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1 19:13:1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10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二、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三、指导要点: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

  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四、延伸活动:分组活动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对教材的把握上设计较好。环节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时,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兴趣很高。数学就是服务生活的,孩子在操作和游戏中掌握了区分长短的方法,理解了长短顺序的关系。

  在幼儿分组操作时,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对于接受慢的幼儿没有及时给与支持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并实施重点关注;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在操作环节发现掌握不好的孩子,在游戏环节重点关注策略,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很好掌握;另外,在一日活动将此项活动延伸到各个环节,随机教育和引导。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制作泡泡水的兴趣,从中体验探索游戏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观察比较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泡泡水的材料,探索制作泡泡水的方法,并从中了解泡泡的特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糖、盐、洗衣粉、洗餐净、水、盆、吹泡泡工具(每人两种)、

  瓶子(每人一个)、记录表(每组一张)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刚才洗手时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展开

  1.出示泡泡水杯和吸管。

  教师:小朋友吹过泡泡吗?谁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

  2.观察了解泡泡的大小、特征。

  教师与幼儿一起吹泡泡,请幼儿说出泡泡有大小和各种形状。

  3.操作体验,发现问题。全体幼儿人手一份,观察大小、形状和颜色。

  4.选择有阳关的地方吹泡泡,看泡泡颜色。

  讨论:为什么泡泡会有颜色?

  三、结束

  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诵儿歌《吹泡泡》

  活动反思:

  在进行幼儿的盥洗活动时,肥皂泡泡满手飞的现象,曾经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孩子们非常喜欢看泡泡飞,也非常喜欢捏破一个个的小泡泡。就在这五彩的泡泡世界里蕴藏着很多的科学道理,何不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自制泡泡水”来打开探索泡泡世界的.大门呢?在这个活动中,重点是幼儿探索制作泡泡水的方法。活动以幼儿探索、教师发现为主。引导幼儿在尝试多种材料制作的过程中感知材料遇水后的不同现象,由此观察比较出像洗衣粉、餐洗净这样的洗涤用品可以制成泡泡水。通过感知操作法和观察比较法进行突破。难点是幼儿能够投放适量的材料,吹出泡泡。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运用尝试法一次一次进行试验,直到能达到幼儿满意的效果为止。圆形吹泡泡工具会吹出圆形的泡泡,那不同形状的泡泡工具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在延伸活动中,幼儿将继续探索。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

  2.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述图画内容,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四季拼图》。

  2.正反面打印《拼拼看2》,将拼板事先分割好,幼儿人手一副拼盘材料。

  3.涂色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教师播放课件【四季图片】,幼儿说说图片上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怎样。

  2.教师:还有一些图片被打散了,我们不知道是哪个季节了,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把它们重新拼在一起。

  二、拼图做算式。

  1.教师介绍拼图方法:计算切割好的拼板背面的算式,根据算出的结果在拼板底盘上找到一样的数字一一对应,寻找放置位置,将算式面朝下放或粘贴在底盘上。切割的拼板全部放入底盘后,会呈现季节图一幅。

  2.教师播放课件【游戏】的"春"、"夏"、"秋"、"冬",与幼儿一起做算式,用鼠标将相应的答案拖动到算式上,正确时图片就会露出一块,全部做完就会出现一张完整拼图。教师:这是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幼儿大胆表达,然后播放"图片故事",看看课件里是如何说的。

  3.教师点击【打印拼图】,打印好拼盘,幼儿人手一幅拼盘,做算式拼图,并将拼板算式面按结果一一对应粘帖在底盘上。

  4.做好拼图后,看图画,说一说自己的拼图上是什么季节,并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和幼儿一起编编四季小故事。

  三、涂涂色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为拼图涂色。

  延伸活动:

  拼图比赛:将两副拼板混在一起,结伴进行拼图比赛,看谁先拼出图画。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排列上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帮小动物装饰窗帘。

  2.能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幼儿人手一份)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可高兴了。它们的新房子造好了,马上就要搬新家了。让我们跟小猴一起去参观它们的新家吧!

  二、参观动物公寓,发现规律

  (一)播放图(一):观察、了解楼房的层与间

  提问:1.这幢楼房有几层?每层有几间?一共有几间?(一起点数)

  2.小猴来到了第几层的第几间?

  3.小猴想去第三层的第三间,谁来帮它找找?

