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2-05-26 07:29: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论语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

  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

  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他经常向孔子请教《诗》。有一次,子贡引《诗经·卫风·淇奥》篇上的话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论语·学而》)意思是,《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论语读后感2

  趁着寒假的闲暇时间,仔细的诵读了这一本薄薄的小书——《论语》。孔子提倡师生之间应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它是儒家思想的经典。它是我国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

  启发式教育,现在的老师都不陌生.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欲教好,因材施。孔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思想,那就是因材施教.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己会学习.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

  处世:"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因为内心的坦荡、自信、泰然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宽容.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处世为人,除了要感谢帮助爱护自己的人,同样也要感谢那些嘲讽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只有他们的嘲讽才更让人感觉至深,才更让人觉醒与自强.《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且彼此间要留一点分寸。

  交友:"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君子之交淡如水".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么才是"淡如水",水的纯净与清彻.

  通篇读完发现,书中频频出现的一些词语:坦荡,温暖,从容,朴素,和谐......其实,这些就是本书所要告知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谛.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学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处世、为人、行事以及生活中的凡此种种,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空间与遐想的余地.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的生活的秘诀那样,却需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读后感3

  心灵之道。这章讲的是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遗憾后悔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事情,人生难免会有缺憾,没有缺憾的人生是乏味的是没有挑战性的是无法激励人前进的,而只有有缺憾的人生才是完美的才是完整的。即使命运不发芽,不惋惜千百次的播种,即使花朵结不成果实,不遗憾千百次的凋零,因为没有比脚再长的道路,没有比人在高的山峰。

  当一个人失败后,延其绳索找其导火的源头,后悔自己的一步之遥,后悔自己的擦肩而过,后悔自己的力求完美的.事情如今有了遗憾。后悔无济于事,天下没有买后悔药的。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就如同也许在这回的高考中你因为一分之差没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并不意味着人生会永远停留在这一秒,相反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不要只是沉积在后悔后悔,后悔自己哪怕如果能再多对一道选择题呢,也许自己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现在抱着后悔去看待以后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既然已经有缺憾,那就让自己的努力去填补那个缺憾,不要让缺憾的漏洞越来越大,直到无法补救。所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之后在文中又提到了自信心,一个人的自信心从何而来?它是发自内心的淡然与坦然。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建立自信是困境中重新崛起的一种特有的力量。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与其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与其沉寂在后悔之中,不如增强自己的信心,挑战未来的人生。所谓“老夫聊法少年狂”这难道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吗?

  所谓“三省吾身”于丹说:“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提倡的真正的勇敢。”不错,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做错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了之后却不知悔过,还是一味的用一些理由与借口来推托,这是懦弱的表现。要做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地勇者,才能化去生命中的遗憾,勇者即表现为面对错误勇于承认的勇气,体现出的是理性制约下内心的自信与镇定。

  我喜欢于丹在文中的一句话:“小人之骄,骄傲的是他外在的气,而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不错,鲁迅曾说:“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种脊梁背后的风骨之气,那种形于天的风然之骨。所谓:“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所谓:“富莫富于常知足;贵莫贵于不求人;贫莫贫于无才能;贱莫贱于无骨气。”傲骨不可侮,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的为君子。我记得一位学者是这么说的:“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近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白在乾坤。”风骨也许是为中国人所骄傲的资本吧。

  其实这章主要讲人生多有不顺,要如何去弥补不顺,自信心,勇敢的勇气,风骨的气节。也许站在不同的角度,结果也有所不同。

  我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赌博,你的筹码就是自信,勇敢等等一切能想出的高洁的名词,如果你连这些都不具备的话,就是失去了筹码,连筹码都没有的你,又何谈去堵上一把呢?

论语读后感4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在现在这个经济,科学都非常发达的时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们所忽视。小孩子们,在家都被宠着,哪里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们追逐自己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竟都忘记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们独自在家中,虽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们并不幸福。他们一年到头也难见他们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他们只求一声问候、一起吃个饭、常回家看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回头看看那为我们而白了的头发,为我们而皱了的脸颊。

  论语中的“孝”让我们拾起那颗久违的“孝心”吧!!

论语读后感5

  好读书,是一种享受,《论语心得》读后感。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大抵来说也需要缘分。缘深,似乎是书呆子,愚不可及;缘浅,开卷无益,掷书而茫然。我们时代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越来越丰富了,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球,在此背景下与书结缘真是前世修来的福份,让人格外珍惜。

  认识于丹其人大约始于央视一娱乐节目,她做评点,其貌不扬却精神飒爽,引经据典机警敏锐,年纪轻轻的陌生面孔却成了众人纳罕的对象——亮,亦有点酷。那个时候有种欲望:做女人做到这份上,也应算得尽情尽兴了!此为何人?竟然如许渊博而语惊满场?——其实不知,那时她已在《百家讲坛》里火了半边天……

  然后去书店,抱回一摞书来,就有她在其间。因为生活的琐屑只是大致翻翻,一直没有时间去认真品读,如同那些诸子百家的大部头书,晾在书架上搁浅,只是想:等到来日空闲细看吧……

  后来终于忍耐不住,因为网络媒体及报纸杂志又蹦出些许博士,把个火了一时的于丹“论语心得”蔑称为“厕所”。一个天堂、一个地狱的悬殊评价实在诱惑我,重新从书架中抽出于丹的作品集,拂去尘埃,捧读一夜,再一夜……

