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时间:2024-04-22 07:52:3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1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

  校本研修,一直是我校的工作重点。但是有部分教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不管怎样,让学生的成绩提高是最终的目的。

  为了改变这种观念,我校及时召开教师会,董校长做“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的讲话,要求全体教师重视教科研,多学习;要求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深入教研组,督促教研组活动,争取实现高效课堂。校长在学校会议上提出“转变思想是转变行为的前提”的讲话,目的就是转变教师的思想,将教研、提高教学效率提到较高的认识程度。

  研修处首先组织教师们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研组专业发展计划。其次,分组、安排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学习“一课四磨”的解说。为活动的展开做好准备。督促图书室贮备必要书籍,如《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有效教师》、《做最好的老师》等等。另外及时下载本学期的两本专著——《陶行知文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督促检查学习状况。

  研修处的精心组织妥善安排,使得各项活动有条不紊。读专著和“一课四磨”校本研修,在我校已经蔚然成风。

  二、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扎实开展读专著活动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当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时,就很容易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大量事实证明,有计划、有目的、坚持不懈的学习教育理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与教育水平,阅读教育著作已经成为许多优秀教师迅速成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为切实落实好教师读教育专著活动,我校全体教师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认真、精读由进校推荐教育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注重分享,我们经常经常组织教师在年级组内交流分享,汇报自己的体会,以互相学习。我们还要求全体教师把读书的收获与成果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理论,及时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我校领导们也一如既往地多学习,校长除了研读进校提供的专著以外,还认真研读了《怎样做好课题研究》、《真情漫笔》,校长也学习《名校长成长轨迹》、《问题学生的转变》。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习名家思想,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好多老师都说,读书让自己受益匪浅,自己的精神疲惫现象有所好转,对学生多了鼓励,少了批评,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三、注重实效,全面搞好一课四磨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不管哪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务实、有效”的原则,把工作落到实处。

  我校成立了数学、语文、英语等六个教科研团队。为了提高活动效果,增强教科研活动的目的性,每个团队依据教师的`教学专长和特点,确定好每一轮次的研究主题和主持人,制定好每一轮次的活动安排。确定业务能力高、科研意识强、责任心好的教师为每一轮次首席主持人。

  所有领导班子成员进入教研组,教研组的所有活动,班子成员一律参加。校长、校长、校长分别参加数学组、语文组、综合组的活动,主任、主任、主任分别参加理综组、英语组、文综组的活动。领导积极参与,使老师们内心受到触动,思想上更加重视。

  教研组活动的时间是固定的,如果有特殊情况,会及时通知校长室、入组领导,但是不可以不组织,也不可以不参加。

  一课四磨的各个环节,都认真地执行。因为是磨课,磨出的应该是高质量的课,因此在集体研讨环节,各位成员,积极发言,出主意、想办法,力求把主持人的教学设计修改到最好,在反思交流环节,更是见仁见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指出缺点、改进意见。

  “好课多磨”,不仅是要磨出一节精品课,更是意味着运用集体的智慧。磨课是教师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磨课既促进了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又促进教师群体素质提高。

  为了实现共同的进步的目的,我们已经将磨过的课堂教学设计或录像,收集在一起,行成上庄中学的教学资源库。争取在三两年内,把所有的课都磨一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在磨课过程中,组织教师研讨自己的科研课题,科研的设定是源于自己的教学实际。教研的最终目的也是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我们的磨课活动实际上是一举多得。让老师们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本学期开展了教学设计大赛、说课大赛、教学比武,提高了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四、制度保证、督促检查

  学校研修处原来就有校本研修活动的规章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周都参加教研活动,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要求有业务学习笔记。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见缝插针,抓紧零散时间学习。

  我校还在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召开教研会,全员参加,发挥集体智慧。

  为了保证数量和质量,在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时,我们同样进行关于校本研修情况的检查。目的在于督促教师参加学习,参与教学研究,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

  尽管如此,在活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2

  一、“说”名著,用“说话”体验名著。

  按一般习惯,检查阅读通常是问学生读了没有,读了多少页,但这种方法有些“平面化”,并不清楚学生阅读的真实情况。为此,我们改用“说话”方式,让学生将阅读的内容重新“说出来”。“说”故事情节、“说”人物、“说”精彩片断、“说”自己看法。可以“照本宣科”,可以“断章取义”,甚至可以“组接复合”,可用文章语言,可用文本人称,可另择人称,等等。

  “说名著”不完全等同于“复述故事”,因为它是动态的,变化的,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而“复述故事”则是纯静态的,因而,较之传统方法,更加显得“立体化”。每周前,我们根据作品的难度,布置一周的阅读任务,然后利用活动时间——课堂辟出时间也行——进行摸底了解。由于任务明确,目标清楚,准备充分,因此学生“说话”踊跃,甚至出现争先恐后,精彩纷呈的局面。一些小组还利用集体智慧,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真让人耳目一新,春风拂面。

  “说”名著最大的好处是,让名著“站”起来,单纯冰冷的铅字,变成了有声有色的“说话表演”,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加深了学生对名著的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如在《骆驼祥子》读书目录中,因为“说”名著,学生不得不反复阅读小说,小说中细腻的景物描写,祥子细致的心理感受,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使一些学生的习作明显有了影响和较大进步的`起色。

  二、“写”名著,用“写作”领悟名著。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看”仅仅是大脑皮层的表面活动,而“写”则是大脑皮层的深层活动。因此,“写”是对名著加深理解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每一部名著读完后,我们组织学生写书评、谈体会、谈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写作中,让学生与名著人物亲密接触,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触摸他们的鲜明性格,聆听他们的独特语言,体味他们的真切感受。如在《繁星》《春水》读书月中,通过写作,多数学生对冰心诗歌中“爱的哲学”、“自然的思想”,“晶莹的语言”有了更深的认知。有的学生甚至还将之与泰戈尔的诗作比较对照,不乏真知灼见,金石火花。

  如果说阅读更多的是体验,那么,写作更多的是在体验基础上的理性升华。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领悟名著,领悟名著的人物,领悟名著的情节,领悟名著的主题,领悟名著的艺术手法——哪怕浅尝辄止。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写作”提高了认识,“写作”升华了感悟,“写作”培育了理性思维,“写作”加强了修养,“写作”提高了欣赏水平。

  三、“展”名著,用专栏展示名著。

  为了更好地宣传名著,营造氛围,增强读名著意识,我们还定期通过黑板报来展示名著。我们将学生中优秀的习作展览,或取其片段,或用其全文。有时我们还不拘一格,或散文、或诗、或谜语、或填空,用各种形式表现名著,专栏可“杂”可“专”,“杂”指专栏不限于某一名著,“专”指专栏从不同角度来探究解读某一名著。事实证明,用专栏表现名著,形式可取。“专栏”提高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专栏”为学生多角度欣赏名著提供了平台。学生为自己“榜上有名”而骄傲。如我们先后举办了“童话与生活”专栏、“我看古典名著”专栏等。

  经过这些活动后,我们发现:学生对名著爱读了,学生读名著能去思考了,学生也敢于探究问题了。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育专著心得体会01-31

教育专著的心得体会07-15

教育专著心得体会02-20

有关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3篇06-25

阅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03-28

阅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5篇)06-09

(优)教育专著的心得体会2篇09-09

阅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5篇04-08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