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优选]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探索让蛋立起来的方法。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3、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熟蛋若干、大米、瓶盖、橡皮泥、扭扭棒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动画蛋宝宝,引起幼儿注意。师:“小朋友们好,我们是鸡蛋宝宝,今天我们带来了一个小实验,你们想玩吗?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一)在桌面上操作。
1、请幼儿讨论思考。
出示幼儿操作鸡蛋站立的视频,引导幼儿理解鸡蛋本身是圆的.,不能站立要靠物体支撑。
2、发给每位幼儿一个蛋,幼儿探索,寻找在桌面上让蛋站立的方法。教师观察、鼓励。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交流情况作简单小结。
提出问题:有没有不把蛋磕破就让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
(二)提供不同材料,请幼儿再次寻找让蛋立起来的方法。
1、出示并介绍为幼儿准备的各种材料。
2、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试验。
3、引导幼儿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蛋站立。鼓励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
三、结束部分: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能控制声音的变化,用优美的声音形象的表现"原声"和"回声",发展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2、了解山谷回音的现象,明白简单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磁带。
2、回音录像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看回声录像。
2、讨论回声现象,让幼儿明白简单的道理,能用声音形象的表现"原声"和"回声"。
(1)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回音产生的条件。
师:刚才看到、听到了什么?教师再次放录像验证幼儿的说法。
小结:人在对着障碍物,大约17米的距离时大喊,可以听到回声。
(2)了解"原声"和"回声"的'区别,请幼儿进行模仿。
(3)幼儿尝试模仿"原声"和"回声"。
教师强调原声和回声是一样的,但原声声音要高、强,回声声音要小、弱。如:唱的"啊",回声也是"啊",不能变。
3、欣赏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听到了什么?请幼儿说一说。
(2)再次欣赏歌曲。
4、幼儿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幼儿跟教师一起唱歌。
(2)教师与幼儿分组唱,教师唱原声部分,幼儿唱回声部分。教师强调幼儿唱回声时,声音要弱、要小。
(3)教师与幼儿交换演唱部分,幼儿唱原声,教师唱回声。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5、幼儿演唱歌曲。请幼儿分两组进行表演。一组唱原声,一组唱回声。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演唱技巧。
6、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空旷的地方,远距离对着墙大喊,进行尝试。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2、对身体的影子及其变化感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喜欢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游戏快乐。
2、难点: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投影仪、音乐《雨中旋律》、幼儿具备"影子"相关经验(事先准备好的寻找影子视频)、人站在太阳下影子图片一张、教师幼儿具备做各种手影的经验、画有每位幼儿影子造型的长轴纸卷一个、蜡笔。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音乐律动)小朋友们,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认真听,比比是谁第一个猜出谜底。我的谜面是: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是一种现象,有阳光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子)基本部分:嗯,小朋友们很棒,都猜对啦!我们的影子这么的神奇,那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我这有一段小朋友们寻找影子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那我们要带着几个任务去看,第一个:你找到了那些影子?(在什么情况下找到的)第二个:我们去了什么地方影子就突然消失了,为什么?(幼儿观看视频资料)(引导幼儿思考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回答得真棒,我们表扬下自己。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张图片更进一步的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懂得在有光的情况下才会有影子,当光线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就变黑了,这就是影子)(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好,下面张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来玩影子游戏好不好?第一个游戏:手影游戏(老师先做出几个造型示范,幼儿猜并模仿,再请7--8名幼儿分别在投影仪前做不同造型的手影,边做造型边学小动物叫声,其他小朋友来猜并模仿)第二个游戏:给影子涂色(教师将每位幼儿做的影子造型提前画在长轴纸上,请每位幼儿找到自己影子造型给影子穿上漂亮的衣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图案)
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欣赏影子作品并和自己影子拍照留念。
活动反思:
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以及“做中学”的理念能较好地在本次活动得到体现。
1.选材内容的生活化。教师抓住随时捕捉到的影子这一教育资源,和孩子们寻找不同的影子,一起和影子游戏,从而共同探索影子的变化与事物间的联系,继而了解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本活动教师很好地把握了幼儿的兴趣点,运用游戏这一幼儿特有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以丰富而又有趣的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活动,和影子跳舞、玩手影、找小动物影子、演皮影等游戏环节,让孩子在玩中观察、探究影子的产生、影子变戏法的秘密等问题,在多次的游戏体验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丰富经验。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欲望。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利用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幼儿对影子的好奇心理,培养了幼儿观察、比较,主动探究的能力。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光的奥秘的兴趣。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重点难点: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能理解浅显的光的特性原理.
活动准备:
1、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硬币、手电筒
2、活动记录表:(光的特性、光的用途)每位幼儿两张
3、多媒体课件:各种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港口和马路上的信号灯。
活动过程:
一、了解光的种类:
1、设置场景(使室内变暗)师:提问:"小朋友,屋里为什么变暗了?幼儿:“没有光了,所以屋里变暗了”(打开灯)提问: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儿:因为有灯光了,所以屋里变亮了。师:那么,你能说说你都见过那些光呢?
2、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那些光(太阳光、月光、星光、灯光、闪电光、x光、火光、激光、荧光棒、萤火虫发出的光等等)。
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自然光:像太阳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
★人造光:像灯光、激光、x光、萤光棒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
二、认识光的特性、探索光的特性:
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怎样走路的?
