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大班的幼儿,表现欲望增强,喜欢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选择本次活动题材,正是想让幼儿接触双簧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传承民间传统曲艺的精髓,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双簧是一种曲艺形式,也是一门舞台艺术。大多数是成人表演的节目,幼儿园的孩子对这方面的经验比较少,但是,大班的孩子在心理上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认识新事物的兴趣,喜欢尝试。在日常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多数是以学唱歌曲和音乐欣赏的形式为主,在合作方面多以创编动作表演为主。双簧是一种孩子们接触的比较少的表演方式,另外,双簧表演的特点是合作默契、幽默诙谐,考虑到这一点,我选择了孩子们平时比较熟悉而且又比较幽默的歌曲《小毛驴》这首歌让孩子们尝试用双簧的表演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
设计思路:
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组织此次活动,从欣赏双簧——了解双簧——尝试表演双簧——活动延伸。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指导作用。根据大年龄特征及本班实际情况,我将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通过欣赏双簧表演的录像,进一步感受双簧的艺术性和幽默感。
2、尝试用双簧的表演方式表演歌曲《小毛驴》。
3、对双簧的表演形式感兴趣,乐意尝试双簧表演。
活动准备:
为了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双簧的表演特点,为尝试双簧表演做好铺垫,我做了如下的准备:
1、已经会唱歌曲《小毛驴》。
2、一段双簧表演的录像。
3、歌曲《小毛驴》的音乐。
教学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征,我将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一、欣赏双簧
好奇心可以让幼儿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所以一开始我就先让幼儿欣赏双簧表演的录像,让他们感受双簧的幽默感,激发他们活动的兴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你们欣赏一下,欣赏完了要告诉大家你在这段录像里看到了什么?看完这段录像后有什么感受?
欣赏完双簧的录像,孩子们一定会感受到双簧的幽默和诙谐,从而也会对双簧表演感到好奇,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
二、了解双簧
孩子们感兴趣以后,我会提问:“刚才,你们在那段录像里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表演的呢?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觉呢?”孩子们交流之后,我进行总结,然后再让幼儿欣赏一次录像,这样就会使他们有目的地欣赏,为他们了解双簧做了铺垫。
幼儿再次欣赏完录像,我就介绍双簧:“刚刚我们看到的这段录像就叫做双簧,双簧是一种曲艺形式,需要两个人很默契的合作表演,前面的人表演但是不发出声音,后面的人可以说唱,最重要的.是,前面表演的人嘴型要与后面说唱的人对上,表演时表情和动作可以夸张一点,这样才能体现出双簧的幽默感。”
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洛夫曾说: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所获得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在这个环节里,我先让幼儿通过自己观察、欣赏、交流,大致了解双簧是什么样的,再由教师小结、介绍双簧的形式和特点,这样也加深了幼儿的记忆。
三、尝试双簧表演
《纲要》的组织与实施部分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了解了双簧以后,就要尝试让他们表演了,但是双簧表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选用层层递进、逐渐增加难度的方法教幼儿学习双簧表演,首先要让幼儿复习一遍学过的歌曲《小毛驴》,然后帮助他们理解歌词,从而感受歌曲的幽默,为他们创编动作做好了铺垫。考虑到双簧表演中必须要有一个人跟另一个人对口型,所以我让全体幼儿听歌曲录音练习对口型,又为下面的表演做好了铺垫。做好这两个准备工作,就可以让幼儿尝试听歌曲录音边做动作边对口型了。
上面的准备工作做好了,我就让幼儿通过多种学法,不断尝试双簧表演,如男生先唱女生表演,再互换角色,等到幼儿能配合好了以后,为了符合双簧表演的特点,可以再让男女生配合表演,如,所有男生坐在椅子上表演,所有女生按座位蹲在对应的男生椅子后面唱歌,再互换角色,最后还可以请配合的好的男女生到前面来表演或者师生配合表演等。
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可以鼓励幼儿用双簧的表演方式表演其他的歌曲或者儿歌。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练习追逐跑和躲闪,提高幼儿对信号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2.在追逐躲闪游戏中,让幼儿体会身体运动带来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控制好自己的身体,既能较快速度地击中他人,又能灵活地躲避他人的攻击。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1.塑料袋若干,请幼儿用各种颜色纸剪成自己喜爱的.图案装饰口袋。
