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16 10:28:5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9篇(必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9篇(必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2、对蚂蚁有探究的兴趣,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或疑问。

  活动重点:

  了解蚂蚁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

  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蚂蚁的一家》

  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

  阅读图书:

  2、幼儿阅读《蚂蚁一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3、交流讨论:

  (1)、各组交流捉蚂蚁时发生的趣事。

  (2)、幼儿以绘画记录的方法提出关于蚂蚁的问题。

  (3)、分类:教师出示标记卡,提示幼儿可根据记录卡按蚂蚁的`食物、特征等方面进行归类。

  (4)、讨论:针对幼儿提出的个别问题,鼓励幼儿各抒己见,回答问题。

  (5)、结合图片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4、设疑:“蚂蚁的力气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在活动后再继续寻找资料。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玩棒的过程种尝试用“三角撑”的方法架起筷子。

  2、初步引导幼儿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筷子若干、台布5块。

  2、统计表5张。

  【活动过程】一、自由玩筷子 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筷子,看谁玩的方法多,方法好。

  (幼儿自由玩筷子,教师参与)

  2、提问:刚才你是怎样玩筷子的,用了哪些方法?(幼儿讲述)

  二、想办法把筷子竖起来,并记录(统计表附后) 1、导语:小朋友玩筷子的方法可真多,现在请你们猜一猜,如果不用任何东西帮助,筷子能够站起来吗?(幼儿自由讨论)

  那你们就去试一试,然后把你尝试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这张表格的第一次操作格里。

  2、幼儿尝试、操作,并记录。

  3、分组汇报。

  导语:你们让筷子站起来了吗?用了几根筷子?

  三、再次尝试,启发幼儿用“三角撑”方法架起筷子。 1、教师启发幼儿用三根筷子互搭竖棒,要求不用任何支撑物,把筷子竖起来。

  师:请你们试着用三根筷子架起来的方法,让它们站起来,并把这次的结果记录在表格的第二次操作格里。

  2、幼儿操作,教师参与。

  四、展示记录表,讨论活动结果,引出其生活用途。 1、展示五组记录表,(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幼儿分组汇报。

  2、小结,引出其生活用途。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知道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知道常见的蔬菜水果可食用的部分是植物身体的哪个结构。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植物的身体结构”组图;“苔藓、蕨类”图片;“哪个部分可以吃”组图。

  活动过程

  组织谈话,鼓励幼儿讨论人类和动物的身体结构,导入主题。

  ——请认真看看你们的身体,你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你家有养小动物吗?小动物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小朋友们对人和身边小动物都很熟悉,其实我们身边还有一样很熟悉的东西,但是我们却不一定能够说出它们的身体结构,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组图“植物的身体结构”,引导幼儿了解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1.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说说植物的身体结构。

  ——植物是我们身边很熟悉的东西。这是一株西红柿,请你认真观察,说说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这是什么植物呢?(花生)

  ——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2.教师操作课件,逐一呈现植物的身体结构。

  小结: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出示图片“苔藓、蕨类”,帮助幼儿了解并不是所有植物的身体结构都由六部分组成。

  ——所有植物的身体都是由六个部分组成的吗?

  ——植物多种多样,有些植物的身体结构只包含了六部分中的几个部分,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这是什么植物?猜猜它由几个部分组成?

  小结:苔藓、蕨类等植物一般由根、茎、叶三个部分组成。

  出示组图“哪个部分可以吃”,引导幼儿识别日常所吃的食物属于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教师也可以用实物替代)

  ——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吃的食物,猜猜它是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呢?

  小结:植物可食用的部分不一样。比如红薯、土豆吃的是它们的根;莲藕、甘蔗吃的是它们的茎;白菜、空心菜吃的是它们的叶子;花菜、西蓝花吃的是它们的花;橘子、西红柿吃的是它们的果实;花生、瓜子吃的是它们的种子。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去果园、菜园,引导幼儿观察水果、蔬菜,进一步扩展关于植物的认知。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光源的强弱影响影子的清晰度。

  2.初步探索光源与物品的距离对影子的影响。

  3.用语言描述实验结果。

  重点难点:

  了解光源的强弱影响影子的清晰度。

  活动准备:

  各种强弱不同的光源、白墙、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幼儿猜测通过实验体验不同强弱的光源。

  1.分享各种可充当光源的物品。

  你们带来了什么能发光的东西?介绍一下吧。

  2.比较各光源的强弱。猜猜看哪种光源比较强?哪一个比较弱?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这样。

  二、将幼儿分组,引导幼儿探索光源强弱对影子的影响。

  1.幼儿猜测光源强弱对影子的关系。

  2.幼儿自由分组实验。

  三、老师实验,与幼儿分享实验结果。

  1.每组一位代表说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光源强的时候,影子怎么样?光源弱的`时候,影子又怎么样?

