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热]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河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河颂》教案 篇1
一、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
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作为时代的歌手,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雄的华夏儿女,向着黄河母亲,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对黄河的豪迈的颂歌!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的歌词《黄河颂》。(板书课题、作者)
(课件同步播放黄河图片)
二、简介作者、作品。
上课之前,老师从网络平台搜集到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下面展示给大家。指名让学生起来读。
1。作者简介。
(课件展示:先作者照片,后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作品。
《黄河大合唱》: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课件展示)
3。背景。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黄河颂》。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规模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本文便是其中之一。
(课件展示相关资料,指学生名起来读。)
师: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知道:本文是一首反映抗日主题的现代诗。
三、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四、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高山之巅()万丈狂澜()哺育()
九曲连环()劈成南北两面()
(课件出示)(课件随时给出答案,师提示后面两个多音字)
答案:diān lán bǔ qū pī
2。解释词语。
(1)一泻万丈:
(2)澎湃:
(3)狂澜:
答案:(1)形容江河奔流直下的气势,也比喻文章的气势流畅奔放或事物发展变化极快。
(2)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比喻气势雄伟。
(3)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五、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下面,让我们和着诗人自豪的脉搏,用自己的声音去感受黄河的伟大,体会民族的坚强吧!
1。师范读,生注音朗读的重音、停顿和节奏。
(范读时大屏幕配乐并配上相应的课文内容画面)
2。生跟随课文朗读录音,自由试读。
3。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语句或片段,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展示朗读。
(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本文题目是“黄河颂”,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词?
“颂”
师: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歌颂黄河,歌颂黄河的伟大坚强。
2。诗人借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浓浓的爱国热情。
六、精段品读,难点探究。
(一)精段品读:
1。找出诗中描绘黄河的部分。
思考:
(1)“望”字领起了哪几句话?
(从“望黄河滚滚”到“劈成南北两面”。)
(2)找出其中描写黄河的动词,体会其表达效果。
(依次是:奔、掀、结、奔、劈。表达效果: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奔腾澎湃、不可阻挡的气势。)
2。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黄河的部分。
思考:
(1)“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把诗歌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A养育了中华民族;B保护着中华民族;C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2)联系全文看,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自然特点:气势磅礴;地理特征:曲折绵延;历史贡献:文化摇篮。)
(二)难点探究:
应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是“摇篮”,是因为)
(学生分组交流,得出答案)
七、拓展延伸。
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历代文人无不激情澎湃,用他们的如椽巨笔,写过不少与“黄河”有关的诗句。你记得哪些?
示例:(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4)黄河落天去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八、达标测评。
基础题:
1.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高山之颠()一泄万丈()九曲联环()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C.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D.劈成/南北两面
能力题:
3.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4。诗中的黄河象征着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在导学案上独立完成后,师生一起在大屏幕上纠正答案。)
答案:
1。巅泻连
2。C
3。(1)比喻(2)反复
4。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的精神
九、欣赏《黄河大合唱》歌曲。
师:本课是一首感情豪迈,格调高昂的诗歌,诗中饱含着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悠悠黄河,巍巍中华,我们的民族走过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最终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
同学们,继往开来,建设祖国的重任,就落在你我的肩上。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黄河大合唱》这首歌,让我们心中的爱国激情升华、沸腾!
