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唱歌教案

时间:2023-03-26 15:22:1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唱歌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唱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唱歌教案

大班唱歌教案1

  设计意图:

  有关动物的主题是每个年龄阶段幼儿都非常喜爱的内容,但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要把握的主题要点是不同的,对于中班幼儿则侧重于感知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的关系等等。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按以往的经验,教师可能会教给幼儿许多关于动物的歌曲,通过歌唱的方式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了解。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歌唱似乎又忽略了音乐自身特有的知识语汇和本体功能。那么在主题进行中,如何使音乐既起到纽带作用,让幼儿在其特有的愉悦感中逐步推进主题的进展,同时又不失音乐所蕴涵的技能要素,使幼儿获得音乐素质的训练与提高?在动物主题中,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动物的特征之一,模仿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幼儿的兴趣点,而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是中班幼儿应获得的知识点,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于是,我设计了以下集体活动"青蛙唱歌"。

  活动目标:

  1、区分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能用不同的语言节奏大胆想象、表现青蛙的叫声。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大荷叶一张(能容纳活动中的幼儿)

  活动过程:

  一、合作游戏"荷叶和风",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1、出示荷叶:--"小朋友,你们看,这会是什么?我们一起把它打开吧!"--"荷叶长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阵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

  2、倾听高音区轻柔缓慢的音乐,体验游戏"小风和荷叶"--"听!风来了,你觉得这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当轻轻的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呢?"

  3、倾听低音区强烈快速的音乐,体验游戏"大风和荷叶"--"又有一阵风吹来了,听!这又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当大风吹来时,荷叶又会怎么样呢?"

  4、交替进行高低不同的音乐,愉快游戏"会变的风和荷叶"--"风会变吗?仔细听音乐里的`风是怎么变的?"--"风停了,荷叶怎么样了?"

  二、体验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

  1、出示荷叶上的青蛙。

  --"谁最喜欢荷叶?"(青蛙)--"小青蛙们,我们一起跳到荷叶上吧!"(幼儿轻轻跳上荷叶)

  2、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青蛙的叫声。

  --"青蛙在荷叶上喜欢干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呢?"(幼儿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表现)--"原来青蛙有那么多不同的叫声,它就像我们人一样,不一样的节奏就好像在说不一样的话。""呱呱!呱呱!"(你好!你好!)"呱呱呱呱呱呱呱!"(今天我呀真高兴!)"呱呱呱!呱呱呱!"(真热啊!真热啊!)……

  3、试着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

  说明:当幼儿对青蛙的叫声产生浓厚兴趣时,教师可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迁移,借助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叫声来提升幼儿对音乐高低变化的认识。"来来,我是一颗菠菜,菜菜菜菜菜菜……"这首歌曲幼儿非常熟悉、喜爱,它的旋律很具诙谐幽默的感染力,体现老青蛙和小青蛙歌唱时的愉快心情,更重要的是它的音域跨度也很适宜大班幼儿的嗓音特点。因此,将这首歌曲根据活动内容进行改编翻唱,并借助指偶表演一定能引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4、初步尝试同声合唱。

  --"你喜欢小青蛙还是老青蛙的歌声呢?为什么?"(幼儿自由选择演唱)--"虽然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尖,一个粗,但它们很喜欢在一起唱,因为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同声合唱)

  说明:在熟悉的歌曲、音乐的高低变化、自主选择的叫声这三者的融合中,幼儿不仅获得了音乐的要素,更体验到了歌唱的快乐!

  三、音乐游戏:青蛙下水--歌曲《数蛤蟆》是幼儿熟悉的歌曲,将歌曲中的"蛤蟆"改编成青蛙,引导幼儿做出青蛙跳水的动作,在游戏中结束音乐活动。

  教学反思

  1.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2.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3.存在不足:在进行同声合唱时,分声部站位不明显,幼儿唱歌时容易跑调。

  4.改进措施:

  (1)加强单声部练习,练习好单声部再明显安排站位进行合唱。

  (2)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在区角活动进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动物图片,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以便丰富合唱内容。

大班唱歌教案2

  一、活动题目

  会唱歌的线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借助松香粉,线经过摩擦可以产生声音。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及探索愿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各种线(棉线、丝线、毛线、尼龙线、小线);糖、面粉、玉米面、松香粉、盐;纸、水彩笔。

  五、活动过程及内容

  探究的.问题:线可以发出声音吗?

  幼儿讨论。

  (1)我用手指弹线绳。

  (2)我用手指捋线绳。

  试一试。

  (1)哪种材料可以使线发出声音。幼儿用各种材料和方法捋线,使线发出声音。

  ①用手指蘸盐捋线

  ②用手指蘸糖捋线

  ③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

  ④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

  (2)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①用手指蘸盐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②用手指蘸糖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③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④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才能发出声音。

  (3)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玩一玩。

  (1)能不能使其他线也发出声音呢?

