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01 08:12:1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经典】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5篇【经典】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侄”、“痰”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穿梭、郎中”等词语,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知道严监生

  1、古人云,观其言,察其行而知其人。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描述,迅速抢答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2、这些人物大家一猜即中,说明这些人物描写得极其成功,具有鲜明的个性,所以他们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将来认识一位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叫严监生。

  3、板书课题,强调“监”的读音及写法,与“临”的区别。介绍“监生”的意思。

  4、了解人物背景,初知严监生

  出示: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自《儒林外史》

  5、你了解到他家庭怎么样?

  就是这样一个有钱的财主,在临死前(补充板书,揭题)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举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走近严监生

  1、打开书,好好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是一篇近代白话文,和我们现在文章的有些字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老师帮助可以举手。

  2、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严监生的一件什么事情?临死前的严监生怎么个不可思议的表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精读课文,感悟形象,走进严监生

  1、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师范读,生思考。

  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究竟还有什么放不下呢?这两个伸着的指头是要向诸亲六眷交代些什么呢?

  2、品读猜测。

  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他旁边的诸亲六眷是怎么认为的?用 画出大家怎么猜的,严监生又如何反应呢?

  A、出示:“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想说: (学生想象汇报。)

  B、选择一处,想象写话。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心想: ”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心想: 。

  学生展开想象写话,老师巡视。

  C、自由读,感受严监生的着急、生气、绝望。

  D、赵氏认为:用两茎灯草怕费了油(板书:两茎灯草)

  出示: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四、拓展运用,尝试人物描写

  同学们,短短三百多字就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守财奴、吝啬鬼的形象。谁能说说作家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特点的?

  根据课文板书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

  五、延伸课外,激发阅读兴趣

  “两个手指头”这传神的一笔,有着极强的讽刺意味。讽刺了这个视金钱重于性命的守财奴、吝啬鬼形象。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名著《儒林外史》。

  板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两个指头 神态动作

  亲人 摇了摇 吝啬鬼

  抓关键词 银子 狠狠摇 守财奴

  舅爷 闭眼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戴望舒诗歌的音韵美。

  2、品味意象,体悟诗歌朦胧幽婉的意境美。

  3、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诗中“姑娘”、“我”等意象,及其象征意味。

  【教学难点】

  对作品中“姑娘”含义的解读及作者身上体现的执著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题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方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江南的小巷悠长而又寂寥,走过雪月风花,走过杏花春雨,走过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有过梦,有过泪花,更有着怒放的红芍药。江南的小巷是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来体味江南巷之美,诗之美。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诵全诗,正音: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

  2、现在请大家再放声朗诵一下这首诗歌,请注意感情和节奏的把握。

  3、提问: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

  幽怨、低沉。

  教师总结: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清丽明快,而是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愁。

  4、再请一位学生读首诗。

  5、朗读指导:现在请大家欣赏一下全诗的朗读,也随着朗读来看一看怎样的江南雨巷。

  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语速。

  (课件播放配乐朗诵)

  三、赏美品美

  1、品读意象,体意境之美:

  (过渡)舒缓的旋律,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大家想一想,当你沉浸在忧伤之中时,是否想过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的忧伤之美?

  ⑴ 请再放开声音朗读,边读边思考。有想法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⑵ 学生自由发言:

  点拨: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如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归纳学生发言,幻灯片:

  油纸伞:复古、怀旧,迷蒙。

  雨巷:悠长、寂寥、迷茫。

  颓圮的篱墙:破败、荒凉。

  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教师总结:看到油纸伞我们会想起断桥,想起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旖旎传说,想起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想起少女玲珑的舞姿,想起歌曲动听旋律。“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淅淅沥沥的春雨滴落在油纸上,想起寂寥的音响,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颓圮的篱墙边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焉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我们仿佛置身于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种幽深空蒙、迷离缥缈的意境美。

  2、诵读诗歌,感音韵之美:

  (过渡)有人说,诗是情感的铀,语言的钻石。的确,诗就像一条流淌的河,像一首绕梁的歌,当我们沉浸在“雨巷诗人”为我们营造的忧郁凄美的意境中时,是否感受到另一种美呢?

  ⑴ 指名朗读,读出情感。

  ⑵ 提问:我们感受到诗的总体节奏是舒缓悠扬的,诗人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处理造成的呢?