(课件出示)
《黄河颂》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教后记: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黄河颂》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
《黄河颂》学习要点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诗,扫清文字的障碍,了解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字词
1、给下列加字注音。
巅()澎()湃()澜()宛()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二、学习本文内容: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加,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容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的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的法宝。
4、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5、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三、古今中外,以歌颂自然山川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请同学们自己搜寻一些,并试着模仿,也写一首小诗。
中考解析
1、(北京市西城区)文言语句加红字读音有错误的是
A。其夫呓语(yì)汤熨之所及也(tāng)
B。以啮人,无御之者(niè)子子孙孙无穷匮也(kuì)
C。人则无法家拂士(bì)默而识之(zhì)
D。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更互用之,瞬息可就(gēng)
:文言词语的读音
:答案为A项。'汤熨之所及也'中的汤'是通假字,同'烫',应该读四声,用热水焐。
2、解释加红的词都正确的是
A。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同'饲'见:同'现'
B。屠不窘,恐前后受其敌窘:困窘急迫敌:胁迫,攻击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书:书信罾:用网捕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植:种亵:亲近而不庄重
:词语的含义
:答案为B项。A项中的食'应该读shí,'吃'的意思。C项中的书'是动词,'写'的意思。D项中的植'解释有误,'植'在句中是'树立'的含义。只有B项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能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B。'退亦忧'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
C。'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答案为B项。选文中的退亦忧'与'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相呼应。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的是'进亦忧'。'进'即指'居庙堂之高',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退'即指'处江湖之远',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课外拓展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光未然)
一位朋友自美来电话约稿,以《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为题,要我为《华语快报》撰文以配合中国伟大作曲家冼星海的这部艺术作品在香港'黄河音乐节'隆重上演。围绕这个题目,我早写过回忆录,要说的都说过了。而盛意难却,虽是限题限时作文,也该再试试看。我要借此机会,热烈祝贺'黄河音乐节'取得丰硕成果。香港文化界盛情邀请我,而我因事未能前往,也借此表示谢意和歉意。
早在1937年春天我和冼星海在上海结识的时候,他已经大发宏愿,要通过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胜利的确信。他把这一宏愿灌注到他正在写作的《民族交响乐》中。抗战爆发了,这是全中国人民热情奔放的时代,作家艺术家更处于热情奔放的潮头。他写了很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爱国歌曲,更希望通过音乐艺术的长篇巨著以再现自己的宏愿。这说明《黄河大河唱》的诞生,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作曲家蕴蓄已久的内在要求。
回想起来,作曲家反映时代要求的宏愿,也正是中国作家艺术家共同的心愿,我也并不例外。1938年秋冬,我和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两岸行军。在敌后游击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游击健儿们英勇的身姿,时刻强烈地感动着我,我在心头酝酿着一个篇幅较大的朗诵诗《黄河吟》。稍后在延安治病写诗时,接受星海和演剧三队同志们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黄河颂》教学反思
还记得某一次校内教研活动时,我对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成老师说:“成老师,我好想重温初中的感觉,你给我们上节课听听吧。”成老师豪爽地拍着胸脯大声说:“行,你们想听什么课?”我们组内一致大叫——《黄河颂》。笑言已过。十多年来,校内公开课听过无数,只是《黄河颂》始终无人问津。我想,这就是有一类课文,语文老师始终欢喜不得,永远不会选择来上公开课的。
今天,我上了《黄河颂》,此刻自信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思绪却掀起万丈狂澜。
我认真备课了。教学视频看了两个,教学实录打印若干。充分取长补短后,又实际研究了第二单元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三:1。反复朗读,感知思想内容2。学习语言运用技巧3。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我知道这样的一篇诗歌,可以简单上。朗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课堂。可是,只有朗读,怕语言品析落空,缺少语文课堂最实效的内容;怕缺少爱国情感的渲染,又失去课堂的深度。我纠结了很久,决定一个不放手。
三大板块,遂在我脑海中成形。
先朗读(蓄势)——品语言(实质)——扣现实(升华)
但,这样割裂的板块,却让我忽视了语文中最重要的“品读”实为一家。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学生知道要抓关键词,学生说“奔向东南”的“奔”和“劈成南北两面”的“劈”要重读,可以表现黄河水的气势,“望黄河滚滚”的“望”要读得拖长一些……我频频点头,我想顺势深入,“奔”写出水流的速度,展现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再启发“望”换成“看”在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可是,忽然脑海中又清晰出现我早已设计好的课堂思路,现在品析了语言,下个环节怎么办?我还设计了名师洪镇涛上诗歌课的形式呢,学着他先从语言的角度提出示范问题,让学生用换词、比较的角度再自己提出问题,整个课堂既形式活泼,学生主体又有效体现,教学效果也特别好。如果我现在自然而然解决语言赏析,那下一步我上什么呢?
