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铁罐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课文1—9自然段,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初步感悟文章寓意,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揭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第三板块:学习课文2——9自然段
第四板块:小练笔
第五板块:存疑结束
除了以上五个板块的教学设计外,我还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出示课题,动画激趣。自由读读课文。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通过出示读课文要求,让学生看书本自由读文,词语闯关,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强调两个多音字。
通过一定的句式概括课文内容,渗透铁罐氧化作用。用问题“如果你可以变
化,你愿意变成陶罐还是铁罐呢?理由是什么?”来引导学生感受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再读读2—9自然段,圈圈描写神态语气的词语,同桌交流,再读体会,从而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三板块:学习课文2——9自然段,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1、抓住描写神态的重点词语“傲慢、谦虚、轻蔑、恼怒”等,读悟体会2——9自然段对话。让学生展开想象,情境表演,读读评评,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第一组对话:直接让学生做表情,分角色朗读,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
第二组对话:让学生上台做轻蔑表情,做做,读读,品品,理解感悟。
第三组对话:通过给“恼怒”找近义词,以“为什么生气,争辩什么,省略号的作用,允许争辩吗”等地连接性的问题,及重点词“住嘴”的朗读指导等,让学生进一步进入文本,品读理解感悟。
第四组对话: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2、 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练读中加深感悟。
第四板块:小练笔
通过写话,我想对————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五板块:存疑结束,为下文作好铺垫。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2
《陶罐和铁罐》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能够依据新课程理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并把学生的发展做为课堂追求的目标。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做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2、不要以己之长比别人之短,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的道理。
《陶罐和铁罐》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四大板块: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假如你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你喜欢谁?为什么?从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出他们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
第二板块: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1---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首先使学生了解“这9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而后抓住重点词“奚落”进行挖掘,“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让学生找一找、划一划,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下来,课件两次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三板块: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再深入的探究是不是真的像铁罐说道那样,陶罐破成了碎片,而他自己坚固得什么也不怕?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抓住重点句子(1、2)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抓住最后一段,知道铁罐并不刑他自己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都不怕,而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①、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②、“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第四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揭示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借此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板块: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交流。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评: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出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来,请全班同学起立,和你的同桌握个手,一边握后,一边说:“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附:板书
19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
朴素
美观
不复存在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3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却不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童话故事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想读、乐学,但要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三、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四、说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第6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三)抓住对话,深究“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有了前面的铺垫,我首先出示词语(骄傲、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宽容、不再理会)在学生齐读后进行分类,随机板书。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读课文,找找、画画从哪些语句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点拨引导:
1、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奚落”,我先让学生说说“奚落”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
2、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评议读、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几个句子:
(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四)延伸文本
我说:“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谁说句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写。(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写话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我说:“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这个作业为指导学生写作指明方向,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4
一、介绍说课的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24课《陶罐和铁罐》,是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二、教材解读:
文本解读:
《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同时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
文章特色:从课文的插图、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课文中新词较多,如“奚落、懦弱、轻蔑、相提并论”等,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对话,感悟寓意。此外,对话部分应该是本篇课文的最明显的特色也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通过对铁罐和陶罐神情和语言的描写,把一个骄傲者和一个谦虚者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是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和表演的好材料。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流逝、朴素”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朴素”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设计理念:
1、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通过多种渠道,搭建语文实践平台,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的库存,让学生在运用中发展语言。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5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陶罐和铁罐》。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来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板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检查字词,巩固新知
(三)提取主线,整体感知。
(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五) 理解结果,感悟道理
(六)学以致用,故事新编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检查字词,巩固新知
这个版块主要检查孩子们字词预习的情况,能认识并正确读出“骄傲、 傲慢、谦虚、争辩、恼怒、奚落、荒凉、轻蔑、朴素、价值、懦弱、陶罐、闭嘴、羞耻、相提并论、流逝、御厨、和睦相处”等词语,并说出哪一组是描写铁罐,哪一组是描写陶罐的,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三)提取主线,整体感知。
让学生根据提示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故事讲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 ,铁罐仗着自己 常常 。若干年后,陶罐 ,铁罐 。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奚落”一词,“奚”是一个生词,让学生说说如何去记住这个字。询问“奚落”的意思,并说说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是怎样奚落的,由此引导进入第四板块。
(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思。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五) 理解结果,感悟道理
教师直接引入结尾,并引导学生:
1.把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想说出来:
陶罐,我想对你说……
铁罐,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3.送给学生几句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等道理。
(六)学以致用,故事新编
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经过这件事情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写一篇童话故事吧!
