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企业完善规章制度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企业完善规章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完善规章制度1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该条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的制定规章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一、制定规章制度的主体必须是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是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而不是用人单位的职能部门或者个别领导,比如说人力资源部或者是办公室,如果以用人单位职能部门名义制定的规章制度就存在无效的风险,用人单位的职能部门可以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但是规章制度的发布和实施的主体必须是用人单位。
二、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合法。
规章制度的“合法”性是指规章制度的内容与所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依法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关于劳动方面的行政规章不相冲突。
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不同程度存在着违法内容,有的在工时、休假、加班等方面违反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有的规定员工在劳动合同期间不能结婚生育,上下班要搜身检查,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的规定员工入职要交一笔保证金或者扣押员工的身份证件;有的随意延长员工工作时间而不发加班工资等等,这些规章制度都有可能因为违反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三、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企业在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必须遵守以下程序:
第一步,由职工代表带回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
第二步,规章制度形成方案或者意见后,用人单位与工会和职工代表平等协商决定。有的用人单位没有工会,用人单位可以与职工代表平等协协商决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为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防止有的用人单位利用规章制度随意侵害劳动者的权益。如果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没有履行上述程序,那么劳动者因为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而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那么用人单位存在程序瑕疵的规章制度就有无效的风险,不能达到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因此,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特别是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制定程序,并且把规章制度的形成的程序用书面的形式记录和确认下来。
四、规章制度的告知程序。
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必须有人执行才有价值。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劳动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劳动者遵守执行就应当让劳动者知道。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特别是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制定后没有告知劳动者,同样这样的规章制度也有可能因为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而无效。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可以通过公示的方式告知劳动者,比如将规章制度张贴在用人单位的公共区域,或者放在的劳动者可以自由访问的企业局域网内。用人单位也可以直接告知劳动者,比如说通过培训的形式直接告知劳动着,或者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劳动者,或者直接将规章制度给劳动者,让劳动者签收等等。总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必须让劳动者知晓规章制度。
企业完善规章制度2
在明确各部门管理项目的基础上,还需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足以说明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员工思想素质。
在现代企业的资源中,“人”是第一重要的资源阁,企业具备高素质的人员有利于企业眼前的利益及长远发展,也是企业增加后劲的需要,具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充满生机和朝气的前提和条件。