  (2)运用比较的方法,试一试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大,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小。

  六、注意事项

  1、材料不能混用。

  2、提醒幼儿不能品尝各种材料。

  3、边实验边记录,使记录与结果相符。

  4、由于松香粉的附着力强,建议每次实验后洗手、换线。

  七、拓展线索

  1、制作玩具乐器。

  2、组织器乐演奏会,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松香发声筒演奏。

大班唱歌教案3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并唱准曲调。

  2、借助图谱学唱歌曲,并尝试创编歌词。

  3、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看图谱学唱歌的有趣和快乐。

  活动流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二、借助图谱,记忆歌词

  三、完整演唱,创编歌词

  四、结束活动,自然延伸。

  活动记录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师:春天到了,小朋友们高兴吗?让我们踏着音乐的节拍一起去寻找春天吧!(随《春天在哪里》音乐,边跳边唱进入活动室)

  2、师:春天在哪儿呢?春天就藏在我们小朋友眼睛里,有红花、有绿草,到处充满着鸟语花香,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带给你什么感觉呢?(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结。

  二、借助图谱,记忆歌词

  1、师:啊,多么美好的春天呀!春天,还藏在一首好听的歌曲里,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2、教师第一次范唱

  师:你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歌曲里的话来说一说,同时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来说歌词。

  3、教师第二次范唱

  师:你又听到了什么?(记忆歌词)

  4、带领幼儿跟着伴奏完整的按歌曲节奏说歌词,难点部分可出示节奏图谱。

  三、完整演唱,创编歌词

  1、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下面让我们看着图谱一起来唱春天吧。(学唱歌曲2—3遍)

  2、师:小朋友真棒,把春天唱的多么美呀!春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将幼儿说的画下来。

  3、幼儿看结构图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四、结束活动,自然延伸。

  师:春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让我们听着音乐到外面再去找一找春天吧。

大班唱歌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曲线上添画成小鱼,并会用颜色和花纹来装饰。

  2、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小金鱼》、轻音乐

  2、画纸和水彩笔。

  3、带幼儿参观园里布置的墙饰“海底世界”,感知画面丰富的色彩。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1、小朋友们喜欢跳舞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吧。师幼一起随音乐跳舞。幼儿兴致高涨,能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

  2、小朋友们会跳舞,今天薛老师带来了一条奇妙的线它也会跳舞,大家想不想看看它是怎样跳舞的。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奇妙的线,幼儿徒手练习。

  1、师;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的跳舞,你瞧,它在这儿转了一个大圈,又在那儿转了一个小圈,在里面转了一个大圈,又在外面转了一个小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

  2、你看奇妙的线跳的多好呀!它既会跳大圈,也会跳小圈。既会在里面跳,还会在外面跳,让我们一起跟着它也来跳舞吧。(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徒手在空中进行练习)

  三.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线并添画会跳舞的小鱼。

  提问

  1、小朋友仔细观察你觉得这条奇妙的线像什么?线中又藏着什么小秘密?(幼儿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并能用语言准确描述自己的观点。)

  2、小朋友想的真好,想到了很多事物,像小鸡,像太阳,像花朵,像盘子,像皮球等等。有一个孩子说像小鱼,那小鱼的身体藏在哪里呢?(请孩子寻找在奇妙的线上)

  3、我们找到小鱼的身体,那怎么样才能让小鱼更像小鱼呢?小鱼身体上还有什么?[还有眼睛,嘴巴,鱼鳍等]

  4、小朋友很棒,把藏着的小鱼找到了。怎样才能使小鱼变的更漂亮?[给小鱼添上不同的花纹,涂上漂亮的颜色]

  5、那小鱼的家在哪里?水里都有什么呢?(水草,小石子,好朋友)

  四.师幼一起回顾会跳舞的小鱼的画法。(幼儿徒手练习)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现在爱跳舞的线要在小朋友的画纸上跳舞了,请你也来画一画小鱼吧。

  六.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幼儿作品完成后送小鱼回家。(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布置小鱼的家)

  师:老师发现池塘里的`小鱼有点孤单,请画完的小朋友把画好的漂亮的小鱼放回池塘里,让它们在池塘里快活的游来游去。

  七.评析作品。(采取先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作品,然后老师整体点评。)

  八.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都知道小鱼在池塘里是怎么游的。现在我们一起到教室外面学着小鱼游一游,学着小鱼跳跳舞。(音乐《小金鱼》)

  活动反思:

  这节美术活动曾被园里选为优质课在全园观摩。虽然参会老师都评价不错。但结合新学习的《指南》,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还是有很多不足,需要细细反思。这节美术活动选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用于大班上学期,当时孩子对圆形产生了兴趣,圆圆的小鸡,皮球,花朵,甚至孩子在圆形上大胆添画,让圆形变成各种事物。当我了解到这些情况时,特意设计了这节活动,在活动中,孩子特别感兴趣,当问及这条其妙的线像什么,孩子大胆想象,还有一个孩子説像长长的龙,像过山车,像公路等,当问及线里藏着什么秘密呢,孩子因为有直接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让我惊讶。在孩子自己完成环节,不少孩子除了画出了小鱼,还在圆形上大胆添画,画出了自己想象的事物,真正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孩子完全没有任何压力轻松完成目标。在最后作品评析环节,我把所有孩子的作品都送到小鱼的家,让每一个孩子自己当评委,你认为那幅画最好,为什么?真正让孩子当活动的主人,孩子们叽叽喳喳,围聚一起,纷纷发言。连平时不说话的孩子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不足之处在给小鱼添画花纹时,当时我进行了示范画,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再就是不敢放开,没有领会领域之间的整合性,艺术领域幼儿的学习特点,要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支持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好,不要注重技能的学习,给孩子感知真实事物的机会,丰富他们的认知,提升他们的经验。

