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书

时间:2024-06-14 13:00:13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题开题报告书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题开题报告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开题报告书

课题开题报告书1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XX

  所在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文秘

  设计(论文)题目:《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及相关因素分析》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又恰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择业竞争的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引起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广泛重视,就业压力问题已成为相关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选题意义

  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利于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类型以及产生的原因,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减小或降低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解决办法,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承受力,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掌握解决压力的方法,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中周红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研究》一文中提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

  其中客观因素包括三方面:

  第一,高校扩招后的压力。高校扩招使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不断加剧,导致每年有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

  第二,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部分院校迁就某些专业教师开设近于或已经饱和的专业、争相开设或盲目扩大热门专业,造成毕业生结构性的过剩。

  第三,招聘单位门槛高。有工作经验这个条件成为毕业生就业难以逾越的门槛,而不规范的人才流动体制也造成很多招聘单位不愿为别人培养有工作经验者。

  主观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功利化倾向。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扭曲,出现拜金主义、官本位、东南沿海大城市就业方向等思想,给大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

  第二,期望值过高。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对自己自信对未来有较高的期望,当走入社会时他们的高期望受到社会的低接纳的打击,容易产生压力。

  第三,实践能力弱。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专业理论等知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显得相对较弱,而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院刘红波等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因素分析及心理疏导探索》一文中指出:毕业生心理压力来源多种多样,除了市场需求造成直接的、现实的压力外,毕业生对社会、自我的认识不够,以及受到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造成心态偏差,是就业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刘红波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因素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国家近年从制造型向知识经济型过渡,雇佣人员模式也因此发生转变,对雇佣人才学历要求提高。

  第二,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高校扩招、教育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等原因,毕业大学生数量猛增,同时社会经济成份变化都增加了就业困难。

  第三,大学生成长环境影响就业。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与社会环境、教学管理水平、个人素质等密切相关。

  第四,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以及家庭经济状况与就业关联。善于沟通有利于尽早融入集体,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从而适应工作。

  第五,专业和专业成绩的满意度。对所学专业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浓厚影响专业成绩,这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求职竞争力。

  刘心红在《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应对策略》一文中提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为用人单位的原因、学校的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三个方面,同时也指出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策包括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四个方面。刘心红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用人单位的原因分为三方面:首先,我国企业大多是加工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大学生提供的有效岗位不足。其次,用人单位方面强调应聘人员的工作经验和高学历。再次,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误区。

  学校的原因也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专业结构不合理,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其次,人才培养质量滑坡。再次,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足,对职业和自己的认知不够产生就业压力。

  忻国磊在《90后大学生就业压力测试与分析》一文中提出:就业压力的来源主要来自3个方面:组织和工作方面的因素、个体方面的因素和社会家庭方面的因素。组织环境和工作本身的特征是就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外部的压力因素并不普遍作用于所有的工作者,某个压力源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压力,而对另外一个人可能就是动力或优势。同时忻国磊也指出,组织环境和工作方面、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因素是在校90后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个体方面的因素感知的压力比较轻微。

  总的来说,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多种多样,来源也各不同,但主要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大学生自身不能改变客观条件,但可以通过自己对主观条件的改善来减小就业压力,多从实际行动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应对,同时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等对客观条件的影响也会引起就业方面的问题。

  三、参考文献

  [2]刘红波,赵进,欧阳九根。大学生就业压力因素分析及心理疏导探索[J]。成功(教育),20xx(09):179—180。

  [4]茹平。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及就业能力教育[J]。职业时空,20xx(06):34—35。

  [5]张延东,徐志京。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xx(02):27—28。

  [8]杨翠萍。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及调适[J]。中州学刊。20xx(04):145—147。

  [20]李丽敏。重庆市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压力承受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xx。

  指导教师:XXXXX

课题开题报告书2

  一, 课题的提出

  1,信息时代呼唤新型的人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我国传统教育以学校为主要教育场所,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记忆和理解为主要要求,以知识再现为主要目标,迫使学生接受既定的间接知识,通过记忆应付考试.从当今的工作方式和信息环境看,最关键的已不再是信息的拥有量,而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人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已越来越不需要记忆各种过期的信息,因为知识不仅有大量的积累,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大量产生,任何人无法记忆当前海量的知识和信息.

