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虽一字之差,但词性和词意却大不相同。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即可。
过程:
1 读一读,辨一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拓展延伸,加强积累。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饮水—()录音—()电影—() 会议—()
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和“我会读”。 其中“读读认认”是让学生巩固反义词,并通过反义词识字,加强积累。“我会填”是八个偏正式短语,要求学生在搭配词语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对词语的意思,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解释。“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读读认认
过程: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交流识字方法。
3、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4、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
我会填
1、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2、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3、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
创设情景说话:风光秀丽的黄山_ ;川流不息的汽车
我会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看录像)
3、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夸家乡”,是对本组专题的深化和延伸。可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也可以与展示活动同时进行。课前要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等等,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际准备:
学生搜集的关于家乡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交际小组。
过程建议: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互相交流,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导游”“推销员”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材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教学时,可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学生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学习成果。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宽带网
这次“宽带网”是对本组专题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国民族和行政区划的知识。其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二是让学生通过查阅地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位置。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要求:
1.提高同学识字的兴趣
2.引导同学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教学重点:
主动认字,有兴趣识字
教学难点:
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美观、工整。如:少、无、手、毛、电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标牌
课前准备:
1.把“俺会认”这个环节的字,制成转盘,内设音、形、义
2.把“俺会读”这个环节中的标牌,制作成小型标牌,并配以适当的图片
3.制作生字软件
教学步骤:
一、讲清要求,引出“俺会认”?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孙老师要把它送给会听、会说、会认、会读还会写的学习小组。大家可要努力哟!来!咱们一块儿学习《语文园地(四)》
二、俺会认?
1.小女孩会认什么字?(生答)?
2.对,她不光会认字,她还会认好多字呢!你瞧!(点出转盘。)?
3.你们会认吗?谁会认?(引导同学自由认读:杏、林、休、森、松、桃、桥、机。)?
4.请3位同学当众大声认
5.6个学习小组开火车认
6.小朋友们认的对,读的准。可是,你们知道吗?这8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同学观察转盘上的8个字与“木”字的关系。)?
7.为什么这些字里都有个“木”字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里商量商量。(学习小组讨论。)?
8.玩游戏“玩转盘,猜字谜”(教师支配转盘转动。引导同学在玩中发现每个字里有“木”的原因)
9.全班再认读一遍
三、俺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俺会读”。)?
1.小男孩读什么?(出儿童电影院)?
2.你会读吗?你是怎样会读的?(引导同学说。)?
3.告诉你们,儿童电影院就是这个地方的标牌。标牌大都挂在一个地方大门边或大门上,你们见过吗?(引导同学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4.标牌该怎样读呢?谁会读?(指导同学正确朗读标牌上的短语。)?
5.出示8个标牌,让同学自由朗读
6.再出6幅图,让同学在小组中选出合适的标牌贴在图上。(引导同学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完成一项任务。)?
7.每个学习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贴的是什么标牌,为什么这样贴,该怎样读?(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同学正确读出语句。)?
(四)律动?
(五)比比写写?
1.出生字。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大屏幕,比一比,这些挨着的字有哪些地方不同?你想说哪一组,就说哪组。(小朋友在小组内自由说。)?
2.大家说得好,还能不能写好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第100页,在书上写写这些字,注意摆好写字姿势。(生书写,师巡视。)?
3.请3位同学,把自身写好的字,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一评哪些字写得美,美在什么地方;哪些字,写得不够工整,问题在什么地方?(教师相机指导“少、手、毛、电、几”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4.全班同学在田字格本上再写几个“少、手、毛、电”字巩固巩固,要求写得美观、工整。(生写,师巡视。)
点评
语文园地的编排,完全从同学的.角度动身,激励同学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体现了课程理念上的更新。孙静老师完全领会了编者的意图,掌握了语文园地的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主动”“兴趣”上。无论是公开课教案,还是教学流程,都始终抓住了具有自信心,具有激励性,具有亲切感的“俺会……”,不停的用“小女孩会认,你会认吗?”“小男孩会读,你会读吗?”来激发同学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同学在兴趣盎然中去认、去读、去比、去写
孙静老师的教学,还注意了以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来改进自主的教学。虽然面对的是六、七岁的小朋友,但是孙静老师还是采用了分组讨论,同学自身观察分析交流汇报等合作学习的方式。小朋友通过小组讨论会认字与“木”的关系,通过玩转盘,猜字谜的游戏,通过观察、认读图画和生活中的牌匾,通过交流汇报识字体会等多种方式把语文学习与同学生活联系起来,让同学体会到: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什么课内外,校内外的鸿沟。这样做,能够引导同学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激发同学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有利于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结合,有利于贯彻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