大班唱歌教案5

  艺术活动:会唱歌的豆子

  生成背景:

  科学区里,放着一些罐子和一些种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把不同的种子放在罐子里摇晃,让罐子发出声音来,细心的豆豆说:“我发现了蚕豆和绿豆放在一样的罐子里,摇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是呀,用瓶罐和种子自制乐器来进行音乐活动不是很有新意吗,于是我和孩子搜集材料,开展了本次富有特色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感知各种豆子的基础上,大胆表述豆子的特征。

  2、积极探索豆子发声的秘密,乐意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3、利用自制的乐器大胆创编节奏并表演。

  活动准备:

  1、各色各类豆子(绿豆、赤豆、黄豆)

  2、各类瓶罐

  3、相关图示。

  活动过程:

  (一)观察各种豆子。

  1、引导幼儿看看、说说豆子的名称、颜色、大小、形状等。

  2、引导幼儿观察豆子的'相同之处:都是圆溜溜的,都有一条细细的线等。

  (二)让豆宝宝发出声音。

  1、讨论:怎样让豆子发出声音?教师为每组投放一种罐子,幼儿进行尝试。

  2、提出操作要求:选一种最喜欢的豆宝宝试一试。

  3、相互听听、猜猜是那种豆子发出的声音。

  4、小结:不同豆宝宝在相同罐子里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评析:老师只提供一种罐子,目的是为了排除其它干扰因素,使声音相对单一而集中,为制作豆子乐器并进行演奏做好铺垫。

  3、讨论:相同豆宝宝在不同罐子里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吗?

  4、提出操作要求:选和刚才一样的豆宝宝,选择不同的罐子试一试。

  5、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6、小结:相同豆宝宝在不同罐子里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实录:上面是不同的豆在一种罐子里,现在是相同的豆在不同的罐子里,这样给了幼儿又一个思考,通过亲自实验和探究,结果也在孩子的操作中显现了。

  (三)豆宝宝唱歌,引导幼儿创编节奏型。

  1、引导幼儿自由创编节奏型。

  今天豆宝宝见到了这么多的小朋友,心里很高兴,它们真想唱歌来表达自己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创编的节奏型,大家学一学。

  3、集体演奏《巡逻兵进行曲》的片段。

  反思:本次活动的亮点就是科学探究和音乐活动的有机结合使活动变得异常精彩,幼儿在活动中显得忙而不乱,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中心进行了各种操作活动,活动赢得了幼儿的欢迎,也体现了生活的乐趣,原来,豆子还真会唱歌呢。同时让老师们觉得,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会唱歌,而不只是乐器才会发声。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继续探索豆子发声的秘密,并用自制的豆子乐器进行演奏。

大班唱歌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并能区分干冰和普通冰块的差异。

  2.观察冰块的变化,发现干冰会发出声音。

  趣味练习

  活动概要

  - 用眼睛观察干冰和普通冰块,观察干冰接触铁勺和接触水槽的变化。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唱歌的干冰(有什么不同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 观看动画片【唱歌的干冰】,比较干冰和普通的冰块。

  - 怎样区分干冰和普通的冰块呢?

  - 冰块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

  - 干冰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

  - 你听说过二氧化碳吗?

  - 用眼睛看不到的二氧化碳怎样可以看到它呢?

  - 为什么干冰融化的时候会有雾气呢?

  - 和老师一起来做干冰的实验吧。

  【展开】

  2. 观察视频【唱歌的干冰】,了解实验目标,备品以及实验顺序。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干冰和普通冰块有什么相似点?

  - 干冰和普通冰块有什么不同点?

  - 如果干冰碰到铁勺的话会有什么变化?

  - 把干冰放在水里的话又会有什么变化?

  - 看一看实验顺序。

  1)用眼睛观察干冰和普通冰块。

  2)把干冰放在铁勺上面。

  3)把干冰和普通冰块放在水里。

  【活动1:把干冰放在铁勺上。】

  3. 把干冰放在铁勺上,观察周围的`变化。

  - 把干冰放在铁勺上,你能看见什么?

  - 干冰和铁勺接触后,发出什么声音?

  【活动2:放进水槽里的干冰和普通冰块的变化】

  4. 把干冰和普通冰块放在水槽里,观察周围的变化。

  - 把干冰和普通冰块放在水槽里会怎样呢?来看一看吧。

  - 干冰发生了什么变化?

