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1
20xx年4月1日,我有幸参加在石莱中心小学举办的“新泰市小学数学送课下乡级数学研讨会”活动,观摩了两位老师的的精彩教学,两位年轻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同时也带给我深深的思考。下面就这几天的听课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首先两位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精准把握。听课的效果来看,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均被充分体现和调动了起来,使我觉得有一种从未踏足的全新的感觉。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多种评价方式都非常值得我学习。教师十分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现实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其次对教材内容的熟练掌握和巧妙运用。这些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目的明确,教材运用灵活富有创造性。尤其是一些信息的搜集和利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非常乐意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参与度,使整个教学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教学效果明显。
第三参赛教师个性的教学手法和较强课堂驾驭能力。在参加优质课评比的选手中,他们富有激情、活力,有一种个人魅力。所有参赛选手的教学功底过硬,板书设计都非常规范美观,他们的语言简洁科学到位,语言基本没有重复,言简意赅,表达能力较好。并且普通话较为标准,口齿清晰,语速适中,不慢不快,对于一个问题基本不会重复说第二遍,尽量做到语言的精炼简洁。
通过听课,我感觉自己欠缺的地方太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完整.如新课导入,问题思考,重难点讲解,新知巩固,当堂检测,课堂小结或学生收获,作业布置等。
2、新课的导入要新颖,要能引人入胜。如问题导入,图片导入,情景导入等。
3、重难点要突出。讲解重难点要详细、清晰,不可累赘。此环节要能展现出自己的特色。最好要有联系生活中的事件进行举例说明。
4、要学会利用学生间的互动,以增加学习气氛和兴趣。如小游戏,小组间的辩论赛,男女生对决赛等。
5、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视频截图、实物投影、自拍照片和自画图形等幻灯片的恰当运用,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课件用的比较到位,也比较吸引学生的兴趣,促进知识内化,提高课堂效率。
6、要学会实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课堂中要对学生多鼓励、赞扬、赞赏,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投入胆识更大。如“你真聪明!”“你讲得很有道理!”“说得很不错。”“你的想象力很丰富。“把掌声送给他!””等等。
7、教学语言要尽量亲和,形体语言要丰富准确,表情要开朗,特别在借班上课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走近学生,要能融入学生之中,不能远远地站在讲台上。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任何一堂课,当我们深刻反思时,不免总是有一些不足和遗憾。我们的教学艺术也正是在这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提升。通过这次观摩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新鲜事物,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深入的进行思考,把这些教学信息内化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2
20xx年4月21日至22日,我有幸在六枝影剧院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此次会议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会上,我有幸听到了陈大伟、仲广群,钱守旺及六枝实验小学的谢全碧老师的讲座,感触很深,现将本次活动的收获小结如下:
在21日上午听了谢全碧老师的《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谢老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建筑图片,并提问:生活中还有那些三角形?学生积极回答后导入课题,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归纳出三角形的特性,并让学生动手试试四边形与三角形的稳定性。让学生画三角形进而教学三角形的画法,认识顶点和高的画法,引导学生说出高的定义。谢老师的这节课能大胆调整教材的顺序,与学生的交火候掌握比较出色,核心明确,能较好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很贴近生活,学生能比较愉快的掌握知识点,多媒体运用比较熟练,这些都是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努力的方向。
后来又听了几个老师的讲座,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陈大伟教授的.讲座。他的讲座题目是《观课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他首先要求作为老师,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要坐到学生当中去,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让教学改进的意见更加真实。还要根据需要选择观课的位置,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在不干扰教学的前提下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而且要提高观课质量,要在观课中发挥教学想象力,当好授课老师的助教。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的讲清楚老师为什么教的问题和学生广义和狭义的学生概念,最后提出了教学效率=同学们围绕教学内容的比较紧张的智力活动和有价值的情意活动时间/教学时间的公式。
陈教授的讲让我受益匪浅。我们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师生课堂生命活动质量,也经常搞公开课、达标课等活动。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多方面:虽然也有教师听课评议的相关制度,也有组织教师听课,却只是听课不评议。教师们听完课后,便各自拿起手中的笔,在听课评议表的相关栏目中要么画上记号,要么写上分数,
写上轻车熟路的评语上交,便“大功告成”。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除了制度贯彻不得力之外,教师也要承担一定责任。有些教师把听课评议不当一回事,甚至唱对台戏,说这是在搞形式主义,他们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地听课,所以致使评议无法进行或干脆不评议。或者是把听课评议搞成了开表彰大会,大家都纷纷列出某某教师诸如备课充分、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组织合理、语言生动流畅、教学课堂气氛活跃等优点,这些都是套话、空话而对缺点与不足出于碍于情面或担心对自己不利,要么只字不提,要么轻描淡写。这样的听课评议纯粹是在应付形式、浪费时间。我认为不如回家吃饭还来得实在。鉴于以上原因及现象,我认为陈教授提出的观课议课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新课程改革现已进入攻坚阶段,实现这些目标关键还是在教师,教师要不断学习、吸收新理念,并敢于尝试,成为“反思型”教师。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3
