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1-13 09:59:2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9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解读画面中老鼠、猫、狗等进城堡的过程,根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情节。

  2.能细致观察,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图片若干(门、鞋柜、厨房、卧室、床)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废弃的古堡

  导入:瞧,这是一幢废弃的古堡。

  多媒体播放紧张的音乐——出示古堡的图片。

  关键问题:你觉得古堡里会有什么?

  重点关注: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古堡的想象。

  小结:紧张的音乐、阴森森的古堡给了我们很多可怕的想象。

  二、观察判断:谁进了古堡?

  多媒体出示小老鼠。

  过渡语:有一只小老鼠和你们想得有点不一样,既然是废弃的古堡,说明曾经有人住过,那里面会不会有一张床呢?这张床对小老鼠来说就可以睡个好觉啦。老鼠决定进古堡。

  1.局部猜测:判断老鼠进古堡的路线

  多媒体出示五张剪辑的图片:老鼠在门口、鞋子里、厨房门口、走廊和床上。

  关键问题:老鼠在哪儿?根据这些图片,推测一下老鼠进古堡后的路线是怎样的?

  重点关注:能否根据图片信息及生活经验判断老鼠进古堡的路线。

  小结:老鼠从大门进入古堡,经过鞋柜、厨房、走廊,最后来到卧室的床上。

  2.完整观察:判断老鼠行走中的`潜在危险

  过渡语:好像一切都很太平,没有任何危险?让我把图片展开。

  多媒体出示五张完整的图片,每张图片上猫都紧紧跟着老鼠。

  关键问题:猫随着老鼠一路跟到床上,为什么前面四次机会它都没有下手捉老鼠?小老鼠在床上睡着了,这个机会怎样?为什么?

  重点关注:幼儿根据图片信息的判断、推测及丰富的想象。

  关键问题:可是……怎么了?怎么会有狗?

  多媒体出示图片:猫正要张大嘴巴吃老鼠,可是狗出现了。

  重点关注:幼儿对意外情况的情绪及状态。

  小结:猫一路跟着老鼠,没想到最后最好的机会吃老鼠时,狗却出现了。

  3.聚焦捕捉:判断跟随老鼠的其他危险

  过渡语:怎么会这样?让我们倒过来看看,图片中有没有我们遗漏的信息。

  多媒体按前面的顺序倒过来出示图片:床、走廊、厨房门口、鞋子里、大门。

  关键问题:发现了什么?

  说明:床和走廊图片中有狗的影子出现,而厨房等地方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图片,稍微延伸一点才能发现狗的影子。

  重点关注:幼儿对图片细节的观察及判断。

  小结:原来狗一直跟着猫,而且跟踪的距离由远慢慢变近。

  关键问题: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小结:猫头鹰也一直跟着狗。

  总结:原来小老鼠进城堡,后面跟着猫;猫进城堡,后面跟着狗;狗进城堡,后面跟着猫头鹰。看一张图片时一定要仔细,才能发现里面的每个小秘密,看几张图片时一定要将前后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推荐绘本:《老鼠,小心》

  师:老鼠最终有没有遇险呢?大家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名字就叫《老鼠,小心》。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和含义,丰富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

  2、能根据特定的画面大胆猜测故事中情节的发展,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3、能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体会表演的快乐。

  4、大胆想象,尝试讲述故事的不同发展。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课件、老虎和狐狸及其他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到"远看像只猫,生来脾气暴,张开大嘴一声吼,吓得百兽都发抖。"(老虎)

  师:老虎被称为什么?(山中之王)

  师:森林里的动物怕不怕老虎?

  师:可是在森林了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只动物比老虎还厉害,小动物们见了它都跑了,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出示《狐假虎威》ppt,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结合每一幅图片有感情的讲解,激发幼儿兴趣。

  师: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小朋友猜一猜老虎会不会把狐狸吃了?若是没有,狐狸会怎样对老虎说呢?

  2、幼儿大胆讲述。

  师:生动的讲述狐狸的语言,并让幼儿重复"你敢吃我"这句话,理解其含义

  师:老虎相信狐狸的话吗?(幼儿回答)

  师:老虎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就是半信半疑。帮助幼儿理解半信半疑这个词。然后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东张西望。你们看走在前面的狐狸是什么样子?走在后面的狐狸是什么样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请幼儿进行表演。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们会怎么样?为什么?

  猜一猜狐狸的心情是怎样的?狐狸会对老虎说什么呢?

  小动物们到底是被谁吓跑的呢?

