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案

时间:2024-06-10 15:03:31 教案 我要投稿

风筝教案15篇(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风筝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风筝教案15篇(优秀)

风筝教案1

  教学目标 :

  1、学会按从整体到部分、从天空到地面、由远及近观察图上的景物。

  2、学会有条理、比较具体地记叙一项活动。

  3、初步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有条理地、比较具体地观察图画。连贯地组织语言。

  课前准备:

  每个学生去放一次风筝,感受一下放的动作和心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课文,明确习作要求。

  2、按要求观察图上的景物,并根据提示口述作文。

  3、试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

  一、揭题,谈话。

  1、春天来了,阳光明媚,人们总爱去户外搞些活动,你们喜欢搞什么活动呢?

  2、昨天,我们也去放了风筝,你们的心情如何?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放风筝的文章。同学们都放过风筝,一定有体会,也一定能把作文写好。

  二、读文,明确要求。

  1、自由读文,划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2、讨论,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三、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1、指名读文中的第一个问题,进行观察指导。

  (1)看图回忆:你们以前放风筝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想象成自己在放风筝。)

  (2)指名说说第一个问题。

  例:星期天上午,同学们在人民广场上放风筝。天空中摇曳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鹦鹉风筝、蜻蜓风筝、仙鹤风筝

  2、指名读第2个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回忆。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回忆,弄清哪些人物在远处,哪些在近处。

  3、指名读第3个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回忆。

  (1)要求观察图中的人物或回忆当时放风筝的情景,着重观察(回忆)人物的动作、神情。

  (2)自由试说,再指名说。

  四、自由准备口头作文。

  五、指名一、两名学生口头作文讲评。

  六、自己选择一个认为有把握的环节(三个问题之一)写一个片段。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讲评学生写的片段。

  2、学生完成作文,选取一至两篇,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过程 :

  一、指名学生读片段,集体评议。

  (有意识选取写不同片段的同学读。)

  二、指导学生完成整篇文章。

  1、整篇文章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写?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课文中的三个问题就可作为写作的顺序。

  2、指名学生口头作文,口述后组织评议。

  3、学生写草稿,教师巡回指导。

  三、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作文。对照要求,特别是观察顺序是否正确。讨论评议。

  四、找周围的同学互改作文。

  五、眷抄作文。

  例文:

  放风筝

  春天的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阳光明媚,天气很好。小方觉得没事做,就约小红一起去太平公园放风筝。

  太平公园里人山人海,都是放风筝的.人群。空中飘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金鱼型、神龙型、蝴碟型,等等。

  他们拿着一只大雁型的风筝来到太平公园,这只风筝可精美了,粉红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园园的眼睛好像两颗宝石。

  小方也迫不急待地登报出自己带来的风筝,右手拿着线轴,放出一米来长的线,小红双手举起风筝,小方叫了声放。小红立刻就把风筝往空中抛去,小方立刻就助跑起来,一边跑一边放线。风筝像长了翅膀似的随风撑起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它时而斜着身子飞翔,时而向下俯冲这时,这只精美的风筝引来一只美丽的小燕子,它唧唧地叫着,好像在问风筝:你是谁?我可以和你成为好朋友吗?小燕子就和风筝一起飞翔着,有时它们并肩飞行,有时一前一后地飞行,好像在比高低,在比速度。

  小红看着飞上天与小燕子比赛的风筝,高兴地在草地上蹦来蹦去,扎在她的辫子上的蝴蝶结仿佛也变成了两只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多美的风筝世界啊!

风筝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读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制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3.初步体会文章包含的深层次的含义,能够从放飞风筝联系到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德育目标:

  培养孩子在联系实际中找到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包含的深层次的含义,能够从放飞风筝联系到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扯着线 精心 翅膀 似乎 帽檐 翻腾 想疯了 载不起 扎风筝 蝴蝶 威武 驾驶舱 位置 一扇一扇 翩翩起舞 昆虫

  二、我会填

  课文分别写了( )、( )、( )三件事情,当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 )( )。

  三、我不解

  在预习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如果有请提出来。

  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二、深入探究

  请读下面的句子并思考问题: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制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为什么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请在小组内交流。

  (一)导入新课,。

  1.电脑课件展示:儿歌MTV《三月三》(苏红演唱)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有声有形,唤起美好回忆)

  2.学生用美的语言描绘自己放风筝的情景和感受。

  (二)交流预习学案。

  课件展示,预习内容

  (三)合作探讨

  1.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拿出示导学案,进行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引导、点拔、补充。

  2.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尚未解决的难题在老师的启发下集体解析,深入理解。

  (四)深入理解

  出示导学案

  自主品析、研讨

  课堂检测

  课文填空:

  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 )和( )。

  2.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 )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3.我们( )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的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闪着白光。

  作业设计

  实践活动,亲身体的验

  亲自动手做一做自己喜欢的风筝,到田野、到操场、到广场去放一放风筝,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 憧憬 希望

  大声的喊

  放风筝 拼命的叫 快乐

  找风筝 垂头丧气 难过

风筝教案3

  设计意图

  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时,有位小朋友带了一个风筝,这个风筝的出现,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大家聚集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把这个风筝放起来,怎么让它飞起来,大家讨论的开心极了,不停的尝试,终于将风筝放飞了,还时不时哼起了歌,结合孩子的经验,于是就有了以下活动。教育家杜威也曾说过:“教育及生活、教育及生长、教育及经验的改造。”结合孩子的经验,将经验迁移、加深、重组,帮助孩子更开心的表达。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3、倾听音乐,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重点难点