20xx年10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xx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在这半天的时间里,观摩了两位教师的数学课,使我深刻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性、艺术性。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下面结合学习,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与学生亲切沟通,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今天的学习,这一点值得我学习。
二、结合教材知识,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情境
课上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学年月日时,以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六年级的学生,老师以问题导入,调动六年级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整体回顾。他们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我今后所要学习的。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密切与生活的联系
两节观摩课都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不可分,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比如:学习《年月日》时,老师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所知道的特别的日子?自己所经历的特殊的日子?说一说自己和父母的生日?这些问题的'交流,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更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愿望。
四、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观摩课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遇到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去解决,不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尝试,主动探究问题,教学中还注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言的表达,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规范学生解答。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两节课的观摩学习中,两位教师都设置不同的问题,然后激发问题的矛盾,让学生不断深度的学习数学知识,比如,为什么1900年不是闰年?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规定和人为规定。总结数学知识时,更是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比如:学习《年月日》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发现规律。并通过编写口诀、手指操等帮助学生识记数学知识。
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领略到了优秀教师的课堂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4
20xx年4月21至2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海口市山高小学开展的“海南省小学数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评比”观摩活动,这次是我转教数学后第一次参加的观摩活动,因此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活动让我如获至宝、如遇良师,心境豁然开朗,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这短短两天的时间里,我认真观摩了11位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将自己的收获和反思总结如下: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琼海黎文媛老师利用小丽和小明正在做清洁,谁先擦完?自然而然地引出“面”这个概念。屯昌王翠柳老师,用击掌引出“面”这一概念,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自立探究,有效引导,在这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比如胡春霞、王丹丹、代巧丽等老师在讲授《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时,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小棒,从摆中明白算理;海口李小波老师、澄迈李玉龙老师、昌江李环等老师在讲授《有余数的除法》时,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草莓,在摆中明白“分到不能再分为止”才叫做余数。学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真正体现了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三、整体考虑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者的发展,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例如:李小波老师,在教学7个草莓、每2个分盘,可以分几盘?让学生围绕这个思路反复思考:原来有几个草莓?分走几个,你怎么知道的?还剩几个?可以继续分吗?抓住了除法这个知识本质的理解,除法就是连续减去相同的数量,在活动中要体现这个数学本质的东西,同时,又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坚式计算打基础。余数的教学,“分到不能再分为止”,这句话是余数的本质。面积一课案例,东方符明艳老师,格子大小要一样才能比较,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做车垫。洋浦李晓丽老师借助阿理、橘子等事物突破孩子对曲面的认识,建立对面概念的完整认识。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全省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5
9月26日上午,接到学校教导处通知,前往梅山路小学观摩学习市级数学优质课,怀着虔诚和激动的心情非常荣幸的参加了这次观摩学习活动。
上午一共有四位来自不同区县的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各位老师的展示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教师语言富有感染力,展现学本课堂,学生探究结合教师引导打造优质课堂。教师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的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课的魅力。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印象最深刻的是霍山文峰小学曹小芳老师的《去图书馆》这一课,这是四年级上册知识,本是枯燥繁琐的认识方位知识,她通过巧妙的.设计各种游戏环节、分组活动、闯关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并掌握新授知识。曹老师的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学生既有学习的兴趣,又能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一堂精彩的教学,对于教学者和观摩者而言都是一次锻炼,一次提高。通过今天上午的学习,看到了别人的上课风采,对此不仅仅是羡慕,还要把别人的风采结合自身转换成自己的风采,所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是我的终身学习目标。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6
