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8 08:17:3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大全(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大全(4篇)

语文教案 篇1

  【课前透视】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观察谈话:

  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

  2、解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的交流讨论。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话平台

  学习《揠苗助长》

  一、初读

  1、读题思考:

  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由题引入,变文字为画面,激发学生的热情,了解故事的内容,为学文奠定基础。

  3、自读课文:

  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

  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5、游戏巩固识字:

  采用“字词大转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强调自读自学,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掌握。通过交流丰富识字经验,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二、朗读

  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

  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如:

  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

  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

  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 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 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手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理解了人物。在对情节的深刻体悟中,读出理解、读出个性,解读文本。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抓住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联系农夫的表现,进行鲜明的对比。从强烈的反差中,理解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讨论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升华对寓意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对寓意的理解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拓展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

  2、 你还知道什么寓言?讲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寓言中你有哪些收获?

  开阔学生思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问题设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融合学生个性化的见解,丰富了语文积累,促进了学生想像能力、思维水平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

  “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抓住生字特征,加强范写指导,自主写字评议,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回顾。

  2、启发交流:

  从《揠苗助长》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教师相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关注基础知识,实现自然引入。

  二、初读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 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交流识字记字方法,教师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并适当点拨重点字在记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⑵ 分段指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3、启发思考:

  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以学生自读汇报为主,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研读

  1、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读文和自己的理解,学习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这个人做得对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结合着学生学习第一则寓言的基础和课文内容短小,语言平实的特点,充分放手。引导学生根据读文提出问题,教师梳理指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像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结组学习:

  引导学生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教师巡视,适当提示,比如: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

  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如:

  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

  这个人做得对吗?

  合作读书,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提高了学习效益。互动的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读氛围,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加深了对寓意的感悟。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

  1、讨论:

  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

  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思考:

  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自己的认知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新的思维发展点,引发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守、丢、此、桩、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揠苗助长:揠:拔。比喻不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灵活变通。也比喻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或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巴望:盼望。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

  〖相关链接

  1、寓言:文学体载的一种,是含有讽谕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人民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少数是哲学家与作家个人的创作,多数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

  〖阅读在线

  鹤和狼

  狼吃东西特别馋。在一个宴会上,他吃得太急,把一根骨头鲠在嗓子里,差一点送了命。很幸运,这时刚好一只鹤从那里经过。狼便向她做手势,请她过来帮帮忙。

  女大夫立刻开始做手术。她以高超的技术为他取出了骨头,然后,要求付给她一定的酬报。

  “你的报酬?”狼说,“我的好大嫂,你是在开玩笑吧!我让你从我的喉咙里缩回脖子,难道这还不够厚道么?快滚吧,你这没良心的东西,千万别再落到我的爪下!”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1、识字学词,朗读课文。

  2、本课特色及学生起点:语句凝练、含义深刻,学生与文本有一定距离

  采用策略:抓关键词,引发想象,补充资料,充分进行情感体验,使大禹的形象不断丰满。

  3、渗透阅读方法:前后观照,一唱三叹;抓住数字,读懂数字背后的内涵,感受治水的艰、智、功、情。

  一、复习

  1、齐读课题,生书空

  2、引入谈话:洪水会带来怎样的灾难?读一组词语再来回顾:

  滔滔 洪水 淹没 农田 冲倒 房屋 百姓 无家可归

  洪水真的太可怕了,它把老百姓害惨了,传说洪水来了,人们只能住在树上、山上,餐风饮露,还要随时提防野兽的袭击。看到老百姓如此悲惨的生活,禹心里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感受治水之“艰”“智”

  1、禹为了治水都做了些什么?生自读课文,画出句子,交流。

  2、理解“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

  结合生质疑,图、师讲述理解“水流”“地形”“千山万水”“走遍”

  3、引导想象大禹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吃哪些苦?