  - 冰块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束】

  5.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唱歌的干冰(干冰会发出声音)写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 注意不要用手摸干冰。

  - 不要把干冰放在封闭的空间里。

  活动评价

  - 对于是否理解干冰和普通冰块的差异点进行评价。

  - 对于是否观察干冰的变化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把干冰放在金属里的话就会发生鸣叫声,这是干冰在快速转换成气体的时候,使勺子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有勺子接触的话干冰会更快速的转换成二氧化碳,用手摸勺子的话就会感受到二氧化碳在推着勺子。

  冰块是由水冻结而成的。但是干冰不是冻结而成,它会从固体直接升华成液体。

  把干冰放在水里的话,固体的干冰就会升华成气体的二氧化碳,产生气泡。

大班唱歌教案7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综合形式的音乐活动,大胆、愉快地歌唱和伴奏。

  2、了解盆碗碟杯敲出的不同声音体现。

  3、懂得爱惜物品、轻拿轻放。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盆、碗、碟、杯各12份、筷子人手1根、图谱、节奏卡、魔术箱、沙球、小鼓各1个、音乐磁带、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1、练声《我爱我的小鼓》,要求嘴巴要张开,自然地发声。(C—D调)

  56 54| 3 1 |21 23| 5 - |333| 555| 33 22| 1-||

  我爱我的小鼓,小鼓怎么叫,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我爱我的沙球,沙球怎么叫,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我爱我的铃铛,铃铛怎么叫,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改编了《小动物的叫声》,把这首歌曲中的沙球、小鼓等声音在练声中练习,无形中为教唱歌曲做准备。)

  2、魔术:猜猜是什么东西在响?引出歌曲名称。

  3、完整欣赏: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清唱)和演奏,幼儿感受乐曲中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带来的优美意境。

  (1)你听到了歌里唱了些什么?

  (2)盆、碗、碟、杯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4、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卡XX XX | XX X | ,引导幼儿用跺脚、拍手、拍肩、拍腿等不同的动作表现节奏。

  5、学习歌词:

  (1)结合图谱幼儿朗诵歌词的前半部分,并用手拍出后半部分的节奏。

  (2)一分钟自由敲打:幼儿拿出盆碗碟杯,在一分钟内尝试选择自己觉得好听的部位进行打击乐。

  A、要求幼儿轻拿轻放、小心拿好、爱惜物品。

  B、给小朋友一分钟的时间,尝试选择敲哪个部位最好听,提醒幼儿不要敲得太用力。

  (3)师幼配乐朗诵乐曲前半部分中的歌词,并拍打出后半部分的节奏。

  6、学习演唱和演奏。

  (1)教师演唱前半部分,幼儿拍打后半部分节奏。提醒幼儿听好中间的间奏。(1次)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在盆碗碟杯说话的节奏时敲击餐具,体验盆碗碟杯敲出来的美妙动听的音乐。(第一次)

  (3)幼儿再次完整地、有表演地演唱演奏。

  (4)相互交换餐具再次演唱和演奏。(1次)

  7、活动延伸:

  (1)将餐具、音乐投放到表演角中,让幼儿区角活动中继续演唱和演奏。

  (2)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人一起演唱演奏此歌曲。

  分析与反思:

  《盆碗碟杯在唱歌》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音乐综合活动,对于农村幼儿来说,是极富挑战性的。但我们并不为此而妥协,我们很努力地做着,而且一次也一次做得更好。在此次活动中,我发现了我和孩子们的几个亮点:

  一、多一点自由机会、促幼儿大胆的表现创造。

  领会《纲要》精神:“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生活中的美、喜欢参加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艺术领域的目标在这个活动中基本达到,“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引导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活动中,多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自由的时间、自由的方式、自由的'交流……使他们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体验着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发展着艺术活动的能力。

  二、多一点表扬鼓励,促幼儿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活动中,我十分关注着每个幼儿的表现,生怕他们在外来客人面前胆小怯生、发挥不出他们的创造和潜力,于是在他们有了点滴进步的时候,“我发现XX小朋友做的和老师和其它小朋友不一样,真有创意!其它人呢?”、“哇,你们真棒!”、“瞧瞧,后面的客人老师都为我们鼓掌了,他们是在为你们的进步加油呢。”、“有没有信心做得更好呀?”“糟粒,出现一点小错误了,我们能不能改正,别让客人笑话哦”……及时地运用夸张的脸部表情、煸情的语气语调、夸大的肢体动作进行鼓励和表扬,我和孩子们一起急、一起动、一起疯、一起乐……和他们融洽交流、平等相处,让他们感到老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没有上课的约束、没有客人参观听课的拘紧,在宽松、自然、平等、愉悦的气氛中,一起手牵着肩并肩向着成功一步步迈进,在感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更体验着参与活动的乐趣。

  三、多一点情感教育,促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多给孩子一些快乐、自信、成功、喜悦、尊重、信任、个性张扬、大胆表达的情感体验,教师多用一些微笑的表情、亲切的动作、平等的交流、鼓励的话语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多一点灵活应变,促教师的专业成长。

  1、活动前要善于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吃透教材,灵活采用丰富的教育手段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孩子。

