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9篇(合集)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泥工的乐趣,了解汉代陶俑的造型特征
实践与创造:抓住形象特征,运用概括方法,塑造人物
欣赏与评议:观摩和评论同学的作品
教学重点
人物动态造型
教学难点
人物神态的塑造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欣赏
1.欣赏《陶俑》图片,并讨论作品所表现的是什么人物?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
2.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特点,模仿表演人物动作。
3.比较陶俑中的.人物造型与现实中的人有何区别。
二.分析与感受
1.了解人体大致的比例关系,坐姿与立姿的大体比例。
2.陶俑的造型很夸张,然而夸张的的重点在哪几个地方?
三.制作与指导
1.学生讨论制作步骤,先整体后局部。
2.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制作方法。
① 团块捏塑:塑造人像时,可先仔细观察人物动态,然后按照人体结构的四大部分用大团块来处理,分别塑头部、躯干、四肢等有动态的造型,各部分要接牢,整个比例大小要相配。
② 拼接:处理局部细节,采用拼接、添加等方法。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尝试。
四.展示与评价
1.交流制作经验:小组先讨论,对他人作品发表看法。
2.各小组选代表发言评价,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加以表扬和鼓励。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陶杯制作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按程序操作,认真、仔细、耐心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美化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陶杯制作过程
难点:1:杯把与杯体、杯体与杯底、杯体与贴花的粘接
教学准备:
课件、茶具数件、粘土、报纸、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课件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1:欣赏精美茶具,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兴趣
2:欣赏学生的陶艺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二:新授
1:观察陶杯,分析陶杯的.基本结构
2:设计陶杯,画草图
3:示范陶杯的坯体制作过程
(1)用报纸把酒瓶裹紧
(2)用泥压出比瓶底直径大2——3厘米的底板做杯底
(3)制作泥板,根据杯体的高矮确定泥板的宽度,把泥板卷在瓶体外
(4)粘接泥板接口和底板
(5)抽出瓶子,根据需要通过挤压、拉伸适当改变杯体外形
(6)粘接把手或其他部件
(7)装饰
(8)
三: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四:课堂,作品收集,展览,学生下位参观。
美术教案 篇3
大轮船(大班)
一、活动主题:大轮船(绘画形式)
二、活动对象:大班(6-7岁幼儿)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画出主体的轮廓,认识的船的.结构以及组成部分。难点:对于细节和色彩的描绘和调节,需要耐心且细致。
四、活动目标:
1.能流畅地画出线条,学会用几何图形画出轮船的主体形
象。
2.让幼儿自由发挥,创出新意。
3.丰富画面,培养审美意识。
五、活动准备:A4纸张若干,彩色笔
六、活动过程:
1.创作指导:
(1)展示轮船样子(轮廓)
(2)出示范画
(3)提出具体要求,画出船大概的主体形象
(4)提醒画画顺序:船身→船杆→细节绘画,再根据幼儿的想象力所结合进行细致绘画
(5)注意上色的边缘线
2.作业指导:提示幼儿可根据几何图形或线条进行绘画
3.作品评价
七、活动延伸:手工折纸(船),在船上进行装饰。
八、作品展示
九、示范画
手工成品图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来源
我园地处南京紫金山脚下,旁边的部队营房外观都是迷彩墙。每次散步到这里,孩子们就惊叹不已:“哇,好漂亮!”“墙上有绿色、黄色、黑色,还有浅黄色!”“好像解放军的衣服一样!”“像打仗的一样!”“我知道,这是迷彩墙。”
在回园的路上,他们仍然对迷彩墙念念不忘。路上有许多树叶,孩子们一边拾树叶,一边互相交流着:“我拾到了黄树叶。”“我拾到了绿树叶。”“我这是深褐色的。”“这些树叶的颜色好像迷彩墙上的颜色。”
孩子们的发现给了我很大启发。迷彩墙就是模拟自然中的颜色,以各种不规则的绿、褐、黑、黄色块相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从而达到伪装。隐蔽的作用。想到此,我决定在迷彩墙下、大自然中组织一节有关迷彩墙的美术活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美”是体验,“术”是表现,两者必须和谐统一。因此我们首先要让幼儿在富有迷彩特色的大自然情境中充分感知和体验,然后再引导幼儿用各种自然物装饰迷彩墙,通过绘画、捏泥、粘贴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目标
1.欣赏迷彩中绿、褐、黑、黄色等不规则的花纹和图案,了解迷彩中花纹错位、变形的作用。
2.利用收集的各种颜色的树叶,学习用点、面、重叠、错位、变形的方法装饰迷彩墙。
3.积极大胆地参与活动,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颜色的树叶若干筐。
2.已掺水调和的泥巴4小桶。
3.纸板。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迷彩墙的特点和作用
1.让幼儿观察墙面上的迷彩是由绿、褐、黑、黄等颜色组成的不规则图案。
2.请部分幼儿讲述迷彩墙的构成。
3.教师出示解放军身穿迷彩服在丛林作战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感受“迷彩”的重要作用。(分析:该环节从提取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幼儿进入迷彩的世界,感受迷彩与背景色融为一体,从视觉上达到隐藏、伪装的效果。)
二、分组自由制作迷彩墙
1.利用孩子们熟悉的动画故事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制作迷彩墙的兴趣。
师:羊村村长慢羊羊打来电话说,灰太狼要开着侦察机袭击羊村,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由于有了前一环节的铺垫,孩子们纷纷说:“帮羊村做上伪装。”“给羊村做迷彩墙,灰太狼就发现不了。”
2.展示提前收集好的各种颜色的树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制作迷彩墙。
师:小朋友们收集了这么多的树叶,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怎么才能做出灰太狼找不到的迷彩墙呢?