  (二)播放图(二):在帮忙选房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小动物选房的规律

  提问:1.看,还有谁也来选房间了?

  2.还有一个房间没人选,你觉得谁来选?为什么?(每个小动物住三间房)

  3.仔细看有没有什么秘密?每一层住的动物不一样,楼上楼下住的动物一样吗?

  (三)播放图(三):继续帮助小动物选房间,进一步感知小动物选房的规律.

  提问:1.看旁边的楼房里住着谁?

  2.你觉得这两个房间谁来选?为什么?

  小结:这些小动物可真有趣,它们选房间还有个规律呢,每一层上要不一样,楼上楼下也要不一样。

  三、运用规律帮助小动物装窗帘

  (一)出示操作材料,交代操作要求

  指导语:看,房子选好了,小动物为它们的房子装上了什么呀?(窗帘)

  今天小动物请小朋友来帮它们的新房子装上窗帘,它们要求:每一层上的窗帘不一样,楼上楼下的也不一样。先装第一幢,再装第二幢。

  4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展示交流

  (一)幼儿相互交流。

  (二)个别幼儿讲述装窗帘的方法。

  (三)选个别作品,共同纠正,进一步掌握规律。

  五、活动延伸:给小动物装地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翻版一次外出学习听到的一节课,活动的选材源于大班建构式课程,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中的一次科学活动《送小动物回家》。经过执教者大幅度的修改,目标重新定位,环节重新设计,变成了一节全新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兼具的活动。

  教学具的反思:

  本次活动的教具学具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采用了PPT动画的形式能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回答之后能以动画的形式给予验证,另外,幼儿的操作材料也非常实用,幼儿第一次粘的不对,可以剥下来再次尝试,循环使用。

  目标的反思:

  活动目标是一次活动的灵魂,活动目标制定是否恰当、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活动的成败。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十分清楚,层次分明,三维目标体现很明显,既有知识与技能(用发现的规律帮助小动物装饰窗帘),过程与方法(观察发现排列上的变化规律;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第三条(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在这三条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比较突出,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活动的环节也紧紧得围绕目标展开,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能为达到目标服务。

  活动过程的反思

  我在组织这次活动是感觉不太顺利的地方是:引导幼儿初步发现动物选房的规律这一环节,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在引导幼儿发现这个规律的时候我问:仔细看有没有什么秘密?幼儿的回答没有到我想要的点上(即每一层住的动物不一样,楼上楼下住的动物也不一样)。这时候我的引导语特别罗嗦,其实语言可以更简洁,更具有启发性一些。可见,我对幼儿的抛过来的“球”不太能接得住,教学的机智还有所欠缺。教师不仅要对孩子可能出现的`答案要有一定的预期,还要想好假如有孩子有这样的回答,自己该如何接得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不是简单重复孩子的话,而应给予孩子更多,有总结或经验的提升。

  幼儿在有了第一次选房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幼儿第二次选房相对比较容易,所以重点是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追问:为什么你认为第二层的第二间应该住小兔子?这个问题特别重要。

  操作要求的反思:

  在幼儿操作之前一定要交代清楚操作的要求,本次活动在交代装饰要求的时候应根据操作材料的特点(第二间的难度比第一间要难)提出操作要求,请幼儿先装第一间,再装第二间,这样符合幼儿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特点。

  讲评的反思:

  这次活动的讲评环节十分重要,老师要帮助幼儿理清思维的过程,用清晰的语言表达之。我在组织讲评时,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纠缠于纠正“错误”,幼儿讲述的机会很少。讲评的重点应定位在与幼儿一起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2.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乐于参加探究活动,体验顶纸板的快乐。

  活动重点:

  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活动难点:

  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活动准备:

  轻音乐《梁祝》。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纸板,粗吸管,纸筒芯,铅笔,易拉罐,彩色纸棒。 幼儿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记号笔,教师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欣赏杂技表演顶碗的图片。

  1.大家看到了什么,杂技演员表演的什么节目,那么多小碗都顶在什么地方,除了用头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顶。

  2.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纸板,想请你们也来学学杂技演员,试着用身体部位来顶纸板。

  二、基本部分:

  1.尝试用身体部位顶纸板。

  师:你们的纸板都顶起来了吗?除了用身体来顶纸板,我们也可以用工具来顶一顶纸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顶纸板呢?

