请打开课本101页,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课文,老师有读书提示:
(1)遇到生字时,看着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读通顺课文,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自由初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初步感知课文
同学们,读了一遍课文,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一遍书,就有这么多收获。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大家
的收获会更多。现在老师最关心的'是同学们生字有没有掌握,课文有没有读通顺
呢。下面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2、认识词语
故事中的这些词语你能读好它们吗?可别太大意,自己先练练。 tāotāohóngmodǎowūhàixìng很久很久滔滔洪水淹没 冲倒 房屋害得 老百姓zhìlǐzǐxìxíngtōngpī治理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仔细 地形挖通劈开 bèizhìfújīwěixióng被 制服 感激 伟大 英雄 ⑴自己借着拼音读一读。
⑵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和这些词语交上朋友了?
⑶第一组,谁先来?你真勇敢!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读音是否读准了! tāotāohóngmodǎowūhàixìng第一组:很久很久滔滔洪水淹没 冲倒 房屋害得 老百姓
预设1:学生读得不够好!
师:你听出来了什么?谁来帮帮他!乐于助人的——,你来当小老师,教教
他!你来谢谢小老师!瞧,大家一起学习真快乐!
预设2:学生读得很流利!
师:你的声音真响亮!你想提醒大家哪个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没,倒)
指导:很久很久
师:读了这一组词,你知道大禹治水这个传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猜猜看,
到底有多久?十年,你再猜,老师告诉你呀,这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呀,多久呀!
指导读“很久很久”
师1:老师听出来了,好象只有50年。2、不错,有200年了。3、多么遥
远呀!
理解:洪水
师:同学们,洪水你见过吗?由于经常下暴雨或者冰雪融化,雨水越积越多,
水都从河里漫出来了。(出示洪水图:解释洪水)
师:理解了意思,我们一起读这些词语。 zhìlǐzǐxìxíngtōngpī第二组:治理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仔细 地形挖通劈开
师:第二组,老师请你。谁愿意和他比比!
这一组有两个成语,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对了,成语里有了千和万,就
表示很多很多,平时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成语?(千言万语 千家万户 千军
万马 千头万绪 千丝万缕 )祖国的文字真是丰富多彩,我们小朋友在平时要注
重积累词语。 bèizhìfújīwěixióng第三组:被 制服 感激 伟大 英雄
师:最后一组,老师把机会让给你!你邀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读!
制:课文中说洪水被制服了,你知道洪水被谁制服了?把话说完整。那你知道
小偷被——制服了,——被谁制服了!我们一起读一遍。
⑷师:看样子,难不倒你们,下面老师提高难度,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
开火车读。
⑸同学们,这些词语你认识了,下面老师给你们再提高难度,你们还敢接受
老师的挑战?你能任选其中几个词语说一句跟课文有关的话吗?
3、读通顺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⑴、同学们真不错,词语读得真好,把它放到课文中,相信你课文一定读得更流利! 再读课文。
⑵、读完以后,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的?分小节点名读。相机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正确、流利。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吗?
四、指导规范书写生字
大家书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的字也一定写得很棒。
再次出示生字:伟 制 被 理 形 治 姓 洪 害 通
学生自主识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我们都认识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们记住这些生字呢?向大家介绍介绍!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写字大王们,那在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写,想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点什么吗?
2、重点指导“被、害、通”
指导“被”:这左边是个衣字旁,跟衣物有关系,不是示字旁,我们一起看一下它的笔顺。跟老师一起写一遍。一点是领子,横撇竖是身子,撇是一只袖子,点是另一只袖子,知道了吗?
指导“害”:这是上中下结构,先写宽宽的宝盖,再写丰收的丰,注意一竖要出尖,最后一口扁扁的。
指导“通”:这是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的甬,再写外面的走之底。
看老师写,小朋友们手都痒了吧!那你们赶快打开作业纸,准备写吧,先摆好你的写字姿势注意三个一。
师:同桌交流一下自己写的字,夸一夸他哪个字写得特别棒!
