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教案

时间:2024-08-03 12:50:1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杠杆》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杠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杠杆》教案

《杠杆》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杠杆

  (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

  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

  (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

  (1)讨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

  (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

  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

  (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提问:请同学指出这个杠杆上三点的位置?(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指名演示)

  ②分组实验。

  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后,学生在右侧1~5格处用力,使杠杆平衡,感觉一下用力有什么不同?

  (1格处费力,2格处不费力,3~5格处省力。)

  ③谈话: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

  讲解:距离按格记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记量。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

  演示1栏填表。

  ①分组实验(表中2~6栏)。

  ②汇报实验结果。(填出演示记录表)

  (4)讨论。

  ①6次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实验1、2: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3、4: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5、6: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②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1、2: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费力)

  实验3、4:重物(力)<拉力(费力)

  实验5、6:重物(力)>拉力(省力)

  ③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

  讨论后填写思考题。

  3.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1)分组观察剪子。

  思考: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2)分组观察镊子。

  思考: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三)布置作业

  观察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三点,研究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思考: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

《杠杆》教案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认识杠杆;

  (2) 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 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法点拨】

  力臂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可以体会很深刻。例如教材中图12.4-5,可以把右边的钩码换成一个弹簧测力计,让测力计向不同方向用力拉,为了让杠杆平衡,看力的大小是否相同,想一想,为什么?

  【达标自查】

  1、如图12.4-1,是用一根木棒在撬石头,这根木棒的特点有:①木棒不易 ;②能在力F的作用下围绕着 旋转。我们就可以把这根木棒叫 。

  2、在上题中,我们从O点作一条MN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就是力F的 。

  MN这条直线就是力F的 。

  3、下列物体中不能看成杠杆的是( )

  A、筷子 B、火钳 C、剪刀 D、橡皮筋

  4、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如果分别用不同方向的三个力作用于杠杆的

  A点,都能使图12.4-2所示的杠杆平衡,那么最小的力是 。

  5、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省力杠杆,例如 ;二是 ,例如 ;三是等臂杠杆,例如 。(把钓鱼杆,跷跷板,瓶起子填在如字后的横线上)

  6、如图12.4-3,图中轻质木棒AB可以看成一个杠杆,C点吊一重物,B点用绳子拉着,杠杆的'支点是 点。请在图中标出动力F1,阻力F2,并画出它们的力臂L1、L2。如果木棒静止,,则等式:F1L1= 成立。

  7、用一根细棉线把一段直铁丝吊起来,让铁丝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棉线右边的铁丝对折一下,铁丝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实际做做,然后回答:

  ①你看到的现象是: ;

  ②猜想可能的原因是: ;

  ③猜想的依据是: 。

  8、用剪纸的剪刀剪一叠较厚的纸,是用剪刀的尖端容易剪断还是用剪刀的中部容易剪断,试试看,并和同学交流一下,讨论是什么原因?利用的物理知识是什么?

  能力提高

  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你一定注意了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吧!这样做对你填写书中表格中的哪几项数据有利,为什么?

  1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我们使用的杠杆两端有两个螺母,它们的作用是 。如果不要这两个螺母,请你设计一种装置,使它具有与螺母相同的作用,画出设计草图,加上必要的文字叙述。

  1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红发现用2 个钩码可以平衡3个钩码。如图12.4-4,小红想,杠杆平衡,肯定不能光看动力和阻力,可能还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于是她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动力X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X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老师看后,指出她的不足之处,可小红据理力争,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有问题呢?老师为了让小红相信,拿来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测力计的挂钩挂在A点上,则.小红明白了。

  ①你能说说教老师是怎么做的吗?

  ②小红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自己得出的平衡条件等式两边各改了一字,就变成了正确的结论,想一想她是怎么改的?

  12、能否用量称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一名同学的重?

  需要的辅助器材:

  应用的物理知识:

  启发你这样创意的来源:

  13、如图12.4-5,一个圆柱形质地均匀的桶重400N,直径1m,要把它推上一个高20cm的坎,此时这个桶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它的支点是 ,O点为重心。如果要用最小的力把它推上坎,应如何使力,在图上把它画出来,并算一算,这个最小的力应是多少?

《杠杆》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利用杠杆解决身边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

  (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

  (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三、学具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杠杆尺、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

  给全班学生准备:撬棍撬石头的图片、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给教师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引入

  1.当我们在野外遇到大石头挡住了去路,我们利用现有的条件快速的移开它呢?

