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合集】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抓泥鳅的乐趣。
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有关鱼类的知识。
2、泥鳅、脸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相关的录象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泥鳅是怎么样的?
2、幼儿观察后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
3、再次玩一玩、抓一抓,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5、看相关的录象,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
二、尝试体验、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
1、平时看过大人是怎么抓泥鳅的.?
2、出示材料,交代要求:每一样都去试一试、抓一抓,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
3、幼儿尝试、比较、发现不同。
4、讨论: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抓泥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
5、师生小结
三、延伸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精心地准备材料,设计教案,到活动的实施,我都认真地对待,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地投入,效果较好。通过这一活动,我也悟出了以下几点:
1、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顺应幼儿的兴趣。其实,一开始,我设计的活动是科常类的《认识泥鳅》。而捉泥鳅这一活动是从我试上后才生成的。试上时,我按原来的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由于天热,泥鳅显得特别的调皮好动,不停地在托盘里游来游去,最后竟从托盘里跳了出来,这下我可傻眼了,因为我自己害怕泥鳅,不敢捉泥鳅。在我的影响下,几个女孩子也尖叫起来,可大部分孩子都显得特别兴奋,纷纷冲过去捉泥鳅,特别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鳅一滑又逃走的时候,孩子们更是激动,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试一试。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动也从科常类的认识泥鳅改为科探类的捉泥鳅。
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如我所料,活动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孩子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一开始我也害怕泥鳅,可活动开始时,有教师捉泥鳅这一环节,为了克服自己对泥鳅的恐惧,我事先买了泥鳅在家里练习,先是戴了手套捉,适应一点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课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时觉得泥鳅还蛮可爱的。我想也正是我这种情绪感染了孩子,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大胆探索,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惧怕泥鳅而不参加活动。
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活动中孩子们能与材料充分地互动,但教师缺乏向孩子传递爱护小动物的思想,因此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显得有点残忍,用食品夹夹泥鳅时,有的泥鳅就被夹得出血了,但孩子们还是不放过。当时我也看见抹布上的血,虽然当时我及时鼓励孩子捉泥鳅时要注意保护泥鳅,玩的时候不要让泥鳅受伤了,孩子们后面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现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动前就要求孩子们要注意保护动物,不要让泥鳅受伤了,那孩子们肯定会注意,不至于把泥鳅夹出血来还不放过,那活动就更完美了。这是我在活动前考虑不周,以后要吸取教训,活动前要考虑周到一点。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背景:活动结合“小小蛋儿把门开”展开的。蛋又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他们经常吃蛋,对蛋有浓厚的兴趣。圆溜溜的蛋惹人喜爱,会滚、会转,怎么样让蛋宝宝立起来,吸引着孩子们积极地去尝试。科学活动“蛋宝宝站起来”让幼儿在与蛋宝宝的亲密接触中,借助各种材料去感知、体验、探索怎样让蛋宝宝立起来的方法。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用各种材料帮助蛋宝宝“站起来”,体验操作的乐趣。
2.乐于将自己的操作方法和同伴交流分享。
重点:尝试用各种辅助材料帮助蛋宝宝“站起来”
难点:尝试改变报纸和毛根的外形让蛋宝宝站起来。
经验准备:知道蛋易碎的特点,懂得要保护好蛋。
物质准备:熟鸡蛋人手一个(由家长准备)、橡皮泥、沙包、报纸、毛根、棉花、积木、瓶盖。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活动兴趣。(1分钟)
1.出示蛋宝宝,它是谁?我们来跟蛋宝宝打招呼。
2.师:“蛋宝宝有一个愿望,它想和我们小朋友一样站起来,你们觉得它能站在桌子上吗?我们来试试。”
二、探索操作,在无支撑的'平面上让蛋站立。(2分钟)
1.讲解操作要求:
(1)蛋宝宝很容易碎,要小心保护。
(2)听到老师拍拍手就回来坐好。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集中交流:你的蛋宝宝站起来了吗?
