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时间:2022-12-24 13:48:40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通用1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通用15篇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

  xx年7月5日,我参加了xx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听了两节作文课以及听了张xx校长关于“开放式习作教学”专题讲座,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张xx校长说:习作,阅读是基础,兴趣是动力,思维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情感”、“开放的内容”、“开放的表达”、“开放的文体”,形成了以“开放”为特征的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小学习作教学模式。张xx校长说:“开放习作表达方法的教学应由重形式指导该为重内容指导,由重课堂指导改为重课前指导,由重套路指导改为重思路开拓。”在习作教学的重课前指导方面,在以往自己的习作教学中,我也注重课前指导。经常让学生把学校的活动作为习作的生活素材之一,如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校运会、电影观后感。有了课前的.生活积累和真实体验,学生都乐于习作,乐于表达。就是张xx校长所说的:“有了生活积累,有了真实体验,谁说学生表达无物,抒发无情?”

  这次习作培训,既有精辟而创新的理论,也有实质性的课堂案例,深入浅出,给我们语文老师提供了宝贵的习作教学经验,避免我们误入习作教学的歧途,避免我们走弯路,引导我们走习作教学的阳光大道。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2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我们发展的重要手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小学生作文内容以记叙文为主,主要是写人、记事和描写景物。

  写作素材源于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见多识广,写起作文来就会轻松。而这恰是农村学生的弱项。农村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

  作为一民农村语文教师,如何调动农村学生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我有以下体会。

  一、会学生,发现写作素材。

  农村小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学校里的各项文体活动;家里的各种家务劳动;农田里的各种农作物生长状况……有些素材是城里的孩子无法见到的。但要让学生将这些内容用作文的方式表达出来,必须让他们实践。例如:秋天到了,我让学生们写一写秋天,但有的孩子用优美的形容词堆积了一篇。华而不实,空洞无物。后来,我利用一个星期天机会,让孩子们同家长一起去地里干活,并把所看到、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第二天上作文课时,我先让学生们交流昨天劳动的感想,孩子们交流得热火朝天,接着我说,想听听昨天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足足说了近10分钟。最后,我才说,把刚才你说的写下来吧!结果这这篇作文孩子们写得很开心!所以我总结出一条: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实践!

  二、具体事中,悟出“真情”。

  小学高年级习作中,要求学生要表达情感。但学生在习作时往往是直接写一句话表达情感,这种情感给人的感觉是“假”。习作中,不能反映内心世界的作文,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本质意义。因此,要想让学生认真习作,必须激发学生的“真”感情。

  要让学生在习作中,把他们的个性、情感得以发展、想象、语言表达等各种心理能力得到最佳训练,教师就要做到童言无忌,呵护真情。老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课堂上,在课外,在学生作文的批语里,在进行口语交际对话教学时……向他们表达我们的“真”情感,真实地流露我们的喜怒哀乐,让学生逃出“四角天空”的困境,创设一定的课堂练笔情境,激发出他们的“真”情来。前段时间,我们学校组织看电影《柳月弯弯》,这部电影很有教育意义,影片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也着实感人。看完影片后,我并没有要学生马上写观后感,而是让学生回忆哪些场景让你流泪,让你感动。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不断地回忆,不断地体悟影片中真情,甚至有些学生又一次落泪。完成写作后,我从孩子们习作中,读出了“真”情。

  三、加强课外积累,扩充素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但农村学生由于条件限制,阅读面很窄,除了课本和读本外,几乎没有课外书。基于这种情况,我利用学校阅览室的资源,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并都会学生随时摘抄那些动人的画面,精彩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的词句、语段。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于不同的层次的学生,我会做到推荐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我推荐他们读童话、寓言、小故事。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建议他们阅读中外名作、名篇。

  四、评价作文与鼓励相结合,让学生尝试成功,激发习作需要与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因心理上的欲望而产生的。教师与学生就像“渔”与“鱼”。而评价就像“饵”。学生爱吃的“饵”,绝非劈头盖脸的训斥和没完没了的批评。专挑毛病的做法,这样只会扑灭学生习作的欲望。因而,我在批改作文时,总是采用鼓励、交流的方法。我要么对文章的内容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要么就与小作者本人产生一下情感上的共鸣;或者抓住他文章的闪光点大大地欣赏一番……什么“你的妈妈真是位慈爱、勤劳、严谨的好妈妈,我也同样敬佩她”;“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呀,仿佛把我们每个人都带到了这个梦幻般的世界”……这些评价使学生“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学生有了这种想获得精神愉悦的愿望和动机,何愁不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呢?

  小学生作文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反复的练习,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作文教学就像一朵待放的花蕾,只要我们精心地去呵护和培育,改进作文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相信一定会在语文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3

  最近,在高一年级初试新课改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只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课上先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然后请同学走上讲台,对本课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勾画,并说明自己的学习心得、感悟,最后教师再对学生讲解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总体来说,效果不错,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不看书,不勾画知识点,一味的聊天、扯淡,东瞅瞅,西看看,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就是不学习。等到找同学上去讲的时候就开始嚷嚷还没看完呢,很是头疼!

  其次,在台上讲课的同学虽然课前有让他们准备,但可能是紧张的缘故,他们在台上讲的时候不能自由发挥,条理不清,思路不畅,而且和下面的同学交流甚少。有的时候台上同学已经开始讲下一个问题了,可是下面的同学还停留在上一个问题上,不知台上同学到底在讲些什么,真替他们着急!

