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26 09:05:0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经典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经典5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

  2、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想像力。

  3、引导幼儿在认识熊猫特征的基础上,画出可爱的熊猫。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在认识熊猫特征的基础上,画出可爱的熊猫。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想像力。

  活动准备:

  1、画纸、蜡笔。

  2、教师范例。

  3、熊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熊猫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吗?你们看它是谁啊?(教师出示熊猫图片)我们的熊猫客人长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我们的熊猫客人身上都长了什么呢?(教师请幼儿说说熊猫的特点)

  3、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内容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1、教师:熊猫的头长的什么样呢?(圆圆的)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熊猫圆圆的头上有什么呢?(两只眼睛、两只圆圆的耳朵还有鼻子)

  教师小结: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2、教师:熊猫的身子是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什么(手)企鹅的身体下面有什么?(一双脚)。

  教师小结:熊猫的身子长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手,身子下面有一双脚。

  3、教师:熊猫全身都长满了什么呢?(毛)熊猫身上的毛长的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有的白色,有的黑色)哪里是白色的?哪里是黑色的?(引导幼儿说说)

  教师小结:熊猫全身长满了毛,它的耳朵、眼圈、四肢都是黑色的,而头、胸、背都是白色的。

  4、教师:你们知道熊猫喜欢吃什么吗?(竹子)今天呢?老师就请小朋友来画可爱的熊猫。

  三、交代作业要求。

  1、老师示范熊猫的画法。

  小结:先画熊猫的圆圆的头、在画上比头大的身体,注意身体画的长一点,最后在画熊猫的耳朵,眼睛、鼻子、手和脚。

  2、重点引导幼儿画熊猫的眼圈。

  四、引导幼儿添画。

  小朋友可以画出不同动作的熊猫宝宝,画好了可以添画太阳,小草、小花。小熊猫喜欢吃的竹子。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姿势作画。指导幼儿添画,掌握涂色方法和技巧,做到画面整洁。同时知道能力弱的小朋友大胆用笔作画。

  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引导幼儿从色彩运用、添画、涂色方面评价,表扬画得好的、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也奠基了我不少的信心。在后来的课堂反思交流上,采用了自我讲述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交流方式,我也从其他听教者的口中,得到了不少的建议以及对我此次课提出的相应不足。最大的不足点,在教师范画时,关于熊猫的耳朵形状,并没有强调是半圆形。幼儿的作品呈现中就直接反应了这个情况,幼儿开始操作就发现了很多孩子画的熊猫耳朵是三角形、尖形,类似猫耳朵的形状。熊猫的动态形象,幼儿画中体现的效果都还可以。对于熊猫的习性、生长地,幼儿也足够掌握了知识点。

中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谁的点子多》是中班下册《幼儿创新智慧游戏》中的内容。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平时孩子喜欢跟父母出门,找朋友一起玩,尤其喜欢跟小朋友一起过生日。《怎样联系小白兔》这个话题来源于幼儿生活,孩子周日跟妈妈去姥姥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咱们先给姥姥打个电话吧,咱们怎么去姥姥家呢?因此,这个问题的提出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注重让幼儿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动脑,说出自己的点子,进一步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品质。

  【幼儿分析】

  中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所提高,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事物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参与,喜欢探索,喜欢帮助别人,活动中以点点和咪咪为小白兔白白过生日为主线,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点点和咪咪怎么联系小白兔呢? 请孩子帮忙想办法,孩子们很乐意去帮助别人。这个问题本身来源于幼儿生活,每逢节假日幼儿喜欢“走亲访友”,成人有时会说:不知道在不在家。孩子会说:打个电话联系联系吗。成人也很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创新价值,很少同孩子一起探讨怎样联系这个话题,孩子们的经验知识停留在一个表层,这就需要教师为孩子设置一个情景,让孩子置身于特定的环境进行创新思维,以此来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点点和咪咪相约为小白兔白白过生日为导入口,引起幼儿兴趣,点点和咪咪用什么方式跟小白兔白白联系呢? 幼儿积极为它们“献计献策”,开动脑筋想办法,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让幼儿进行分层次扩散思维活动,如果点点和咪咪想亲自去小白兔家联系,怎么去?如果点点和咪咪不想亲自去小白兔家又会用什么办法进行联系呢?在幼儿分层次进行扩散思维的基础上,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在动脑、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想法得到证实。最后一个环节,给幼儿一个机会,让幼儿把自己的创新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孩子们之间有了一个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这个环节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具体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意图】