  明确:

  ①、每行三顿。

  ②、单字顿都设在行首。

  ③、复沓手法的运用。

  ④、叠词的妙用。

  ⑤、诗的押韵,每节押“ang”韵二、三次。

  ⑥、使用排比。

  ⑦、大量带有很浓情绪色彩的词: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

  ⑧、双声叠韵词:芬芳、彷徨、惆怅。

  教师总结:这些手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悠长舒缓、低沉徘徊的旋律,营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种音韵美。

  3、探究意象,悟情境之美:

  (过渡)文学欣赏中有一句经典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有不同的理解。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彷徨在寂寥、悠长的雨巷就是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姑娘有何含义呢?

  讨论:《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点拨:

  ⑴ 根据本文故事情节看:

  爱情诗。

  ⑵ 从诗歌传统角度看:

  理想。

  屈原《离骚》“香草美人”象征高贵的爱国精神;

  郭沫若《炉中煤》“年轻女郎”意象象征祖国。

  ⑶ 知人论世,课件显示背景(“我”的补充──另一层面的“我”,将来的“我”)

  [NextPage]

  教师总结:无论怎样理解姑娘的形象,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的孜孜追求,尽管在诗人求索的过程中有惆怅、迷茫、失落和感伤。所以,有人说戴望舒是一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寻梦者,在他身上体现着一种苦苦追梦的执著美。

  四、结语

  美是丰富多彩的,清丽明快是一种美,隐逸旷达是一种美,同样舒缓低沉、忧郁凄凉也是一种美,戴望舒的雨巷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别样的美。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戴望舒,走进他的雨巷。

  (课件播放朗诵)

  五、作业

  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板书设计】

  意境美──音韵美──执著美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

  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情感目标:

  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

  一.由《示儿》导入,背诵。谈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复习关于陆游的文学常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三.写作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鉴赏品味诗歌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五.拓展阅读

  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你还能列举陆游其它的此类诗句并作简要分析吗?

  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 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赏析: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

语文教案 篇4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投入地读,读得有声有色,积极地想,体会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孩子们的思维时不时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这个小朋友记字的方法与众不同,那个小朋友的朗读让老师和学生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对孩子们的表现,我满意极了。随着对课文的学习,只剩下让孩子们比较在冬天里蚂蚁和蝈蝈有什么不同,接着再表演这两个教学环节,我的教学任务就算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请看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在这么冷的冬天,蚂蚁怎么样了?蝈蝈怎么样了?

  生: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生:蚂蚁笑了,因为他有食物吃;蝈蝈哭了,因为他又冷又饿。

  生:蚂蚁心里可高兴了,他的洞里有满满的食物;蝈蝈可难过了,他什么也没有。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演一演这个故事?

  生:想!!

  师:这样吧,你想演蚂蚁就演蚂蚁,你想演蝈蝈就演蝈蝈。小朋友先和小组同学商量商量,再想想动作怎么演。

  小朋友兴致勃勃地跟小组同学商量起来,大家讨论得很激烈。

  有的说:“我演蚂蚁,我这样拉,我这样拖。”

  有的说:“我躺在温暖的洞里吃食物,真香!”

  “我演蝈蝈,我睡大觉,我还唱卡拉0K!”一位孩子边比划边说。

  有的有气无力地说:“我快要死了。”

  听到孩子们的潜台词,看到孩子们投人地表演,我十分高兴,心想:这个教学环节估计没有什么问题。

  “我们现在正式开始表演。请小朋友听老师朗读——”

  “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一部分孩子马上扮成了小蚂蚁,背呀,拉呀,拖呀……

  ——“蝈蝈躲到大树下,有的唱歌……”一部分孩子扮成蝈蝈,唱歌,跳舞。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的刮起来……”‘蚂蚁’躺在洞里快乐地吃着食物,‘蝈蝈’又冷又饿,晕倒了……几只蝈蝈躺在地上,直打哆嗦,咳,还真可怜。

  我的课文读完了,可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特别是有几个演蝈蝈的小朋友,躺在地上再也不肯起来了。我摸摸这个的小脑袋:“喂,起来啦,”我拍拍那个的肩膀:“好了,可以起来了!”好几个男孩子,很不情愿地爬起身。

  一个小男孩走到我跟前说:“老师,这个戏还没有演完哪!”