  2、活动中要善于针对活动中出现突发状况,及时灵活调整自己的活动设计和教学策略;对幼儿的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及时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幼儿共进退。

  3、活动后要善于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分析自己的不足、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不断朝着专业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迈进。

大班唱歌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别乐曲中的高低音。

  2、能用身体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高人与矮人的图片。

  指导要点:

  一、出示对比明显的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自己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教师总结幼儿的动作(高人走:把手举高高小脚踮起来,矮人走:把手藏背后弯弯腰)

  二、引导幼儿听辨音乐。

  1、听一听,这是谁在走?(在低音区弹音乐最后一句)再听听,现在又是谁在走?(在高音区弹奏最末一句后。)

  2、听到是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重复弹最后一小节,即兴重复变化弹奏的音)

  3、跟着音乐练习,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拍一拍一拍地走步。(在中音区弹奏)。

  三、游戏“高人走,矮人走”,提醒幼儿听音乐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

  1、完整弹奏乐曲三遍,第一遍在中音区;第二遍在低音区,第三遍在高音区。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自然姿态走)。“高人走,矮人走”的动作分别对三遍音乐的不同音区作出反。

  2、教师即兴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请幼儿注意倾听其变化并快速做出反应。

  四、听音乐自由学高人或矮人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1.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2.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3.存在不足:在进行同声合唱时,分声部站位不明显,幼儿唱歌时容易跑调。

  4.改进措施:

  (1)加强单声部练习,练习好单声部再明显安排站位进行合唱。

  (2)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在区角活动进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动物图片,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以便丰富合唱内容。

大班唱歌教案9

  目标:

  1、感受乐曲,初步尝试根据自己的感受创编故事。

  2、继续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乐曲的乐句。

  3、律动时能表现出"小海军"的威武、勇敢的气势。

  准备:

  磁带、图谱、幼儿用的小图

  过程:

  1、律动"小海军",要求做出解放军的威武气势。

  2、初步感受乐曲。

  师:今天,我请小朋友自己听着乐曲,然后想一想,为乐曲讲一个好听的故事。

  提问:听完乐曲,你觉得乐曲里将的是什么故事?

  3、看图谱欣赏乐曲

  (1)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听老师讲故事。

  (2)幼儿欣赏乐曲。

  师:听一听乐曲中哪句讲的是水草?哪句讲的是小鱼?

  (3)再次欣赏师:这次,我们在听到小鱼的时候,我们就做小鱼游的动作。

  4、幼儿听音乐练习指小图,要求听好乐句,该换的时候再换。

  (幼儿的小图要和大图做比较,鼓励幼儿为小图画上简单的内容,避免拖延时间。)

  5、幼儿听音乐画小图(第三段是难点,教师应带领幼儿有针对性的练习,解决难点)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知识准备非常充分,也能积极参与创编动作,我尝试着给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有自主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孩子创编小鱼游戏的各种动作。用“让老师跟你们学一学”的引导语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感受音乐的快慢对比时,我以“水草生长”、“小鱼游动”两种不同的动作让幼儿得到感知,从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看出他们在“小鱼与水草”两种角色的扮演中都得到了快乐。

  不足之处:

  作为大班的幼儿,表现欲望是强烈的,在活动中,教师一直让幼儿用手部动作来表现水草和小鱼,我觉得教师可以让幼儿站起来不仅用手也要同时配合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这样会更加的生动形象,幼儿的参与性会更高。

大班唱歌教案10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以歌曲《小青蛙回家》为基础材料而设计的。《小青蛙回家》这首歌曲具有明显的节奏型和角色,易学易演。利用从各个不同角度:角色培训、故事情境等的突破,从而达到享受这一内在的教育潜力。幼儿通过听听、想想、学学、演演,不仅对歌词、曲调有掌握,同时也会提高自身的表演技能,促进其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活动目标:

  1、体会创编的愉快和用心交往的快乐。

  2、能根据歌曲的旋律及结构特点大胆地创遍歌词。

  活动准备:青蛙纸偶一个,图谱一张,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出示青蛙,师问“这是谁?”“对,天黑了,小青蛙要回家了。小朋友们听一听它是怎么回家的?”

  二、新教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一遍。

  2、重点练习基本节奏:XX|XX|XX|XX|XXX|XXX

  (1) 师问:“刚才小青蛙是怎么回家的?你能学一学吗?”请小朋友做蹦蹦、呱呱的动作并发出声音。(出示图谱)“瞧,我想了个好办法把它边蹦边唱的情景画下来了。”

  (2) 师唱一遍节奏后问“图谱中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学当小青蛙吧!”

