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毛》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三毛》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三毛》读后感1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什么作文书啦、故事书啦、漫画书啦……我都喜欢看。特别是故事书,我觉得《三毛流浪记》这本书是令我最感动的。特别是“三毛”,他天天没饭吃,还被路边玩的小朋友欺负,他天天的食物就是贴广告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把麻袋披在身上。他不想在这样了所以卖过报、捡过香烟头、帮过人们倒过大便,可是他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唉!
再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三毛”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啊!
一个富裕的妇女收养了“三毛”,可是那富裕的妇女饭量很大,每天“三毛”都舔着妇女碗里吃剩下的饭粒。“三毛”实在受不了了,于是他又脱掉华丽的衣服把麻袋披在身上回到流浪儿的队伍中来,他在垃圾桶旁边看见一个可怜的小黑狗,于是他们就成为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和小明天天靠拣香烟头为生,但是“三毛”却已经满足了。可是我们有很多东西,还不满足,还动不动发脾气。一天小明说:“三毛!
我们去买红薯吃吧!
”“三毛”问:“你哪来的钱?”小明自豪的说:“放心吧!
”于是小明来到卖红薯的地方,然后快速的指了好几个大红薯并且快速的把它们藏进了袖子管里,小明忍着疼痛想:为“三毛”烫伤也没什么关系。小明问老板:“这些多少钱啊?”老板看小明是个流浪儿就说:“你买不起的!
”小明装很扫兴的`走了。到了“三毛”面前把袖子管里的红薯倒出来,“三毛”看了吃惊的问:“哪里来的?胳膊这么会烫伤?”“你先别管!
”小明岔开话题,因为“三毛”只见过红薯,从来没吃过所以把手烫伤了。小明小心翼翼的把红薯皮轻轻拨开,橙黄色的肉就出来了。小明轻轻咬一口,啊!
真香啊!
“三毛”吃到红薯已经觉得很幸福了,我觉得小明这种偷的行为我们不能学习,可是小明舍己为人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向他学习。《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聪慧过人,可是他是个流浪儿童很可怜,条件不好,所以没人要他。“三毛”也很有爱心,看见路边的小黑狗很可怜就领养它,自己却吃着浆糊,有一些小朋友还专门欺负小狗小猫。他连一块肉都没吃过,我们吃的可是美味佳肴啊!
妇女很懒,虽然领养了他,可是“三毛”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倒大便。还不如回到流浪儿的队伍中呢!
而我们天天躺在沙发上,不做一点苦力活,爸爸妈妈却天天忙来忙去的,正好和“三毛”相反。他让我们知道要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东西和条件,也要有爱心。
关于《三毛》读后感2
这天我有幸阅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我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后让我发出很多的感叹。
《三毛流浪记》这本书生动刻画了三毛这样一个小人物所经历过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了旧社会的残酷。
在解放前的上海,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选取了勇敢地生存下去,他以前: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维持三毛的生计,他依旧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他是一个无人关心,无人问津的一个人。但是他的顽强,意志坚强的品格却影响了许多人,我也深深的被他给触动了。他的经历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他走投无路认为即将面临死亡的时候,总会有人会来帮忙他,让人松了一口气,这可真谓是吉人自有天相,也是,这么一个善良,可爱又可怜的流浪儿总是会得到上天的眷顾,也是,上天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毕竟相对于其他人而言,三毛比别人拥有的少的太多了,三毛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孤苦伶仃,缺衣少穿,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尽管三毛连温饱都不能维持,但是他缺少不了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好心,三毛虽然自我生活得很困苦,但他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却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忙别人渡过难关。有一次,他看见一位老爷爷不留意摔倒了,旁边的人不去扶老爷爷,还在一边看热闹。三毛急忙走上前去扶起那位老爷爷,他看老爷爷很饿,就
拿出一半的烧饼给老爷爷吃,之后又把剩下的一半也给了他,自我却饿的肚子“咕咕”叫。三毛除了帮忙过老爷爷,还奋不顾身地救过落水的小孩。这样一个小孩难道不就应惹人喜爱吗?他难道不是我们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的学习的楷模吗?
但是,他这样一个没有受过温暖的孩子在受到一户用钱人家的帮忙时,过惯了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的三毛却感到十分的不适应,反而愿意和那一些流浪的孩子一齐去浪迹天涯!
但是,吉人自有天相,期望他在解放后能够撇去旧社会对他产生的阴影,能够快快乐乐的应对接下来完美的生活,能够不再流浪了。不要将三毛流浪记这样的杯具再次发生!