  第三,同学讲课的时候课堂气氛很活跃。可是,这活跃里面却有很多人是在起哄。庆幸的是,通过这次课,我发现了他们班的问题:帮派现象。大哥级的人物只要说句话,其他人肯定会附和,而且声势不小!以后上课时我就有办法了:只要制服那几个挑头的,课堂秩序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了!

  第四,有的同学讲课时声音实在太小了,以致于即使全班没有一个人说话,后面的同学也还是听不清台上的同学在讲什么,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一现象给我敲响了警钟:以后上课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声音洪亮,要让最后一排的同学听清楚我所讲的每一句话。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而不是我自己一人在讲台上表演,其他人在下面“看戏”。

  以上便是我初试新课改教学模式的一些感悟、教训。相信有了这次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逐步改善,将课讲的越来越生动、有趣,让学生开心地学、主动地学!

  20xx年3月25日至28日,我与另三位语文教师来到贺州聆听了全区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比赛课。这次展示的全区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一共有15节,选手们是来自广西各市县的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内容均选自一、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基本都是以指导识字写字和整体感知课文为教学重点,但教学设计却各显特点,可谓精彩纷呈。其中我最欣赏的有三节课,分别是桂林麦茜执导的《欢乐的泼水节》,柳州林娟娟执导的《鸟岛》,梧州龚岫云执导的《数星星的孩子》。

  下面我重点谈谈柳州林娟娟执导的《鸟岛》这节课。

  首先,林老师优美动听的`声音和标准的普通话,让我耳目一新、陶醉其中,相信全场听课的教师和同学也与我有同感。同时,我深为林老师所任教班级的孩子感到骄傲和荣幸,因为听林老师讲课一定是一种美的享受,所以听课率应该是很高的。此时我看到林老师的简介,原来她曾荣获全国美文诵读比赛一等奖呢!

  第二个亮点,是林老师进行书写指导时,巧妙地把生字的书写重难点编成了儿歌,听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突出了每个生字的书写技巧和具体要求,非常具有实效。比如“离”字这样教:一点一横长,点压竖中线,撇点交叉在中间。下面的“竖、横折钩”要扁宽,“撇折、点”藏里面。瞧,经过林老师一笔一划的边写边说,孩子们都牢牢的掌握了“离”字的写法,这样的教法多有趣也多有效啊!

  第三个亮点,是随文理解词语意思,进而指导感情朗读。低年级孩子对词语的理解是有限的,怎样突破这些难解字词呢?林老师采取的是“课件演示,朗读感悟”的方法。比如“陆续、筑巢安家、养育后代”这三个词语,本是比较空洞难解的,但经过直观的课件演示,让孩子们看到鸟岛上鸟儿成群生活、繁衍的情景,使得孩子们自主领会到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而且通过造句、朗读进一步加深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效果非常理想。

  还有其他老师一些课堂的精彩,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此次前往,真是不虚此行啊!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4

  语文就是字词句短篇的逐步积累,二年级是基础知识积累的阶段,重在抓基础,也就是抓课本,上次的教研活动中,张校长强调要把握好两个百分之八十五,只有抓住了这两个百分之八十五,才能让学生把基础打实。因为语文的知识点较为零碎,所以我们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这不仅包括课堂上、学校里,也包括课外的积累。

  想要学生做到课内外积累,首先让孩子们爱上学习。爱学习是学好习的基础。我不喜欢"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这样的说法,因为这样会让人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学习好像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就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大推动作用。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比如简单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让每次的听写满分者组织学生听写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让他们乐学。

  其次,会学习是学好习的保障。不少孩子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灵活流畅,就是掌握了适宜的学习方法。可以在班里让学习好的孩子经常给其他孩子传授些好的经验,比如快速背诵的诀窍、持久记生字的方法等。通过交流总结,让更多的孩子在学习中不再吃力,也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特别关注孩子们写作业的方法。作业是训练自己独立思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我要求做作业时一定要坚持做到:“看书时不做作业,做作业时不看书”。这种做作业的方式实际上就是考试了。习惯了这种要求的同学,到真正考试时,一点都不会紧张,一定会得到好成绩。做作业时,要象考试那样,字斟句酌地审清题目,看清楚题目的要求,然后作出全盘考虑,理清头绪。下笔前要考虑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遇到较难的题目,还必须反复思考,在草稿纸上列出解答的步骤,最后有把握了,才下笔做在作业本上。这样做出的作业才有条理性,质量才高。对发回来的作业本,要认真阅读,及时定错,日日清错题。对于特别重要的题,要求准备错题本,并要好好保存,以备以后复习用。

  第三,老师的.监督管理,孩子们需要多督促,对于背诵、字词等基础知识,应该做到日日清,经常复习,这样才能记得牢固。

  最后,课堂上多让孩子们练习说,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达到句子练习的目的。同时,我们组在组长杨老师的带领下,经常让孩子们练习插图练笔,让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事物画出来、写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我们鼓励学生平时多读课外书籍,在阅读课上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阅读。只有这样,越往高年级走,孩子们才能越轻松。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5