孙静老师的教学写字指导比较具体、实在,同学书写落实。指导写字时,孙老师充沛发挥了田字格和范写的作用,对难写字易错字的关键笔画、起笔进行了具体指导、范写。当同学练写后,又请几位同学把自身写好的字,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议,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不过,本课教学假如能更加注重课型特点(偏重于同学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以及拓展、运用)就会更好地突现本教材的特点。在训练过程中应大胆放手让同学进行真正的实践活动,教师的“牵引”不要太多。例如:“俺会认”这一环节,还可让同学充沛发表意见说出不同的构字理由。因为小朋友识字、认字的思维活动是多维的,在相互思维碰撞中启发出更多的求异“火花”。此外,在“俺会读”的引导中,假如能对同学读牌匾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语感训练,效果会更明显些。因为“会读”不只是能读出牌匾上的字音,而且应从大体上知道牌匾所示的处所是干什么的,它与别处有什么不同。通过读,就能协助同学初步感悟出如何说话才干更明白地表达意思,以达到“会读”的真正目的。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通过重点字词体会本单元心理描写的句子。
2.了解学习名著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中活学活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唤起对名家笔下的人物的敬仰,钦佩之情。
重点难点:
1.赏析名家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语言魅力。
2.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形象写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教学用具:名家作品片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温故知新:
一、心理描写:
1.学生自读例句,画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感悟作者是在怎样的故事发展情境中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2.同桌交流或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汇报交流。
1)投影分别出示三段心理描写的句子,采用多种形式读通,读出感情。
2)找出加点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拓展与交流:
1.请学生读一读这段话,思考: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展示交流。把你课前搜集到的内容给大家展示。
三、阅读平台。
1.在这一单元中,我们拜读了意大利作家的作品《卡罗纳》。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想一想:面对遭遇巨大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小组交流。
四、积少成多:
1.学生自读名言警句,体会名言警句的意义。
2.小组交流。
把自己的体会与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反复诵读。
4.学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导入话题:
今天的口语交际,我们召开一次名著赏析会,共同欣赏名家笔下个性鲜明的人物。
二、活动建议:
1.从读过的名家作品中选出一两篇,从中选取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或心理活动的片段读给同学听,再说说这些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2.此外,还可以给大家讲讲某个人物的其他故事,及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3.其他同学可以边听边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文章的题目、作者、精彩语句等,听后还可以补充质疑。
三、口语交际:
1.在学习小组内介绍。
2.小组推荐发言。
3.师生间根据评价依据评出最佳讲解员。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让我们喜欢或佩服的人,请选一个自己喜欢或佩服的人写一篇作文。
板书:我喜欢(敬佩)的一个人
二、引导审题,明确要求:
1.从题目中你们知道了什么信息?这篇作文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2.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呢?
(写清楚喜欢或敬佩的'原因,通过主人公的事迹或行为进行表现。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对他的喜欢或敬佩之情。)
三、理清思路,深入探讨:
1.片段品读,领悟写法。
(1)出示课文片段,领悟语言的精妙: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几位学生读片段,全班交流。
2.小组讨论、交流习作的注意事项。
(1)事例是否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事情叙述的经过是否通顺、清楚。
(3)叙述过程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敬佩之情。
3.指名发言、交流,师生评议。
4.小结:
四、自由表达,完成初稿:
请大家完成一篇习作,注意把所写的人的特点表现出来,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情感要真挚。
五、交流赏析,学会评改;
1.选择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习作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改。
2.小组内互读习作,先请同伴提意见,再自己修改。
六、总结拓展:
我们围绕一个人的品质、特点,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了令自己喜欢或敬佩的人。同时,我们知道只有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人物才会立体、丰满、感人。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考虑,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和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示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同学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掌握“违、妄、执”三个字的读音
2、重点字的书写提示
让同学仔细观察课后生字表的汉字,找出容易写错的地方,并让同学在本子上写一写自身容易写错的字。
3、同学快速默读课文。
4、考虑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
三、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1、结合课文内容填空,并说明理由。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
2、指名朗读能体现伽利略善于考虑的品质的语句。并让同学结合课文的句子理解
“信奉”一词的意思。
3、齐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伽利略考虑过程的句子划出来。
4、四人小组讨论伽利略的疑问是怎样发生的,并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考虑过程。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5、指导同学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假如……那么”“……但是”“假如……就……”这样的关联词语。
四、升华情感,小结课堂内容
五、安排作业:
1、誊写课后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考虑:伽利略为了证明自身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他人有哪些反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教学过程]:
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考虑: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
3、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结论。这两个结果一样吗?是什么样的结果?
4、他打算怎么做?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考虑: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
2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词语,说说它的意思。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
4、齐读这段话。
(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后考虑: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
4、这说明什么?