  因此,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需要人们具备基本的素质,而且要求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课程改革离不开信息技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许多地方得到了推广与实施.新课程教学特别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特点,是主动学习精神的最初源泉,也是创新意识的基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能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得教学信息的处理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能大大丰富表现力.教学中充分合理使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将更有利于教学信息技术的加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新课程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开辟了新的途经.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校园网的建成,使教师能很方便地调用网上的信息进行教学,学生利用网上信息进行学习.学生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面对网络和计算机,学生可以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提出问题,这种可参与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自主,诚实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将彻底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引起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课程改革需要信息技术作支撑.

  3,学校发展需要课题的研究.

  我校在"九五"期间,积极开展了市级课题"学习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和省级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这两项课题已顺利结题.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总结出: ⑴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设施有很大的改善.学校现有学生电脑用房两个,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与硬件设施,教师每个办公室都安装了电脑.⑵教师掌握了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部分教师能较熟练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⑶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明显的改进,科研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大大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鉴于以上情况,我校申报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这一课题,旨在通过信息技术建设学校信息资源库,创设交互平台,使学生善于利用畅通的信息渠道获得信息.运用信息技术探讨信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综合分析信息,管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实施教育对人的主体性的深层关注.

  关注个体的自主学习,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发展,这是当代教育永恒的主题.随着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其信息渠道的多样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学习情境的模拟性以及教学反馈的互动性,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物质,技术层面乃至理论层面的保障,并顺利成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不竭动力.基于此,我们选择本课题,致力于探索信息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实施对学生个性的深层关注.

  2,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课程改革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信息时代和课程改革,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做到:

  ⑴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教学活动是一种环境的营造,教学模式就是营造这种环境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目前仍是主要形式的情况下,为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以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转变.

  ⑵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为多项互动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分析事物特征,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同时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思考诱因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发挥创造潜能.

  ⑶变学生被动学习式的教学为内在诱导思维式的教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创新思维的契机,使传统意义上的'书本,课堂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从而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 课题假设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推进素质教育既要使学校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使学校教育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身发展的统一.素质教育,应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遵循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采用有效手段,创设有利环境,促进学生素质主动,积极,自主,健康地发展.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在校园信息化条件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首先确立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自主发展主体地位,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利用网络教育的公平性,自主性,交互性,协作性,创造性和资源共享性的教育环境,构造一种有利于学生主体积极互动,主动探究的自主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主体通过学习和运用前人知识经验能动地获取知识与技能,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今后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 课题基本概念的界定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产生,加工,传递,利用的方法和技术.随着人类对信息处理方式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信息技术有了根本性的革新.在本课题中,信息技术特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即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

  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教师和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如信息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信息资源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教师只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主动去探索,自主地对这些资料进行处理,分析,讨论,交流,进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展.总之,自主学习首先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发展的能力.其次,是尊重学生,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去,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促进"自我发展".

  五,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信息时代的教育观: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每个人除了在受教育年龄时,接受学校的学历教育外;在工作年龄时,为了更新知识,迎接新的工作挑战,还要接受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做到老,学到老.

  信息时代的学校观:除了学校教育,即传统学校的教室是教育的主要场所外,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网络教育将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所;也许学校应该成为终生学习的社区资源中心,也许还会变成家长教育中心和健康教育中心;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将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

  信息时代的教师观:教师角色应该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信息时代的学生观:学生地位应该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知识探究和意义建构的主体;学生应该是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信息时代的媒体观:教学媒体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即作为感知的对象,又作为认知的手段.

  信息时代的教材观:除了文字教材外,还有电子教材(如录音带,录像带,光盘)与网上教材,教材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对象.

  信息时代的教学观: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观:教学方法应该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究","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2,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是当代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提出了"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模式.他认为,在操作性活动发生后,随即呈现强化刺激物,反应就会加强;否则,反应就会减弱.强化在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可以使行为发生变化,直接控制强化物就是控制行为.他提出的学习模式对人的学习活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学习者要想获得有意义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强化",为了实现这种强化,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知道最好的学习效果,正确的学习行为得到肯定,错误的学习行为得到纠正.

  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网络信息,社会实践等获得的各种教学信息等等),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运用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建构主义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强调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获得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培养学习能力.

  4,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核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这就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最一般的定义.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要求将社会的具体要求与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正确的教学原则几方面结合起来,从而选择和制定最佳工作方案(即教案),并在实际中坚决而灵活地施行之,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课题研究的目的

  1,运用信息技术,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模式;探讨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畅通的信息渠道获得信息,提高对信息的搜索及跟踪能力,强化信息接受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2,积累大量的典型案例,为今后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广提供可利用的素材.

  3,提高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七,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教育实验法.设立各子课题,进行专题攻关,不断充实完善课题内涵.