  虽然只是看了她的部分心得,虽然只是“论语与孔子”的一点略影,然而足够。一来我不想斟酌古人学问,二来我不想咀嚼其文其人,只是随心翻看她的作品,只一眼就被吸引,就迫不及待地提笔,不完全是因为孔圣人的原因……读书是为了安身立命,是为了不断的精神追求。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读后感《《论语心得》读后感》。现代社会人类越来越失去自己而成为空心人,我曾经体验到冰凉彻骨的虚无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正是这种虚无感的真实写照。带着这种强烈的困惑,我开始读圣贤书,从他们那儿我体会到了人生的智慧。我努力修建自己的精神后花园,这个花园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天地间最伟大的事业在于做一个人。

  提及《论语》,提及孔子,这大约是令布衣百姓头痛之事,虽然也知道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虽然也晓得它千百年来的影响,虽然也记得其中的片言只语,然而于此之前都是师道解说硬生生得塞进脑袋里的,知之不用或用之生硬——读于丹的心得则不,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把一个老朽千古的名人活生生地话活,把世代景仰却懵懂的枯燥言论激情地演绎在我们的生活里,工作、学习甚或情感里,读之思之,频频点头以示赞许、敬意,因从中深受启迪……用易中天教授的话来说,于丹眼中的孔子与论语是最具“普适性”的,而正是这种朴实(普适)性,让敬畏孔子的进一步亲近了孔子,让远离“论语”的进一步了解了“论语”,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不仅仅是“孔论”的魅力。

论语读后感6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论语读后感7

  我和父亲一起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通过我自己的理解与父亲的解释,我了解到了《论语心得》的内容以及《论语》的道理。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论语心得》中共讲述了七道,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地人之道”。

  天地人之道是《论语心得》中的第一道,读这一道时,我的感触也是最大的。

  我们现在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隆、事业成功的基础。但人的力量如此强大的原因,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达到完美结合的程度,结成一个整体,所以,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的`内心的时候,他的强大,无坚不摧。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就是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的共同成长,仅此简单而已。读到这里,我想,在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只要你的胸怀无限大,许多事情就小了,原来如此,就是“忠恕”二字啊!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宽容。但是,真正做到宽容,又谈何容易呢?有很多时候,一件事情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老是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咀嚼中,一次又一次再受伤害。这就是孔子告诉我们的,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了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的心中充满幸福感。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这么简单。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要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要实现理想马上也要想到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叫“仁义”。

  读完这一道,联想起生活中的自己,不禁羞愧万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自私、蛮横、无理、霸道,这跟书中相差了多远啊!我仔细的考虑了,我以后一定要做到宽容、关心爱护他人等。这样,自己的人生不是才会更完美吗?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道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以个民族的精神。

  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我此刻只是略知皮毛而已,但我的心灵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论语读后感8

  《论语》中提倡大家成为君子。君子,乃孔夫子心中理想的做人标准。当然,现代人的做人标准也是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呢?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义的人,由于内心的富足使得他不会担忧。有智慧的人,在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能从容不迫。勇敢的人由于内心的力量,内心的勇敢,可以有足够的自信和镇定。君子能够同时具备仁,智,勇。所以避免了忧,惑,惧。所以,君子是那种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人。君子之力来自于内心。所以,孔子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即远离了怨恨。这说明君子不去更多的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即不怨天不尤人。

  北师大的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对君子的界定总结了四条。

  第一,要做君子,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中对君子的第一条界定。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标永远不好高骛远。所以做好自己的事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善良就更不用说了。对于一个恶人来讲,“君子”一词对他还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君子必须是一个伟大高尚的人。做到“达则兼济天下,而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说在发达富有时,要想到天下己任。在贫穷困难时仍不忘自身修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已经穷困潦倒。但他仍不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在不能“居庙堂之高”时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此可以看出此二人是多么伟大高尚,可谓君子也。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意思是:君子与小人每天惦记的事是不同的。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的怎么样。小人每天惦记的是自己家的房子。君子从来是尊重法制的,小人则是钻小空子,占小便宜。于丹教授认为:“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所以,我认为陈胜的话可以改一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改成“小人者鄙,未能远谋。”

  第三,即是要好处事,人际关系好。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他有自己的观点。说明君子容易和别人一起合作,一起共事。孔子又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小人难事而易说也。”君子容易处事而难以取悦他,小人容易被取悦,但难以共事。

  第四,君子讲究言行举止。子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君子要做一件事,总是先做再说。“言过于行”绝不是君子所为。《圣经》中也提到过:“世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射出去的箭,说出去的话,和失去的机会。”所谓的“覆水难收”了。所以,“言过于行”乃君子之耻。

  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君子都是被人尊崇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做到以上四点,即是成为君子的捷径,也就是《论语》教给我们的君子之道了。

论语读后感9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

  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论语读后感10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现在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一定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论语读后感11

  “得半部《论语》者,得天下”。这句话我也忘了是从哪里听到的。以前,我粗略地看完一本唐宋后注译的《论语》,觉得这句话太过夸张。不过,自我看了《论语别裁》后,我对《论语》有了新的理解。我推翻了自己的认识,有了新的见解。

  我看《论语别裁》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能力。不过,当我接触了《论语别裁》后我对“做学问”,“作人”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由于我每天只有一小时,所以现在我并未完全看完《论语别裁》上册,更别说整部《论语别裁》了。我只是阅读了《学而篇》,粗略地翻阅了《为政篇》和《公治长》。