  用了一周的时间,将思维导图阅读完毕,书中有这样一个比喻:一位使用者在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的时说,这就好比,我开了一辈子的车,可车窗玻璃是脏的;突然间,思维导图替我一下子清除干净了。其实,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实践着思维导图,为什么,婴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说的第一句话基本都是“妈妈”,为什么是“妈妈”呢?因为妈妈是思维导图的中心!从她这个地方开始,向四周发散出爱,食物,温暖,保护,输送和教育,因此,婴儿根据本能在内部形成思维导图,从他出生起直至其整个一生,从每个发散中心开始,生出一个个分枝和联想的网络,最终发展成为有知识的成人躯体。从我们开始接受教育开始,老师就会给学生三项规定,听话、合作和变化,这三项指令在思维导图中的对应物是”接受”,”应用”,”适应”,其实,在我们接触陌生的事物之前,首先做的一般是模仿,慢慢地可以应用,最终,加入自己的一些创新以及技巧,游刃有余地去适应这个陌生的事物,这是大脑地一种思维模式规则。而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无非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会将你带入一个未知的世界,你可以极大地发散你的放散性思维,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它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殊:

  (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

  (3)分枝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枝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枝上;

  (4)各个分枝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一直认为,自己或是偏左脑或偏右脑的人,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在某方面不行,只能说明,我们要在大脑技巧某方面下功夫。所以,障碍都是自己设定的,如果你想逾越,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其实,包括本人在内,一直也是做线性地笔记,最后发现,很多东西,基本看着都没什么兴趣,同时,印象也不深刻.同时,大家想过,为什么开会的时候,很多人容易睡觉,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内容不精彩,还是记一条条地笔记太累,归根结底,是大脑处于懒散状态,目前地内容,以及自己记录地内容根本不能提起激起大脑产生兴趣.自然瞌睡虫会光顾喽!大脑的潜能是无穷无尽地,而真正发挥大脑这种能量的方法,无非就是利用思维导图,选取一个中央图形,不断地进行拓展,填充,你真的会发现不一样地世界,感谢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巴赞!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6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与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汇报给大家,望大家能予以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

  一、真诚欣赏是阳光,方法得当巧表扬。

  初四的孩子,所有的硬暴力在他们面前,全都有了免疫力。想到:寒风让人裹紧衣服,暖阳让人自己脱下衣服。当外力无法改变他的时候,就先让他的内心变得柔软,温暖是会让人主动发生改变的。于是,我在课堂上讲完知识点安排学生:“大家开始巩固,将知识点背下来。”最多一秒,我便开始了大规模的表扬:“周芳冰动作真麻利,姜喜燕声音真洪亮,杨路平一边背一边动笔写的这个习惯可真好……”就这样,被表扬的孩子背得更认真了,没被表扬的孩子借鉴我表扬过的优点,也行动起来;本来无精打采的孩子也积极地巩固掌握中。我在孩子们背的过程中,只要发现学习差的孩子有一点点优点就马上大力表扬,他听了之后必然做得更好。慢慢地,我看到学生的优点越来越多,学生学得越来越愉快,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好。

  二、自我监督促成长,图表也来帮帮忙。

   中考语文中加大了古诗文背诵积累的分值,这要求不仅要记得牢固而且要写得准。每节课结束时我都布置下节课要听写的内容。上课后先进行考试,每节课10道题,每道题10分,错1个字本题0分。试卷让学生互相批阅,学生每次批阅不同人的试卷,感悟不一样的书写,对照屏幕上的答案批阅后写上分数,还给本人,取消屏幕上的答案,学生独立改正。

  我强调:(1)自己发现没有批出的错误,用不同颜色的笔改错后不再扣分,需要有老师的签名;(2)老师下课后进行二次批阅时,一旦发现没批改出的错误将给批阅人双倍扣分,(3)没有修改对的错误,给该生双倍扣分。一率判0分。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批改的和被批改的,都慢慢关注了细节。

  同时为了动态管理精心批阅的小测成绩,我让学生画了一个坐标轴,粘在桌子上, X轴是一个月的在校日期,Y轴上是10到100的数值,每天的测试成绩用红点做好标记,并写上分数,将每天的红点连成折线,每周每月的检测成绩就会一目了然,课间大家也经常会晒一下自己的统计表,想知道竞争对手的成绩,只要到对方的桌子上看一下,便清清楚楚。学生相互比较,看到自己的成绩不如别人,便悄悄地用功了,等到自己再晒表的时候,就有了底气。

  我经常会在讲课结束,学生巩固的时候,随时了解每个学生近期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并定期将学生的成绩飞信给家长,也引导家长用什么方法帮助孩子学好语文,这样家长也变成了我的助手,渐渐形成良性的循环。凡事只要用心,便会渐入佳境,发展的前景就是无限光明。

  三、自我肯定源动力,档案存留掌中宝。

  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我让自己做一个有心人,存储档案,并且将档案不断展示给学生成为我的掌中宝。

  我每天每节课都有一张档案纸,上面有三类签名,一是当堂知识点背记优秀和没有背上来的学生签名;二是作业优秀的学生和进步大的学生签名;三是课堂抢答好的学生签名。

  我是这样操作的。对学生的作业我坚决做到逢做必批,逢批必留档案。课堂合理安排时间,我批作业全是课堂上的面批,讲完知识点后,让全班同学巩固,我批完一排就开始提问,没背上来的同学自己将名字签到档案上:日期,上课提问没背上来的同学,然后是他的个人签名。然后背下一个知识点,我开始面批下一排的同学,在批阅的过程中,一批书写认真程度,二批答案的个性化,三批问题的圈画。因为抄袭的答案都有相似性,所以,我一看就明白,只要是抄袭,就是没完成作业。

