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时间:2024-07-28 09:37:56 制度 我要投稿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在当下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

  医疗废物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

  1. 保障公共安全:防止医疗废物成为疾病的`传播源,保护患者和公众健康。

  2. 遵守法规: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避免法律风险。

  3. 维护医院声誉:良好的废物管理能提升医院的专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4. 资源利用:合理处理废物,可能实现资源回收,降低运营成本。

  5. 环境可持续:减少废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绿色医疗。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废物的数量与种类也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管理医疗废物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保障医护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国家对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了最新的修订。

  一、法规依据

  1.危险废物管理条例:该法规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的类别、标识、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监督管理等内容。

  2.传染病防治法:该法规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的`分类、打包、标识及隔离、收集、运输和处理等要求。

  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该法规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的管理职责、收集和运输方式、处置方法和费用分摊等问题。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

  医疗废物根据污染程度、危害性、处理方法等不同要求,分类为四类:感染性医疗废物、化学药品废物、放射性医疗废物和普通医疗废物。

  1.感染性医疗废物:指带有病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医疗废物,包括过期损坏的药品、感染性废脱水毒素、医疗器械和装置、排泄物等。

  2.化学药品废物:指含有化学成分,对人体和环境有危害的医疗废物,包括过期的药品、化学药品废液、废化学试剂和药品包装物。

  3.放射性医疗废物:指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医疗废物,包括病人接受放射性治疗产生的废料、辐射治疗机器产生的废料和放射性废液、固体、气体等。

  4.普通医疗废物:指没有危害性或污染性的医疗废物,例如废纸、泡沫塑料、废信封、一次性口罩、口服液包装物等。

  三、医疗废物的管理

  1.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感染性医疗废物和化学药品废物应单独收集和包装,放射性医疗废物应专门收集和储存,普通医疗废物应分为可再生利用物品和不可再生利用物品两类。

  2.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医疗废物设置相应的收集容器,并进行密闭包装,同时应对每个包装进行编号并在包装上标明有毒性、有害性、放射性等特征。

  3.医疗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委托符合条件的危险废物接收单位对医疗废物进行处置,不得将医疗废物非法卖给或交换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4.医疗机构应依据当地有关规定建立相应的医疗废物管理费用收取制度,并按照相关标准落实费用分摊。

  四、医疗废物管理的注意事项

  1.医务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掌握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标识、处置等技能,确保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安全。

  2.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3.医疗机构应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做好记录,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并将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公开。

  结论

  医疗废物管理关系到医护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在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方面,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完善监督体系,确保医疗废物得到规范、严格的管理,保障环境与人民的健康安全。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3

  立即停用或清除引起过敏的物质。病人就地平卧,吸氧,针刺人中、十宣、内关穴。

  肾上腺素0。5~1mg皮下注射(小儿0。02~0。025mg/kg),必要时

  10~15min后重复注射。

  地塞`米松10~20mg或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液

  20~40ml内静注。

  扩充血溶量:5%G·S 1000ml静滴。

  血管活性药:多巴胺40~80mg加入5% G·S 500ml静滴。

  可与间羟胺联合应用。必要时给予去甲肾上

  腺素1~4mg加入5%G·S静滴。

  抗组织胺药物:肌注异丙嗪25~50mg,扑尔敏10mg。

  10%葡萄糖酸钙10~20ml缓慢静注。

  观察24小时,以防过敏性休克再次发生。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4

  一、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相关制度及工作要求。

  二、诊所负责人负责医疗废物暂贮、管理、消毒、交接等具体工作。

  三、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四、做好医疗废物处置的登记,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5年。

  五、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暂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

  六、对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

  七、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设施进行卫生学效果监测、评价、存档、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要及时上报。八、按规定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执行双签字,资料保存5年。

  九、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监控损害。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5

  1、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不得混放。

  2、在诊疗过程中处理医疗废物时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分类、收集、处置。

  3、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黄色专用包装袋封装按感染性废物处置,并及时送医疗废物暂存室。

  4、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5、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6、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或部门、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7、每天与医疗废物集中收集转运人员进行认真交接,双方签名。待交接结束后及时对科室临时医疗废物暂存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8、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一经发现依法处理。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6

  为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废物管理,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

  二、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应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2.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3.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4.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5.负责有关医疗废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管理。

  6.负责及时分析和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它问题。

  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督导医疗废物处置相关工作。

  四、负责人负责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收集、运送交接、交接登记。不得使医疗废物外流、泄漏。如发现医疗废物外流、泄漏,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对科室和当事人进行处罚。

  五、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人员,负责医疗废物接收、交接登记。认真填写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转移联单,并负责保存。负责暂存处物品和场所的消毒隔离工作。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7