  我下面所有的感受,只是对《学而篇》的读后感。

  首先,读了《论语别裁》给了我新的认识。现在读《论语别裁》,不像以前那么枯燥乏味,那么难懂,而是有种与南怀瑾先生面对面交谈一样。原来读《论语》这类四书五经的书也能这样有趣。同样,我也推翻了以前所认为的古人读书都得“寒窗苦读”的见地。

  然后,是我对“三家店”的认识。南怀瑾老先生生动形象地比喻,让我明白了原来“五四运动”时,那些自称“知识分子”的人竟这样理解孔子的话。

  还有就是南怀瑾写这本书是用心在写。他把自己原本的认识与现在的理解,毫无保留地都说出来了。

  这是我在读“学而有何乐”时理解的。首先,南老先生是通过字面来解释。说“悦”应改为“苦”。朋友来家是“包袱”,虽然很真实,但我当时就认为这些认识仿佛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不想读书的学生在钻“牛角尖”。

  不过,当我接着看下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男老先生把这一切都分开做了解释,而且真正懂是看了“谁来懂得你”这一小节。南老先生在这一篇中对孔子的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将所有自己的解释都总结在了一起。尤其是这篇中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真是恰到好处。不但说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还告诉了读者,做人做学问成功的途径。

  还有,我觉得写得很妙的是南怀瑾说,现在的人读《论语》不能依靠朱熹的注解。

  刚开始,我认为这只是南怀瑾的片面之解,不过在询问父亲后,才明白这是告诉读者,看《论语》要自己反复品读原文,而不是单单看注释。至于不懂,接着看下去,下文自然有解释。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

  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

  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下文自然有解释。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论语读后感12

  今天我又读《论语》了,读的是《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和《乡党篇第十》,使我深有感触。

  最有感受的是《泰伯篇第八》

  《泰伯篇第八》主要讲了孔子及其弟-子对尧舜禹等先王的评价,又对孔子的思想有了进一步发挥。还有曾子在某些问题上的见解。

  本章讲了曾子的孝: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于足,启于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覆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这一则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平生的小心,避免身体的损伤,能够对父母尽孝,孔子曾对曾子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孝子应该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临死前让学生们看自己的手脚,以示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

  还讲了孔子对某些君王的看法与态度他认为泰伯是很高尚的人: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认为泰伯的品德是最高尚的,因为有三次以天下相让,让了三次王位:第一次让是泰伯离开国都,避而出走。第二次让是父亲去世,泰伯故意不返回奔丧,以避免被众臣拥立接受王位。第三次让是众臣议立新国君时,泰伯在荆蛮地区,索性于当地黎民一样,断发纹身,表示永不复返。这样,他的三弟季历只好继承王位,有了泰伯的这“三让才给后来的姬昌继位统一天下创设了条件,奠定了基矗因此,孔子才会高度歌颂称赞泰伯。可见孔子是很尊敬他的。

  还讲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句说的是学习就想追赶什么而追不上那样,追上了还恐怕再失去它。这一则讲了孔子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对学习知识要求的.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我认为这句讲了学习是无止境的,而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正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诠释吗?

  让我们一起在论语的语句中,体会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儒家要求,一起探索孔子的“之求之与”吧!

  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这么精炼,表达又这么生动、形象呢?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是《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对于知识,“学”只是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和“习”结合起来,只有用丰富多彩的知识点缀自己的大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朋友从远方千里迢迢的赶来,我们应该感到无比快乐与荣幸,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增加友谊,这样难道不开心吗?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么学习,我知道了该怎么做人,《论语》十则让我懂了许多许多……

论语读后感13

  从前我对《论语》只是片面得了解一些,通过学校开展的交流活动,我认真地学习了《论语》是我受益匪浅;现就我个人的理解和对我的帮助启发与大共同分享.

  在于丹《论语》心得里,我感受最深的是做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交朋友要交个真心对你有益的朋友.下面是对交友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再生活工作环境中,交朋友是最重要的,从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交什么样的朋友,就可以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朋友是一本书,他可以帮助你打开你的世界.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从朋友身上,让我终生受益。

  我爱人是当兵的,我们86年结婚到现在,我跟随几径周折,前后调转了5个学校,每一处都是陌生的面孔,使我很孤单无助,从内心渴望朋友的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在工作,我和各位老师熟悉了,我非常珍惜和大家相识,相知的机会,我在大家的熏陶影响下.我以我的热情,我用我的真心去和大家和谐共处,在工作中有事和大家商量,尽自己力量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志,去回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朋友自然多了,当然也交往过和自己性格不同的朋友.但我会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和同志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钻牛角尖,要换位思考。多看他人身上的长处。来补己之短。这样无论与谁相处关系都会融洽。世界变得更美好了。

  其实,真正的朋友,她能包容你,给你适当的点拨与批评。会让你从内心找到自己的缺失,找到黑暗中需要光明。

  多年来我一直得到同志朋友的关心与帮助、最难忘的使20xx年祥和的春节刚过,人们还沉醉在与家人团聚幸福的时刻。我爱人胃病突发。经诊断让我震惊,好似晴天霹雳、天旋地转。当时两腿发软,不敢面对现实。但我依然十分清醒,想到我高中的`一个好朋友,他在中日医院工作。我急忙打电话向她咨询病情。她首先给我安慰、鼓励。然后给我出招,让我去她那里医治。正确的分析去她那里的利与弊。我在她的诚恳的邀请下,来到了中日医院,每天在她的陪伴、鼓励下,我的心漫漫地放松了,我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每天能面对现实,精心照顾我爱人。每天她倒出的办公室,让我爱人在那里面化疗医治,使我爱人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很快让我们夫妻二人度过了第一个化疗阶段的难关.

