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3-11-07 11:24:2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必备]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1

  “五四”期间,公司青年团员们主动参加公司组织团员入社区义务劳动的活动。为期两天,地点是我公司用热用户:紫欣园与国华经典小区。当然这也是我入公司以来第一次参加的入社区内义务劳动。

  公司团员都充分发挥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当天室外温度接近30度的情况下,完成了对紫欣园和国华经典小区内生活垃圾的拾捡,以及发放用热手册,对用户进行用热宣传和满意度调查,同时对用户解释热计量及外墙保温等公司正在进行的.项目。大家带着团徽,竖起青年团员入社区的旗帜,许多用户走上前来询问热费等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供热问题,团员耐心的为他们一一讲解。虽然天气有些炎热,但参加活动的热情不减,有付出就有收获,这次活动,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我们的宠爱,使我们对劳动的概念了解肤浅。这次的义务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做一个爱劳动、愿奉献的人。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2

  一、培养幼儿家务劳动的意识

  要让孩子明白,参加扫地、洗菜、擦桌子、分碗、分筷子等家务劳动是他的义务,而不是帮别人干活,这样孩子干家务活时,就会心甘情愿,而不讨价还价了。最好不要以贿赂的手段利诱孩子,否则,得不到“实惠”孩子就更不愿意干了。

  许多父母在孩子小时不舍得让他参与家务,觉得等孩子大了就会自觉来帮忙,结果发现孩子越大越不懂事,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如果让孩子从幼儿期就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他们会习惯的自然地愉快地参加,而且没有辛苦的感觉,更不会认为是额外负担。

  二、培养幼儿家务劳动的兴趣

  首先,成人要成为孩子热爱家务劳动的榜样。平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家务的烦和累。

  其次,让孩子模仿成人做家务。当孩子对家务劳动好奇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非常乐意模仿家长做些家务活。这时,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引导孩子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例如:打扫房间时也给孩子准备一块抹布等。

  最后,让孩子体会劳动的快乐。当孩子完成一件家务时,家长一定给予肯定,或在众人面前表扬孩子,孩子会大受鼓舞,更加愿意参加劳动。

  三、培养幼儿家务劳动的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孩子进行经常的家务劳动。

  首先,应正确看待孩子的年龄特征及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例如:三四岁的孩子学习饭前摆放餐具、洗手绢、整理图书玩具等;五六岁的孩子学习叠被褥、洗碗、收拾饭桌、扫地等。

  其次,在习惯的养成中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孩子刚开始学做家务时会慢一些,有时甚至会“闯祸”,家长不要因此就不让孩子动手了。而要耐心给孩子做正确示范,鼓励孩子坚持劳动。

  总之,力所能及的劳动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孩子的一门必修课。关系到孩子一生的自立生活,因此,我们要创设良好的条件,让孩子从小就自然而然的参与并热爱劳动。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3

  伴随着秋风的到来,期待已久的秋游也来到了。这次秋游,学校安排了我们三至六年级的同学们来到了“浙农生态农庄”,去进行军事素质拓展,户外探索、劳动教育和农耕体验。“农耕体验”,是不是让我们去耕地呢?带着疑问的我跟着教官走进了种植场地。

  只见我们女生昂首挺胸的扛着锄头,迈出五十厘米的大步子,气宇轩昂地走向菜地(其实那是一片荒地)。瞧,一把把锄头往上一挥,往下一落,落在土地里,再反手一拉,简单几下,锄地的动作便完美落幕了。随后我们在土堆中间用斜前面的一个尖角使劲锤,几下过后,便把土锤出了一个大概高5厘米的小洞。我们将种子“甩”进去小洞后,再小心翼翼地把“泡沫”盖上,沐浴上干净清澈的水,这样就能大功告成了!别看今天的种植任务只有几个动作很简单,我却干得有点直不起腰来。这时候指导老师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负责的才只是一点点田地,农民伯伯们还要这样重复耕几亩地呢!顿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再也不能浪费粮食了。

  为什么人们常说“中国最勤劳的`人是农民伯伯”呢?可能因为我们吃的大米饱含着他们辛勤的汗水,迈过的每一个步伐,支撑着他们养活家中儿女老少的希望吧。

  一路上,教官又带领我们观看了许多游乐设施、剪纸活动,各种各样的习俗,让我感受到了,原来我们中国有这么多的习俗,果然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多么的有价值性!这次研学活动,让我更加贴近了大自然,也明白了劳动人民的良苦用心。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4