  现在老虎相信狐狸说的话了吗?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这就是狐假虎威。

  3、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1)听完这个故事之后,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为什么?

  (2) 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3)你喜欢狐狸的做法吗? 为什么?

  三、进行故事表演。

  1、请小朋友表演狐狸跟老虎之间的'对话。表现出狐狸眼珠骨碌碌一转想坏主意的样子。又非常"得意洋洋"的样子。和老虎"半信半疑"的表情。

  2、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的样子。老虎"东张西望"的样子。

  3、其他小动物们见到狐狸跟老虎害怕的逃跑的样子。

  4、幼儿分组或合作表演,教师和小朋友集体评议,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活动反思:

  《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狐狸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大胆的表现。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度太大。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猫医生要去哪里?怎样才能过河?”进行完整、连贯的讲述。

  2、引导幼儿根据各种动物的'自身特点编出合理情节。

  3、通过“联想法、排除法”启发幼儿围绕重点进行感知、理解、表述。

  【活动准备】

  “猫医生过河”挂图,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感知、理解画面内容。

  1、这是哪里?有谁?

  2、故事(一)

  3、猫医生为什么要过河?

  二、解决问题。

  带着问题想一想,小动物会怎么帮助猫医生过河呢?

  引申:猫医生急着要过河,那个方法可以又快又安全的到达对岸呢?(分组讨论)

  三、复述故事。

  1、连贯的讲述故事。

  2、为故事起个名字。

  四、课后延伸。

  如果猫医生想请你帮忙,你会怎么帮助猫医生呢?

  附故事:猫医生过河

  前几天,接连下了几场大雨,河对岸森林里许多动物都受凉生病了。他们打来电话,请猫医生为他们看病。猫医生放下电话,急忙背起药箱,向小河对岸的森林走去。走到河边,他愣住了。猫医生急得大叫起来:喵喵!谁来帮我过河?游泳的大白鹅听到了,正在洗澡的水牛听到了,在散步的大象听到了,在抬水桶的小兔姐妹也听到了,它们都说:不要紧,不要紧,我们来帮你。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年历一本。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年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

  讨论:(1)我们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几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3、激发体会做小学生的愿望。

  (1)年历上用红笔圈出的日子代表什么意思?(9月1日)

  (2)继续观察哥哥姐姐小学活动的照片。

  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的情况。

  4、组织讨论,体会做一名小学生的心情。

  提供讨论的内容,然后请幼儿进行选择回答。

  (1)体会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

  (2)说说你准备上哪一个小学?

  (3)你准备怎样做一名小学生?

  大班语言教案:贪吃的小猫(下)

  一、活动背景:

  分享阅读作为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图书,能引起幼儿较大的阅读、编故事的兴趣,当分享阅读的幼儿将自己所编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如绘画、粘贴等制作成自己的图书的.时候,孩子的成就感充分得到了提高,自信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二、设计思路:

  瑞吉欧提出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皮亚杰有“知识的产生有赖于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这观点自制图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强调幼儿主动参与,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图书。在孩子已经有了创编故事的基础上,都会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把它变成图书。《纲要》中也指出应:“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开展了这次活动。

  三、活动目标:

  (一)能理解和初步运用自制图书的基本要素,能与其他人进行分工合作。

  (二)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续编的故事。

  (三)能进行自我评价,并能较客观地评价他人作品。

  四、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学具:自制图书自评表、图书内容表、水彩笔、绘画纸

  2、教具:自制图书评价表

  (二)前期经验:根据读本已创编故事

  五、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讨论,切入主题

  1、教师用一本书直接切入:“今天我们要制作图书。”

  2、教师:“一本好的图书应当具备那些要素?

  3、观察自评表,讨论图书要素的条件

  (二)教师出示自制图书自评表,请幼儿说出想要制作一本好的图书,这些图书的要素应该达到什么条件?

  (三)分组商量,将故事融入图书,填写图书内容表。

  1、组织幼儿按编故事的小组分组,讨论上一次根据《贪吃的小猫》所编的故事该怎样编成小书,将故事内容融入图书,成为图书的一部分,填写图书内容表,商量图书每一页的内容是什么?