  师补充:禹走遍了九州,由于走的路太多,他的腿上划出了道道血痕,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人晒黑了,背累驼了,但他仍拄着拐杖一步步走遍了千山万水。他吃了那么多苦,书上也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

  理解朗读“千山万水”及这句话。

  4、这只是治理洪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还在后面。出示文中句理解:“九”“劈开”“挖通”禹为了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那么禹是用什么办法来治理洪水的,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很好地概括了他的.方法(引导)。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段资料介绍。禹的父亲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他成功了吗?禹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怎样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现在你觉得禹是位什么样的人?

  (引语):禹不光勇敢不怕吃苦,还很聪明,有智慧,他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他的决心、勇敢、智慧。

  三、学习第三节,感受治水之“情”

  1、 过渡:禹治水用了整整13年,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想听吗?要听仔细了,听完后把你最想问的问题提出来。

  师讲故事。

  2、让学生提问:禹为什么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呢?他当时会怎么想呢?

  3、讨论交流。(请小朋友先小组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4、:后来人们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读。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一心为百姓做事的人”。)你听了这个故事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5、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四、学习第四节,感受治水之“功”

  1、过渡:禹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13年,结果怎样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禹治水13年,结果怎样了?。

  2、“终于”(这个词用得真好)大禹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整整13年,现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在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中加上“终于”这个词,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补充孔子的话“如果没有大禹,我们早成为海里的鱼虾了。”

  3、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请展开你的想像。

  4、:百姓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心里__________,从此____________直到今天这个故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颂。

  五、课文。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讲了大禹为了把洪水引入大海,吃尽了千辛万苦,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把洪水制服了。从此,这个伟大英雄的名字代代相传。

  思考:禹的名字本是一个字,但课题和文章结尾为什么称他为“大禹”?

  六、写字指导

  1、用组词法区分“制”“治”

  2、形声字“被”及书写

  板书:

  千辛万苦看地形,

  挖河劈山引入海,

  三过家门而不入,

  代代相传英雄名。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小灰兔和小白兔都是好孩子,他们都能主动帮老山羊收白菜。可是,面对老山羊的答谢,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种白菜,收了很多白菜,还给老山羊送去一担。原来,小白兔懂得劳动的意义——只要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巧妙地寓热爱劳动的教育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

  学情分析:本课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而且笔画较少,学生对这部分生字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课文的生字词和朗读学生在家也已经预习过了,学起来会容易很多。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拉、把”等六个生字

  教学策略:

  1、采用看图导入,教师范读,学生多种形式读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采用随文识字,多次认读的方法来学习生字词。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字卡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听故事导入、感知课文大意

  1、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同学们肯定很喜欢他们,请看它们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出示图片)喜欢他们吗?那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它们的名字吧。(书写课题)

  2、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齐读课题)

  3、请同学们翻开课文P116,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教师范读课文)

  [设计意图:由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谈话,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教师的范读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不用老师教就自己试着来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说可以借助拼音朗读)

  2、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咱们就自己来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表扬同学们读的真好,遇到不懂的字会借助拼音拼读)

  3、师:现在谁有勇气站起来试着读给大家听听?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进行课文接龙。(表扬同学们都很会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自由读准课文,进行初步感知。]

  (2) 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

  1、师:老师这里有几句比较长,比较难读的句子,想单独来考考同学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出示句子:小白兔回到家里,把地翻松了,种上菜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观看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听讲等习惯。

  3.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听讲等习惯。

  2.在熟读课文中的三句话以及《上学歌》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听讲等习惯。

  设计说明

  《我上学了》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内容,设置目的是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此,本课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游戏引入、图片欣赏、学唱歌曲、动手操作、讲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校园,产生对祖国、学校、老师、学习生活的热爱。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教师)

  2.准备长城、天安门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

  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

  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

  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1)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

  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

  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

  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学生 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

  (3)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介绍。

  (4)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 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

  (5)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

  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和天安门举世闻名,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2)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漂亮的校园,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启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号,因此,本环节设计重在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体验,借助教师语言 ,诱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三、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育

  1.引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高兴吗?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一读--我是小学生。(板书)

  2.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高兴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教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1)“不迟到”的“迟”要读准翘舌音。

  (2)“早,早,早”的“早”为平舌音。

  (3)“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这句话要正确断句。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 一想: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太阳”和“花儿”露出笑脸,要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句。

  (2)小朋友们背上小书包可神气了,小鸟看见了也忍不住要问问,问什么呢?带着好奇的心情读第二 句。

  (3)同学们这么早就背着小书包,他们要去哪里呀?快来回答小鸟。(教师趁机讲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和放学时间)

  (4)小结:“不迟到”是小学生一定要遵守的纪律,只有遵守纪律,你们才会在学校里有更大的收获。

  (5)语言交流:在学校里学习能让我们快乐、健康地长大,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呀?