  A、练习两遍;B、师幼轮唱;C、“蹦蹦”或“呱呱”处默唱;

  3、完整演唱两遍。

  师“我们都是青蛙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唱着歌送小青蛙回家好吗?”跟琴齐唱表演两遍。

  三、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表演不同的情绪情感。

  1、师“其实小青蛙今天一只害虫都没有捉到,心里十分难过。怎么唱才能表达出难过的'心情呢?”(慢,难过的表情)

  2、师“咦!青蛙妈妈一个劲地给小青蛙打传呼,不知道家里除了什么急事,小青蛙急着往家赶,该怎么唱?谁来表演一下。”(快,着急的表情)幼儿跟琴齐唱并表演。

  3、师“你们猜猜看,小青蛙在回家的路上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讨论,发言)小青蛙经过草地的时候发现遇到蛇了,它可想不被蛇现发,要不然蛇会吃了它的,该怎么办?”(轻轻蹦,不发出叫声)

  4、师“小青蛙躲过了蛇,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家,来原青蛙妈妈在等它吃饭呢!

  四、创编活动

  1、师“很多正在回家的小动物们听到了小青蛙的歌声,它们觉得妙极了,也都唱起来了。它们会是谁呢?它们会不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并根据所创编的故事情境进行歌表演)

  结束部分。师“小动物们一个个都唱着歌回到了家,我们也要准备回去了,今天开不开心?开心就笑一笑,看起来大家心情都不错哦!来,表达以下我们的好心情。”教师引导幼儿边走边说“走走,哈哈,走走,哈哈,走走走,哈哈哈!

大班唱歌教案11

  活动目标:

  1.探索让葱叶等多种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叶子的特征,感知叶子特征与其发声特征之间的关系。

  2.通过参与活动,懂得 “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多次尝试”等途径认识事物特征,发展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独立与合作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请一位幼儿准备好简单的葱叶吹奏表演。

  2.材料表演:葱叶每人若干,芦苇叶、竹叶、青菜叶等多种叶子若干。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

  ——听声音,引发幼儿猜测和探索的兴趣。

  1. 先准备好的幼儿背对大家吹葱叶。

  2. 师:“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 (幼儿进行猜测)“原来是葱叶在唱歌。”

  第二部分

  ——操作体验,探索葱叶发出的声音第一环节:幼儿第一次尝试:幼儿自选一段葱的叶子,尝试让葱叶“唱歌”。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二个问题:

  1.你们让葱叶“唱歌”了吗?为什么有的唱有的不唱呢?(幼儿猜测并讨论)

  2.和刚才“唱歌”的葱叶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观察刚才表演的幼儿手中的葱叶,会发现会发声葱叶的秘密:只有一寸左右,两头都是空心的。)第二环节:幼儿第二次尝试:幼儿将葱叶摘至一寸左右,进行试吹。

  教师提问:这次你们的葱叶都“唱歌”了吗?为什么还有的“唱”有的“不唱”呢?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并发现:要取葱叶中部绿色薄薄的部分,如果取了偏向葱白那段厚的部分,就吹不响。

  第三环节:在对比与讨论中感知叶子外形特征与其发声特征之间的关系。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二个问题:

  1.你们的葱叶都唱起来了吧?请和旁边的同伴比一比,看谁的葱叶唱的更好听呢?

  (提供幼儿充分时间与同伴进行探索与比较)

  2.一起来说说看,你发现自己的葱叶和同伴的葱叶“唱”起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第三部分

  探索其它叶子发出的声音

  1.组织幼儿讨论:找一找还有哪些叶子会唱歌?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叶子唱起歌来?引导幼儿直接把叶子放在嘴边吹就能“唱”起来。大家试一试。(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探索结果。同伴的表演示范更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引导幼儿通过探索进一步发现,薄薄的'叶子,吹的时候容易振动,就唱起歌来了,厚厚的,容易碎的叶子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3.什么办法可以让叶子唱起歌来呢?(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探索结果。

  (教师体验经验:葱叶为什么会唱歌呢?因为葱叶的形状和笛子很像,中间有一个小通道,我们吹出的气会振动发出声音,我们就听起葱叶唱起歌来了,从而引导幼儿探索并发现,一些叶子卷成来之后能发出声音。

  第四部分

  ——演奏叶子大合唱

  1.听名人让幼儿了解,原来叶子还能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

  2.表演乐音,分享愉悦师幼一起用选用自己喜欢的叶子进行演奏。

  第五部分

  ——活动延伸,模拟声音将幼儿实验操作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去,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感触很深。特别是有的孩子们到最后也没能吹响葱叶是在我的意料之外的,因为我觉得这个不是难题,应该比较简单,是我太高估他们还是我讲解的不清楚还是有其他原因呢?可能都有吧!就因为他们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上课的时候有点着急,急的汗都快流下了。评课老师们向我提出,其实我可以多让孩子们研究、讨论、琢磨,让孩子们互相帮忙,也许到最后他们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是的,很有道理,这也许是我的一点遗憾,也是孩子们的遗憾了!

大班唱歌教案12

  活动目标:

  1、区分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能用不同的语言节奏大胆想象、表现青蛙的叫声。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荷叶一张(能容纳活动中的幼儿)

  活动过程:

  一、合作游戏"荷叶和风",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1、出示荷叶:

  "小朋友,你们看,这会是什么?我们一起把它打开吧!""荷叶长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阵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

  2、倾听高音区轻柔缓慢的音乐,体验游戏"小风和荷叶""听!风来了,你觉得这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当轻轻的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呢?"