  2.老师再来做实验,会不会和你们的结果一样呢?

  四、老师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探究光源与物品距离对影子的影响。

  1.同样是用太阳灯作光源照出来的影子,为什么有时影子大,有时影子小呢?

  2.光源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变了,影子的大小、形状就会发生变化。光源和物体之间的距离越长,影子越小,距离越短,影子越大。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意图

  引导幼儿认识和使用温度表,温度表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能帮助幼儿了解温度变化的情况。本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探索温度表的特性及作用,启发幼儿注意观察温度表中刻度的变化,体验温度变化与幼儿身体感觉的.关系,进而理解温度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探究温度表的科学奥秘的兴趣。

  2、 认识温度表,知道温度表是测量气温高低的仪器。

  3、 初步了解空气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不一样。

  活动准备

  温度表、空调、冰水和热水。

  过程建议

  1、 探究活动:观察温度表遇到冷空气与热空气时的变化。

  (1) 幼儿分别将手放在装有冰水的杯口和装有热水的杯口。

  (2) 幼儿观察温度表寻找“红线的顶端”,教师向幼儿解释红线的意义。

  (3) 将温度表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让幼儿发现温度表的变化,红线遇到热气会上升,遇到冷气会下降。

  2、 引导幼儿认识温度表。

  (1) 幼儿观察温度表的外形:温度表上有什么?是什么意思?(刻度、水银、数字、编号、°c特殊符号。)

  (2) 游戏:认度数。

  (3) 幼儿将温度表放在热水和冷水中,根据温度表的刻度学习如何记录温度。

  3、 讨论:哪些情况需要用温度表?

  4、 操作活动:测量气温,幼儿到有阳光的地方和没有阳光的地方进行气温测量。

  延伸提示

  将温度表放在科学角内。让幼儿通过测量和记录,发现一天气温的规律。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使用辅助材料让纸片入水不湿的方法。

  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纸不湿的方法,感受空气的存在。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操作,并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的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第一次操作材料:皱纹纸、塑料包装纸、透明塑料袋、可封口塑料小袋、牛皮筋、一次性塑料杯、玻璃小瓶、剪刀、宽透明胶带若干、清水5盆、干毛巾若干。(每组一份)。

  2、第二次操作材料:透明一次性杯人手一只,皱纹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片,引导幼儿讨论不让小纸片潮湿的办法,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纸片不怕水的游戏。我要请小朋友开动脑筋,让小纸片沉到水里而纸片不湿。我们先来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请你思考一下自己准备怎么做?你想选择什么材料呢?

  (二)实验一:幼儿探索做用多种辅助材料使小纸片不怕水的.方法。

  1、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你们都想好办法了吗?好,下面就来试一试吧!如果你试了一次还想试第二次,必须用毛巾把工具和手擦干,这样才能保证第二次实验的成功。试完一种方法,你可以再试一种。

  2、幼儿实验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倾听幼儿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幼儿予以帮助。

  3、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教师及时点评。

  (1)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法,同种方法的幼儿进行补充讲述。

  "你成功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

  (2)没有成功的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同伴帮助寻找不成功的原因。

  "有谁没有成功的,让大家来帮你解决解决?"

  4、教师:成功的幼儿做实验时材料封紧了,没有缝隙,水进不去,纸就不会湿;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败的原因了,是因为材料有缝隙,水进去了,纸也就湿了。

  (三)实验二:提高难度,引导幼儿探索用一个开口的杯子让纸片不湿的方法。

  1、教师交代实验要求。

  刚才是用了桌上的材料,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也找到了原因。现在老师要出难题了,只用一只杯子,能不能让小纸片沉到水底而纸不湿呢?