  (6)介绍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7)小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能为祖国立功劳。

  5.齐读整首儿歌。播放《上学歌》,学生学唱。

  设计意图:一首《上学歌》将学生带入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境,通过反复诵读、图文结合,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远大理想,同时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从而乐于表达,乐于诵读。

  四、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

  1.出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猫,它哭得很伤心,老师就把它带来了。(出示小花猫手指玩偶,讲故事)

  师:小朋友,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时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镜就要掉,老 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饿肚子。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

  3.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读书姿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写字姿势: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1)“一寸”相当于老师的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 度。对小朋友来说,差不多三个手指并拢那么宽。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 在虎口的位置。另外,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面。

  (2)眼离书本一尺。把文具盒竖起来,放在书本和你的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

  (3)胸离课桌一拳。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

  设计意图: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视力需要正确的读写姿势。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动作纠正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五、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文教育

  1.师:书就是知识的海洋,乐趣的天堂。你最近读 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

  2.小组内互讲故事,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针对同学的表现相机提出要求:讲故事时要尽量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声音要洪亮,让同学听清楚。听故事的同学要专心,听清楚故事内容,看看同学哪里讲得好,向他学习。

  4.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和家长一起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 中,容易产生互动学习的效果,教师的点评既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愿望,又能促使学生成长。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与学生不断互动,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我大量采用儿童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课堂教学活动化。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游戏、表演等教学活动。

  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3.合作交流。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喜欢展示自己。我抓住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注重合作交流,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08-03

(精选)语文教案08-17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指导教案11-08

语文教案[精选]10-19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语文教案大全(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大全(4篇)

语文教案 篇1

  【课前透视】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观察谈话:

  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

  2、解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的交流讨论。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话平台

  学习《揠苗助长》

  一、初读

  1、读题思考:

  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由题引入,变文字为画面,激发学生的热情,了解故事的内容,为学文奠定基础。

  3、自读课文:

  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

  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5、游戏巩固识字:

  采用“字词大转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强调自读自学,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掌握。通过交流丰富识字经验,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二、朗读

  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

  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如:

  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

  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

  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 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 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手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理解了人物。在对情节的深刻体悟中,读出理解、读出个性,解读文本。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抓住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联系农夫的表现,进行鲜明的对比。从强烈的反差中,理解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讨论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升华对寓意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对寓意的理解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拓展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

  2、 你还知道什么寓言?讲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寓言中你有哪些收获?

  开阔学生思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问题设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融合学生个性化的见解,丰富了语文积累,促进了学生想像能力、思维水平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

  “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抓住生字特征,加强范写指导,自主写字评议,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回顾。

  2、启发交流:

  从《揠苗助长》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教师相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关注基础知识,实现自然引入。

  二、初读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 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交流识字记字方法,教师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并适当点拨重点字在记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⑵ 分段指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3、启发思考:

  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以学生自读汇报为主,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研读

  1、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读文和自己的理解,学习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这个人做得对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结合着学生学习第一则寓言的基础和课文内容短小,语言平实的特点,充分放手。引导学生根据读文提出问题,教师梳理指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像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结组学习:

  引导学生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教师巡视,适当提示,比如: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

  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如:

  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

  这个人做得对吗?

