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作文300字

时间:2024-03-20 09:01:49 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的作文300字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的作文300字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的作文300字

小学的作文300字 篇1

  阳光明媚的早上,咱们一大早就踏上了去往龙泉驿的旅途。

  啊,通过一个多小时的绵长旅途,咱们总算抵达目的地了。首要映入眼帘的是恐龙石像,我最喜欢峨嵋龙——那巨大的身躯,高耸入云的脖颈,它高七米,重两万公斤呢!

  咱们走过时空络绎道后,看到不远处的游戏区,同学们简直不谋而合地奔驰曩昔,或许这就是咱们的天分吧!一切的游戏中我以为爬网游戏最好玩,当然我也成功地通过了应战。

  时刻不知不觉地曩昔了,返程回家时咱们都恋恋不舍,但这次春游却给咱们留下了深入的形象——有英俊的教官、狡猾的同学、趣味十足的.游戏区,还有一路的欢歌笑语......这些咱们都看到,听到,感触到了,而这些也将是咱们最宝贵的幼年回忆。

  我等待下次咱们再一起带着欢歌笑语走进大自然。

  我翘首以盼!

小学的作文300字 篇2

  正走着我突然听到了奇怪的声音

  晚上,一轮明月从天空中升起。我和妈妈走在小区路上,一边散步一边聊天。桂花树上桂花盛开着,树叶密密层层。

  忽然,桂花树旁边发出唏唏索索的声音。这是一种我从来没有听见过的声音,于是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声音?妈妈说这是花苞准备开放的声音。可是我有点奇怪,花苞怎么会发出这种声音?于是我问姑姑,姑姑说这是落叶的声音。我不知所措,不知道相信谁,于是我又问了奶奶,什么东西会发出唏唏索索的声音?奶奶说翻书的时候才会发出唏唏索索的声音?这些回答都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我一个都没相信。

  这个谜我到夏天才解开。夏天的时候我再次听到了这种声音,这一次我听到了这种声音我直奔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原来是枯叶蝶停在树叶中,起飞的时候蹭到树叶才会发出唏唏索索的声音。

  以前老师告诉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种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意思就是自己看见的未必是真的`,不要轻易的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学的作文300字 篇3

  一阵阵秋风吹来,我们感到一阵阵秋天的寒意,让我们去寻找秋姑娘的足迹吧!

  我抬头望着瓦蓝的天空,啊呀!天空无边无际,像蓝绸子。天空中有许多轻盈的云朵,仿佛雪白的棉花,如奶汁一般。大雁排成了“人”字行,正往南边飞去过冬。

  我们来到小河边,天空倒映在小河上,像一条蓝色的地毯,秋天的小河不像夏天的小河一样快速前进,而是缓慢地前进,听不见一点声音。

  我们又来到山林里。你看,黄色的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我们一直往前走去,走啊走啊,走到了枫林。枫树上像燃烧着一团团的火焰。

  我们又来到田野里,金黄的田野变成了金色的海洋。农民伯伯弯着腰割着稻谷,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我们来到花园,发现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非常多,紫红的、淡黄的、粉红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草地上频频点头。

  我们来到果园,看,树上柿子红红的,梨香香的、我们被那香味吸引,久久不忍离开。

  我们找到了!原来秋天就在我们眼前。

小学的作文300字 篇4

  居住在草地上的蚱蜢,深受我们全班同学的宠爱。

  观察“不速之客”还真不是件容易事,我好不容易抓到一只。蚱蜢的头翠绿色、小小的,它的触角弯弯,倒过来真像个“儿”字,它的腹部是一节一节的,它的`翅膀是黑色的,仿佛马上就要展翅飞翔似的。它有六条腿,后腿的弹跳力很强,另外的四条腿有足够的黏性黏住地面协助蚱蜢跳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当然是少不了,你们一定没想到吧,“不速之客”竟然是吃素的,蚱蜢的主要食物是青草。吃的时候,它先用嘴巴旁的黏液软化草,然后用口器咀嚼,慢慢的,你就会看见青草从减少到消失。

  当“不速之客”身手是很重要的,蚱蜢的弹跳是它最大的优点,它可以弹跳自己15——16倍的高度呢!当我第一次看到它跳的时候,我顿时被震惊得五体投地!我想:要是我能跳这么高,长大去当解放军,我跳一下就能让敌人乖乖投降!蚱蜢休息的时候,触角轻微地摆动。有一次我把“不速之客”的触角打了一个死结,它的头就急速摇动,好像在说:“快把结解开,否则我就逃走!”

  “不速之客”十分厉害,它的弹跳力是那么的强。哎呀!不能和你说话了,因为它又要逃走啦!

【小学的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小学毕业06-06

书小学作文06-06

真情小学作文06-06

小学尴尬作文06-06

秋色小学作文06-06

小学作文《文明》06-07

小学想象作文06-07

小学作文日出06-07

小学除夕作文06-07

小学作文讲座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