刹那的犹豫矛盾之后,还是决定按预设的走,至少在我的掌控范围内。可越往下,越觉得凶险茫然。这个词语赏析已经在朗读指导时浅尝辄止了,关键是学生再怎么找词语替换其实质都差不多。“奔”、“掀”、“劈”、“滚滚”、“狂澜”等等都展现黄河的气势力量之美。这一赏析环节实质上进入了无聊重复阶段。马老师的点评一针见血,我方才悟得缺乏实质品析的朗读指导如空中楼阁,“品”与“读”本就是可以自然融合的。因为我的人为割裂,浪费很多课堂时间,而这些本可以用来联系现实,拓展深度。我已经设计了在结尾阶段引入正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的“名古屋市长关于否定南京大屠杀”事件,我想学生的爱国热情一定会在诗人的点燃下,在现实的冲突中熊熊燃烧,那么这节课的思想魅力也不言而喻了。只是,还是我这个教者缺乏应变的智慧,文本解读的深度吧。
一节遗憾的课!但,谁又能说教学不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呢?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在这一节课中,更清醒地反思教学,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黄河颂》教案 篇3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1、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2、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诗人写作此诗的意图。教学难点:
把握诗文的基调,加强对诗歌的朗读,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创作背景
《黄河颂》是抗日战争时期,交响乐《黄河大合唱》中一首独唱歌曲的歌辞,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至今读起来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唤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三、解题:
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最关键?(抓住“颂”字)
四、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
注音
山巅(diān)澎湃(péng pài)狂澜(kuáng lán)屏障(píng zhàng)哺(bǔ)育浊(zhuó)流
九曲(qū)连环浊流(zhuó)滋长(zī)
2、释词
山巅:山顶。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哺育:喂养。
五、合作探究: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2、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颂黄河部分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历史贡献、地理特点、自然特点
3、结合时代背景,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
河精神。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4、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5、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六、总结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所以,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七、作业布置
《黄河颂》教案 篇4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合作交流感悟xx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河悠久的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扫清xx字词障碍,感悟xx主旨,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课前准备:
相关主题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文本
大家好!大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大家认真倾听!(播放《黄河大合唱》)欣赏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回答)就是啊,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颂就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
二、了解背景,初读文本
(一)、创作背景:通过阅读书下注释或自行查阅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1、xx作者(光未然),现代(著名诗人)。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创作过歌词《五月的`鲜花》,还著有组诗(《黄河大合唱》)。
2、创作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写下了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黄河颂》为第二乐章。
(二)、欣赏诗歌:
1、请大家小声初读这首诗,圈点勾画出对于你来说为生字的词语,同座合作交流、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2、欣赏课文配乐朗诵,感受磅礴气势,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同时,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三、感情读诗,感悟主旨
(一)、朗读
1、学生欣赏课文的配乐朗诵。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4、学生齐读。
(二)、比读课文
每组同学选择你们喜欢的一段课文,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三)、品读课文,感悟xx主旨。(以下各题合作交流完成)
1、解题。xx题目就是《黄河颂》,哪个词就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就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就是主体部分,主要就是“颂黄河”,但不就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就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标志,这就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就是什么?