  2、幼儿取出杯子,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倾听幼儿的方法,及时奖励成功的幼儿。

  3、请成功的幼儿讲述方法,并演示。

  4、教师清晰演示全过程,边演示边实验要求: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稳、直。

  5、幼儿讨论寻找原因纸片不湿的原因。

  "刚才我们把纸严严实实包起来才不会湿,而杯子口这么大,纸也不会湿,这是为什么呢?"

  活动

  是空气把杯子密封起来使纸不会湿的。现在,我们把这个魔术带到教室表演给其他的小朋友看,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张老师的活动是科学活动《身体上的单双数》,她将枯燥的数学活动,通过情境、游戏、操作等生动有趣的形式,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改变以幼儿为中心的活动方式,将幼儿作为活动主体,让幼儿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载体,在身体上寻找数字,激发幼儿探究自己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兴趣,尽情挖掘与身体所有可能的相关的单双数,充分刺激幼儿观察的敏感空间,巩固孩子的单、双数的概念。活动如下:

  活动目标:

  1、尝试寻找身体上的数字,激发幼儿探究身体秘密的兴趣。

  2、能区分单双数,进一步感知单双数的概念。

  活动重难点:寻找身体上的数字,区分单双数。

  活动准备:黑板上8、9的两间房子、1——10的数字、记录纸、笔。

  活动流程:引起兴趣——操作探索——交流分享

  活动过程:

  一、去数字王国。

  1、今天我想带小朋友去数字王国看看数字精灵,你们猜猜数字王国里会有哪些数字精灵?

  2、哦,小朋友认为有很多数字精灵在,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8、9)

  3、你们看到了谁?

  4、咦,怎么这么大的数字王国里只有2个数字精灵(8、9)呢?那其他的数字精灵到哪里去了呢?你们猜一猜?

  二、找身上的数字精灵。

  1、那我们一起去问问这2个数字精灵:数字精灵,你能告诉我你的朋友到哪里去了吗?

  2、刚刚数字精灵悄悄地告诉我,这些调皮的数字精灵今天躲到我们身上来了,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们能不能找到它们呢?

  3、这些数字宝宝中有些是单数,有些是双数,那我们身体上哪些地方找到的数字是单数?又有哪些地方找到的数字是双数?朱老师先找到了,它呆在了我的嘴巴里。我找到了一个双数2,我的`嘴巴里有2排牙齿,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2是一个双数。小朋友想不想来找找看?(引导幼儿从多角度进行寻找,如:身体衣服上、自己的五官等。要求从身体从上到下按顺序寻找入手,)

  4、哦,我们身上有这么多的单数和双数,那请我们的小朋友把在身体上找到的单数和双数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但记录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让别人看的懂你记录的内容。

  5、那怎样记录才能让别人看得清楚呢?(幼儿讨论)

  6、小结:记录的时候要清楚,是身体上的哪些东西?是哪些数字精灵?是单数还是双数?

  7、幼儿尝试操作并进行记录。

  三、送数字精灵回家。

  1、谁来介绍一下,你刚刚记录了哪些内容?

  1)你在哪些地方找到了哪些数字精灵们是单数还是双数?

  2)你找到了哪个数字宝宝,你怎么知道它是单数?

  小结:2个2个圈,最后多了一个的就是单数。2个2个圈,正好的就是双数。(若幼儿找出10以上的数字,再讨论是单数还是双数)

  2、今天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字精灵,出来这么久王国里的两个数字精灵盼望着朋友早日回家,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3、(单数和双数的房间)出示数字3的卡片把它往双数的房间送。真奇怪,数字精灵怎么回不了家呢,明明这是它们的王国,为什么就回不去呢?什么原因呢?(引导幼儿说出走错房间了)

  4、这两个是什么房间?那它应该去哪个房间?为什么?

  5、那剩下的这些数字精灵该回到哪个房间,才能不走错呢?(出示数字1——10)

  6、这些调皮的数字精灵终于回家了。原来1、3、5、7、9住在这间,2、4、6、8、10住在那间。我们能不能给两间房子取个名字呢?

  四、活动延伸。

  1、我们认识了单数和双数,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我们回去再找找看还有哪里有单数和双数的,明天和小朋友一起来交流一下。

  2、数字精灵已经回家了,我们身上有数字的秘密,还有什么秘密呢?以后我再一起来探索身体的奥秘了,好吗?