  1、导入活动:由做动作,猜动物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2、教师向幼儿交代问题,让幼儿展开讨论,初步探讨联系小白兔的方法。

  怎样联系小白兔呢?小朋友快来想个办法吧!

  3、 教师语言引导幼儿分层次进行扩散思维活动。

  (1)如果点点和咪咪想亲自去小白兔家,怎样去联系呢?

  (2)如果点点和咪咪不想亲自去小白兔家,它们怎样进行联系呢?

  4、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5、 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活动。

  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相互的评价中,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探讨联系朋友的多种方式。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狗点点、小猫咪咪的头饰;写信的卡纸、彩笔;剪刀、胶水、彩纸、废旧彩色画书;玩具:电话、手机、各类玩具车;拼插用的积木。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师:今天中班来了两个好朋友,他们听说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动脑筋想办法,特意带来一个问题,请你们帮忙解决。小朋友来猜猜它们是谁?

  教师分别学小狗叫的样子和小猫捋胡子的样子,幼儿猜出后,教师出示小狗点点和小猫咪咪的头饰。

  2、教师向幼儿交代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初步探讨联系小白兔的方法。

  师:点点和咪咪要到小白兔家过生日,他们用什么办法联系小白兔呢?小朋友,你来给它们想个办法好吗?

  幼儿动脑筋,为点点和咪咪想出联系的办法。(幼:打电话、发短信、写信、飞鸽送信、上网发邮件、坐车去、骑马去等)

  教师指导用语:你这个办法真不错,你来示范一下;怎样打电话呢?信上写什么呢?还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办法吗?

  3、教师引导幼儿分层次进行扩散思维活动。

  (1)如果点点和咪咪想亲自去小白兔家,乘什么交通工具去联系呢?

  幼儿讨论乘什么交通工具去小白兔家联系的方式。如:乘火车、坐公交车、坐飞机、骑摩托车、骑电动车、骑马、跑步等等。

  教师指导用语:你这个办法不错,还会想到什么办法呢?

  (2)如果点点和咪咪不想亲自去小白兔家,它们又怎样进行联系呢?

  幼儿讨论:打电话、写信、飞鸽传书、发短信等等。

  教师指导:你还有什么新方法吗?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

  4、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1)选择利用交通工具去小白兔家进行联系的为一组。幼儿自

  己选择材料,或用积木拼插交通工具,或用彩笔画出交通工具,或用其他方式,鼓励幼儿进行合作。

  (2)选择写信的方式联系小白兔的为一组。幼儿自选卡纸、彩

  笔、剪刀、彩纸、废旧画书、胶水等材料,用图画、符号或粘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来联系小白兔,鼓励幼儿合作进行创作。

  (3)选择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联系小白兔的为一组。幼儿自

  选材料进行操作活动,积木拼插、绘画的`方式制作出电话,幼儿之间进行打电话的游戏。

  (4)选择其他方式跟小白兔联系的为一组。

  有不同意见的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操作活动。

  5、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活动。

  幼儿之间互相展示,互相说;每组一个代表说说本组的情况。

  教师指导用语:你是用什么方式联系小白兔的?跟大家说说你的办法!把你的信念给大家听听!你粘贴的内容是什么?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

  6、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与众不同的好办法,点点和咪咪真是太高兴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好多的事情,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就会想出好办法。