5、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四、拓展延伸,升华文本
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乐朗诵。
布置课外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黄河颂》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同学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同学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同学,引起同学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同学自由练习朗读。
③同学齐读。
三、内容研讨
①解题。这节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四、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同学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同学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五、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教后记: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同学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黄河颂》给了同学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
《黄河颂》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指导同学们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同学们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同学们,引起同学们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同学们自由练习朗读。
③同学们齐读。
三、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文章。
用如下板书总结文章。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求同学们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同学们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教后记: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同学们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黄河颂》给了同学们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
《黄河颂》教案 篇7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2.理解歌词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借助录音媒体,通过语音、声色、节奏,使诗歌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情境化引导学生准确安排停顿、处理好重音、调控好速度、把握好语调,美读诗歌通过美读,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入情、入境、会心,感受诗歌的意蕴、情感
2.讨论点拨法引导学生抓住全诗的关键性语句,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3.美点寻踪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赏读,探究诗歌的美点,激活学生的赏析品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4.延伸拓展法沟通课堂内外,乘坐阅读“直通车”,收获多多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黄河大合唱》第一、二、七部歌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学生听诗、看诗(默读)、读诗(出声读)、说诗(复述诗歌大意),熟悉诗歌内容,把握抒情脉络,了解创作主旨;品读诗歌,鉴赏诗歌美点;延伸拓展,开阔学生视野,拓展阅读空间
《黄河颂》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黄河颂》教案 篇9
一、字音及词义:
巅di n:山顶。
金涛澎p ng湃p i:金黄色的波浪互相撞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l n:巨大的波浪。
宛转:辗转。这里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
浩浩荡荡: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哺育:喂养,培养。
滋长:生长,产生。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相关知识: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一、谋篇立意
《黄河颂》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赞美了黄河雄伟的自然气势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孕育、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现了中华民族像黄河巨人一样伟大坚强,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二、文章脉络
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三、写作方法
歌词明快刚健,具有音乐阳刚之美。
这首歌词明快刚健,音节宏亮,节奏鲜明,具有音乐阳刚之美。诗行之间,讲究音组的规范,即多数为二言或三言结构。为的是使读者读来明快流畅,有如船行在浪涛起伏的感情江河中。《黄河颂》还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和新诗的丰富营养。它虽以短句为主,但章无定句,句无定字,有点似唐诗、宋词,但又比唐诗、宋词自由奔放;又好似自由诗,但又比自由诗形式整齐。它隔二句或三句押韵,形成自然和谐的韵律。
四、重难点导析
⑴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⑵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⑶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⑷这首诗歌是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
诗是从歌颂黄河、赞美中华儿女的角度来表达爱国之情的。因为黄河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象征。1938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这首诗歌曾激发着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在今天它仍能激起中华儿女建设强盛祖国的豪情。
一、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具有伟大坚强的精神。
二、1、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抗击日寇,保卫家园。
2、黄河磅礴的气势,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三、《黄河颂》在内容上是对黄河及民族精神的赞美,语言上更委婉,意象更丰富。《保卫黄河》是号召人民保卫自己的国家,语言更直白,诗后连用四句“保卫”更有鼓动性。
《黄河颂》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保卫黄河》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知识画面)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作业布置: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七、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黄河颂》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
《黄河颂》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件:黄河大合唱之——《黄河颂》配乐朗诵及歌曲,壶口瀑布视频,保卫黄河的歌曲。
一、导入新课:
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魂之所在,历来为人们所歌咏。同学们到过黄河没有? 好,咱们先来看看黄河,好吗?(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这黄河以他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他,因为他古老,他孕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他厚重,他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历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黄河以他的雄浑力量激励他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日演出队来到黄河边,来到壶口瀑布,涛涛黄河水在诗人胸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随后又一气呵成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唱遍大河上下,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尊严而战。《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初读课文,感知歌词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黄河颂。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揣摩思想感情。边读边思考边体会,诗歌结构分为几部分?诗歌饱含什么样的感情?(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样的?)(自由诵读)
1、诗歌分为几部分?
生:分为两部分,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歌词分为描绘黄河,赞美黄河
2、作品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歌颂,爱国之情
总结:也就是体现在一个字上的话就是“颂”。黄河颂是对黄河的颂歌,那么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表达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样? (应该是赞美之情激昂,雄健,热情悲壮 自豪 深沉 赞讼 豪迈之情)
3、如何把握文章这种感情基调呢?请同学选择你喜欢的一节练读,看你所选的这一节该怎样去读? (练读)
师:声音洪亮,读得很用心,但是情感节奏把握不到位。
师:那么我们来听一段配乐朗诵,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朗诵的'语气语调,及情感的把握(听读)
4、听完诵读后说说他为什么会读得那么好呢?