  3、倾听低音区强烈快速的音乐,体验游戏"大风和荷叶""又有一阵风吹来了,听!这又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当大风吹来时,荷叶又会怎么样呢?"

  4、交替进行高低不同的音乐,愉快游戏"会变的风和荷叶""风会变吗?仔细听音乐里的风是怎么变的?""风停了,荷叶怎么样了?"

  二、体验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

  1、出示荷叶上的青蛙。

  "谁最喜欢荷叶?"(青蛙)"小青蛙们,我们一起跳到荷叶上吧!"(幼儿轻轻跳上荷叶)

  2、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青蛙的叫声。

  "青蛙在荷叶上喜欢干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呢?"(幼儿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表现)"原来青蛙有那么多不同的叫声,它就像我们人一样,不一样的节奏就好像在说不一样的话。""呱呱!呱呱!"(你好!你好!)"呱呱呱呱呱呱呱!"(今天我呀真高兴!)"呱呱呱!呱呱呱!"(真热啊!真热啊!)……

  3、试着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

  说明:当幼儿对青蛙的叫声产生浓厚兴趣时,教师可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迁移,借助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叫声来提升幼儿对音乐高低变化的认识。"来来,我是一颗菠菜,菜菜菜菜菜菜……"这首歌曲幼儿非常熟悉、喜爱,它的旋律很具诙谐幽默的感染力,体现老青蛙和小青蛙歌唱时的愉快心情,更重要的是它的.音域跨度也很适宜大班幼儿的嗓音特点。因此,将这首歌曲根据活动内容进行改编翻唱,并借助指偶表演一定能引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4、初步尝试同声合唱。

  "你喜欢小青蛙还是老青蛙的歌声呢?为什么?"(幼儿自由选择演唱)"虽然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尖,一个粗,但它们很喜欢在一起唱,因为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同声合唱)说明:在熟悉的歌曲、音乐的高低变化、自主选择的叫声这三者的融合中,幼儿不仅获得了音乐的要素,更体验到了歌唱的快乐!

  三、音乐游戏:青蛙下水歌曲《数蛤蟆》是幼儿熟悉的歌曲,将歌曲中的"蛤蟆"改编成青蛙,引导幼儿做出青蛙跳水的动作,在游戏中结束音乐活动。

  教学反思

  1、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2、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3、存在不足:在进行同声合唱时,分声部站位不明显,幼儿唱歌时容易跑调。

  4、改进措施:

  (1)加强单声部练习,练习好单声部再明显安排站位进行合唱。

  (2)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在区角活动进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动物图片,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以便丰富合唱内容。

大班唱歌教案13

  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纸并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运用多种方法探索不同纸质发出的声音并用象声词表达出来。

  3、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准备一份:复印纸、卡纸、瓦楞纸、玻璃纸、报纸、皱纹纸

  2、音乐《木瓜恰恰恰》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特殊的朋友,看看是谁呀?请你们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操作

  3、师幼讨论

  这些特殊的朋友是谁呀?(出示不同纸质的纸,让幼儿知道纸的名称、用处。)

  是纸。

  是什么纸呢?有什么用?

  瓦楞纸可以用来布置环境

  白板纸可以画画、写字,还可以折纸。

  牛皮纸可以包东西,报纸可以用来看的。

  皱纹纸也可以布置环境,还可以用来跳舞。

  教师:纸的本领真大,有的可以用来布置环境,有的可以写字、画画,还有的可以看、了解我们身边的、国家的事情、还有的可以用来包裹东西等等。不同的纸它的用途是不一样的。

  (评析:一开始以朋友的身份引出,使幼儿产生了一种亲切感,通过操作让幼儿从视觉和触觉上感受不同纸的质地,使幼儿知道各种纸的名称和不同的用处,从而引起幼儿对纸产生探索的兴趣。)

  4、探索纸发出声音的方法,体验不同的纸发出的不同声音。

  第一次玩纸,探索不同的方法。

  纸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能“发出声音”,我们桌上有一些不同的纸,我们去玩一玩、试一试,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让纸发出声音?把你的做法与感受与同伴讲述。(幼儿操作)

  你玩的'是什么纸?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纸发出声音的?

  我玩的是瓦楞纸,我是用弹的方法的。(幼儿示范)

  我用的是拍的方法和搓的方法。

  我用刮的方法和甩的方法,还有往两边拉的方法。

  我用了两张牛皮纸上下拍打的方法。

  再次玩纸,体验不同的纸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这些纸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幼儿玩纸)

  不一样,有的纸发出的声音是清脆的、有的纸发出的声音太小了、轻柔的。

  有的纸发出“沙沙”的声音了。

  教师:能让纸发出的声音有许多。有甩、拍、搓、弹、拉等方法。小朋友还发现了不同的姿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有的是清脆的、有的是轻轻的、柔柔的声音,还有发出“沙沙”的的声音。

  (评析:给幼儿了两次玩纸的机会,每次玩纸的要求各不相同,是逐步提升的。在玩纸的过程中,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比较发现了使纸发出声音的许多种方法和不同的纸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在此环节中充分开阔了幼儿的思维。)

  5、选择纸张为乐曲伴奏。

  自由选择纸张伴奏。

  这么好听的音乐如果用我们的纸来为它伴奏会不会更好听呢?我们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来尝试一下吧。(幼儿选择纸张)

  用不同的方法为乐曲伴奏。

  你想用哪些方法来伴奏呢?