  1、A段八拍一个乐句,乐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动作,后四拍则变一个造型。

  2、教师在B段中的示范动作尽量要优美。用教师自己的体态去感染孩子。

  3、教师B段音乐中,做前、后、左转、右转吊线暗示,教师鼓励幼儿理解后应尽快按暗示的方向变化身体位置和姿势。

  活动准备

  1、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2、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

  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l)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合作得怎样?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

  5、出示中国龙的图片,引导幼儿如何集体合作变中国龙风筝。

  过渡语: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

  (2)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活动反思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进行这个活动,让过程更有效的实施,我觉得一定要让孩子们多理解这个曲子,多听,多感受,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任何音乐阶段学习都要经历模仿、探索、即兴、创造的过程,所以为了让过程更有效的实施,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1.图谱方式

  在幼儿园进行研究音乐开始,图谱昂视是非常受用的,因为图谱方法是用符号把听到的音乐元素符号化,通过视觉艺术的载体形式将听觉艺术展现出来,帮助幼儿从听觉到感受,从感受到思考和体验,再将这种体验转化为表达。符合孩子的学习过程,也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

  2.游戏方式

  听了音乐孩子就已经坐不住了,但是如果让孩子们马上站起来感受这个曲子,我认为欣赏的还不到位,所以根据音乐内容设计了撕报纸的动作,引导幼儿听音乐尾音撕报纸,听到几个尾音就撕几下,同时根据尾音的长短来撕出相应长短的报纸条,由此帮助幼儿建立对乐曲特征的记忆。

  3.肢体暗示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说教比较多,到最后孩子们学的累,老师也很累,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我尽量通过肢体动作来暗示孩子们应该怎样做,整首音乐都是幼儿自己学到的。教师也积极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动作,并请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新动作。

  在尾音的结束部分教师又以造型来表示,而且我们发现幼儿是单数,这样势必有一个幼儿找不到同伴,那么教师就可以跟这个幼儿来完成问候舞,使孩子们感到即使交不到朋友,还有老师跟我交朋友,给孩子们一个心理安慰。

  虽然这次孩子们的表现都不错的,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孩子的参与性没有那么高,我觉得如果下次在进行这个活动,我应该让能干的孩子去找一些积极性不高的孩子,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风筝教案4

  活动目标:

  1.根据A段音乐欢快、B段音乐悠扬的特点,表现做、放风筝。

  2.尝试与同伴合作放风筝,体验活动的快乐。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有做、放风筝的经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和幼儿一起回忆做、放风筝的情景。

  二、随A段音乐“做风筝”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喜欢的风筝。

  2.教师随音乐表演“剪扎风筝”。

  3.提问:风筝是怎么做出来的?剪几下?扎几下?

  4.师幼一起随音乐“剪扎风筝”。

  三、随B段音乐“放风筝”

  1.观看动画,提问:风筝在天上是怎么飞的?

  2.学小风筝飞一飞。

  3.老师当放风筝的人,幼儿当风筝,师生共放风筝。

  四、随AB段音乐做、放风筝,创编风筝造型

  1.随AB段音乐做、放风筝。

  2.观看课件,自选内容创编风筝造型。

  3.师生合作做、放风筝。

  五、改变放飞方向,合作放风筝

  1.师生合作:幼儿当放风筝的人,老师当风筝合作表演。

  2.生生合作:一人当放风筝的人,一人当风筝合作表演。

  六、师生合作随音乐放飞巨龙风筝

  老师当放风筝的人,幼儿合作当巨龙风筝,随音乐游戏。

  教学反思:

  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多重复,富有韵律感,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声词,更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因此,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和理解。

  童话《放风筝》描绘的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日常生活中放风筝的游戏,非常巧妙的将小白云想象成风筝,又有着无穷无尽变化的风筝,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的特点,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内容具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小兔在放一只胡萝卜风筝,小猫在放一只金鱼放在风筝,小猪空着手跑来,如果没有风筝他会多么不开心呀! 小白云的帮助,让他获得了最有意思的、最会变化的风筝,极大的满足了小猪放风筝的心愿,也留给小读者无限的遐想。

  活动设计的第1环节,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幼儿交流春天里玩的游戏,自然的将“放风筝“引入活动,引发幼儿对“放风筝”经验的联想。第2环节,引导幼儿边看画面边听教师将故事,同时让幼儿通过动作参与,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第3环节,教师运用留空让幼儿填充的方式,引导幼儿较完整的讲述故事。第4环节,教师应积极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故事内容。

  在最后一环节中,可能由于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活泼,无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以致于幼儿的思想开小差,活动无法顺利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多加强

风筝教案5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

  故事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教育学生学会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 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环境。

  3 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字词,会写“祝、福、幸、句”四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书后)(指名读、自由读)。

  2、读句子,(自由读,想读哪句读哪句,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齐读,师生共同享受这份幸福和快乐。)

  是呀,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给他们俩带来多少快乐呀!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这快乐却不没有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紧紧地拴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很快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

  二、新授

  1、教师范读(7—11自然)

  2、学生自由读,互谈感受,(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交流的环境、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3.集体交流感受,适时指导朗读,(学生交流时,教师随时出示有关词语、句子、画面,进行点拨。)

  如:动手贴词“飘荡、漂流”。

  朗读形式多种多样(自读、互读互评、指名读、配乐读、看图读)

  (朗读、交流是感悟的基础,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用心去读书,使学生与故事产生共鸣)

  实践活动:

  我知道,很多小朋友都为小熊、松鼠的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尤其你们读最后一句时,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此时此刻,他每放一只纸船,就会默默地为小熊说一句话,他会说什么呢?(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延伸:

  小朋友,你喜欢小熊和松鼠吗?为什么?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之间发生过矛盾吗?

