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黏土教案总结

时间:2024-07-11 08:03:5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百变黏土教案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

  1.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

  2.彩泥的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

  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图片,彩泥、水彩笔、牙签、铅笔、尺、剪刀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小朋友,看屏幕上都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对,我们今天就里学习用橡皮泥来制作这些。

  二、启发讨论

  1.拍手歌:彩泥世界快乐多,捏一捏,搓一搓,今天我们来做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植物、动物、人物、风景都可以,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做。

  三、教师示范制作,并教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

  1.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配色。(以蝴蝶为例)

  想一想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来想象。学生说,老师现场制作(头、身子、翅膀、眼睛、触须等),并由学生挑选颜色搭配,(提醒学生制作时需先后再前,先远后近,先下再上,运用捏、搓、揉、压、刻、切、割等方法),做出一个蝴蝶。

  2.启发学生想象,利用生活中事物来添加景色

  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请学生配上景色,学生回答,教师从中挑选,依次配上鲜艳的花朵,小草或其它景物等。(添加的景色也可用绘画的方式)

  四、交流探究学习

  1.师:看了刚才蝴蝶的制作过程,你心里是不是也想玩一玩有趣的彩泥,做一个有趣的动物?植物?人物或者其它的`东西呢?(语言激趣)

  2.分小组交流讨论:想好了?那就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看看谁的想法最有趣?

  五、欣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1.欣赏同龄人或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你觉得哪里漂亮?为什么?它运用了哪些方法?颜色有什么特色,是不是跟生活本身是一样的色彩?

  2.欣赏中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利用彩泥制作有趣形象,你准备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最漂亮的?

  3.集合集体的意见,进行小结:你所设计的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色彩搭配要鲜明,对比要强烈,能突出主要的造型。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分泥、团圆、搓条、压扁、捏揉等泥工技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及表现能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一次性盘子人手一只,橡皮泥若干:每张桌上放一只鱼缸(事先用布遮盖),内有蝌蚪、水草、玻璃弹子等:背景图一幅(上面画有一只大青蛙,事先用布遮盖):录音机及录有青蛙叫声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迎春花张开了小嗽叭,小蚂蚁伸伸懒腰,小蜜蜂、小蝴蝶也跳起了舞,你们听,又有谁来了?(录音机传出青蛙的叫声,教师适时掀开背景图上的遮布。)

  2.青蛙妈妈的小宝宝是谁?它们来了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掀开鱼缸上的遮布。)

  二、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穿什么衣裳?

  2.小蝌蚪长得什么模样?

  3.它们游水的姿态是怎么样的?

  三、幼儿操作

  1.青蛙妈妈想请你们给它的小宝宝塑像。这样吧,我们用橡皮泥来试一试。

  2.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请1~2名已做好蝌蚪的幼儿讲述造型的方法和过程。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想出了两种方法来做蝌蚪,正面我来介绍一下。第一种方法是取一小团黑色橡皮泥,把它团成圆,然后在圆泥上捏出尾巴,最后把它压在盘子上;第二种方法是取一小团黑色橡皮泥,把它团成圆,再取一点泥,把它搓成长条作尾巴,然后把这两部分连结起来,最后把它压在盘子上。

  5.请幼儿参照上述方法继续给蝌蚪塑像。

  6.引导幼儿观察鱼缸里除了小蝌蚪,还有什么。(水草和石子)

  7.教师出示范例,请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做水草和石子。(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团圆作石子,搓成长条作水草。)

  四、讲评

  1.以青蛙妈妈的口吻进行讲评:呱呱呱,让妈妈看看,宝宝的塑像像不像。

  2.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3.将幼儿的作品用双面胶――贴在背景图上,开一个展览会,并请各班幼儿前来参观。

  活动反思:

  《纲要》在艺术教育要求提到:”提拱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艺术的'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发挥主动性是关键,主动性来源于兴趣,幼儿对事物一旦有了兴趣,往往会集中注意,仔细观察事物,感受也就深刻,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特点。如新奇、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幼儿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美术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使幼儿通过合作与交流了解他人的感受与经验。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3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因季节而生机盎然的植物世界,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爱护绿化的意识2认知目标: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植物和花瓶花盆的方法

  3实践目标:让学生学会不同植物搭配不同花瓶花盆.

  教学准备:

  课件超轻黏土

  一激趣导入

  仙人球四季常青,其形状奇特,具有观赏价值;它的生命力极强,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在沙漠里生长,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你见过这种植物吗?下面我们用泥巴做一个仙人球吧!