小结:
5,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总结
(四)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
伽利略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考虑
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
(五)课堂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简说
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2.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测、阻”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证”是后鼻音。在写字指导方面,“论”的右边不要写成“仓”,“试”的右边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间不要写成“良”,“减”的左边不要写成三点水;要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
3.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明确默读要求,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可采用分层次默读的方法进行训练;初次默读,整体感知全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次默读,深入到词句或带着问题思考。如,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试验的过程,然后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较多和比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4.课文的描写处处体现着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作者严谨的作风体现在: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作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理解“听说”一词在这里的意思。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好与其他蜜蜂区分;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等。这一系列试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
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试验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能不能少掉其中的某一个环节,通过这样的比较,体会作者科学的作风。作者不光是认真观察,而且用心思考。可提示学生注意“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不仅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心理,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索的品质。课文中的结论,作者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无法解释的本能)。
这不奇怪,科学史上这种现象很多。教师可酌情给学生讲一讲法布尔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再结合参考资料的有关内容(也不一定是定论)启发学生思考: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个明确肯定的答案,要学习的是渗透在试验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对试验结论,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也可能会发问:那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是什么?超常的记忆力算不算蜜蜂能辨认方向的一个因素?但不管怎么说,作者能够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进一步说明他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
5.课后编排了资料袋,其中介绍了蜜蜂有趣的知识,(跳圆舞,摆尾舞),学生可以与自己收集的资料对照,也许还有新的发现。有条件的同学,学完课文后,可以再观察观察蜜蜂,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四、参考资料
1.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生活贫困,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初中教数学。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垒筑峰和蜂窝,从此“虫心”焕发。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本昆虫学着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2.探测高手:美国军方从1998年就开始进行两项研究,由美国蒙大拿大学的昆虫学家主持。一项是研究利用蜜蜂探测地雷并定位,另一项是利用蜜蜂探测生物武器。因为蜜蜂完全有条件成为名副其实的探测高手。首先蜜蜂有异常灵敏的嗅觉i比狗鼻子还强许多。其次它们还有惊人的记忆力,能够记住大量不同的气味。人们很容易训练蜜蜂飞向一种散发气味的物质,不管它是不是食物。而且蜜蜂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它们不仅能够记住自己闻到的气味,还能把这种认识传给自己的同类。换句话说,只要训练一只蜜蜂,就能使同它接触的所有蜜蜂都跟它一样“训练有素”。最后,蜜蜂还有一张王牌,就是它们基本上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存。
3.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所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著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峰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把自己成长的体验融入到自己的中。
2、把事情写清楚,能写己的真情实感。
3、通过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1、选择最能表现“成长”这一主题的一、两件事情来写。
2、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出这件事带给自己的成长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不怕不怕》
同学们,我们最近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今天让我们来表演给听课的老师看一看,也当做一下课前热身运动好吗?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通过教师的有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大家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鼓舞士气,为下面的习作指导做好情绪铺垫。
二、谈话激趣。
同学们,人们常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正在一天天长大,我们收获过成功的喜悦,经历过失败的磨练,生活中有笑有泪,有苦有甜。相信在你身上发生过许多让你记忆犹新的成长故事。引出课题:成长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引导,激发师生间的共鸣及同理心,确定主题。
三、新授。
1、(出示系列图片)打开记忆的开关,去寻找成长的足迹:瞧!那一张张奖状、一份份荣誉证书、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这一切的一切将永远保存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今天,我们就来把你们心间流淌着的那一个个难忘的故事变成文字记录下来吧,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2、明确主题:把成长中最难忘(快乐、悲伤、逗笑……)的事写下来,注意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围绕“成长”,把过程、感受写清楚、具体。说真话、心里话,表达己的真情实感。
3、指导选材:通过上一堂口语交际课的学习,你准备写一个什么成长故事呢?(学生述说,师归纳出示课件)
4、小组交流提要、打算。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设计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故事,激发学生习作热情,让学生享受教学的愉悦。
5、引路,学习写法。重点指导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做到有趣、生动、吸引人。
设计意图]引路,为学生的习作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中获得的智慧,酝酿的情趣,打开的思路。又把有效的指导融入在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情感表达上,慢慢地从生活中渗透出来,做到浑然一体。
四、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这里要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内容,或亲生经历的事情,提起笔,不受任何限制,说出来,写下来,而最关键的要说真话、吐真情,写真情,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实现习作“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体现语文学科“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实质。
五、展示,朗读分享。
设计意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要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感。可以是欣赏自己,也可以是欣赏同学;可以欣赏全文或比较出彩的一个段落,也可以欣赏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
六、:还没写完的我们在课后完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评、修改。
设计意图:习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课标》要求习作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话题,抓住特点写己的特色。
板书 我们在长大
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设计意图:此板书简单明了,把整堂指导课有点睛之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绝招》教案03-31
语文乐园教案06-08
[经典]语文教案08-03
(经典)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精选】07-25
语文教案(精选)07-30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8-10
(精选)语文教案08-17
【精选】语文教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