  2,调查研究法.我们将采用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

  运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案.使课题研究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3,经验总结法.课题全面实施后,我们将要求每一个实验教师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案例及时地记录下来,写成教后记.及时总结,定期交流,以实现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八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如何建设信息资源库,向学生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教学材料.

  信息资源库是学习环境中最主要的信息资源,它负责向学生提供要学习的领域知识和教学材料,学习者可从中查询大量的信息.资源库包括多媒体素材库(文本,音视频,动画),课件库,案例库,题库,游戏库等等.它有鲜明的特点:能存储巨大的信息量;教学资源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本,图像,影像,动画,声音和游戏等;可以提供快速查询,实时存取和多路并发,满足教学的需求.它需要由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持.

  建设信息资源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开发,制作.在保证学科信息资源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由本校教师自行进行开发,研制.

  2,收集,整理.可以通过交流,协作,复制或购买等方式从其他学校或音像制作,管理部门处收集并编辑加工成所需的资源.也可以通过照相机,收录机,录像机等设备,收集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加以选择,分类,编辑.还可以对长期积累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收集,筛选,整理,转换或者从网络上搜集所需的信息资源.

  (二)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倡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本课题侧重于研究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优势,努力构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并使之多样化.

  "游戏式"的自主学习方式.

  该模式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游戏方式开展的自主学习模式.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门对游戏有着特别的爱好,在游戏环境中,他们能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不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它还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更有利于情景创设和大量信息的获取和生成,为营造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但由于小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还不很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该模式的特点是课前教师必须先做好课件的编制和组织工作.我们可以从网上收集一些益智类的游戏,语文学习游戏,数学学习游戏,英语学习游戏,或棋类游戏等等.

  2,"任务式"的自主学习方式.

  "任务式"自主学习方式是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引导学生从信息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个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全方位,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设计几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任务――自主学习――效果评价.

  (1)创设情境.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需求,社会热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名人典故等创设情境.

  (2)提出任务.我们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学习目标;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现成的学习网站的内容和结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设想,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3)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个人单独学习,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教师首先指导学习,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程序表(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知识点,学习顺序).其次展开自学(此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线索).最后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效果评价.由教师或专家组织评定,这可以通过传统的测验方式进行评价;也可以自我评价,检查学习中的得失,总结学习经验.

  3,"协作式"的自主学习方式.

  协作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之一,学习者与环境的作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作是指多个学习者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的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交互作用.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之间可以不用直接面对,而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生链接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团体.他们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像等各种符号,以此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步传递信息,加强资源共享,互相交流的目的.协作的形式可分同步式协作和异步式协作.同步式协作首先要登录注册,获得帐号,然后自由地与他人交流信息;异步式协作可以通过bbs,电子邮箱,在线交谈来实现,学习者可以先申请自己的电子邮箱.

  4,"个别式"的自主学习方式.

  我们认为,个别化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最常用的学习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其特点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这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采用"个别式"自主学习方式须做好以下三点:

  (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前准备主要做三项工作:第一,对学生分层编组.分层编组不能单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将学生的经历,行为,性格,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作为确定学生层次的依据,然后根据学生分组情况安排电脑座位.第二,网络课件的制作.网络课件类似于网页制作,应包含以下几项功能:发布资料,网上讨论,答疑,在线作业或检测,个别指导,超级链接,监控等.第三,教师对大量有关学习资料进行筛选,将有用的存放在服务器上,并针对某些内容收集一些网址,以供学生查找.

  (2)课堂运作阶段.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学生按小组坐在电脑前,一人一台电脑.网络课堂的自由度比较大,根据内容灵活确定学习方式.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①激发兴趣,引入课题.②,浏览网站,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有关网站,如: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搜狐(http://sohu.com),中文雅虎(http://cn.yahoo.com)等,利用这些网站的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搜寻有关内容.找到有关内容后,认真阅读,并结合课本和课外书籍上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学生认为有价值的就将资料下载到本机电脑的硬盘中,储存在公共读写文件夹里.③网上交流,共享资源.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访问其他学生电脑的公共读写文件夹,浏览他人从网上找到的资料.学生也可将自己感兴趣的,理解的有关信息通过局域网向同学,教师介绍.课本,课外书籍上的知识也可用视频展示台向大家展示. ④在线练习,检查成果.启动"在线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然后教师再打开事前准备好了的考试软件,进行网上测试学习情况,不同的小组用不同的试题,每小组可用十道题,分别是五个选择题和五个判断题,如果回答正确,奖励一颗星.

