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班科学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教案设计:
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总会去捡许多树叶几个人一起玩,看到他们这么感兴趣,我就想能不能根据孩子的兴趣来生成一些课程呢,经过几天的研究实验,我设计了这一节活动。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体验实验中两种物品的不同并大胆说己的看法。
2、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制作美丽的纸手绢,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爱问、爱学、爱思考的`兴趣。
教学准备
树叶(干、刚摘下的)各一筐、蒜臼、捣蒜锤、纸巾一人一张。
教学过程:
歌曲《小树叶》引出教学内容。出示实验物品。
1、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实验物品。
看:出示两筐树叶请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先说,说完后老师(:一筐黄黄的,看起来没有水分;一筐嫩嫩的,看起来很水嫩。)
摸:请幼儿来摸一摸,撕一撕、抓一抓、踩一踩两种树叶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老师:一筐干干的,一撕一抓一踩就碎了会响,一筐嫩嫩的,撕的时候不会响,抓和踩的时候不会碎不会响)
捣一捣:将撕碎的树叶干,湿两种树叶分别放入蒜臼中请幼儿动手捣一捣并观察有什么不同,捣的时候说:“1234捣一捣,2234捣一捣” 激发幼儿兴趣。(老师:干的没有水分,另一种有绿色的树汁出来)
2、制作纸手绢:
人手一张纸巾,幼儿自由折叠,叠好以后沾树汁做成各不相同的手绢。
3、活动结束:今天我们和树叶一起做实验,小树叶不仅让我们学到了东西也给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纸手绢,我们一起去外边再捡些树叶,看还可以和树叶怎么玩呢?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磁铁吸铁的特性探究如何将纸鱼钓上来。
2.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纸鱼、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引题激趣:我们去钓鱼。
(1)教师出示鱼竿,引起幼儿钓鱼的兴趣。
师:小朋友,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到池塘边区钓鱼吧!
(2)幼儿每人拿一根钓鱼竿和小桶,站到大盆旁边,尝试钓鱼,把钓上的鱼放在小桶里。
2.尝试发现:我能钓到什么样的鱼?
(1)自由探索。
请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把鱼钓上来?
(2)集体讨论。
请幼儿拿着钓鱼竿和小桶回到座位上,进行讨论。
师:你钓到鱼了吗?
引导幼儿发现,钓鱼竿身上有一块磁铁,有的.鱼身上有回形针,能被磁铁吸上来;而有的鱼身上没有回形针,不能被磁铁吸住,所以钓不上来。
(3)小结。
原来在鱼的身上安装铁做的物体,能被钓鱼竿上的磁铁吸住,就能成功钓到鱼。
3.再次探索:把每条鱼又快又准的钓上来。
(1)提问引导:我们要把每条鱼都钓上来,有什么好办法?
(2)操作安装
请幼儿选择材料,用回形针别往吹塑纸鱼头的头部或者尾部,或者将螺丝、螺帽安装在塑料鱼头部。
(3)再次钓鱼
4.交流分享:我的钓鱼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内容:
1、幼儿认识了解火的用处与危害。
2、知道着火时几种自救的方法,并会报火警。
活动准备:录像片、图片、各种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课题
2、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认识火点燃火时,眼中看到的火是红红的,有火焰,火在燃烧时会达到很高的温度。
3、幼儿了解火的.益处
火是人类的好帮手,你知道火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
(火能烧饭、炒菜、取暖、照明……)
4、看录像,幼儿充分了解火的危害
师:小朋友,知道吗,用火不当,火就会造成危害,请看录像
5、知道哪些物品容易燃烧,易造成火灾
烟头、蚊香、火柴、煤气等
教师教育幼儿平时要远离这些火种以免会造成伤害。
6、了解着火时几种自救方法
a:用温毛巾捂住口鼻,身体贴地面行走
b:用湿棉被把门缝堵住,靠近窗户前呼救
c:着火时,不乘坐电梯,要走安全楼梯
请幼儿做模拟练习,报火警
7、幼儿分组动手制作禁火标志,放在幼儿园、班级明显位置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表演,感知皮球滚、跳、飞的动态。
2、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3、在自主玩球和大皮球游戏活动中,感知玩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皮球。
2、打气筒一个。
活动过程
1、 幼儿自主地玩皮球,感知皮球的`不同运动状态。
教师(出示皮球):这是什么?皮球会做什么呢?让幼儿在户外场地上探索玩皮球的各种方法。鼓励幼儿说说:你是则样玩皮球的?你的皮球是怎样运动的?