  “演完了,你是一个出色的小演员!”我刮了刮他的.小鼻子。

  “没有,我最后演小蝈蝈晕倒在地上,我希望是蚂蚁来帮助我。可是你却叫我爬起来。”我望着孩子涨红的小脸,被他认真的样子逗乐了,我静下心来,的确是,孩子们演蝈蝈晕倒在地上时,我简单的认为课文已读完了,表演也该完了,没想到,孩子的心底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他们希望蝈蝈能得到帮助,希望这个戏能继续表演下去,他们懂得遇到危难的时候要帮助别人,我怕失掉了一个跟孩子交流的机会,于是,我就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蹲下身子问他:“蝈蝈,你为什么老不起来呀?”果然,学生给了我更精彩的回答,课堂上出现更精彩的场面。

  蝈蝈:我们又冷又饿,爬不起来了,我们需要帮助。(无惊打彩的样子)

  蚂蚁:快看啊,那里有几只蝈蝈躺在地上,我们快去把他们扶起来。

  (学生上前扶)

  蚂蚁:我们快给他们点食物吃,再盖条被子。

  蚂蚁:热水来了,先让他们暖暖身子。

  蝈蝈:(难为情地)谢谢你们小蚂蚁,我们舒服多了。我们以后也要向你们学习,辛勤劳动,早搬些粮食,留着冬天吃。

  蝈蝈:我们今年也要想办法找到更多的粮食,俗话说的好,有备无患嘛!

  蝈蝈:我认为我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分散进行,到各处去找,或者和小蚂蚁们一样,在夏天的时候就开始搬运粮食,这样会找得更多一些。

  蚂蚁:对,只要你们齐心协力,总能找到更多的粮食。

  结局:蚂蚁和蝈蝈手拉着手,围着火炉又唱又跳。

  看到这些,我惊讶、高兴、激动、振奋——为孩子们的发现、思考、探求和投入

语文教案 篇5

  知识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2、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写景语句的鉴赏

  2、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3、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复习《前赤壁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二、赏析课文

  ㈠、齐读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 坂bǎn 行xíng 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的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4、学生甲朗读第一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㈡、齐读第二段,正音、释义

  巉chán栖qī鹘hú冯píng划huà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

  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

  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

  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

  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二课时

  三、齐读第三段,正音、释义

  裳cháng 缟gǎo 戛jiá 翩piān 跹xiān 揖yī 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3、学生乙朗读第三段

  四、朗读全文

  五、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清幽的秋色,江与月;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2、起兴不同:预先计划;对美景陡起游兴

  3、游踪不同:人不离舟;舟游、山游、舟游

  4、抒情方式不同:主客问答,自发议论;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

  后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六、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教师可有感情地朗诵苏轼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结束对本课的学习: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七、解决课后练习第四题

  八、布置预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教案(经典)08-10

(精选)语文教案08-06

[经典]语文教案08-03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园地》教案02-21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语文教案5篇【经典】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5篇【经典】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侄”、“痰”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穿梭、郎中”等词语,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知道严监生

  1、古人云,观其言,察其行而知其人。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描述,迅速抢答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2、这些人物大家一猜即中,说明这些人物描写得极其成功,具有鲜明的个性,所以他们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将来认识一位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叫严监生。

  3、板书课题,强调“监”的读音及写法,与“临”的区别。介绍“监生”的意思。

  4、了解人物背景,初知严监生

  出示: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自《儒林外史》

  5、你了解到他家庭怎么样?

  就是这样一个有钱的财主,在临死前(补充板书,揭题)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举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走近严监生

  1、打开书,好好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是一篇近代白话文,和我们现在文章的有些字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老师帮助可以举手。

  2、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严监生的一件什么事情?临死前的严监生怎么个不可思议的表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精读课文,感悟形象,走进严监生

  1、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师范读,生思考。

  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究竟还有什么放不下呢?这两个伸着的指头是要向诸亲六眷交代些什么呢?

  2、品读猜测。

  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他旁边的诸亲六眷是怎么认为的?用 画出大家怎么猜的,严监生又如何反应呢?

  A、出示:“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想说: (学生想象汇报。)

  B、选择一处,想象写话。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心想: ”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心想: 。

  学生展开想象写话,老师巡视。

  C、自由读,感受严监生的着急、生气、绝望。

  D、赵氏认为:用两茎灯草怕费了油(板书:两茎灯草)

  出示: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四、拓展运用,尝试人物描写

  同学们,短短三百多字就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守财奴、吝啬鬼的形象。谁能说说作家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特点的?