  出院后,有幸得到学校孟校长和高校长与许多同志的关心帮助,给予我很大的精神安慰、记得孟校长还特意给我写一封信,至今我还珍藏着.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还有任主任好几位教师给我代课,使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家长反馈十分满意,给我抽出更多的时间照顾我爱人,再半年时间里,再所有病友中,我爱人恢复最快、最好。这都是朋友给予的勇气和力量,换来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过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使我更加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我将朋友视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时于丹老师也渐渐地靠近我的心岸,激励读书的热情。是书籍让我受益终生。让我快乐、让我充实、让我更富有。让我找到前所未有自信与力量。

论语读后感14

  《论语通译》是把《论语》一书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方便我们中学生阅读的书。通过它,我对《论语》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

  《论语》是四书之一,更是儒家学说中的经典。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妈妈让我背的第一篇文言文就是《论语十则》……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这是《论语十则》里的第一则,也是《论语通译》里的第一则。也许这不是《论语》中最最有名的句。,但这却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一句,因为是它把我领进了《论语》这个世界。

  读了《论语通译》后,觉得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教育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思想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他的目的在于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在孔子思想中对教育具有启示意义的许多智慧精华,都还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孔子早年丧父,家道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孔子34岁时,鲁大夫孟僖子之嗣孟懿子及南宫敬叔来向他学礼,从此,他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鲁国内乱。孔子不满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离鲁至齐。齐景公本想任用孔子,但遭晏婴等人的阻挠。不久孔子返回鲁国。这时鲁国三桓专权,孔子不想从政,便开始整理《诗》、《书》、《礼》、《乐》等典籍,并扩大自己的教学事业,其弟子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为中都宰,颇有政绩,于是,由中都宰迁为司空,后又迁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鲁央谷之会,在孔子的努力下,鲁国取得了胜利,收回了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正当孔子企图在鲁国实现自己复兴周礼的抱负时,政局有变,他感觉到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于是就带领弟子离开了鲁国。这时孔子55岁。自此,孔子开始了14年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涯。他先到卫国,住了10个月,因受卫灵公的猜疑.离卫去陈。经匡时,他遭到匡人的围困,解围后抵蒲,不久再到卫国。然后由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魃想害他,他只好离宋,经郑至陈,在陈国住了3年。因陈经常受到晋、楚、吴等大国的侵犯,孔子便再次经蒲至卫。卫灵公曾向他清教兵阵,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于是,他离卫至陈,一年后又由陈迁蔡,在蔡住了3年,后来楚昭王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使人迎孔子。陈蔡大夫害怕孔子去楚对陈蔡不利,便派人围困孔子,致使其断粮。最后,楚昭王兴师迎孔子,才使其免遭于难。楚昭王想以700里的户籍封孔子,遭到令尹子西的反对。不久昭王死,孔子觉得在楚也难以施展抱负,于是又返回卫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季康子迎孔子,孔子归鲁。

  孔子回到鲁国,年已68岁。他晚年集中精力从事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逝。

论语读后感15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被称为“圣人”,可见他的思想和学说的影响是多么的广泛,而这又反映出了孔子所作出的贡献是多么的伟大!《论语》中有这么一句:“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说的是孔子杜绝了四种缺点:不凭空猜测意料,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我觉得能做到这点的人是很了不起的,而孔子就做到了,所以称孔子为“圣人”也不为过。《论语通译》是把《论语》一书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方便我们中学生阅读的书。通过它,我对《论语》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

  这本言行录,篇幅有二十篇,有一万一千余字,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

  说 到为人处世,孔子提倡的是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的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他鼓励年青人要奋发向上,“后生可畏”。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从忠恕的原则出发,孔子最讨厌人“巧言令色”,讨厌人刻意去掩饰自己的错误或真实的想法。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自己的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会立即道歉并改正。

  《论语》是四书之一,更是儒家学说中的经典。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在初中时学的第一篇文言文就是《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十则》里的'第一则,也是《论语通译》里的第一则。也许这不是《论语》中最最有名的句子,但这却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一句,因为是它把我领进了《论语》这个世界。

  读《论语通译》,不仅让我回味了以前读《论语》时的心情,也让我对《论语》有了新的认识。我读《论语通译》,最喜欢“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前一句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后一句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给别人。这两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但要体会其中的深意,就得自己去慢慢体会了。《论语》中还有很多像这样很有道理的句子,但我偏偏喜欢这两句,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是自己心灵深处的某些东西被这两句话给打动了吧!尤其是后一句,虽然只是一段话中的一小句,但却称得上是道理中的道理了。

  感谢《论语通译》,让我能很好的去理解《论语》的内容。《论语》是我们的中华瑰宝,而《论语通译》是我们中学生的宝贝!