  优秀的学生在档案中写:日期,作业优秀的同学,然后是他的个人签名。写得稍好点的成绩比较差的同学,我也给他个优秀,因为是学生的个人签名,他心里的美,可以从他的脸上看出来。讲题时,我对个性化,但准确的答案大加赞赏,这样,学生抄袭的现象越来越少。初四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少了,我提出问题后只要是能抢答到的,我都会让学生自己签名存到档案中。所以,只要是我提问,每个问题都会有至少2个的抢答同学。档案每天连同成绩一块用飞信汇报给家长,所以,孩子们都十分看重自己的档案。一月一统计,一总结,一通报。

  四、阅读理解炼能力,巧妙约定偏科生。

  初四中考阅读理解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讲清答题思路和知识点,练习提升是关键。我安排学生每周做三个阅读理解题,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可是现在想找答案,百度一敲全搞定,这样的作业毫无价值,也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我告诉学生:成功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不要害怕做题中出现的错误,我们要做的是开始出现了很多错误,通过做题目,慢慢减少错误。

  怕吃苦的人吃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吃苦一阵子。班里有两名总成绩优秀,语文偏科的学生,一个是因为作业完成不好,一个是因为测试成绩不突出,所以我们做了一个约定,以一个月为期限,只要测试成绩不是满分,档案中就是0分,如果是满分就是真正的满分。

  这俩孩子对每次考试真是用上了全力,争取次次满分,只要有一次是90分,我便给他改成0分,他们告诉我:“老师,下一次,一定一定是满分。”回去不用督促,自己用功去了。接下来马上要进行阶段测试了,我们又商定,如果成绩在105分以上,这项规定便从此取消,不用问,他俩又自己努力去了。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走近学生,肯定优点,巧用方法,方能换来学习热情;走近学生,反思自我,调整教法,也能换来教学成就!

  三年级作文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难点中的难点。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为了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本学期我做了以下的.尝试:踏踏实实地立足于教材,吃透教材,深刻领悟其内涵,突破形式的约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围绕教材稳打稳扎地开展习作教学。

  一、立足文本,以阅读教学为基础,读写结合,习得写作方法。

  三年级学生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应首先教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习作方法从哪里来?实验教材注意内容的整合,每个单元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每个单元的习作也是紧扣专题设计的。所以我们应充分把握教材的这一特点,立足教材,扎扎实实地组织阅读教学。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收获:课文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是怎样写的?以上问题不仅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所在,更是习作教学的根本前提。学习是为了运用,只有学习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在这三个方面有明确的认识,到他们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心里才会有一笔清楚的账:“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怎样写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

  因此,进入三年级以后,每次学习课文,我都要抓住课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做文章,精心设计,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精妙的表达方法。不仅注重课堂小练笔,更注意把学课文与教习作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方法。比如这一学期第二组课文讲的都是名人故事,习作要求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重点了解了文中事件的过程,知道作者为什么写那件事,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时他们才知道要写值得写的事,把事情想清楚了再动笔写。

  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忌讳讲解语言、文学及写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避“超标”的嫌疑,觉得只要课程标准中没有的,我们都不应该讲。但实践证明,在合适的时机,很多东西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不术语化,学生是完全接受得了的。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些知识也是学生必须逐渐掌握的。语文教材里的课文都是专家精心选编的经典篇章,犹如一座散发着光芒的巨大宝藏,有许多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完全可以不避嫌疑,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归纳,并用来帮助自己写好作文。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习作方法就是作文的“规”和“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习作方法,写起作文来才会游刃有余。

  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习作内容从“不自由”到“自由”。

  实验教材在习作编排上,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内容上的限制很少,习作内容宽泛。但同时带来一个弊端:三年级学生刚刚学写作文,习作方法掌握得少,取舍能力有限,他们很难在自由确定习作内容的情况下通过一次练习就达到单元习作训练的目标。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我突破教材,对一些单元的习作内容进行拆分,由规定统一内容“不自由”地写,到习得方法之后“自由”地写。

  第一组的习作内容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太丰富了,到底写什么?该怎么写呢?刚开始我认为学生肯定很多东西可写,于是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己喜欢什么课余生活就写什么,学生开始写作时,我作了一翻指导后就让学生自由写,有一位学生写了十分钟,才写了几个字:我的课余生活是钓鱼,一有空我就会和爸爸一起去钓鱼。我巡视了一周回来再看他的时候,他也还是那几个字。

  我觉得好奇,如果是自己经历过的肯定有话可写,没可能十分钟过去了,也还是那几个字。于是,我低声问他:“你钓过鱼吗?”他说:“没有。”我说:“没有钓过鱼,你写钓鱼干什么?”除了他,还有几个同学都是凭空想像来写的,都是写些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我想到这个“自由”有点不可取,于是我重新做了调整,缩小习作范围,要求学生统一以“有趣的课间活动”为题,写一写自己课间活动时最喜欢的游戏,帮助学生找到了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这一下学生有话可说,知道该怎么写了。作文评改后我又布置大家周末做一次家务劳动,以“劳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方法之后,再来进行第三次作文:课余时间我们除了做游戏、参加劳动,还有哪些喜欢的活动或印象深刻的事?请你写一写。

  习作内容从“不自由”走向“自由”,不仅让学生更快地学会了表达,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多次练笔的机会,进一步加强了习作训练,能够更好地达到习作教学上的学段目标。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又如在教学第五组习作“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时,我发现这一专题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决定习作内容,学生虽然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但受年龄及阅历的限制,根本无从下笔,结果作文变成了摘抄资料,失去了习作的价值。

  因此我把习作内容缩小到极小的范围,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这两个节日,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熟悉的,而且中秋过刚过了不久。在这种情况下,习作内容虽然变得不自由了,但由于降低了习作难度,学生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他们也由此发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浸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值得继承和传扬的!