  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用你喜欢的方式向曾经发生过争吵的.小伙伴表达一下你的诚意吧!(让教育落在实际行动上,让学生身心受到深刻教育。)

  为重归于好的同学送一份礼物,上面写着团结、友爱的谚语、格言或词语的图片,然后把上面的话读给小朋友听。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带去了欢乐,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为积累语言提供了条件。)

  指导写字:

  1、(放投影)看,这个小孩的写字姿势多正确呀!你能这样写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点指导“幸”.其他字自己练习写.(培养学生自信心)

  3、展示、互评(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取长补短。)

  三.总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体会或收获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感到收获的快乐)

风筝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重点认识多音字“扎”;正确书写生字。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和表达的准确。4.懂得友谊的珍贵,懂得维护友谊。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和表达的准确;懂得友谊的珍贵,懂得维护友谊。

  教学准备:

  松鼠和小熊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师(拿纸船):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呀?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师写“纸船”)

  师:读。(生读)

  师(拿风筝):那这个呢?我们再来写“风筝”(师写“风筝”)

  师:你读。对,“筝”读轻声。你再读。

  师:如果用一个字把他们连起来,你觉得用什么合适?(和)好的。(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童话故事。一起读课题。(学生齐读)

  师:你们听,故事开始了——(师读第一自然段,画简笔画)

  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师:同学们,故事里都有谁?

  生:松鼠和小熊。

  师(指黑板):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他们的家吗?来,你把他们送回家吧。(学生上黑板贴板贴)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因为松鼠住在山顶上,小熊住在山脚。

  师:我们来看这两个词。(贴板贴并读:山顶、山脚)

  师:山上还有一条小溪往下流。(贴板贴并读:小溪)

  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赶紧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7页,认真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开始吧!

  2、师:课文读完了,谁有不会读的地方?

  预设一(没有问题):都会读了,那老师来检查一下。

  预设二(有问题):赶紧问问同桌。会读了吗?你们看,互帮互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

  (1)出示第一组词语:扎风筝 折纸船 一把抓住

  师:谁会读?(指一人读)

  预设一(都读对了):

  师:都读对了。谁再读?同学们,(指?扎?)这个字在这里要读平舌音,跟老师读——“扎风筝”。除了“扎风筝”,还可以扎什么?对,“扎辫子、扎花”也都是这个“扎”。读一读这几个词。

  预设2(没读对“扎”):

  师:(指?扎?)这个字容易读错,在这里要读平舌音,你跟老师读——“扎风筝”。大家一起读。你读,你再读。除了“扎风筝”,还可以扎什么?对,“扎辫子、扎花”也都是这个“扎”。读一读这几个词。

  师:看红色的字,有什么发现?(都是提手旁)说明什么呢?(都是用手来做的事情)你们看,根据偏旁我们就知道字的意思了。(2)出示第二组词语:

  漂呀漂

  飘呀飘

  师:接着看。谁来读?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漂、飘”有什么不同?那文中这个“漂”漂的是什么?(手指“漂”)这个“飘”呢?好了,我们看看谁能把它们准确地送到句子里去。

  漂 飘

  1、纸船()呀(),()到小熊的家门口。

  2、风筝乘着风,()呀(),()到了松鼠家门口。

  师(指第一句):第一句应该填哪个漂?为什么?你读读这句话。(纸船还可以漂的再慢一些)谁再读?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漂流的纸船”了。(课件出示:漂流的纸船)你读,你也读,一起读。

  师:那这句话又该填哪一个呢?你读这句话。(风筝飘得真高呀;风筝能飘这么快吗?再读读)谁再读?我们又仿佛看到“飘荡的风筝”了。(课件出示并读:飘荡的风筝)

  (3)分别出示两个句子:

  1、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2、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师:这还有两句话不好读。这一句谁试试?

  小感叹号读得真好!你也来读。

  不要把小感叹号丢掉了!(师范读)

  师:再看这一句。(指草莓、幸福)这两个词谁会读?你读这句话。

  师:“幸福”是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写这两个字。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我们一起来写这两个字。(师范写)

  师:请同学们做好写字准备,在书上描一个,写两个。(师巡视指导修改)

  师:学的很认真,我们来做做写字操放松一下!

  三、细心研读,深入理解:

  (一)友谊的建立

  1、师:休息完后,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指板书)纸船和风筝让谁和谁成为了好朋友?

  生:松鼠和小熊。

  师:读读这句话。

  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师:他们俩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自己来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小松鼠做了什么?你读。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预设1:(读对了)

  师:对,纸船就是这样“漂呀漂”。谁再读?

  预设2:(读得不到位)

  师:纸船能漂的再慢些吗?谁再读?

  师:大家看,这里有两个句子,你们对比着读读这两句话,看看哪一句更好。张开嘴读。谁来读?

  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纸船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师:是啊,这“漂呀漂”的纸船里可是有小松鼠满满的祝福呢。所以不能去掉。大家一起读!

  2、师:快看,收到礼物的小熊什么样子?(出示小熊图)

  生:小熊眼睛眯起来了,还张着嘴笑。

  师:这是“眉开眼笑”。(点击)读。

  师:看看动作,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

  师:这叫“手舞足蹈”。(点击)再读。师:小熊真是“乐坏了”!你读,再读。

  师:回到句子里再读。谁来?

  师:小熊,你为什么乐坏了呀?

  生: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师:对,小松果可是松鼠最爱吃的东西,而且有了朋友的祝福,小熊才真是“乐坏了”呀!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师: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你来读吧。

  (配乐读第2、3自然段。)

  3、师: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小熊也该给松鼠送个礼物,表达一下心意呀!他也送纸船行吗?(不行)为什么?