  根据课文板书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

  五、延伸课外,激发阅读兴趣

  “两个手指头”这传神的一笔,有着极强的讽刺意味。讽刺了这个视金钱重于性命的守财奴、吝啬鬼形象。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名著《儒林外史》。

  板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两个指头 神态动作

  亲人 摇了摇 吝啬鬼

  抓关键词 银子 狠狠摇 守财奴

  舅爷 闭眼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戴望舒诗歌的音韵美。

  2、品味意象,体悟诗歌朦胧幽婉的意境美。

  3、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诗中“姑娘”、“我”等意象,及其象征意味。

  【教学难点】

  对作品中“姑娘”含义的解读及作者身上体现的执著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题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方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江南的小巷悠长而又寂寥,走过雪月风花,走过杏花春雨,走过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有过梦,有过泪花,更有着怒放的红芍药。江南的小巷是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来体味江南巷之美,诗之美。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诵全诗,正音: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

  2、现在请大家再放声朗诵一下这首诗歌,请注意感情和节奏的把握。

  3、提问: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

  幽怨、低沉。

  教师总结: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清丽明快,而是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愁。

  4、再请一位学生读首诗。

  5、朗读指导:现在请大家欣赏一下全诗的朗读,也随着朗读来看一看怎样的江南雨巷。

  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语速。

  (课件播放配乐朗诵)

  三、赏美品美

  1、品读意象,体意境之美:

  (过渡)舒缓的旋律,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大家想一想,当你沉浸在忧伤之中时,是否想过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的忧伤之美?

  ⑴ 请再放开声音朗读,边读边思考。有想法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⑵ 学生自由发言:

  点拨: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如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归纳学生发言,幻灯片:

  油纸伞:复古、怀旧,迷蒙。

  雨巷:悠长、寂寥、迷茫。

  颓圮的篱墙:破败、荒凉。

  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教师总结:看到油纸伞我们会想起断桥,想起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旖旎传说,想起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想起少女玲珑的舞姿,想起歌曲动听旋律。“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淅淅沥沥的春雨滴落在油纸上,想起寂寥的音响,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颓圮的篱墙边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焉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我们仿佛置身于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种幽深空蒙、迷离缥缈的意境美。

  2、诵读诗歌,感音韵之美:

  (过渡)有人说,诗是情感的铀,语言的钻石。的确,诗就像一条流淌的河,像一首绕梁的歌,当我们沉浸在“雨巷诗人”为我们营造的忧郁凄美的意境中时,是否感受到另一种美呢?

  ⑴ 指名朗读,读出情感。

  ⑵ 提问:我们感受到诗的总体节奏是舒缓悠扬的,诗人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处理造成的呢?

  明确:

  ①、每行三顿。

  ②、单字顿都设在行首。

  ③、复沓手法的运用。

  ④、叠词的妙用。

  ⑤、诗的押韵,每节押“ang”韵二、三次。

  ⑥、使用排比。

  ⑦、大量带有很浓情绪色彩的词: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

  ⑧、双声叠韵词:芬芳、彷徨、惆怅。

  教师总结:这些手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悠长舒缓、低沉徘徊的旋律,营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种音韵美。

  3、探究意象,悟情境之美:

  (过渡)文学欣赏中有一句经典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有不同的理解。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彷徨在寂寥、悠长的雨巷就是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姑娘有何含义呢?

  讨论:《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点拨:

  ⑴ 根据本文故事情节看:

  爱情诗。

  ⑵ 从诗歌传统角度看:

  理想。

  屈原《离骚》“香草美人”象征高贵的爱国精神;

  郭沫若《炉中煤》“年轻女郎”意象象征祖国。

  ⑶ 知人论世,课件显示背景(“我”的补充──另一层面的“我”,将来的“我”)

  [NextPage]

  教师总结:无论怎样理解姑娘的形象,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的孜孜追求,尽管在诗人求索的过程中有惆怅、迷茫、失落和感伤。所以,有人说戴望舒是一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寻梦者,在他身上体现着一种苦苦追梦的执著美。

  四、结语

  美是丰富多彩的,清丽明快是一种美,隐逸旷达是一种美,同样舒缓低沉、忧郁凄凉也是一种美,戴望舒的雨巷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别样的美。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戴望舒,走进他的雨巷。

  (课件播放朗诵)

  五、作业

  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板书设计】

  意境美──音韵美──执著美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

  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情感目标:

  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

  一.由《示儿》导入,背诵。谈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复习关于陆游的文学常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三.写作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鉴赏品味诗歌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五.拓展阅读

  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你还能列举陆游其它的此类诗句并作简要分析吗?

  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 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赏析: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

语文教案 篇4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投入地读,读得有声有色,积极地想,体会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孩子们的思维时不时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这个小朋友记字的方法与众不同,那个小朋友的朗读让老师和学生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对孩子们的表现,我满意极了。随着对课文的学习,只剩下让孩子们比较在冬天里蚂蚁和蝈蝈有什么不同,接着再表演这两个教学环节,我的教学任务就算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请看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在这么冷的冬天,蚂蚁怎么样了?蝈蝈怎么样了?

  生: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生:蚂蚁笑了,因为他有食物吃;蝈蝈哭了,因为他又冷又饿。

  生:蚂蚁心里可高兴了,他的洞里有满满的食物;蝈蝈可难过了,他什么也没有。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演一演这个故事?