  三、走进生活,亲身实践,让习作素材变得更加鲜活。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习作素材从生活中来。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走进生活,亲身实践,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积累丰富鲜活的习作素材,培养一颗细腻、善感的心。在教学第六组习作“风景优美的地方”时,我让学生和自己的父母利用周六、日的时间走进我们美丽的家乡,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很多学生都亲自去看了增城广场、增城公园、派潭的白水仙瀑、正果的湖心岛……把自己所看到的、感受到的真实地写出来,虽然谈不上什么文采,但让读者看了,有种亲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收获。又如在教学第四组的观察日记时,我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先走进生活,观察自己想观察的、感兴趣的东西。

  有的学生利用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的机会,去亲近大自然,观察了蜗牛;有的学生观察了小蚂蚁;有的观察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有个学生这样描写自己观察到的小蚂蚁:小蚂蚁真有趣,小小的身体也分成了三部分,头上还有两根有趣的“胡子”。大部分学生都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写具体。

  四、 想象作文,自由习作的“天堂”。

  在教想象作文时,不少教师爱向学生强调“合理地想象”。什么叫合理的想象?三年级小学生的想象是很丰富甚至是离奇的。当然这“离奇”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来看的,对于孩子而言,只要是他们想得到,一切想象都是合理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以“合理地想象”为枷锁,禁锢学生的思维,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

  三年级教材中有不少想象性作文,如第七组的“编写童话故事”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地大胆想象,比一比谁的想象最奇特,谁的想象作文写得最有趣、最吸引人。老师的激励打开了学生思想的大门,想象王国变得更加绚丽,异彩纷呈。不像以前那样,总是写什么龟兔赛跑呀、比本领一些旧的童话,这次有的学生写小猪生病了,小兔子过生日等新的内容的童话。

  训练学生获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凑效的,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扎扎实实的的训练中下功夫,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今天语文课上的教学内容是练习2的口语交际——采访。学生可能在电视上看到过采访,但自己应该没有经历和实践过。我先让学生读题目,提取有效信息。学生知道了采访的四个注意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要确定好采访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要得体

  4.要把采访的内容记下来

  在安排学生现场练习采访之前,我临时想到自己昨天出去听课后接受的采访,于是把过程描述出来跟学生分享。学生很是欢迎,目光灼灼地盯着我,摆出听故事(看好戏)的样子。我先说,有一位领导通知我,要我接受一个采访。学生立刻“哦”了一声,插嘴说“这是确定采访对象”。我接着说自己不知道说什么,而领导叫我随便说。学生困惑了,这是没有采访提纲啊!然后采访就开始了,一个工作人员举着话筒对着我,另一个工作人员扛着摄像机对着我。学生明白,这是要把采访的内容记下来。然后差点就没有然后了,我说我们三人大眼瞪小眼地看着,谁也不开口。学生笑了,知道还是没有列好采访提纲的问题。我小心翼翼地问他们,你们是要问我什么呀?摄像工作人员这才抛出一个问题:“就说说你听课的感想吧!”我于是从上午听的课开始说起,才说了一句“我今天上午听了三节课……”摄像工作人员打断我:“直接说听了下午的课的感想吧!”对此,学生直接叫起来:“没礼貌!”上午上课的是我们乡村小学的普通教师,而下午上课的是专家,原来他们采访的目的是想了解专家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传达情况。学生对照采访的四个注意点,对我接受采访的过程品头论足,很是感兴趣。虽然因为插了这么一曲,使课堂现场采访的时间缩短了,但我觉得学生的收获并没有缩短。学生对采访的认识更直接,更生动。

  教学练习1的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我也是这样做的。我先示范介绍,不读参考书和《课课通》上的资料,而是把自己暑假去湖南张家界玩所了解到的有关苗族的知识分享给学生:讲了苗族人是蚩尤的后代,所以他们不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讲了他们怎样欢迎宾客,除了敬献美酒和歌舞,还需要客人的对歌;讲了他们怎样过自己的节日,讲了苗族女子漂亮丰富的银饰和神秘可怕的养蛊放蛊的传说。再配上当时所拍的图片,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赞叹不已,对苗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轮到学生自己介绍某个民族时,也不由自主地用到了自己旅游中的见闻,介绍得多姿多彩,个性鲜明。

  教师将自己的阅历当做独特的教学资源来使用,我觉得更有情趣,更能吸引学生,也能生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7

  这一星期教学任务结束了,我在一节语文课上随堂听写了本单元的生字词以及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很多学生出现了有很多的错误,学习效果不是十分的明显,这不由得使让我非常生气,责怪学生的笨拙,来解我心中的怨气,但过后我总会后悔。是不是自己太急了,没有耐心,这不免让我想起一句话: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不能按照我们的标准,我们的意愿去要求学生,更不能当孩子做得好时,我们就心花怒放,当孩子做得不好时,我们就不管不顾的批评指责,挖苦呵斥,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表现。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都不能完全一模一样。当然每个孩子间的差异也是一定存在的,他们都有自身的优势所在,也有自身的弱势不足。对于不同的学生,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我们的.要求就稍微高一点,要求稍微严格一些。而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拉他一把,慢慢的等等他们呢?我想我应该多看看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强势,让他们最终各得其所,各得其乐,进而继续发展下去,我想,这才是教育的内涵,是其终极目标所在。我们唯有平心静气的从容做教育,尊重孩子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让他们成长着并快乐着。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8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标准中又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