  幼儿跟点点和咪咪再见,结束本课。

  【活动反思】

  优点: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以一连串的故事问题贯穿整个活动,运用游戏进行教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怎样联系小白兔的问题,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动脑、动手进行创新思维活动,并能大胆发言,教师只作为引导者与帮助者参与活动,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幼儿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后面的评价活动,使幼儿能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创新思维的乐趣。

  不足:本节课在设计上不够深入,层次感不强,在材料的准备上欠充分,应该让幼儿有更多时间进行操作来证明自己办法的可行性。教师在语言的运用上要尽量简练,不能过多,评价环节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应该鼓励幼儿多说;在各个环节的连接上要紧凑些。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图形拼贴画的方法,保持画面的整洁。

  2、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椭圆形,长方形)

  2、幼儿操作白纸人手一张,固体胶一支

  3、教师操作示范画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从图形王国来了很多图形宝宝,你们想见见它们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把它们请出来吧(依次出示准备好的图形)

  2、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它们的形状给认出来了,所以这些图形宝宝们可开心了,他们决定找上一些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

  3、师:(出示另一边的图形)可是这么多的图形宝宝们到底会给我们变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教师示范操作,引导幼儿学习图形拼贴画的方法

  1、三角形宝宝出发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师:他找来了谁做他的好朋友呀?(三角形)

  引导幼儿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将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比大小),原来是一样大的',变出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用记号笔添触角)

  提问:老师用“三角形”宝宝变出了蝴蝶的什么?(翅膀)

  2、“圆形”宝宝准备出发了(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依次找来了两个小椭圆形,一个大椭圆形和一个小圆形。

  提问“圆形”宝宝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变出了一只什么?(小兔子)(用记号笔添出眼睛、嘴巴)

  请幼儿说出每个圆形宝宝分别变出了小兔子的哪个部位?

  3、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椭圆形,请幼儿上来操作。

  师:现在正方形宝宝和椭圆形宝宝都准备出发了,老师想给正方形宝宝找一个好朋友,让她们变成一座漂亮的房子,你们想一想可以找哪个图形宝宝呢?(用记号笔添出门和窗)

  想给椭圆形宝宝找个好朋友,让它变成一只小鸡,哪一位小朋友愿意帮帮我呀?(用记号笔添出眼睛、翅膀、小爪子)

  4、最后教师出示图形宝宝拼好的一棵松树。(长方形和三角形)

  提问:这棵树的树杆和树冠分别是用什么图形宝宝变出来的?

  5、完成示范操作,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宝宝们可真奇妙!他们找来了不同的朋友,一起做游戏,变出了这么多的东西,玩得可真开心!你们想玩么?(想)

  三、请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要求

  师: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好多的图形宝宝等着和你们一起游戏呢!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白色的纸,等一会儿你们就在这张白纸上拼一拼、贴一贴、画一画,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棒,能拼出一些和老师不一样的东西!

  2、幼儿操作

  3、展示幼儿作品

  (1)先变好的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开火车,去欣赏别的小朋友变魔术。

  (2)请幼儿说说,哪些图形宝宝做了朋友,变出了什么?这些图形宝宝分别变成了这样东西的哪个部位?

  4.延伸活动

  去教室里继续拼贴画,拼一拼,画一画,还能变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课后反思:1、活动以变魔术的形式开展,幼儿的兴趣还是蛮浓的,在幼儿操作的环节中,有些幼儿拼好了一个图形,还在继续拼着第二个图形,这样在时间上有点缺少,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对能力强的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

  2、在活动第二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帮助正方形和椭圆形找朋友,分别变出漂亮的房子和可爱的小鸡,这一环节,不应该框死幼儿的思维,可以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正方形和椭圆形分别可以变出什么,然后在请幼儿来试着变变看。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条、图形以及线条图形组合装饰太阳宝宝,表现太阳的光芒,选择鲜艳颜色涂色。

  2能大胆想象,并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设计的新衣。

  3、积极动手参与活动,体验太阳宝宝各种造型、色彩搭配的美感。

  【活动准备】

  电脑、PPT.视频展示会.幼儿一入一张绘画纸(纸上画有一个圆圈).勾线笔、蜡笔、水彩笔.范画、伤心太阳宝宝的图片.黑色kt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出示太阳宝宝。(将太阳宝宝贴在黑色ki一板匕,没有光芒、没有衣服,周围一片漆黑。)

  预设问题:太阳宝宝怎么没有光芒呢q它还没有笑脸呢!