  2、小组共同协商分工合作。

  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方式,进行分工,将封面、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具体分工,防止出现抢着绘制封面、第一页的情况,并将商量结果显示在图书内容表上,分工后接下来的页数按照绘制的速度来分配。

  (四)分工合作,绘制小书,并进行自评。

  每一组按照自己的分工开始绘制图书,教师将自评表发下,让幼儿在绘制的过程中进行对照,并在结束后进行自评。

  (五)共同分享,阅读自制图书

  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幼儿合作绘制的图书,分享孩子的阅读乐趣。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组的故事。教师出示自制图书互评表,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六、活动延伸

  1、活动后,教师和幼儿将图书装订好,并将文字进行补充。

  2、在图书后面附一张红花表格,放在阅读角,幼儿阅读后,喜欢就画上一朵红花。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分析前置法,引导幼儿感受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能够用清楚、连贯地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学会自己想办法战胜黑夜,战胜困难,增强幼儿的勇敢精神和责任意识。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你们接过电话吗?接过谁的电话?

  2、小结:有个名叫卡秋莎的外国小姑娘,她也在等一个电话,而且是个重要电话,小朋友看。

  二、通过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妈妈向卡秋莎交代了什么任务?

  2、幼儿听录音。

  3、提问:第一次电话铃响了,卡秋莎会怎么做?

  4、幼儿学卡秋莎着急接电话的样子。

  5、提问:小朋友猜,第一次电话是谁打来的?

  6、幼儿猜测,教师小结。

  7、提问:为什么她好像听见老鼠跳动的声音,仔细听听又不像了呢?

  8、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9、师生跳舞,感受卡秋莎听到音乐时的心情。

  10、幼儿模仿卡秋莎又一次被吓坏了的样子。

  11、幼儿再次猜测卡秋莎会怎么做,教师小结。

  12、提问:卡秋莎为什么想那些勇敢的人?

  13、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14、提问:天亮了,电话铃又一次响了起来,猜猜这一次是不是重要电话?

  15、幼儿猜测,教师小结。

  16、观看课件最后一部分,提问:重要电话是谁打来的?说了些什么?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卡秋莎以后会怎么样?

  三、交代活动主题,幼儿完整欣赏配乐故事。

  四、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人物

  1、你觉得卡秋莎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2、如果你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你要怎样度过这样的夜晚?

  附:故事《重要电话》

  外国有个小姑娘,名叫卡秋莎,妈妈是医生,爸爸在外地工作,她和妈妈住在一套大房间里。

  卡秋莎胆子可小啦!每逢妈妈值夜班,她总是逃到小伙伴莲娜家里去过夜。

  这一天,妈妈又值夜班,临走时向卡秋莎说:“卡秋莎,注意电话铃响。今天有一个重要电话来!非常重要!”

  妈妈刚走,卡秋莎就害怕了。她希望早点接到那个重要电话,通知在医院的妈妈,然后马上逃到莲娜家去。

  一会儿,电话铃响了,卡秋莎扑过去,抓起电话筒一听┄┄哎,原来是人家拨错了号,她懊丧地搁下听筒。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里静得可怕,忽然她好像听见老鼠在走廊里跑动,可仔细听听,又有不像了。

  正在紧张的当口,卡秋莎听见远远传来了乐曲声,她高兴起来,不由按着节拍跳起了舞,心里平静了许多。

  可没多久,地板上响了一下,她打了个寒战,心“咚咚咚”地跳个不停,她打定主意“赶快上莲娜家去。”

  她刚拉开门,又马上想到:“我一走,要是哪个病人有急事打电话找妈妈,妈妈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我不能走。”

  她关上房门,又放了张凳子在门背后,然后,躺在沙发上,使劲回忆故事里、电影里那些勇敢的人,迷迷糊糊睡着了。

  天快亮的时候,电话铃又一次响了起来,卡秋莎跳起身,话筒里传来妈妈的声音:“卡秋莎,你没有逃到莲娜家去吗?”

  “没有,我在等重要电话。”

  “我打的.就是这个重要电话,我要对你说,你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从此,卡秋莎再也不怕一个人在家里过夜。

  《重要电话》活动反思:

  《重要电话》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个故事,它讲述了莎莎晚上一个人在家,帮妈妈接电话的情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理解故事人物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并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整个活动上完,目标基本达到,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优点:

  1、讲故事时,语调、语气、神态运用比较到位,能够吸引幼儿。

  2、活动过程上下能够衔接,整个活动比较完整。

  缺点:

  1、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可能是因为这节课安排在第二个活动的原因(前一个是计算)幼儿有点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2、幼儿回答问题时,有的表达不清,有的答案不符,可能是提的问题过多,幼儿容易混淆,以后只提问重点内容,平时加强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教一教,学一学,希望通过这次的“教”,能学到更多老师的宝贵经验!