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用语言体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适当加上神态、动作的描写,续写这个故事。
四、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五、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的《陶罐和铁罐》。我想从以下几点进行本节课的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故事,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课堂40分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建构。
二:说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光洁如新,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根据课标要求,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体现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下面我就依据这五步 ,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得以落实: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字词,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从词语中各选择一个来形容它们的性格。既是为了复习,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这样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大声读、小声读),读时注意: 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评一评,教一教对方。
( 这“评”与“教”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为了教别人而主动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能力。同时,检查了生字和课文的朗读。)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陶罐和铁罐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四人小组讨论,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参与小组的讨论,给予引导和点拨。这样,组内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启发,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小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由学生自由选择:
(1) 我想对陶罐说:
(2) 我想对铁罐说:
(3) 我想对自己说:
(评: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板书设计:
19、 陶罐和铁罐
谦虚 傲慢
↓ 许多年后 ↓
光洁如新 无踪无影
板书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交流的情况和老师引导的情况完成的。抓住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和感悟,又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可谓“一石三鸟”。
以上是本人对这节课的初步的教学思路,当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能与课前预设的完全一样,要随着学情的变化而即时调整。只有把握学情,教服务于学,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7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课《陶罐和铁罐》,它是一则寓言故事,它讲的是:在国王德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后来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山,海水覆盖厚厚的尘土,许多年过去人们发现了陶罐,把它擦洗干净,陶罐就成了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当陶罐让人帮忙找铁罐时,人们翻来覆去连铁罐影子都没有见到。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学情:
小学三年级处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度阶段,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首先,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认读“陶,御,谦,吵,素”等八个生子,会写“御厨,奚落,懦弱,相提并论,倒塌”等几个词语。
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了解文章大意。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个故事学会尊重别人,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不能骄傲,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一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读书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掌握重点字词,会叙述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重点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深刻体会故事所表现出来的道理。
为了认清教材的重难点,是学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于是我选择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会让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为什么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会不一样,然后我还会启发同学,在我的进一步领导下让同学们努力思考后,感悟出尊重别人和谐相处的文章主题。
学法:
我采用的是自主学习法和情景感悟法。自主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课堂上我会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学会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情景感悟:让学生细读课文,感受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进行对比,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得出文章的主题。
教学过程:
首先:导入语设计,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我选择激发兴趣导入法,在课一开始,我会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在很早很早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了一些故事,结果最后一个罐子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找答案。因为三年级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因此用兴趣引导法会使学生们充满好奇的去学习,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我的课堂提问设计: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后,我会提出“为什么陶罐和铁罐下场会有这么打的区别”和“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等几个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三: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活动一: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也可以让学生们进入课文感受文章气氛,加深理解并有所感悟。
课堂活动二:小组讨论,我提出几个问题,比如“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与他们的结果做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为什么?”和“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和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课堂活动三:让学生们吧这个故事演一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最后:结束语设计:同学们这篇文章的学习结束了,但这两个罐子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没有结束,希望同学们从他们身上得到启发,在以后的人生当中做一个尊重别人的人,因为只有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8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的《陶罐和铁罐》。这是篇童话故事,主要以对话形式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童话故事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想读、乐学,但要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
一、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我以读一读、找一找、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准备3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三)、抓住对话,深究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有了前面的铺垫,我首先出示词语(骄傲、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宽容、不再理会)在学生齐读后进行分类,随机板书:
