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09 08:09:3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⑵上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

  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在幼儿初步学习音乐掌握乐句及会跳滑步、三步一跳等舞步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根据图片上手的动作在语言节奏的提示下探索学习,学会在双圆圈上跳舞,动作符合节拍。

  2、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初步培养自信心、学习能力,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学会用目测的方法在双圆圈上跳舞,体验集体舞蹈的快乐。

  过程:

  1、在《波尔卡》音乐伴奏下,启发幼儿跳出各种活泼欢快的动作,动作符合节拍。

  2、发声:根据领唱的内容用相应的歌词接唱。

  5113∣565∣5432∣1―∣

  (师)我会唱歌把舞跳(幼)啦啦啦啦啦

  我会擦桌把地扫(幼)真爱劳动

  我会做操和跑步(幼)锻炼身体好

  3、复习歌曲:我是一朵小花

  两声部较协调一致地轻声轮唱。

  4、新授:

  (1)、感受音乐,较熟练地掌握乐句。

  ①、游戏:节奏卡农

  看声势谱用动作做出

  ××××××××

  ×××××××0

  ××××××××××

  ×××0×××0

  ②、用塑料纸看声势谱用拍、弹、搓、拉的方法进行卡农练习。

  (2)、复习动作

  ①、听音乐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做按节拍做出

  ②、重点复习滑步、三步一跳

  ③、看图片自学舞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大胆尝试。

  “波尔卡这首音乐可以自己或和同伴跳不同的欢快动作还可以大家一起跳一样的动作,你们看看这张图片,想想看,这个舞蹈是在什么队行上跳的?”(双圆圈)“谁在里圈,谁在外圈?”(妹妹在里圈,弟弟在外圈)这个舞蹈“脚的动作有两个,手上有七个动作,每张图片就是一个动作,红蓝颜色的胳膊和腿就代表你们带花的左右手和脚,看谁的本领大,能自己看图学舞蹈。要仔细看,认真动脑筋想,每个动作该怎么做?”

  A、引导幼儿仔观察,图片上的`红、蓝颜色,各代表左右手和左右脚。

  B、在慢速音乐的伴奏下幼儿看图试跳两遍,老师及时鼓励幼儿,给幼儿树立自信心,并表扬大胆试跳的幼儿。

  C、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张图片,用讨论的方法掌握舞蹈的主要内容及动作要领,在语言节奏的提示下仔细观察、大胆尝试,逐个学习舞蹈动作,启发幼儿说出并大胆地做出动作。

  第一个动作:里圈外圈两个两个幼儿手拉手举向前上方,向逆时针方向走。

  老师配上语言节奏:“举手抬头肩靠肩跳,举手抬头挺胸跳。”启发幼儿找个同伴试跳,放慢音乐幼儿练习,提醒第四小节要转身。

  第二、三个动作:两个幼儿手拉手做滑步左右跳的动作

  老师配上语言节奏:“滑步向前(滑步)跳跳转,滑步向前跳跳转。”幼儿听音乐试跳

  第四、五个动作:两个幼儿面对面,两手拉两手,向两边横走错位跳。

  老师配上语言节奏:“面对面拉手右边跳,面对面拉手左边跳”幼儿听音乐试跳。重点练习错位跳。

  第六、七个动作:弟弟单腿跪,妹妹围着弟弟转。妹妹单腿跪,弟弟围着妹妹转。

  老师配上语言节奏:“外圈蹲下举右手,里圈拉着转一圈,里圈蹲下举左手,拉手绕圈多高兴。”

  “两个朋友怎么转?谁蹲下?哪只手拉着哪只手?”启发幼儿看清楚讨论后小结:弟弟举着带红花的右手,拉着妹妹带蓝花的左手,妹妹围着弟弟转一圈。然后两人交换动作。交换后,妹妹举着带兰花的左手,拉着弟弟带红花的右手,弟弟围着妹妹转一圈。幼儿在语言节奏的提示下听音乐试跳。

  D、在放慢的音乐及教师语言节奏的提示下,放慢速度幼儿试跳

  B、在慢速音乐的伴奏下幼儿看图试跳两遍,老师及时鼓励幼儿,给幼儿树立自信心,并表扬大胆试跳的幼儿。

  C、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张图片,用讨论的方法掌握舞蹈的主要内容及动作要领,在语言节奏的提示下仔细观察、大胆尝试,逐个学习舞蹈动作,启发幼儿说出并大胆地做出动作。