  《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惟其已经走向世界,我们中国人才更应该珍视它,用现代人的眼光好好审视它,自觉地去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让祖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的教案02-10

《论语》教案02-11

论语的心得04-14

论语座右铭11-10

论语的读后感02-27

论语读后感06-13

《论语》读后感07-06

论语读后感05-09

论语读书笔记_论语读书笔记范文06-07

论语阅读心得05-14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论语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

  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

  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他经常向孔子请教《诗》。有一次,子贡引《诗经·卫风·淇奥》篇上的话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论语·学而》)意思是,《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论语读后感2

  趁着寒假的闲暇时间,仔细的诵读了这一本薄薄的小书——《论语》。孔子提倡师生之间应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它是儒家思想的经典。它是我国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

  启发式教育,现在的老师都不陌生.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欲教好,因材施。孔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思想,那就是因材施教.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己会学习.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

  处世:"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因为内心的坦荡、自信、泰然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宽容.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处世为人,除了要感谢帮助爱护自己的人,同样也要感谢那些嘲讽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只有他们的嘲讽才更让人感觉至深,才更让人觉醒与自强.《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且彼此间要留一点分寸。

  交友:"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君子之交淡如水".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么才是"淡如水",水的纯净与清彻.

  通篇读完发现,书中频频出现的一些词语:坦荡,温暖,从容,朴素,和谐......其实,这些就是本书所要告知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谛.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学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处世、为人、行事以及生活中的凡此种种,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空间与遐想的余地.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的生活的秘诀那样,却需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读后感3

  心灵之道。这章讲的是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遗憾后悔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事情,人生难免会有缺憾,没有缺憾的人生是乏味的是没有挑战性的是无法激励人前进的,而只有有缺憾的人生才是完美的才是完整的。即使命运不发芽,不惋惜千百次的播种,即使花朵结不成果实,不遗憾千百次的凋零,因为没有比脚再长的道路,没有比人在高的山峰。

  当一个人失败后,延其绳索找其导火的源头,后悔自己的一步之遥,后悔自己的擦肩而过,后悔自己的力求完美的.事情如今有了遗憾。后悔无济于事,天下没有买后悔药的。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就如同也许在这回的高考中你因为一分之差没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并不意味着人生会永远停留在这一秒,相反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不要只是沉积在后悔后悔,后悔自己哪怕如果能再多对一道选择题呢,也许自己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现在抱着后悔去看待以后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既然已经有缺憾,那就让自己的努力去填补那个缺憾,不要让缺憾的漏洞越来越大,直到无法补救。所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之后在文中又提到了自信心,一个人的自信心从何而来?它是发自内心的淡然与坦然。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建立自信是困境中重新崛起的一种特有的力量。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与其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与其沉寂在后悔之中,不如增强自己的信心,挑战未来的人生。所谓“老夫聊法少年狂”这难道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吗?

  所谓“三省吾身”于丹说:“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提倡的真正的勇敢。”不错,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做错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了之后却不知悔过,还是一味的用一些理由与借口来推托,这是懦弱的表现。要做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地勇者,才能化去生命中的遗憾,勇者即表现为面对错误勇于承认的勇气,体现出的是理性制约下内心的自信与镇定。

  我喜欢于丹在文中的一句话:“小人之骄,骄傲的是他外在的气,而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不错,鲁迅曾说:“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种脊梁背后的风骨之气,那种形于天的风然之骨。所谓:“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所谓:“富莫富于常知足;贵莫贵于不求人;贫莫贫于无才能;贱莫贱于无骨气。”傲骨不可侮,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的为君子。我记得一位学者是这么说的:“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近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白在乾坤。”风骨也许是为中国人所骄傲的资本吧。

  其实这章主要讲人生多有不顺,要如何去弥补不顺,自信心,勇敢的勇气,风骨的气节。也许站在不同的角度,结果也有所不同。

  我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赌博,你的筹码就是自信,勇敢等等一切能想出的高洁的名词,如果你连这些都不具备的话,就是失去了筹码,连筹码都没有的你,又何谈去堵上一把呢?

论语读后感4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在现在这个经济,科学都非常发达的时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们所忽视。小孩子们,在家都被宠着,哪里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们追逐自己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竟都忘记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们独自在家中,虽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们并不幸福。他们一年到头也难见他们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他们只求一声问候、一起吃个饭、常回家看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回头看看那为我们而白了的头发,为我们而皱了的脸颊。

  论语中的“孝”让我们拾起那颗久违的“孝心”吧!!

论语读后感5

  好读书,是一种享受,《论语心得》读后感。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大抵来说也需要缘分。缘深,似乎是书呆子,愚不可及;缘浅,开卷无益,掷书而茫然。我们时代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越来越丰富了,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球,在此背景下与书结缘真是前世修来的福份,让人格外珍惜。

  认识于丹其人大约始于央视一娱乐节目,她做评点,其貌不扬却精神飒爽,引经据典机警敏锐,年纪轻轻的陌生面孔却成了众人纳罕的对象——亮,亦有点酷。那个时候有种欲望:做女人做到这份上,也应算得尽情尽兴了!此为何人?竟然如许渊博而语惊满场?——其实不知,那时她已在《百家讲坛》里火了半边天……

  然后去书店,抱回一摞书来,就有她在其间。因为生活的琐屑只是大致翻翻,一直没有时间去认真品读,如同那些诸子百家的大部头书,晾在书架上搁浅,只是想:等到来日空闲细看吧……

  后来终于忍耐不住,因为网络媒体及报纸杂志又蹦出些许博士,把个火了一时的于丹“论语心得”蔑称为“厕所”。一个天堂、一个地狱的悬殊评价实在诱惑我,重新从书架中抽出于丹的作品集,拂去尘埃,捧读一夜,再一夜……

