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科学教案(推荐)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高人、矮人的游戏,感知物体的高矮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把2~~5个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有序的排列。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高矮不同的纸筒5根。(5组,每组一份)
2、《高人走、矮人走》音乐带,录音机。
3、小动物头饰或玩具悬挂于高处。
4、钻圈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高人走、矮人走。
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列“高人、矮人”号火车,你们想坐吧。
好,请小朋友一起排好队上车吧,程老师做火车头,我说“高人走”,你们就学高人,我说“矮人走”,你们就学矮人。
放音乐,小火车出发了。
二、幼儿操作活动:比高矮。
1、师:小火车到站了,请小朋友到程老师旁边坐下,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小纸筒)
你们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请小朋友 帮这些小纸筒排排对,排队前有个要求,要让它们站着排队。(幼儿自由排序)
2、出示一组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排序。
提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组小朋友是怎样来帮小纸筒排队的。还有什么办法?
3、师:现在请小朋友再来给小纸筒排一次队,这次排队,老师还有要求,请小朋友听好了老师的要求来排。
(1)从高到矮排。 (2)从矮到高排。
4、师:刚才小朋友给小纸筒排了队,现在程老师也来给它们排排,小朋友看看我排的对吗?哪里不对?
小结:原来不管给什么东西排队,都要在同一个平面上。
三、游戏。
1、小朋友刚才帮小纸筒按高矮排了队,那除了纸筒有高矮,
我们生活中你觉得还有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是高的?什么
东西或什么人是矮的?那高的人有什么本领呢?
2、老师这里有个游戏,想请小朋友玩玩,小朋友看这里有
什么?这里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小朋友自己拿,拿到了
老师就送给你。
提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拿的'到,有的小朋友拿不到呢?矮的小朋友怎样才可以拿到礼物呢?快想想办法。
3、师:原来个子高真的有好处的,可以构得比别人高,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矮的人呢,他们有什么本领?
这里啊老师也准备了一样玩具,小朋友看看这可以怎么玩呢?那由老师来和小朋友比赛钻山洞好吗?
提问:程老师为什么会输。
原来矮人也是有好处的,他们比较小巧灵活。
4、小结: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有高有矮,他们都有自己拿手的本领。比如高的人可以拿到高处的东西,可以修电灯,可以打篮球等,矮的人比较灵活,可以很快的钻过山洞,到矮的地方不会撞到头等。
四、结束活动。
师:我们小朋友也有高有矮,我们一起出去比比谁高,谁矮好不好?
听《高人走,矮人走》音乐出教室。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在玩瓶子过程中,发现声音的大小。
2、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
2、每人一只塑料小瓶置于小椅子下面。小盆4个,黄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尝试猜测生活中的不同声音
谈话导入:宝宝们,今天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听咱们上课,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客人老师是来找耳朵最灵的宝宝的,那我们来比一比好不好?你听!(播放宝宝笑声)
师:这是什么声音啊?谁的笑声啊,大人的还是宝宝的笑声?
师:你们猜对了,真棒!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来叫醒这个小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播放公鸡叫声音,幼儿:大公鸡!)
师: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
师:那除了公鸡会叫宝宝起床,还有什么小动物也会叫呢?
师:会叫的动物有很多很多,所以妈妈可以请许多小动物来叫小宝宝,宝宝被叫醒了,(播放洗手声音)咦!宝宝现在在干什么?
师:洗手的时候会有什么声音啊?(哗啦啦)
师:洗完脸刷好牙吃完早饭,宝宝该上幼儿园了,宝宝坐着爸爸的汽车(出示汽车图)上学了,汽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啊?(嘀嘀嘀、嘟嘟嘟嘟)
(二)、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1、师:把瓶子拿出来玩玩,瓶子有声音吗?