  今天我们就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个难题。

  (二)、认识杠杆

  1.引出概念:

  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出示课件)

  像这样的棍子人们叫它撬棍,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出示课件)

  2.认识杠杆的.三要素:

  (1)出示撬棍(课件展示撬棍的使用过程)。

  (2)归纳:杠杆三要素---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找一找在图中的位置。

  3.认识变形杠杆:

  出示摇水装置和跷跷板,出示:它们也是杠杆,三个点在什么位置?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认识杠杆尺:

  出示杠杆尺。介绍杠杆尺的结构。使用方法。

  2.调试杠杆尺:

  在两端相同的位置挂相同的钩码。

  讨论:什么样的情况能说明用杠杆做事能省力,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省力?在试验中应该收集哪些数据来说明问题?

  3.继续实验

  当杠杆尺静止不动时(用力的一端刚好将重物一端撬起来),要把杠杆尺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下来。

  4.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得出规律。

  (1)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

  (2)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这种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杠杆。

  5.辨别:出示羊角锤、老虎钳、剪刀、天平、锥子和擀面棍等。

  找到这些工具的三个点,分辩它们是那一种杠杆吗?

  (四)、拓展延伸

  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杠杆撬石头的课件,讨论:用短的这根能撬动吗?为什么?要求:使用今天得到的实验数据来解释这个难题。

  五、教学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以上就是今天小学科学的教案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杠杆》教案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

  明确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 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 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 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还有其他方法吗 ?

  5、 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6、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信息反馈】

  我在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力图突出两点:第一,通过教师精心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发展学生对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第二,让学生体验杠杆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加深对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这两点都有较好的体现。

  针对第一点,我先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更多使杠杆尺平衡的钩码挂法"的探究活动,并将自主探究而得的多种挂法记在记录表上。由此,学生就有了第一手数据资料,可供后续的分析研讨之用。在分析数据资料时,考虑到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我没有采用"撒大网"式的研讨模式,而是采用"扶放结合,有扶有放"的师生共同研讨模式。在研讨过程中,我先展示了省力状态和费力状态的两张记录表,通过简单的研讨认识了这两者的根本性区别,并让学生将手中的记录表分成省力和费力的两类。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认知上的难度,也有利于后续研讨的深入。接着,我组织学生在省力状态的记录表上画出重点到支点、力点到支点的线段,并进行比较。由于记录表上线段的直观性,学生很轻松、准确地推导出杠杆省力的原理。最后,顺着直观教学的思路,我利用“反证法”使学生顺利地理解了杠杆费力的原理。在这个师生共同研讨过程中,学生手中的信息是在自主探究中记录下来的,学生所得出的科学概念是在充分分析手中的信息后自行获得的,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先“扶”着学生进入有效的研讨思路,再“放手”让学生自行获取学习成果。在这个"扶放结合,有扶有放"的研讨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针对第二点,我注重突出“体验”,即让学生实际体验杠杆工具的效用,从而加深对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例如游戏“以弱胜强”中,通过支点位置的移动,一名弱小的女生战胜了强壮的男生;通过铁丝在老虎钳钳口位置的变化,学生感受到老虎钳作为一个省力杠杆工具的强大;通过手拎铁块和用火钳夹铁块的比较,学生马上感受到火钳是一个费力的杠杆工具等。正是这些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头脑中抽象的科学概念化为现实具体、活泼生动的.应用实例,巩固了概念的记忆,并反过来加深了对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从实际教学中来看,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学得既开心,又有效率。值得说明的是,虽然我在这个环节中注重突出学生的实践体验,但并没有让学生简单地“就事论事”,拘泥于一件工具的认识,而是追求“举一反三”,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实现对科学概念的再认识。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分析老虎钳的省力原理之后,教师提出“铁丝放在钳口的哪个位置最省力?”这个问题,学生正确地利用科学理论指导了生活实践;学生在理解杆秤的工作原理之后,教师设计情境“如果称量要扩大10倍,秤砣不变,怎样设计杆秤?”,学生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增加秤杆长度、在靠近重点处增设一个提纽,而这第2个方案我在课前也没有预想到。正是由于科学概念与实践体验的紧密结合,学生通过这个应用环节的学习,对于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大大深化了。

  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与近期所听的科学课相比,本课的预设成分比较多,但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小学生受其年龄特点的限制,其学习意识、学习能力毕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无异于盲人摸象。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探究教学中,较多的预设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探究活动。

《杠杆》教案5

  本学期新接手的这5个班级,在经过了两堂课的课前交流后,决定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习惯入手安排教学。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因为杠杆的发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课堂上简单提一提阿基米德这个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动地球的“大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课教学的重点在于杠杆上的三个位置的教学,分析这三个点的位置关系,结合平时学生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别将用力点放在杠杆前后不同的几个位置,那我们的用力情况会费力一点还是省力一点。如此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力的'体验过程,在这同时也分析一下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关系是近了还是远了。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那些距离关系。等弄清楚这些关系之后再让学生在杠杆尺上挂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把全班同学的省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再把全班同学挂的费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费力杠杆。