为什么它不容易站起来?(因为蛋宝宝圆圆的)
三、幼儿操作,运用各种材料帮蛋宝宝站起来。(18分钟)
(一)第一次操作(8分钟)
1.师:“蛋宝宝们可想站起来啦,所以今天老师带来一些材料帮助它。”
2.出示各种材料,一一认识。
3.讲解操作要求:
(1)选一样材料帮助蛋宝宝站起来,成功后再选别的材料。
(2)保护好蛋宝宝。
(3)听到老师拍拍手就回来坐坐好。
4. 集中交流:“你们成功了吗?你是用什么材料帮助蛋宝宝的?“
5.请橡皮泥、沙包、瓶盖成功的小朋友举手,并分别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操作,并用语言介绍自己的方法。
6.“刚才小朋友用了很多材料帮助蛋宝宝成功站起来了,可是积木、棉花、报纸、毛根成功的很少,你们在运用这些材料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
7.小结:“大家再动动脑筋,要变一变它们的形状,就能用报纸、毛根、积木、棉花帮助蛋宝宝站起来。”
(二)第二次操作(7分钟)
请幼儿演示报纸、积木、棉花、毛根帮助蛋宝宝站起来,并用语言表达。
四、教师小结活动情况。(2分钟)
活动延伸:把材料放在区角供幼儿操作。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孩子对星期一有所了解,知道第一天来上幼儿园是星期一,最后一天是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在家休息两天。但不知道一个星期的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六的顺序。所以制定此活动,让幼儿知道星期的顺序。
一、活动名称:
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数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三、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录音机,录有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磁带一盒。星期转盘游戏的课件,星期转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小组数相同)。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了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 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助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 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形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文学作品《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内容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思考。
(2)听录音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放录音同时随故事情节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星期日至星期六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可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六的邻居是谁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3.幼儿操作活动 :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X的两个邻居是星期X和星期X。(意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概念。)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出发,我设计了《逛果园》这一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动动、说说、玩玩的过程中,认识、区分两个物体的“大”和“小”,并大胆地尝试让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大”和“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并区分两个物体的大与小,并能用相应的动作及语言加以表达。
2、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布置果园的环境(大树、小树等)
2、大、小苹果;大、小树叶卡片若干。
3、大小箩筐若干。大小汽车各一辆。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大、小汽车,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个美丽的果园,那里可好玩了,大大小小的果子都成熟了,我们要乘汽车去摘果子。”
(2)出示大、小汽车:“嘀嘀,开来了两辆汽车。”(幼儿观察)“是什么样的汽车?你想乘哪辆车去?为什么?”(公共汽车很大,可以坐很多人;小汽车小小的,只能坐几个人)“好,我们坐着大汽车去果园吧!”
(3)师生一起开汽车去果园。
2、通过摘苹果,观察苹果的大与小,并进行分类。
(1)认识大树和小树:“这是谁呀?”(大树妈妈)“大树妈妈旁边是谁呀?(小树宝宝)
(2)观察大树妈妈和小树宝宝及它们身上的苹果的`大与小,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动作表示出来。(教师给予肯定和支持)
(3)摘苹果。
①师:“大树妈妈请我们吃苹果,每个小朋友摘一个大苹果。”(幼儿摘苹果)“把你摘的大苹果举起来给老师看,你的大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请你做一个‘大’的动作!”(表扬与别人做的不一样的幼儿)
②“每个小朋友摘一个小苹果,举起来,闻闻看苹果香不香!请你做一个‘小’的动作。”
③苹果分类:“开心吗?摘了这么多的苹果,我们把它带回去给哥哥姐姐们尝一尝,好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箩筐,有大的,有小的,请你们把大苹果放在大箩筐,小苹果放在小箩筐里。”
3、游戏“捡树叶”,进一步观察和区分树叶的大与小。
(1)捡树叶:请小朋友一个手捡一片大树叶,一个手捡一片小树叶。
(2)玩树叶:
师:“大树叶在哪里?”(幼:大树叶在这里)举起来给我看看,我们把大树叶举起来,把小树叶藏起来;“小树叶在哪里?”