  生: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

  师:你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把理由说的很清楚。那送什么好呢?(风筝)好吧,让我们赶紧把小熊的祝福送出去!你来读第四、五自然段。(指一人看书读)

  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师:一起读——

  生: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板书“好朋友”)

  师:你们看,松鼠和小熊懂得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跟朋友分享,还把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大胆地表达出来,好朋友就应该像他们这样“友好相处”。(板书“友好相处”和箭头)

  师:有好朋友的日子真是幸福呀!

  (二)友谊的维护

  1、(师配乐读第7自然段)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拿掉纸船和风筝)

  师:小熊很难过。你读。

  师:松鼠也很难过。你读。

  师:小熊,你这么难过,为什么还要每天扎一只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呢?

  松鼠你为什么又这样做呢?

  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师:你们看,虽然吵了架,但心里依然特别特别想念对方,这就是“好朋友”。可是因为“不好意思”,一天天过去了,你读,一起读——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师:一天,两天,看不到朋友的祝福,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你读。大声说出松鼠的心里话,你再读,一起读!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师: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同学们,当松鼠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请大家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小纸船漂到哪里去了?小熊看到了会怎么做?小松鼠又会做什么呢?)

  师:正像你们想象的这样,看——(音乐响起,漫天风筝飞舞,满溪纸船漂荡……)

  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很多风筝。小溪里有很多纸船。

  师:是谁放飞的风筝?漂流的纸船又来自于谁?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你再读。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松鼠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师: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同学们,这是什么样的泪水?

  生:这是兴奋的泪水。

  生:这是激动的泪水。

  生:这是快乐的泪水。

  师:这是因为好朋友解除了误会流出的幸福的泪水。

  师:松鼠和小熊和好了,山顶上又看到了——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又看到了——漂流的纸船,纸船和风筝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师:同学们,好朋友之间经常会闹些小矛盾,这时我们就应该像小松鼠这样,遇到问题主动和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只有这样相处,才能拥有好朋友。(板书箭头)

  3、拓展交流: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肯定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吧?你的好朋友是谁?请这位好朋友站起来让老师认识一下。说说你们俩平时是怎样友好相处的呢?

  预设:

  生:我跟我的好朋友一起玩跳绳。

  师:和好朋友一起玩开心吗?好朋友就应该像这样开开心心在一起。

  生:我把我的玩具给他玩。

  师:朋友之间就应该学会分享。你也愿意跟他分享喜欢的东西吗?

  生:有一次我的好朋友没带铅笔我借他铅笔用。

  师:你也帮助过他吗?好朋友之间就应该这样互帮互助。

  师:那有谁为你的好朋友送过祝福呢?说说你什么情况下给好朋友送过祝福?

  收到朋友的祝福高兴吗?你也对他说句话吧!

  师:好朋友就应该像他们这样真诚地祝福对方。

  师:你们好朋友之间有没有闹过矛盾的时候呀?那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听了他的话,你喜欢他吗?愿意跟他做朋友吗?你看,你的大度和宽容,让你拥有了好朋友。

  课件:

  说话练习:

  你和好朋友是怎样友好相处的?

  四、拓展阅读《走山路》:

  师:同学们,我们好朋友之间不仅要友好相处,还要互帮互助。老师送大家一首小儿歌。(自由读儿歌《走山路》)。

  师:谁来读一读?一起读。背一背这首儿歌。

  师: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祝愿大家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风筝教案7

  【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讲述了松鼠和小熊之间感人的友情故事。松鼠和小熊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得到了对方的友谊,也收获了快乐。在友谊产生裂痕时,他们仍然心系朋友,珍惜感情,最后在勇气和宽容中重修于好。纸船和风筝就是他们友谊的见证,纯真而美好。二年级的孩子读这样童趣温馨的文章,定也能融会其中,亲历感受。

  【教学理念】

  把握低段特点,贯穿识字教学。

  注重情境创设,引领快乐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扎、抓、福等生字,会写扎、抓、祝、福。

  2、在具体语境中深刻体会松鼠和小熊的'乐坏了,能有感情朗读,并初步感受拥有友谊的快乐。

  【教学预设】

  一、读通课文,了解故事

  1、揭题,正音。

  2、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觉得特别有意思或特别难读的自然段反馈读。

  3、教学扎、抓

  4、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聚焦友情,阅读故事

  1、师生合作读1-6段。

  2、比较学习第三段和第五段。

  ①理解乐坏了。

  ②指导读。

  三、复现生字,整理故事

  1、阅读儿歌。

  2、区别漂、飘。

  3、书写祝福。

  4、小结。

风筝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放风筝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放风筝儿歌,能说出需要注意的安全规则。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放风筝的安全规则。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风筝一个,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这是什么?小朋友喜欢放风筝吗?知道在放风筝时要注意哪些吗?

  2、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幼儿讨论,之后教师小结。

  (1)师:放风筝要选择什么样的场地?很窄小的'街道或者人群拥挤的地方可以吗?上空有很多电线的场地可以吗?坑坑洼洼的场地或者山上可以吗?

  (2)小结:放风筝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开阔平坦,没有树木,路灯和电线等障碍物的场地比较安全,比如广场或者公园的草地。

  (3)师:放风筝时跑得快会发生什么危险?风筝绳很细,如果使劲握住或被缠住会有什么危险?如果在有高压电线的场地放风筝会有什么危险?