  (3)课后网络知识拓展.在网络教室上了一节课,学生了解到了很多的知识,但有不少学生的心中还不满意,因为他们还有许多问题要问,还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这在一堂课上不可能解决得了的.于是教师再向学生推荐几个比较好的网站,请学生课后自行上网到这些网站中去进一步查询.如果课后探索中有什么困难或想法可通过电子邮件与老师联系,到时教师再进一步个别指导,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这四种学习方式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实际使用时可以互为补充,互为借鉴,互为利用.作为组织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内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

  (三)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教育信息进行了重组和高效率地传输,处理.它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这也意味着电子教材可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需而异.现代教育中学习将成为一种各取所需的过程.因此,信息技术条件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感应,人际交流和大众传媒 ,并且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人们能够利用信息的最基本的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接受能力,即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信息知识.信息搜索能力,指掌握一定的信息检索的方法,运用基础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即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从众多的信息资料中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能力.信息索取能力,即在检索的基础上,获得原始文献,了解掌握主要信息源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善于利用畅通的信息渠道获得信息,提高对信息追踪的能力,强化信息接受,利用能力,注意信息检索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加强信息检索技巧的提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首先教会学生如何搜索网站,如何下载网页文字或图片,在学生掌握了这些技术之后,教师要结合教材,预先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只有带着这些问题,学生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登录相应的网站,搜集有价值的资料,并加以保存.当然,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是网络教学中帮助学生"信息定向"的关键.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常抓不懈,才能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 信息分析综合能力是指在人们把握已获信息的实质基础上,分析信息资料的细节,并将信息资料重新组合起来的能力.信息分析是将已获得的信息资料的内容进行分析,解释,深入每个信息层次.信息综合则是将其综合起来,对信息资料进行重新组合,寻找共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扩大学生对信息的接触面,大量地占有信息,使学生能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广学博览;使学生掌握信息知识,尤其是信息类型的区别,培养学生信息活动中的目的性,实践性;在教学中,积极开发利用信息资料,经常指导学生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分类的方法,定期对学习资料进行交流,评比,展览等.

  3,培养学生对信息管理的能力.信息管理是指为达到预定的目的,合理地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加工与规划的行为.可以培养学生以系统学习为基础,形成自己完整的信息管理知识体系.以信息知识为先导,掌握交叉学科,管理学科的知识,注意多学科的相互融合,并善于利用已有的系统知识进行信息资源管理.

  4,培养学生信息交流的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是指人们将自己拥有信

  息,通过各种形式纳入统一的,正规的信息交流渠道的能力.在教育中培养学生信息交流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搜寻到的资料用个人主页的形式展示出来;或者运用网络教学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在小组内部进行小规模交流,然后再在小组之间展开大规模交流.还可以通过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九 ,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2月——7月)

  1,成立课题组,形成研究工作网络.

  2,实验组成员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3,撰写主课题报告和子课题研究方案.

  4,相关人员培训.

  5,召开开题论证会.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XX年9月——XX年8月)

  1,各实验教师根据研究方案展开研究.

  2,定期召开实验教师会议,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3,聘请专家作专题讲座.

  4,收集各种案例,总结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9月——12月)

  1,各实验成员提交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实验总结.

  2,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情况.

  3,汇编本课题论文集,结题报告集.

  十,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制度,保证实验例会的正常进行.注重实验过程的管理,加强学习,深入研究.

  2,由校长亲自领导,选拔科研意识强,有一定科研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子课题负责人,保证各子课题能正常开展研究.

  3,提供参研人员学习的机会,引导他们将自学与外出考察学习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4,为实验研究提供充分的财力保证,提供研究经费,奖励研究人员,提高参研人员的积极性.

课题开题报告书3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课题开题报告书4

  一、论文题目: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二、课题来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WTO的成立,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使国际贸易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开始抬头。由于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既不合理又不合法,西方国家采用一些新的合理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本国利益。其中环保措施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灵活性,容易受到公众和世界各国的认同,成为贸易保护最有影响力的措施。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和保障人身安全及健康为由,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对我国农产品,纺织业以及电子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鉴于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和我国对外贸易的新问题,有必要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并提出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妥善地解决贸易纠纷的途径,这对于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推动对外贸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趋势,在关税税率不断下降和传统非关税壁垒不断被消除和规范的情况下,绿色壁垒成为了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阻碍形式。我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尤其是农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的出口,出口量巨大,产品价格成本售价低廉,为了打压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并使这种措施合理化,欧盟,日本,美国等中国出口贸易大国,纷纷采用新的贸易壁垒,特别的显著的是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近几年来,绿色壁垒的战争越演越烈,对中国出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积极寻找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新的贸易战一旦打响,新的政策措施就必须加以应对。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出口带来深远影响和巨大的效益。并对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效仿的途径,使中国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步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是加强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使企业在国外市场打开品牌,做大做强产生积极影响。