  劳动,是可以让我们去锻炼下身体,可以让我们都体会到劳动的一个辛苦,更加懂得去珍惜别人的劳动相关成果,而这次一个暑假,我也是跟随家里去参与了一些劳动,在劳动之中,我也是有了一些收获和感触。

  劳动一天下来,整个人仿佛都不是自己的了,全身上下都是酸痛的,我以前从来没有这种的体会,在劳动的时候我虽然也是累,但是也是兴奋的,结果回到家里之后也会特别的累特别的痛苦,而第二天都不想起来了,这种感觉让我也是体会到别人劳动是天天在重复,那么其实是更累的,而我一天就有些承受不了,也是让我知道我们平时所吃的东西,所用的东西都是别人辛苦劳动而得来的,更是要懂得去珍惜,劳动的果实并不容易获得,我还只是一天的劳动,更何况比这更累的事情,我也是听父母说过,我们的学习自己都是感觉辛苦,但是父母确是也经历过,告诉我学习其实并不是那么的辛苦,长大后就会发现还有更多辛苦的事情,只是我现在还不是那么的懂得,不过也是知道,劳动的确是不容易,而自己也是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别人给予的,付出的,自己都是要想到这一天的劳动,要去珍惜。

  同时劳动也是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虽然很累,但是过了几天之后我恢复了,却是发现自己的身体更好了,其实也是完全要多去劳动,在家的.时候,我也是会帮父母做一些家庭的劳动,并没有那么的辛苦,但是也是可以减少他们的负担,自己还得到锻炼,更加的懂得生活是怎么样的,而不是埋头去读书,那样对于生活也是有很多的不了解,而劳动却是让我对家里有了更多的了解,清楚做好一个卫生的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的,而父母每天去上班,回来之后还要给我去做饭,打扫一个卫生,他们辛苦,以前我是感觉不那么的深刻,但是此次自己参与了就发现,真的不容易。

  看到自己收拾干净一新的房子,我也是感到有成就感,劳动是会让人感觉到有快乐和满足的,而自己去动手去做的,更是让我是感触到,其实平时自己学习完了,也还是要去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劳动,去减少负担的同时,自己也是可以去收获到快乐。劳动同时也是告诉我们去做一个事情,不能是半途而废,像打扫屋子,如果只打扫了一半累了,就不干了,其实和没打扫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坚持了下去,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去打扫干净了也是可以看到自己的一个劳动成果,也是会得到肯定的。

  通过劳动,也是让我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懂得做一些事情,不但是要去坚持,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而劳动自己也是要经常的去做,不但锻炼了自己,也是让自己得到成长有了收获。好的习惯是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很多的事情,做起来其实都是很辛苦不容易的,但是只有自己愿意坚持下来,那么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5

  据教育研究部门的一份统计:城市中小学生中完全不做家务的占85%以上!笔者认为其中原因有三:其一,课业负担重;其二,家长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或不想让孩子做;其三,学校放弃对这方面问题进行教育的责任。三者之中,前两者已有不少分析文章,因此这里只分析第三者。

  不少老师认为:教育孩子在家适当从事家务劳动,是家长的责任,这话有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儿童的向师性、学校教育在儿童心中的权威性,往往是家庭教育代替不了的。依笔者意见儿童的家务劳动,学校应主要负责思想教育,家长应主要负责提供机会、指导操作,当然也要寓教于做。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而家务劳动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意识及能力,以及关爱他人、孝敬父母等观念,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劳动,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教育手段,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能力的条件。也是小学生体、智、德、美发展及学习劳动技能的条件。

  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如下:

  (1)劳动,有利于学生开发思维、启迪智慧,体现在技巧的形成上,能使小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2)小学生只有在直接参加劳动时,才能学会劳动。小学生参加劳动愈早,对他进行劳动教育愈有成效。

  (3)儿童生来就有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如果不从幼年起就开始习惯于从事必要和有益的家务劳动,那么这种心理倾向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小学阶段不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就会错失良机。增加了成年后成为一个熟练而勤勉的富有创新能力劳动者的难度。

  (4)家务劳动,可以让孩子凭着责任感,付出气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受到赞扬,引起快感,劳动后的快感又促使儿童更加热爱劳动。