  三、寻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要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为此,教师需要经常结合阅读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动向。一次,新的语文书发下后,学生新奇,从头到尾把它读了一遍。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衣袋里塞满了虫子?”我翻开苏教版语文书第九册,看到了《塞满昆虫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来课外阅读兴趣的根源就在这里。于是,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故事来阅读,跟学生一起,在网上观看科学家研究科学录像和影片。这样,科学家热爱科学的精神,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领悟了。

  四、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要讲究最佳机会。这一最佳机会,因学生、教师、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话,教师要根据教学意境来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佳机会。这个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学生阅读兴趣应处于高潮、亢奋的时机。每天早晨,我一到学校,就去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天,我偶尔听到两位学生在争论谁学的古诗多。一个说:“我会背于谦写的《石灰吟》!”另一个说:“我会背王冕写的《墨梅》!”一个又说:“我会背王维写的《鹿柴》!”另一个又说:“我会背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我豁然开朗:原来,读书兴趣的源泉就在这里——听和看。于是,我赶忙从学校的阅览室里,借来了十多本《古诗集》,发给学生轮流去读。在几个礼拜中,全班12位学生,都把十来本《古诗集》看完了。正在此时,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会。结果,同学们争着朗诵,多的能朗诵三十几首古诗,还有声有色。趁此机会,我向全班学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可以每周一次,去阅览室借书看。一时间,班上读书之气蔚然成风。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通过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

  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

  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

  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

  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

  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总之,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其意义、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课外阅读“天地广阔”这必将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又一新篇章。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9

  回顾一年的工作,收获颇多,我有四点体会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学习前辈经验,认真吸收消化,是进入教师角色的捷径

  以前,我认为只要专业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当老师了,其实不然,教育,不但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过程,所以,仅有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教育局领导为了使新教师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安排师训中心和学校相互配合,举办了多次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在首次集中培训中,不但向新教师讲述了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班主任工作常规、教师形象、语言要求?关内容,还特地邀请了优秀教师前来讲课,有优秀新教师的经验介绍,同时,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师训中心还聘请了各学科教研员,分学科对我们进行了学科教学常规讲解,特别是如何备课的指导,教研员还指定有关内容要求我们进行现场备课、交流,并对我们的备课情况进行点评,让我们初步懂得了如何备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为开始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每一节课,各位老师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无论教学设计或教学效果,都是无可挑剔。在这条不断探索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的是谦虚的请教和经验的积累。

  二、吃透教学内容,做好备课笔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这也同样适用新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你的第一堂课,一定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素质和魅力,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将会对今后的教学和你在学生中的形象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要生动活泼,朗读要声情并茂,板书要工整美观,讲解要深入浅出,仪态要落落大方,表情要富于变化。另外,对于小学生加点小道具、小奖品、小竞赛,会让学生觉得鲜活。小故事、小笑话、小谜语会让学生感到快乐。总而言之,要尽你所能走好第一步,如果第一堂课你能让学生喜欢你,佩服你,那么以后的路就顺畅多了。

  三、融入教学环境,掌握学生特点,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所以,这些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都不是很理想。更严重的是,很多学生都对自己缺乏信心,上课的时候很少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就连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是一样。

  作为教师,我不妄想在一开始就扭转这个局面,最需要做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名字,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你认识并关爱他,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直呼其名都显得更有效果。要记住学生的姓名,有几个小窍门:比如画出学生座位表,强化记忆,必要时,也可以把它放在讲桌上或者办公室里,有空就看一看;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脸部特征认真纪记忆。还应该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状况及其家庭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你的爱心如同阳光,要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到温暖。要细心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鼓励、表扬。要经常不经意地说出某个学生的一件值得称道的小事,使他经常受到鼓励。不知哪个激进的教育家说过,有时候我们对待孩子,要“昧着良心说好话”。初听这句话,觉得有些偏激,细想想,如果出于爱,出于从心底里的赏识,有意识地夸赞一个孩子,夸到他“灿烂发光”,有时真的能奏奇效。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等等。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也曾经一度苦恼过、迷茫过。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我们班里的一个学生。她是个相当腼腆的女孩子。胆小孤僻,沉默寡语,平时和别的'同学也不太来往。在学习上,她显得很吃力,作业本上错别字一大堆,作文更是写的让人不知所云。成绩的不理想导致了她的自卑,更不愿意和同学玩了。通过了解,我发现她是可怜的孩子。她的父亲在她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不久母亲也弃她而去,将她抛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现在她们家里的收入就是靠爷爷奶奶收废品,勉强糊口,生活相当拮据。作为老师,我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但我更加明白,这个学生不能再这样下去。重拾信心,快乐成长,是她重新拥有快乐的唯一希望。所以,在学校和课堂上能让她表现一下,给她一些锻炼的机会,也许会把她感染了。我就在上课时,针对课堂上她不敢举手的情况,开始利用积极的暗示,如给她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示意的眼神,让她觉得她并不是被爱遗忘的角落。下课后,引导她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她明白,其他同学能做到的,她也一样可以。渐渐的,这个孩子上课举手积极了,下课也能和同学们玩成一团了。虽然作业正确率还差一点,但我想,只要我努力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引导她,用一份真诚的师生情去感动她,她一定会像天使一样健康快乐!从这件事情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每个学生都是天使,只有关爱每一个学生,才有充满人性的教育。