我们应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人员激励机制,具有丰富多样的奖惩手段,每个员工因所处的层次不同,其所需要激励方式也有所不同。管理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对他们要注意激励的作用,是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是企业的主人,另外,还要给管理人员及业绩较突出的普通员工设计其职业未来发展方向,这样可以更好地使员工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使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统一起来。对员工还要及时与之沟通,发现其内心更深层次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对症下药。而普通员工的知识层次和文化修养参差不齐,物质奖励和指导监督就十分必要。对员工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对企业、员工特别重要,培训能够保证我们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衰得竞争优势,在增加劳动力和物质投资外,更主要的是靠人的能力的提高。员工接受到培训,可以感觉到自身被重视,会更加努力工作。虽然培训的当时需要一定的花费,但培训所能带给企业的今后巨大的经济效益是无法衡量的。
在人员管理方面要加强防范,对于重要岗位的人员要严格考核,防止出现营私舞弊的现象。因此要尽量做到使各个职务、各个岗位的人员来自不同的地方,要有意将有亲属关系的人员分到不同的车间和岗位,重要的技术岗位要有后备人才。
人事分配制度要摒弃人浮于事的低效率机制和“用人靠提拔,能上不能下”的人员任用制,创造一个公正、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对待晋升、降职或辞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不可因人而宽松不一,更不得带有亲属与感情色彩。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任用上,要采取增加民主测评的方式,更加慎重地全方位对其进行考查。对于我们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员工思想意识陈旧的问题,要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技术能力或管理思想培训,能够跟上企业发展步伐的员工委以重任,对学习能力不强的员工安排到适合其水平的岗位。特别是对于企业原来的元老更要采取比较合适的方法,对其能力进行考核,将其安置在与其能力相适合的岗位上,不能让其落后的思想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这是一个许多企业都曾经面临过的问题。
(2)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针对我们企业的设备情况,在设备管理方面一定要下大力度加以治理,因为设备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及生产秩序,整个生产过程若想正常运转,基本的物质元素—设备必须完好,设备必须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如果放松对设备的管理,对设备保养不及时,故障排除不及时、修理不及时,不仅生产的连续性、均衡生产无法实现,甚至会酿成大祸,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为此,我们企业要制定严密的设备管理制度。针对我们加工企业,主要是设备的性能管理,也可以称之为设备的技术管理,涉及到生产现场的主要有设备的运行、维修方面。所以,在制定设备管理制度是要侧重于这两方面。针对我们进行设备的技术检查,可以制定设备巡检制度和设备的定检制度。
设备的巡检制度是以操作工为主的巡回检查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时(一般为1一2小时),定点(规定的.检查点),定项(规定的检查项目)的周期性检查。巡回检查的方法采用主观检查法:即听(听设备运转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声音)摸(摸轴承部位及其他部位的温度是否有异常)、查(查一查设备及管路有无跑、冒、滴、漏和其他缺陷隐患)、看(看设备运行参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闻(闻设备运行部位是否有异常气味)的五字操作法;通过执行设备的巡检制度,我们可以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不正常的情况,并能及时调整处理,预防发生紧急情况而造成的事故。在巡检工的包干区域内,所有的设备维护、卫生、区域卫生都是其负责,做到责任到人,职责明确。为使设备巡检到位,做到有检查、有落实,根据5标识化这一原理,制定巡检标识牌,解决设备巡检的落实问题。
除了制定设备的巡检制度外,还应制定设备定期检查制度,以一般维修工人和专业检查工人按照设备性能要求编制的设备检查标准书对设备规定部位进行检查。在我们过去的年度设备维修计划中体现了此项制度,今后我们还需完善的是订立详细的设备检查标准书,以此保证此项制度顺利推行。
上述两项制度需要我们有完善的组织来保证实施,根据我们企业的组织结构,可以以技术部为订立标准的部门,生产部作为执行部门来保障。对生产岗位的操作工我们要求做到“巡回检查严肃认真:岗位操作严肃认真;维护设备严肃认真;填写记录严肃认真;岗位练兵严肃认真”“操作技术要熟练;自己管理的设备会使用、保养、排除故障;产品和工程质量要良好;“工艺资料、数据一定要齐、全、准”的“五个认真”和“四个过硬本领”。相信,通过实施这些制度,加上员工基本技能的提高,在设备管理方面一定能有起色,改变过去我们企业只有设备发生故障了,才知道设备的重要性,才知道去维护和保养的弊端。
(3)完善定额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在我们企业现行的定额管理中,对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定额项目不全或是不准确,现在的材料定额缺少生产辅料(成品包装物等)的定领,对物料的使用监控不到位,对呆料、边角料、废料的处理不及时,超料的追究与处罚不健全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制定定额时采用的经验估计法的原因,这种方法是根据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实际经验,参考有关技术文件和计划及生产技术的变化因素来制定的定额,易受制订人员主观因素影响,准确性稍差,这给后续的生产成本核算带来了相应的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主要采用工艺计算法来制定材料消耗定额,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剔除不合理的因素,并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数量,再加上一定的消耗,最后确定物资消耗定额,这种方法比较准确。另外,还要对不全的定额加以补全,在此基础上再求准确,为成本核算奠定基础。完善定额管理是对物料控制的第一步,也是基础。
为了考核定额的制定是否正确,还必须进行材料用量的定额测试。保证定额的准确无误,测试的有关项目主要有:板材的利用率;锻造材料的利用率;单位面积油漆及成本:加工刀具用量;辅助材料的单位用量:包装材料的单位用量。