  2教师讲述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

  二、范画、图片展示,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学习装饰太阳宝宝

  1教师出示范画《太阳宝宝的新衣》

  预设问题:

  (1)我设计了几件新衣?颜色怎么样?除了颜色可以装扮新衣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装扮新衣?

  教师小结:还可以用不同的图形、线条来装饰。

  (2)这个太阳的光芒是什么样子的?(边说边指范画)

  2引导幼儿欣赏画面。

  3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芒。(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点.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在视频上画一画,帮助幼儿学习装饰的基本方法。)

  三、交待绘画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交待绘画要求:

  (1)设计出与别人不同的太阳光芒和太阳宝宝的笑脸。

  (2)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太阳宝宝。

  (3)如果有时间,可以多设计几种太阳宝宝的新衣。

  (4)如何让画面更漂亮?可以添上漂亮的背景。

  2幼儿自主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自由欣赏,互相说说自己设计的太阳宝宝的新衣是什么样子的。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并代表太阳宝宝谢谢小朋友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针对班上幼儿普遍存在的遇到问题或困难不知该怎么办的现象,我们近期开展了“爱动脑筋小明星”系列活动,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学习发现问题并愿意尝试解决问题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一段时间之后,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中能够参加活动,积极开动脑筋,尝试不同游戏内容,但又出现在游戏中争抢玩具、想和别人玩又不会协商和共同游戏的新问题。

  在深入分析幼儿交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细则》中提出的“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初步学会轮流、分享、谦让互助与合作,并能尝试解决游戏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等相关内容,我们制订了本次半日活动的内容。活动中首先让幼儿通过对比昨天、今天两天活动区游戏成果,发现合作的益处并梳理所采用的合作方法;在获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又开展小组游戏“快乐装彩珠”,让幼儿通过亲自操作与比较录像记录来进一步体验协商合作的益处,再次实践协商合作的具体方法与体验协商带来的快乐情感,最后引导幼儿将协商的经验运用到一日生活中。

  活动目标:

  在区域活动中能尝试运用协商的方式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针对班上幼儿普遍存在的遇到问题或困难不知该怎么办的现象,我们近期开展了“爱动脑筋小明星”系列活动,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学习发现问题并愿意尝试解决问题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一段时间之后,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中能够参加活动,积极开动脑筋,尝试不同游戏内容,但又出现在游戏中争抢玩具、想和别人玩又不会协商和共同游戏的新问题。

  在深入分析幼儿交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细则》中提出的“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初步学会轮流、分享、谦让互助与合作,并能尝试解决游戏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等相关内容,我们制订了本次半日活动的内容。活动中首先让幼儿通过对比昨天、今天两天活动区游戏成果,发现合作的益处并梳理所采用的合作方法;在获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又开展小组游戏“快乐装彩珠”,让幼儿通过亲自操作与比较录像记录来进一步体验协商合作的益处,再次实践协商合作的具体方法与体验协商带来的快乐情感,最后引导幼儿将协商的经验运用到一日生活中。

  活动目标:

  1、在区域活动中能尝试运用协商的方式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小雨和吴菲,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幼儿:小雨想先讲故事,后录音,可是我想先玩录音的游戏,然后再讲故事。

  教师:那你们是怎样商量的?

  幼儿:我们用锤子、剪子、布的方法,谁赢了就听谁的。

  教师:你们可真会想办法,后来你们玩得高兴吗?

  幼儿:高兴!