  最后总结科学概念。这一环节让全班同学共同完成表格,相当于把每位同学自己挂的钩码平衡状态的情况让大家一起来记录并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再体验挂不同省力情况的钩码。这样的操作时间上会比较节约,汇报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同类型的情况,有助学生仔细分辨。尝试的发现,第一个班是让学生随意挂一个平衡杠杆,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杆是属于费力的还是省力的,这样的教学有阻碍教学概念的混淆,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所以Т拥诙个班起我改为让学生先分析省力杠杆的情况和费力杠杆的情况,然后再来挂杠杆尺上的钩码。

《杠杆》教案6

  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杠杆

  二、活动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五、活动过程

  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

  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六、注意事项

  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杠杆》教案7

  教学内容

  认识杠杆

  授课时间

  6月18日

  教学目标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经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出结论;3、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分析及准备

  重点:

  1、平衡状态;

  2、平衡状态的条件;

  3、二力平衡条件及推导;

  4、二力平衡条件应用。

  难点:

  1、平衡状态的条件的说明;

  2、二力平衡条件的推导。

  本节课是力和运动关系的延伸及应用,应该是初中力学的一个核心环节,学好本节课可以加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同时为以后的受力分析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分析出“物体受到力还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因是讲好本节课的关键,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探究教学及实验教学,实验器材由学生准备

  教学预设

  1、讲解中,举例时仅探讨了静止情况,而未谈到匀速直线运动情况,需改正。

  2、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学生设计基本分两种情况:

  (1)课本20页图8.2-2,但没有定滑轮;实验时受摩擦力影响大,经分析拿出课本方案更合理,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2)设计成杠杆平衡条件的'验证,尽管不合理,但要肯定学生的设计,对实验的设计分析需另案处理,不宜在本节课展开。

  一、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二、平衡状态的条件:F合=0

  三、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作业:

  1、总结本节课知识;

  2、动手动脑学物理。

  1、提问: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提问: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内容在实际当中会不会存在?

  3、提问:实际当中有无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并举例

  4、讨论:物体受到了力为什么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引导:物体之所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受到了平衡力作用的缘故。

  6、讲解:平衡状态

  7、提问:物体怎样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8、例证:平衡状态条件:F合=0

  9、介绍:二力平衡

  10、提问:二力平衡条件?

  11、实验: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学生分组实验,按自己设计验证二力平衡条件)

  12、提问:二力平衡条件有什么应用?

  13、延伸:受力分析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进行受力分析;

  (3)确定物体运动状态;

  (4)列方程求解

  1、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3、使学生理解平衡状态及其原因。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平衡状态的条件。

  5、在平衡状态的基础上理解二力平衡,使问题得到简化,再提出二力平衡条件,水到渠成。

  6、使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7、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7、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8、拓展学生视野,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二力平衡

  一、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二、平衡状态的条件:F合=0

  三、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评价及反思

  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效果还算良好,但学生理解的深刻程度不够,须通过练习加强。

《杠杆》教案8

  (一)背景和目标

  在前一课,学生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本课学生将通过对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这一探究,能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个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本课的探究将把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引向生活实际。学生将经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分析,既能找到各类杠杆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也能根据省力情况进行分类。

  科学概念

  ●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二)教学准备

  为每位学生准备:1支长竹筷(秤杆)、螺丝帽或钩码(秤砣)、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圆盘(秤盘)、记录单。

  为每组学生准备:撬盖的铁片、开瓶器和夹子。

  为全班学生准备:铁片撬盖子、开瓶器开瓶子和夹子夹东西放大的情景图,传统杆秤。

  (三)教科书说明

  教科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为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杠杆也和杠杆尺一样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情况。教科书选择了代表省力杠杆的打开油漆桶的铁片、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和代表费力杠杆的夹东西的夹子。这些杠杆都是学生较熟悉的工具,生活中应该有使用类似工具的经历。教学中从杠杆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着手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比较容易做到的。

  教科书呈现了10种工具,依次是偏口钳、园林剪、镊子、切刀、剥线钳、剪刀、核桃夹、尖嘴钳、订书器、筷子。分析这些常用的杠杆类工具,按是不是省力的标准给它们分类:用比较分析的办法去判断哪些杠杆工具像开瓶器一样是省力的,哪些杠杆和夹子一样是费力的。

  夹子等杠杆工具用起来不省力,为什么还要设计这样的杠杆工具呢?学生在这里可能很自然地提出这样的科学问题,所以有必要讨论,省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工具还有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作用,如:延长手臂(指)、方便拿取等。