20xx年5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XX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数学教学专业素质的机会。现在我把听课后的心得体会向老师们作一个汇报。
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观摩了7位教师的课。主要采用两人同上一节课的形式,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所执教的四个课题分别是《认识周长》、《万以上数的认识》、《圆的认识》和《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张付萍老师执教的《万以上数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感兴趣的直观实物数豆子、奥运会主场鸟巢、文字说明等有效情景,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整堂课结构严谨、过渡自然,尊重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并愉快自觉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机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王涛老师执教《认识周长》,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指一摸一摸,说一说、描一描”等环节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理解周长的含义。
索娜和顾小静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剪园、折园、画圆等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玩”,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不但让学生在做中、玩中愉快地学习,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发展。
掌握知识是发展情感,态度与能力的基础。索娜老师执教的《园的认识》时,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圆的有关知识。学生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各种方法,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节课,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并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探索知识创设情境,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条件,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活动中探索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了探讨的过程。另外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从教学素材来说,很多内容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甚至是直接从生活中得到的,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一个学生研究的问题放到了课堂上,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讨论,丰富相关的知识,非常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从教学风格上说,可以说是精彩纷呈,例如王涛老师的课讲的非常的风趣,听的学生和老师都感到非常的有趣,非常的轻松,而在轻松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老师教学水平的精湛,教学设计的精巧。从索娜、赵媛美、由宝英老师的课中我学到了:
1、严谨的数学课堂用语;
2、灵活处理课堂教学的手段;
3、扎实的数学教学基本功。
作为一线的老师不仅仅要认真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还要在这个“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怎样才能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要多学习,要走出自我这个狭窄的区域,走到蓝蓝的天空下面,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必然是明媚的蓝天!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7
我有幸参加了观摩活动,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一点点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为期一天的观摩课活动我们一共听取了来自市内各个学校5位教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参评评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式多样,有的将知识点用一个故事情节串起来,有的将知道点分散到闯关的要求中,有的将知识点融入到游戏里……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刘艳杰老师的《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就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小沈阳”引入教学内容,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时分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找规律》时,吕金颖老师利用超市、商店开业时门口悬挂的彩旗入手,引导学生去找规律,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刘子跃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学习单位体积的问题时,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再让学生用烧杯去量水,用手感知硬币的大小等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方法,能够感知物体的体积。再如慈老师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中认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吕金颖老师的《找规律》一课中,就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摆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感受规律,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有幸参加《全国苏教版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届优秀课评比暨课堂教学观摩会》,虽然南京气温骤降,阴雨连绵,但糟糕的天气丝毫没仃遮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热闹气氛。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我的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为期3天观摩课活动,我们一共听取了来自全国的15位选手的课堂评比课和6位特级教师的展示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名师教态自然,语言简洁、精炼,课堂中,他们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激发兴趣,不吝啬表扬,每一个表扬评价都恰到好处.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也各有千秋。
