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学》读后感1
“读一本好书,如同像交了个益友”。焦虑不安时,读书能抚平你的一切烦恼;迷茫彷徨时,读书能为你指明方向。当阅读完唐全腾老师所写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一书后,感触颇深。诚如这本书所言:“教育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的问题,当然要从人的角度切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一书全然没有一般心理学书籍那些枯燥难解的专业术语,没有刻板无趣的说教,读之仿佛朋友之间的一次倾心交流。作者利用自己的职业之便,首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鲜活生动的学校典型案例,使我们感觉到就像在倾听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然后作者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出发,通过列举心理原理相似的其他案例和心理学实验,对学校案例进行了深入而浅出的剖析。每每读到作者那些总结性话语的时候,都让我有豁然开朗之感,多少年的教学迷惑被他一语道破,让我遂生相见恨晚之感。书中除对案例的精彩剖析之外,作者还给我们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对策非常实用易行,简直就是一线教师的管理宝典。《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这本书与其他心理学的书不一样,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运用实例来解释教育心理学的知识。
其中有七种心理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给予了我一定的启示。
一、破窗效应:
书中提到,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由此可以得到启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尤其需要用心,任何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是第一扇窗户。班主任应该为了树立良好的班风,应该更加地细心观察。班级内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及时地引导和教育。希望每一个班级都不会出现一扇破窗。
举个例子,某教师A总是先警告那些捣蛋分子,虽然他们表明对学习没有意愿,但是仍然要尊重其他同学求学的权力。上课的秩序得到初步的要求之后,教师A把目标放在那些“不好不坏”的同学身上,她试着安排一些简单的作业,鼓励同学们确实完成。此外,她也写了一张“教师晤谈时间表”,每天至少利用三节的下课时间,分批地把同学们找到办公室来聊天。刚开始同学们都很紧张,后来发现老师真的只是找他们“纯聊天”时,大家都变得很乐意了。只是大家都没有发现教师A做了一个小小的安排:她让中间区的同学被晤谈的机会比较多。第三个月教师A先是感觉那些大哥的小弟们不再那么盲从于大哥的指挥了;接着又感觉那3位带头大哥的动作有明显地减少,他们仍不愿意读书,但是已经懂得尊重上课的老师以及想读书的同学。至少她与同学们的聊天时间,在她的引导之下,居然加入了不少功课讨论的话题。班上那七八位会读书的同学变得很受欢迎,因为教师A刻意帮大家分组,让这七八位同学有机会带领其他同学读书,而大家为了争取各组的荣誉,总是主动和这些小组长讨论功课。这一切看在教师A的眼里,总是让她感到欣慰。没错!读书就应该是这样快快乐乐的,就算到时候考试考不好也没关系,他们现在所学的一切都将是未来学习的基础,只要基础打得稳,不怕日后盖不成高楼大厦。学生A是班上最顽劣的学生,只有他还坚持而且要求他同学不要浪费时间在读书这种无聊的事情上。教师A并没有去斥责他妖言惑众,反而告诉其他同学要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学生A觉得读书不重要,那是他个人的想法,只要没有影响到其他人,每个人都可以保有自我的想法。
二、习得无助:
在行为主义的实验设计里,应用负增强作用而设计的实验称为“逃脱制约学习”(escape conditioning)。本章通过场景——描述A学生上课没精打采及这类学生对课堂、考试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场景二描述B老师对上班无奈的心情,两个场景给我们展现出的是一幅令人头痛的教育现状学生无心,老师无奈。之后通过塞利格曼的小狗逃脱实验〞得到了这个习得无助〞的现象:当个体认知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困难,对目前的环境变化无法控制,或是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无法预测时,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个体将会丧失斗志,继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往返箱(shuttle box)来进行这个实验。以白老鼠为例,在一个箱子里隔成a、b两部分,先将白老鼠放在a区,然后对a区施以电击,此时白老鼠会因痛苦而四处跳动。若将ab两区之间的隔板的上半部打开,则白老鼠可能在某次偶然的跳动中,跳进了b区,因而免除被电击的痛苦。此时,让白老鼠休息片刻后,将通电区由a区改成对b区通电,白老鼠将再次惊慌失措,又开始无意识地乱跳,无意间又跳过隔板进入区,再度逃离被电击的折磨。多次之后,只要对某一区的白老鼠施以电击,它就会马上跳到另一区以逃避电击。这就是所谓“负增强学习”的意义:因为白老鼠做了某个正确的行为可以免除痛苦,所以它会愿意表现出这个特定行为。这个实验也间接地说明:“成功经验”与“失败经验”会如何影响个体日后遭遇困难之后的表现。
如果我们让孩子不断地、成功地解决我们交付给他的小挫折,这些小小的成功经验将大大地帮助孩子日后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心态。所以在此呼吁各位老师、家长,有很多小事千万不要因为你做得比孩子好,就把事情都捡起来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机会。没有这些小学习,孩子是做不了大事的。不管是大挫折、小挫折,接受挫折的是孩子本身,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只有当孩子准备好要接受挑战的时候,这个挑战才会有意义。由此我发出感想,我们目前的所作所为往往都是出于“孩子不会想”这个逻辑,然而这个逻辑真的正确吗?孩子就这么“天生地”不知上进吗?我觉得我们都太小看孩子了。用逼的方法真的有效吗?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会遭遇到那种让我们真的无法脱离的'困境,真正帮助我们的,往往是我们心底那种懦弱、不愿努力的心态。如果是学生,还可以说他们还小,值得我们多加关心。但对于身为教师的我们,更重要的是改变心态。