  第二部分:小杆秤的'研究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是杠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现象。学生在生活中也许没有很多机会见到杆秤,所以这里先通过实际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了解杆秤:在中药房、农贸市场等地方都有可能见到杆秤的身影。如仍不容易见到杆秤,建议教师准备一把杆秤,让学生进行观察。

  在学生仔细观察杆秤实物后,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杆秤,这样能很容易地分析杆秤这个杠杆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及其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杠杆是怎样省力的以及杆秤设计的巧妙。

  附:小杆秤制作步骤

  ●把一根小手指粗的竹筷或直木棍(长约30~50厘米)打磨光滑;50克钩码1~10个,其中一个用钓鱼线系好做秤砣。

  ●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

  ●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

  ●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称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杠杆》教案9

  一、教材分析

  《杠杆平衡条件》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对使杠杆平衡的条件进行探究。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杠杆的相关知识,知道了什么是杠杆, 理解了杠杆的五个要素, 本节课将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杠 杆平衡条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复习什么是杠杆以及杠杆的五个要素。

  (2)知道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能初步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小实验来体验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2)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猜想杠杆平衡的条件,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 和交流,自主实验并共同分析实验数据来获得结论,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初 步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学生通过尝试在分析数据并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分析 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探究激发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初步养 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2) 学生通过猜想、谈论、实践,逐步养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与人协作,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三、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四、难点: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五、教具仪器:

  测力计、钩码、带有刻度的杠杆、铁架台等 。

  六、教法:

  采用科学探究实验的七个要素的探究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 师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总结反思实验。

  七、教学过程

  1.[引入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杠杆和支点, 我可以撬动地球。 ” [设疑 ]: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 ? 你认为这可能吗?杠杆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2、提出问题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可以看到桌面上有一个跷跷板, 同学们小时候 都玩过跷跷板吗?那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能玩跷跷板吗?

  现在我用一个大钩码表示大人和一个小钩码表示小孩,我先将小的钩 码放到跷跷板上,大家 可 以看到跷跷板的一端翘起了。那么我要怎样放这个 大的钩码,才能使得这个跷跷板平衡呢?有没有同学想要上来尝试一下? (请学生上讲台将跷跷板调平衡)

  此时跷跷板处在平衡状态的, 那么什么是杠杆平衡呢? (当杠杆动力和阻 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时,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

  根据我们所学习的杠杆定义的知识,同学们认为是不是可以把这个跷跷 板看作是杠杆呢?

  (1) . 改变杠杆上钩码位置,观察是什么因素使杠 杆失去平衡呢?学生讨论回答。

  (2) . 在杠杆一端增加一个钩码,观察是什么因素使杠杆失去平衡呢?学生讨论回答。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又可以杠杆平衡与那些因素有关? (动力F 1、阻力F 2、动力臂 L 1和阻力臂 L 3、猜想与假设

  现在我想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动力F 1、阻力F 2、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之间要满足什么关系,才能使杠杆平衡。

  教师提问,学生的回答主要有:

  F1+L 1=F2+L2F1-L 1=F2-L 2

  F 1×L 2=F2×L 1

  F 1/L1=F2/L2等

  我们得出了那么多猜想,同学们可以在实验中,自己得出结论,究竟 哪一个猜想才是正确的。

  F1+L 1=F2+L2成立吗?F1-L 1=F2-L 2呢?单位不一样不能相加减,故排除;

  4、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动力F 1、阻力F 2、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把这四个数据测出来,就可以得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了是吗?测量 这些物理量我们需要那些器材呢?(弹簧秤、钩码、铁架台、杠杆) 怎样测量这些数据?(学生讨论后回答)

  为什么要实验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黑板上两个杠杆的作图可知: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便于读出力臂。

  天平怎么调节平衡的.?(左沉右调、右沉左调)那我们杠杆调节平衡螺 母和天平一样,左高向左调、右高向右调。

  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好,现在我们已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了。我们现在统一把支点右 侧的钩码作用于杠杆上的力(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当作动力 F1,把支点 左侧的钩码作用于杠杆上的力当作阻力 F2。 接下来抽同学为代表做实验, 根据我提供的实验器材,操作并记录数据,并进行适当的纠正。

  一组数据够吗? (多次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老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完成实验后 请各组汇总实 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 。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收集几组数据与学生共同验证猜想

  6现在请同学们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分析完以后选派一 名代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杠杆在平衡时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我们通过最初的猜想与假设,到自己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然后通过实验 与数据收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要使杠杆平衡,必需满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 1=F2×L 2)

  7、评估

  实验做完了,大家能从上面的实验中得到那些因素会造成误差吗? 杠杆是否真的在水平位置平衡了。不然,得出的数据都是不准确的。大 家反思一下刚才的实验,每个小组得出的数据准确吗?如果不够准确,是 不是由于没有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来做呢?