  2.尝试用纸筒芯顶纸板。

  (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圆圆的纸筒芯,请大家试一试,你能用这个小圆筒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吗?

  (2)你们顶起来了吗?纸筒芯大约顶在纸板的什么位置呀?是每一个位置都可以顶起来吗?

  (3)小结:我们要把工具顶在纸板的`中心,就能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3.还有那些东西可以顶试一试。(笔、尺子、杯子、吸管)

  4.小结:我们可以用笔、尺子、杯子等许多东西来把纸板顶起来。

  5.找找纸板的中心点。

  (1)不管什么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它的中心点,想不想把这个神奇的点用笔记下来呢?如果一边玩一边记有困难,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哦!看看哪一对好朋友能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

  (2)幼儿两两合作在纸板上寻找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并在纸板上画出记号

  (3)小结:原来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6.探索那种材料容易顶

  (1)猜测:到底用哪种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种材料很难顶起来呢?

  (2)看来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老师这里有一张有趣的记录表,请你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你觉得最容易的就在记录表的“?”栏里标上“1”,接下来呢就依次标上“2”“3”“4”,给它们排排队、编编号吧。

  (3)讨论:找出有利于顶纸板的因素

  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材料都试了顶纸板,为什么用易拉罐、纸筒芯这些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而用吸管、铅笔却很难把纸板顶起来呢?

  三、结束部分:

  1.表演:分享顶纸板的快乐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顶纸板的本领,杂技团邀请你们一同去参加他们的表演呢。瞧,这些五彩棒都为你们准备好了,孩子们,上场吧!

  2.播放轻音乐《梁祝》,幼儿手持彩棒,在音乐声中进行顶技表演,鼓励幼儿摆出各种身体造型。

  3.表演给其它小朋友看看。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名称:我是中国小娃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各种肤色的小朋友图片或录像。

  2、《他们爱吃什么》的图片一张。

  3、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

  1、出示各种肤色小朋友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上的中国小朋友。

  2、中国的小朋友长得什么样?除了中国小朋友,图片上还有谁?

  3、启发幼儿将中国小朋友与其他国家小朋友进行比较,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二、观察与操作

  1、讨论:我们最爱吃什么?外国小朋友爱吃什么?

  2、请幼儿帮助不同国家的小娃娃选择餐具和食物。

  3、鼓励幼儿学各国小朋友相互问好的语言。

  三、寻找发现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以“中国娃娃住在哪里”为题,请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找中国的位置,并用笔做上记号。

  2、共同认识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图上的特殊标记。

  3、引导幼儿尝试在世界地图上找到某些外国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并将他们送回家(粘贴在地图上)。

  四、感受祖国真大

  1、在世界地图上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知道中国很大。

  2、看中国地图,启发幼儿说说中国地图的外形像什么,通过比较知道中国很大。

  3、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妈妈,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

  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小班活动《种花》

  目标:

  1、学习在花朵上画茎和叶。

  2、体验为小兔造花园的快乐。

  准备:

  小兔、房子、自制花朵、画纸、蜡笔

  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小朋友这里有一幢漂亮的房子,请你猜猜这是谁的家?

  2、(按门铃)叮咚―(小兔开门)

  3、真的是小兔的家,呦,你们看看小兔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不高兴)

  4、问:“小兔小兔,你为什么不高兴呀?(幼儿任意回答)

  让我问问小兔:我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如果能变成一个花园就好了,可是我没有那么多的花呀,你们愿意帮帮我吗?

  二、建造花园

  1、我们帮小兔画好多好多花好吗,你们会画什么花?

  2、请个别幼儿示范,还有不一样的花吗,谁愿意来画?(再次请个别幼儿示范)

  3、这么多花真漂亮呀,老师这里也有一朵花,你们看看画上的花还缺些什么呀?(茎和叶子)

  4、教师示范画茎和叶:我们可以用绿色蜡笔画出长长的茎,把花朵连接起来,让他们成为好朋友,茎上面还要添上叶子,先在茎上画上长长的圆,再涂上绿色。左一片右一片,就像挥动的小手。

  5、小朋友现在请你在画纸上给小兔的花园画上漂亮的花朵吧!可别忘了加上茎和叶子!