2、表演讲述故事《谁住在皮球里》。
教师:为什么皮球会跳、会滚动、还会飞起来呢?究竟是谁住在皮球里面呢?教师边讲故事,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有趣的皮球,探索皮球里面有什么。
教师:皮球里面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喜鹊吗?
教师请小朋友捏一捏、压一压皮球,请小朋友说说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教师:皮球里面有什么呢?教师给一个皮球放气,请多名幼儿上来挤压皮球,或教师对着小朋友的手或脸放气,感知皮球中的气体。
请个幼儿上来玩瘪皮球。
教师:皮球里面没有空气会怎样呢?(皮球没有了空气,就蹦不起来、滚不了几下、也不能飞起来)
教师:怎样让皮球再跳起来、再滚起来、再飞起来呢?教师用气筒给皮球打气,然后玩皮球,表演拍皮球、滚皮球、抛皮球等。
1、游戏活动《大皮球》。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变成一个大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念儿歌,表演相应的动作。
例如:大皮球,圆又圆,
拍一拍,跳一跳,
推一推,向前滚,
抛一抛,向前飞,
皮球没气了。(幼儿蹲下来)
教师扮演打气人,一一走到小朋友面前做打气动作,小朋友渐渐地站起来,表示皮球里面有了空气。待所有的“皮球”都打足了气,教师发出:皮球飞高了!小朋友便自主地飞开。然后游戏重新开始。
《中班科学教案:谁住在皮球里》摘要:皮球:这是什么?皮球会做什么呢?让幼儿在户外场地上探索玩皮球的各种方法。鼓励幼儿说说:你是则样玩皮球的?你的皮球是怎样运动的? 2、表演讲述故事《谁住在皮球里》。 教师:为什么皮球会跳、会滚动、还会飞起...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中掌握和了解制作陀螺的方法。
2、乐意与大家交流分享,体验成功的乐趣。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课件、自制陀螺
2、圆形硬纸板、圆形卡纸、牙签、火柴棍、吸管、蜡笔、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准备的圆形纸片。
“你们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圆形纸片)
“圆片想站起来,边转圈边跳舞,你们动动小脑筋,帮帮它,好吗?”(让幼儿自由选择辅助材料动手操作。)
2、请幼儿讲述探索中的发现。
“你们的'圆片转起来跳舞了吗?你们用的什么好办法?”
3、教师将自制好的陀螺出示给幼儿,在幼儿面前进行表演。
“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我也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想转起来跳舞给你们看,想看吗 ?”(老师出示陀螺并让它旋转起来。)
“这个好朋友跳的舞好看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陀螺。”
“你们想想它为什么会跳舞呢?”(让幼儿自己讨论后,做出总结。)
教师小结:“我告诉你们,是因为这根牙签总是绕着自己在转动,并且保持着转动速度和转动方向,这样它就会跳舞了。”
4、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陀螺,进行探索。
“小朋友陀螺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呢?”
(1)幼儿自由探索制作。
(2)请个别幼儿展示介绍制作的陀螺。
(3)播放课件教师小结:原来要让陀螺转起来,在制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将牙签戳在圆纸片的中间,这样它就会跳好看的舞了。
5、幼儿动手探索找出中心点的方法。
“可是要怎样才知道戳的地方是圆片的中心点呢?”
(播放课件)教师小结:将圆片两次对折打开,两条折痕交叉的地方就是中心点。
6、幼儿再次动手制作陀螺,进一步了解掌握陀螺的制作方法。
“小朋友,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圆片,我们再来试一试吧,看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蜡笔呢,我们还可以帮陀螺穿上好看的衣服衣服再让它跳个舞,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7、延伸活动。
“今天,你们的陀螺都做的很漂亮,来我们一起到外面转一转、玩一玩,比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最长!”
活动反思:
首先,在教育理念上,本节课是培养幼儿在玩中学,玩中做,玩中思,首先使幼儿的初步探究,在初比拼中幼儿发现问题,对陀螺进行改进。再进行超越自我,幼儿在改进的基础之上能够超出自己的成绩,甚至刷新班级的记录,这都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活动很成功。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题目
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
二、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大胆实践,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归纳思维,通过比较,了解声音在固体和空气的传播是不一样的,固体比空气更能传播声音。
3.知道把声音拢起来后,声音放大了。
三、适用对象
4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幼儿2~4人一组,每组钟表1个、方纸筒4个、带盖的铁盒1个、观察记录表一人一张。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幼儿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桌上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
幼儿讨论:我用什么方法听?
试一试。
(1)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2)在桌边听钟表的声音。
记一记我的观察记录。
说一说我的发现。
耳朵贴在桌面听到的钟表声音比在桌边听到的钟表声音大。
幼儿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盒子里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
幼儿讨论: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听?