  8、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阿基米德真的能撬动地球吗?

  八、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杠杆》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

  2.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

  教师进一步提问:在杠杆的使用中,杠杆的平衡状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状态,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平衡?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探究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师讲解: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就是杠杆平衡。

  提出问题: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平衡?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在桌面上放置橡皮,在橡皮上立好铁片,将直尺放在铁片上使直尺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在直尺的两端放上质量不同的物品,使直尺再次平衡。(杠杆平衡不仅与物品轻重有关,还与位置有关。)

  猜想二: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的关系。(推门时,越靠近门轴的一边越费力,而靠近门把手的那端推门就很省力。猜想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动力臂越小,动力越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师展示实验器材:杠杆,钩码。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记录表格,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各自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记录数据。改变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

  (三)巩固提高

  多媒体展示不同杠杆,并给出动力、动力臂、阻力以及阻力臂等数值,请学生进行判断杠杆是否平衡。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学生总结。

  2.作业: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杠杆,下节课分享交流。

  四、板书设计

  ①支点

  ②动力

  ③阻力

  ④动力

  ⑤阻力臂

《杠杆》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及杠杆的要素,能画出杠杆的示意图。

  (2)从生活用具中识别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杠杆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通过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3)经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杠杆的使用。

  (2)乐于分析生活中各种杠杆,形成使用杠杆便于工作的意识

  (3)通过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

  (1)画杠杆的示意图。

  (2)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分组讨论观察法

  四、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属违法行为。

  五、教学用具

  杠杆、钩码、铁架台等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故事:夏华有一天去买西瓜,秤的时候有10斤,在回家的路上总感觉不对劲——没有那么重,在其他的摊位上一秤,结果只有8斤。夏华想:“算了,自认倒霉吧!

  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渗透法制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属违法行为。

  引入课题:生活中常用的杆秤、羊角锤、火钳钢丝钳等都属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杠杆。

  图片展示:杆秤羊角锤火钳钢丝钳等

  讲授新课:

  1、杠杆

  (1)定义

  图片展示:羊角锤拔钉子,剪刀,撬杠撬石头等。

  学生观察图片后讨论回答问题:使用的这些器物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不足并归纳:

  ①都有一定的硬度——硬棒。

  ②有转轴——固定点。

  ③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点转动——能绕固定点转动。

  归纳: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请学生例举生活中杠杆的实例——图片展示

  扳手镊子钓鱼竿跷跷板等。

  提问:杠杆有哪些要素呢?

  (2)杠杆的几个概念——图片展示

  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②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③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④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⑤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例题1:在下图中画出动力臂,阻力臂。

  强调:力臂是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力臂。力的作用线用虚线表示,力臂长度用大括号标记,垂直的应有垂足。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达到平衡了。那么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具备什么条件杠杆才会平衡呢?

  2、杠杆的平衡条件——图片展示

  设计实验:仪器、猜想、步骤、数据表格、等

  注意事项:

  (1)实验前和读数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2)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进行实验:

  (1)调节杠杆两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目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并记录:F1、L1、F2、L2。

  (3)改变钩码数量或位置重复(1)(2)步骤并记录。

  数据表格:

  次数F/N L/m F/N L/m F1·L1/N·m F2·L2/N·m

  1

  2

  3

  数据处理: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 F2·L2或F1 / F2 = L2 / L1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只有知道其中任意的三个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第四个物理量。

  例题2:如右图(5)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OA长0.3m,OB长0.2m,A点处挂一质量为2kg的物体m,则在B点处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多大时杠杆平衡?

  解:设OB为L1,OA为L2,物体所受重力为:G=mg=2kg×10N/kg=20N

  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 = G·L2可得:

  F= G·L2// L1

  带入数据得:F=20N×0.3m/0.2m=30N

  例题3:如下图(6)所示的杠杆中最省力的是。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1·L1 = G·L

  F2·L2 = G·L F3·L3 = G·L

  如图(7)所示有L2 > L1> L3,所以有F3 > F1 > F2,即F2最小

  最省力。

  3、生和中的杠杆——图片展示

  (1)省力杠杆:L1 > L2,由于F1·L1 = F2·L2则F1 < F2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 < L2,由于F1·L1 = F2·L2则F 1 > F2,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 = L2,由于F1·L1 = F2·L2则F 1 = F2,不省力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思考:什么时候选省力杠杆?什么时候选费力杠杆?