  第一个动作:里圈外圈两个两个幼儿手拉手举向前上方,向逆时针方向走。

  老师配上语言节奏:“举手抬头肩靠肩跳,举手抬头挺胸跳。”启发幼儿找个同伴试跳,放慢音乐幼儿练习,提醒第四小节要转身。

  第二、三个动作:两个幼儿手拉手做滑步左右跳的动作

  老师配上语言节奏:“滑步向前(滑步)跳跳转,滑步向前跳跳转。”幼儿听音乐试跳

  第四、五个动作:两个幼儿面对面,两手拉两手,向两边横走错位跳。

  老师配上语言节奏:“面对面拉手右边跳,面对面拉手左边跳”幼儿听音乐试跳。重点练习错位跳。

  第六、七个动作:弟弟单腿跪,妹妹围着弟弟转。妹妹单腿跪,弟弟围着妹妹转。

  老师配上语言节奏:“外圈蹲下举右手,里圈拉着转一圈,里圈蹲下举左手,拉手绕圈多高兴。”

  “两个朋友怎么转?谁蹲下?哪只手拉着哪只手?”启发幼儿看清楚讨论后小结:弟弟举着带红花的右手,拉着妹妹带蓝花的左手,妹妹围着弟弟转一圈。然后两人交换动作。交换后,妹妹举着带兰花的左手,拉着弟弟带红花的右手,弟弟围着妹妹转一圈。幼儿在语言节奏的提示下听音乐试跳。

  D、在放慢的音乐及教师语言节奏的提示下,放慢速度幼儿试跳。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数字、长度等方式表示自己的长大的过程,知道自己的长大与家人、老师、许多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2、通过比较、测量的方法,知道数字与自己变化的关系。

  3、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家人、老师等人的感谢。

  活动准备:

  小班、中班、大班的成长足迹,尺子、电子秤、记录表、笔,从小班到大班的典型照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照片,了解自己的变化。

  1、出示一幼儿的照片,请幼儿按从小到大成长顺序排序,并贴在幼儿用书上。提问:

  (1)这是小朋友从小班到大班的`照片,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给照片排队吗?

  (2)请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排?

  2、教师小结幼儿成长变化的地方(比如身高、手、力气、体重等)

  二、幼儿用测量的方法发现自己的变化。

  1、教师引导幼儿翻阅成长足迹,发现其中的变化。提问:看一看成长足迹,里面有没有藏着我们长大的秘密?

  2、幼儿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并在集体中表达。

  3、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并根据自己的记录来测量现在的变化。教师:把你在成长足迹中的发现,按照从小班到中班到大班上学期的顺序记录下来,再来测量现在的你,如果你一个人不好测量,可请朋友帮助。

  4、幼儿测量,教师从测量方法上做指导。

  三、集体交流。

  1、教师请幼儿在集体中交流自己记录的内容。

  2、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变化与自己的成长的关系。提问:请看看这一些数字,它们有什么变化,又能说明什么?

  四、学习用自己的方式感谢帮助自己成长的人。

  1、提问:在我们长大的过程,哪些人帮助了你,你可用哪些方法表达自己的感谢?

  2、引导幼儿走出教室去感谢其他人,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体会歌曲的幽默、风趣。

  准备:

  1、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特点。

  2、与歌词相对应的图片。

  3、录影机、音乐

  过程:

  1、欣赏歌曲

  有一个动物王国,它里面发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人们都叫它颠倒王国。你们想不想去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又奇怪的事情呢?好,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你听到了什么?

  哦,在那里小蚂蚁竟然比大象力气还大,是不是很有趣啊,在那个动物王国里啊所有事情都反过来了,那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好听的词来说一说。(颠倒)

  2、再次欣赏歌曲。

  了解歌词内容,体会其趣味性。

  (1)、出示图片,反贴于黑板上,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看,这里有什么?我在这里藏了许多颠倒王国里的有趣的秘密,请你们去歌曲里找一找,把你听到的'说一说,看看你们有多厉害,能不能把它全找出来。那一起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啰,看看谁最厉害。

  (2)、一起看图片,跟着节奏边做动作边念歌词。

  3、学唱歌曲

  在练唱时,教师注意帮助幼儿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唱出幽默、风趣的情绪。

  (1)、教师加动作完整演唱歌曲《颠倒歌》。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这首歌吧,一起把这些有趣的事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好吗?小朋友小耳朵仔细听,眼睛可以看着图片,可以轻轻跟着我一起唱好吗?