骄傲
谦虚
傲慢
宽容
恼怒
不再理会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读课文,找找、画画从哪些语句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点拨引导:
1、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奚落,我先让学生说说奚落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
2、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评议读、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几个句子:
(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四)、延伸文本
我说: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谁说句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写。(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写话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我说: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这个作业为指导学生写作指明方向,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板书:
陶罐
和
铁罐
谦虚
骄傲
宽容
傲慢
不再理会
轻蔑
轻蔑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9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四大板块:
(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二) 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三) 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先由学生回忆故事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复习字词,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从词语中各选择一个来形容它们的性格。既是为了复习,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板块: 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思。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三板块: 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再深入的探究是不是真的像铁罐说道那样,陶罐破成了碎片,而他自己坚固得什么也不怕?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学生自由读10至17自然段,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而铁罐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都不怕,而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四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揭示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借此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板块: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交流。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 我们不能拿出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来,请全班同学起立,和你的同桌握个手,一边握后,一边说:“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四、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五、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0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介绍说课的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24课《陶罐和铁罐》,是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二、教材解读:
文本解读:《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同时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文章特色:从课文的插图、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课文中新词较多,如“奚落、懦弱、轻蔑、相提并论”等,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对话,感悟寓意。此外,对话部分应该是本篇课文的最明显的特色也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通过对铁罐和陶罐神情和语言的描写,把一个骄傲者和一个谦虚者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是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和表演的好材料。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流逝、朴素”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朴素”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设计理念:
1、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通过多种渠道,搭建语文实践平台,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的库存,让学生在运用中发展语言。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课文的插图,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三年级孩子喜欢童话故事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考虑,站在“每堂课务必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的角度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陶、谦、辩、恼、……”等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嘴、恼、怒、”等14个生字理解“奚落、谦虚”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说教学法
为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显语文学科的本体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体会铁罐的高傲和陶罐的谦虚,拉近学生跟文本的心灵距离。
2、质疑探究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揣摩,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一堂课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师的教,重点还要看学生如何学,在课堂上,我会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渗透“划、找、读、思、议、悟”等学法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说教程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五大板块: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学习字词 梳理脉络
这个板块我将用3个环节展开。第一个环节: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第二个环节:学习字词
我分为三个层次逐一出示,先出示:奚落 争辩 价值 流逝 朴素 挖掘
指名学生读准这些字词,再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词语,然后让学生读课文自发找出:覆灭、遗落、荒凉、惊讶等词语,积累并列式的词语。
接着我出示:傲慢谦虚 轻蔑 恼怒
让学生读了词语后,猜猜:老师为什么会把这些词集中出示,引导孩子得出这些词都是形容人物的神态。
最后出示两个四字词语: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两个词语的初步理解。
第三个环节就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写了陶罐和铁罐的事,孩子们都知道,可是什么时候呢?都发生了什么事呢?先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沉浸在文中中。我先问学生:课文写了那几个时间?相信孩子会找出“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许多年代过去了。”找出这两句话,我们就可以把课文的时间归结为:许多年以前和许多年以后。我再问:许多年以前,陶罐和铁罐在什么地方,许多年之后他们又在什么地方?分别出示“国王的御厨“和“荒凉的场地”,那么在御厨发生什么事?在荒地有发生什么事?如“剥笋”般,孩子们渐渐明白了,原来课文写了:许多年以前,铁罐在国王的御厨里奚落陶罐;许多年之后,人们在荒地上发现很有价值的陶罐,而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第三板块: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理解“奚落”的意思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受“奚落”的心情。
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抓“争辩”感悟陶罐“不懦弱”。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此板块,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重点读好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等句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