(放轻音乐,老师巡视,提醒:做到三个一)
小学语文教案7
教学理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读”教学模式,重在追求阅读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小抄写员》这篇课文蕴涵着丰富而强烈的人文素养,反映浓浓的家庭亲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深刻的思想、正确的道理、感人的形象、优美的语言等人文素养来熏陶、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最终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构建的主动者,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由于小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较浓,乐于动手实践、乐于探索、乐于展示自我。但这篇课文的社会背景距离孩子们较远,他们不容易理解,所以搜集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的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经过调查,班上的孩子们有90%以上都能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操作,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互联网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对于少数几个不会的孩子,我组织班上能熟练使用电脑的的孩子对他们进行了数次培训,达到会搜索、打开网页,保存文件等基本条件)。针对孩子们的具体情况,特设计了本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切之爱。了解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熏陶、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2、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家庭的亲情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录音机等。
教学模式:“研读”教学模式。
即:质疑择题——读研反馈——交流解疑——总结提高。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复习,质疑择题:
1、谈话: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在长达4个月默默忍受父亲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邮签挣钱养家,你知道他吗?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抄写员》。
3、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充分质疑、解疑后留下的悬念?(交流)
4、师生共同择定中心研读题:“爱:”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是在学生初读到位的基础上,通过质疑谈话,直入开放性的研读专题:“爱:”最具研究价值,是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的纽结点,以辅射全文,收到“牵一发动全身”、“以一当十”的效果,较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探究。]
二、读研,自主探究
学生小组内或就近选择学习伙伴,自行补充开放性研读专题,再充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精读课文(找、议、画),研究、解疑,体现个性化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不在于追求统一答案,而在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的展开。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各抒己见,思维互助,主动发展。]
三、交流,合作解疑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汇报,其他学生补充的方式进行学情汇报。在充分交流父爱子、子爱父的研究体验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喜欢的语段,读中感悟,读中抒情。
其中穿插体现学生见解的问题谈话:
①叙利奥陷于矛盾、痛苦之中,他该怎么办呢?
②“父亲夜里就这样把头贴近了儿子的胸口,这时睡得正熟哩。”你怎样理解:
同时通过图片、创造性表演、课件演示等引导学生升华情感,与作者、教材产生“共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读研的课堂交流,体现开放性、多样化和较大的自由度,教师表现为引导、点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同时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充满人文情怀。]
四、总结,拓展延伸
(一)研读教材中的“爱”
1、研读全册教材:你认为哪些课文体现了这种家庭中人之爱?
2、小组研读教材:
查看目录——回顾课文——感悟情爱——感情朗读
3、交流:
(二)“研读”生活中的“爱”
1、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在生活中你还感受到哪些爱?我们应该怎样做?(课件演示)
2、推荐课外阅读:亚米契斯的代表作《心》(中文名为《爱的教育》)
3、歌曲结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学会课文的基础上,以点带面进行拓展延伸,学生由研究学习到研究生活,体现了大语文的教育观,更加深化了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研究性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会认“绝、鸣、柳、岭、泊、吴、含、窗、鹭”,会写“绝、鸣、柳、岭、泊、吴、含、窗”。
★理解诗意,感受诗中赞美大自然美景。
教学难点
★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会认、会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春景图动画,学生欣赏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板书题目,学生书空“绝”,在生字本上书写一遍。
2、出示课件,了解“绝句”含义。《绝句》属于七绝。3、出示课件,了解杜甫。
二、朗读并感悟古诗
1、认读生字:鸣、柳、岭、泊、吴、含、窗、鹭
学生认读,老师指导;说说你记住哪些字,如何记住的;给生字组词。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指导读诗出诗的节奏:
出示课件中划出节奏的古诗,老师打着节拍范读;学生试着打节拍读诗;个别学生打节拍读诗;齐读,读出诗的节奏。
4、理解诗意后熟读:
出示课件第一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齐读这两句诗。出示课件第二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释义“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齐读这句诗。
出示课件第三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门泊东吴万里船”,释义“泊”(停泊)。齐读这句诗。
5、感悟诗境,背诵古诗:
(1)老师从第一句诗中找出两种事物“黄鹂,翠柳”,学生在二、三、四句诗中划出“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船”。
(2)指出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体会颜色美。
(3)出示课件“配乐诗朗诵”,个别学生读诗,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交流脑海中的画面。
(4)小结:你们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这是哪个季节?(春季,因为出现了翠柳)。当作者看到这么美的春景时,
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绝句》,当我们被这首诗所吸引时我们禁不住要背下来这首诗。
6、拓展环节:
欣赏《绝句·迟日江山丽》,背诵这首诗。
7、总结:
今天学习了杜甫的《绝句》,欣赏了《绝句·迟日江山丽》,感受到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去积累更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吧!