实验(一)、将活动室窗户遮住使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走路的?幼儿(手电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
师小结:这是光的第一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生活中有很多光都是直接就射过去的,比如:太阳光、月光、手电筒的光、应急灯的光等等,因此,这种光的照射过程成直线的现象称之为直射现象。
实验(二)、让幼儿在有阳光的地方玩小镜子、水盆里的水。师:小朋友边玩观察光发生了哪些变化?幼儿(发现小镜子反光,发现水盆里的水也反光、发现小镜子让光拐弯了)。
师小结:这叫光的第二个特性:光的反射性。
实验(三)、把硬币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导幼儿观察硬币和筷子的变化,幼儿(我发现筷子弯了、我发现硬币从玻璃杯侧面看变得很大,从玻璃杯的上面看没变)。
师小结: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太阳光会照在地上,我们身上,也会穿过清水照进水里,可是水和空气不一样,光钻进水里,走得慢了,也发生了一点变化,我们的眼睛看下去,水里的筷子好像变弯了,其实是光在和我们做游戏呀!是光的第三个特性:光的折射
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并让幼儿做记录。
三、讨论光的用途:
师:人们利用光的这些特性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1)、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娱乐、装饰、用作信号等。
2)、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光有哪些作用?作手影、帮助找东西。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诊疗、美容、科考、照相、红外线烤箱可以烤东西;红外线还可以治病、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在医院里,人们可以用激光进行光治疗。
3)、鼓励幼儿长大后探索、发现更多的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光,或利用光的特性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造福人类。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光的用途画到记录纸上。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淡化了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认识光是怎样传播的,进而顺利理解影子形成的道理,解释了生活中的疑惑。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并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去验证,在体验中感悟科学探究的真正乐趣,减少学生对科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做好观察记录,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有新发现。我让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承担了任务,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这次的科学探究活动,共享其中的苦恼和喜悦,给学生一个自主实验的平台。
这一堂课我能顺利按预定计划完成了,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其他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课堂教学调整,这堂课使我学到了很多,也充分认识到要想使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今后我会好好地改革我的教法,让我的科学课更精彩。
科学教案 篇5
一、此活动的功能:
本活动适合小班3岁幼儿。从下学期主题《花儿开》中分题《太阳出来了》进行的。
二、此活动的提出:
在教材主题《花儿开》分题中的《太阳出来了》中展开。这个活动是把分题中《我要回家》和《白天和晚上》两个活动合并成一个活动来完成。活动《白天和晚上》的活动目标是1、乐于参与集体游戏;2、辨认黑与白;3、锻炼观察力。我认为从3岁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来看,此目标完全可以跟活动《我要回家》的目标一起来完成。这样既节约了课时,又使活动增添了趣味性,幼儿更容易投入。
三、分题《太阳出来了》目标:
1、认识春天天气回暖。
2、欣赏和感受春回大地景象。
3、辨别异同。
4、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四、分题:
五、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我要回家
活动目标:
(1)享受听故事的乐趣,锻炼观察力。
(2)认识白天、晚上的区别。
(3)认识太阳发出光和热。
(4)乐于参与集体游戏,发挥想象力。活动形式:分组。
活动准备:
故事图卡4份;小鸭头饰;黑白卡片;太阳头饰;鱼头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课桌上的故事图片。
(2)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任意讲述故事。
(3)教师讲述故事。
(4)提问:
①太阳出来和下山天空变化?分别是什么时候?出示黑白卡,认识黑白。
②小鸭为什么回不了家?请大家想办法自由发挥。
(5)表演。
总结分享:
(1)跟幼儿讨论小鸭子以后在天黑的时候知道回家了吗?
(2)请幼儿说说白天晚上人们都做什么事情?天黑后要知道回家。
活动评价:
(1)能专心听故事并简单创编故事,发挥想象力。
(2)知道白天和晚上的区别并能认识黑色和白色。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延伸:
请幼儿晚上回家观察天色及周围景致变化并请家长帮助记录。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纸是幼儿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东西, 幼儿常常用它来画画、写字、做手工作品。在观察中发现大班的幼儿在创造思维(主要是求异性发散性)上有了明显地发展,他们已不满足于已经发现的几种玩法、用法,而是喜欢去探索新的方法,去重新利用“旧”的事物, 为本次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操作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懂得只要用折叠等方法,改变纸的形状,纸就能承受一定的力。
活动准备:
1、长方形的白纸若干
2、一元硬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说说纸的用途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说说纸,纸可以用来干什么?(画画、写字、做手工等)
二、 尝试两张纸做纸桌
1、今天,叶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2张纸,请你做一张可以站起来的纸桌。
2、集中讨论:“我的纸桌站起来了”。(幼儿用语言表述或结合实物表述)
我们的纸桌做好了吗?你是怎么做的?这是桌子的什么?(桌面)这呢?(桌腿)你做的桌腿是什么形状的?
三、尝试纸桌的承重力
1、你的纸桌上可以放东西吗?叶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20枚一元硬币,请你试一试,你的'纸桌有多少承重力。
2、组织交流:你的纸桌上放了几枚一元硬币?它是什么形状的桌腿?你发现哪种形状的桌腿比较牢,桌面上可放硬币多些?在尝试做纸桌的过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四、进一步改造纸桌
1、怎么样的桌子是最牢固的呢?我们来试一试,这一张最牢固的桌子吧。
2、鼓励幼儿尝试实验各种形状的桌腿承受力的本领,教师巡回指导。
五、挑战五百枚硬币
1、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诉我,他的纸桌上能放五百枚硬币。你觉得这件事,是真是假?为什么你觉得是真或是假?(幼儿明确的阐述自己的理由)
2、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实这件事的真假?
小结:小朋友想用实事求事的办法来试试。谁说得对,谁说得错?
3、无论是真是假,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叶老师这里有五百枚硬币,谁愿意用你的纸桌来试一试?
4、小结:有时听别人说的话,你觉得有点信、有点不信,最好呢!我们去动手试试,因为事实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六、活动延伸:
我们的纸桌上还可以放什么呢?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04-06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6
[经典]科学教案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科学教案范文05-12
有关科学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