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第四板块:深入文本,研究感悟,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第五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由学生自由选择:
(1)我想对陶罐说:
(2) 我想对铁罐说:
(3) 我想对自己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我想对自己说……”目的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课文特点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这一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想法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往往也就不同。这篇课文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这三个目标的设置既提高了学生的词汇掌握量,同时也达到了从课文迁移拓展到实际的目的。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其中(2)(3)是本课的重、难点。
二、说教法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①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②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③悬念法——带着问题,深入思考
④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提问法和诵读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三年级学生受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完成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大多需要老师的指导。因而我采用提问导入,适时点拨的方法,一步一步展开教学。“万法读为宗”,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将在本课教学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说学法
我班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少数是外来务工子女,因此学生良莠不齐,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圈点生字词和勾画重要句词。这些都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再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一)讲述故事,情境导入。
1、屏幕展示国王的御厨,让孩子走进文中的童话故事。(御厨富丽堂皇,陈列着精美的瓷盘、锃亮的炊具)
2、请生自由表达自己看到御厨后的感受。
3、老师借助图片生动讲述故事,并同时在屏幕中出示主人公陶罐和铁罐。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老师对故事生动地讲述,以及在讲述中与学生的互动,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所描述的童话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挖掘词语,感悟铁罐。
1、挖掘词语,读准字音。
(1)出示题目:我要把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2)请生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板书:铁罐:奚落、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
(4)请生看板书,齐读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对于难读词语师范读,生跟读。
2、理解词语,感悟铁罐。
(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这三个词语)生再读这三个词,并围绕这三个词语理解铁罐的傲慢。
(1)师: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
(2)生默读课文,并谈自己找到的例子,体会铁罐的傲慢,对于生找到的例子给予恰当点评。
(3)小结: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
(4)师: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5)请生做个轻蔑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设计意图:文中描写铁罐的三个词语含义并不深奥,但却用得准确、传神。我通过让学生找词语、读词语,谈例子、表演来发现、琢磨、比较这几个词语,感受陶罐的傲慢无礼,使学生义会词意、增强语感,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人物的解读。)
(三)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话: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C、“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并从中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
(2)生自由表演读,体验铁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性朗读与表演。
A、师傲慢地说:“我来找一找!哪个是傲慢的铁罐?”(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请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这一句,师给予指导。
B、师:“太精彩了,好一个傲慢地铁罐!”师带着轻蔑的语气问:“轻蔑的铁罐在哪里?”(屏幕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指导一名学生一边表现出轻蔑的样子一边带着讥笑的语气朗读。
C、师:“真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师恼羞成怒地问:“谁又是那个恼怒的铁罐?”
(屏幕出示:“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请几名学生分别来演绎这个恼怒的铁罐,感受铁罐此时的愤怒。
3、领悟情感,学写词语,积累词语。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
(2)请生填词,并根据自己填的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表现出铁罐此时“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发冲冠、大发雷霆……”生每读一个句子,师都及时点评指导,要求学生读到位。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朗读教学中,老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神态、语气来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步步引导中领悟朗读的技巧,个个跃跃欲试,读出了韵味,读出了心境,读出了画面,读出了场景,读出了个人的体验。伴随着读,铁罐的傲慢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是入木三分。)
四、激情思辨,领悟陶罐。
1、师鼓弄玄虚引出关键词,师:“学到这,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了。你们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请生读这个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并范读,生再读。
3、请生读辞海中关于“懦弱”的解释,理解“懦弱”。
4、师抛砖引玉提出疑惑,生畅谈理解,感悟陶罐:
(1)师手指“懦弱”:铁罐说他要把这个词语送给陶罐,你们说老师能听他的吗?
(2)师装糊涂,问:“怎么不能?铁罐确实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还不懦弱?”
学生大胆辩驳,谈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师继续假装糊涂:“可老师还是疑惑!你们看!”(屏幕出示铁罐图片)“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图片)还是一脸微笑。铁罐都指着陶罐的鼻子骂了,陶罐还不还击,这还不懦弱啊?”激发学生再次辩驳,畅谈自己的理解。
5、师小结: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谦让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抓住词语“懦弱”,给学生卖了个关子:正话反问。师两次看似糊涂的问话,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对,激起了学生大胆辩驳,并畅谈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辩驳中领悟了陶罐的种种表现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谦让的美德,学生对两只罐子截然不同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五、配音朗读,再起高潮。
1、为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来当配音演员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脚本,请你们来演一演。你们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无声动画)
师:“今天就要请你们来当一回配音演员。文中正好有四组对话,第一组同学配第一组对话,照此类推。排练时要记住把台词背下来,还得配上神态、动作。”
2、同桌两人练习配音。
3、小组推荐配音演员:师:“有请配音演员!”(每组各请一桌同学)
4、生配音,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制作了无声动画,营造了视觉氛围,请学生担当配音演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演绎,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六、迁移拓展,深化感悟。
1、完成板书,谈感受,领悟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1)师:“哦!许多年后,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看板书!”(板书:启发 )
师:“这又该填什么呢?”