三、家庭作业
1、给家长背一背《绝句》、《绝句·迟日江山丽》。
2、喜欢画画的同学,给《绝句》画一幅画。
教学板书
《绝句》
杜甫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万里船美
小学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体会作者借助野草的力量表达积极的抗日主张。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借助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教法学法
采用读——划——悟——说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深层次的阅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学生带着植物种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既让学生回忆了课文内容,又明确了作者的观点:一粒种子显示出来的力简直可以超越一切。
二、引导自学
1、自学指导
(1)分析事例,理解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3)深入理解野草的内涵,感悟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4)理解文章内涵,学习写作方法。
2、展开自学
【要求学生认真看书,独立探究、小组合作、向别人求教等学习方式,按照自学指导完成学习任务。】
三、交流精讲
1、问题: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种子的力非常大的?引导学生抓住“可以分开人的头盖骨”和“在石块瓦砾中顽强的生存的小草”这两个事例,体会种子那超越一切的力。
2、引导学生细读悟理,通过让学生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谈一谈的方式,引导他们抓住段落里的重点词句加以理解,体会顽强的生命力,并借助小草的生长过程理解“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的表层意思。
3、指导学生朗读。
4、深入理解野草的内涵,感悟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引导学生品读悟情,
问题:“作者笔下的小草只是自然界那普通的野草吗?”让学生对照写作背景自己品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生命的内涵,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情诵读。
5、理解文章内涵,学习写作方法。
通过作者为什么要赞颂小草的力量这一问题,总结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教给学生一种新的写作方法——隐喻,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学习使用,以提高自己文章的内涵。
四、精练点评
【通过完成一定量的梯度练习题目以达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的目的。】
五、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野草给自己的启示,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具有野草精神的人,从中受到教育,汲取力量。
小学语文教案10
一、复习(说句练习)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我说的一句话里,请你认真听,听清楚,还要讲清楚。说得好,我们就去这个地方游玩,好吗?
老师说句子: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说两遍)
2、你们知道这个天堂是哪里吗?(杭州)
过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详,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西湖的山、湖(板书:山湖)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电脑出示西湖青山绿水的画面伴随朗读
思考:你站在西湖边看到的`山是什么样?湖是什么的?
2、交流刚才的问题:
3、同时板书:层层叠叠
绿青浓淡
静如银镜
一闪一闪
4、这么美的画面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
请个别学生读。
集体配音朗读。
5、(课前教学生一些句子。或读让一两个来赞美西湖。学生不会也可以由老师来说)
过渡:是呀,正因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个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湖,园中有园,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赏心悦目。尤其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闻名遐迩。下面就请同学们随我而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指着画面讲述第三自然段。(电脑出示画面)
2、学生可自由说说自己通过查找资料介绍有送景点的介绍。
学生需准备:孤山白堤苏堤(可以是图片)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听了同学的介绍,我觉得西湖真美。不过,课文也写得也很美,有几词用得特别好,你能读一读把它找出来吗?