  2观察思考观察仙人球,说说它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二实践探索学习用徒手成型的方法做一个仙人球。

  介绍方法:

  A捏球身先将一块泥巴搓成椭圆形。

  B粘上泥条捏出棱角边

  先将泥条从上到下粘接在椭圆形上,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挤捏泥条外侧,使其成棱角边,上部顶点可用工具整理好。

  C添加剂

  将泥巴搓成小锥形,涂上泥浆,粘接在棱角边上。

  D组合整理完成

  可以用牙签将几个大小不同的仙人球插接在一起。除了用泥条做刺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1)怎样制作的仙人掌?你还能做哪些有趣的造型呢?

  学生尝试用超轻黏土制作一个仙人掌.

  2)春天有很多花盛开,你喜欢哪些花?这些花在造型上有什么提点?

  3)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图片资料,制作一朵自己喜欢的'花.

  四制作花瓶或花盆

  美丽的鲜花需要漂亮的花瓶或花盆来摆放,你看见过什么样的花瓶或花盆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出示几幅不同的花瓶花盆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构思,动手装饰自己的花瓶或花盆,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各自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相互设计,取长补短,并根据需要作出适当的改进。

  1、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动手操作。

  2、教师巡视,引导同组学生协作,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学生制作完成,问学生:你做的花瓶好看吗?能不能再把它装饰一下,让它更漂亮呢?进行制作。

  五评价

  比一比,谁制作的植物与花盆(花瓶)最配。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4

  教学目标:

  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学准备:

  陶泥、简单的工具、课件、百宝箱、收集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出示百宝箱,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

  三、讲授新课:

  1、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

  2、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压、揉、搓、捏

  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3、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4、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

  1、要有创新。

  2、注意方法。

  3、注意作品的功能。(用途)

  五、小结: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5

  教学目标:

  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学准备:

  陶泥、简单的工具、课件、百宝箱、收集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出示百宝箱,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

  三、讲授新课:

  1、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

  2、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压、揉、搓、捏

  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3、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4、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

  1、要有创新。

  2、注意方法。

  3、注意作品的功能。(用途)

  五、小结: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6

  一、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_赏花灯、猜灯谜_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活动背景:正月十五_元宵节_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三、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四、活动进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7

  活动目标:

  1、 尝试比较橡皮泥球的大小,对橡皮泥进行排序。

  2、 喜欢玩橡皮泥,感受和橡皮泥球变化的乐趣。

  3、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橡皮泥活动的乐趣。

  4、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红、黄两色,大小不同橡皮泥团若干个;扭扭棒若干;竹签1根;小垫板12块

  核心知识点:比较大小、排序

  活动过程:

  一、捏泥团,比大小

  1、 出示2个颜色、大小不同的'橡皮泥球

  提问: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 将橡皮泥搓成圆球,和同伴相互比大小。

  儿歌:搓搓搓,变变变,12345,变成一个红团团(黄团团)

  和老师比一比,和同伴比一比谁的团团大,谁的团团小

  提问:我手上的泥球大小变过吗?和你比就小了,和他比又大了,好奇怪呀。

  3、 玩泥团

  幼儿把一个泥团变成2个大小不同的橡皮泥球。

  说说哪个大,哪个小。

  二、泥团排排队

  1、 加个泥团团

  拿出一盘泥团团,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两个泥团团一起排排队。

  说说你的团团是怎么排队的(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2、 泥团变变变

  提问:泥团排好队像什么?

  在材料盘里选择小配饰,装饰自己的泥团团。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8

  教学目的:

  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状,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顺序。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

  捏泥的揉、捏、搓、粘贴组合等基本技法以及共同完成的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

  刻绘、切挖技巧的巧妙运用。

  教学准备:

  CAI教学课件、范作、陶泥、切刀、牙签等。

  教学过程:

  一、摸一摸。

  教师出示纸盒,学生上台摸一摸。 “你摸到什么了什么形状的东西?”(条、球、饼等)

  “这些都是用什么做的?怎样才能把橡皮泥变成这些形状呢?”(板书:搓、揉、捏)

  二、试一试。

  1、“那么小朋友们都来捏捏。(出示课题:捏泥)看看你能不能用刚才所说的搓、揉、捏将橡皮泥变成不同的形状。”

  学生介绍自己的做法。

  2、学生相互将橡皮泥基本形组合。

  学生介绍自己的'做法。

  3、教师示范用基本形组合蝴蝶。

  “哇,这只蝴蝶的小伙伴飞到我们教室里来了,我们快去看看吧!”.

  三、看一看。

  1、蝴蝶引出森林运动会。

  2、谜语带出两只动物。

  “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是长颈鹿的?”“它还有什么特点呢?”课件示范橡皮泥制作长颈鹿。

  “根据谜语,你能说出乌龟的特征吗?”教师示范制作乌龟。

  3、“你们看!还有一些小动物听到这个消息也赶来了。”(课件展示范作图片)

  四、做一做。

  1、“刚才那么多动物,你最喜欢哪个?”