(4)加强品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在机械制造企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管理及环境。在上面几节中我们简要地进行了论述了人、机、料、环境几个方面,现在就方法、管理方面进行讨论,曾有人认为,有了先进的机器设备,有了优质的原材料,再加上工作认真的员工,就会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如果缺少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环境,也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而不一定正确地做事,有了好方法对提高效率及产品的品质有了保证。
从加强品质管理的组织看,我们应设立了质粉邹,由于现在负责质量管理人员设置较少,只有:人,而且归技术部誉蓬,质,人员数量少就不可能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掌控。从组织保证上,应当建立以生产部长为主要责任人,车间主任、班组长都是质量检查员的体系,加强质检队伍,这样也能督促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查核,5s管理实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产品的品质,它也是以员工素质的提升为前提的。员工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操作规程上把关,产品的品质自然就会提高。
加强品质管理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健全质量标准文件,因为质量标准文件明确质量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是质检作业的重要依据。有此依据能改变质检员在很多时候凭经验去检验的习惯,给质检员带来了方便,提高质检效率,也对开展工作提供帮助,免得工人因对质量标准不知道而忽视质量问题的存在。
加强品质管理的措施之二是建立健全生产作业标准文件,作业的标准化是生产合格产品的基础,错误的操作会导致品质问题的产生。我们企业须完善的作业标准文件有:调整器组装,手制动机,缓冲器组装作业指导书等;其他的工艺文件已存在,只需按照标准贯彻即可。生产部长、车间主任、技术部长、质检员等都要向员工宜传贯彻各种作业标准和质量意识,使之按照标准进行工作。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
(5)完善工艺管理规程,加强技术改造。
针对本公司工艺管理的现状,亟待解决的是工艺技术员的思想问题,有的工艺员不思进取,不深入车间,因此不能及时发现一直使用的工艺手段的弊病,对于生产工人提出的改进工艺的意见不能很好地采纳,有时造成生产成本的上升。因此,工艺的制定,先要考虑到经济的原则,少投入多受益。
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图纸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的要求,实施设计完的图纸有技术部审核,厂长终审。达到图纸准确率99.9%外的质量目标的要求。同时,工艺技术员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不断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做到既懂工艺,又懂生产,用工艺指导生产,还能在生产中发现问题修正工艺。这对于今后企业的技术革新与改造大有裨益。
企业完善规章制度3
1、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要求,需要修改企业规章制度时,向所有的员工发出书面通知,附上企业的规章制度,请员工阅读并提出意见或讨论建议,同时签字确认。
2、对于职工提出的方案,并非所有方案企业都要同意,企业仍旧可以与职工进行平等协商
3、对于有些修改意见,如果大多数职工同意修改,其中一部分职工不同意修改,职工之间存在分歧,并且该企业没有职工代表大会的情况下,或者更甚者没有工会的`情况下,企业如何修改完善规章制度,新的劳动合同法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属于空白。因此,对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一定需要所有员工签字认可,否则,将面临不符合全体员工平等协商确定的必备要件。
4、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可以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发放企业规章制度,要求员工阅读并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同时,签字确认。
5、对于员工所提出的建议或则意见,不论企业是否接受,都应当给与书面答复并形成书面纪录。
6、如果企业有必要进行对企业规章制度的修改,就要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程序制定完善。
一、建立和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制度,促进企业管理整体水平提高。
二、建立和健全商品购销存环节管理办法,规范企业流动资产管理行为,健全内部约束机制,确保资产完整和增值。
三、建立和健全自我扩张和自我约束的企业财务机制,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四、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的客观要求,严格执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
企业完善规章制度4
一、如何完善修改企业规章制度的程序
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需要严格的程序,企业规章制度的修改与完善,也应当需要严格的程序,否则,修改完善的规章制度不具有约束力,就会不能被法庭或仲裁庭采纳。 用人单位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使企业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指定的规章制度,要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不能制定好后就不管不问了,根据十佳情况,依法进行修改,在修改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要求,需要修改企业规章制度时,向所有的员工发出书面通知,附上企业的规章制度,请员工阅读并提出意见或讨论建议,同时签字确认。