  小百科:历史上对电话的改进和发明包括:碳粉话筒,人工交换板,拨号盘,自动电话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双音多频拨号,语音数字采样等。近年来的新技术包括,ISDN,DSL,网络电话,模拟移动电话和数字移动电话等。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鼻子逃跑的原因。

  2、通过故事知道养成了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第一册第5~12页;挂图“逃跑的鼻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挂图,教师请幼儿观察。

  师:请你看看图片中讲了谁的故事?

  你发现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

  二、欣赏故事“逃跑的鼻子”。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师:这个小男孩叫什么?他怎么了?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小男孩“长指甲”的鼻子逃跑后的情绪变化。

  师:小男孩“长指甲”发现自己的鼻子没有了,心情怎么样?

  他是怎么寻找逃跑的鼻子的?

  没有鼻子的时候,他是怎么出门的?找到鼻子之后呢?

  三、再次欣赏故事,讨论鼻子逃跑的原因。

  1、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中的故事,教师看着书讲述。

  师:我们一起看着书再来看看这个故事,看看“长指甲”平时是怎么对待鼻子的?鼻子有什么感受?

  2、幼儿看完故事后,回答以上的问题。

  四、幼儿互相检查个人的卫生情况。

  1、相互看一看鼻子和手指的卫生情况。

  师:请你与同伴互相检查鼻子和手指,是不是很干净?

  2、说一说应该如何爱护鼻子。

  师:你在平时是如何爱护自己的鼻子的?

  3、教师进行总结。

  附故事:《逃跑的鼻子》

  一大早,住在马焦莱湖畔的拉文诺市小码头对面的一位先生起了床,到盥洗室去刮胡子,可是一照镜子却惊叫了起来:

  “救命啊!我的鼻子!”

  鼻子,长在脸正中间的鼻子不见了,它待过的那个地方光秃秃的。那位先生穿着睡衣跑到晾台上,正好赶上看到鼻子在广场上迈着大步朝码头走去,在排着队准备上拖船的小汽车中间穿来穿去,而那些小汽车要运往维尔巴尼亚。

  “站住!站住!”那位先生喊着:“我的鼻子!抓小偷!抓小偷啊!”

  人们抬头看了看,全都笑了。

  “有人偷了您的鼻子,把您的脸弄成一个南瓜啦!真糟糕!”

  那位先生只好赶紧下楼跑到街上,去追赶那个逃跑的鼻子,同时还得用一块手绢捂着脸,好像得了重感冒一样。他刚赶到码头,就看见一艘拖船正从码头离岸。为了追上它,那位先生勇敢地跳进水里……

  “加油!加油!”船上的乘客见状都大声叫喊着,但船已经加速开动起来,船长根本不打算掉头让这位迟到的`乘客上船。

  “你再等下一班拖船吧!”一个水手朝这位先生喊,“每半个钟头就有一班船!”

  那位先生泄了气,正打算朝岸边游去时,突然发现他的鼻子躺在一块斗篷上,慢慢漂流着,像神话里的朱里奥。

  “原来你没有上船呀,都是假装的?”那位先生喊了起来。

  鼻子一直盯着前方,像个老练的航海家,连头都不扭一下。斗篷像水母一样在湖中轻轻漂荡着。

  “你去哪儿?”

  鼻子不吭声,他那失望的主人只好忍气吞声地回到码头,穿过好奇的人群回到家里,再也不敢出门了。他命令女仆不让任何人进来,自己则整天关在家里照镜子,看自己那张没了鼻子的脸。

  几天以后,兰科一个渔民在收网时捞上来了那个逃跑的鼻子。它在湖中心落水了,因为斗篷上净是漏洞。渔民把它带到拉文诺的集市上去卖。

  正好赶上那位先生的女仆去集市上买鱼,她一眼就看见了那只混在鲤鱼和梭鱼堆里的鼻子。

  “这是我主人的鼻子!”她尖叫了起来,“快交给我,让我带给我的主人!”

  “是谁的我不管,”渔民说,“是我打捞上来的,我就得卖!”

  “多少钱?”

  “您知道,它有多沉就值多少黄金。这可不是一条鲈鱼!”

  女仆跑回家向主人报告消息。

  “他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我要我的鼻子!”