(2)生根据自己所填的板书,谈自己学完本文后所受到的启发,感悟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2、总结:看来这个故事已走进了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它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大家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听!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3
各位老师,领导:
大家好,我今天讲课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24课《陶罐和铁罐》,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体会。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篇寓言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童话寓言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接触了不少了,他们想读、乐学,而且他们有了一、二年级的学习基础,能够自己预习课文,并能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初步的阅读与分析。
但课文中描写铁罐神态、动作的几个词语以及它最后为什么消失的原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学生要通过文中的对话领悟人物的内心,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有一定的难度。
3、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5、课时分配
二课时本次上课内容为《陶罐和铁罐》的第二课时
6、教具准备
PPT陶罐、铁罐头饰
二、说教法
现代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贯彻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合作式
原则,运用十分恰当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根据本课目标和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小组合作讨论式,表演式等方法。
具体来说,我以“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其次,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与适当的鼓励,因为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这样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并且,运用表演教学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设计了如下四大板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读一读)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演一演)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揭示寓意,明白道理(说一说)
三、说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
训练重点:重视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看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如何引导参与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呢?
第一、创设语文实践情境。
如《陶罐与铁罐》以课本剧的形式,利用角色效应,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等多种手,创设语文实践情境。
第二、挖掘语文实践资源。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充分挖掘语文实践的资源呢?角色多样化,合作形式多样化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在课本剧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分别扮演除陶罐铁罐外的多种角色,与此同时,可以融入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与集体交流,在拓宽语文实践广度的同时充分挖掘了资源,营造了创意无限的课堂时空。
第三、展开语文实践过程。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那么只有展开语文实践过程才能更有效地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课本剧以“个体自读演练——小组角色合作——小组汇报交流——师生集体评议”为基本环节,充分暴露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展开了语文实践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领悟学习方法的范例。并且,其他同学的.示范与分析也是学生领悟学习方法的途径。在这样的合作与交往中,自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我上的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了生字词的认知和课文的熟读;第二课时,我主要是从课文字词的理解和深入阅读方面着手,让孩子们理解文章所
蕴含的道理,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领会其中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法国诗人拉封丹的话激起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欲望,再回顾课文,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以读促悟,感悟情感。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我设计各种方式的读,如默读、指名读、同桌练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通过读感悟陶罐和铁罐的品质。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朗读教学中,老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神态、语气来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步步引导中领悟朗读的技巧,个个跃跃欲试,读出了韵味,读出了心境,读出了画面,读出了场景,读出了个人的体验。伴随着读,铁罐的傲慢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是入木三分。)四、深入文本,感知寓意。(本课重点之一)
(四)、感悟灵魂,拓展寓意。
(五)、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五、教学设计
六、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反复的试教过程中,我对课文的思考、想法在加深,教学理念在变化,教学设计也随之改进。
一、课文主线的把握:体会人物性格,挖掘做人道理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鲜而易见。开始,我把抓人物性格作为学习的主线,让学生在寻找人物神态,反复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对陶罐和铁罐的印象。于是乎,大家对铁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很感兴趣,他们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动作、语气,把盛气凌人的铁罐表现得活灵活现。而对谦虚温和的陶罐,大家则表现得不温不火。因而整堂课的反面人物形象过于强调,突出了铁罐而忽略了陶罐。
朗读对话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服务,而人物不同性格正因对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角度、方法所引起的,这才是整堂课的核心。于是,在后来的教学中,学生不只是简单地朗读课文,停留在理解人物性格的表面层次中了,大家都有了更深的感触,陶罐的谦虚温和是因为他看待问题很全面,因此他也有了好结果。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篇课文带给学生的不只是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教给他们应该正确地看待问题,要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