  合作读书,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提高了学习效益。互动的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读氛围,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加深了对寓意的感悟。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

  1、讨论:

  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

  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思考:

  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自己的认知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新的思维发展点,引发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守、丢、此、桩、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揠苗助长:揠:拔。比喻不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灵活变通。也比喻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或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巴望:盼望。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

  〖相关链接

  1、寓言:文学体载的一种,是含有讽谕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人民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少数是哲学家与作家个人的创作,多数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

  〖阅读在线

  鹤和狼

  狼吃东西特别馋。在一个宴会上,他吃得太急,把一根骨头鲠在嗓子里,差一点送了命。很幸运,这时刚好一只鹤从那里经过。狼便向她做手势,请她过来帮帮忙。

  女大夫立刻开始做手术。她以高超的技术为他取出了骨头,然后,要求付给她一定的酬报。

  “你的报酬?”狼说,“我的好大嫂,你是在开玩笑吧!我让你从我的喉咙里缩回脖子,难道这还不够厚道么?快滚吧,你这没良心的东西,千万别再落到我的爪下!”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1、识字学词,朗读课文。

  2、本课特色及学生起点:语句凝练、含义深刻,学生与文本有一定距离

  采用策略:抓关键词,引发想象,补充资料,充分进行情感体验,使大禹的形象不断丰满。

  3、渗透阅读方法:前后观照,一唱三叹;抓住数字,读懂数字背后的内涵,感受治水的艰、智、功、情。

  一、复习

  1、齐读课题,生书空

  2、引入谈话:洪水会带来怎样的灾难?读一组词语再来回顾:

  滔滔 洪水 淹没 农田 冲倒 房屋 百姓 无家可归

  洪水真的太可怕了,它把老百姓害惨了,传说洪水来了,人们只能住在树上、山上,餐风饮露,还要随时提防野兽的袭击。看到老百姓如此悲惨的生活,禹心里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感受治水之“艰”“智”

  1、禹为了治水都做了些什么?生自读课文,画出句子,交流。

  2、理解“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

  结合生质疑,图、师讲述理解“水流”“地形”“千山万水”“走遍”

  3、引导想象大禹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吃哪些苦?

  师补充:禹走遍了九州,由于走的路太多,他的腿上划出了道道血痕,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人晒黑了,背累驼了,但他仍拄着拐杖一步步走遍了千山万水。他吃了那么多苦,书上也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

  理解朗读“千山万水”及这句话。

  4、这只是治理洪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还在后面。出示文中句理解:“九”“劈开”“挖通”禹为了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那么禹是用什么办法来治理洪水的,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很好地概括了他的.方法(引导)。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段资料介绍。禹的父亲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他成功了吗?禹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怎样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现在你觉得禹是位什么样的人?

  (引语):禹不光勇敢不怕吃苦,还很聪明,有智慧,他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他的决心、勇敢、智慧。

  三、学习第三节,感受治水之“情”

  1、 过渡:禹治水用了整整13年,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想听吗?要听仔细了,听完后把你最想问的问题提出来。

  师讲故事。

  2、让学生提问:禹为什么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呢?他当时会怎么想呢?

  3、讨论交流。(请小朋友先小组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4、:后来人们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读。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一心为百姓做事的人”。)你听了这个故事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5、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四、学习第四节,感受治水之“功”

  1、过渡:禹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13年,结果怎样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禹治水13年,结果怎样了?。

  2、“终于”(这个词用得真好)大禹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整整13年,现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在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中加上“终于”这个词,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补充孔子的话“如果没有大禹,我们早成为海里的鱼虾了。”

  3、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请展开你的想像。

  4、:百姓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心里__________,从此____________直到今天这个故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颂。

  五、课文。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讲了大禹为了把洪水引入大海,吃尽了千辛万苦,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把洪水制服了。从此,这个伟大英雄的名字代代相传。

  思考:禹的名字本是一个字,但课题和文章结尾为什么称他为“大禹”?