  (2)、教师与幼儿一起唱。(看图片)

  (3)减少图片数量,增加难度,幼儿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那现在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我拿掉几张图片,看看你们还会不会唱,想挑战吗?那我请一位小朋友来帮我拿掉两张。逐渐减少图片,不断增加难度,帮助幼儿记忆。(第二次可以开始让幼儿边唱边加上动作)

  (4)角色表演

  一部分幼儿扮演歌词前半句的小动物,一部分扮演后半部的小动物,进行互动。

  2、完整演唱

  幼儿起立跟音乐演唱。

  延伸:

  在熟悉歌曲后,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玩土豆一家的游戏情境中,尝试进行默念,感知休止节奏。

  2、能用语言、动作有节奏的大胆表现,体验节奏活动的快乐。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土豆》

  1、提问:你们都爱吃蔬菜吗?喜欢吃哪些蔬菜?

  2、强调儿化音

  3、看着图片把儿歌《土豆》念一遍。(呈现ppt)

  二、音乐游戏《土豆》

  第一关:说唱《土豆》(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说唱儿歌)先听音乐,后尝试跟着音乐说唱,最后有精神的将儿歌合着音乐有节奏的说唱。

  小结:有精神的说唱会很棒!

  第二关:唱做《土豆》(一边做手势一边跟着音乐说唱)

  1、出示手势ppt,解读手势含义。

  2、请幼儿尝试边念儿歌边做出相关手势。

  3、跟着音乐练习几次后,正式闯关。

  第三关:丝儿吃掉了(初步尝试默念,感知休止节奏)

  1、提问:这副图和之前的图片有什么不一样?

  2、尝试用默念的方法表示丝儿被吃掉第四关:片儿吃掉了(巩固用默念的.方式,感知休止节奏)尝试用默念的方法表示片儿被吃掉第五关:丝儿片儿吃掉了(用默念的方式表达丝儿和片儿都被吃掉)合着音乐表演,大胆用语言、动作表现。

  第六关:吃土豆(分组接龙完成儿歌)以小组轮流的方式完整表现把丝儿片儿都吃掉。

  三、延伸活动

  (音乐角中自主尝试《土豆》游戏)展示《土豆》节奏图谱,激发幼儿在音乐角中尝试新的节奏玩法。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活动准备: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活动过程:

  1、做水底动物动作。

  (1)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2)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

  同动态的螃蟹)。

  (3)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

  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对于手掌印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手掌如何重叠按印出螃蟹,这也是活动中的难点。在这个环节中,我只是直白的交给孩子绘画的方法,而没有让他们去讨论去发现,虽然我着重讲解了这一点,但个别孩子还是未能很好的理解,通过这一次活动,我发现本班幼儿在动手能力方面,还要加强。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通过亲自喂养与观察发现蜗牛的食性及排泄特点,养成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

  活动材料及准备:

  蜗牛,养殖箱,观察盒,放大镜,各种食物,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蜗牛更喜爱吃甜食吗?

  探究蜗牛食性的活动已进行一周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不断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食物喂蜗牛,在亲自喂养蜗牛的过程中,他们的结论是蜗牛吃水果,蔬菜,粮食,不吃树叶。在讨论结论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提出:”蜗牛爱吃甜食”对于这个结论,孩子们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为了把孩子对蜗牛的食性的探究引向深入,我抓住时机问道:“蜗牛真的喜欢吃甜食吗?怎么证明呢?”有的孩子说“苹果是甜的给它点苹果试试”但马上有孩子反驳:“只给它吃甜的事物不行,要把甜的和不甜的食物同时给蜗牛吃,看它先吃哪个。这样才公平。”两个人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要证明蜗牛是不是更爱吃甜食,应该同是提供甜的和不甜的食物而且食物要与蜗牛的距离相同。

  随后,孩子们分成5个小组,为蜗牛选择了不同味道的食物进行实验。结果4个组的蜗牛都先吃了甜食,只有一个组的结果与大家不同。原因是他们将白菜摆在了离蜗牛进的地方。所以,蜗牛先吃了白菜。孩子们认为,他们的实验条件不公平,结果不应算数。根据4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孩子们最后形成了较一致的认识:蜗牛更爱吃甜食。

  蜗牛为什么拉红屎?