  (5)小学生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能切身体会到劳动是生活的必需,是对家庭应尽的义务。家长委托孩子浇浇花,洗洗手帕、鞋袜及衣物,收拾玩具,抹抹桌椅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义务感等高尚的道德情感,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6)小学生与父母共同劳动,分工合作,各自完成指定任务,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与人协同工作的合作精神,培养参加集体劳动的心理素质。

  总之,家务劳动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多功能手段。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家务劳动一般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中带有事务性的劳动,是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尽力分担的义务,对学生来说,分担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属自我服务劳动,我们要求低年级学生“学会铺床、叠被、刷洗碗筷、茶杯等,能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年级学生要“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洗刷餐具、茶具,会择菜、洗菜、淘米等。在家长指导下,学会安全使用炉具,能烧开水和给饭菜加热”。对高年级的学生的要求是“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晒被褥和叠放衣服,能冼外衣、毛衣等衣物”。通过以上这些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勤于自理、乐于奉献、尊重人、体贴人等优良品质。

  要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首先要结合教学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或主题班会,提高学生从事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开展“谁有一双巧手”、“劳动光荣的小红花”、“爱劳动的好孩子”等主题活动;举行叠衣服、钉纽扣等比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并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家长专门召开“让孩子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学做家务”等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的认识,并同家长一道提出培养计划及步骤;设立“家务劳动记录卡”,由家长记录学生的劳动表现,定期交班主任或学习小组;学期末进行考核和评定。

  当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社会、学校、家庭也是儿童生存、学习、成长的环境。他们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者之间如果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教育目的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要注意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可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增加学识,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当然,让孩子学干家务首先要注意方法:

  1、分配给孩子(尤其是年龄尚幼的儿童)的家务活不要太难做,因为太难了孩子往往做不好,这又会反过来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减弱他们做家务的兴趣。

  2、孩子干家务一般不会像大人那么有耐心。为避免枯燥乏味,分配给他们的家务活最好经常有所变化(如昨天买酱油,今天扫地,明天整理旧报纸等),也不要让他们一连数小时“连续作战”。此外,边做家务边给孩子讲解有关知识也是增强孩子求知欲、减少乏味感的好办法,如剥豆时可讲讲大豆的营养,洗手帕时可谈谈肥皂的种类。

  3、有的孩子喜欢单独干家务,更多的则喜欢与父母一起干――这是性格所致,家长要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对喜欢“单干”的孩子,家长必须事先做好指导和示范。同时,应让孩子有选择做哪种家务活和何时做的权利――这种对孩子的尊重可有效减少他们把干家务当做负担的感觉。

  4、如果孩子对做家务有反感,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命令。最好的办法是对孩子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因而也有义务分担家务。当这些“懒孩子”在干家务的态度或质量上有所进步时,家长应及时表扬。

  5、孩子干完家务后不要赏以金钱――这只能使孩子失去“主人翁”态度;也不要拿干家务作为惩罚手段――因为这易导致孩子们对家务劳动的消极情绪;更不要故意把种种家务活分成贵贱两种,专门要孩子去干那些所谓“贱活”(如倒垃圾,洗厕所等)。

  6、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分配的家务活也应“循序渐进”。如果孩子没干好,家长不要自己重新替他做一遍――这种“包办代替”虽然省事,却容易滋长孩子的依赖心。

  作为家长,当孩子做好一件事后,要给予他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者说一声“谢谢”。家长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产生劳动以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总之,让孩子劳动是必要的,但过多的劳动、家务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所以爸爸妈妈在培养孩子劳动观念的时候也要把握“度”的问题,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劳动观念,并不是说非要做到什么样的“量”才算成功。

  在培养孩子劳动技能方面,家长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帮助孩子确立明确的劳动目标。劳动不单纯是为减少父母负担和学会干活,而是通过劳动,使得孩子参与家庭建设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和动手能力。在劳动中孩子还可以学会与人交往。

  其次,激发孩子劳动的欲望。设法使孩子从劳动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得到肯定。不要让孩子做力不从心的事,不好做的事,家长可以示范,不要对孩子劳动中的事物责备过多,同时克服物质刺激的负面影响。

  再次,要指导孩子的劳动技能。由于孩子在体力和技巧方面和成人有差距,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劳动,家长应进行具体指导,传授一些“诀窍”,帮助孩子改进劳动技能。