首先每位教师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特色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顾梦亚老师在教学《认识千克》时通过简单活动(爱的抱抱)导入新课,不仅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在不知不觉中让生感受到人的体重有轻有重,进而引出生活中的物品也是有轻有重,从而引出千克这一重量单位;还有的是华德勇老师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以最近热门的全面二孩话题导入,让生感受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很自然的引出在数学中,数与数在这样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本课所要研究的因数与倍数。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
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方面,让我特别欣赏的是吴凌艳老师上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她注重的是整合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内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学具准备了多组线段,每小组研究一组线段,有的小组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小组不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不是所有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在冲突中研究出两条线段长度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很自然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这一规律,接着动手画图验证猜想,体现数学教学的严密性,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
王恒干老师执教的活动课《树叶中的比》,王恒干老师以大方自然的教态,亲切温和的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展示出其娴熟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数学底蕴,完美地向全国数学专家及教师呈现了一节组织有效的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活动课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探索并发现一些常见树叶的长与宽的比,感受刭树叶的形状与它的长与宽的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增强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王老师的课堂诙谐幽默,激趣,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整节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确定位置》一课,设计新颖,层层递进,让生自己探索船的位置,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船的方法,不断让孩子产生学习探究的需求,最后更是将方向与距离提升到面、线、点的高度,深化确定位置的要素,整堂课站得高、挖得深、讲的透、学得好,这正是特级教师的魅力。
特级教师张冬梅老师的《小数乘整数》一课如潺潺溪水叮咚前行,沁人心脾,她不纠缠于乘法竖式如何计算,而是紧紧围绕着如何处理小数点的这一重点展开教学与练习,对于课堂上学生产生的错误,采取兵教兵的方法,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深刻。接着通过各种练习层层递进的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将所看到的所学的用在平常每一节课上,潜心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让自己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宽!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8
20xx年10月18日由教导处XX带队的11位教师,前往XX县直属小学听课。其中有6位是老教师,5位是中年教师。
此次听课学习的内容是,《普洱市20xx年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这次学习是来之不易的,是领导关心和照顾。通过这次的学习,会使自己的旧传统教学观念逐步改进。
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后,获益匪浅,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教学目的,明确了教材的本质,明确了现代教学手段,使我感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远远不足,相比之下,差距很远。
几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法的基础是自主。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探究,因此,在本节课中,几位教师始终注意激发学生的欲望。教师所起的作用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在教学中,具有创新的教学理念,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无不闪烁着创新的火花,从教学设计导学生自主合作,都洋溢着浓浓的创新热情。尤其对学生的设计和大屏幕的展示,使小学生一目了然。在这几节课里,几位老师还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巨大潜力,还将本节课推向高潮,使小学生有独特思维,大胆设想,获得了老师们的赞赏。
3、在教学中,老师还注重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此外,还设计了本节课应注重的生活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还设计了课外延伸。通过讲故事,使同学知道了怎样动脑。同时,还进行评奖活动,这样就能促进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4、以后自己在教学中,要逐步改变观念,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9
xx年4月11日至4月13日,我有幸参加xx“绿城之春”全国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观摩了天津市新华中学李庆老师、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杨如群老师上同课异构研究课及南宁市邕武路学校数学教师团队分别展示一节“MS—EEPO”有效教育学生学习方式训练课、一节初中数学“MS—EEPO”有效教育平台互动方式研究课,收益颇多。