  有一天,孙静怡发现,蜗牛拉出了红色的粪便。于是,她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可是,有的孩子说那是血,有的孩子说那真的是屎。

  我问:“为什么说是屎而不上血呢”

  一个孩子说:“它是一圈一圈的',像大便一样,血不会是一圈一圈的”通过仔细的观察,多数孩子判断是粪便。可是,对蜗牛为什么会拉红屎而感到不解。

  于是,我启发道:“大家想想屎是怎么来的。”

  孩子们说:“彻底了东西拉出来的。”

  我又问:“你们还记得蜗牛昨天吃什么了吗?”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草莓”这时有个孩子恍然大悟地说:“噢!我知道了,草莓是红的,蜗牛吃了草莓拉的屎就是红的了。”有的孩子不信,有的孩子说应该试一试,我支持了孩子们试一试的想法,并为他们提供了几个小托盘,孩子们自愿结合成4组,每组选择了不同颜色的食物进行实验。

  第一组选择白色的纸。第二组选择黄色的橘子。第三组选择绿色的菜叶。第四组选择红色的西红柿。

  通过两天的喂养观察,孩子们惊讶的发现:蜗牛真的是吃了什么颜色的食物就拉什么颜色的粪便。后来,孩子们通过查书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蜗牛的肠胃很简单,不能完全将食物消化。所以,粪便的颜色和吃的食物的颜色是一样的!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歌选自《刘三姐》选曲。是广西壮族的山歌,曲调优美、琅琅上口,其问答式的山歌对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供幼儿创作新歌词,培养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接受挑战,互动合作的空间很大。让幼儿尝试自己填词,尝试自己将猜谜匹配到已经熟悉的歌曲旋律之中,深受孩子的喜爱,孩子们唱着属于自己的山歌,体验和分享着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活动一: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游戏感受山歌对唱的特点,并体验对唱山歌的乐趣。

  2.探索与歌词相匹配的图片,理解、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农作物图片:高梁、玉米、豆角、芝麻;图谱(附后)。

  活动过程

  1.以猜唱谜语的形式引入歌曲。

  告诉幼儿要请大家猜谜语,谜底就藏在这首《什么结子高又高》的山歌中,教师演唱歌曲谜面,请幼儿来猜一猜四种农作物。

  2.教师边画图,边问边唱。

  3.幼儿猜谜,教师出示四种农作物图片供幼儿选择、匹配相对应的歌词。

  4.幼儿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歌曲。

  5.教师请幼儿寻找学习中的困难之处,大家一起互相帮助。

  6.通过教师与幼儿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教师唱谜面,幼儿唱谜底,衬词部分一起唱。如:(师)哎,什么结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

  (幼)哎,高粱结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当采用完整接唱时发现对于幼儿有一定难度时,便及时调整为先分旬接唱,再对唱的形式。师幼合作对唱歌曲,幼儿非常投入,师幼互动效果好。

  7.以对山歌比赛的游戏形式,开展男女幼儿对赛山歌活动,男女幼儿轮流问答,并尝试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说明:原曲调为岛调,幼儿学习适宜G调,教学中可选择易于幼儿接受的第一段,歌曲最后一句幼儿不易掌握可改多留说词。 。

  活动二:创编歌曲《什么动物你猜猜》

  活动目标

  1.尝试创编歌词,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

  2.尝试探索山歌对唱的形式,能主动大胆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纸绣球,图画纸、笔若干,图谱,电脑课件或vcD片《可爱的动物》。

  活动过程

  1.出示图谱,师幼合作复习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2.出示动物图片,森林中要开“动物音乐会”,动物们想请大家把它们也编到歌曲中,让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歌。