师:怎样让它发出声音呢?启发幼儿瓶子是因为装了东西而发出的声音(教师倒出黄豆证实)。
小结:瓶子碰碰某个地方就能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师:宝宝也想让你们的瓶子也发出好听的声音,请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幼儿集体操作装黄豆。
提问,我们的瓶子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响声大一个响声小)
师:怎么回事?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结: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
4、摇瓶子游戏《大猫和小猫》
师:知道了瓶子宝宝的这个秘密,我们一起来表演大大的声音和小小的声音好吗?(伴奏: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我是一只小猫,我的声音很小,喵喵喵喵喵↑可进行两次)
5、延伸活动
教师故意边唱歌边用一个装满黄豆(或两颗)的瓶子(透明),用力摇,瓶子没声音(是小小的声音),咦!怎么回事呀?瓶子宝宝还有秘密呢?跟老师再去找一找它的秘密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生活背景入手,让幼儿听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从而引发对声音的兴趣。小班幼儿不善于集中注意力“听讲”,本活动采取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探索,了解了声音轻重,在自由探索中发现声音的轻重与装豆子多少的关系。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运用各种感官,听一听,做一做,将艺术领域“节奏强弱”的内容自然地渗透到科学活动中,使科学探索和音乐活动巧妙的结合,达到动静交替。充分突出幼儿为主体,努力把握“玩中学”的度,注重多观察、少干预,让幼儿在游戏、体验、操作中获取新的知识,充分表现自己,从而达成活动目标。
而对于科学活动,幼儿操作是很关键的一环节,如何收放自如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幼儿的操作一定会有个体差异,所以势必会产生幼儿操作的时间差(第一个完成的幼儿和最后完成的幼儿)那么对于动作快的幼儿教师在操作前一定要提清楚要求,让他知道我接下来要做什么而不是无所事事。
今后的科学活动的开展也要围绕着以下两点进行(1)活动的材料准备是否充足,是否有效?(2)幼儿操作活动前教师的要求是否明确?科学是严谨的,而幼儿的科学活动既充满科学的探索精神又不同于成人所理解的科学。作为教师,作为组织者,在每一次的科学活动中都先问问自己:如何在具体的生活经验中帮助幼儿构建自己的科学认知!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在平时的活动区活动中,孩子们总是要花很长的时间来收拾玩具,来来回回跑很多趟,有时一次只搬运一块玩具,而且大多数都是单独收拾玩具,很少与同伴进行合作。针对这一情况,老师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在活动中探索出各种又省时又省力的搬运玩具的方法。
教案目的: 1.探索搬运玩具的各种方法和策略。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合作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教案准备: 幼儿玩具若干,有大小轻重的不同种类;工具材料若干,
塑料袋,大小塑料筐等;将场地布置成森林模样;录音机,
磁带;请一位教师扮演猪妈妈。
教案过程: 一.从已学的《拔萝卜》引出问题,尝试创新解决。
1.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都听说过《拔萝卜》的吧!萝卜拔出来了,可老爷爷又犯愁了,萝卜很大很重,用什么办法把萝卜运回家呢?
2.幼儿提出多种解决办法,教师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
二.活动:搬玩具。
1.进入情境:教师接电话,告诉幼儿:刚才我接到猪妈妈从森林打来电话,说她从商店买了很多玩具准备运回家,可半路上车坏了,那些玩具又多又重,她一个人搬不动,想请我们去帮她搬玩具,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2.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搬玩具。
(1)听着欢快的音乐进入大森林,找到猪妈妈和玩具。
(2)找到猪妈妈,看看有些什么玩具?
