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理想的风筝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理想的风筝教案 篇1
【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然后作者回忆了自身同学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上课和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课文赞扬了刘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学和蔼可亲,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课文借景抒情,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运用典型事例来表示人物精神境界,写人的方法值得借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能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在语言描述中体会人物精神境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朗读语段,导入
1、出示语段: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身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身的心也飞上云端。
2、谁愿意读一读?(提示轻声字:喇叭、风筝)大家再一起读一读。
3、谈谈你们的感受。(可能会说春天的美好)
3、小结:春天生机勃发,春天蕴含着希望,春天代表着美好生命。春天来了,作者想起了谁?他是怎样一个人?快读读课文吧。
二、学习课文,评价
1、边阅读边在课文中作上考虑的记号。
2、检查生词:喇叭、天穹、屁帘儿、擎着、抻动。谁会做“擎”、“抻动”两个动作。
3、评价人物: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文中有关语句加以说明。(残疾、热爱工作、关心同学、教学有方、热爱生活……)
4、提问:为什么要把放风筝这件事写得这样具体呢?
5、过渡:刘老师课上的表示,也许别的残疾人也能做到,但课后的表示,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也是让作者最佩服的地方,所以作者发出感叹。出示句子:(最后一段)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相信我的刘老师不会这样,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波、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6、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和小组同学议论议论。
7、交流体会。
三、联系生活,感悟
1、再出示第二自然段,品读。
2、作者仅仅是写春天的美好吗?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象征着刘老师对生活充溢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对人生积极乐观,顽强不屈)
3、在你的`周围有没有像刘老师这样的人呢?举例说明。
4、小结:同学们,在人的生长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对待困难和挫折该怎么办?是长吁短叹,还是积极面对,顽强克服?不同的态度就有不同的人生。
四、拓展延伸,表达
1、为什么用“理想的风筝”作题?
2、学了课文你有何收获?(教师引导同学从两方面来谈。课文内容思想;文章的表达方法)
3、作业:写一个令你敬佩的人。
理想的风筝教案 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讨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疑点
结尾句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
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及讨论,在学生交流中点拨、评价、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课文。
2.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
3.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14
理想的风筝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理想的风筝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
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板书:14* 理想的风筝)。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品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挑选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师作适当的补充。)
五、课后延伸。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选做题)以我最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理想的风筝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筝”“翩”熟知课文的内容。
2. 学习“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感悟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 理解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
二、教学重点:
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三、教学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谈话导入。
介绍作者苏叔阳,回忆他的心灵独白。
2.板书课题,指导生字“筝”的读音和写法。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引发学生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规范的“筝”字,感受汉字的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把握特点,理清文脉。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特点。
2.梳理文章脉络,理清课文中讲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
引导概括四件事 (师相机板书):
笑谈残腿、上历史课、倾听发言、放飞风筝
3.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出示单元训练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特点,明确学习任务,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体会情感,梳理方法。
1.引言导入,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 抓典型事例中的重点语句,品词析句,梳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重点句段一:“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
重点句段二:“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了他生命的力量。”
(1)生谈体会,随文识字“翩”。
(2)师相机引导作者是抓住典型事例,并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3)指导朗读,体会两个“最幸福”在不同情境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师相机引导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抓住典型事例、品读重点句、关注课题、感情朗读······
4.师生共读,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依托文本,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取舍,通过品词析句,在对刘老师这个人物特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渗透“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
(四)迁移练习,加深感悟。
根据课堂生成,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进行补白练习。
课件出示:刘老师,我深深地想念您…….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感悟,更要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表达。】
(五)回归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学法,提出下节课学习要求。
2.布置作业。
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段并做批注。
⑵搜集有关名人成功的故事或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将课内向课外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运用第一课时梳理的阅读方法,自学其他三件事,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题和课文内容的联系。
3.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确定目标。
1.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2.课文主要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学生回顾并板书)
笑谈腿疾 上历史课 倾听发言 放飞风筝
3.回忆上节课梳理的学习方法
通过“重点句、典型事例、课题、朗读”等方法体会文章的情感。
(二)品味细节,感受人物。
1.抓住重点语句,运用上节课梳理的学习方法,深入感受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思考:在“笑谈腿疾、上历史课、倾听发言” 这几件事中哪些细节描写拨动了你的心弦?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特点?运用上节课的方法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所得。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预设一)品悟外貌
⑴学生根据自己板书的词语(其貌不扬、有残疾、慈祥忠厚等)交流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看法。
⑵师相机引导
(预设二)品悟“谈腿疾”
⑴学生根据自己板书的词语(幽默风趣、坚强乐观、豁达等)交流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看法。
⑵师相机引导。
⑶指导朗读。
⑷抓住写作者感受的关键句品读。
(预设三)品悟“上历史课”“倾听发言”
⑴学生根据自己板书的词语(爱祖国、爱学生、热爱工作等)交流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看法。
⑵师相机引导
(三)突破难点,理解课题
1.师:刘老师用心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他追求的是什么?