  3.教师创编一个动物的谜面,例,哎,什么鼻子长又长咧?嗨长又长?请幼儿尝试直接与教师对唱,唱出谜底。

  4.强调第一段应编出四种有关动物特征的谜面,第二段要唱出是什么动物的谜底。

  5.观看电脑课件“可爱的动物”,丰富创编内容,请幼儿分组讨论,尝试按乐曲创编出四种

  有关动物特征的.谜面。

  6.请个别幼儿示范唱出所编的歌曲谜面,其余的幼儿直接接唱出谜底,教师及时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幼儿创编热情十分高涨,他们编出了什么尾巴像剪刀咧?(燕子)什么脖子长又长咧?(长颈鹿)

  什么爱啃肉骨头咧(小狗)等。为治小朋友编出“什么背上有硬壳?”幼儿猜出是乌龟,教师没有乌龟图片向幼儿求助,小虎自告奋勇上来画了只乌龟,体现了平等互助的师幼关系。

  7.尝试多种合作形式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运用体态动作来表达歌词。

  例如,师幼合作,男女幼儿合作,领唱与合唱,一问一答对唱等合作形式。

  8.游戏“抛绣球”。向主动参与对歌活动的幼儿抛发纸绣球以调动积极性。.

  9.分组活动。

  (1)创作画《什么动物你猜猜》,以绘画形式创作歌词,与好朋友互相对唱。

  (2)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创编歌词,再与好朋友互相对唱。

  (3)小组合作设计图谱,并开展对歌游戏。

  附幼儿编曲范例

  什么动物你猜猜

  1.(领)哎,什么鼻子长又长咧?(合)嗨长又长?(领)什么尾巴象剪刀咧?(合)嗨象剪刀?(领)什么身上有房子咧,什么脖子长又长咧?(众说)嗨什么脖子长又长咧?什么脖子长又长咧?

  2.(领)哎,大象鼻子长又长咧,(合)嗨长叉长,(领)燕子尾巴像剪刀咧,(合)嗨像剪刀,

  蜗牛身上有房子咧,长颈鹿脖子长又长咧,(众说)嗨长颈鹿脖子长又长咧,长颈鹿脖子长又长咧。

  说明:在创编歌曲时还可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某一具体特征来仿编歌词。

  尾巴系列:什么尾巴像剪刀(燕子)? 什么尾巴像把扇(孔雀)?

  叫声系列:什么唱歌咩咩咩(小羊)? 什么唱歌呱呱呱(青蛙)

  耳朵系列:什么耳朵像把扇(大象)? 什么耳朵长又长(兔子)……

  身体系列:什么身上有口袋(袋鼠)? 什么身上梅花开(梅花鹿)?什么身上有房子(蜗牛)?什么身上有硬壳(乌龟)……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⒈欣赏水墨画枇杷,感受其独特的浓墨重彩的意境。

  ⒉尝试用两笔画圆的方法表现枇杷的晶莹、圆润,并用浓淡墨表现叶子的层次性。

  ⒊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⒋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事先观察过枇杷树的叶子以及果实,有初步的感知;

  范画、视频课件、宣纸、国画颜料、墨汁、毛笔。

  活动过程:

  ⒈出示枇杷,导入活动。

  师:这是什么?夏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个个枇杷看上去那么诱人,那么你们知道枇杷长在哪里吗?

  ⒉回忆观察过的枇杷,进一步巩固对枇杷的了解

  师:上次我们欣赏过枇杷,它的果实是怎么样的?叶子呢?

  师小结: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长在树上的,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只露出半个头,还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师:这么漂亮的.枇杷,许多国画大师也很喜欢,他们把树上的枇杷画了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

  ⒊欣赏水墨画作品“枇杷”,感受水墨画的魅力

  ⑴出示水墨画枇杷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介绍水墨画,用毛笔和宣纸上绘画)

  师: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⒋播放视频课件,初步了解水墨画作画方法和步骤。

  师:你看懂了吗?是怎么画的呢?