  这一年来,从陌生到熟悉,我开始融入到学校这个集体中,在和教师前辈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学习到了他们那种甘心奉献、默默耕耘的高尚情操,从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教师都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与智慧。与他们相比,我自愧不如。一年,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的从教之路任重而道远,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后,衷心感谢教育局的关心以及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让我们新教师能快速地成长起来。同时,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0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本学期我对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的研究。

  1、在教学中,我根据自己的语文教学经验,再结合班上的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

  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

  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些要求是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不必老师布置。老师只要作一些检查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就可以了。

  所谓重点预习,即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除常规预习外,老师要在课前对学生布置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讲《桥》一课前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1)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说说老汉的品格?(3)桥在文中只是现实生活中用于交通的桥吗?(4)“桥”的内涵是什么?(5)本文为什么以“桥”为题?说说课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预习的开始,布置的问题简单些,随着阅读的深入,提出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让他们先扶着老师伸出的探路拐杖,逐步走向自学之路。

  2、课前预习的其它方式

  课前预习,除了上述的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归类式预习、合作式预习、开放式预习等。归类式预习是指对于同一体裁、篇章结构相似,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师可先以一篇作为范例指导如何预习,然后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预习其他文章。指导预习的范例则起到种子、酵母的'作用。归类式预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从课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点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词等方面进行归类,再设疑解答,既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合作式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困难,学生之间可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让学生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预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访、解疑。学生在预习实践中,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课前预习要有一定的指导原则。

  1、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进行课前预习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习并不意味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措施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

  2、教师根据材料和学生的特点所制定的课前预习内容要“具体化”,而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则要“精思化”、“求异化”。所谓“具体化”,不是指翻书式的预习,而是指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提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所谓“精思化”,是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预习时,可把自己的想法、怀疑一一提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听课时,通过老师、同学们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思维兴趣;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应集中追求解答问题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课前预习的效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部分学生来说,课前读书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作业。其实,课前预习如果能读上三遍课文,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在探讨如何提高课前预习这条道路上,我要继续学习和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1

  这学期我读了窦桂梅老师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一书。最大的感受是,名师仿佛就在身边,这本书语言朴实,很实在,都来自于教学一线和工作积累,真情实感,读来倍感亲切。虽离名师差距很大,但能与其共舞感到自豪。

  窦老师在此书中讲了7件事,今天我要谈第三件事,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窦老师在写这件事时,写了三个方面: 一、不读,不知其可也。

  二、为儿童文学作品保留一个特殊的位置。

  三、和学生一道在阅读中呼吸。

  一、不读,不知其可也。

  教师是读书的职业,教师不读书怎会有育人的底气。语文教师更要读书。因为,你是文化的传承者。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如果没有源头的活水不断注入滋润,很快就会面临黔驴技穷的窘境。试想一个学生读一本书的话,那么有着40个学生的老师,又该读多少书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呢?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这样想问题,那课堂不是游刃有余吗?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六年级语文教几年了,每年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会,但远远不够。如果能潜下心来读几本书,会有更精彩的收获。谈读书很惭愧,没读几本书,有的只是表面,缺少内在的积淀。没读书时也不觉得自己缺乏多少知识,想教小学足矣了,可读着读着,觉得自己太肤浅了,太没品味了,更惭愧的是一个不读书的老师,会带出了什么样的学生。有时甚至是在自己点拔下,学生“自然”地生成了愚昧与偏见都不晓,太可怕了,就像窦老师说的那样,人胸中如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人世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

  我读书最深的感受是,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你可以把这种感受传达给学生,教育是什么?就是培养终生读书的人,教师如果不读书,脑子中的俗事会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大,终日被这样那样的琐事缠身,不仅不会进步,还要被淘汰,要知道,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啊。

  二、为儿童文学作品保留一个特殊的位置。

  教师不仅自身要读书,还要利用儿童文学培养儿童的母语意识。如果让优秀的儿童文学得以普及和推广,让儿童从小就认同母语,感受母语,母语文化就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根。如我在给学生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让学生真正用心用情走进主人公,与她一起体验各种情感和经历,以及你独自的体验,唤起他们阅读的'兴趣,打开思考的闸门,让孩子的内心丰富起来。反思自己以往的做法,过于急功近利———希望孩子读了书后,马上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和写作能力,没有更长远的考虑,缺乏静待花开的耐心。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我们的课堂上为儿童保留一块特殊的位置。

  三、和学生一道在阅读中呼吸。

  读了窦老师与孩子一道在阅读中呼吸这篇文章,我想今后自己要补上这一课,就是和学生一起读书,很羞愧的是孩子应该读的一些好书,我还没读,怎么和孩子一起成长,怎样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平时我和孩子谈的最多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去年年初我认认真真地读完了这本书,感受很丰富,还写了读书笔记。当时在和孩子谈这个话题时,就很有底气,也有的可谈,与孩子有共鸣,也有争执,其实最重要的是你和孩子都成长了。