3.幼儿自由分组,利用树叶、泥巴在提供的纸板上制作迷彩墙。
活动开始前,教师提出两点要求:每组幼儿拿到纸板后要分工合作,任务分好后开始创作;创作中要注意尽量不要把泥巴弄到身上(教师会提供水和抹布)。
活动开始了,幼儿围坐在迷彩墙附近的大片草地上,按照意愿自由分组,每组领取一张废旧纸板,然后开始商量各自要完成的任务。一名幼儿拿一支黑色水笔在废旧纸板上画出迷彩不规则图案,其他幼儿就开始往图案上粘贴树叶。用泥巴代替浆糊,既能粘贴树叶又能体验玩泥巴的乐趣,孩子们非常喜欢。
三、利用迷彩墙玩躲避游戏
1.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情景。
教师扮演“村长”交代规则和玩法:羊妈妈不在家,小羊们在草地上玩耍。当灰太狼(配班老师戴着灰太狼的头饰)出现时,小羊们就在村长的带领下躲在做好的迷彩墙后面,用准备好的“石头”砸向灰太狼,把灰太狼打跑。
2.分享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分析:活动最后幼儿用自制的迷彩墙,躲避、迷惑灰太狼保护自己,既和开始部分相呼应,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幼儿喜爱游戏的心理需要。)
活动延伸
为进一步保持幼儿对各种迷彩的兴趣,班级开展了“迷彩创想”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制作各种迷彩面具、服装和道具等,并与角色游戏巧妙地结合,创设训练营的游戏情境,开展类似“真人CS”的游戏活动。
活动反思
对于部队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迷彩并不陌生,但是真正对于迷彩的了解却并不多。教师利用孩子们的兴趣,鼓励幼儿观察周边的生态环境,并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丛林迷彩”整个活动可以切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就是外观感知。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直接感知迷彩的颜色和形状组和,并且结合季节的特征,巧妙地将各种颜色的树叶融入到“迷彩墙”构图中去,提高其学习的参与性。
第二层面就是利用自然物制作“迷彩墙”。初冬的树叶不同于其他季节,可以说是五颜六色。粘树叶的泥土也是随处可见。这些平时被人丢弃的材料成为了我们重要的教育资源。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完成了自己的原创作品,并且亲手创设出游戏的环境——羊村的围墙。
第三层面就是了解迷彩墙的功用。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物,如喜羊羊、灰太狼,设计“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情节,让幼儿通过视、听、触觉、运动等方式充分感知、体验迷彩的功用,激发幼儿对丛林迷彩的兴趣和想象,从而使“丛林迷彩”的探索学习变得鲜活而有趣。
整个活动的难度并不大,重在突出幼儿的自身体验,较好地将树叶、泥土与幼儿的艺术活动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幼儿的创作需要。整个活动氛围轻松、有趣,幼儿专注度高。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能跟随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树叶飘落的样子。
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秋叶”图片;《秋天》歌曲音频及图谱;“秋天”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秋叶”,引导幼儿回忆与秋天有关的经验。
——图片上都有什么?
——猜一猜这是哪个季节?
——为什么?
小结:秋天到了,树叶宝宝换上了黄色的新衣服,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一片一片的飘落下来,告诉大家秋天来了。
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秋天》,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并学唱。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秋天来了,树叶宝宝从树上飘落下来,听,树叶宝宝还唱起了歌。
——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树叶宝宝唱的歌你听着有什么感觉?(柔柔的、慢慢的)
2、出示图谱,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播放歌曲音频《秋天》,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树叶飘落的样子。
——小朋友们,我们可以用哪些动作表示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双手手指抖动)
——树叶到处飞呀飞,我们又可以用哪些动作表示?(双手在身体两侧上下摆动或者两个小朋友一只手手拉手另一只手上下摆动。)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内走走,捡一些落叶,让幼儿进一步感受
秋天的美好。
美术教案 篇6
一、内容
1、播放PPT。
2、幼儿讨论。
引导语:小朋友,我们要怎么帮助阿达呢?