3、我们一起把这部分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好吗?待会儿,我要你们来做小导游介绍西湖。
4、谁愿意当个小导游来介绍西湖的几个景点。
学生自由准备
请个别学生来介绍
过渡:
刚才听了小导游的介绍,觉得西湖特别美,真让我看到了人间天堂。西湖的美景使古往今来的中外宾客目不暇接,游兴难尽。置身其间,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都如诗、如画,如梦。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下一节课我就带同学们去观赏西湖秋色。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配音朗读。(电脑出示画面)
2、看着这样一个画面,听着优雅的声音,你是否也想来做一次配音演员呢?
3、学生自由朗读。
五、总结: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背诵你喜欢的一段、
板书:
青山
层层叠叠
绿青浓淡
西湖
湖水
静如银镜
一闪一闪
景点
孤山
小瀛洲
湖心亭
阮公墩
月光
明月东升
华灯倒映
小学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刘三姐嫉恶如仇、敢于斗争的优良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喉、禽、债、轿、箩、奴”6个会认字。理解“歌喉、欠债、奴才”等词语及课文中出现的成语意思。
3、了解在壮族民间流传的脍炙人口的刘三姐的故事,了解以刘三姐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勇敢、纯朴、善良的美德。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刘三姐是怎样用歌声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
教学难点:
理解刘三姐唱的山歌的含义,体会山歌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六个二类字,掌握多音字“吓”。
2、理解“嫉恶如仇威吓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狼狈不堪无计可施丧魂落魄扬眉吐气、幸灾乐祸“等新词。
3、会较流利地读出课文,知道课文重点写刘三姐什么事。
一、导入新课:
1、放《刘三姐》选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谈话: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大家知道它出自哪里吗?
对,这是广西壮族的山歌,歌者就是刘三姐,她是个正直勇敢的人,被老百姓誉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电影《刘三姐》就是根据壮族民间故事编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位歌者《刘三姐》。(随机出示图片)
二、出示教学目标
1、会读六个二类字,掌握多音字“吓”。
2、理解“嫉恶如仇威吓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狼狈不堪无计可施丧魂落魄扬眉吐气、幸灾乐祸“等新词。
3、会较流利地读出课文,知道课文重点写刘三姐什么事。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认读会认字,并组词。交流词语采集,为多音字“吓”组词。
2、交流你理解的词语。
四、检查预习效果,集体汇报。
1、我能读准字音:
社会歌喉飞禽走兽威吓欠债花轿箩筐奴才如坐针毡丧魂落魄捋袖挥拳嫉恶如仇
仗义执言恼羞成怒崎岖不平土豪劣绅
蜂拥而上面红耳赤气急败坏狼狈不堪
幸灾乐祸无计可施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2、多音字:xià吓人
吓hè恐吓
3、我能根据意思填词。(可添加你的理解方式:如表演、绘画等汇报。)
():恨坏人坏事像恨仇敌一样。
():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由于恼恨和羞愧而发怒。
():别人遭到灾祸时心里非常高兴。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像坐在扎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安。
():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共3页,当前第1页123
():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
():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五、自己读课文,看一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重点部分写了刘三姐的哪几件事?
(先自己给课文分段,在书上做旁批,然后组内交流)
六、汇报交流,巩固练习
1、小组派代表交流分段情况。(总——分——总)
第一部分:(1、2)概括的写聪明伶俐的壮族姑娘刘三姐敢于仗义执言,用山歌作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深受乡亲们爱戴。
第二部分:(3——“再也无计可施,灰溜溜的白下阵来.”)写刘三姐用山歌大灭了财主莫怀仁管家的威风,揭穿了莫怀仁霸占茶山的企图,并在“对歌”中使财主和秀才们灰溜溜地败下阵来。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总的血刘三姐的歌声传遍了家家户户,土豪劣绅听了非常害怕,乡亲们听了拍手称快。
2、课文写了刘三姐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莫怀仁的官家仗势要抢阿牛的野兔,刘三姐路见不平,用歌声大灭了管家的威风。
第二件事:刘三姐用山歌揭穿了莫怀仁想霸占茶山的银,莫怀仁恼羞成怒用“提亲”的鬼主意陷害刘三姐,刘三姐提出要结亲就对山歌摆擂台。
第三件事:写对歌情景。
3、试用一段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聪明伶俐的壮族姑娘刘三姐有一副美妙的歌喉,他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深受乡亲们的爱戴。
七、朗读课文:指名学生读书。
八、布置作业:
1、将课文读给家长听。
2、积累四字词。
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刘三姐是怎样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
2、理解刘三姐唱的山歌的含义,体会山歌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1、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聪明伶俐的壮族姑娘刘三姐有一副美妙的歌喉,他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深受乡亲们的爱戴。
2、重点写了刘三姐的哪几件事?