  生:想!!

  师:这样吧,你想演蚂蚁就演蚂蚁,你想演蝈蝈就演蝈蝈。小朋友先和小组同学商量商量,再想想动作怎么演。

  小朋友兴致勃勃地跟小组同学商量起来,大家讨论得很激烈。

  有的说:“我演蚂蚁,我这样拉,我这样拖。”

  有的说:“我躺在温暖的洞里吃食物,真香!”

  “我演蝈蝈,我睡大觉,我还唱卡拉0K!”一位孩子边比划边说。

  有的有气无力地说:“我快要死了。”

  听到孩子们的潜台词,看到孩子们投人地表演,我十分高兴,心想:这个教学环节估计没有什么问题。

  “我们现在正式开始表演。请小朋友听老师朗读——”

  “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一部分孩子马上扮成了小蚂蚁,背呀,拉呀,拖呀……

  ——“蝈蝈躲到大树下,有的唱歌……”一部分孩子扮成蝈蝈,唱歌,跳舞。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的刮起来……”‘蚂蚁’躺在洞里快乐地吃着食物,‘蝈蝈’又冷又饿,晕倒了……几只蝈蝈躺在地上,直打哆嗦,咳,还真可怜。

  我的课文读完了,可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特别是有几个演蝈蝈的小朋友,躺在地上再也不肯起来了。我摸摸这个的小脑袋:“喂,起来啦,”我拍拍那个的肩膀:“好了,可以起来了!”好几个男孩子,很不情愿地爬起身。

  一个小男孩走到我跟前说:“老师,这个戏还没有演完哪!”

  “演完了,你是一个出色的小演员!”我刮了刮他的.小鼻子。

  “没有,我最后演小蝈蝈晕倒在地上,我希望是蚂蚁来帮助我。可是你却叫我爬起来。”我望着孩子涨红的小脸,被他认真的样子逗乐了,我静下心来,的确是,孩子们演蝈蝈晕倒在地上时,我简单的认为课文已读完了,表演也该完了,没想到,孩子的心底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他们希望蝈蝈能得到帮助,希望这个戏能继续表演下去,他们懂得遇到危难的时候要帮助别人,我怕失掉了一个跟孩子交流的机会,于是,我就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蹲下身子问他:“蝈蝈,你为什么老不起来呀?”果然,学生给了我更精彩的回答,课堂上出现更精彩的场面。

  蝈蝈:我们又冷又饿,爬不起来了,我们需要帮助。(无惊打彩的样子)

  蚂蚁:快看啊,那里有几只蝈蝈躺在地上,我们快去把他们扶起来。

  (学生上前扶)

  蚂蚁:我们快给他们点食物吃,再盖条被子。

  蚂蚁:热水来了,先让他们暖暖身子。

  蝈蝈:(难为情地)谢谢你们小蚂蚁,我们舒服多了。我们以后也要向你们学习,辛勤劳动,早搬些粮食,留着冬天吃。

  蝈蝈:我们今年也要想办法找到更多的粮食,俗话说的好,有备无患嘛!

  蝈蝈:我认为我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分散进行,到各处去找,或者和小蚂蚁们一样,在夏天的时候就开始搬运粮食,这样会找得更多一些。

  蚂蚁:对,只要你们齐心协力,总能找到更多的粮食。

  结局:蚂蚁和蝈蝈手拉着手,围着火炉又唱又跳。

  看到这些,我惊讶、高兴、激动、振奋——为孩子们的发现、思考、探求和投入

语文教案 篇5

  知识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2、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写景语句的鉴赏

  2、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3、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复习《前赤壁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二、赏析课文

  ㈠、齐读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 坂bǎn 行xíng 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的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4、学生甲朗读第一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㈡、齐读第二段,正音、释义

  巉chán栖qī鹘hú冯píng划huà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

  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

  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

  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

  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二课时

  三、齐读第三段,正音、释义

  裳cháng 缟gǎo 戛jiá 翩piān 跹xiān 揖yī 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3、学生乙朗读第三段

  四、朗读全文

  五、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清幽的秋色,江与月;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2、起兴不同:预先计划;对美景陡起游兴

  3、游踪不同:人不离舟;舟游、山游、舟游

  4、抒情方式不同:主客问答,自发议论;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

  后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六、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教师可有感情地朗诵苏轼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结束对本课的学习: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七、解决课后练习第四题

  八、布置预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教案(经典)08-10

(精选)语文教案08-06

[经典]语文教案08-03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乐园教案06-08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园地》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