我们也要好好像三毛学习他那顽强的意志,和永不言弃的精神。
关于《三毛》读后感3
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一开始对于三毛这个人物以及《三毛全集》这本书,其实我是好奇的,觉得并没有什么可以描述的,因为我的思想还停留在童年时代,留着三根头发的三毛流浪在大街小巷,衣不附体,食不果腹,承受生活带给他小小身板的所有,而《三毛全集》就是那部影片的文字叙述。
三毛,原名陈平,中国现代作家。由于喜爱漫画人物形象三毛,而使用三毛这个笔名。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因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独自走进了撒哈拉沙漠,寻找生命的真善美;一个有灵魂的精怪,以万水千山的豪情,惊天泣地的爱情遭遇,引出了无数传奇故事;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以美丽的文字,融入自己的情感,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有泪有笑的文字世界。而《三毛全集》是三毛的所有作品的装订,作品里以本人的经历为底色,而后在经历上添加真实的感情色彩,她曾说:“她很佩服那些写小说的作家,因为她连自己的故事都写不完,哪里有精力去编造虚假的故事。”所以她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因此也更具亲和力和说服力。虽然只是一些人生经历,可三毛的经历不是简单安分的旁白,而是充满智慧的剧情,在这里你不是冷眼旁观的观众,而是身临其境的主角。
读《三毛全集》,其实跟读其它书的感觉不一样。它没有教科书那么晦涩难懂,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它没有悬疑小说那么光怪陆离,但也不缺乏生活的奇特;它不适合用来消遣时间,而是恰恰拿时间来琢磨它。就如作品中的《流星雨》记录了三毛的演讲内容,体现三毛对生活的热爱,而且生活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写作;而《梦里花落知多少》写的是爱人荷西离开后三毛的生活,即是在普通的世界里又创造了一个只有她的世界并且生活的人;还有《撒哈拉沙漠》、《雨季不再来》等许多篇章,都在诠释她和她的作品。
那么,三毛全集为什么一直受人追捧呢?在三毛全集里提到的社会诟病,人生烦恼,当下也如火如荼的上演着,而三毛不置可否的提供了诚服的建议,我们都能从中找到想要的东西。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关于《三毛》读后感4
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如饥似渴地读完《三毛传》,内心冥冥感动不知如何表达,很确信,我喜欢上这个有着波西米亚风的女人了。
以前读她的作品,从《梦里花落知多少》到《沙漠中的稻草人》,很奇怪,像是做了一次旅行,和她一起经历那些人那些事,做故事中人,感故事中事。而这次,是他人的文字,而三毛成了非自我的故事中人,我呢,变成了置身故事外的人,看着她成长,消沉,最终离开。读她的故事,流自己的泪。
她的真实,不娇柔,不造作,完全来自心底的声音,忠于自我的表现,深深地吸引到了我。曾自闭,但是,靠着画和文字的力量走了出来,暂时离开困惑自己的小世界,试图打开一条属于自己的与外界相连的特殊通道;她敢爱,从舒凡到那个德国人,再到荷西,没有不认真,相反,她的每一次投入都让我们感觉到她对自己内心的诚实和顺从。
书上说是荷西带给了三毛自由和爱,确实如此,她是被我们羡慕的,从她从荷西的相识、结婚、相恋;从她的任性、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后有他陪。她的荷西,她的撒哈拉,只有这两者共存时,三毛似乎才是真正的三毛,在广袤的沙漠中,似乎得到了内心应有的平静,对抗苛刻的环境,将生活打理的有条不紊,帮助有需要的人,有时大哭大笑,在成熟得像个大人时,又幼稚的像个孩子,坚强、勇敢、脆弱、啜泣......这些都是三毛,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完完全全顺应自己,完完全全的自由,不被束缚的三毛。
完全的顺从,完全的'自由却衍变成了另一把枷锁,无形中束缚着她与这世界的沟通。荷西不幸溺水后,她无奈之下只好返回台湾,但再次看看她,同是一个人,在经历过一些事之后,被岁月打回原形。虽然也有工作,也有朋友,但失去荷西的她就像失去灵魂的躯壳,带回的骆驼头骨和沙漠中别的旧物又有何用?她只能靠着碟仙这样虚无的东西来思念她的荷西。她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外界的一切开始敲打她的心,她无助,甚至无法痛哭,她已失去了所有力气,无法再次敞开灵魂。她再也走不出来了,即使是画和文字,这些曾打开她心门的东西也瞬间失去了魔力。1990年在四川的她,那些照片上的她,眼神透露出的除“惑”,什么也没有留下。
人的生命有时像是被规划好的,终究要回归。起初就“惑”的她,在“流浪”的美好时光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己之后,最终还是摆脱不了孤独的宿命,在自己的世界里与自己对话,安慰自己。
【《三毛》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毛流浪读后感03-08
三毛全集读后感03-29
三毛名人座右铭11-05
关于三毛座右铭12-01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04-30
三毛的作品读后感03-22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02-12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02-06
三毛从军记读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