(3)和树叶一起跳个舞。(听音乐跳“欢乐舞”,活动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玩乐中让幼儿发现哪些液体可以吹出泡泡,并了解泡泡液体受光的折射可呈现美丽的七彩。
2、引导幼儿探索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的泡都是一致的。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液、白猫洗涤剂液。
2、每个幼儿一个吸管,不同形状的小铁圈若干(长方形、心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探索活动(1)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吹过泡泡吗?(吹过)我这儿有四种液体,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水、洗涤剂水,请你们猜一猜哪种液体能吹出泡泡?
1、请幼儿进行大胆猜想,教师做好记录,不能吹的放上“x”标牌,能吹的`放上“√”标牌,鼓励幼儿充分猜想。
2、让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得出结论:只有清水不能吹出泡泡,其他三种都能吹出泡泡。
3、与猜想进行对照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二、探索活动(2)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吹出的泡泡是否有颜色?有几种?
幼儿操作观察。(共有七种颜色)
2、教师:那么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让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在光的地方和背光的地方分别进行尝试观察是否一样,引导幼儿发现,在有光的地方泡泡有颜色,而背光的地方泡泡没有颜色。
结论:泡泡是反射的太阳光的颜色。而不是自己的颜色。
三、探索活动(3)
1、出示图表,猜猜心形圈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在图表上做好记录。幼儿说心形就是用“ ”表示,三角形就用“△”表示,长方形就用“口”表示,要求把每个幼儿把不同的猜想都记录在内。
2、对三角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3、长方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4、幼儿分成三组进行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5、让每组选出一名幼儿把结论告诉大家。
6、各组交换用具分别尝试。
得出结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来的泡泡都是球形的,并没有随着圈的形状而改变。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小游戏适合各年龄幼儿心理特点,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活动过程中,针对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问题,因材施教,引导幼儿逐步探索其中的奥秘,自然而然地学习科学、从而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一、认识食品清洁剂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现在我们使用的洗涤用品中许多化学成分有毒,经常使用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污染环境。
2、引导幼儿了解食品清洁剂的含义及种类。
3、培养幼儿运用感官感知各种物品的能力。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四幅、娃娃一个,脏手帕、脏碗各一个。布置动物王国,饭粒一袋,可乐,面汤水,醋酸和白醋,茶叶水各一瓶,洗洁精、洗面奶、洗发水、84消毒液各一瓶,洗衣粉一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引导幼儿谈谈父母平时在家都用哪些洗涤用品,教师就出示那种洗涤用品。
二、引导幼儿看图了解洗涤用品对人们的危害:“这些洗涤用品使用起来虽然很方便,但是这些洗涤用品许多化学成分有毒,经常使用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危害呢?”请小朋友仔细看图。
三、介绍食品清洁剂: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动物王国,请你用眼睛看、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嘴巴尝,了解一下小动物都使用什么来做洗涤用品?(可乐、茶叶水、酸醋等)“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使用这些用品?
(教师依次示范可乐做去污剂,去掉雪花片上的脏物;酸醋可做消毒剂,用来消毒玩具;白醋可做洗面奶,给娃娃洗脸;茶叶水可做洗发水给娃娃洗头;面汤水可做洗洁精,用来洗碗;饭粒可做洗衣粉,洗掉衣服上的污渍。)
四、讲解食品清洁剂的名称及好处:“小动物使用的这些洗涤用品,既可以吃,又可以当做清洁剂。”“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为什么喜欢用食品清洁剂?”(食品清洁剂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
活动二、使用食品清洁剂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食品清洁剂的认识。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布置成邋遢国,各种食品清洁剂若干洗涤用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参观邋遢国,引起幼儿操作兴趣“你觉得邋遢国怎么样?你们想不想改它?”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1)幼儿必须使用食品清洁剂来改变邋遢国的面貌。
(2)幼儿可以一人操作、也可以2~3人一组共同操作。
三、幼儿讲述:你刚才做什么的?用什么做的?
如:我用面汤水做的洗洁精洗碗。
四、教师小结:
活动三、寻找食品清洁剂(延伸活动)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哪些食品清洁剂,找到了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6-14
科学活动教案02-16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0
[热]科学活动教案07-22
科学活动教案(荐)07-22
【热】科学活动教案07-22
【优】科学活动教案07-22
科学活动教案[实用]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