  教师:我们再来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幼儿:谁说的对听谁的;谁先说的听谁的;少数服从多数;轮流;锤子、剪子、布等方法。

  2、小组活动:游戏“快乐装彩珠”。

  (1)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教师:中一班小朋友玩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快乐装彩珠”,他们特别棒,只用了20秒钟就把彩珠装进了瓶子里,咱们也来玩一玩,看我们能不能装得更快!看谁能最快地把彩珠装进了瓶子里。

  (2)第一次玩装彩珠游戏。

  “引导幼儿结合时间记录来感知,在游戏过程中的争抢行为带来的无序与时间的拖延,在寻找失败原因时帮助幼儿将以往的协商认知经验与自己的实际行为相联系。

  ①讨论失败原因:

  教师:看到时间记录后,你们的感觉如何?

  幼儿:我们觉得太慢了。

  教师:为什么太慢了?

  幼儿:大家都抢着先装自己的,结果谁都装不进去,就慢了;因为太挤了,珠子都掉到地上了,所以慢了。

  教师: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幼儿:我们可以先商量谁先装谁后装。

  教师:然后呢?

  幼:然后按照商量好的顺序去装。

  ②幼儿协商怎样合作:

  教师:我们一起先来商量怎样装。

  幼儿:一个一个轮流装。

  教师:从谁先开始呢?

  幼儿:从天丁开始,小树第二,来来第三……

  教师:好,我们按照商量的方法再玩一次。

  (3)第二次装彩珠游戏。

  引导幼儿实践讨论结果,从而巩固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关于协商与合作行为的积极情感体验。

  教师:这次游戏结果怎样?

  幼儿:快了很多,超过了中一班小朋友。

  教师:为什么比第一次快了这么多?

  幼儿:因为我们先排好了顺序,我们没有挤,按顺序一个一个轮流装的。

  教师:对,因为我们是协商好,按照协商的方法合作去装小珠子的。

  (4)观看两次游戏的录像与记录,在比较中反思。

  通过观看录像,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和体验协商合作行为在游戏过程中带给大家的快乐。

  教师:让我们看一看刚才两次装彩珠的情况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看边小结:

  第一次:我们太挤了,谁都装不进去,真是太耽误时间了。

  第二次:我们先商量,并且按照商量的顺序装,真快呀!

  (5)集体奖励:

  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协商合作行为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感知好成绩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

  3.延伸活动:将经验迁移到生活中。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幼儿讨论,使幼儿明确身边的许多生活内容都需要大家的协商与合作来共同完成,从而将游戏经验进行有效迁移,达到在日常生活中巩固良好合作行为的目的。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善于观察和分析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观察发现,他们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随着问题的显现,活动也应运而生。

  (2)关注教育的过程性与持续性。我们遵循着情感性、榜样性、一致性、一贯性等一系列有关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原则,设计了有关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系列活动,如体育游戏“穿大鞋”、报纸游戏“有趣的夹心饼干”、综合游戏“团结力量大”以及渗透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获得协商合作经验的主题内容“一起游戏”的环节等。今天的活动就是众多活动中的一个。

  (3)活动形式与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在活动中采用了计时、现场录像以及游戏记录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再现活动的真实场面,目的是使幼儿更加直观形象地感知游戏过程中自身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引导幼儿比较第二次游戏场面与第一次游戏的不同,更能帮助幼儿体验到与同伴协商合作的积极效果。此外,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利用情绪、情感的渲染与带动,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游戏中合作行为积极情感体验,为幼儿形成初步的协商合作意识给予了情感上的支持与强化。

  (4)及时强化幼儿获得的新经验。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悦的感受,获得的成功感对于巩固、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行为是自然的内部强化,同时,在活动结束时采用奖状的形式给予幼儿外部强化,内外因相互作用,使幼儿协商合作的意识与行为逐渐稳定化。

  2.活动中的不足:

  (1)在活动的设计上,可以创造更为突出合作重要性的活动情境,有一定挑战性,幼儿会更感兴趣和更容易感受到合作对游戏的影响。

  (2)要使幼儿养成稳定的合作行为,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关注,并与幼儿一日生活相结合,尽可能做到既不要放过每一次可引导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合作的.机会,不断改进和丰富游戏内容。例如,在益智区投放扑克牌及棋类游戏;引导两名幼儿共同制作较复杂的相框,为幼儿合作行为的巩固和强化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还要继续引导幼儿丰富解决交往问题的方法,如猜拳、抽签、手心手背等。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各环节中,完善和使用适宜的合作方法。

  主要内容:

  1、教育活动与活动区活动紧密结合,注重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教育功能。

  (I)活动区活动和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当天活动的总目标,老师心中时刻装有目标,依据目标对幼儿的行为给予及时的指导。对于建筑区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协商合作行为,老师给予了及时肯定。

  (2)在活动区的活动获得一定经验后,教育活动再一次给幼儿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孩子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协商分工的具体方式,感受币Ⅱ体验协商、分工所带来的愉悦和快乐。教师的引导紧扣目标“你们是怎么商量的?”“你们这样分工真好!”幼儿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听到后说:“你们觉得这样行吗?那咱们试试看吧!”让幼儿在不断地探

  索和尝试中寻找到有效的合作交往的方法。

  (3)在区域活动中有机渗透目标,发挥活动区材料的隐性教育价值。如美工区“美美图片社”活动中,因为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了较为复杂的制作相框的任务情境,并有目的地引导两个小朋友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内容,为幼儿提供了交往、合作的机会。

  2、采用直观形象的辅助手段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教师采用观看录像的方式让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时结合集体记录来帮助幼儿总结经验,这两个手段对于幼儿梳理经验,明晰协商合作带来的益处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给经验不够丰富的幼儿也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

  3.从细微处审视活动,提出合理建议。

  (1)教育活动中合作动机的激发还不够充分,可以玩两人三足、推车运球、报纸游戏等,也可以设置更加生活化的情境,如给食堂装豆子等,只有在生活中寻找内容来实现目标,才能够激发出幼儿参与活动的更大热情,真正实现“学习来源于生活,学习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2)教师用来集体分享的图示记录符合幼儿学习特点,但图片太小了,不够清晰,可以换成大图,以保证幼儿的学习效果。

  综合评析:

  1、情感是一切行为的动机,这是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培养过程中教师需关注的教育原则之一,老师组织的这个活动,正是关注到了这一关键策略,从而使得幼儿对于合作的认知在情感与行为上达到统一。在游戏中通过体验感知合作的快乐,为幼儿形成初步的协商合作意识给予了情感上的支持与强化,也促使幼儿在游戏、生活中尝试合作,逐渐养成合作行为。

  2、丰富的教育手段与策略,体现了教师对社会领域教育内容的思考与钻研,对幼儿年龄特点的关注与把握。通过时间的记录比较、摄像记录的比较、共同游戏、奖状的奖励等这些方式让幼儿自己去体验和发现协商合作的重要和益处,巩固和强化良好的合作行为。这些方式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因此合作行为的养成是幼儿需要的、主动的和自觉自愿的,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成果,是内化的、稳定的行为。

  3、在小组反思与个人反思活动不足时,都集中于两个问题:合作动机的激发与合作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合作培养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小组反思活动可以聚焦于这两个问题来展开广泛和深入的反思,帮助教师澄清其必要性及其背后的规律性内容,让教师对于合作从“动机的激发、不同合作方法的掌握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灵活运用”有清晰地把握,才会设计出思路清晰的教育活动。这样的反思才能与教师的已有经验产生冲突,才能真正提升教师实践的专业水平。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2-27

中班教案[精选]08-09

中班教案(精选)08-23

中班教案【经典】08-24

【经典】中班教案08-21

【精选】中班教案08-16

中班的教案03-30

(经典)中班教案08-31

[经典]中班教案09-09

中班教案[经典]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