  虽然只是看了她的部分心得,虽然只是“论语与孔子”的一点略影,然而足够。一来我不想斟酌古人学问,二来我不想咀嚼其文其人,只是随心翻看她的作品,只一眼就被吸引,就迫不及待地提笔,不完全是因为孔圣人的原因……读书是为了安身立命,是为了不断的精神追求。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读后感《《论语心得》读后感》。现代社会人类越来越失去自己而成为空心人,我曾经体验到冰凉彻骨的虚无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正是这种虚无感的真实写照。带着这种强烈的困惑,我开始读圣贤书,从他们那儿我体会到了人生的智慧。我努力修建自己的精神后花园,这个花园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天地间最伟大的事业在于做一个人。

  提及《论语》,提及孔子,这大约是令布衣百姓头痛之事,虽然也知道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虽然也晓得它千百年来的影响,虽然也记得其中的片言只语,然而于此之前都是师道解说硬生生得塞进脑袋里的,知之不用或用之生硬——读于丹的心得则不,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把一个老朽千古的名人活生生地话活,把世代景仰却懵懂的枯燥言论激情地演绎在我们的生活里,工作、学习甚或情感里,读之思之,频频点头以示赞许、敬意,因从中深受启迪……用易中天教授的话来说,于丹眼中的孔子与论语是最具“普适性”的,而正是这种朴实(普适)性,让敬畏孔子的进一步亲近了孔子,让远离“论语”的进一步了解了“论语”,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不仅仅是“孔论”的魅力。

论语读后感6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论语读后感7

  我和父亲一起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通过我自己的理解与父亲的解释,我了解到了《论语心得》的内容以及《论语》的道理。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论语心得》中共讲述了七道,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地人之道”。

  天地人之道是《论语心得》中的第一道,读这一道时,我的感触也是最大的。

  我们现在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隆、事业成功的基础。但人的力量如此强大的原因,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达到完美结合的程度,结成一个整体,所以,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的`内心的时候,他的强大,无坚不摧。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就是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的共同成长,仅此简单而已。读到这里,我想,在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只要你的胸怀无限大,许多事情就小了,原来如此,就是“忠恕”二字啊!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宽容。但是,真正做到宽容,又谈何容易呢?有很多时候,一件事情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老是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咀嚼中,一次又一次再受伤害。这就是孔子告诉我们的,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了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的心中充满幸福感。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这么简单。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要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要实现理想马上也要想到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叫“仁义”。

  读完这一道,联想起生活中的自己,不禁羞愧万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自私、蛮横、无理、霸道,这跟书中相差了多远啊!我仔细的考虑了,我以后一定要做到宽容、关心爱护他人等。这样,自己的人生不是才会更完美吗?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道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以个民族的精神。

  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我此刻只是略知皮毛而已,但我的心灵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论语读后感8

  《论语》中提倡大家成为君子。君子,乃孔夫子心中理想的做人标准。当然,现代人的做人标准也是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呢?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义的人,由于内心的富足使得他不会担忧。有智慧的人,在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能从容不迫。勇敢的人由于内心的力量,内心的勇敢,可以有足够的自信和镇定。君子能够同时具备仁,智,勇。所以避免了忧,惑,惧。所以,君子是那种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人。君子之力来自于内心。所以,孔子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即远离了怨恨。这说明君子不去更多的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即不怨天不尤人。

  北师大的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对君子的界定总结了四条。

  第一,要做君子,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中对君子的第一条界定。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标永远不好高骛远。所以做好自己的事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善良就更不用说了。对于一个恶人来讲,“君子”一词对他还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君子必须是一个伟大高尚的人。做到“达则兼济天下,而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说在发达富有时,要想到天下己任。在贫穷困难时仍不忘自身修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已经穷困潦倒。但他仍不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在不能“居庙堂之高”时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此可以看出此二人是多么伟大高尚,可谓君子也。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意思是:君子与小人每天惦记的事是不同的。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的怎么样。小人每天惦记的是自己家的房子。君子从来是尊重法制的,小人则是钻小空子,占小便宜。于丹教授认为:“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所以,我认为陈胜的话可以改一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改成“小人者鄙,未能远谋。”

  第三,即是要好处事,人际关系好。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他有自己的观点。说明君子容易和别人一起合作,一起共事。孔子又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小人难事而易说也。”君子容易处事而难以取悦他,小人容易被取悦,但难以共事。

  第四,君子讲究言行举止。子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君子要做一件事,总是先做再说。“言过于行”绝不是君子所为。《圣经》中也提到过:“世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射出去的箭,说出去的话,和失去的机会。”所谓的“覆水难收”了。所以,“言过于行”乃君子之耻。

  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君子都是被人尊崇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做到以上四点,即是成为君子的捷径,也就是《论语》教给我们的君子之道了。

论语读后感9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

  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论语读后感10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现在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一定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论语读后感11

  “得半部《论语》者,得天下”。这句话我也忘了是从哪里听到的。以前,我粗略地看完一本唐宋后注译的《论语》,觉得这句话太过夸张。不过,自我看了《论语别裁》后,我对《论语》有了新的理解。我推翻了自己的认识,有了新的见解。

  我看《论语别裁》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能力。不过,当我接触了《论语别裁》后我对“做学问”,“作人”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由于我每天只有一小时,所以现在我并未完全看完《论语别裁》上册,更别说整部《论语别裁》了。我只是阅读了《学而篇》,粗略地翻阅了《为政篇》和《公治长》。