  最后,要为孩子参加劳动创造机会。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身体特征进行合适的安排,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些家长不让孩子去倒垃圾,不许孩子吃完饭后洗碗,是怕孩子打碎碗或把衣服弄湿弄脏,反而给自己添麻烦。所以,关键是家长舍得、放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按说劳动应多于发达国家,却为何如此之少呢?最根本的是一个观念问题。无数家长反复叮咛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是一句非常典型的话,其含义是分数决定命运,一切为了考试,什么道德呀、体育呀都算不了什么,劳动更是不必提及的事。客观一些讲,家长们讲这样的话也是无奈,是被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逼出来的。但是,不论有多少理由,我们应首先弄明白孩子是否需要劳动,劳动对于儿童成长有何意义?

  从孩子的成长需要讲,孩子其实是喜欢参加一点劳动的,更喜欢负一些责任,以确立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并增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求,我们应该满足他们。否则,他们长大之后会发觉,这一生有无法弥补的缺憾。

  从教育的角度看,独生子女的劳动与健康人格密切相关。这次调查我们发现:

  第一,独生子女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

  第二,独生子女从事劳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

  因此,父母们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以此作为培养优良人格的一个切入点。譬如,在家务劳动中,为孩子选择一个适合他的劳动岗位,郑重其事地交给他,使他具有光荣感和责任感。父母应当经常鼓励孩子,并给其具体帮助,使他感受到劳动的高尚与劳动内容的丰富多彩。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6

  通过这次劳动课,我学到了如何嫁接蟹爪兰,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的共同合作下成功嫁接了一株蟹兰。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不光感受到了同学们团结合作的精神,还了解到了在嫁接过程中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会对蟹爪兰的成活率造成影响,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在嫁接过程中,还是在其它事情上都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在第二天的劳动课上,我们全班同学都出去进行植树,这是我第一次植树,虽然很累,但很充实。我们分工合作,男生去搬运树苗,并将它种好;女生则去接水浇树。我们共同合作,将一棵棵树种好,虽然在打水的过程中衣服被不小心溢出的水打湿,在踩土的过程中鞋子沾满了泥土。但我们是快乐的、是自豪的。看着种好的树木整齐的排列在那里,身上的酸痛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接下来,我们便回到教学楼内进行劳动,虽然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工作,但我们仍要认真完成,每一处细节都应该认真清扫。这虽然很累,但也很充实。我们小组的全部组员,都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会分担一些清扫任务。大家在劳动中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这使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在这次精彩的劳动课后,我学到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不仅仅是对清扫技能更加熟练,更多的是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情谊和团结的力量。我相信我们不光会从中学到一些技巧,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情。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7

  “你不用扫地,你去干你该干的事情!”“你要是这次考不好,我就罚你做一礼拜家务!”“我一天到晚干家务,你就这点分儿你对得起我吗?”我在准备写这篇文章之前,脑子里播放出这样一组组画面——我想,是时候给家务劳动平反了。

  当你听到劳动这两个字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阶级斗争?劳苦大众?脏活累活?穷人?或者……高级劳动与低级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我想,可能这个词是一个最能够引起人们浮想联翩的词汇,你总会带有复杂的情感去看待这个词。你也渐渐发现,除了五一过节的时候我们会用到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再提及这个曾经处于中国人思想核心的词汇。劳动是如此的抽象,又是如此的中性,让我们可以忘记它的存在。在中国人,尤其是很多中国家长的眼中,劳动与大老粗是划等号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却从没有人说劳动可以改变命运。有趣的是,成功人士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也往往会强调知识和理念,却不愿意大谈特谈他在背后付出的艰辛劳动……知识总是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劳动却让人觉得不足挂齿。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年,我在与很多朋友进行深度访谈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不幸福,是因为我们不欣赏自己的劳动。我毕业后到一所公立学校工作,而后由于“世界很大,想出去走走”,便来到一家出版社做少儿出版。到了出版社,很多同事们就对我的选择表示不解,“学校多好啊?怎么选择来这儿了呢?你看,学校有寒暑假,也不用出差!”听到这些话,我有些发懵,但仍然坚持做了3年,后来由于明确了自己的亲子教育工作方向,便辞职再一次来到一所中学任职,到了那里,新同事又来到我的身边,对我的选择表示好奇,“出版社多好啊?听着就觉得高大上!能认识很多作家吧?来这儿干什么啊?”听了这些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人们都不满意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都对于自己未曾接触且不了解的工作表示向往和欣赏。于是,为了让大家心态平和,我跟大家分享了各种工作的苦衷,听完大家忍俊不禁。