  1.当前在医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缺乏,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处理成本核算与院内感染的关系,单一追求经济效益,应该由供应室统一供应的灭菌再生物品而自行消毒处理。

  1.2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处理不规范,多数由各科室自行洗涤,包装后送供应室灭菌,清洗物品不规范,洗涤后的物品甚至还有血迹,质量意识欠缺。

  1.3部分科室准备的灭菌物品包装质量不合格,包内无监测卡,包外无3M指示胶带,无灭菌日期、有效期、包布反复使用不清洗。

  1.4灭菌后的物品部分科室储存条件差:布类、一次性物品、各种消毒剂混放一起,导致布类灭菌物品被污染。

  1.5科室间发展不平衡,使质控达标起伏不定。

  2.院内感染监控中质控护士的作用重在对环节质量的管理

  2.1院内感染监测:按照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实行有效的医院感染检测,要求各科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检测意识。

  2.2消毒灭菌效果检测:质控护士应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标准,对临床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医护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内窥镜室、透析液、牙钻、高压灭菌锅等进行定期和随机抽样检测。及时反馈,对检测不合格的地方协助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3改建部分重点部门的布局:按照《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投入资金,重新规范、改建了消毒供应中心、内镜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等重点部门,增加了辅助用房,做到了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物品定位放置。

  2.4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制定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配置了医疗废物回收车,专人回收、管理,要求所有科室使用有规范标示的容器、包装袋,医疗废物分类存放。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处、车辆、工具及其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洁,对负责收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并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应急措施培训。

  2.5垃圾分类处理:严禁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院外转运时,严格履行交接登记手续,按照要求资料保存3年,严禁买卖医疗废物和随意倾倒医疗废物。

  3.质控护士在院内感染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笔者认为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积极配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和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科室制度的落实情况,对消毒灭菌药械的购入、储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有效措施。积极配合科主任、护士长建立临床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监控医师和质控护士组成,在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上下协调,结合各科特点进一步修定和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措施,完善医护人员技术操作流程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保洁制度,做到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并提出了在院内感染监控中质控护士的作用重在环节质量的管理。强化了质控护士在院内感染监控中的作用,在预防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8

  一、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

  (一)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可无害化再生利用的回收类的医疗废物,如:一次性输液袋(瓶)、非抽血类及非疫苗接种类的注射器等,使用后即时毁形,置防渗漏的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并挂放警示标签“可回收医疗废物”,送交医院指定地点暂时贮存,并过称登记。

  2、对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固体物品及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置,直接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后并挂放警示标签“感染性废物”,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过称登记。

  3、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纳入感染性废物中置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并注明“药物性废物”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过称登记。

  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并作特别说明。

  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及时封扎并挂放警示标签,注明“感染性废物”及特别说明等,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过称登记。

  (二)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病理蜡块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置于防渗漏的容器内或双层黄色包装袋密封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特殊处理:将其浸泡于马林液中固定或冷藏。

  2、定期包装打包封扎过称登记。

  (三)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锐器医疗废物使用后置于防渗漏耐刺的利器盒内,即密封容器后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过称登记。

  (四)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并标签注明“药物性废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2、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处置,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标准执行。

  (五)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2、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二、医疗废物收集要求

  1、以上放入包装袋或者利器盒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2、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利器盒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医院应有统一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规定。

  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5、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录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6、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7、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8、医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分类收集各科室送交的医疗废物,并负责过称登记。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9

  一、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感染性废物放置于黄色塑料袋内,生活垃圾放置黑色塑料袋内,有传染性的废物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利器放置于利器盒内,装满3/4时应封袋和封口,专人回收后集中处置。

  二、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胎盘等高度污染的病理性废物,应放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内用密闭容器运送。

  三、特殊感染病人使用后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应放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内,专人密闭回收。

  四、针头、刀片等利器使用后必须稳妥地置于利器盒内,不得与其它医疗废物混放,利器盒禁止重复使用。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五、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立即毁型,放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密闭存放,针头放置于利器盒,3/4满扎封袋、封口,由专人回收集中处置。严禁盗卖和随意丢弃。

  六、使用后的一次性采血、穿刺用注射器等,应连同针头一起放置于利器盒内。3/4满时封口,由专人回收后集中处置。

  七、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由专门机构处理。

  八、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由专门机构处理。

  九、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再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十、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做到不泄露、不扩散、不污染环境。

  十一、建立医疗废物分类登记、交接制度,科室与专职收集人员双方签字,资料保存3年。

  十二、收集和运送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穿工作服、带口罩、帽子、厚质手套等,必要时穿胶靴、戴防护眼镜。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0

  一、根据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并实行登记制度。

  二、医疗废物的`回收登记工作由总务科指定的专职回收人员具体负责。

  三、医疗废物的回收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四、登记应准确、及时,数量真实并认真填写,项目齐全,签全名。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五、如将医疗废物交由取得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应依照危险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六、医疗废物专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保存时间为5年,不得随意丢弃。以备环保部门和上级卫生部门检查。