读得这么好还源于作者对诗歌的深入理解,我们要想读得更好些,需要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句的内涵,受到诗句的感染,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那让我们一 起赏读课文,品读歌词
三、赏读课文,品味歌词
师:下面我们以朗诵词为例一起来揣摩读诗的方法,拿出你的笔把关键的词句画一下
师:哦,朗诵词。在歌词之前加朗诵词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我们在影视作品里头也会经常发现这样的形式,对吧?这样,老师来把朗诵词读一下,同学们边听边体会、边思考,看一看朗诵词在作品当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范读)
(一)品读朗诵词
1、这段朗诵词摆在歌词之前你们认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好,请你说说。
领起下文,领起下文的,是英雄气魄,民族精神,伟大坚强,赞歌,(齐读)
2、诵读诗歌应该注意什么?
(1)理解诗歌内容。在朗读时要通过对文章字词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朗读重音和朗读节奏,读好关键词,把握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在朗读时做到传情达意。
(2)把握诗歌的情感。朗读时要读得热情悲壮,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3)注意关键词的语气
(4)把握时代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对黄河的颂歌,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二)品歌词
运用这种读诗的方法做一个训练:下面我们以纵列小组为单位,赏读歌词部分,每组读一节,(这组读望黄河,这组颂黄河的第一层,这组读颂黄河的第二层,这组读颂黄河的第三层。)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用声音传递情感,边读边赏,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应该怎样去读?并作有感情诵读。
1、品读 2、赏析 3、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四、美读诗歌,升华主题
1、美读
现在我们一起带着你对文章的理解,对诗歌饱满的激情,以及对诗歌中关键语的把握。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组合,可以分角色,可以配乐,可表演,把你的最高水平展示给大家。(练读),
自己组合,如果要分角色可以采用和同伴互助的形式,在小组中选择同伴合作,试着练一下,等会请同学们表演
师:选择一组来读,你们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读的?(展示读)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有合作经验,这样来全班合作读,
下面我们来配音朗读,在画面、乐曲声中,进一步感受黄河勇往直前的气魄、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特别要要读好关键词。让我们一起投入感情,放声朗读吧!老师读第一段(齐读)
老师读第一段 ,一个同学读英雄气魄那段 ,女同学读第一节啊 ,男同学读第二节啊祖 ,剩下后面的一起读。
要求:读出关键词的语气,读出情感,
师:在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黄河滚滚东流的气势,感受到了黄河永往直前的气魄,也感受到了黄河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老师想问一下作者在这里只是想赞美黄河吗?
2、主旨:
作者想借黄河赞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国,借此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五、课堂延伸 知识反馈
1、你这节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谈)我们能不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来解决这一类问题呢?
2、下面我播放《保卫黄河》视频,我们边听边看文字,找出要重读的关键词,听后我们一起来朗读。(播放《保卫黄河》的音乐,同时展示文字幻灯片)
让学生找重读关键词,并说说重读的理由,鼓励试着读一下,然后师生齐读,在高昂的气氛中结束歌词的学习。
《黄河颂》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
1、朗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2、自主查找《黄河颂》的时代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歌手高枫在《大中国》中这样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
二、介绍《黄河颂》的时代背景以及词、曲作者
1、学生互相交流自主查找的《黄河颂》的创作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的介绍。
2、教师补充,明确重点。
光未然,原名张光华,1913年出生。1935年8月创作的《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悲愤,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流传。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三、朗读
1、学生听范读。
2、学生分组自由朗读,交流朗读体会,相互评价。
3、指读。
教师指导:
①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②“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③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④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4、齐读。
四、整体感知
提问:请划分出全诗大层次及小层次,并概括出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明确: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
第一节(朗诵词):这是诗的序曲,作者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第二节(歌词):这是诗的主体。由“望”进入“颂”的阶段,赞颂黄河,并号召学习黄河精神。此节可分为三层次。
第一层(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写“望”黄河。既有写实的部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有近景,有鸟瞰;有纵向,有横向。着眼于黄河形象的展现。
第二层(从“啊!黄河”到“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写“颂”黄河。先歌颂黄河对中民族的伟大贡献,然后赞颂黄河是我们民族的屏障,最后歌颂黄河泽被众生,激励着中华民族。
第三层(从“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到结尾):写“学”黄河。这是诗的尾声,诗人代中华儿女发出了要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五、深入探究
1、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①点出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为全诗奠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②引出下文的颂歌
2、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黄河图?是怎样描绘出来的?