试一试。
(1)把耳朵贴在盒盖上。
(2)贴近盒盖听钟表的声音。
(3)把耳朵放在木头桌子上。
记一记我的观察记录。
说一说我的发现。
(1)耳朵贴在盒盖上听钟表的声音,比贴近盒盖上听钟表的声音更清楚。
(2)在木头桌子上和盒盖上听到的钟表声音,比空气中听到的钟表声音更清楚。
玩一玩。游戏:“纸筒里的钟表声”。
(1)耳朵靠近纸筒口听一听,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和不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声音一样吗?
(2)再往上加一个纸筒,钟表的声音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个纸筒,听听钟表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4)讨论结果:纸筒拢住声音,使钟表的声音听得更清楚。
六、注意事项
1.钟表嘀嗒声一定要明显,听得清楚。
2.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辨听。
3.听声音作比较时,幼儿要在同一位置和相同的距离去辨听。
七、拓展思路
1.在科学角里提供大量有关固体传播和空气传播的图片、记录卡及操作材料。
2.到大自然、社区、家庭去了解固体比空气更能传播声音,以及声音拢起来后可以放大声音的原理。
八、背景资料
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而一切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一旦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声音并不是一定要依靠空气传播,如果有其他媒质,声音也可传播。如果有人把耳朵贴在桌面,当你打击桌面的另一处,他能清楚地听到打击的声音。用两只冰淇淋纸杯,杯底用一根线穿起来,制成一个“土电话”。当你绷紧细线,一个人对一只纸杯口说话,另一个人把另一只纸杯口贴着耳朵,就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这种传话器就是依靠细线作媒质来传播声音的。
九、参考资料
《幼儿园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幼儿科学宫》新蕾出版社
活动点评
这是一个同知识点同一层次的活动,幼儿通过探究声音在固体和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感知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的现象,并且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声音是可控的。
从活动内容看,声音是幼儿最熟悉的,来源于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易于幼儿进行探究活动。从活动过程的安排看,层次清楚合理。活动中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
1.设定两个定量一个变量。即钟表的嘀嗒声、钟表的位置与幼儿听的距离是一定的。变量是不同的方式,即幼儿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和在桌旁听,声音的大小是不是相同的。其结果在空气中听到的声音比在桌旁听到的声音小。
2.第二个探究活动中变换形式,将固体木头换成了铁盒,再一次让幼儿感知声音在任何固体传播的速度都比在空气中快。这样使幼儿的思维又扩展为声音在单一物体到其他物体的对于声音的传播规律。
3.三个探究问题:既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较慢,怎样使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快呢?促使幼儿又去想办法,把声音拢起来。用什么东西呢?可用纸筒等材料。由于探究思路清楚,很容易激发起幼儿的探究兴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究活动,达到了活动目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目标:
1.尝试双手配合用充气简给气球充气,注意控制速度和力度,观察气球不断膨胀的现象。
2.尝试用语言、动作或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在充气、放气、扎气球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准备:
气球若干,装在小筐里;小型手持式充气筒。
玩法说明:
幼儿将气球嘴套在充气筒的出气口上,一手捏紧气球嘴,一手来回抽拉充气筒活塞,两手配合给气球充气。
指导要点:
1.观察幼儿充气的方法,鼓励幼儿自己寻找问题的原因,并尝试解决。如果幼儿的.气球总是无法持续膨胀,可引导幼儿观察是否漏气、哪里漏气以及为什么会漏气,尝试用捏紧气球嘴等方法解决问题。如果幼儿双手配合上有困难,可引导幼儿观察学习同伴的动作。
2.气球膨胀得过大时,及时提醒幼儿不要继续充气了,避免气球爆炸。即使幼儿打爆了气球,也不要加以指责。
3.气球充好以后,可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玩气球。如,松开气球嘴,玩放气的游戏,观察气球放气时飞行的轨迹;利用毛根等辅助材料尝试自己扎气球。
4.鼓励幼儿将自己在充气、放气、扎气球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用绘画等形式进行记录。
延伸活动:
脚踩式充气筒及形状各异的气球(如心形、长条形等),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目标预设]
1.认识晴、雨、雪、雾等天气符号,发现天气是多变的,引发对天气的关注。
2.知道在不同天气需要做合适的事情,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幼儿对天气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组操作板(含晴雨雪雾符号、√×?符号、图片插槽设置等)每组8幅生活图片(晒被子、放风筝、轮船、飞机、伞、墨镜、帽子、口罩)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引出天气符号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以晴天为例,结合幼儿回答,ppt出示晴天图片假如请你用一个符号来记录晴天的话,你会怎么记录?