  女仆算了一下,需要一口袋的钱,因为那个鼻子太大了,需要很多钱。为了凑够这笔钱,她还卖掉了自己的耳环,因为她非常忠于主人,为他牺牲一切都只当是吹口气。

  她买回了鼻子,用手绢包着回了家。鼻子乖乖地让她带着,甚至主人用颤抖的手抓过它的时候也都没有进行反抗。

  “你为什么要逃跑?我有什么对不住你的地方?”

  鼻子上下打量了主人一下,做了个表示恶心的鬼脸,说:“你听着,你再也别用手指掏鼻孔了!至少你得把手指甲剪一剪!”

  【活动反思】

  鼻子是我们的五官之一,每个幼儿都知道,但是很多孩子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活动过程方面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情境演练等形式使幼儿认识鼻子,了解鼻子的作用和保护鼻子的方法,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挂图第6号

  画一个禁止大嗓门标志:在张大嘴巴上打个“×”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

  1、今天我们有个新朋友来了,猜猜是谁?

  出示图一

  大恐龙在干什么?人们有什么样的感受?(捂着耳朵、闭着眼睛、讨厌大恐龙)

  师:你们猜猜人们为什么都讨厌这只大恐龙呢?(幼儿发散思维,教师及时肯定)。

  2、在一座城市里有一只爱唱歌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请幼儿仔细倾听。

  二、欣赏故事

  教师结合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出示挂图一

  (1)在楼房的最顶层住着谁?

  (2)人们喜欢它吗?

  (3)为什么人人都讨厌这只大恐龙?讲故事“有一栋很大很大的楼房..... .大楼就倒了”。

  (4)我们小朋友来想想办法,让大恐龙不发出讨厌的声音?(幼儿想出各种办法)

  (5)听听故事里的人们想到了什么办法。

  2、出示挂图二

  (1)为了让恐龙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大家想了什么办法?

  (2)土豆能让大恐龙停止唱歌吗? 。讲故事“人们想办法......统统吃光了”。

  (3)土豆吃完了大恐龙还会唱歌,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大恐龙闭嘴。

  3、出示挂图三,讲故事“大家又准备了一个......‘啊... 噢...’”:

  (1)人们又想了什么办法让恐龙不发出声音?

  (2)玻璃罩能让大恐龙的声音不传出来吗?为什么?

  4、出示挂图四

  (1)谁在大恐龙耳边说了一句话?

  (2)小姑娘在恐龙耳边说了什么话?

  (3)大恐龙改正嗓门太大的毛病了吗?讲故事“这时候......结束”。

  5、师: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听听录音机里讲的`故事吧!

  三、说说大嗓门的坏处。

  1、人们喜不喜欢恐龙的大嗓门?

  2、请幼儿听一段吵闹声,引导幼儿说说大嗓门的坏处,如大嗓门会吵得别人谁不着觉,大嗓门会吓人一跳,大嗓门的声音会让人心烦,等等。

  3、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标记,它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4、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不能很大声的说话,不能叫。在什么时候不能大声说话呢?(如: 看电视、看书、上课、吃饭、睡觉等时候)

  5、我们把这张将禁止大嗓门的标志贴在教室内,时刻提醒自己不当大嗓门。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近阶段我们正在进行《我自己》大主题中《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小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我是人群中的一个,体验和大家做朋友的快乐,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根据同伴的表情调节自己的行为。

  首先我们从外形感知“我和别人不一样”,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记录从粗略到细微发现了每个人身体的不同,既是对幼儿观察能力更进一步的培养,也有利于幼儿感受个体的多样性。当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平时未注意到的某些特征时,他们会显得兴奋和好奇,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有的孩子在探索中发现我们的名字也是不同的,名字也是区别他人的一个方面,但对于自己的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幼儿了解的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认识名字的机会。在活动前我们请家长与孩子谈谈孩子名字的含义和故事,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大胆的交流表达,让幼儿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地交流关于姓名的由来,了解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幼儿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事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名字写法、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 写有幼儿名字的小纸片(把幼儿的姓与名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写,让幼儿能分清)分成四行贴在大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寻找名字的秘密

  1、 请你们猜猜这些写满字的小纸片上写的是什么字?(幼儿的名字卡片排成四排,做好标记)

  2、 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吗?(幼儿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的句子响亮、神气的来表达)

  3、 这些名字都一样吗?

  4、总结: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名字都是有两个字或者是三个字组成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名字是由4个字组成的。有的名中有个别字是一样的,有的字是边旁上一样的`。

  二、寻找姓的秘密

  1、 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是什么?

  2、 你们的姓是怎么来的?

  3、能不能把名字前面的一个字改掉呢,为什么?