2.反复引读课题。
3.补充了解作者坎坷经历,加深对文中人物的感受。
(四)体会景物描写的精妙
文中除了讲这几件事,还有一段景物描写,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自由读读,想想文字描绘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师引导学生了解景物的衬托作用。
(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播放音乐)
师引读生接读读2、3、10、11、12自然段。
六、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写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老师。
理想的风筝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组22课教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三个特写镜头的细节描写,品味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感悟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3.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借景抒情、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以及他敬业爱生、追求理想的精神,研读课后习题2的三句话,抓住关键词语,体悟人物内心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流程:
板块一、感受作者的情思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内心世界,跟着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读题:《理想的风筝》)。
2.师:春天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 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这是一曲生命的赞歌。每逢这时,作者便想起了刘老师,想起了他放上天空的风筝。从作者的内心深处发出了刘老师啊,您在哪 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的呼唤。
3.阅读提示: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1、2两节以及第6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读一读,想一想,作者借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体悟浮的表达效果。
②读一读第三自然段1、2两句,划下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初步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
③读一读,品一品,感受作者借景思人的深情。
4.阅读交流。
5.深情导读: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 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 头。每逢这时,具有(活力阳光)的刘老师就浮现在我的眼前,他是(那么忠厚,那么慈祥)。我呼唤着:(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 念您! )
板块二、感悟老师的品格
一、师(过渡):刚才,我们在品读春天的景色中,感受到了作者对老师的深深思念,而最让作者不能忘怀的是感动他一生的几件事。接下来,让我们聆听作者讲述的故事,走进刘老师的内心世界。
二、师: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这些画面为什么能让人怦然心动?
三、同桌相互交流
画面一:笑谈腿疾
(屏显):只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了一片笑声。
1.师:细致阅读这段话,你读出了怎样的刘老师?
2.师:真不简单,你们读出了幽默的刘老师,读出了开朗的刘老师,读出了笑对人生、不怨命运的刘老师。(相机板书:乐观、幽默。)
3.师:刘老师是怎样给学生讲故事的?(笑)谁能学着刘老师的样子,笑着讲述丢腿的故事吗?(指读)从笑着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4.师:谁再读一遍这个故事,读出刘老师的乐观、幽默。
5.师:(引读)刘老师的故事感染了学生(读下去。)
6.入情朗读,咀嚼文字。
(屏显):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了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①因为________,所以教室腾起一片笑声;因为________,所以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因为________,所以 (同学们)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②泛字用得太准确了,我是这样理解的________,这个词用得好,好在________。
7.师:这一细节描写得多么传神啊,谁能把这微妙的情感变化读出来吗?(指名读。)
8.激情朗读
(屏显):刘老师啊,虽然您是一位(身体残疾)的老师,但是您(乐观、幽默),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画面二:上课板书
1.师(过渡):刘老师,您在你哪里?您课堂上特有的板书姿势,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2.(屏显):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3.阅读提示:
① 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 圈一圈,画一画:刘老师上课时的哪些动作让你怦然心动?
③ 品一品,说一说:你用心读出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
4.学生讨论交流。
5.师:真了不起,你读出了敬业的刘老师,你读出了意志坚强的刘老师。再请一位同学读屏幕上红色的词语(撑地、离地、急速一转)。读到这些关键的词,你想到了什么?
6.师(引读):①刘老师讲着讲着,他要写板书了:(女生读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再转向讲台);②刘老师深情地读着读着, 又要写板书了:(男生齐读);③就这样,每逢要写板书时:(男女生齐读);④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只靠着 (深情地分组读:)(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 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7. 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刘老师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呢?