二、水墨玩色,引入活动。
1、感受水墨,推进活动。
引导语:我知道有一个方法能将海水变出来,你们愿意试一试吗?我给你们准备了圆形宣卡、毛笔、水、彩色墨水、毛巾。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国画颜料将海水变出来哦!
2、提出要求,鼓励创新。
引导语:在画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
(1)毛笔蘸上彩墨,盘子边缘点一点,减少多余墨水。
(2)毛笔换颜色时,筒里洗一洗,毛巾擦一擦,再蘸其他颜色。
3、幼儿创作,巡回指导。
引导语:小朋友们,快去救救小鱼吧!小结:有的小朋友画出了一层一层不断变化的海水,有的小朋友将彩色墨水混合在一起,变成了新的.颜色,真神奇。
三、借形想象,大胆创作。
1、观察画面,借形想象。
引导语: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帮阿达变出海水了,可是有的鱼儿已经游去别的大海里,怎么让更多的鱼儿游到你的大海里呢?
引导语:那你们知道海里的鱼儿是长什么样子呢?小结:有的是大鱼,有的是小鱼;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圆形;有的自己生活,有的聚在一起玩耍。
2、自选材料,推进活动。
引导语:我在材料自助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叶子、小松果等材料,等下请小朋友拿着红色框自取。
3、提出要求。
(1)想想要做哪些鱼儿,需要用什么形状的叶子。
(2)可以通过折一折,剪一剪,贴一贴的方法完成作品。
4、幼儿创作,巡回指导。
引导语:小朋友,快去试一试吧!
四、幼儿欣赏,作品互评。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颜色涂染,表现不同肤色等不同特点的外国儿童形象。
2、运用已有经验为不同儿童形象大胆设计发型。
3、热爱地球,懂得全世界儿童要互相尊重,和平相处。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PPT、蜡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运用儿歌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儿歌《全世界儿童是一家》,听完之后呢,你们来告诉我儿歌里说道了哪几个国家。(美国、日本、中国)
师:除了这几个国家,你还知道哪些国家?谁来说一说?
二、观看PPT,让幼儿了解世界各国儿童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全世界各国小朋友们的图片,你们看看他们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发现各国儿童的特征,学会用语言描述。
(1)从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来区别不同国家儿童的特征:肤色-黑、白、黄的皮肤颜色;头发-黑色卷发、金黄卷发、栗色头发、黑色直发等:眼睛-黑色、蓝色的眼睛。
(2)从服饰来区别不同国家的儿童
教师总结
三、绘画:地球村的孩子们(师幼共同作画)
(1)教师示范画
师:虽然他们肤色和我们不同,头发和我们不同但是我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我们都是地球村的孩子们!
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画地球村的小朋友们。
(2)幼儿作画
(3)涂色
师:画好之后呢,我们就要给小朋友们穿上漂亮颜色的衣服。在帮非洲小朋友涂色时要注意他们的皮肤是咖啡色的。
四、结束。
师:今天我们画了地球村的小朋友们,那以后不管是我们中国的小朋友还是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要相亲相爱的在一起,互相尊重,和平相处。
活动反思:
我在执教美术活动《地球村的孩子们》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大亮点。
亮点一:课前准备充分到位
为了让幼儿了解各国儿童的形象特征。在课前我做了大量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美国的白人、黑人还有穿着日本和服的小姑娘及穿着朝鲜服的韩国孩子,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区分了不同国家儿童的形象特征。
亮点二:有效提问的运用恰到好处
首先,在教学开始部分,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让幼儿相互看一看,说一说:中国人长得什么样?引导孩子从我们的肤色、眼睛颜色、头发的颜色以及语言等方面进行阐述。这一提问的目的是为第二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作用。提问二:这些孩子你们认识吗?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他们跟我们有什么不同?继续引导幼儿在观察与比较中将自己的发现大胆表述。
其次,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创作构想时,有效提问的递进性——画哪个国家的儿童?他们在哪儿?在干什么?怎样画才能表现出全世界的'儿童是一家呢?这些问题带领着幼儿进行大胆构想与创作。一幅幅不同风格的画面仿佛呈现在每位幼儿的脑海里。
亮点三:巧用绘画方式及时进行梳理
让幼儿在具体形象欣赏的同时学习比较、表达对不同国家儿童形象的发现,在发现后讨论:如何用绘画方式来表现?幼儿边说教师边用绘画方式进行总结记录,这样的梳理过程意在示范绘画方法,为幼儿独立创作做好准备。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能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幼儿主体地位的关系,能积极引导孩子们围绕观察对象大胆有序地进行表述,并能合理地进行创作。但在教学设计中,要让幼儿掌握的知识点过多(对于出示的欧洲、亚洲、非洲的风景图这方面的知识点讲得太多)从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幼儿有的会出现混淆,进而理解错误。其实,背景图的出示只要是主要的,让幼儿有个初步的概念即可。恰到好处的运用才会达到其价值所在。如果让孩子掌握过多,超过他们的接受范围,那么,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家只有不断研讨才会有进步与成长。不断充实自己、反思自己才会得到更大的进步!