  阻力小时选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省距离;阻力大时选省力杠杆,省力杠杆省力。

  巩固复习:复习本节知识,完成p80动手动脑学物理。

  七、板书设计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杠杆平衡条件:F1·L1 = F2·L2

  省力杠杆

  生活中的杠杆等臂杠杆

  费力杠杆

  八、课后反思

《杠杆》教案12

  第一单元

  1、《杠杆的科学》

  本学期新接手的这5个班级,由于上学期测评成绩很不理想,所以在经过了两堂课的课前交流后,决定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习惯入手安排教学,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因为杠杆的发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课堂上简单提一提阿基米德这个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动地球的“大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课教学的重点在于杠杆上的三个位置的教学,分析这三个点的位置关系,结合平时学生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别将用力点放在杠杆前后不同的几个位置,那我们的用力情况会费力一点还是省力一点。如此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力的体验过程,在这同时也分析一下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关系是近了还是远了。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那些距离关系。

  等弄清楚这些关系之后再让学生在杠杆尺上挂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把全班同学的省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再把全班同学挂的费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费力杠杆。最后总结科学概念。这一环节让全班同学共同完成表格,相当于把每位同学自己挂的钩码平衡状态的情况让大家一起来记录,并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再体验挂不同省力情况的钩码。这样的操作时间上会比较节约,汇报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同类型的情况,有助学生仔细分辨。

  尝试的发现:第一个班是让学生随意挂一个平衡杠杆,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杆是属于费力的还是省力的,这样的教学有阻碍教学概念的混淆,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所以,从第二个班起我改为让学生先分析省力杠杆的情况和费力杠杆的情况,然后再来挂杠杆尺上的钩码。

  2、《杠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作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确应用。

  在杠杆应用的探索这部分,教学参考中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实验,不改变重点到支点距离和物重,只改变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判断拉力的大小,从而判断是否省力,学生也能很容易看出两个距离的大小关系,但是这样学生参与的很少;二是像课本那样不给任何数据,学生自己填,又感觉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所以我选择了第二种情况,出示多种数据,让学生归纳总结,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还是没有找准学生的`位置,致使这个环节实验速度缓慢,时间被耽误了,草草结束,学生还不是很理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我的最大的感触是上课时教师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要随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案,使课堂变的灵活,本节课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我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在应用的探索部分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用直尺撬本子先感受一下何为省力何为费力,再进行实验探索,效果会更好,考虑的也不够全面。还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忽略了学具的使用,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不规则的杠杆工具研究,关键要让学生体验典型几种杠杆的情况。经过我的课堂教学感受除了让学生动手体验,更要用视频播放来分析

  杠杆的三个点会更好,原因:第一,学生自己在操作的时候,自己虽有体验,但有时自己不太容易找到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直观的一种感受。第二,其余同学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学生一般不去注意。所以,我觉得不仅要让学生感受,还要让学生看视频,这个视频当然是重复做开瓶或者撬开奶粉罐的动作。

  杠杆类的工具的寻找在书本上有10个例子,这些例子有些比较简单,有些比较难,对于像切纸刀、筷子、核桃夹、订书机这些要做具体的分析。

  本课的拓展知识点就是费力杠杆作用,生活中有省力杠杆,为什么还要造一些费力杠杆呢?这一点的分析对于学生深入杠杆概念很有好处,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范畴。

  4、《轮轴的秘密》

  本课教学“轮轴”的秘密,对学生而言,轮轴虽是一个新的简单机械知识,但生活中的应用却相当广泛,在教学中,要努力唤起学生的潜意识,当他学完这课后,他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道理啊!”,并会去关注生活中更多蕴含着科学道理的事物和现象。

  为了让学生能有切身体会,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龙头和一把螺丝刀。水龙头是去五金店里借的,学校可没有,最好找那种“轮”可以卸下的水龙头,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轴上用力扭水龙头那费力的感觉,就对“轮上用力可以省力”有更深的印象了。

  最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应用了轮轴的现象,学生能说出很多很多,除了书中五种,还提到了:自行车的龙头、钥匙、电扇开关等等,开红酒的开瓶器等等。充分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机械应用无处不在,机械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课教学,也更使我感觉到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很重要,课前教师自己的操作体会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准备,上课时就要事倍功半,就要出洋相。

  5、《定滑轮和动滑轮》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相对比较简单,课堂中着重让学生理解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否则学生会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相互混淆。

  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相关的结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学生能从实验数据中很快就发现,只是这里教师要提醒孩子去分析用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明了改变力的方向问题。学生在写结论的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喜欢把“改变用力的方向”简写成“改变方向”虽然只相差几个字,但这几个字在这句话里的含量还是很高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最后要强调这点。

  从课的深度来看,本课挖深一层就可以从杠杆的原理来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情况,这让学生在理解滑轮的概念的时候又增加印象了。