  七、对每一批次医疗废物交接的数量和重量进行认真、准确的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八、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医疗废物的回收登记进行监管。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1

  1. 公共卫生安全:医疗废物可能携带病原体,有效管理能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社区健康。

  2. 环境保护:无害化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维护生态环境。

  3. 法律合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不当处理导致的法律责任。

  4. 医院运营:规范的废物管理流程能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减少意外事件发生。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2

  1、全体工作人员应自觉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2、任何人发现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的现象,可直接报后勤保障部或院总值班室,接报人应立即向分管院领导汇报。

  3、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对现场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和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在48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县环保局报告。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消毒工作从感染性废物污染最轻的区域向污染最重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消毒。

  6、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7、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8、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健康损害的,应在1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若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健康损害的,应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

  9、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损伤后的处理方法:

  a)可用肥皂水、清水、无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的重力挤压。

  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d)保留物品,以便辨认其传染性。

  e)向保健科汇报。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直接参与人及其相关的情况。

  f)根据具体情况尽快采取医疗措施,医学观察。

  10、对破碎体温计、血压计泄漏的水银收集方法:

  ①收集人需佩带口罩、手套,用硬纸片做成小套,收集散落的水银珠;

  ②将套内收集的水银珠放进有盖的小药瓶中,药瓶中须放有一定量的水;

  ③将小药瓶送医院设备科仪器维修部保管。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3

  一、医疗废弃物必须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二、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要求建立医疗废弃物专用的密封贮存室,标明标志并加锁,防止医疗废弃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

  三、由门诊指定专人对输液管和注射器类(经过消毒、毁形)、玻璃器皿类、组织血液样本、试管或其它类进行分类,分别用易燃无毒的软包装袋密封装好,并贴上分类标识卡。

  四、分类包装好的医疗废弃物由清洁工人送至存放医疗废弃物的贮存室的专用密封桶中。

  五、定期由后勤人员将医疗废物送至县卫生局指定地点,针头等类物品定期焚烧处理。并如实填写收运交接时间、种类、数量的医疗废弃物转移联单和经办人签名。

  六、医疗废弃物贮存室每天由清洁工人清洗,并用2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七、对有关接触处理医疗废弃物的人员定期进行知识培训。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4

  为了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环保总局联合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特制定本条例。

  一、医疗废弃物的分类

  1、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管、注射器。

  2、各类敷料,使用后不回收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引流袋、引流管、包装袋,以及外科、妇产科使用后的纱布等。

  3、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的生活废物。

  4、检验科、手术室等使用后的一次性皮管及注射器。

  5、锋利物,包括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安培、青霉素瓶等。

  6、病理科切片产生的废弃物。

  7、手术后的医疗废物。

  8、放射性废物。

  负责医院废物分类管理的责任人为临床科室护士长或医技科室主任。

  二、医疗废物的收集和运送

  1、医疗废物和生活废物应严格分类收集,各科室值班人员负责分类收集、运送。

  2、生活废物装入黑色废物袋内,医疗废物第2、3、4、5、6、7条装入黄色废物袋内,医疗废物第8条装入红色废物袋内。医疗废物第1条送供应室经高压、高温毁形消毒后由指定的回收公司回收。

  3、医疗废物按指定的暂存处存放,运送工具和容器专用,每次用后必须消毒和清洁,用1000mg/1有效的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半小时后清洗。

  4、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废物处置。

  三、医疗废物的`处置

  1、总务科负责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总务科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

  2、生活废物由专人负责运送到指定生活垃圾场填埋。 3、医疗废物由专人管理,并送指定处置中心焚烧处理。 4、医疗废物存放在专用房内,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禁止医疗废物露天存放。

  5、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输血器经高压、高温毁形后由县卫生局指定的回收公司处罚。

  6、严禁任何个人和单位转让买卖医疗废弃物。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实行医疗废物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应包括数量、时间、种类、处置方法,并由经手人签名。

  8、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及时报告院领导,并要采取减少污染扩散的紧急措施。

  四、加强自身防护

  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的人员要加强防护,工作时应戴帽子、口罩,穿工作衣裤和手套。

  五、检查监督

  总务科应定期对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处置进行全程监管,相关科室要高度重视予以协作。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5

  ①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区应急联动中心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感染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②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

  ③感染管理人员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④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⑤转运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⑥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⑦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⑧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⑨感染管理科必须向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泄露、散露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06-12

医疗废物卫生管理制度02-12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热)07-06

(优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07-25

[优]医疗废物管理制度07-26

【优】医疗废物管理制度07-26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实用】07-13

[精]医疗废物管理制度07-08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精】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