我们看看生活中是怎么记录的——出示晴天天气符号(评析:从今天的天气导入,自然引发幼儿的兴趣,并且利用幼儿已有的记录经验,建立起天气与天气符号之间的联系,了解生活中可以用天气符号来记录天气,从天气转换到符号)
二、认识各种天气符号,发现天气是多变的
1.认识各种天气符号
(1)认识雨天符号(如当天为雨天,与步骤一中内容互换)出示雨天符号——看到这个符号,你知道表示什么天气吗?
(评析:利用ppt链接,设计可随机调换的符号,可结合当天的天气与步骤一中的图片内容灵活调换)
(2)认识多种天气符号出示多种天气符号(晴、多云、阴、雨、雾、雪、沙尘)除了晴天、雨天,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天气?从符号中你也能找到吗?有没有你看不懂的?(结合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天气图片)(评析:当幼儿对符号有了概念之后,又从符号转换到天气,从众多的符号中找出相应的天气,初步感受天气的多样)
2.了解同种天气不同程度的符号
(1)出示三种雨天符号为什么同样是雨天,要出现三种不同的符号?
(2)除了雨天,有没有其它天气也会用不同程度的符号表示?(结合幼儿回答,ppt展示雪、风等天气不同程度符号,拓展经验)例:小雪、中雪、大雪、暴雪例:不同等级的风(评析:从单一的符号到三种不同程度的符号,是在上一环节基础上的递进,上一环节是不同天气的变化,这一环节是相同天气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符号→天气的转换,再次感受天气的多变。)
3.小结原来,天气的变化有这么多,有晴天、阴天、雨天,还会刮风、下雨、下雪起沙尘,同一种天气还会有很多不同的变化。
(评析:小结,将经验进行适时的提升与总结)
三、合作配对图片,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1.为四种典型的天气进行生活图片配对,知道不同天气下做哪些合适的事情
(1)讨论配对方法,了解合作要求①Ppt展示8幅生活图片:晒被子、放风筝、轮船、飞机、伞、墨镜、帽子、口罩这些图片表示生活中我们会做的事情,你看懂了吗?
②出示操作板(以晴天为例)怎样才能从8幅图中选出所有适合晴天的图片?三个人一组,该如何合作?遇到有不同意见怎么办?
(师结合幼儿回答,梳理配对方法与合作要求,如:可以一张张图一起看,也可以全部放在桌子上一起讨论,一起看;合作时可以一起先看,再配对,再检查,也可以有人负责配对,有人负责介绍;遇到有疑议的.,可以讨论或者放在操作板?区)
(2)幼儿三人一组,合作配对图片(评析:图片配对,截取了幼儿生活中典型的情境,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巧妙的用游戏配对的形式呈现,使幼儿在自我分析、配对的过程中获得发现,而不是机械的学习。)
2.交流讨论,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分享合作经验哪一组完成最快,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2)交流操作结果你们选了哪些适合X天的图?怎么选出来的,为什么这么选,说说你们的想法?
结合幼儿回答,进行经验拓展或提升①例:晴天除了晒被子,还可以晒什么?为什么这些事情都适合在晴天做?
②例:雾天为什么乘船、做飞机都不适合在雾天进行?雾天为什么适合戴口罩?
(3)提出疑议问题,引发幼儿思考①例:雨伞为什么晴天、雨天、雪天都适合用伞?这8幅图中还有没有别的事情在不同天气情况下都适合?
(评析:交流体现了幼儿思维过程的碰撞,因为配对的结果不是唯一的,所以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到幼儿的不同想法,进行同伴间的经验分享。这一过程是开放式的,对幼儿具有思考、分析、表述等方面的多重挑战。)
3.小结原来变化的天气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安排,选择做一些合适的事情。
(评析:适时小结,再次归纳提升。)
四、介绍极端天气,引发继续了解的兴趣
1.介绍极端天气出示极端天气图片或播放视频剪辑——沙尘暴、台风、干旱、暴雨、暴雪、雾霾除了我们了解的天气,还有很多极端天气,你知道它们吗?
2.引发继续了解的兴趣极端的天气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灾害,你知道会有些什么灾害吗?
这么多极端天气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的?在极端天气里人们又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来应对呢?
变化多端的天气留给我们很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回家寻找答案,明天继续交流。
(评析:从常见的天气转换到极端的天气,这是“多变”的再次递进,既链接前面的经验认知,又为后续的关注提供铺垫。)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多变的天气,教材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天气及其影响 ,在师生的共同交流、学习中,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知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了解恐龙及恐龙灭绝的原因。
3.感受生命的宝贵,学会感恩。
4.初步了解恐龙的小常识。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内容:
活动一:科学《探秘恐龙世界》
分享、交流
(1)介绍自己收集的恐龙图片、资料,讨论自己知道的恐龙。
(2)请个别幼儿分享讲述。
欣赏、感受
(1)观看恐龙化石。
(2)恐龙由哪几部分组成?