  (4)小结:放风筝要慢慢跑,留神脚下,不能光顾着看风筝,否则容易被石头或草丛绊倒或踩到坑洼的地方扭伤脚。风筝绳很细,会割伤皮肤,要小心。不要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如果风筝缠绕到电线上,可能会使人触电。

  3、学习放风筝的安全儿歌

  (1)师:刚才小朋友们把放风筝要注意的问题都找了出来,谁能把这些注意事项完整地讲出来呢?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放风筝的安全儿歌

  ①师:有一首儿歌把放风筝要注意的事项都编了进去。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②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③师:儿歌先讲了什么安全注意事项,后讲了什么?

  ④集体学习朗诵儿歌

  4、总结

  师:小朋友学习了放风筝要注意的安全规则,我们一起来回顾。

  它们是:要选择开阔平坦,没有树木、路灯和电线等障碍物的场地;要慢慢跑,留神脚下;注意不要被风筝绳割到手;要远离高压线。小朋友在放风筝地时候一定要遵守这些安全规则!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喜欢的活动——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幼儿感兴趣的放风筝活动引入谈话,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观看小朋友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而发生事故的情景,从而体会到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所带来的后果。

风筝教案9

  一、教学要求:

  1、认识“坏、扎”等生字,会写“坏、松”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学习课文,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学会交友。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具:

  字卡、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和放风筝吗?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引发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纸船和风筝》。(板题)

  二、读课题,初读课文,划出难读的句子

  三、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四个句子

  1、小组交流读

  2、指名读

  四、识记生字(我会读)

  1、显示生字

  2、说说识字的好办法

  3、摆字卡读

  五、做识字游戏

  1、抛魔方,读字,举字卡

  2、摘苹果

  六、我的发现:扎、抓

  七、我会写(范写扎、抓),学生练写

  八、我能读好(“乐坏了”的两段话)

  1、读第一句话,看小熊的表情,师画简笔画板书,并贴图。

  2、看松鼠的表情(乐坏了),师画简笔画板书,并贴图。

  3、生齐读第二段,学生齐读这两段(体会“乐坏了”)。

  九、体会句子

  师:是啊,这纸船和风筝为他俩带来了多少快乐呀,让他们成了好朋友,等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音乐响,师范读7-11自然段)

  1、学生读7-11段,边读边体会

  2、读“漂流”、“漂荡”这两个词,指名贴在黑板上,说说为什么这么贴(达到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读课件上显示的“漂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山顶上再也……”取“纸船”与“风筝”,引导体会感悟。

  4、指读自己喜欢的段。

  5、你能想象出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在心里会为小熊说些什么?(指名说)

风筝教案10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孩子们是臬兴高采烈放风筝的,激发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知识要求:

  1.学会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阳光、明媚、宇宙、热闹等。

  2.想像“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能力要求:

  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

  2.想想课文是怎样把“大蜻蜓”飞上天的过程写具体的。

  3.看图,读课文,把描写内容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我”和哥哥是怎样放“大蜻蜓”的。

  2.能在头脑中形成“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的美丽画面。

  3.围绕一个意思,怎样把话写具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3.学会运用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具准备

  投影幻灯,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你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的活动吗?想想看,当自己的风筝飞上高高的蓝天时,那时的'感觉会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放风筝的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7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粗知课文内容。

  2.看图说说图意。(用投影幻灯打出课文插图)

  学生自由发言。

  (三)学习本课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1.读准字音。

  “字”、“育”,“鹰”,它们是整体认读音节。

  “筝”和“宙”是翘舌音。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筝”“宇”“稳”“衬”“宙”“闹”

  (2)重点分析生字。

  “橘”“育”“鹰”“嚷”“墨”“斑”“端”

  (四)理解课文内容,标出自然段

  1.看图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讲读第一自然段。

  这段有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板书设计

  1放风筝

  时间:星期天的早晨

  地点:体育场

  人物:我和哥哥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优化作业设计。

  (1)把下面字的部首去掉,看看是什么字,再加上其他部首,组成另外一个字。

  例:但-(旦)-(担)

  宙-()-()稳-()-()

  筝-()-()衬-()-()

  (2)比一比,组成词语。

  斑()闹()场()

  班()闭()扬()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我”和哥哥是怎样放“大蜻蜓”的。

  3.边读边想像,能在头脑中形成“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的美丽画面。

  4.巩固学习。

  二、教具准备

  录音机和音乐磁带,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讲讲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墨绿:深得近于发黑的绿。

  斑纹:在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显露出来的另一种颜色的条纹。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二)边读边想,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放音乐或幻灯片)

  1.请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课文,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

  老师引导:讲得真好。这段主要讲了来体育场放风筝的人很多,内筝的式样也很多。

  2.对照课文插图,学习第三自然段课文。

  (1)看看图上画的兄弟俩的动作、神态与课文中的哪几句话相一致。

  学生自由发言:

  ……

  (2)想想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把“大蜻蜓”放飞上天这个过程的。

  学生自由发言:

  ……

  老师肯定并引导:讲得不错。这段共有四句话,句与句之间联系很紧。第一句说:“我”举着“大蜻蜓”,哥哥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因为要等线放到一定的长度,才能放风筝;第二句说“等到他喊一声‘放’,我赶紧松开手。”“赶紧”说明兄弟俩配合得很好。松开手之后,还要再拽着跑一阵,风筝才能借着风力飞上天空;第三句说“哥哥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收住脚”就是停住脚,哥哥收住脚的时候,“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天空了。这三句话具体叙述了放“大蜻蜓”的步骤。

  (3)读一读第四句话,说一说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

  3.自学第四自然段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4.请一位学生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肯定并引导:同学们讲得很好。看图学文,就要把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展开想像,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5.请一位学生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其他同学在书上用“--”标出风筝的名称。

  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想像“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肯定并引导:三位同学说得都很好。我们每个人都要大胆地展开想像,在“看”的基础上去想,想得越美、越具体、越好。在“想”的情况下练习说。“说”时,不仅要用自己的话说,还要注意引用课文中的词句,并把书面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放风筝”的活动感兴趣吗?如果你们学校可你的家人带你去放风筝,一定要注意观察“风筝是怎样飞上天”的。

风筝教案11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孩子们,在这五彩缤纷的秋天你们想干些什么?(生自由回答)你们放过风筝吗?咱们今天的这篇课文就和放风筝有关。(师板书课题)亲同学们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都把书翻开,自由的、大声的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课文读通顺,难读的生字词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

  3、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用手势表示。

  4、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文章里跑了出来,你们认识吗?