  两个活动设计以不同形式将整个活动贯穿,真正体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理念,两个活动的分工,不一样的教学模式也深深吸引住了孩子,激起了他们的探究的欲望。每次活动过后,细细地回味着,让自己会有一种付出劳动后有所收获的喜悦感,也会激励自己在以后的支教生涯中一如既往地前行。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了解水,知道水的重要性。

  2、让幼儿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和求知欲。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海绵若干、水桶、透明器皿、冰块、桌子、金属(小钥匙)、小花洒、木块

  【活动难点】:

  孩子们对雨水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对此教师除了有简明的叙述讲解以外,还会利用道具进行简单的演示,形象地解释雨水形成的循环过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组织幼儿轻松愉快地入场坐好。(音乐)

  2、(播放雷电声→雨声)利用多媒体等道具营造夏天雷电雨时的氛围,通过声音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受。

  3、教师提问:刚刚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会想到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打雷闪电的声音、下雨的声音)

  (二)基础部分

  1、教师提问:你听过的雨声是怎样的呢?(霹雳啪啦、滴答滴答……)你们知道,雨水是怎么来的吗?想知道吗?

  2、水的`形成--观察图片(雨水形成循环图)教师用语:请小朋友们一起安静地、认真地观察这幅图,答案就在里面。

  教师提问: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给小朋友自主观察与思考的时间,鼓励小朋友动脑筋、积极发言)。

  教师解说:雨水是这样形成的-太阳热烈的照射,地上的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飘到了高空中遇到冷的空气变成了很多小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变成我们看见的云朵,当云朵里的小水滴越积越多,承受不了重量,就从天空中掉落下来,这就是我们看见的雨啦!你们看,就像这样……

  (1)解说:把海绵当做云朵,当云朵里的水分不多时,还很轻(让幼儿感受海绵的重量)太阳照射下的空气中充满水分;

  (2)给海绵注入水分,解说:当云朵中的水分聚集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太重,于是从天上落下来,这就是雨了。小朋友,明白了吗?

  (3)请个别小朋友体验。

  3、水的形态--冰

  (1)教师用语:小朋友,水除了有液体、气体的形态,还有其它形态,是什么呢?(摇动装有冰块的盒子,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与思考,引导幼儿说出"冰")

  (2)请小朋友摸一摸冰块,说出感觉。(冷冷的)

  (3)教师用语:水一经冷冻,就变成"冰"的状态了。

  (4)提出问题:冰又怎么变成水的呢?(准备水的三态,让孩子观察与思考)

  4、水的作用教师引导:水这么奇妙,它有什么用呢?(喝、清洁、游戏等等)与幼儿谈话,适当利用语言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水可以……可以用水……让幼儿自主思考,作出经验谈,知道水的用处很多,我们都需要水。

  教师提问:小朋友,如果没有了水会怎样呢?

  引导幼儿说出没有水,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水非常重要。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不浪费水,可以怎么做呢?(水龙头关紧、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或者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等)

  (三)结束部分

  1、水的游戏操作游戏准备:准备三个透明水罐、水、海绵、乒乓球三个游戏玩法:把小朋友平均分成三组,在规定的时间内(音乐控制)让每组幼儿轮流以接力的方式,用海绵吸水灌进透明水罐里,看哪组收集的水最多,乒乓球浮起最高为胜。(教师示范一次)

  2、小结与提问水的用处可真多,水除了可以喝,可以用来清洁,还可以玩游戏呢!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小朋友,请看清楚--演示:把金属钥匙和木头放进装有水的透明罐中,三种物体形成对比(浮、沉)。

  3、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探索:为什么乒乓球和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而钥匙却沉下去了呢?还有什么是能浮在水上的呢?请小朋友回家后,自己去寻找一个完整的答案,回来告诉老师。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PPT 教案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兔妈妈、兔妹妹、兔哥哥一家

  2、游戏:《分胡萝卜》

  进行简单的分胡萝卜游戏,初步进行分解游戏。

  3、教师小结:

  共同回忆6的全部分解,了解分解二字的含义。

  4、练习游戏《图圆点、填分解》《填上缺少的点》

  共同进行游戏,巩固6的分解。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不要花哨要实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动中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1-0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2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7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2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3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3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2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