  我还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统计,教师的孩子大多有四个毛病:懒惰、邋遢、磨蹭、盲目,这确实与老师的劳动性质有关——大人过多的说教与指挥,小孩过少的自主判断与挫折体验。这还不是最震惊的发现,最震惊的发现是教师在谈到自己孩子的择业时,100%不同意自己的孩子继续做教师,他们是有多么不认同自己的劳动呢!我在采访不同行业,包括银行、媒体记者、公务员、程序员等不同的人员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所以,你又会理解一个答案。中国的家长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们不要在成为想自己一样的劳动者——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劳动者。他们只知道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命运,考全班第一就比考全班第五更有希望。在他们拼命要求自己孩子的同时,也意味他们不再树立自己的梦想,他们已经放弃了对于自己的改变。他们把对自己现状不满的内心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成绩成为了他们的焦点与赌注。更有荒唐的人,便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语挂在嘴边,让孩子放弃一切兴趣爱好,一门心思功课考试。家务劳动成为了耽误学习成绩,浪费时间的事情,正好以此为说法,逼迫孩子刻苦读书。

  分数能不能改变人的命运,我们不做深谈,但至少一点,我们从高考趋势改革能够看出未来人才需求的端倪——社会需求的是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这个素养便包括你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从这一点讲,家务劳动乃是培养孩子这方面素养的最好的亲子互动形式。曾经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疯转,它以图画的形式告诉大家中外家长在孩子1—6岁,每一年的要求有和不同。大概是这样的,在1岁的时候中国家长要求背数字,外国家长要求1岁的孩子可以捡一些简单家庭垃圾;在2岁的时候中国家长要求孩子背唐诗,外国家长要求孩子收拾餐具……以此类推,你会发现外国的家长非常看重家务劳动,而中国的家长非常看重“精神劳动”。

  在我看来,家务劳动至少有以下一些好处:

  1、家务劳动增进了亲子情感。任何的亲子互动都可以增进亲子情感,家务劳动也不例外!父母为孩子分配的简单工作,是对孩子极大的信任!他们非常情愿与家长一道完成各种“有趣的”任务。

  2、家务劳动产生家庭责任感。怎么能产生家庭责任感?只有参与家庭生活,成为家庭的共建者,才能有价值感与责任感。责任感不一定体现在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只要心中有家庭、能够从家庭的角度考虑问题,便是具备家庭的责任感。

  3、家务劳动激发了合作与团结意识。在家庭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孩子与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便是让这个家庭变得干净、有序、美丽。这个目标考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配合完成,这也就训练了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家务劳动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务劳动告诉了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可以坚持去做。“好的行为多了,坏的毛病便减少了”,心理咨询也常常用这样的思路与方法来处理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

  5、家务劳动推动了孩子的社会化。家庭式孩子的社会化场所,通过什么让孩子接受社会规范与文化呢?粗暴的说教,不利于孩子接受社会文化;共同的社会劳动却让孩子很容易明白社会规范与人之常情。参与家务劳动,必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爱劳动的人总是最招人喜欢!”

  我的女儿不到一岁时,便喜欢坐在学步车里拿着扫帚“扫着玩”;二岁的时候她便与妈妈一起在厕所“洗衣服”,三岁的她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劳动者,她愿意和外婆一起择豆角、自己收拾碗筷、扔垃圾……她并没有觉得劳动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反而她乐在其中!倒是有的时候,我会自私地想,她如此“贤惠”,将来会不会太累?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8

  爱因斯坦曾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占用了同胞的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通过这次劳动课的经验,让我对劳动这一最简单也最伟大的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劳动绝不是卑微的,相反它是最值得称颂与尊重的。我们每天都在劳动着,同时也在享受着别人的劳动成果。“一粥一饭,感恩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当我们就餐后剩下满盘的珍馐时,当我们因不喜爱或一时的.心血来潮扔掉自己的旧衣裳时,又可曾想过这些都是别人辛勤劳动的汗水换来的“果实?”珍惜你所拥有的东西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劳技课中我不仅学到了技能,更学会了对待劳动的一种态度。劳动不易,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去蔑视、糟蹋劳动的价值和成果,因为劳动是我们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广大的劳动人民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真正的中流砥柱。