通过南宁市邕武路学校数学教师团队的说课,上课和议课等展示“MS—EEPO”有效教育校本教研新文化,知道有效教育最常用的是要素组合方式和平台互动方式两种。根据这两种课型,教师能否交出主动权,是传统课型和新课型的分水岭,只有交得出主动权,才可能形成互动—主动—能动的局面。基于这样的理念,评课有多种方法,但传统的评课方法由于要面面俱到,虽然评课者和被评者都很累,却往往评不到点子上。有效教育的项目性评价和经典性评价两种方法。前一种评价是从知识点或关键点的强化次数、流程、梯度,以及听看讲想做和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的水平、主体互动的水平几方面进行评价,后一种评价是以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六个指标进行点评,这两种评价方法,简洁明了,便于操作,让人耳目一新。
多年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师与生、生与生、教材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评价一节课。”这些问题困惑着许多教师,参加xx“绿城之春”全国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在许多方面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让我深受启发。下面谈谈我参加这次培训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理念
传统的教学更多的强调时间加汗水的收益,作为教师要有国际视野,有科学的教育观,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科学,具有先进性和大众化。要大胆创新,要改变落后的现象,继承传统教育中的精华,学会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条线上耕耘。博采众长,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为我所用。
二、功能化操作
为期两天的'观摩研讨中,章建跃教授是对其中几节课进行了互动对话释疑中点评,其中提到了教育的经典性评价、单要素评价、流程性评价、项目性评价和学科性评价。如经典性评价“第六种教学方式”(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前瞻性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的体现。而这六点也是教师做一节课的评价标准。既以“第六种教学方式”(知1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的六个指标备课,也可以以这六个指标评课,为教师指明目标,而这样的目标是适应与任何学科的,教师可以结合课型的特点选择任何一种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灵活运用。
三、有效调控
在两天的观摩中,大家听到最多的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约定”。说它熟悉是因为这个“约定”是我们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每天都用的教学要求。说它陌生是因为在MS教学方式中,师生对约定运用更广阔,学生们在与教师的约定中体验到人格尊重,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能动性的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受到激发。例如,认为他说得对请伸直拇指和食指表示赞,错就把两个食指交叉举起来;掌心向着老师表示同意,反之表示反对;当你要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要尽量的地面向更多的同学等等。因为有了有效的调控,就可以更全面、高效、快速地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就可以变着花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避免了我们平时在课堂上的能放不能收的吵闹现象。
总之,在MS—EEPO教学实践中除了要注重专家引领和理论指导,更要强调一线工作经验的交流分享,选择MS—EEPO实验的教师代表必须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避免“花架子”、走形式,以使教育实践更具实效。通过聆听讲座,使我们体会到“三性(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三动(互动、主动、能动)”教育思想的前瞻性;通过教学观摩,让我感受到MS—EEPO的引进为课堂注入了活力与灵气以及它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学生们在互动中,体验到人格尊重、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能动性的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受到极大的激发。MS-EEPO给与会教师许多新鲜的名词、崭新的理念、值得深思的方法与策略,而这些不是一两天培训能领悟的,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研究、使我们的教学更为有效。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10
10月19日参加了由教育局举办的《数学周末教研讲堂》,认真听了吴爱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和杨红娅老师执教的《8和9的认识》的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
两位执教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为学生创设趣味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两位教师的课堂引入都能用生动而又贴近教材的课件进行引入,能从引入就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开门进山的效果。如吴老师的课件引入是出示三辆动物赛车(第一辆四的车轮是圆的,第二辆车的'车轮子是椭圆的,第三辆车的车轮是方的),在此时让学生猜猜哪辆车会获胜。杨老师这节课的引入也是非常到位的,通过生动的数字宝宝的减肥故事“0”、“6”的变形得到“8”、“9”,起到开篇点题的效果,很自然点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方式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吴老师这节课把有关圆的知识利用图展示出来,让人产生美感。而杨老师这节课充分利用学校要开运动会这个契机要选运动员的活动素材,把几个运动员叫到台前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有意识地对本节课的基数和序数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无意间就把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了,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两位老师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如吴老师引导学生在圆片上画一画,数一数自己能在圆片上画多少条半径和直径。又如杨老师这节课,抽学生上台摆小树图片,写一写,利用学校要开运动会这个契机选运动员的活动这一素材,把几个运动员叫到台前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有意识地对本节课的基数和序数进行教学,生动、形象等一系列活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四、个人努力方向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11