演示、讨论
(1)恐龙模拟视频,感受恐龙世界的壮观和神秘。
(2)利用课件和视频认识腔骨龙、异特龙、梁龙、甲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3)小结
肉食性恐龙牙齿锋利,吃肉凶猛,两腿行走。
草食性恐龙吃青草、树枝上的嫩叶等,草食性恐龙比较巨大,牙齿扁平。
杂食性恐龙既吃肉也吃植物,还偷吃恐龙蛋。目前发现的恐龙中,草食性恐龙最多,杂食性恐龙最少。
猜想、探究
(1)现在还有恐龙吗?它们都到哪去了?
(2)科学家对于恐龙灭绝的各种猜测。(看视频)
A、小行星撞地球假说
B、火山爆发假说
C、气候变化假说
D、海洋变迁假说
小结:恐龙灭绝仍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操作、游戏
分组活动:
(1)白色恐龙石膏像涂色
(2)恐龙化石挖掘考古
(3)恐龙模型分类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活动,发现光是明亮的,它能照亮周围世界。初步了解光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幼儿通过探索光从哪里来,了解太阳、电灯、蜡烛、燃烧物、火柴、打火机等都能发光。
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科学的积极情感和对自然物理现象的.探索欲望。
【教案准备】
布置好暗室,内有电灯、台灯、手电筒、蜡烛、火柴、打火机等。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教案过程】
一、导入活动:创设暗室的环境,揭示课题
幼儿围坐在暗室内,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感觉(黑乎乎的),教师悄悄打开门,问幼儿发现了什么?(亮光)
二、启发幼儿
引导幼儿在观察、体验、操作活动中发现光的奥秘,即光的来源、特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带领幼儿去室外寻找亮光,认识太阳光。
①师:亮光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边走边说:小朋友,手拉手,我们一起向外走,走到外面找呀找,亮光亮光你从哪儿来?
②幼:我们发现亮光是太阳公公送来的。
③师:请幼儿仔细看看太阳,然后告诉大家有什么感觉?
④师:请幼儿与太阳公公说说悄悄话,提些问题。
如:a.太阳公公你为什么这么亮呀?
b.太阳公公你怎么会有这么多亮光呢?
c.太阳公公你的光是从哪儿来的呀?
(谈过话后回暗室,交流向太阳公公提出的问题)
⑤师:小朋友提了这么多问题真爱动脑筋,我们发现太阳公公的光多亮多亮呀,光强的时候还真刺跟呢!
2.引导幼儿想办法让屋子亮起来。
师:现在老师将太阳公公关在门外,屋子里又黑了,请你们想办法让屋子里亮起来。
①(开电灯)根据幼儿所说打开电灯。
②幼儿发现屋子里亮起来了,那这个亮光是谁给我们送来的?(电灯)
③除了电灯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别的办法来发出亮光吗?(幼儿开放性思维,提出各种办法)
④我们准备了好多东西,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做试验,让这些东西发出光来。(事先在教室四周桌上布置好台灯、蜡烛、电筒、煤油灯;火柴、打火机由教师掌握)
⑤幼儿操作后回答:你们刚才是让什么东西发光的?你是怎样做的?
⑥小结:台灯、电筒一按开关就亮了;蜡烛、煤油灯要点火才能亮。那谁跟谁做朋友最好呢?(a.点火方式;b.光的颜色)
⑦刚才我们小朋友发现火柴、打火机、电灯、台灯、蜡烛、煤油灯都能发光。
3.讨论光的作用。师:你们想想有了光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呢?如果没有光又会怎样呢?
①幼儿想过后同伴间互相交流。
②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
③引导幼儿在黑暗中发现夜光表亮光,进行科技教育。
④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知道了太阳、火柴、蜡烛、电灯、台灯、电筒它们都会发光。光能帮助我们看清周围的东西,给我们做事带来方便。
三、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1)让幼儿跟亮光做。
(2)每人取一面小镜子,对着太阳光,看看发现了什么?
(3)一边做,一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边玩边回答老师的提问,在自由教案过程中结束全部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2-15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科学教案01-05
睡觉中班科学教案04-02
中班科学教案磁铁03-25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03-25
中班科学教案《动物睡觉》12-18
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1-21
《好玩的磁铁》中班科学教案05-09
中班科学教案(15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