  劳动最光荣,你的辛勤劳动终会得到回报。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9

  放假了,我打算在家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吃完饭,我帮妈妈洗碗。我用清水把倒入洗洁精的碗冲了一下,可还是有很多油。妈妈走过来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小傻瓜,洗洁净倒的太少了,要多倒点儿才能把油洗下来。还是我来吧。”于是妈妈抢回了洗碗的任务。

  不过,我可没闲着,趁妈妈洗碗的时候,我又悄悄地去帮妈妈洗衣服。我想:刚才洗碗的时候洗洁净放得太少了,那现在衣服多了,用的水也多了,洗衣粉应该多放点才对。于是,我就放了很多洗衣粉。没想到,刚揉了一会儿,就产生了很多泡泡,大的、小的、红的、绿的,真好看!我一边洗衣服,一边自娱自乐地玩起了泡泡。妈妈洗完碗走过来,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这个小捣乱鬼,弄的'满地都是肥皂水,肥皂泡满屋子飞呢!”

  虽然我总是给妈妈帮倒忙,可妈妈没有批评我,而是耐心的教我。晚上爸爸回来了,我听到妈妈对爸爸说:“我们的孩子长大了,知道帮我干活了。”我听到后,真是感到无比开心!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10

  伟大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浦洛夫说过:“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迟了两天。”0—6岁尤其是0—3岁是教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接受外界的刺激状况,直接决定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更是奠定孩子人生中一切好品质和好习惯的基础。

  生活在我们周围的90后、00后们,几乎普遍地存在“不够勤奋,意志力薄弱”的缺点。为了避免同样的弱点出现在清清身上,从清清出生伊始,我和清清爸爸便形成一个共识,一定要把清清培养成一个勤奋坚强、热爱劳动的孩子。

  孩子刚出生时,还是一张白纸,甚至还听不懂我们的语言。我把清清抱在手上,经常“对牛弹琴”地向清清讲述眼前的大人们正在忙什么以及忙碌的过程和结果。待清清大一点,便让清清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清清学会了爬行以后,我便教她,每当有人回到家,赶紧爬到门口给大人准备好拖鞋。每一次,清清都能得到我们竖着大拇指的夸奖。清清现在4岁多了,这个好习惯一直保留着,每逢从阳台看到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或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清清飞快地走到门口的鞋柜旁,把拖鞋向着门口的方向摆好,以便爸爸、妈妈一开门就能穿上。清清10个月便开始自己抱着奶瓶、水壶喝奶、喝水;1岁2个月便记得把玩过的玩具收拾好;1岁半便自己扣纽扣、拉拉链;1岁10个月,自己拿筷子夹菜,用汤匙吃饭;两岁多开始自己穿、脱衣服。

  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需要父母适时偷懒,不可事事代劳,还需要无比的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地学会。还记得在清清初学扣纽扣时,花了好几分钟都无法成功扣上一个纽扣,小小的纽扣似乎要和清清玩游戏一样,纽扣的边缘刚放进扣眼,小手一不留神没按紧,又溜了出来,如此重复多次。可是清清有股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劲儿,屡败屡试,好不容易才终于把纽扣塞进了小小的扣眼。那一刻,成功的喜悦无法言喻。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尝试,越来越熟练。

  这种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孩子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提高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同时还养成了专心致志、坚持不懈达成目标的可贵品质,从中体验了由衷的快乐。类似的精细动作还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灵活性,育儿科学表明,它有助于孩子大脑神经元的连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反复示范、从旁鼓励和耐心的等待。假若父母缺乏这份耐性,“你还小,这个事情你不会做,让爸爸(妈妈)来吧!”,剥夺学习的权利,那么这种不耐烦的情绪将会传导给孩子,养成孩子急躁、缺乏耐性的性格,从此也就不再乐于动手,爱依赖别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在清清2岁多时,有一天,我正在厨房洗碗,清清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突然对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要帮你洗碗。”一股暖流撞击着我的心灵。我俯身问,“那你今天先学着洗自己的小碗,好不好?”清清一下子乐得没法形容,忙不迭高兴地回答“好!”。我找来一个小塑料盆,一张小抹布,把清清吃饭的塑料碗、不锈钢碟子放进去,装上半盆水,挤点儿洗洁精,让清清蹲在地上学起了洗碗来了。此后,清清吃晚饭便帮忙着洗碗,偶尔有一次我看她在客厅玩得正高兴,便自作主张帮忙把她的工作完成了,清清发现后,便大声抗议一番。又一天,我正在洗澡间洗衣服,清清走近我身边,对我说:“妈妈,你好忙啊!长大了我要帮你洗衣服,把全家人的衣服都洗干净!”