二、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始终想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让学生在感悟对话中体会词语的含义,而不是由老师说出,特别是神态描写,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体会词语的内涵,如:动作演示、表情传达,朗读中体会等方式。
在课堂尾声时,有一个说一说的练习,陶罐,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铁罐,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学生在感悟文章,认识两个人物后,对他们的性格,对他们的品质,对他们看待问题不同的态度,都
有了或深或浅的想法,请他们说说想对这课文人物说的话,这是一个人文性的综合练习,在说话中学生充分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的经历中,我学习到,体验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就是这样一步步练成的,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与遗憾,但是我所学到的经验都是我今后教学生涯宝贵的财富。请各位老师多多提议,知道我今后的教学。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4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难点:
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③交流记字方法。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指导写字
①认读要写的生字。
②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a.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b.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c.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如,陶、谦。
③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④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语言实践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②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听写词语
①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②听写。订正。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5
一、介绍说课的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27课《蜜蜂》,是第七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
二、教材解读:
文本解读:
《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同时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
文章特色:从课文的插图、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课文中新词较多,如“奚落、懦弱、轻蔑、相提并论”等,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对话,感悟寓意。此外,对话部分应该是本篇课文的最明显的特色也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通过对铁罐和陶罐神情和语言的描写,把一个骄傲者和一个谦虚者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是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和表演的好材料。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流逝、朴素”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朴素”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设计理念:
1、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通过多种渠道,搭建语文实践平台,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的库存,让学生在运用中发展语言。
五、教学流程:
(一)、实物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1、出示实物陶罐和铁罐: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陶罐铁罐。
2、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27、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
(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情境,构建一个个引力强劲的磁场,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探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翻到107页自己读读这篇课文,把生字读准了,把课文读通了,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出示新词,读新词。
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一评,他们把生字读准了吗?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引导学生把主要内容说清楚: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朗读品味,内化感悟
精读1—9自然段
1、默读1—9自然段,说说陶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指名回答:陶罐谦虚友善,铁罐傲慢无礼。
3、过渡语: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陶罐谦虚友善,铁罐傲慢无礼的?请你轻声读读1—9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4、交流反馈
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交流,其中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1)出示句一:“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指导朗读:为什么铁罐那么傲慢呢?学会回答:因为陶罐不用陶做的,容易碎,而它是用铁做的,觉得自己很坚硬,不会碰碎,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铁罐那么傲慢。板书:易碎、坚硬。做做傲慢的神情,带上这种神情,谁能把铁罐的傲慢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读。
过渡语: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目中无人,陶罐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2)出示句二:“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指导朗读:谦虚的神情又是怎么样的呢?谁能带上这种神情来回答一下。指名读,齐读。
(3)理解“傲慢、谦虚”
在这两句话中请找出一对反义词:傲慢——谦虚。
比较读这两句话,分男女生朗读句一、句二。
(4)出示句三:“我就知道你不敢,你这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理解“懦弱”:谁能试着给“懦弱”找一个近义词,学生回答:软弱、脆弱等。把这些近义词放进句子中读读,说说为什么这里要用“懦弱”这一词,而不用软弱、脆弱呢?比较体会“懦弱”一词,就是指很没有用、无能的意思。
理解“轻蔑”:怪不得铁罐会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说呢?谁能带上这种轻蔑的神情试着来读读这句话。自由读,分组读。
(5)出示句四:“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陶罐是怎么争辩的呢?联系上下文说说“争辩”词义。
想想争辩着说应该怎么说,你们读陶罐的句子,老师读铁罐的句子,分角色朗读句三、句四。
(6)出示句五:“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铁罐为什么恼怒?理解“相提并论”一词,铁罐认为陶罐什么地方在与它相提并论?语言训练:铁罐自认为自己——,而认为陶罐——,所以它认为陶罐不能与相提并论。恼怒时的表情是怎样的?指名表演,理解“恼怒”。
指导朗读,恼怒时该怎样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7)出示句六、句七:“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以吵的呢!”