明确:“望”字引领
3、作者“望”到了怎样的黄河?
明确:气势磅礴
4、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5、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明确: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的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的法宝。
6、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明确:黄河是世界第五大河,中国第二长河,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条重要的水系,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教师导析:据中国历史记载,黄帝、炎帝曾在这一片土地上激战,大禹曾治理黄河,中国的七大古都有五座在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达3300多年。“中华”就是指中原与华夏族。黄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都有重大的影响。到北宋之后,中国经济重心才逐渐从黄河流域南移。
抗日战争(1937—1945年)时期,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又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当年,中华儿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采用“地雷战”、“地道战”等多种战斗方式,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因此诗人说: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周围扮演!
7、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明确: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8、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9、诗人借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六、课外拓展
(一)积累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浪淘沙》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二)阅读《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七、作业
1、背诵全诗。
2、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望——颂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黄河颂》教案 篇13
关于要不要在公开课的时候讲《黄河颂》我纠结了很久,因为这节课没有太多的情节,主要的就是朗读,后来问过x老师之后,x老师说这节课可以讲成一节朗读为主的公开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观摩几节公开课之后,心里有了讲课的一个大概思路:以“读”来贯穿整节课,听朗诵,自己读,展示读,分析读,齐读……这篇课文中的这种气势磅礴和英勇豪迈也要通过读的过程展现出来;一想到要读,要讲课的班也就定了下来,一班有几位同学声音很洪亮,比较适合朗读,他们可以带动起班级气氛,所以定下来要在一班讲这一节课。在具体的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发现会有很多问题:首先,课前的时候是不是要放一放歌曲《黄河颂》?或者是放《保卫黄河》更合适一些?其次,“读”的顺序如何确定下来,是先齐读还是先范读?学生们展示的时候应该让他们小组合作着展示还是个人展示?然后还有应该在哪个过程中融入对与文章的分析等问题都扑面而来……实在想不通这些问题的时候,又请教了x老师,x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把我不确定的地方一点一点的帮我落实下来,在讲课之前我的心里也有了底气。
开始讲课,学生们也很配合,他们也知道有老师听课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课前播放的《保卫黄河》把学生们们也带进了激情澎湃的氛围里,每一个环节的衔接都很紧密,学生们在课上也很配合,能够看出后面听课的老师脸上不时地浮现出来的笑意。真的是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锻炼了,在讲台上的那种紧张的感觉已经没有了,更多的是自信与从容。在展示的环节,我没有规定个人或者小组起来展示,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有些小组真的很积极,读完朗诵词之后意犹未尽,次次我找人读的时候他们都举手,还特别的积极,真的很高兴。在前几个部分都是小组展示之后,我本以为最后部分也会是小组来读,没想到一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这段我自己读吧,我知道他是真正的在这节课上放开了自己,平时是个很腼腆的小男生,这次却主动表现自己了,我感到很欣慰。在这节课结束之后,听课的老师陆续的.走出教室,而学生们们却还沉浸在《黄河颂》的激情之中,自发的吟诵起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要知道这首《将进酒》他们还没有学过,他们却已经可以自发的背诵了,我被我的学生们们的表现感动了。
在评课的时候,还是张老师对大家进行的点评:我与上次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抓住了诗歌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读,在不断的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体会到本文应有的情感,环节的设置非常紧密,学生们在课上也受到了触动。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学生们不太清楚的地方没有及时的给予解答,“对不对”口头语太多等等。
通过这次的听课,我的成长和收获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继续努力,争取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
《黄河颂》教案 篇14
黄河颂教案
1、努力培养自我朗读、感悟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2、体会歌词意境,把握作者感情。
3、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诵读、感悟
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1、导入: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国难当头,又是你以英雄的气魄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抗战。是啊,黄河已俨然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让我们聆听由光未然作词,洗星海谱曲的《黄河颂》。共同感受黄河的英雄气概。
2、知识链接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共有8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
4、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澎湃(pēng pài)气魄(pò)高山之巅(diān)
狂澜(lán)哺育(b)浊流(zhuó)屏障(zhàng)
5、思考:
(1)开头的朗诵词的作用是什么?