二、出示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刘三姐是怎样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
2、理解刘三姐唱的山歌的含义,体会山歌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出示大屏幕):
1、自己读课文,做到能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认为刘三姐是个什么样的人?可结合她的三件事,画出能够体现它品质的语句,旁批出你的感受。然后在班上交流。
3、讨论: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先在组内交流,再汇报总结。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刘三姐用歌声仗义执言,揭露土豪劣绅欺压百姓的恶霸行径,使土豪劣绅的阴谋屡不得逞,所以~~。~~是因为刘三姐的歌声为乡亲们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4、刘三姐唱的歌,你喜欢哪些,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提出不懂的地方,交流体会。
5、读了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补充有关刘三姐的背景资料。(见教案p43)
读了课文,我们感受到了刘三姐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她嫉恶如仇,对社会上的不平事,不仅敢于仗义执言,而且用山歌作为与那些土豪劣绅做斗争的武器,其豪迈情怀和爱憎分明、善良勇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巩固练习:
1、按要求从课文中找出成语:
描写刘三姐和乡亲们的:
嫉恶如仇仗义执言扬眉吐气
描写土豪劣绅和秀才的:
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狼狈不堪如坐针毡丧魂落魄幸灾乐祸
2、近义词和反义词。(见教案p42)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题。
2、预习《语文百花园一》。共3页,当前第3页123
小学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
1、出示罗斯福的故事,默读。
(故事1: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语言艺术的故事,请大家看看。
2、生.默读故事后,师:看懂了吗?一个小小的问题,罗斯福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告诉朋友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3、对,你读懂了这个故事。罗斯福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正面的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法,这里就体现了语言的艺术。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语言的艺术”。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很多,刚才大家读的故事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读一篇古文,齐读课题――
二、引入课题,解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
生:这篇课文讲了杨氏的孩子的故事。
师:“杨氏”的意思是姓杨的人家,哪“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
生:“杨氏之子”的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三、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四、读通课文
1、范读。
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就先来读读吧,把每一个字音读正确。
2、自由小声初读课文(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自己试着读一读,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
3、请一个学生读课文,检查字音,指导停顿断句
四、理解课文大意。
1、自主理解课文。(师: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
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通过看注释理解了“甚、诣”等字的意思。
理解“为设果”需要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师:“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讲的是评价语举隅:很好,你采用了理解文言文的一种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注释”,你很会学习。对,孔君平是客人。你采用的方法是我们理解文言文的有一个重要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你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
师:通过刚才探讨的两种方法,我想最后两句话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请大家读最后两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你们认为文中的“家禽”和现在我们所说的“家禽”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看法。
4、请一个学生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5、带着理解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之处。
1、出示思考的问题:“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师:南宋诗人、哲学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读书方法,请你再细细地读,静静的思考,你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可以在书上作批注,现在开始。
2、品读句子,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3、独立学习思考,并做好批注。
4、四人小组交流。
师:刚才我巡视了一圈,看到可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样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体会。
5、全班交流。
重点点拨:
(1)、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杨梅而联想到小儿家的姓,就给杨家小儿开了一个玩笑,语言很风趣幽默。(板书:杨梅)
(2)、杨家小儿听出了孔君平的话外之意,并立刻做出反应,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开玩笑,所以马上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给他开玩笑。
(板书:孔雀)
(3)、品位杨氏之子的话外之音:
如果你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哪孔雀就是你家的鸟罗!