联系上下文理解“和睦相相处”。带上这种谦逊、平和的语气齐读。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给“羞耻”找一个近义词,想想铁罐说这句话的时候神情会怎样?把这种自以为是、骄傲的感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同桌读,齐读。
(读中有导,读导结合,引导学生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从它们说话时的不同神情、语气中,体会陶罐、铁罐的不同内心活动,不同的性格和态度,从而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1—9自然段时,有很多形象生动的形容词,理解这些词,是本堂课的重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这些词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有的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争辩”、“和睦相相处”、“奚落”;有的用找近、反义词来理解,如:“傲慢、谦虚”、“羞耻”;有的在近义词比较中理解,如:“懦弱”;有的是通过做做神情动作来理解,如:“轻蔑”、“恼怒”;有的是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来理解,如:“相提并论”,识字的方法的多样化、兴趣化,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欲望,从而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5、先读读板书上的生动优美的形容词,再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1—9自然段,可以看板书,也可以看文本,然后请四人小组分角色上台表演1—9自然段。评议是否读出陶罐谦虚友善,铁罐傲慢无礼。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从而学生学得轻松又扎实。)
(先读读板书上的生动优美的形容词,再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1—9自然段,可以看板书,也可以看文本,然后请四人小组分角色上台表演1—9自然段,这里我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运用优美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
6、师引读:因为觉得自己比陶罐要坚硬,生:所以骄傲的陶罐会看不起铁罐,师:因为骄傲的陶罐看不起铁罐,生:所以常常奚落它。
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就是“数落,看不起”的意思,板书:奚落。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一再的忍让,板书:忍让。
略读10——17自然段。
过渡语: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学生回答: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学生回答:高兴、惊讶因为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3、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
4、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交流。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齐读全文
(五)作业:
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六)指导书写
1、齐读生字,又没有自己觉得难写的字,觉得那些笔画要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指名说。
2、生试写生字
(七)板书设计:
陶罐
易碎——→永久
忍让↑↓奚落
铁罐
坚硬——→氧化
傲慢、谦虚、懦弱、轻蔑、争辩、和睦相相处、羞耻、奚落
设计理由: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主要描写的两个主人公是陶罐和铁罐、它们本身所拥有的的特点一个是易碎一个是坚硬以及若干年后它们的变化一个是永久,一个是氧化。把这些优美的词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反复识记,便于学生积累语言,库存语言,运用语言。
(八)教学特色:
1、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如在教学1—9自然段时,有很多形象生动的形容词,理解这些词,是本堂课的重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这些词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有的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争辩”、“和睦相相处”、“奚落”;有的用找近、反义词来理解,如:“傲慢、谦虚”、“羞耻”;有的在近义词比较中理解,如:“懦弱”;有的是通过做做神情动作来理解,如:“轻蔑”、“恼怒”;有的是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来理解,如:“相提并论”,识字的方法的多样化、兴趣化,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欲望,从而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又如在教学完了1—9自然段,我先请学生读读板书上的生动优美的形容词,再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1—9自然段,可以看板书,也可以看文本,然后请四人小组分角色上台表演1—9自然段,这里我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运用优美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1—9自然段时,因为这部分是本篇课文的重点,我采用读中有导,读导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从它们说话时的不同神情、语气中,体会陶罐、铁罐的不同内心活动,不同的性格和态度,从而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如学习重点句时,我出示句一:“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指导朗读:为什么铁罐那么傲慢呢?学会回答:因为陶罐不用陶做的,容易碎,而它是用铁做的,觉得自己很坚硬,不会碰碎,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铁罐那么傲慢。板书:易碎、坚硬。做做傲慢的神情,带上这种神情,谁能把铁罐的傲慢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读。又在教学完1—9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学生先读读板书上的生动优美的形容词,再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1—9自然段,可以看板书,也可以看文本,然后请四人小组分角色上台表演1—9自然段。评议是否读出陶罐谦虚友善,铁罐傲慢无礼。语文课程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从而学生学得轻松又扎实。最后在表达感受,深化感悟这一块内容学习时,我这样安排,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交流。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相关文章: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01-17
陶罐和铁罐教案03-12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2-16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3-08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12-05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最新09-24
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6-10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篇)03-16
《陶罐和铁罐》语文教学反思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