  4、小结: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跟妈妈姓。

  5、你知道有哪些姓吗?(幼儿举例,教师写出黑板上没有的姓氏,当幼儿说出黑板上的姓时,教师把这张卡片拿出来,让幼儿了解)以擂台赛的方式进行讲述,以激起幼儿的兴趣。

  6、教师总结:我们中国的地方可大啦!一共有10几亿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那么多的姓我们就叫他百家姓。(出示自制《百家姓》的书)

  三、说说我的名字

  1、你们的姓是跟爸爸妈妈的,不是随便起的,那你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小秘密吗?

  2、小结:原来我们的爸爸妈妈不是随随便便给我们取名的,都是有一定意义的,表达了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和对我们美好的祝愿。

  四、延伸

  1、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

  2、你除了这个名字,还有别的名字吗?别人会怎么叫你?

  3、你愿意为朋友取一个即特别又好听的名字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动画,了解汉字的起源。

  2、学识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并能与之对应的现代文字进行匹配,乐于参与活动。

  3、知道汉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而萌发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挂图54号、《仓颉造字》故事改编、动画短片(网上下载)、象形文字与对应的现代文字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象形文字字卡“⊙”。

  提问:这个图案像什么?

  2、小结:这是古代的一种文字,叫象形文字。

  引问:它们是怎么来的呢?

  二、欣赏故事及动画,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

  1、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

  2、提问: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事情的?这些方法好吗?

  仓颉又是怎样想到用图画符号来表示事物的呢?

  3、小结:象形文字是仓颉这个人造出来的,是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三、学识象形文字与对应的现代文字。

  1、欣赏动画。

  2、猜测、验证。

  根据动画中出现的三十六个活动的象形文字,以鼠标点击、停顿等方法让幼儿进行猜测。

  如当出现“ ”时,动画表示为暂停,让幼儿通过刚才的动态画面,感知这是水在流动,象形文中如何表现?它又与我们现代文字中的哪个字相匹配?之后动画中出现现代文字。

  3、提问式小结:从古代的象形文字,到今天的现代文字,都是谁造出来的?(是我们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补充:现在,世界上有好多人都在学习我们中国的文字。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文字还会成为世界上的通行语呢!

  四、延伸活动:

  区角活动:找朋友(意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中国文字的兴趣)

  在区域角中摆放上象形文字卡及相对应的现代文字字卡,让幼儿开展“给文字找朋友”活动。还可渗透一些不曾认识过的象形文字字卡,让幼儿根据图形(象形文字特点)来找出与其相匹配的现代文字。

  活动反思:

  1、我执教的这节课时间有点晚,是因为刚好那天去了烈士陵园,不过晚有晚的好处,我可以基于其他教师课堂上的经验与反思,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

  2、当然,活动前我对象形文字的相关知识也进行了考究。知道了象形文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据我了解,埃及的象形文字比我国还早)。是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3、晨间活动时,我就带了孩子去幼儿园的“文字墙”接触了象形文字(如:这个字像什么?)。因此当活动中出现“⊙”的象形文字时,小朋友很容易就说出来,这像太阳,于是很自然地引出故事《仓颉造字》,由于故事本身编写得比较枯燥、口语化不强,不为幼儿所理解,于是我根据三张挂图对故事进行了改编,使之简单、易懂。活动中通过提问,幼儿基本能理解故事内容。但是,如果单凭故事中(包括结合图片)的阐述想让幼儿了解象形文的由来,以及找与之相对应的现代文字,对幼儿来说比较抽象,比较难。即使一时间幼儿能理解,但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表面的。于是我又从网上找来了动画短片(老师所说的仓颉造字短片我找不到)——父亲教儿子识字。生动、形象的讲解,不但让幼儿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中国文字的起源,还通过动画中活动的象形文字,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了象形文字和与之对应的现代文字的关系,猜测环节就得到了这一验证。在幼儿对中国文字兴趣盎然的时候,我顺势而下,运用提问式小结,把活动带向更高一个境界——让幼儿自然地萌发“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为另一个目标的达成做了服务。

  应该说整个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只是本人略有困惑:在这个活动中,有两个概念如何诠释?一是现代文字;一是汉字。在活动中如何转变?

  小百科: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春》的教案02-22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案02-20

大班语言白云教案09-17

大班语言《信》教案04-08

大班语言领域教案02-07

大班语言教案02-18

大班语言伞教案02-16

大班语言春教案02-08

大班语言水果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