尝试将玩具搬回猪妈妈的家,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可协助,不正面指导。针对幼儿活动予以评价。
A请幼儿谈谈搬玩具的'感受。幼儿可能出现:
a帮助别人,心里很高兴。(对幼的想法予以表扬、鼓励)
b很轻松。(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搬玩具的,对在搬玩具中使用了工具和有创新表现的予以肯定、赞赏)
c很累。(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搬玩具的,为什么会感到累)
B猪妈妈为了表示感谢,决定将玩具送给小朋友。教师提出
问题:猪妈妈家离小朋友的家很远,用哪些办法搬玩具才能
搬得又快又轻松。
C幼儿讨论并说出自己的办法。
(3)再次尝试搬玩具。
将玩具从猪妈妈家搬到小朋友的家,鼓励幼儿尽量尽量与他人合作搬玩具。
3、归纳总结经验,体验成功。
(1)归纳方法。
(2)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迁移经验。
今天小朋友们在搬玩具时使用了很多巧妙的办法,终于成功了。如果以后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怕,只要开动脑筋,就一定会成功的。
(3)拿着猪妈妈送的玩具到户外去玩。
活动反思:
儿童教育家阿莫纳什维说:“创造条件将儿童在中固有的自由选择机会和全身心投入的心态迁移至教学过程中去,从而使幼儿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我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的环境,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这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活动中教师不是简单的把方法告诉幼儿,而是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得出结论,鼓励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体验和感想。通过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幼儿不仅体会到了帮助他人和成功的乐趣,而且学会了合作。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春天是个多风的季节,孩子们对“风”这种自然现象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室外组织了活动“好玩的风”。小朋友说,“我们把风搬到室内,我们自己制作风”。于是我与幼儿共同想办法,用什么方法可以制作风,并将这些计划画在记录表中,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计划收集材料。于是,我们共同开展了“我们来制造风”的科学探究活动。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寻找制造风的多种方法。
2、能运用绘画、语言讲述的形式表达制造风的过程。
3、在制造风的过程中体验探究与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感受风、寻找风的经验,并对如何制造风有了自己的设想。
2、物质准备:
(1)幼儿按照制造计划收集的扇子、电风扇、打气筒、气球、硬纸板、布、吹风机、塑料袋、小瓶子。
(2)小柳树、大黑板、记录纸张。
重点、难点:
大胆尝试、寻找制造风的各种方法。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前些天我们到外面找风去了,你到哪里找到风了呢?
幼儿:柳树、小草、头发、衣服。
教师:你是怎么发现风的?
幼儿:我看见柳树、小草、头发都动了,衣服都飘起来了。
幼儿分享自己关于“如何制作风”设计记录。
(1)你们要用什么方法制造风?
幼儿:我想用扇子扇风。
幼儿:我用手抓紧塑料袋的口,然后一捏塑料袋,就有风了。
幼儿:我想用打气筒打气,就有风了。
幼儿:我用吹风机,可以有风。还有用布扇。
幼儿:我用硬纸板扇,就能有风了。
(2)你为了制造风收集了哪些材料?
幼儿:我准备了扇子。
幼儿:塑料袋。
幼儿:气球、打气筒。
(3)怎么才能知道制造出风了呢?