  读书现在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与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以比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愿我们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读书吧!享受生活的快乐,拥有诗意的人生。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李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在教学中设置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对学生们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作用下,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李教师总是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同时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李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说的真完整”“你说得真精彩”等,这样的评价语言带动其他学生。李老师在这时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会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不是教师独霸天下的舞台,不是教师尽情发挥的课堂,而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课堂。李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总是会调动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为学生展示才华搭设舞台:包括听、看、说、读、思、写,唱、跳、演,画、做、玩。李老师经常搞同类词语联想,对对子,猜谜语;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搞唐诗书法比赛、名篇朗诵比赛、激情演讲比赛;在学习了经典作品之后进行点评推荐佳作、概要介绍名家、进行作文竞赛、改编课本剧、模拟表演。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都会设计成学生展示自我的不同舞台,这样不但可以使课堂“活”起来,也提高了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在体悟中内化知识。

  语文课堂教育的最大魅力在于:体现出“人文关怀”,“放射出人性光芒”,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这才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李老师将会在她的语文课堂上继续她的不懈追求!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3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小学语文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料、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较传统的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设计不合理当前,仍有一部分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把握不准确,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设计不合理,忽略课前设计和课后设计,不能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无法提升其学习兴趣。

  2。教学资料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大多能根据不一样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资料,但教学资料和主题偏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仍有发生,忽视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超出了小学生心智成长和生活阅历水平,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显得枯燥。

  3。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本事和运用本事的培养与发展。针对这一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可是总体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除了存在形式化的弊端,还存在教学过于自由放任的问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可是没有具体而充实的资料和有效的课堂组织。有的'教师则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不管什么教学资料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主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手段单一。教师缺乏主动性,只是选择陈旧的教学方式去管理学生,教学气氛沉闷,语文教学显得乏味,不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无法提升。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小学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本事和合作创新本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高质量备课,合理设计教学资料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性工作。教师要依照课标与教材进行高质量的备课。一要吃透教材,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征出发,设立具有弹性的课堂教学资料,科学制作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二要研究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性格特征学生的需求,选择富有时代气息的、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就在生活中。三要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注重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2、创设多元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经过各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参与”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一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为重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学习需求,创设多元的情境,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适合的方法。二是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相互启发,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思考本事。三是根据教学资料科学设定相关活动,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教学与参与式教学,开展竞赛、小组讨论等活动,实施创新式管理,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方法要适应课标理念的发展、变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善。教学中,教师除了应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与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不仅仅能增加课堂容量,并且能化抽象为具象,使教学资料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利于学生获得明确的感知,更好地理解、掌握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4

  寓言中的故事是形象地描绘,道理是抽象的概括。小学生思维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寓言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寓言形象。这方面可从四个方面引导。

  1、领会寓言里形象的语言。

  寓言和其它的文体一样,也是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的。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寓言。例如《亡羊补牢》,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后悔”“还不晚”、 “赶快”、 “结结实实”、 “再也没丢过”等这些形象的词语的含义,说明它的作用,从文字中掌握养羊人知错就改的形象。

  2、想象寓言里的艺术形象。

  寓言有明显的比喻性,作家总是把所包含的整个事件当作一个比喻,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掩着耳朵盗铃的人等都是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人物或角色。我们要引导学生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发展经过、事件高潮、结果。我们要利用寓言运用的.这种表现手法,再现寓体生动的情境,要让学生仿佛看到寓言中的角色,但在引导学生想象时,不宜再扩充创造。

  3、用朗读增强形象的鲜明性。

  寓言故事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寓言教学中。我们可借助朗读手段来增强形象的鲜明性,寓言是一个很有情趣的小故事,所以朗读寓言时应用日常讲故事的口吻即可,语调轻松、幽默中带有讽刺意味。例如,我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指导学生抓住教材中的人物语言特点,如狼的蛮横,小羊的善良等等,用有感情的朗读去突出狼和小羊的形象,去加强儿童对形象的理解。

  4、观察插图深入画面的意境。

  寓言故事常常配有插图,寓言作家所创造的插图具有幽默、风趣、童话般的意境。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要重视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深入画面的意境,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为揭示寓意做好准备。例如,我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让学生联系插图朗读课文,想象当时小溪边的情景。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加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让学生感知狼和小羊的个性特点,狼的声音粗暴、凶残和蛮横无礼,小羊的软弱温驯,从而对小羊产生同情,怜悯。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5

  作为一名朗读爱好者,我认为教师要提高自身朗读水平重在平时。如果每次朗读能做到以下几点,相信对提高朗读水平会有一定帮助:

  1.状态“自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朗读之前首先要有好的状态。好的朗读状态应该是自如的,“自如”是指在朗读时神态镇定、自然,不拘谨。因此在朗读之前,我们就要养成调整状态的习惯,比如“嘴角上扬,眉毛上挑”,为后面的发声朗读做好充分准备。

  2.发声“自然”。朗读之前要先浏览文本,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情感基调。在理解中去朗读,在朗读中读出理解。比如,读一些长句时,可以先想想句子讲了谁?在哪里?干什么?将文本的意思理解了,朗读起来就会自然。

  3.遵守“规范”。停顿、语调、重音等是朗读中必须遵守的规范。所以在朗读时要看清标点,读好停连,读出意思,有标点的停清楚,没标点的不能乱停顿。比如“可他哪里知道”,有些人会读成“可——他哪里知道”,在“可”字的后面随意停顿,这是不对的.。又如,第三声声调调值要读满,问号的语调要上扬等等,在朗读教学中有许多应有的规范,我们不能“自由化”,也不能“模糊化”。

  4.重视“范读”。每节课之前都要重视“范读”的准备,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只有老师读好了,才能给学生起到示范、榜样作用。同时,这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03-29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心得04-29

小学语文个人教学心得03-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04-29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5篇08-12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5篇)12-24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精选15篇)02-08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心得06-18

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19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