  6、《滑轮组》

  滑轮组一课的教学我在课堂上还是有所欠缺,唯一的遗憾是实验材料不够,没能做多组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实验。

  如果放弃了多组滑轮组的实验操作,那势必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一组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盒内的材料要装一个滑轮组是能完成,但是跟书本上的装置略有一点不一样,为了看看检测学生的能力,我让学生自己看着书本

  上的装置,然后从实验盒内选取相应的材料来进行操作,通过课堂实践有一半的学生能完成这个装置,这一过程花费的时间稍长一些,近10分钟,但我觉得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是有所提高的。

  7、《斜面的作用》

  斜面的作用一课的实验不难,根据六年级孩子的水平应该可以很轻松通过自己设计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

  我在选择材料上得到集体备课时大家的建议,最后选择用塑料盒加钩码当做重物来进行实验,斜面则采用《光学实验盒》的盒盖当做斜面。选择材料的意图:第一,选择斜面与重物之间的摩擦力要尽量缩小。第二,重物方便直接提升和加钩码。第三,大小要适宜。材料的选择跟实验的成功以及上课时的效率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实践,这样的材料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我有自己的想法:除了研究斜面的作用和坡度大小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外,我还重点设定让学生理解到达同一高度,选择不同斜面坡度的方法,分析选择不同坡度的理由是什么,从而进一步学习坡度大与坡度小的利弊关系,这跟生活实际是紧密相关的。

  通过课堂教学25分钟时间完成斜面的作用和斜面坡度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剩下的15分钟探讨斜面的作用,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例子,以及分析斜面坡度大小的利弊关系。这样的课堂结构安排时间紧密,效率提高,内容落实到位。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自然要把自行车搬到教室里了。

  通过教学发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有些难度。难度一:学生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的部件只能找到几处地方;难度二:这些部件利用的简单机械比较难把握。这样的两个难点让学生来发现,有些勉为其难了,经过调整,我将自行车上的部件告诉学生,让学生来分析这些部件利用了什么简单机械来工作,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有信心。

  以后的教学建议:1、这一课中有几个部件比较难判断它属于什么简单机械的类型,我们可以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再次分析他们的类型,有:手刹、制动架、后座夹,视频的效果应该会很不错。2、踏脚用力带动后轮转动的整个过程是由链条和齿轮来完成的。建议拆卸挡板,把齿轮和链条全部露出来,这样会更加清楚观察到里面的结构。

  第二单元

  1、《抵抗弯曲》

  本节课,我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柱子和横梁;第二部分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即探究横梁的宽度与厚度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第三部分则是综合运用研究横梁平放与竖放。课后,经过自己的思考,我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上好这节课,我认为在实验中要使学生很好地把握控制变量法。因此,在实验之前,我让学生讨论为使实验公平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经过学生的讨论,有的学生说“垫纸桥的高度都要统一即桥的高度相同”,有的也提出“桥架空的长度要保持一致”,有的学生补充“垫圈要放在中间,并且要轻放”。在我的引导之下,又得到了统一的弯曲标准——纸梁中间接触桌面。这些回答,很好地

  解决了如何控制变量法。为了使学生更清楚明白这几点,我综合概括后以课件的形式放映。但是,由于我的仓促,学生看的时间过于短。经过这次实验,我发现在今后实验素材的准备上,我要更加地仔细,清楚讲明要求。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了“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变形状对增强抗弯曲能力的作用。本课的实验操作仍比较简单,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上。在教学安排上,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实验,应用结论再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事物。

  上课初,让学生看看生活中将各种钢材、铝材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图片,最好是生活场景图,如屋顶雨篷、铁路铁轨等,这样学生更能明白这些形状的材料应用在哪里,而书本中的插图是堆放着的材料比较抽象。如果能找些这样的材料给学生看看,就更好了。我找了些塑钢窗的边角料、角铁等,丰富学生的认识。由此引入思考:为何要加工成各种形状?解决这个问题,开展验证性实验。实验的操作很简单,实验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设计出各种形状,不要仅局限于书本中的几种形状。这个实验,只能改变纸的形状,其他各项条件均不能变化,所以给学生提供数张大小、材质一样的纸,同时,考虑到某些形状上面无法摆放垫圈测试承重力,我给学生提供回形针,可以将回形针折好挂在纸桥上挂垫圈测试。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同样的纸,改变形状就能大大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就可以了,不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哪种形状的抗弯曲能力会更大,这并不是本课所追求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让他们课后再开展这方面的探究,不应再课堂上深究。为何改变形状就能大大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引导学生结合上一课的研究结论进行分析,还是比较容易能够解决的,改变形状后,虽然因为减少了宽度而损失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所以大大提高了纸的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拱形这一形状,学生还是认识和熟悉的,但拱形有多大的力量,学生却没有太多太深入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但要认识到拱形承重的力量,还需要知道拱形为何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必须借助于实验,通过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数据,使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本课实验在操作上并没有什么难度,重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推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搭一个西瓜拱的活动,有必要稍作改动。第一,这个季节,西瓜是挺贵的,教学成本太高;第二,西瓜拱的效果也不见的最好;第三,课堂上操作存在一定难度。我的处理是:1、教师用冬瓜演示搭一个冬瓜拱,然后压重物,如钩码盒,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也去尝试一下。之所以选用冬瓜,是因为其即便宜易得,而且操作也方便。教师演示指导时,要特别说明冬瓜块的切法:刀口指向圆心。2、课外要求学生回家用冬瓜也搭个冬瓜拱试试,做完后冬瓜仍可烧菜吃不会浪费。