  出示词语:

  (一人读后全班跟读两遍)

  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吗?谁愿当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指明学生读,其他学生跟读2遍

  咱们一块读读吧。(全班读)

  5、同学们读的真不错。生字读好了,课文能读懂吗?请同学们端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第二遍读课文。你可以选择默读,也可以读出声音来,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

  6、谁来说说课文围绕风筝介绍了那些事情?

  (生汇报)师相机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7、课文有一句话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你们找到了吗?

  (生汇报课文第一自然段)

  你真会学习,(课件出示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全班读)

  这句话在文中引领全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要学会找这样的句子,咱们再来读一读吧。

  8、的快乐是怎样的快乐?(生自由说,如:十分的快乐、无比的快乐、特别的快乐、非常的快乐)说的真好,咱们一块到文中去感受这种的快乐吧。

  9、放风筝在课文中的第几自然段?(2)师板书:2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划一划,你从哪些词句当中感受到了孩子们十分的快乐?(学生读)

  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吗?孩子们的心情怎么样?(快乐)书上有个词,表达了孩子们的这种心情,你们找到了吗?(快活)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这种快活?(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我们依然很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出示词卡“依然”请同学读一读这个词)“依然”还可以怎么说?(仍旧、仍然、还是)你可以用他说一句话吗?

  孩子们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幸福鸟)为什么称他为幸福鸟呢?

  (因为孩子们的心情很快乐)

  是呀,让我们读出这种快乐,谁愿意来读一读。(指明读)

  从你的朗读中,我体会到了孩子们是多么的快乐。大家来读一读吧。

  10、还有谁找到了能够表现孩子们快乐的句子,谁来读?(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出示词卡:憧憬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个词,憧憬是什么意思?清同学们把词典拿出来,咱们来查一查。(生查字典,汇报)

  学会用工具书了解词语的意思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今后要经常使用。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放风筝的`孩子,你的内心向往什么?(风筝飞得很高)你能读出这种向往,这种快乐吗?

  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明明白白的,看看做风筝的材料是什么?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指明读)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懂的?

  是呀,几根细苇,几张简简单单的白纸就带来了的快乐。请同学们把这种快乐放入文中。自由地在下面练读第二自然段。(生练读)谁愿意来读一读。(指明读)

  你的快乐感染了我,相信同学们也被感染了,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11、同学们读的真不错,我们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二自然段的。(生汇报)

  课件出示:1、自读课文;2、勾画关键词句,体会心情;3、在读课文,读出这种心情。

  12、让我们带着这种方法继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一边思考,一边勾画出表现孩子们心情的词和拒。(学生自读课文——5分钟)

  13、孩子们的心情怎样?(快乐)哪些词句表现了孩子们这种快乐的心情?找到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的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的奔跑。出示词卡:翩翩飞舞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个词,还有什么东西翩翩飞舞?(树叶、雪花、蝴蝶)在作者的眼中,那只什么也不像的风筝就像你们眼中的色彩斑斓的蝴蝶一样翩翩起舞。

  出示词卡:快活的喊叫,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如果你就是书中的孩子,你会喊什么?叫什么?(生自由说)

  一个喊一个叫,叫出了孩子们内心的什么?(快乐)

  是呀,让我们捧起书,读出这种快乐吧(全班读)

  14、有些快乐是课文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的,有些快乐是要我们再读课文中慢慢体会到的。第二自然段还有哪些句子是写出了孩子们这种无比的快乐?

  (如果学生达不到,就可以说:放风筝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孩子们的这种快乐,请同学们拿出笔圈出课文中孩子们放风筝的动作的词。)

  学生交流动作词语

  请你带着这份孩子们的快乐再来读读这一段。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贾平凹(āo))

  这是作者在回忆往事,他在放风筝的时候也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节课我们继续体会这种不一样的快乐。

风筝教案12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识字。

  2、游戏识词:“摘风筝”。

  3、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到谁和谁的故事呢?(出示贴图)你们知道他们俩住在哪儿吗?(学生说完后上台贴图)老师指着板书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一)学习1——7自然段。

  1、(示课件)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自由朗读2——6自然段。

  2、学生汇报: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板书贴图:纸船和风筝)在生活当中,有哪些事情是让你“乐坏了”?

  3、指导朗读:(示课件)谁有信心,能把这些句子读好?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刚才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大家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③齐读课件里的四句。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他们可能会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边说边取下纸船和风筝)

  (二)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示课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分别做了些什么?下面,小组合作学习,一起到7——9自然段去找答案吧!

  2、汇报提出的.问题。

  3、课堂练习:

  ①课件演示:飘荡、漂流。这两个词语中,(边说边出示课件)哪一个应该配给风筝,哪一个应该配给纸船?为什么?

  ②比较句子:

  ①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纸船了。

  ②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说得真好!连我们的电脑也忍不住要表扬你了!)