  先用拍然后用弹再用搓的方法来伴奏。

  幼儿听着音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为乐曲伴奏。

  (评析:让“纸能发声”这一特性,在幼儿的感受中得以发挥,让幼儿过了一把瘾。享受音乐的美,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6、活动结束

  这首《木瓜恰恰恰》在小朋友的伴奏下变的更加好听了,原来很普通的纸还能为乐曲伴奏。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其它种类的纸,它们是不是也能发出声音呢?请你们去找一找,玩一玩,再将能发出声音的纸收集起来,放在我们的发现室吧。

  (评析:活动中教师只让孩子们探索了几种较为常见典型的纸,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种类、质地、用途不同的纸,但是有的纸能发出声音有的却不能。通过请小朋友寻找把这一活动引向了课堂之外,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大班唱歌教案14

  活动目标

  1、在演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2、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3、幼儿能根据歌曲的情绪特点,创编有趣的动作自由的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课件2.歌曲图谱一张3.配乐演唱录音活动过程:

  一、通过练声,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1.客人们就要出场了,我们可以怎么样欢迎他们?

  2、请幼儿尝试一边倾听歌曲旋律一边有节奏地拍手。

  二、结合课件和图谱,分析理解歌词,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情绪特点

  1、播放课件,引出歌词内容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还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么名字?客人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2、完整范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词并感知歌曲的情绪特点汤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细听!唱的最多是什么字?

  3、教师指图,引导幼儿念诵歌词我们一起试着说说他们好玩的介绍吧!

  三、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快乐学习并表现歌曲

  1、教师指图演唱、幼儿跟唱,结合图谱练习高音和接唱部分为什么这个小气球飞的那么高?

  还有飞高的小气球吗?它和前面的的高气球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自主演唱,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3.鼓励幼儿在快乐的演唱中自主创编动作。

  你想加什么有趣的动作来表现快乐的心情呢?

  四、引导幼儿填名字演唱,使其产生自豪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1、幼儿探索自己名字的唱法

  2、利用课件中幼儿的.照片,玩游戏“唱唱你和我”,体验唱自己和朋友名字的乐趣游戏玩法:当大屏幕里的照片滚动起来,幼儿一起倒数:3、2、1,停止滚动,屏幕出现两名幼儿的照片:这是谁?请大家一起唱出他们的名字。

  教师采访被唱到名字的幼儿:大家在唱你们名字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五、游戏“找朋友”,接唱自己的名字,感受歌曲和游戏带来的快乐

  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发现游戏玩法。

  2、幼儿游戏,教师随机指导。

大班唱歌教案15

  设计思路:

  《大家一起来歌唱》原名为《山》。在设计开展这个活动前,我对原曲进行了充分地挖掘和理解,通过联系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发现原曲中的所唱到的“山”并不被城市中幼儿所真正的熟悉和了解。因此,纵然使我对歌曲歌词进行了大胆的改编。通过实施开展歌唱活动《大家一起来歌唱》,我发现教师的教学指导策略很重要。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中的歌声美,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

  2、根据图片以及教师的指挥动作提示,学唱歌曲的衬词部分。

  3、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三拍子歌曲,并用活泼、跳跃的声音唱出衬词。

  活动准备:

  1、有相关三拍子节奏的感受经验

  2、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片:四季不用风景图、小鸟、青蛙、树叶、风娃娃等及其他典型动植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练声部分:(利用手式听音乐练唱)

  二、分别出示四季的风景图,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初步欣赏歌曲的旋律,并猜想部分歌词。

  1、教师边出示图片边以歌曲旋律提问:“春天的什么吱吱吱?夏天的什么呱呱呱?秋天的什么沙沙沙?冬天的什么呼呼呼?”

  2、引导幼儿用三拍子的节奏回答

  3、根据幼儿的回答一同朗诵歌词,掌握理解歌词内容。

  三、学习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师边出示图片,边完整地演唱歌曲。

  2、教师用口型带唱,引导幼儿进行演唱。

  3、以分组、对唱的形式进一步学习歌曲。

  四、师生共同探索衬词的演唱方法,学会看指挥分声部演唱。

  1、师生对唱。

  2、分声部演唱。

  3、完整合唱。

  五、引导幼儿想象并进行初步地仿编。

【大班唱歌教案】相关文章:

青蛙唱歌教案03-22

中班唱歌教案03-26

中班教案青蛙唱歌03-26

唱歌比赛小班语言教案03-05

小班语言教案:唱歌比赛03-24

唱歌比赛05-15

《爱唱歌的小麻雀》小班语言活动教案02-07

唱歌能手爸爸04-26

我爱唱歌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