2.把旧的挂历纸卷紧成纸棒。
3.夹子若干、小鼓一面。
四、设计思路
1.大班幼儿已能熟练掌握各项基本动作,身体的协调性也发展得较好。因此怎样在活动中增加游戏的角色,情节,增加动作的难度,以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的敏捷性,是本次活动主要设计思路。
2.大班幼儿,对玩追逐游戏最感兴趣,且会“乐追不疲”,教师必须注意适当地掌握练习的时间和活动量,照顾好体质较差的幼儿。
3.在激烈的追逐游戏后,不要让幼儿马上停下来站队,而是适当辅助一些放松动作,使幼儿身体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注意幼儿运动量大小的变化。
五、活动流程
扮演角色活动身体D提供材料自由探索D难点练习重点指导D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启发:“我们来做-个小熊玩泡泡的游戏,小朋友都来做小熊,每只小熊拿一个塑料袋,往里面吹气,吹成一个大泡泡,把口袋打个结系紧就成功了。然后把泡泡往天上抛,看谁抛得高。”
(2)全体幼儿吹气、系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往上抛塑料袋,教师.旁观察指导。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教师启发:“我们小熊除了把泡泡往上抛以外,还可以怎么来玩泡泡?要和别的小熊玩得不一样。”
(2)全体幼儿探索各种玩泡泡的方法。(头顶、胸夹,手拍、脚踢等)教师观察,重点辅导什么玩法也不会的幼儿。
3.难点练习,重点指导
(1)全体幼儿把泡泡系在脚踝上,相隔.定距离站好,听老师的鼓声节奏单脚跳或双脚跳。鼓声停,幼儿迅速互相追逐,设法去踩他人脚上拖着的泡泡,以不被人踩中为胜。
(2)全体幼儿把泡泡用夹子夹在身体背后,手持纸棍,相隔一定距离站好,听老师的鼓声节奏慢跑或快跑。鼓声停,幼儿迅速用手中的纸棍敲击对方身后的泡泡,以击中他人者为胜。
说明:若对方双手抱头,则表示在休息,另一方就不能追逐。
4,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1)全体幼儿做“泡泡”,教师手持两根长纸棍来敲,纸棍敲到谁,谁就到旁边休息一次。
(2)全体幼儿听“熊跳舞”音乐,做放松动作回教室。
大班教案 篇3
运动配景
这是一首带有京味的儿童歌曲,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或相识中国民风民俗的时间演唱,或在元宵节或玩脸谱的时间,可以起到火上浇油的感化。
这首歌只有在京胡的配奏下,才会有京曲的韵味。
为了让孩子更感性地领会歌曲的韵味,可以共同一些京剧的演出身材,来表示这首歌曲,资助孩子明白和更喜好如许的`音乐。
内容与请求
学唱歌曲,打仗京剧旋律,对京剧感爱好。
运动预备
1、京剧录影VCD。
2、小竹篮多少。
历程与引导
一、观赏先生演出“捡豆豆”(行动提醒附后)群情: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
—提醒孩子感觉京剧。为了让孩子比力光显地感觉京剧,先生在演出的时间,应当穿上响应的打扮。
幼儿:这像唱戏一样的……就像穿上那种红红绿绿的衣脸上还弄得花花绿绿的,大花脸的样子……
二、观赏京剧片断
群情:京戏和我们平常的唱歌、舞蹈有什么差别?
幼儿:京戏的脸要画过的……京戏边唱边做行动……京戏衣
服都是古代的(也有穿如今的衣服,幼儿手工制作只是很少)……京戏唱起来和
歌纷歧样的,音要拖得很长的……京戏不是用钢琴伴奏的,而是用
这种琴伴奏的(这叫京胡)……京戏里的人还会武功的……
三、学唱歌曲1、提着小竹篮,随着先生边唱边舞。
—要是孩子对京歌的歌词旋律,不太清楚,可以听钢琴伴奏的歌曲。然则表示时,还得用京胡来伴奏。
钢琴伴奏时,孩子犹如唱一样平常歌曲一样,然则,京胡伴奏,孩子们天然而然地把嗓子提起,这时,京歌的味道就很浓了,孩子们也为本身的转变而高兴,于是兴趣大增。
2、孩子演出,先生配上京剧的锣鼓节拍。
—这个运动,可以让孩子在角落进修中继承把玩,直到可觉得i各人吹奏或伴奏。
运动中,很多孩子对京胡异常感爱好,以是,也可以在先生的引导下,玩一玩京胡。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音乐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产生于生活并使生活更加地美好。幼儿更是从生活中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目的更是为了更好的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其实,我们周围的音乐也是分为好多种的,有仪式音乐,有医疗音乐,有背景音乐,还有专门给动物听的音乐,其中,背景音乐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我在活动中又加入仪式音乐,以此作为对幼儿的一种知识的传递、经验的积累。
重点:
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
开始学习时,幼儿可能会感到学习内容不理解,从而失去兴趣。
解决:
以游戏法贯穿整个活动。
目标:
1、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式音乐。
2、尝试用已有的音乐经验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并进行表演。
3、积极参与活动,有竞争意识。
工具与材料:
多媒体、仪式音乐磁带、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磁带、录音机、表演道具
过程:将幼儿分为男、女两队,教师宣布进行对抗赛(每一环节都以问题形式出现)
一、了解仪式音乐
1、听《运动员进行曲》入座: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
(介绍仪式音乐)
2、你还知道哪些音乐是仪式音乐?