今天我有幸观摩了郭素英、王有花的课堂,此次观摩学习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首先,郭素英老师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这堂课中,从孩子们身边熟悉的“太阳城”超市引入新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容易的引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其次,结合例题中具体情境,分析得出单价、总价、数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单价×数量=总价;并从中引申出: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流畅、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最后,郭老师设计了既有新意,又有梯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当堂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王有花老师在讲授《加减混合》这节课时,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使学生迅速与老师拉近距离,投入到课堂中。在课堂开始时,王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复习连加连减的运算,为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通过一个故事,王老师创设了有趣的学习情境把复习旧知和探究新知很好的衔接了起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动静结合地方式,使学生轻松且牢固地理解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观摩两位老师地课堂,我认识到,在教学时要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感到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让我领略了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我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数学教师。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12
5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举办的全国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活动黎城研讨会,听了全国名师李小春、张琪等几位老师极具特色的课和讲座,也由衷佩服这几位老师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本次观摩,我对数学课改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现将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从两方面向大家交流。
一、教学观念的感想
1、数学是实实在在的,以前的课改看见了这节课气氛真活跃,真热闹,也有小组讨论,也动手操作了,表面感觉和传统的教学大不一样,热热闹闹的,确实改了。听完李小春的优质课,我感到数学教学的本质不在表面,而在于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对孩子习惯的培养,比如:学前的准备,把书放好,把文具摆整齐,强调坐姿,鼓励孩子上课放松,积极回答问题等等,使我感到了真真切切的数学课。
2、用发展的眼光看数学,看孩子,李小春老师的“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教室”,给了我很深的思考,不把数学只局限在一堂课上,“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就是关注孩子的发展,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孩子。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拓展性因素,展现数学的内涵与魅力。
二、教学方法上的学习
1、创设有效的情境,享受鲜活数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大胆放手,给学生创造一些活动,感受过程,亲身体验。数学就要以生活为基础,充分挖掘生活情境,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趣味和魅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知识——方法——能力,一课三得。
2、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这方面,给我的启发很大,总还是不敢放手,没有追求到数学的源头,数学课缺乏活力,数学的魅力不能很好的展现,出现了所谓的枯燥数学。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做中学”结合的活动中,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3、评价人性化,民主化
评价方面,李小春老师说得老师的脚步慢下来,再慢点,给孩子权利和充分的时间,一直强调这点,课堂上“对”、“不对”之类的话尽量不说,不要急于下结论,把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在评价中,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思维的碰撞,享受、体验数学的魅力。反思这方面,我还是不够耐心,给孩子下结论较早,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大开眼界,领略了几位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要想给孩子一杯水,我们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还需要源源不断的泉水,听完专家的讲座,名师的示范课,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认识到了在工作中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真正提高教学水平,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13
12月3—4日,xx学院西校区。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通过听专家讲课和学术报告,我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名师课堂的风采和教学艺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xx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和报告《运算律教学的若干思考》。
xx老师现任xx市xx教育集团副校长,身为一个南方人,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课和北方老师的课不同之处。他语言幽默风趣,行为举止有些滑稽可笑,和学生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像流水、像微风一样的课,细微之处尽显名师驾驭课堂的功力和教育智慧。由于课前和学生互动费时较多,加之会场状况不佳,xx老师这节课有些超时(用时大约1小时),但是在下课后学生仍然舍不得离开,这就表明了学生乐学、愿意学,而且不感到学习是种负累。刘老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轻松自由,学生在不紧张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来。老师在这节课中是一个引领者而不是传教者,其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眼、手、口、脑、身体并用,课堂参与度很高(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老师对出错的学生也只是善意的.“幽他一默”,学生并不感到尴尬甚至害怕。刘老师能很好地利用教学中的生成,他的课和教学预案并不完全一致,正应了那句话“所有的好课都是生成的课”。