  请幼儿讲述,教师总结

  师: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

  ⒌教师示范绘画枇杷

  教师示范画讲解绘画枇杷步骤、方法,引导幼儿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颜料。

  步骤:用两笔画圆的方法来画枇杷,表现出枇杷的遮挡关系。(左半圆、右半圆,中间留一个小白点。)

  用毛笔勾柄和脐

  用淡墨画叶子、用浓墨勾画叶脉。

  ⒍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播放古典音乐《沉鱼》

  师:下面就请你也来画一幅美丽的枇杷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重点引导幼儿用两笔画圆的方法画枇杷,在绘画时能注意画面的布局、枇杷的遮挡关系。在画叶子时能大胆地把毛笔躺在纸上横着画。

  ⒎展示、讲评

  与幼儿一起评价,围绕美感、作画方法、画面布局等方面进行点评。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设计】

  奶粉桶是班级小舞台活动区中孩子们共同收集的道具,每天看着孩子们快乐的敲打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时,老师设想怎样让孩子们在随意敲打奶粉桶的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孩子感受乐曲中节奏的变化,获得相关节奏的知识,并让孩子体验利用日常物品敲敲打打为乐曲伴奏的快乐,于是设计生成了这节打击乐活动《奶粉桶变奏曲》。

  【活动目标】

  1、感受利用奶粉桶进行乐曲打击表演的乐趣。

  2、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奏,看图谱探索、尝试用奶粉桶的不同部位进行打击。

  3、在熟悉| xx x |节奏型基础上,掌握| x x | xx x |、| xx xx | xx x |节奏型,能随乐合拍打击表演。

  【活动准备】

  1、已熟悉音乐并会进行歌曲表演

  2、奶粉桶、筷子等

  3、| x x | xx x |、| xx xx | xx x |节奏型图谱,完整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表演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回顾、熟悉音乐

  师:昨天我们学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表演给客人老师们看看!

  2、教师出示奶粉桶,进行打击乐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用一种特殊的乐器来表演这首歌曲。能猜出来是什么吗?你们看,这是什么?(奶粉桶)下面请看表演,音乐!

  师:奶粉桶也能当乐器好不好玩啊?你们想试试吗?试一试敲一敲奶粉桶的桶身、盖、底,听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你们自己选一个吧。

  二、看图谱探索、尝试用奶粉桶的不同部位,进行| x x | xx x |、| xx xx | xx x |节奏型打击练习

  1、探索了解奶粉桶不同部位的音效

  师:有小朋友发现筷子上的蓝色标记,就我们手握着的地方!

  师:你敲的是哪里呀?你们感觉敲哪里好听?桶盖敲起来像什么声音?桶身、桶底声音感觉什么样?怎么拿桶敲出来的声音才好听呢?

  2、出示图谱1,打击| xx x |节奏

  师:瞧,老师带来一张节奏图,你们认识吗?你们能用奶粉桶打出这个节奏吗?

  3、出示图谱2,打击| x x | xx x |节奏

  师:那我再添上两颗爱心,你们还会打吗?咦,这个节奏听起来像我们歌曲里的哪句啊?那我们就试试边唱边打。

  4、出示图谱3,尝试打击| xx xx | xx x |节奏

  师:这个节奏图和刚才的节奏图有什么不一样?我们都来试一试?谁愿意上来试试?歌曲里的哪句就是这个节奏呢?

  三、看歌曲完整图谱,尝试进行打击表演

  1、认识歌曲的图谱

  师:你们想不想用这几种节奏来表演《爱我你就抱抱我》这首歌曲。(出示完整图谱)图谱上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

  师:图谱上蓝色的爱心表示唱的部分。两边的两条竖线、两个点叫反复记号,就是要表演两遍的意思。空心的.爱心表示打到这里要停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图谱唱一唱。

  2、看图谱商讨乐句中打击的奶粉桶部位

  师:小朋友,先打哪里呢?你们一起商量一下。

  3、根据幼儿讨论变化的奶粉桶部位尝试打击表演

  4、分角色变换多种形式进行打击表演表演

  师:小朋友表演的真棒,这首曲子有唱的部分有打击的部分,谁愿意来表演唱的部分?其他小朋友进行打击。看看你们配合得怎们样?我来用手势提醒你们。

  四、完整表演展示

  师:好听的歌配上有趣的打击,我们请客人老师拍手打节奏和我们一起表演。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经典)09-06

大班教案【经典】07-25

大班教案[精选]07-22

大班教案[经典]07-23

(精选)大班教案07-28

大班教案04-02

(精选)大班教案09-29

【经典】大班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