  我下面所有的感受,只是对《学而篇》的读后感。

  首先,读了《论语别裁》给了我新的认识。现在读《论语别裁》,不像以前那么枯燥乏味,那么难懂,而是有种与南怀瑾先生面对面交谈一样。原来读《论语》这类四书五经的书也能这样有趣。同样,我也推翻了以前所认为的古人读书都得“寒窗苦读”的见地。

  然后,是我对“三家店”的认识。南怀瑾老先生生动形象地比喻,让我明白了原来“五四运动”时,那些自称“知识分子”的人竟这样理解孔子的话。

  还有就是南怀瑾写这本书是用心在写。他把自己原本的认识与现在的理解,毫无保留地都说出来了。

  这是我在读“学而有何乐”时理解的。首先,南老先生是通过字面来解释。说“悦”应改为“苦”。朋友来家是“包袱”,虽然很真实,但我当时就认为这些认识仿佛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不想读书的学生在钻“牛角尖”。

  不过,当我接着看下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男老先生把这一切都分开做了解释,而且真正懂是看了“谁来懂得你”这一小节。南老先生在这一篇中对孔子的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将所有自己的解释都总结在了一起。尤其是这篇中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真是恰到好处。不但说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还告诉了读者,做人做学问成功的途径。

  还有,我觉得写得很妙的是南怀瑾说,现在的人读《论语》不能依靠朱熹的注解。

  刚开始,我认为这只是南怀瑾的片面之解,不过在询问父亲后,才明白这是告诉读者,看《论语》要自己反复品读原文,而不是单单看注释。至于不懂,接着看下去,下文自然有解释。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

  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

  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下文自然有解释。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论语读后感12

  今天我又读《论语》了,读的是《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和《乡党篇第十》,使我深有感触。

  最有感受的是《泰伯篇第八》

  《泰伯篇第八》主要讲了孔子及其弟-子对尧舜禹等先王的评价,又对孔子的思想有了进一步发挥。还有曾子在某些问题上的见解。

  本章讲了曾子的孝: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于足,启于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覆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这一则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平生的小心,避免身体的损伤,能够对父母尽孝,孔子曾对曾子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孝子应该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临死前让学生们看自己的手脚,以示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

  还讲了孔子对某些君王的看法与态度他认为泰伯是很高尚的人: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认为泰伯的品德是最高尚的,因为有三次以天下相让,让了三次王位:第一次让是泰伯离开国都,避而出走。第二次让是父亲去世,泰伯故意不返回奔丧,以避免被众臣拥立接受王位。第三次让是众臣议立新国君时,泰伯在荆蛮地区,索性于当地黎民一样,断发纹身,表示永不复返。这样,他的三弟季历只好继承王位,有了泰伯的这“三让才给后来的姬昌继位统一天下创设了条件,奠定了基矗因此,孔子才会高度歌颂称赞泰伯。可见孔子是很尊敬他的。

  还讲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句说的是学习就想追赶什么而追不上那样,追上了还恐怕再失去它。这一则讲了孔子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对学习知识要求的.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我认为这句讲了学习是无止境的,而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正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诠释吗?

  让我们一起在论语的语句中,体会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儒家要求,一起探索孔子的“之求之与”吧!

  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这么精炼,表达又这么生动、形象呢?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是《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对于知识,“学”只是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和“习”结合起来,只有用丰富多彩的知识点缀自己的大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朋友从远方千里迢迢的赶来,我们应该感到无比快乐与荣幸,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增加友谊,这样难道不开心吗?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么学习,我知道了该怎么做人,《论语》十则让我懂了许多许多……

论语读后感13

  从前我对《论语》只是片面得了解一些,通过学校开展的交流活动,我认真地学习了《论语》是我受益匪浅;现就我个人的理解和对我的帮助启发与大共同分享.

  在于丹《论语》心得里,我感受最深的是做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交朋友要交个真心对你有益的朋友.下面是对交友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再生活工作环境中,交朋友是最重要的,从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交什么样的朋友,就可以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朋友是一本书,他可以帮助你打开你的世界.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从朋友身上,让我终生受益。

  我爱人是当兵的,我们86年结婚到现在,我跟随几径周折,前后调转了5个学校,每一处都是陌生的面孔,使我很孤单无助,从内心渴望朋友的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在工作,我和各位老师熟悉了,我非常珍惜和大家相识,相知的机会,我在大家的熏陶影响下.我以我的热情,我用我的真心去和大家和谐共处,在工作中有事和大家商量,尽自己力量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志,去回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朋友自然多了,当然也交往过和自己性格不同的朋友.但我会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和同志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钻牛角尖,要换位思考。多看他人身上的长处。来补己之短。这样无论与谁相处关系都会融洽。世界变得更美好了。

  其实,真正的朋友,她能包容你,给你适当的点拨与批评。会让你从内心找到自己的缺失,找到黑暗中需要光明。

  多年来我一直得到同志朋友的关心与帮助、最难忘的使20xx年祥和的春节刚过,人们还沉醉在与家人团聚幸福的时刻。我爱人胃病突发。经诊断让我震惊,好似晴天霹雳、天旋地转。当时两腿发软,不敢面对现实。但我依然十分清醒,想到我高中的`一个好朋友,他在中日医院工作。我急忙打电话向她咨询病情。她首先给我安慰、鼓励。然后给我出招,让我去她那里医治。正确的分析去她那里的利与弊。我在她的诚恳的邀请下,来到了中日医院,每天在她的陪伴、鼓励下,我的心漫漫地放松了,我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每天能面对现实,精心照顾我爱人。每天她倒出的办公室,让我爱人在那里面化疗医治,使我爱人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很快让我们夫妻二人度过了第一个化疗阶段的难关.