  4、指导朗读:(示课件)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些自然段呢?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学生评价;老师也可读,让学生评价。

  ③指一名领读,其他小声跟读。

  5、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心里也越来越难过了!这时,是谁受不了了?谁想读读这一段?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谁还想读一读?指导读(示课件)“如果……就……”,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6、听了松鼠的话,你愿意和松鼠和好吗?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松鼠会看见什么?(边说边贴上风筝)是谁放的呀?这真是一只美丽的风筝啊!松鼠看见了,有什么反应呢?(高兴得哭了)他又是怎么做的?

  7、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小熊和松鼠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不但主动交往成了好朋友,而且有了矛盾还能主动道歉言归于好!小熊和松鼠把纸船和风筝作为友谊的使者,传递他们的友情,真聪明!

  三、课中操:《找朋友》(放音乐)

  小熊和松鼠终于和好了,你们替他们高兴吗?让我们来唱首歌庆祝一下吧!

  四、拓展思维

  ①小朋友,当你和好朋友闹别扭时,你又很想和他和好,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呢?

  ②下面,老师就给个机会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好朋友表达心意吧!

  板书设计:

  以贴图为主(小熊、松鼠、纸船、风筝)

风筝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3、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体会“我”对刘老师的爱戴和感激,以及“我”内心深处难掩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课文具体语句,认识刘老师是个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

  教学难点:

  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内在含义,体会“我”对刘老师的爱戴和感激,以及“我”内心深处难掩的思念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小风筝5只

  学生:读课文并搜集苏叔阳的生平,了解作者。

  课型:新授

  课前谈话:放歌曲《又是一年三月三》,谈话:听到歌曲,你想说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放过风筝吗?当时什么心情?作家苏叔阳每逢看到放上蓝天的风筝就会想起——(他的刘老师)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理想的风筝》。学生齐读课题。

  二、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认识,刘老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交流。

  三、讲读课文7—9自然段

  过渡:“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文中哪里写刘老师放风筝?(课文7—9自然段)

  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感动自己心灵的句子,写出感悟。

  2、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一读。

  放轻音乐,学生自读自悟,师巡视

  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预设:

  A、交流第8自然段。(送出第一只装满勇气的风筝)

  (1)心灵手巧的人。(各式风筝,以读带过。)

  (2)热爱生活的人。(做风筝有情趣,放风筝努力为生活添乐趣)

  (3)有童心的人。(笑得那么天真,风筝放得那么好)

  适时指导朗读

  理解点一:刘老师放风筝时是快乐的

  映示图文: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我常常站在他的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少年。

  A、看图感受快乐,指导读。

  B、理解“漾”字。(适时送出第二只装满快乐的风筝)

  C、为什么他放风筝时是那么快乐?他在想什么?

  理解点二:喜爱亲手放风筝,实际是喜爱亲手放飞理想。板书:放飞

  B.交流第9自然段

  (1)指名读

  (2)谈感受。

  ①刘老师是个充满自信、勇于挑战自我……的人。(适时送出第二只装满智慧的风筝

  每说一种感受读一次。

  ②体会刘老师喊出的是什么?

  所以,当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时,生接读——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③理解“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过渡:这样一个生命力旺盛,对生活时刻充满激情的老人,在分别近30年后,会是什么样呢?

  四、讲读第10—11自然段,升华主题

  指名读第10自然段前半段两个“倘若”。

  理解“……”的`含义。

  过渡:是啊,这样一个热爱生活、自信乐观的刘老师,是永远年轻的。

  出示“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1、指名读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送出第四只风筝——装满哲理的风筝

  2、表面刘老师放飞的是“风筝”,在我的心中,他放飞的是什么?(理想、自信、快乐、童心……)

  其实,刘老师放飞的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就是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绝不言弃,微笑着面对生活。

  过渡:正是刘老师的(对照板书)放飞理想、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所表现的乐观自信、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作者,所以作者由衷的呼唤:

  1、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2、指导朗读,注意两个“深深地”,读出这句话表达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缓、低沉)

  理解最后一个省略号的含义。(思念无止境)

  过渡:作者用最普通的语言,最深情的呼唤,道出了对老师的感激、崇敬和怀念。我们一齐再来用心读一读,读出作者心中的话。

  五、小练笔:写回贴

  我在网上搜索了《理想的风筝》一文,意外地发现,作者竟将这篇文章放在百度里,并有无数个跟贴。更让我意外的是,这一篇小学课本上的课文,竟然引来了那么多深情的回复。让我们拿起笔,也给作者跟一个回贴吧。

  学生写回贴在书本插图空白处,师巡视。

  交流。

  我相信作者看到你这深情的跟贴,一定会把你当作知己。送出第五只风筝——装满感恩的风筝

  四、延伸

  让我们也跟着刘老师理想的风筝去放飞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理想,并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自己的理想吧!送有关理想的名言。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俄】

  美满的人生,是在使理想与现实两者切实吻合。

  ——劳伦斯【英】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古希腊】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德莱塞【美】

  五、板书设计:

  放飞

  理想的风筝

  追逐

风筝教案14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语言加深体悟刘老师的人物形象。

  2. 进一步体会浓浓的师生情,弄清刘老师对作者的影响。

  3. 理解“理想的风筝”的深刻含义。

  4. 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味典型事例,感悟刘老师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深刻含义。

  教学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伙伴。培养学生搜集课外资料的习惯,运用补充的课外资料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充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设疑,引入。

  1.学生齐读课题。

  2.师述:上节课同学们提出“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它作题目?这节课我们走进文本、走进刘老师的内心世界,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设计理念:由上节课学生的疑问引入,学生学起来会更专注。)

  3.文中,作者深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三件事?教师引述:一是(谈腿疾),二是(写板书),三是(放风筝)。