  2、“接下来就请你把你喜欢的动物请到我们的赛场上来吧!(出示课题:动物)”

  3、布置作业要求。

  五、评一评。

  学生根据作品做得最像、做得最美来进行评选,教师颁奖。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9

  教学目标:

  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用橡皮泥抓住动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欢的动物,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 动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 、几位头戴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教师板书课题:动物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 、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 、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板书课题:捏泥动物

  三、表现

  1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 、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一年级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 、复习旧知识: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创作体验: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六、回味体验,课外延伸。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分泥、团圆、搓条、压扁、捏揉等泥工技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及表现能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一次性盘子人手一只,橡皮泥若干:每张桌上放一只鱼缸(事先用布遮盖),内有蝌蚪、水草、玻璃弹子等:背景图一幅(上面画有一只大青蛙,事先用布遮盖):录音机及录有青蛙叫声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迎春花张开了小嗽叭,小蚂蚁伸伸懒腰,小蜜蜂、小蝴蝶也跳起了舞,你们听,又有谁来了?(录音机传出青蛙的叫声,教师适时掀开背景图上的`遮布。)

  2.青蛙妈妈的小宝宝是谁?它们来了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掀开鱼缸上的遮布。)

  二、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穿什么衣裳?

  2.小蝌蚪长得什么模样?

  3.它们游水的姿态是怎么样的?

  三、幼儿操作

  1.青蛙妈妈想请你们给它的小宝宝塑像。这样吧,我们用橡皮泥来试一试。

  2.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请1~2名已做好蝌蚪的幼儿讲述造型的方法和过程。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想出了两种方法来做蝌蚪,正面我来介绍一下。第一种方法是取一小团黑色橡皮泥,把它团成圆,然后在圆泥上捏出尾巴,最后把它压在盘子上;第二种方法是取一小团黑色橡皮泥,把它团成圆,再取一点泥,把它搓成长条作尾巴,然后把这两部分连结起来,最后把它压在盘子上。

  5.请幼儿参照上述方法继续给蝌蚪塑像。

  6.引导幼儿观察鱼缸里除了小蝌蚪,还有什么。(水草和石子)

  7.教师出示范例,请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做水草和石子。(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团圆作石子,搓成长条作水草。)

  四、讲评

  1.以青蛙妈妈的口吻进行讲评:呱呱呱,让妈妈看看,宝宝的塑像像不像。

  2.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3.将幼儿的作品用双面胶――贴在背景图上,开一个展览会,并请各班幼儿前来参观。

  活动反思:

  《纲要》在艺术教育要求提到:”提拱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艺术的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发挥主动性是关键,主动性来源于兴趣,幼儿对事物一旦有了兴趣,往往会集中注意,仔细观察事物,感受也就深刻,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特点。如新奇、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幼儿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美术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使幼儿通过合作与交流了解他人的感受与经验。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11

  教学目标:

  1、掌握泥捏制的方法,能捏制日常器皿;

  2、经历对生活物品的观察、尝试、交流、实践的过程,总结出器皿捏制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对泥条盘制物品这一内容的喜爱。

  教学重点:

  掌握泥捏制器皿的方法,将器皿做的圆滑。教学难点:发挥自己的'想象,现场捏制出器皿。教学方法:集体探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陶艺泥、泥工刀、作品、课件等。学生准备:陶艺泥、泥工刀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出示古代人用泥制作的器皿。

  2、过渡语:今天我们学习用这种方法,来捏制这种形状的物品。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器皿的捏制方法:(1)观察器皿外形特点:

  提问1:你们看一看这个器皿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

  提问2:我们要盘制一只碗,首先要确定哪一部分大小?应该怎么制作?

  (2)尝试制作器皿:

  下面大家来试一试制作一个器皿。提示:尽量把底部压圆压平。

  展示作品:说一说怎样把碗底制作的又平又圆。

  (3)交流探究:

  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提出问题:为什么作品容易干裂?怎样改进?(出示课件)

  说明:捏塑前要将泥反复揉搓,这样制作的作品才不容易干裂。

  (4)提升总结:

  制作器皿的时候分四部,揉、捏、搓、粘。在泥塑前要将泥反复揉搓……

  2、再次练习器皿的捏制

  提出要求:盘制牢固、造型匀称、圆滑。

  巡视指导。

  四、评价、交流:

  1、展示作品,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2、巩固本课所学:说一说本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五、知识拓展:

  你们看这个花瓶,它的瓶颈部分是越来越细的,你们知道要怎么捏制的吗?课下大家可以一起研究一下。

  教学总结:

  欣赏,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观看花瓶图片,明确本课学习项目,让学生懂得要抓住物品特征进行捏制,了解器皿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相互同学间的互助精神,培养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力,巩固本课重点知识,激发继续研究学习的兴趣。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12

  教学目标:

  1、用黏土捏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生动的小泥人。

  2、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教学重点:

  欣赏各种风格的民间泥塑,掌握手捏泥人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泥塑造型的夸张、变形等方法制作生动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课题:通过欣赏古代及当地民间泥塑的典型代表作品对泥塑艺术产生感性认识,了解泥塑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

  三、讲授新课:

  (一)板书课题——《捏泥人》

  (二)讨论:

  1、中国传统泥塑与民间泥塑的区别是什么?