2、对于职工提出的方案,并非所有方案企业都要同意,企业仍旧可以与职工进行平等协商
3、对于有些修改意见,如果大多数职工同意修改,其中一部分职工不同意修改,职工之间存在分歧,并且该企业没有职工代表大会的情况下,或者更甚者没有工会的情况下,企业如何修改完善规章制度,新的劳动合同法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属于空白。因此,对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一定需要所有员工签字认可,否则,将面临不符合全体员工平等协商确定的必备要件。
4、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可以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发放企业规章制度,要求员工阅读并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同时,签字确认。
5、对于员工所提出的建议或则意见,不论企业是否接受,都应当给与书面答复并形成书面纪录。
6、如果企业有必要进行对企业规章制度的修改,就要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程序制定完善。
7、对于部分规章制度,企业可以印刷成册,在最后一页上面明确写明,该页码是本规章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职工在月都后,将该页码撕下来,企业予以保存,作为职工收到并阅读的证据。 有些企业的老总看到这里就会说,太复杂了,但是没有办法,否则,就会承担败诉责任。
二、企业规章制度怎样才有法律效力
1.规章制度的内容合法、用语规范。许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时由于不了解或漠视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而致使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中的某些内容违反法律强行性规定而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有的单位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一些职位只能有男性担任,这种规定明显不合法,侵犯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又如有些企业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女职工不准怀孕的制度,这明显不合法,又如,本应该由董事会制定的由总经理拟订的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由总经理直接制定未经过董事会的批准等等。应有总经理制定的规章制度,总经理办公室拟定后总经理口头同意的,单位未盖章,总经理未签字批准的,企业依这些内容管理员工而发生争议,企业自然得不到法律支持。
2.规章应当经过民主程序确定。许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都只是由企业的董事会或总经理甚至是某个部门制定后即实施。法律规定涉及到职工利益的企业规章制度应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
3.规章制度确定后应当公示,或直接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让劳动者签署。许多企业有些规章制度根本不为员工所知,也使这些制度无法得到全面贯彻,建议用书面形式或包括电子文件形式,必须要向全体员工公示,否则不对员工产生效力。
4.规章制度应当及时修改、补充。现实生活复杂多变、现行法律不断推陈出新,制订当时合法的内容可能现在已不合法或者规章内容已经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企业应当自行或委托有关专家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修改、补充相关内容。
三、企业规章制度如何制定
优秀的规章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根据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制作程序,才能真正制作出满足企业需要的好规章制度。好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规章制度需要的形成和议案提出
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可根据企业的状况和科学合理的预测,发现需要在哪些方面设立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哪些方面需要利用制度推动企业的发展,哪些制度需要变革,并根据企业章程和其他制度规定的各部门的规章制度设立提案权的规定,提出规章制度立、改、废的议案,提案应说明理由。在这个阶段,企业也可借助专家的力量预测规章制度的需要,如需要哪些劳动规章制度,可咨询劳动法方面的实务专家,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规章制度的需要可咨询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方面的有关专家等。
2、审查、立项
企业总经理或总经理办公室,董事会,及其他有权部门就提出的议案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提案进行审查,认为确有必要的,应组织有关人员或部门起草。
在这个阶段,除非一些特别简单的制度可由企业自己制作外,宜聘请规章制度设计的专业人士介入。
3、起草
负责起草规章制度的人员、专家,应仔细研究提案说明,明确要设立的规章制度的目的。然后应用规章制度制作技巧,完成草案的起草工作。
在这个阶段,其他部门应予以配合,提供必要的材料。
4、讨论批准
草案完成后交有关部门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如有必要,根据讨论意见作必要的调整。最后交有关部门批准或通过
5、公示
经批准后的规章制度,如涉及到职工的权益,应采取合理的方式向职工公示。以便员工遵守执行。
【企业完善规章制度】相关文章:
完善规章制度04-10
企业规章制度08-24
企业规章制度03-26
关于企业的规章制度03-28
企业员工的规章制度01-29
企业考核的规章制度02-02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02-21
小企业规章制度02-20
企业员工规章制度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