  这位刘老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呢?为什么作者会如此深情地思念他呢?让我们深入研读这三件事,走进刘老师的内心深处。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带着疑问去学习。】

  二.感悟刘老师形象,理解“理想的风筝”的一层含义。

  1.请自由读这几部分的描写,画出最能表现刘老师特点的句子或圈出相关的词语,把你读到的刘老师的特点写在旁边。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读边思,学会读书】

  2.说说你从文中读懂的刘老师。别人发言时要耐心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有不同收获可以发表。

  【设计意图:按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伙伴,充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出示句子,引导进一步体会,练习感情朗读。

  (1)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风趣、幽默、乐观)

  抓住“笑着”体会刘老师的幽默源自对生活的乐观。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为什么不写呢?引导学生明白围绕中心选材。

  (2)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

  圈出描写刘老师写板书动作的词,仔细体味,你从中体会出什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的跳跃旋转多少次。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想想为什么要对“写板书”描写得如此细腻?

  刘老师工作上认真,坚强不屈的个性还可以从哪句话看出?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

  “站上好几个小时”说明什么?为什么他不坐下来?透过这几个字我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师?(工作认真、坚强不屈、严于律己、一丝不苟、乐于奉献、意志顽强等)

  你此时有什么感受?把你对刘老师的敬佩之情带进去读。

  文中像这样细腻的描写还有多处,我们要细心体会,只有会读书的人能够成为它的知音。

  一个残疾教师对工作如此认真,对自己的要求这样严格,为什么?

  (3)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心灵手巧、热爱生活、乐观)

  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引导从“绝不肯”来体会。指导读出刘老师的坚强不屈。)

  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乐观、开朗)

  理解“漾”的表达效果,体会刘老师的乐观坚强。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乐观坚强、自强不息)

  刘老师去抓风筝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对刘老师说什么?他为什么还非要自己去拿?想象师生对话,揣摩刘老师的内心。

  出示想象题:看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刘老师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他一定在想:

风筝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

  2.鼓励学生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

  3.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倡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风筝,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

  2.风筝幻灯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介绍风筝的制作过程。

  1.学生和教师在操场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

  2.学生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情况。

  (教师先请大家说出自己喜欢那一只风筝,再请风筝的制作者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一些情况,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二、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

  1.教师出示“龙”形风筝的幻灯片。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样的风筝?(龙形风筝)龙代表什么?(代表中国)教师:没错,“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风筝就诞生在我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

  2.故事《风筝的起源》

  教师讲故事《风筝的起源》后,提问:是谁发明了风筝?

  教师小结:风筝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墨子的人发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

  三、学生欣赏风筝的幻灯片。

  1.教师:很多年过去了,到了现在,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喜欢到大自然里放风筝。你们有放过风筝吗?老师这里有一些风筝图片,一来欣赏一下。

  2.学生欣赏风筝图片。

  图一:蝴蝶风筝

  教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风筝?(五颜六色的、好看的……)它的形状左右是一样的,有什么特点?(对称)是的,这是一只五颜六色的对称的蝴蝶风筝。

  图二:鱼形风筝

  教师:这只风筝上有什么?(可爱的胖娃娃抱着一条红鲤鱼、荷叶、荷花……)人们在制作风筝时为什么会画上这样的图案? 教师:这是一只具有年画特点的风筝。红鲤鱼在我们中国代表着吉祥、富裕,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画在风筝上,是希望年年有余,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图三:小狗风筝

  教师:这只风筝是有几只小狗组成的?(三只)这种象糖葫芦一样由几只串在一起的叫串形风筝。

  图四:夜光风筝

  教师:这只风筝很特别,上面有什么?(一亮一亮的小灯)这叫夜光风筝。它适合在白天放还是晚上放?(晚上)为什么? 图五:最大的风筝

  教师:这只风筝长不长?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风筝,有3500米长,这样的风筝一个人能放起来吗?(不能)怎么办?(需要很多人帮忙、合作、团结)那我们平时做事情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也要这么样?(齐心协力、图六:最小的风筝

  教师:看见风筝在哪了吗?这是世界上最小的风筝,只有零点几厘米长,比我们平时用的硬币还要小。

  教师: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最长的风筝和最小的风筝是谁做出来的?都是咱中国人制造的,你觉得中国人怎么样?(聪明、能干……)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有何感想?(骄傲、自豪……)是的,我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3.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风筝

  教师:看了刚才的风筝,你还见过和它们不一样的风筝吗?(学生答)

  四、风筝的用处

  1.学生观看风筝节幻灯片。师:现在制作的风筝样式可真多。春天到了,人们便喜欢聚集在一起举办风筝节,进行放风筝比赛。

  2.风筝的用处。

  教师: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风筝,对风筝感兴趣?

  3.教师小结:风筝很美,可以装饰环境;放风筝给我们带来快乐;风筝还可以帮我们传递信息,放飞心愿。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有这样的习俗,把心中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风筝上,在放风筝的时候把风筝线剪断,让心中美好的愿望随风筝一起放飞。

  五、放飞心愿。

  1.学生相互讨论自己的心愿,并说一说。

  教师:你们的愿望是什么?

  2.教师:孩子们,带着我们的心愿,拿着我们的风筝,一起放飞心愿吧!

  六、活动延伸:

  1.学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到户外放风筝。

  2.把放风筝时的情景画下来。

【风筝教案】相关文章:

风筝教案06-10

《风筝》优秀教案03-30

风筝的教案最新03-06

理想的风筝教案09-09

《放风筝》教案03-04

大班美术风筝教案02-14

放风筝教案02-09

理想的风筝教案范文08-29

风筝教案含反思05-28

风筝教案设计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