3、游戏:猜一猜
二、游戏(了解背景音乐)
错位游戏:感受不同音乐的不同用途。
三、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
1、幼儿在阅览室看书。
2、新年舞会。
3、户外活动。
4、新疆帽专卖店。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感受,使幼儿知道名称,理解内容,对表演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掌握各角色的对话及动作。
3、知道各角色的出场顺序,能集体分大组表演。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游戏场景,小熊、小猫、小狗、小鸡、狐狸的头饰。
2、活动前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及排练好《小熊请客》的表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字卡“小熊请客”进行认读,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第一遍观看表演,并提问。
1、提醒幼儿看时要做文明的观众。
2、刚才表演的叫什么?
3、小熊请了谁到它家做客?
三、第二遍观看表演。
1、表演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各种小动物都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说各只动物的对话)
四、第三次观看表演,并学习角色间的对话及动作。
1、当小动物们来小熊家时,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鼓励幼儿用动作、语言表现各种动物。
2、当狐狸来时,小熊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请全体幼儿一起学习小熊的语言和动作。
五、幼儿分大组表演,教师指导。
1、提醒扮演小动物们的'幼儿按照顺序出场。
2、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大胆表现各角色。 六、结束。
师:今天,我们观看了表演《小熊请客》,也表演了一会儿,下次,我们也来表演好吗?
活动反思:
幼儿对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已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能比较安静的观看幼儿表演,但幼儿对角色之间的语气不够生动,动作不够大胆,协商能力还得有所加强。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跳绳活动,愿意通过不断练习逐步掌握跳绳的技能。
2、能尝试手脚协调地进行跳绳游戏。
3、学习跳绳的方法,理解跳绳时手、腿的'动作。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跳绳人手一根、口哨、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活动:小青蛙旅游
二、基本部分
1、认识跳绳、明确活动内容 。
2、观察、示范跳绳,观察技巧。
(1)请幼儿尝试跳绳,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
(2)请会跳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跳绳的并示范。
(3)教师示范并讲解跳绳时手、腿的动作要求及时机技巧。
3、幼儿练习跳绳
4、测试、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1)情境:小青蛙长大了,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分组测试、记录各幼儿发展情况。
三、结束部分
1、自由练习
2、放松活动:拍拍腿,揉揉手臂。
活动反思:
跳绳是我们班在中班第二学期就开始的活动,幼儿现在已经能把甩绳和跳绳的动作连贯在一起。个别新来的幼儿需要指导,我制作了跳绳记录表,让幼儿自己进行记录。
小百科:跳绳,是一人或众人在一根环摆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游戏。
大班教案 篇7
目标:
1.知道动物都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而且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积极参加活动,有进一步探索动物自保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指导:
1.引出话题:
l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吗?为什么?
l 既然是朋友,那你知道动物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l 它们生活的环境有没有危险?
2.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
l 当他们遇到危险时,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自由述说)
l 动物有那么多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现在我们去整理一下,
哪些动物用的是一样的方法?什么方法?(分组进行)
3.汇总交流:
l 每组派一代表交流。
l 根据每小组汇总的情况,总结几种方法:
动物们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用保护色;有的用盔甲;有的用硬刺自卫;有的放臭气;有的装死;有的断肢逃跑等。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的气氛很活跃,幼儿们的回答也很积极,本次活动在课前我收集各种有关动物保护自己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在活动开始开始部分运用动画模式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通过故事引出课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课件内容的制作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示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利于孩子的讨论、交流和学习。使幼儿了解到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进一步加深了对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理解。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如能在幼儿操作动物图片进行归类时,在材料准备上更充分些,我想这样效果会更好。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经典]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06
大班教案[精选]07-22
大班教案【经典】07-25
大班教案[经典]07-23
(精选)大班教案07-28
(经典)大班教案09-04
大班教案(精选)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