  我笑着说:“真的呀!我宝贝真懂事,长大了要帮妈妈做点家务,妈妈就不会那么忙了,对不?那今晚你洗澡的时候换下来的衣服先学着自己洗,好不好?”清清一听,乐不可支。晚上早早洗澡,脱下的衣服直接放进洗澡盆,洗完身体便开始搓衣服。我给她示范一下,先搓搓衣领,再搓搓袖口,袖子,还有前面、后面,最后搓搓边缘,就可以拧干了。清清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自此以后,洗碗和洗衣服对清清来说是很好玩的游戏,洗完后我再帮忙收拾一下。

  除此以外,清清还帮忙浇花、喂金鱼、扫地、拖地、饭前摆放碗筷、饭后收拾碗筷、晾晒衣服、收衣服、叠衣服、整理床铺、收拾沙发茶几等等。上幼儿园后,清清得知老师每天要请最早到课室的小朋友帮忙干活,如挂毛巾、摆放水杯等,常常要求爸爸早点把她送到幼儿园,帮老师做事情。无奈爸爸担任班主任,每天早上得检查学生早操后才能赶回家送清清上学,故只可偶尔满足其愿望。

  我亲爱的孩子,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热爱劳动的人心胸宽广,更容易融入集体生活;热爱劳动的人不畏艰难,意志坚定,更容易达成理想;热爱劳动是人生快乐之源,你将从中学到书上没有的知识,体验真正的人生价值。愿你成长为一个勤劳勇敢的人,拥有属于你的快乐幸福的生活!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11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岁月甚好,同学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几乎大多数的同学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主。这话听起来似乎充满讽刺的意味,但事实就是如此,并且我讽刺的那大多数同学中也包括着我自己。以前在家,父母工作比较忙,但是他们对于我的照顾仍然是无微不至的。我的妈妈每天早上都早起好些时间为我准备早饭,到中午还得赶着回来收拾我早上“大战”过的一片狼藉,下午又必须拖着疲惫的身子做晚饭给我吃,尽管如此,我心里没有一丝的愧疚,甚至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学校把校园作为我们劳动的实践场所,让我们参与艰苦的劳动并在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里的部分区域进行打扫,这不仅仅是我们对于劳动的体验,还是我们对于集体的重新认识以及对自己的重新认识的机会。

  当接到第一节劳动课的任务时,我和同学们没有丝毫的期待,更多的是对于学校这样安排的抱怨。第一节劳动课上,我们小组需要打扫学校的一片草坪。那片草坪里面杂草丛生,空中有嗡嗡叫的飞虫,地上枯黄的树叶散落的到处都是。看着“如此繁重”的劳动,同学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不情愿的抄起工具踩入极脏的草坪进行漫无目的、毫无章法的打扫。经过将近俩个小时的打扫,草坪换了一副面貌。当劳动课老师过来验收我们的劳动成果时,一句“第一次就干的这么不错,挺好”使得我俩个小时劳动的疲劳瞬时间跑的无影无踪了。在离开劳动地点时,回头瞅了瞅自己首次劳动课的劳动成果,我心里生出了一种奇怪的成就感,我想这估计就是我此次的收获吧!