  出院后,有幸得到学校孟校长和高校长与许多同志的关心帮助,给予我很大的精神安慰、记得孟校长还特意给我写一封信,至今我还珍藏着.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还有任主任好几位教师给我代课,使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家长反馈十分满意,给我抽出更多的时间照顾我爱人,再半年时间里,再所有病友中,我爱人恢复最快、最好。这都是朋友给予的勇气和力量,换来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过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使我更加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我将朋友视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时于丹老师也渐渐地靠近我的心岸,激励读书的热情。是书籍让我受益终生。让我快乐、让我充实、让我更富有。让我找到前所未有自信与力量。

论语读后感14

  《论语通译》是把《论语》一书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方便我们中学生阅读的书。通过它,我对《论语》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

  《论语》是四书之一,更是儒家学说中的经典。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妈妈让我背的第一篇文言文就是《论语十则》……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这是《论语十则》里的第一则,也是《论语通译》里的第一则。也许这不是《论语》中最最有名的句。,但这却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一句,因为是它把我领进了《论语》这个世界。

  读了《论语通译》后,觉得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教育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思想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他的目的在于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在孔子思想中对教育具有启示意义的许多智慧精华,都还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孔子早年丧父,家道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孔子34岁时,鲁大夫孟僖子之嗣孟懿子及南宫敬叔来向他学礼,从此,他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鲁国内乱。孔子不满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离鲁至齐。齐景公本想任用孔子,但遭晏婴等人的阻挠。不久孔子返回鲁国。这时鲁国三桓专权,孔子不想从政,便开始整理《诗》、《书》、《礼》、《乐》等典籍,并扩大自己的教学事业,其弟子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为中都宰,颇有政绩,于是,由中都宰迁为司空,后又迁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鲁央谷之会,在孔子的努力下,鲁国取得了胜利,收回了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正当孔子企图在鲁国实现自己复兴周礼的抱负时,政局有变,他感觉到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于是就带领弟子离开了鲁国。这时孔子55岁。自此,孔子开始了14年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涯。他先到卫国,住了10个月,因受卫灵公的猜疑.离卫去陈。经匡时,他遭到匡人的围困,解围后抵蒲,不久再到卫国。然后由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魃想害他,他只好离宋,经郑至陈,在陈国住了3年。因陈经常受到晋、楚、吴等大国的侵犯,孔子便再次经蒲至卫。卫灵公曾向他清教兵阵,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于是,他离卫至陈,一年后又由陈迁蔡,在蔡住了3年,后来楚昭王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使人迎孔子。陈蔡大夫害怕孔子去楚对陈蔡不利,便派人围困孔子,致使其断粮。最后,楚昭王兴师迎孔子,才使其免遭于难。楚昭王想以700里的户籍封孔子,遭到令尹子西的反对。不久昭王死,孔子觉得在楚也难以施展抱负,于是又返回卫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季康子迎孔子,孔子归鲁。

  孔子回到鲁国,年已68岁。他晚年集中精力从事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逝。

论语读后感15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被称为“圣人”,可见他的思想和学说的影响是多么的广泛,而这又反映出了孔子所作出的贡献是多么的伟大!《论语》中有这么一句:“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说的是孔子杜绝了四种缺点:不凭空猜测意料,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我觉得能做到这点的人是很了不起的,而孔子就做到了,所以称孔子为“圣人”也不为过。《论语通译》是把《论语》一书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方便我们中学生阅读的书。通过它,我对《论语》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

  这本言行录,篇幅有二十篇,有一万一千余字,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

  说 到为人处世,孔子提倡的是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的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他鼓励年青人要奋发向上,“后生可畏”。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从忠恕的原则出发,孔子最讨厌人“巧言令色”,讨厌人刻意去掩饰自己的错误或真实的想法。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自己的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会立即道歉并改正。

  《论语》是四书之一,更是儒家学说中的经典。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在初中时学的第一篇文言文就是《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十则》里的'第一则,也是《论语通译》里的第一则。也许这不是《论语》中最最有名的句子,但这却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一句,因为是它把我领进了《论语》这个世界。

  读《论语通译》,不仅让我回味了以前读《论语》时的心情,也让我对《论语》有了新的认识。我读《论语通译》,最喜欢“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前一句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后一句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给别人。这两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但要体会其中的深意,就得自己去慢慢体会了。《论语》中还有很多像这样很有道理的句子,但我偏偏喜欢这两句,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是自己心灵深处的某些东西被这两句话给打动了吧!尤其是后一句,虽然只是一段话中的一小句,但却称得上是道理中的道理了。

  感谢《论语通译》,让我能很好的去理解《论语》的内容。《论语》是我们的中华瑰宝,而《论语通译》是我们中学生的宝贝!

  《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惟其已经走向世界,我们中国人才更应该珍视它,用现代人的眼光好好审视它,自觉地去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让祖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的教案02-10

《论语》教案02-11

论语的心得04-14

论语座右铭11-10

论语的读后感02-27

论语读后感06-13

《论语》读后感07-06

论语读后感05-09

论语读书笔记_论语读书笔记范文06-07

论语阅读心得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