幼儿:可以吹在脸上感觉一下,就知道有没有风了。
幼儿:让一个人来试就知道了,把风吹在脸上。
幼儿:可以用吹风机吹我们的门帘,如果门帘动了,就说明有风。
幼儿:还可以吹头发、衣服,如果动了就说明有风。
2、幼儿按照计划制造风。
(1)提出实验规则。
①请幼儿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试验。幼儿可以在教室里用自己找到的材料进行试验,当你用完一样材料后要把你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②请将实验方法和结果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怎么样实验的,制造出风了没有。
③有些幼儿的实验材料需要用到电,请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插销。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探究并及时支持。
情境一:
葛家佑在用布制造风的时候,用很小的一块布去扇高处的门帘,门帘没有动。她很沮丧地回到座位记录。于是我请她再用布扇扇我,让我感受一下有没有风,同时让她观察我的.头发有没有动。她高兴地发现我的头发动了。我又用布向葛家佑扇了扇,她马上告诉我她感觉到风了:“凉凉的。”于是高兴地把结果记录了下来。
情境二:
陈颀林用塑料袋实验时,直接把塑料袋的口部握紧,再用手捏塑料袋,所以制造的风很小,几乎感觉不到。于是他请我帮他往塑料袋里吹气,然后从吹满气的塑料袋中挤出了风,他高兴地说:“这回的风大多了。”我问他:“你刚才是请别人帮助你制造风的,你想想有什么方法自己就可以制造出风呢?”他想了一会儿,高兴地告诉我:“我想到好方法了。”他用手拿着塑料袋再空中晃动,把空气装到塑料袋里再进行挤压。“风来了!”他高兴地大喊,并将把实验的方法画了下来。
(3)幼儿分享制作风的过程及结果。
①请幼儿借助实验记录表,向同伴分享自己实验中的发现。
颀林:我把塑料袋口这打开,然后这样(用动作演示,用塑料袋装空气)。然后把口抓紧了,再一捏,就有风了。我在我画的实验下面打了个钩,就是我成功了。
葛家佑:我用布和教师一起做试验,有风,因为教师的头发都动了。(边说边为别的小朋友扇了起来)我也画了个钩。
②引导幼儿将制造风的记录贴在记录板上,同伴相互交流与欣赏。
3、教师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有的用扇子扇,有的用瓶子在空中晃,有的吹气球,有的用打气筒打,用吹风机吹,这么多的方法,都制造出了风。
我们在外面找到的风是自然风,我们今天用这些方法制造的风是人造风。你们,还可以开动脑筋再想一想,还有没有新的方法可以制造出风,下次我们再试一试。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教师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引导性,问题层层深入。在活动时教师能发现幼儿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引导,帮助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活动后能及时小结,帮助幼儿梳理、提升已有经验。
2、活动中的不足:
(1)活动中提问的准确性不够。如提问幼儿:“你怎么才能成功?”应说成:“你制造出风了吗?”这样会更适宜。
(2)在记录中,幼儿只画出了自己是否成功,没有画出试验的过程,在这方面老师还需进一步引导。老师最后总结时,还可以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说有些东西动了(如柳条、头发),就证明你制造出了风?”为“风是怎样来的”延伸活动做准备。
主要内容:
1、教案重点突出、有层次性。教师思路清晰、节奏准确,但语言要准确,例如,“你用什么方法制造风?”“怎么知道你的方法成功了呢?”用简单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还可以开展“风的利与弊”的延伸活动。
2、每个环节结束部分都有小结,及时帮助幼儿梳理、提升幼儿已获得的经验。
3、幼儿设计表格中提到的方法都是自己想到的方法。另外,由于材料是幼儿自己收集的,所以幼儿对活动非常感兴趣,都很愿意去证实自己的想法。在活动中有集体的目标,幼儿有个人的方法,实现了小组活动中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4、整个活动给了幼儿很大的自由,自由的空间也引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在活动区投人许多有关风的活动材料,可以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探索和发现。
5、教师的引导很有层次,先“让幼儿回忆”“自己想办法”“材料是什么”“怎样让别人知道有风”。在活动时有幼儿使用吹风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感知热风和凉风。
综合评析: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表现在活动的来源、活动中幼儿自己对方案的预设、材料的选择、实验的方法都源于决定。每个幼儿在实验环节中材料和过程不统一,而是富有个性的,即尊重了每个幼儿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案。
活动中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教师的敏锐观察,发现幼儿在探究中的畏难情绪和挫败情绪,给予及时的启发、鼓励和支持。如在活动中当一个幼儿扇窗帘而没有动时,幼儿产生了沮丧的情绪,这时张老师说:“你扇扇我的头发吧。”结果幼儿试验成功了,再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建议:教师让所有的幼儿都体验用一个塑料袋制造出大风与小风;教师让幼儿用同样的力气拿布和扇子来制造风,比较哪个制造的风大,哪个制造的风小。之后,再让幼儿讨论制造大风的过程,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空气流动能产生风。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朋友之间是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
2、初步了解昆虫和植物的关系,对奇妙的植物世界常产生兴趣,感受生命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花儿的朋友"统计表。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开满桃花的树)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幼儿回答)
教师:(出示花瓣纷纷掉落的桃树)这棵树怎么了?