8. 师:是啊,刘老师板书时转身的动作已经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们为他的敬业的精神而感动,为他顽强的意志而激动。(相机板书:敬业、坚强。)
9. 激情朗读:
(屏显):刘老师啊,虽然您是一位(身体残疾的)老师,但是您(敬业、坚强),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画面三:放逐风筝
1.师(过渡):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刘老师便在操场上放起亲手制作的风筝。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吧!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第7至第9自然段。
2. 阅读提示:
①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圈一圈,画一画:刘老师放风筝、追风筝的哪些细节让你怦然心动。
③批一批,注一注:读到感动的地方写下你的感受。
④品一品,说一说:你用心读出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
3.研读交流
A(屏显):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 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
① 师: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位刘老师,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
② 师:真聪明,真会学习!你们读出了心灵手巧的刘老师,读出了心胸宽广的刘老师,读出快乐的刘老师,读出了阳光自信的刘老师,读出了充满童心的刘老师(相机板书:阳光、自信。)
③ 小组讨论:刘老师为什么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呢?(讨论后再读这段话。)
④口语交际:刘老师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在想些什么呢?说说刘老师的心声。
⑤老师(引读):我常常站在他旁边
⑥导读体悟:为什么刘老师脸上漾出甜蜜的笑?体会漾的表达效果。
⑦师:让我们再读这段话,读出刘老师的快乐,读出刘老师的甜蜜,读出刘老师的阳光自信,读出他充满童心的心声。
B(屏显):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细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①启发说读:这是一幅感人的画面,刘老师故意撒脱手,纸燕带动长长的细绳和线拐在地上飞跑,刘老师(指名读),刘老师拖着残疾的腿,奋力追赶着,他可 能这样想(指名说),可能这样想(指名说),还可能这样想(指名说)同学们心疼老师,想这样做(指名说),想这样做(指名说), 他却喊着(指名读)多么(指名说),多么(指名说),多么(指名说)的刘老师啊!
②交流讨论:刘老师抓住撒脱的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刘老师抓住的仅仅是线绳吗?
③师:读了这段话,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位刘老师?(相机板书:顽强、执著。)
4.师:刘老师拼搏顽强的意志,热爱生活的执著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走进刘老师的内心世界,朗读第7至第8自然段,记住这动人的场面。
5.口语交际:面对这样的'意志顽强,充满阳光,热爱生活的刘老师,你想说些什么?
6.激情朗读:
(屏显):刘老师啊,虽然您是一位(身体残疾的)老师,但是您(阳光自信、顽强执著),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板块三、体悟课题的蕴意
1.师:读了刘老师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眼前浮现出刘老师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在作者的心灵深处,刘老师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 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此时,我们怦然心动,不由得与作者一起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这样的呼唤(齐呼):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2.学生讨论:
①我们的心一直被刘老师感动着。刘老师的哪些精神震撼了你?
②刘老师放飞的仅仅就是一只只风筝吗?
③刘老师的理想是什么?
(刘老师的理想就在他放飞与追逐的风筝里,对命运的挑战与抗争,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刘老师的理想就在他旋转的拐杖里,对生活的执著与追求,对学生的奉献与关爱。)
④以理想的风筝作为课题,有什么含义?
(风筝寄托着刘老师对事业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身残志坚的他,为我们树立了战胜困难的路标,为我们播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在我们心中腾起了一只只理想的风筝。)
3.拓展升华:
①师:苏叔阳爷爷是刘老师放飞的一只风筝。虽然作者在自己人生的经历中屡遭挫折,不管是文革期间受到非人的迫害,还是身患癌症,15年多次手术,但他 仍顽强地生活、工作,积极乐观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天。以《打不垮的苏叔阳》为主题,说一说苏叔阳爷爷与命运抗争的故事。(课前布置收集素材。)
②师:残疾的刘老师身体是孱弱的,但他的意志是坚强的,是值得敬重和传承的。在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下肢瘫痪的李丽获得感动中国十佳人 物的称号。组委会在给她的颁奖辞中这样说: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唱出强者的歌如 果请你给刘老师写一段颁奖词,你会怎么写?请拿出笔来写下感动的话。
【理想的风筝教案】相关文章:
理想的风筝教案04-09
有关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03-25
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4篇03-14
理想的风筝教案模板(精选9篇)12-08
理想的风筝教案汇编10篇01-31
理想的风筝教案合集五篇02-08
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范文八篇07-09
理想的风筝教案集锦八篇08-02
《理想的风筝》教学反思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