描绘了黄河的气势
(2)歌词包括几层意思,你能概括一下吗?
“歌词”包括三层意思:一层(从“我站在高山之巅”至“劈成南北两面”)勾画了黄河的总体面貌。二层(从“啊!黄河!”至“发扬滋长”)歌颂黄河。三层:(从“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至结尾)学习黄河精神。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字是关键词?
颂
2。诗中三次出现的“啊,黄河”有什么作用?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概的`?
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颂,对中华民族奋斗精神与不屈意志的赞颂。
课堂小结:
全诗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日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坚强意志,赞颂了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搜集有关黄河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魄(pò)澎湃(péngpài)滋长(zī)屏障(píng)宛转(wǎn)
哺育(bǔ)狂lán(澜)山diān(颠)气pò(魄)摇lán(篮)
二.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黄河洛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填空。
1.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诗人从自然特征、地理特征,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热爱和赞美的思想感情。
四.
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法宝。
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无数条“铁的臂膀”。
3.诗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啊!黄河!”的诗句?
反复出现此语句,把诗歌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表达了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的意思。由实到虚,步步深入。
五。、选择。1.下列语序调整后基本意思不变的一组是(B)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B、艳若桃李,冷若冰霜,——冷若冰霜,艳若桃李
C、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查无实据,事出有因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符合“简明”要求的一项是(B)
A、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
B、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
C、今天晚上开年段会议,请准时参加
D、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
3.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A)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黄河颂》教案 篇15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学习难点
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走近光未然,了解黄河大合唱。
2。给下列生字注音
巅()哺()澎湃()澜()
3。解释词语
澎湃:
浩浩荡荡:
二、课堂展示
(一)预习检测
(二)合作交流文本探究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4。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三、当堂检测巩固提高
1。《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为配合音乐家而创作的组诗,它共有个乐章。
2。文章用、 、 、等词语歌颂了黄河的伟大精神。
3。在结构上,《黄河颂》是按、 、的顺序展开的。
《黄河颂》教案 篇16
作为组歌中的一个乐章,《黄河颂》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情绪慷慨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直抒胸臆、强化爱国热情的良好载体。
七年级学生的生活距离本文创作年代较远,他们对诗歌中强烈情感的理解,以及诗人为何要借黄河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理解可能浮于表面。对此,可以借助时代背景和视频资料推进问题的理解,突破难点。
1、品味语言,联系背景,概括出诗中黄河的形象和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为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做批注,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
品味语言,联系背景,概括出诗中黄河的形象和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为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做批注,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
一、导入
(以奔腾咆哮、勇往直前的黄河视频导入。)
黄河,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是我们祖国伟大的母亲河!炎黄子孙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黄河以其坚强的风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今天我们要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欣赏中国中央乐团《黄河大合唱》第二部分《黄河颂》的声乐视频。
⑴用一个词语分享观看视频的感受,并简述理由。
⑵说出视频《黄河颂》的表现形式,并概括内容:
朗诵+演唱
找出课文对应部分内容:朗诵词+歌词
朗诵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歌词:首先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接着直抒胸臆,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保卫着中华民族,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2、自由朗读课文,用学习过的符号法进行标注,力图将对听读后的感受用朗诵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行小组交流。
三、品读,感悟理解。
1、找出统领全诗思想感情的文眼——题目中的“颂”字,朗诵词中的“赞歌”,即全诗的感情基调为“赞颂”。
⑴圈点批注:全诗赞颂了黄河哪些方面?如何赞颂?
方法学习:以课本旁的批注作为范例,学习批注的角度和方法。
明确:批注的对象可以是词、句,也可以是段、篇,可以从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进行理解感受、鉴赏评价或质疑问难。语言尽量精简。
预设:①直接抒情——三次“啊!黄河!”的呼喊;
②诗作首尾处的呼应对主题的表达作用;
③“望”“颂”字的统领作用。
⑵作者为何要歌颂黄河?