6、设想: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会怎么说?
7、小结
师:(总结)正如那位同学说的那样,这杨家小儿真是不简单啊,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二、熟读成诵
1、孩子们的体会很深刻,如果现在朗读课文,相信你能够把自己的体会带进朗读,你可以尽情地感受古文的韵味,请一个同学读。
2、师: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3、全班背诵。
三、拓展
1、给你家小区花园的“严禁践踏草坪”换一种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师: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例子还有很多,就拿身边的事来说吧,几年前像“禁止践踏草坪!”这样生硬的,带着指令性的提示语随处可见,但是,现在,你走进公园,你会发觉,这样的语言少了,同样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你能试着来改一改这个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如:小草要睡觉,请别打扰!
草儿青青,何忍踏之!
花草美,爱花护花人更美!
师:多么温馨的提示,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相信这样的提示语更有说服力。
2、生活中体现艺术性的语言还有很多,同学们分享收集的资料。
师:孩子们还收集了许多这样的语言,我们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待会把你们小组里最能打动人的语言大家分享。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如:“别吻我,我怕羞” “我怕修” “我不是碰碰车”
师:大家为什么要笑,因为它幽默,这幽默的背后却在善意地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3、总结。
师: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战”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雄”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语言魅力所散发出来的光彩,而且能够运用语言的艺术,就让语言的美丽伴随我们继续语文的学习之旅吧!下课,谢谢孩子们!
生:谢谢老师!
附:板书:
语言的艺术 杨氏之子
聪惠(智慧)
杨家小儿 孔君平
看注释
杨 梅 孔 雀
联系上下文
小学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认识8个字。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了解和探索大海与人的关系,感受大海的神奇,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主线自学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知道四大海的特点,及给游人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语言文字和插图,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有关死海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看人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的画面。
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呢?这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不懂的词查字典。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字,正音
“阻”是平舌音。
“幻”注意字形,不要掉了左边一点,右边不要加横。
“仰”字不要多加一撇。
2、指名分自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回答(作者游览的死海的所见所感)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作者浏览死海,留下深刻印象,死海哪些地方吸引游客?
二、学习课文
死海吸引游客之处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景色美丽、奇异
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五颜六色,像彩虹,变幻多彩的光晕。
2、名字奇特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理解“死海”名字由来
3、浮力大
引导学生读第6-9自然段,领会作者好奇兴奋的心情,感受死海的神奇
补充有关死海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三、再读课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小练笔:向大家介绍你游览过的最感兴趣一处景点。
小学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同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板书:白杨)
1.“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树,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白杨树的相关知识。
2.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3.概括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从整体入手)
(二)讲读课文(从整体到部分)
[讲读第一段] (从整体到部分)
1.看图、听读、思考:大戈壁什么样?白杨树什么样?
2.默读思考:课文中怎样描写大戈壁?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划出主要词句)
3.读后讨论。 (通过解词析句理解、体会)
(1)课文中怎样写大戈壁?请你结合画面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大戈壁什么样?作者要写白杨,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2)课文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秀”字怎么讲?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讲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思考:父亲和孩子们是怎样议论白杨树的?
2.读后讨论交流。
(1)这里的“一位旅客”指谁?这里的“卫士”指什么?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出神”呢?
(2)请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思考:谁说的话是主要的?兄妹对白杨有什么看法?爸爸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
(3)教师读父亲的话后提问:“表白”怎么讲?为什么说他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3.划出句中的关联词语,并按要求造句。
4.教师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说说课前自读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在学习小组内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细读感悟
1、读文想问题
(1)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
(2)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3)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
2、画句找答案
(1)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2)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3)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4)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5)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3、读句知内容
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四)精读入情
1、男女生、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
2、教师范读,再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五)演读入境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
(六)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鞠了个躬、咧开嘴、吩咐、准备、停当、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突然侧过脸。
(1)读一读。
(2)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3)各小组以竞赛的方式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描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七)拓展教学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得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4-03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1-04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教案08-26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09-28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