幼儿:生病了……
教师:为什么会这样?他的心情怎么样?
幼儿:被风吹了……
幼儿:很伤心﹑不开心﹑糟糕
二、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小朋友说得都很好,到底是怎么呢?请小朋友认真听一听故事《小桃树的秘密》,答案就在里面。
教师:小桃树有哪些好朋友?(幼儿回答)
幼儿:小猴﹑ 小兔﹑ 小鸟
教师: 对了,小猴、小兔、小鸟都是小桃树的好朋友,他们每天都要来看望小桃树,和小桃树做游戏,所以小桃树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都逃不过小动物的眼睛。
教师:小猴发现桃树"病"了以后,他认为是谁伤害了小桃树?
幼儿:蜜蜂﹑蚯蚓………
教师:大家想到了请谁来为小桃树看病?
幼儿: 啄木鸟
教师:啄木鸟来了,他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原来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是帮小桃树松土,蜜蜂在花上飞来飞去采花蜜的时候也给是小桃树传了花粉,没有他们的帮助小桃树可能还不能结出桃子呢。这也说明了,许多昆虫是植物的朋友。
三、花园里的秘密
教师:花园里还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呢?
教师:蜜蜂采了蜜和花粉回去做什么?
幼儿: (蜜蜂采了蜜和花粉回去酿蜜。制作成我们爱吃的蜂蜜)
教师:桃树和花草们为什么要感谢它们?
幼儿:因为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是帮小桃树松土,蜜蜂在花上飞来飞去采花蜜的.时候也给是小桃树传了花粉,没有他们的帮助小桃树可能还不能结出桃子呢。帮助小桃树更好的生长。
教师:你喜欢这个花园吗?为什么?
幼儿: 喜欢
幼儿:不喜欢………(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要是你在花园里,你愿意做谁?
幼儿:小鸟﹑小兔﹑小蜜蜂﹑蚯蚓﹑小猴﹑啄木鸟………(幼儿自由回答)
四、小组合作与探究
教师: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花儿的朋友"统计表。
教师:选取其中一组进行展示与分析。看看这一组小朋友写的对不对。我们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许多昆虫是植物的朋友。所以小朋友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活动延伸:
教师:你知道植物的朋友还有哪些?它能帮植物做什么?
教师:回家画一画花儿的好朋友与敌人。
教师: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关于昆虫对植物的帮助,回家完成剩余的"花儿的朋友"统计表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感受一起玩雪、赏雪的快乐。
2、通过撕纸,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协调发展。
3、通过观察,让幼儿初步了解雪花的特征。
4、了解雪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小雪花
2、趣味练习:贴雪花
3、图片:雪景
4、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活动。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礼物,看看是什么礼物?
二、展开
1、感受雪花,欣赏优美的雪景(图片)
告诉幼儿雪是冬季才会有的自然现象,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雪的颜色、特征。
2、欣赏故事《冬爷爷的礼物》
提问:
(1)冬天来了,莹莹来到花园里,发现有什么变化?
(2)冬爷爷送给莹莹的礼物是什么?
(3)雪花是什么样的?
3。组织幼儿布置冬天的环境,放音乐。
(1)撕雪花: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让他们撕成小碎片,比一比谁撕的最小。
(2)布置雪景:洒落雪花,感受下雪的场景。
4。趣味练习:贴雪花
按照雪人身上的'数字贴出相应数字的雪花。
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雪的变化,并体验和小伙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感觉。
三、结束
欣赏故事《下雪了》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13
科学教案【精选】07-26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5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精选)科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