  幼儿绘画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欣赏交流

  1、展示幼儿作品。

  2、欣赏交流:小兔的花园真漂亮,你们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这些花园都很漂亮,花朵上都有茎和叶,有大有小、五颜六色,真是个美丽的花园。

  小兔谢谢小朋友。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通过主动观察、操作,了解各种各样管子的外形特征以及用途等等,知道它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 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回答问题。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管子,并了解他们的用途。黄豆、沙子、小弹子若干。管子王国的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参观场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住着谁呀?”

  “它们很想和小朋友做朋友,你们愿意吗?”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管子的外形特征。

  “每人找一个管子,说一说你手上的管子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小结:“管子是圆圆的、长长的;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有白色、蓝色、灰色等;有的管子粗,有的细;有的管子上面滑滑的,有的有许多的褶皱……”

  三、通过尝试操作,了解管子中间是空的。

  “看,这是什么?”(黄豆、沙子、小弹子)

  “我们用它们和管子来做游戏,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小结:“黄豆、沙子、小弹子都可以从管子中间通过,说明管子中间是空的。”

  四、拓展经验,了解管子的用途。

  “你还在哪里见到过这些管子?”

  “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

  小结:“管子的用处可多了,洗衣机上有,空调上有,抽油烟机上也有,还有下水道管子呢……它们可以用来通水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活动反思:

  在“有趣的管子”这一活动中,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探索、了解管子的特征是这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一开始,教师以吸管毛毛虫来做客并带领幼儿进入管子王国引出课题,使幼儿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来。接着让幼儿自由观察、挑选、初步认识管子。让他们摸一摸、玩一玩,挑一个喜欢的管子仔细看,它是什么形状,什么材料?带着这些问题让幼儿自己观察、探索管子的特征。在观察中训练幼儿用一双面敏感和不断发现的眼睛。孩子们从管子形状、颜色、材料纷纷说出自己手上管子的特征。幼儿在自选喜欢管子的活动中,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和自发学习,从而支持他们的活动兴趣、挑战他们的活动能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各类能滚动的物体,体验玩滚动游戏的乐趣,引发幼儿对滚动现象的好奇。

  2.愿意表达自己在探索活动中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1-2种自己认为能滚动的物体。

  活动重点:

  探索怎样把物体滚动起来。

  活动难点:

  了解物体滚动的原因。

  审美元素:

  探索活动的成功会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满足和喜悦,能够激发人向更高更难的方向发出挑战和进取,本次活动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物体滚动"的经验。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东西能滚吗?

  2.幼儿自由介绍自己带来的.能滚动物体。

  师:你带来的是什么?它能滚动吗?

  3.幼儿自由探索,尝试使物体滚动起来。

  师:你们玩玩、试试,看看到底哪些物体能滚起来。

  4.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尝试,并交流各自经验,了解什么是"滚动"。

  (1)引导幼儿根据尝试后的经验,将这些物体按照能否滚动进行归类。

  (2)请幼儿演示,并检验这些物体能否滚动。

  (3)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滚动"。

  (4)引导幼儿尝试解释物体滚动的原因:这些东西为什么能滚起来呢?

  教师小结:

  这些物体,有的像圆柱、有的像圆锥、有的像球体……在一般情况下,圆状物体都可能会滚,不过,事情不一定就像我们猜想的那样,只有试了才能真正知道它能不能滚动起来。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愿意创造“工具”,解决简单的移动问题。

  2、了解移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准备:

  玩具小汽车、双面胶、夹子、垫板、滑轮车、扭扭棒、塑料纽扣、游戏棒、卡纸、塑料环扣、吸铁石、塑料棒子、塑料圆环、报纸、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移动小汽车

  1、关键提问:什么是移动?

  小结:物体从原来的位置改换到另一个位置,就是移动。

  2、游戏介绍:用桌面上的材料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3、操作交流: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汽车移动了?

  4、小结:相同的办法,却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帮助小汽车移动。

  相同的材料,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使小汽车移动。

  几种材料可以组合在一起变成让小汽车移动的工具。

  二、第二次游戏:移动小汽车

  1、游戏介绍:用一张报纸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2、操作交流:你的作品是什么?像什么?

  3、小结:小小的游戏,你们却有大大的发明。在生活中还会有更大的用处。

  三、活动延伸:欣赏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02-16

科学活动教案15篇11-14

科学活动教案(15篇)12-22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2-19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3篇01-15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7-18

科学活动教案3篇08-09

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3-11

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