补充背景资料,结合阅读体验,小结: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显示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激情,是抗战时期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作者光未然刻画出气势宏大的黄河形象,反映了中华民族英雄儿女团结抗战的真实场面,歌颂了黄河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并号召祖国儿女学习这种精神。
2、根据批注,调整对诗作朗诵的处理方式,鼓励学生选择他们认为最恰当的方式的方式,进行合作朗读交流。
小组的搭配形式—— —邻座同学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生混合组等;
歌词篇幅的选择—— —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 —可以生生合作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插入艺术家方明的朗诵,与名家进行虚拟合作朗诵。
3、小结,升华感受:
用“黄河母亲,我想对您说……”的句式作为领起,以第一人称说出自己读完诗歌后的感受。
四、作业
1、课堂作业
调动学生积累,分享古今中华儿女对黄河的描述: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涯”……
根据诗词、文学作品中对黄河的描述和自己对黄河形象的理解,展开想象,学写颂诗抒发情感,描绘自己心中的黄河。
我的颂诗:啊!黄河!
你是
2、家庭作业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揣摩关键语句和精彩内容,做出批注。
黄河颂
光未然
序曲— — — — —主体— — — —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民族精神
《黄河颂》教案 篇17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⑴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了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学习写景诗文。品味优美诗文要求学生要全身心的投入,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内容大意,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体会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
3。中招考点
“赏析词句”每年的'设题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指明了具体的赏析位置;考查细致,涉及到动词、形容词、修辞、细节描写、写作手法,赏析有一定难度,得4分的居多。
4。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阅读诗歌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好。
二、学习目标
1。查找资料能介绍作家作品,理解并会正确书写重点字词。
2。通过反复朗读,学会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三、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1,1、针对目标一,设计两个活动:
(1)开展字词大闯关的活动,让学生准确掌握字词。
(2)通过查找资料,能说出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完成自学检测一。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语言,圈点勾画出经典的句子做批注。能总结出品读语言的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以《黄河大合唱》歌曲导入,渲染气氛,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所得,如《黄河颂》的相关知识,教师补充、强调。通过这一环节为下面理解诗歌内涵打下基础。(板书课题、作者)
(二)预习检测
1。作者介绍光未然,(1913——20xx),本名张光年,湖北人。作曲家、文学评论家。1935年创作《黄河大合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诗包括《——————》、《——————》、《————————》、《——————》《———————》《—————》《—————————》《———————》。
2。读准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气魄()山巅()
澎湃()狂澜()
屏障()劈开()
宛转()哺育()
3。解释下列词语。
山巅:
澎湃:
狂澜:
浩浩荡荡:
屏障:
哺育:
体魄:
滋长:
婉转:
复兴:
(三)新课讲解
学习
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
学习目标1:查找资料能介绍作家作品,理解并会正确书写重点字词。
自学指导一:1。查找资料能介绍作家作品,理解并会正确书写重点字词。
内容:课文
方法:查找资料,学生演板。
时间:10分钟
学习目标2:通过反复朗读,学会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自学指导二:通过反复朗读,学会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内容:课文
方法:先自学,再同桌交流,找出规律,归纳方法要点。
时间:20分钟。
要求:整体感知课文
自学检测二:
1。这首诗歌总体的结构分为几个部分?
答:序曲—————主题—————尾声
2。歌颂黄河的部分分为几个层次?分别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地理特征、历史贡献、自然特点
能概括大意并会运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1。看修辞
2。抓关键词
3。明主旨句
【《黄河颂》教案】相关文章:
黄河颂教案03-04
《黄河颂》教案02-07
黄河颂教案模板06-28
关于黄河颂教案04-12
《黄河颂》教案9篇02-08
黄河颂教案15篇03-14
精选《黄河颂》教案三篇03-03
【热门】《黄河颂》教案4篇02-17
关于黄河颂教案五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