  六、写字指导

  1、用组词法区分“制”“治”

  2、形声字“被”及书写

  板书:

  千辛万苦看地形,

  挖河劈山引入海,

  三过家门而不入,

  代代相传英雄名。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小灰兔和小白兔都是好孩子,他们都能主动帮老山羊收白菜。可是,面对老山羊的答谢,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种白菜,收了很多白菜,还给老山羊送去一担。原来,小白兔懂得劳动的意义——只要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巧妙地寓热爱劳动的教育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

  学情分析:本课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而且笔画较少,学生对这部分生字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课文的生字词和朗读学生在家也已经预习过了,学起来会容易很多。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拉、把”等六个生字

  教学策略:

  1、采用看图导入,教师范读,学生多种形式读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采用随文识字,多次认读的方法来学习生字词。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字卡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听故事导入、感知课文大意

  1、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同学们肯定很喜欢他们,请看它们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出示图片)喜欢他们吗?那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它们的名字吧。(书写课题)

  2、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齐读课题)

  3、请同学们翻开课文P116,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教师范读课文)

  [设计意图:由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谈话,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教师的范读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不用老师教就自己试着来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说可以借助拼音朗读)

  2、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咱们就自己来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表扬同学们读的真好,遇到不懂的字会借助拼音拼读)

  3、师:现在谁有勇气站起来试着读给大家听听?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进行课文接龙。(表扬同学们都很会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自由读准课文,进行初步感知。]

  (2) 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

  1、师:老师这里有几句比较长,比较难读的句子,想单独来考考同学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出示句子:小白兔回到家里,把地翻松了,种上菜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观看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听讲等习惯。

  3.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听讲等习惯。

  2.在熟读课文中的三句话以及《上学歌》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听讲等习惯。

  设计说明

  《我上学了》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内容,设置目的是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此,本课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游戏引入、图片欣赏、学唱歌曲、动手操作、讲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校园,产生对祖国、学校、老师、学习生活的热爱。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教师)

  2.准备长城、天安门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

  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

  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

  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1)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

  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

  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

  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学生 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

  (3)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介绍。

  (4)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 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

  (5)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

  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和天安门举世闻名,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2)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漂亮的校园,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启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号,因此,本环节设计重在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体验,借助教师语言 ,诱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三、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育

  1.引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高兴吗?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一读--我是小学生。(板书)

  2.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高兴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教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1)“不迟到”的“迟”要读准翘舌音。

  (2)“早,早,早”的“早”为平舌音。

  (3)“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这句话要正确断句。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 一想: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太阳”和“花儿”露出笑脸,要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句。

  (2)小朋友们背上小书包可神气了,小鸟看见了也忍不住要问问,问什么呢?带着好奇的心情读第二 句。

  (3)同学们这么早就背着小书包,他们要去哪里呀?快来回答小鸟。(教师趁机讲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和放学时间)

  (4)小结:“不迟到”是小学生一定要遵守的纪律,只有遵守纪律,你们才会在学校里有更大的收获。

  (5)语言交流:在学校里学习能让我们快乐、健康地长大,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呀?

  (6)介绍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7)小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能为祖国立功劳。

  5.齐读整首儿歌。播放《上学歌》,学生学唱。

  设计意图:一首《上学歌》将学生带入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境,通过反复诵读、图文结合,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远大理想,同时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从而乐于表达,乐于诵读。

  四、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

  1.出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猫,它哭得很伤心,老师就把它带来了。(出示小花猫手指玩偶,讲故事)

  师:小朋友,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时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镜就要掉,老 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饿肚子。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

  3.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读书姿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写字姿势: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1)“一寸”相当于老师的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 度。对小朋友来说,差不多三个手指并拢那么宽。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 在虎口的位置。另外,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面。

  (2)眼离书本一尺。把文具盒竖起来,放在书本和你的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

  (3)胸离课桌一拳。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

  设计意图: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视力需要正确的读写姿势。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动作纠正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五、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文教育

  1.师:书就是知识的海洋,乐趣的天堂。你最近读 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

  2.小组内互讲故事,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针对同学的表现相机提出要求:讲故事时要尽量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声音要洪亮,让同学听清楚。听故事的同学要专心,听清楚故事内容,看看同学哪里讲得好,向他学习。

  4.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和家长一起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 中,容易产生互动学习的效果,教师的点评既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愿望,又能促使学生成长。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与学生不断互动,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我大量采用儿童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课堂教学活动化。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游戏、表演等教学活动。

  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3.合作交流。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喜欢展示自己。我抓住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注重合作交流,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08-03

(精选)语文教案08-17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指导教案11-08

语文教案[精选]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