《杠杆》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

  2、理解杠杆的概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能力目标: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爱科学、爱动手,事实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课前准备:学生自制蜡烛跷跷板:长蜡烛1支,大号缝衣针1根,杯子2个,薄铁皮(或塑料板)1块,小碟2个。

  教具准备: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弹簧测力计。

  教学难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教学重点: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出示幻灯片1、2

  二、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出示幻灯片3、4。

  三、展示收集的杠杆,出示幻灯片5、6,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四、分组讨论:什么叫杠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7,杠杆的定义,学生齐读。

  五、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展示撬石头的幻灯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什么叫支点?什么叫动力?什么叫阻力?。

  出示幻灯片8,教师归纳总结。讲解什么是动力臂?什么是阻力臂?

  出示幻灯片9—12说明做图过程。

  六、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你想探究的.问题是XX。

  作出假设:你作出的假设是XXX。

  提示:

  杠杆要平衡:

  1、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2、只与力臂的大小有关;

  3、只与力的方向有关;

  4、只与力和力臂的乘积有关。

  制定计划:

  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定探究计划。

  讨论和完善计划:

  实施计划:你可以参考下面的实验装置(出示幻灯片15)和实验步骤(出示幻灯片17、18),让学生分小组实验。

  得出结论:

  你得出的数据是XX,填入设计的表格中,结论是XX。

  展示学生的分析结果,并给以评价:

  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出示幻灯片17。

  板书:杠杆的平衡条件:

  六、趣味小实验:自制蜡烛跷跷板

  目的:证实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设计:

  1、把蜡烛底端的蜡刮掉一些,让它象顶端一样露出烛芯。

  2、把缝衣针从蜡烛中部穿过,露出的针头、针尾架在两只杯子的边缘上。

  3、用薄铁皮(或塑料板)剪成两个小人,用腿间的尖头插立在蜡烛上,两个小人的位置到缝衣针的距离相等。

  4、点燃蜡烛两头,就做成了一个蜡烛跷跷板。

  做出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出示幻灯片18。

  七、比拼台:出示幻灯片18(通过超链接和19—25相连),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答题,竞赛。学生竞争选取题目,抢答题。目的:活跃课堂气氛,巩固课堂教学,并颁奖鼓励。

  八、小结本节内容:出示幻灯片26。

  1、杠杆的定义。

  2、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的平衡条件。

  九、作业:。出示幻灯片27。

  课堂作业:课本193页题目2、3

  板书设计:第一节杠杆

  一、杠杆

  1、定义:一跟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O

  (2)动力F1

  (3)阻力F2

  (4)动力臂

  (5)阻力臂

  二、探究实验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从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3.通过杠杆分类及应用的学习,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领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对于一些属于杠杆的简单机械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感性认识,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工具的能力。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这些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杠杆知识是前面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本节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三部分构成。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在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加深体验。本节的教学难点是画杠杆的力臂。为了使学生能较准确地画力臂,教师有必要讲清力臂的概念,但课堂上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训练,否则会影响本节重点的教学。

  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三、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许多属于杠杆的工具入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分析,从而抽象出杠杆概念。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得出平衡条件。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教师)铁架台、杠杆、钩码、大剪刀、钳子、大镊子、羊角锤、起子、钉有钉子的木板、未启封的饮料;(学生)铁架台、杠杆、钩码(50g,8个)、弹簧测力计(5N 量程)。

《杠杆》教案15

  教材分析

  1、在前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本课将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

  2、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的教学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

  分辨是不是杠杆就看他是否具有杠杆的三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杠杆》教案】相关文章:

《杠杆》教学反思02-09

杠杆教学反思06-22

杠杆教学反思10-08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06-15

科学杠杆教学反思11-30

杠杆的研究教学反思04-05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02-04

杠杆平衡条件说课稿05-12

杠杆教学反思15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