美术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具准备:彩色墨水、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二、上新课
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红红是什么颜色?大红黄黄是什么颜色?柠檬黄蓝蓝是什么颜色呢?湖蓝。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对了,橙绿紫。
4、简单的概念: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黑色
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
1、在普通白纸上进行吹画练习,注意不同的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互相混合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四、作业展示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三个小伙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三原色的组成,能用三原色画一幅想象画。感受三原色带给自己的冲击力。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巩固和使用
教学难点:三原色的交替使用和色块比例
教具准备:学生范画、自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提问:小朋友上节课用哪三种颜色吹画和浸染?效果好吗?三原色互相调和能变成什么颜色呢?你们玩得有趣吗?
2、小结:三原色分别是柠檬黄、大红、湖蓝,它们互相调和以后就变成了橙绿紫,画面效果很鲜艳,很好看。
二、欣赏范画
1、出示范画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从形到颜色的使用或者构图与感受这方面来谈谈)2、这些颜色和生活中的颜色一致吗?为什么还是这么漂亮呢?因为我们使用了三原色,三原色会让画面亮丽起来
三、学生作业
1、大胆的运用红黄蓝三色,自由的画一幅想象画
2、请小朋友将三原色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3、可以使用黑色勾线,也可以不勾线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给自己的画取一个美丽有趣的名字
六、总结欣赏下课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名画,让幼儿感受美,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让幼儿模仿画面的构图、造型,从而掌握绘画中的一些技巧。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名画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回忆画过的人有哪些样子。
2、演示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引导幼儿欣赏:
(1) 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2) 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3) 这是什么季节?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风光?
(4) 从画面上你能看出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5) 画面上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6) 画家画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样安排的?
(7) 画家是怎么安排画面的?(前面画了些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看上去一样大吗?哪个看上去更清楚些?为什么?)
(8) 看完整幅画后,你感觉怎么样?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9) 教师配乐朗诵解说词,让幼儿充分感受这幅画的意境。
3、让幼儿模仿这幅画的构图方式绘画〈〈快乐的秋游〉〉。
附解说词: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大碗岛,这里有绿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兰色的、清澈的河水在四周静静流淌着,河面上荡漾着几叶小舟;这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们有的坐着轻声交谈,有的.躺着休息,有的在河边钓鱼,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我躺在这片嫩绿的草地上,就象躺在柔软的地毯上,舒服极了;我闭上眼睛,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从树枝上传来小鸟动听的歌声,人们隐隐约约讲话的声音,河面上小船划过水的声音……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妈妈的手轻轻抚摸我的脸,我还闻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松极了,这真是美妙的休息,我想永远逗留在这里。
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这幅名画所传递的信息非常丰富,因此在欣赏活动中幼儿的对话也很精彩,特别是在分析这幅画的构图时,幼儿找到了许多的对比关系:大的人在前面、小的人在后面,近的人明显、远的人模糊,明暗的对比,(人物)高矮的对比,多少的对比(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粗细对比,胖瘦对比,直线(地平线)与曲线(河岸线)的对比,绿色和红色的对比……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真令我叹服!
到目前为止,幼儿已进行了六次的名画欣赏活动,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有的幼儿还只停留在对作品某一个细节的注意,有的能较好地描述画面,有的能对作品进行形式分析(即造型、色彩、构图的分析),有小部分的幼儿甚至能理解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因此,在欣赏活动中,有的幼儿只能维持很短时间的注意,有的幼儿却能自始至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实现积极的互动。怎样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相应的指导,是我在以后的欣赏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百科:名画是指有着深远影响和价值的画,就是名画。本词条还包括中国传统名画概念和介绍。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美术教案09-02
美术教案[精选]08-28
美术教案07-20
(精选)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07-26
美术教案【经典】08-18
(经典)美术教案09-01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经典】美术教案07-31
美术的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