  我似乎有点明白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了,那句话是这样的:“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曾经对于“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我从来没有深刻的去认识它,只是在该喊口号的时候便大着嗓门喊一喊就过去了,而劳动却让我对“团结就是力量”有了非常深刻地体会。在每次的劳动课上,劳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带着工具。在打扫草坪的时候需要扫帚、簸箕、铲子和筢子等工具。在第一次劳动课上,大家不懂得分工合作,在挑选工具的时候都挑选比较轻巧的扫帚,导致打扫的时候草坪里面的杂草很难清理,扫到一块儿的垃圾也废了很大的劲才弄进垃圾桶。但是不同的是,在第二节劳动课开始之前,每位组员都不再只考虑哪个工具好拿了。有组员首先向劳动课老师问清了课程任务,然后大家商量着把所有该用的工具都带着了,大家也不再耍小聪明逃避自己的任务了,每个人都非常认真的完成自己的部分并帮助其他组员处理一部分比较困难的环节。正是因为这次劳动课上组员之间有如此好的团队合作,我们小组此次劳动课提前半个多小时完成了课程任务。所以,“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这句话就在我的第二节劳动课上验证了。

  劳动创造了美好,他是别人对于你劳动成果的认可以及自己内心的感触结合而成的。在我们的汗水浇灌下,校园里的一片片草坪不再杂草丛生,一条条通道都变得整洁干净,同学们看到如此干净整洁的校园,再也不忍将果皮纸屑随意的扔了;在我们的组员合作中,同学们的距离不再遥远,同学们的内心不再被寂寞、恶习所侵占,每个人都对于劳动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这不一样的感觉就是由又苦又累变为了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劳动是非常辛苦的,并不是我矫情才会这么认为的,而是事实本就是如此。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养儿方知父母恩”,而通过这几节的劳动课,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改为“劳苦方知父母艰”。当我真正的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时,我才明白父母是多么的不易了。我开始有点鄙视之前的自己了,那个好吃懒做、不理解父母、把父母的辛劳与付出当成理所当然的自己。我突然间意识到了自己已经不是一个需要父母时刻照顾时刻保护的孩童了,而是一名大学生,一个成年人,一个属于新时代的青年了。之后的路不应该再有父母用肩膀搭起来的台阶,而是我需要自己去用手中的工具区开凿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我和同学们在不远的将来都要步入社会了,曾经的陋习便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努力的克服它才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越走越远,就如同爱因斯坦所说的一般:“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再加少谈空话。”而劳动便是第一个加数,学校组织劳动课给了我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这一指引,而至于这一步该怎么样走下去就该看我们自己了。

  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那就是寂寞、恶习和贫困。当我们身上的恶习慢慢泯灭时,那一定是劳动的结果。多次的劳动课不仅没有让我滋生更多的抱怨,反而让我越来越喜欢劳动了。因为劳动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皇帝”,一个在家懒懒散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在初上劳动课时,除了新鲜感之外剩下的就只有抱怨。每上一节劳动课,等待着我们的就是腰酸背疼。第二天清晨便迟迟不愿起床,结果误了时间,造成了恶性循环。但经过更多的劳动课,我们每个人都已有所改变了,变得不怕脏,不怕累,俨然一个劳动者了。我想我们都已经向未来坚定的跨出了第一步。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服务他人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没有太脏不想干,只有太装不愿干;没有太难做不了,只有太懒不愿做。一把手可以数过来的几次劳动课如白驹过隙,但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促使我早日摒弃恶习,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在漫漫人生路上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不畏艰险,奋发有为!

  劳动是一颗丰收的果树,在劳动中我收获了友谊与尊重。先谈谈尊重吧,从前,我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但这几次劳动课使得我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同时又得到了他人的尊重。而能够的到尊重的人更易于与他人建立友谊,劳动中的互相帮助使得每位同学的心更加的靠拢,从前互相不了解的人,因为互相的帮助、寥寥无几的鼓励而成为了共同进步的朋友。我认为友谊和尊重是俩个比较神圣的名词,更是俩个值得去拼搏奋斗的名词,所以,这几次的劳动课虽然又累又苦,但是非常的值。

  幸福的泪由劳动的汗水酿成;失望的泪只有用奋斗才能抹去。劳动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劳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亦是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我坚信当我通过不懈的坚持最终达到目的时,幸福就会包围我们。即使一路会坎坎坷坷,即使困难不断,即使艰辛的泪撒了一地,但我相信我们最终还是会做到的。

  最后套用高尔基的一句话来总结八节劳动课后的我的心得: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孩子劳动的心得体会09-11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12-31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通用10篇)08-30

劳动周劳动心得体会10-25

家长对孩子的心得体会01-30

养孩子的心得体会08-17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体会05-05

孩子教育的心得体会09-16

孩子成长心得体会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