  2、民间泥塑的形象和色彩分别由哪些特征?

  3、通过具体形象想表达哪些情感?

  4、说一说“说唱俑”的造型、动作、表情变化,什么地方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

  (三)讲解: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的独特见解,并从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上对民间泥塑作进一步讲解。

  (四)示范:教师简要地运用捏、卷、贴、刻、接等技法,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示范小泥人的制作过程。

  (五)学生练习,巡视指导。

  1、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练习,可一人捏一个或一组小泥人,也可一小组捏一组各种动态泥人:音乐演唱组、歌舞表演组、体育运动组等组合人物。

  2、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学生作品最容易出现的是琐碎,在具体指导学生制作时强化整体感,将头部、身体、四肢揉成一团,然后在特征处加强表现和处理。

  (2)学生对泥性不够了解,可通过练泥来解决(如干、湿、黏性、延展性等)

  四、课堂小结:

  (一)主要通过同学间的作品展示,谈手捏泥人的感受,谈泥人的造型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自己的特点,所表现的内涵,是否大胆的发挥,自己是否可再改进。 (二)教师对每一件展示的作品都加以鼓励。布置作业学生捏小泥人

  以上就是美术四年级说课稿捏泥人全部内容供家长参考,祝能够进入是适合的学校!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13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橡皮泥制作简单的桃花。

  2、通过小组合作大方法制作桃花,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群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会用橡皮泥制作桃花,正确使用各种辅助工具。

  活动难点:

  难点桃花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橡皮泥制作好的桃花、橡皮泥(红、黄、绿)、小树杆、剪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道开了,小朋友们,你最喜欢什么花?(幼儿自由讨论)老师带来了老师最喜欢的花,大家来看看是什么花?(教师出示橡皮泥做好的花,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发展阶段(桃花朵朵开)

  1、教师请小朋友们欣赏歌曲《桃花朵朵开》,观看桃花图片。

  2、教师演示制作桃花的过程。

  三、实践阶段

  1、小朋友们自由分组制作,一人做花瓣,一人做花杆,一人做叶子,教师巡回指导。

  2、小朋友们自由创作,制作不同形态的桃花。

  3、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好的作品及时表扬。

  四、作品评价

  1、小组自评:每位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小组推选最优秀的作品。

  2、班级评选:教师积极肯定幼儿的'长处,指出不足之处,相互学习。

  五、拓展延伸

  鼓励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制作不同材质的桃花。

  教学反思:

  1、教学准备的较充分,教学来源与生活实际,虽然没有实物,但是课件的制作却弥补了这一不足,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3、环境的创设合理,把幼儿带到了舒适的教学环境中,为教学营造了来那个好的氛围;

  不足之处:

  示范做桃花的过程有点快,解释的语言不够形象生动,导致幼儿在自己制作时,步奏有点混乱。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14

  活动目的:

  1、让小学生学习运用重叠折剪的机能制作华灯。

  2、让小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生活美。

  活动准备:

  收集花灯、剪刀、胶水、针、线

  活动过程:

  1、以“元宵节闹花灯”为题,引导小学生观赏花灯。

  2、讨论:

  1)花灯美吗?美在哪里?

  2)若是想制作花灯,要用到哪些出来材料?

  3、请小学生用完整话回答讨论的结果。

  4、师讲解制作步骤,重点强调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几层纸张要捏紧。

  5、师提出制作要求:

  1)小心使用剪刀,胶水不要粘太多。

  2)大胆制作,看谁的花灯美。

  6、小学生动手,师巡视帮助能力弱的`小学生完成作品。

  7、让小学生把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互相观赏评价。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欣赏。

  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谜底:半路出家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谜底:不言而喻

  娄阿鼠问卦(打一成语)。谜底:做贼心虚

  超级好牙刷(打一成语)。谜底:一毛不拔

  猫狗像什么(打一成语)。谜底:如狼似虎

  电锯开木头(打一成语)。谜底:当机立断

  空对空导弹(打一成语)。谜底:见机行事

【百变黏土教案总结】相关文章:

《百变纸箱》教案02-04

《百变纸箱》教案3篇02-04

中班美术教案:好玩的黏土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百变的花瓶》优秀教案04-03

幼儿园大班综合公开课教案《我的百变浴缸》06-15

《小猪变干净了》教案09-14

中班教案小马变发型12-13

会变的圆中班教案03-08

会变颜色的房子教案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