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应试教育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应试教育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应试教育已经变成了一种简单劳动,研究的意义不大。
应付考试的是当前教育的终极目标,所以叫做应试教育。考试的分数是应试教育的核心。现实中的教育人,都很现实,只关心考试,只重视分数。所以现实中的教育止不住地一再降格(堕落)。
现实中教育先降格为学科教学。学校教育在学科分工的过程中,先把人的诸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修养、公民素养等成为人的教育功能先丢去,当然本来在教育中这部分功能本来占的比例就不大,关于成为人的教育又不考试,所以现在就彻底放弃吧,可以遗憾地说我们的学校正在教书,但不育人。
其次、学科教学再次降格为学科知识的教学。每个不同的学科教学除了特有的学科知识内容外,还有特有的学科能力与学科方法,及其对学科的情感与兴趣的教学功能。以物理学科为例,它的学科方法有:逻辑推理,综合与归纳等,这些物理方法只有讲究教法,在物理过程中才能体现。然而这要消耗很多的教学时间,更何况课上得再好,学科方法也未必学得会,否则岂非人人都能成物理学家了。
现实一点吧,学生只要多做一些有关物理方法的习题,反复地做能应付类似的考题才是实惠。又如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学物理的人都知道没有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学,不具备物理实验能力的人可以说根本不懂物理,可现实中,考试无法实际地考查出学生的实验能力,上课时做实验学生会激动一点,纪律难以控制,还浪费教学时间,所以实验不会做,没关系,实验题会做就可以了。至于说学习的兴趣那更是有些不着边际的事,以数学学科为例,谁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简直天方夜谭。而学生数学成绩好,兴趣自然就来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科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与方法、兴趣与价值观。能力与方法、兴趣与价值观因为不需“应试”毫不犹豫地被舍弃了。现在的学科教学和学科知识教学是可以用等号连接的。
我们的教育即便已经降格为学科知识的教学,居然还没有停止下降的步伐。从应付考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关于知识的讲解可以从轻处理,概念的引入,与形成,规律的来龙去脉太消耗教学时间。会做题目才是关键,题目做多了,知识自然就记住了,理解似乎也会深刻起来。会用知识来解题了,知识就上升到了应用的层次。所以为了考试,教学工作就是不断地做习题和讲习题,学科知识教学最终变为学科习题的教学,教育本来是复杂的脑力劳动,终于变成了简单习题训练。
从教育到学科教学再到学科知识教学,再到学科习题教学,教师只要会做习题就足以应付了,我们的工作这样简单,这样的工作还需要研究吗?
二、应试之下,研究教学有害无益。
应试教学固然是简单劳动,那么我们把他作为复杂劳动来研究进行,效果难道不会更好吗?结论是否定的。教研活动一般研究的是课堂教学,诸如:新课的引入、情景的创设、实验的研究、提问的艺术等教学艺术的问题。研究这样的问题或许上课的质量和水平会有提高。但是要是认为上课有艺术。学生考试的成绩会有提高,那就错了。笔者自己的经历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个事实,本人教龄十五年,教研组长,教学能力即便说不上好,自然也不会差,更何况每次上课我都当回事,我平时上课的样子,就是我开课的样子。但是班级的考试成绩却不如使用题海战术的老师的班级成绩好。
说实话一开始我一直不相信会是这样的结果,只是多次的事实教训,我不得不承认题海战术,投入时间大量地扎扎实实地训练习题,比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更能取得好的应试成绩,更适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应试教学很简单,只要能应付考题就行了,简单的事情简单地做,简单的事情做复杂了效果当然不会好,就像用大炮打蚊子,效果不如用手一个一个地打。
教师要在应试教学中如鱼得水,关键是看习题练得怎么样,而不是看课上得好不好,习题做了一遍有一遍,就像谜语猜了一遍又一遍,虽然不会猜,但是把谜底记住了,就得分的,然而偏偏不实际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教猜谜语的方法和知识,则未必能猜出来的,教学成绩未必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多少教学艺术高超、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所教班级的成绩总是架不住年轻而精力充沛的题海轰炸式教学,多少发达地区的学校,讲教法、讲理念,可结果考试成绩总不如教学上训练扎实,死缠烂打的学校,这些事实都在说明考试的成绩与教学的水平相关性不大,与教研活动开展的好坏也无关。应试之下,教师都很现实的,“教研活动”既然无用,被认为是花架子,参加了又如何,即便教学水平提高了,也不能出成绩。教师们当然没有兴趣参加什么教研活动了。
三、应试之下,教研活动开展实质性的活动很难。
什么是有效教学,现实地说能出考试成绩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在现实中,教师们很现实,教研活动都能敷衍了事已经很给面子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无情人的眼里教研活动自然是一个花架子可有可无的。教研活动要安排得皆大欢喜,难,难于上青天。听课是完成任务,可以带着试卷来,这样边听课边批改一下,或者做一下练习,也不放过备课的时间。若是要评课,那就无关痛痒的说几句吧,要是轮到开课,那是较麻烦的事,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用5-6分钟背一下基本概念,40分钟用来做练习。只好勉为其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概念讲授、难点突破、知识巩固来上这么一遍。
紧张、有一种许久未好好上课的感觉。要是围坐在一起讨论,那总是教研组长一个人的事情,他说他的话,你做你的事。讨论一些教书育人的事情,你理直气壮地认为那是德育处的事情,提早退场,难道教师不该有育人的作用?讲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认为自己水平不高,可又不想学习,因为坚信教学的水平是天生的。要是讨论物理教学论,那理所当然是花架子,一脸的鄙夷。要是讨论物理习题,是最实际的了,却发现押轴题终究是压不住宝的,于是又感乏味。
应试之下,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难!不知道教学研究有用否?不知道教学研究该研究些啥?不知道又有谁愿意来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这是实话!实话不好听,但实话总要有人说。
【应试教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心得体会06-07
心得体会06-23
心得体会12-07
法制与纪律心得体会范文_心得体会范文10-02
最新孝道的心得体会 孝道篇心得体会01-28
艺术采风心得体会 艺术采风心得体会01-16
供应心得体会 供应室心得体会优质02-17
木工心得体会 做木工心得体会模板02-17
教研心得体会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