听xx老师做报告也是一种享受,他话语幽默风趣,举止形象生动,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向老师们呈现出“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要抓准“教什么”有多困难。我任教的是一年级数学,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都经历了一定的学前教育,对于一年级的知识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这就给教师出了不少难题:对于这些知识,有哪些同学已经完全理解并掌握了?有哪些同学还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的同学,又是哪里知、哪里不解?知多少、不解多少?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在一堂课中让未会的学生掌握理解,让已会的学生有所提高?……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使课堂有效、优效的前提,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期待自己有长足的进步。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14
20xx年12月3—4日,德州学院西校区。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通过听专家讲课和学术报告,我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名师课堂的风采和教学艺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松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和报告《运算律教学的若干思考》。
刘松老师现任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副校长,身为一个南方人,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课和北方老师的课不同之处。他语言幽默风趣,行为举止有些滑稽可笑,和学生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像流水、像微风一样的课,细微之处尽显名师驾驭课堂的功力和教育智慧。由于课前和学生互动费时较多,加之会场状况不佳,刘松老师这节课有些超时(用时大约1小时),但是在下课后学生仍然舍不得离开,这就表明了学生乐学、愿意学,而且不感到学习是种负累。刘老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轻松自由,学生在不紧张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来。老师在这节课中是一个引领者而不是传教者,其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眼、手、口、脑、身体并用,课堂参与度很高(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老师对出错的学生也只是善意的“幽他一默”,学生并不感到尴尬甚至害怕。刘老师能很好地利用教学中的生成,他的课和教学预案并不完全一致,正应了那句话“所有的好课都是生成的课”。
听刘松老师做报告也是一种享受,他话语幽默风趣,举止形象生动,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向老师们呈现出“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要抓准“教什么”有多困难。我任教的是一年级数学,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都经历了一定的学前教育,对于一年级的知识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这就给教师出了不少难题:对于这些知识,有哪些同学已经完全理解并掌握了?有哪些同学还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的同学,又是哪里知、哪里不解?知多少、不解多少?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在一堂课中让未会的学生掌握理解,让已会的学生有所提高?……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使课堂有效、优效的前提,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期待自己有长足的进步。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15
20xx年10月22日与我其他三位老师一起到xx小学参加第六届“北派名师”暨小学全国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也从观摩课中学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一,教师的语言魅力
从名师与我们平时和孩子的沟通的语言对比中可以知道,他们与孩子对话中无形的拉近距离,能让孩子从乏味的数学中,主动学习起来。贲老师和强老师在与孩子们上课前会亲近的与他们攀谈,不仅从中连接孩子与他们的熟悉感,还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懂得了什么,不仅烘托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设计
强老师的《圆的认识》,他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强老师在设计中先创设一个情节:让学生猜猜手里有什么东西,激发学生好奇心,然后拿着一条线,线下有颗球,告诉学生们“用力甩起来,是什么图形?”这个直观的的教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脑海中有个“表象”。而后画圆的指导应放在如何画出指定的圆,而是准确的画出指定大小的圆则基于学生对圆规画圆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针尖为定点,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定长(半径)旋转一周的点的集合”。才有助于学生对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圆的主要特征的掌握。再后来当同学们对圆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的时候,以比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画圆时两脚距离不能改变而加深印象。设计是这样的:请同学上来比赛画圆,看谁画的又快又好,之后同学们发现一条绳子的距离不会改变,另一条绳子则是用橡皮绳无法固定距离。这样的游戏设计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到主动发现画圆的技巧将学生置身于发现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画圆为主线贯穿全课,让学生轻松地、本质的认识圆。
三、我的课堂缺少什么
这两位老师的讲堂,让我从观摩课中发现我的课堂还缺少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包括要有发现的眼睛,还不够关注学生们课堂的表情,要懂得去伪存真,生成点多,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能力,即驾驭课堂能力的培养。以后我要在读懂孩子的心的基础上,上好数学课,才能使学生产生要学数学,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数学观摩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数学观摩心得体会11-30
数学线上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03-02
小学数学线上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01-11
幼儿数学观摩心得体会12-01
幼儿园数学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12-01
数学线上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15篇03-02
数学观摩心得体会15篇02-21
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12-01
小学数学线上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15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