  对于我国来说,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更多的表现为我国产品的出口受到了限制。绿色贸易壁垒影响了出口市场及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垄断优势,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由,提高国内市场产品的环境标准,使我国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因此对我国的市场准入形成很大的威胁。另外,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但是资本相对贫乏的国家,近年来机电产品出口量比较大,加快发展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是我国扩大对外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是环保法中去多条款涉及机电产品的性能,排污量限制,可回收率等方面,这些影响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

  目前,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产业已构成严重压力和挑战。仅1997年我国受限制的商品价值达74亿美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绿色壁垒近年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其典型代表是日本于20xx年5月开始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和欧盟20xx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法规)。

  从绿色贸易发展的趋势来看,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力度更大,条款规定更加苛刻;贸易管制涉及党的范围更广;测和注册费用进一步提高;检测和评估技术要求更加严格,贸易保护程度更高。

  四、写作方式、内容及进度安排:

  1、研究方法

  第一,本文主要采取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借鉴已有文献的数据、相关定义及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展开。

  第二,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我们的企业实践中得以运用;并通过实践,使我们对理论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巩固。

  第三,通过了解、收集的相关数据,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分析本公司及本行业当前的出口现状。以寻找更加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2、研究的内容:

  (1)、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

  (2)、绿色壁垒发展历程及特点,以及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发展。

  (3)、绿色壁垒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

  (4)、应对绿色壁垒的意义以及对策和办法。

  3、进度安排

  (2)收集论文相关资料20xx年3月19日前

  (3)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完成20xx年3月19日前

  (4)论文初稿完成20xx年4月02日前

  (5)论文二稿完成20xx年4月16日前

  (6)论文定稿20xx年4月26日前

  (7)教师给出成绩、评语20xx年4月底

  (8)答辩20xx年5月3日14日

  五、参考的文献

  [2]于跟东。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的政治经济学探讨[J]。际经贸。

  [3]何忠伟,绿色壁垒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J]。科技导报,20xx

  [4]张小霞,于冷。绿色食品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基于上海市消费者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xx

  [5]金赛美,曹秋菊。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xx

  [6]薛荣久。跨越绿色贸易[J]。国际贸易问题,20xx

  [7]杨飞龙。绿色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xx

课题开题报告书5

  课题研究的名称:《小学低段数学课堂评价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负责人:1037

  课题研究的组成人员:

  课题研究人所在单位:

  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进行小学低段数学课堂评价策略的研究首先要立足于低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采用全面有效地评价来激励他们,才能使课堂学习高效,学生才能好学乐学。其次,针对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现状,我们也存在许多问题,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如:评价方式单一,教师的霸权主义严重,学生之间缺乏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不能体现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评价不够全面,注重对知识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评价的激励程度不高;不能很好地抓住课堂预设之外,随机出现 教学资源 做出有效的评价,更好地促进教学等等。

  因此,作为一名低段的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积极投身于小学低段数学课堂评价策略的研究,加强理论学习,善于总结自己在数学课堂上有效的评价策略,以便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对 小学低段数学课堂评价策略的界定

  课题的研究以《(20xx版)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 评价理念 为指导思想。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的课程评价,这不是仅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技艺,在关注学生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通过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建立合理、有效的数学课堂评价策略,一方面能促进数学课堂中教学目标地高效达成,另一方面能解决一部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困惑或困难。

  因此,基于课程标准对课堂评价提出的要求、低段学生的特点和我们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紧扣牢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在教师原有知识结构及个人业务素质的基础上,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主阵地,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和总结经验形成论文、教学反思等方面的教师自身的行动研究,来探究低段数学课堂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从而提高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质量,建立起适合低段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

  理论原则

  科学性原则。

  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

  实效性原则。

  从本校低段数学课堂出发,追求落实课程标准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可行性原则。

  选择的评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教学实践的思考与把握。

  发展性原则。

【课题开题报告书】相关文章:

开题报告课题06-28

课题开题报告05-17

开题报告书11-20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07-26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7-26

大学课题的开题报告12-01

小课题开题报告02-14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02

学困生课题开题报告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