自从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因为自己此前的“无知”让多少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变得对学习不关心、不在乎。想着想着悄然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增加了许多。在课堂上我不再无视那些孩子们的存在,开始理解、宽容他们,帮助他们降低学习的难度,让他们体会到学习上小小的成功和简单的快乐;课下,我开始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在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原因及学习上的困惑,倾听他们的想法,试着帮他们找回信。迎接挑战。即便自己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及想要改变的愿望之后,我知道我更应该尊重孩子们,只有孩子们准备好要接受挑战时,这个挑战才会有意义。
三、联结与强化:
在行为主义中,大致分为古典制约及操作制约两个派别。在古典制约中,实验者借由新旧刺激的配对,让个体学会在某个特定刺激出现的时候,能够做出特定反应,这就是所谓“联结”的观念。此时,学习者学到a原来和b有关系,所以看到a的时候,就会自然地表现出b的行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行为并不能用这种形式来解释。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并不会发出任何声音。当他的身体发育成熟到可以发声时,发出来的声音往往也只是一些无意义的音节,但是当他偶尔发出类似“爸”“妈”的声音时,爸妈就会很高兴地抱他、亲他。当这个婴儿认识到发出“这个声音”可以让身边的人高兴,他就会多发出这个声音。于是,有一派学者从这个观念出发,认为学习往往是来自所谓的“强化”,这也就是所谓的操作制约。
我在平时教学中发现一个现象:当我们教授新知识后,总是习惯地问一下学生,老师讲的你们都掌握了吗?刚开始是有些学生说不会,有些学生说会。于是我们就会有针对性地在全班再讲一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每次教授完新课后,不懂的学生越来越少,到最后竟然绝迹了。这时我们会感到很欣慰:学生适应了我的教学,能学有所得了;学生都懂了,说明我的教学水平是大有进步了。可是在一次测试上发现少数学生竟然考出很差的成绩,我们会对这种情况表示很讶异并询问学生什么原因,学生自己说是没有及时复习。但当相同的情况发生多次时,我们就会决定一探究竟。结果是对于老师所教的知识,不能掌握的学生背负了“压力”:老师不厌其烦地其烦地讲解,一些学生心里感到过意不去,还有一些不求上进的学生则是感到老师很“烦”;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学生课后给予了这些学生心理压力,或是嘲笑这些学生“笨”,或是嫌他们“烦”。而面对老师询问是否掌握了?简单的回答“会了”,则会轻松到下次单元测试,但是一学期能有几次单元测试呢?
不管我们记不记得“行为主义”,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例如笔者讲的这个事例,已经涉及了行为主义中“联系”与“强化”的概念。我们在考教资时都听过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在以狗做实验对象的消化腺研究上,意外地发现一件引起他感兴趣的事。当研究助理把食物送到狗的口中时,其唾液开始分泌,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接着发现狗只要看到食物,就已经开始分泌唾液;后来甚至只要听到研究助理的脚步声,就看到狗已经开始流口水了。这个不足为奇的现象,却在进一步研究之后,发展成行为主义的观念。在行为主义中,大致分为古典主义制约及操作制约两个派别。在古典主义制约中,实验者借由新旧刺激的配对,让个体学会在某个特定刺激出现的时候,能够做出特定反应,这就是所谓“联结”的观念。认为学习往往是来自所谓的“强化”,这就是所谓的操作制约。父辈们曾经经常说“不打不成器”,很多举措在无形中都使用了行为主义的观念。然而因为在无意中使用行为主义,往往没有考虑到一些使用上的限制,也没有考虑到我们在其他不经意的行为中,学习也在孩子们身上发生了。我们应该认真看待这个问题,不要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联结,避免进行错误的强化。
四、自我中心偏误:
人们对于集体活动的成果,在最后进行成败归因的时候,往往会过分夸大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认为自己所做的努力,就算不是最多,至少也不会比任何一个人少;或是认为自己所做过的努力,在最后工作的成功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就算最后工作不幸失败了,也绝对不能怪罪到自己的这一部分。这样的现象便称为“自我中心偏误”。皮亚杰(Piaget)在认知发展论里指出,自我中心的现象发生在前运思期,大约是2岁以后开始发生,而且在7岁以前就应该学会去掉自我中心的想法。
在《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一书里,莫瑞得知自己罹患渐冻症,肯定不久于人世之后,步出医院,看着眼前阳光灿烂,路上行人匆匆,他心里想着:“为什么?为什么眼前的世界还是持续在运转,难道这些人都不知道我就快要死了吗?”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中心偏误”的表现。多数人都以为自己对身边的人很重要,或许还会觉得世界是以他为中心在运转着。他辛勤地工作,不全然是为了自己,也担心他倒了之后,身边很多人都活不下去了。例如父母为了孩子、老师为了学生、员工为了公司……尽管最可能的结果是:“就算少了他,世界也不会因此而有任何改变。”但是大家还是愿意陶醉在这样自我膨胀的幻想当中,因为这种想法可以给自己很大的自尊满足。
读到此想起我之前的一位朋友,她在社团里担任部长,冬季竞技节快到了,他想要趁着这个特别的节日,办一个全校性的冬季竞技节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和知识。他不敢烦扰其他多数的部长,只邀请了一些和自己要好的朋友们共同努力规划,但愈是讨论就愈想把这个竞技节办得既盛大又热闹,于是内容愈加愈多:活动从一个小时变成两个小时;内容从少数同学主动报名参加,变成要求各班都展现他们的知识储备能力。整个活动就这么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但是结果很糟。他首先抱怨部长们都推三阻四地不肯上台展示技能,接下来又说同学们在展示过程中也不太积极,大家的确被逼上台了,但是在台上也只是发呆,一点都没有表现的意愿。最糗的是,两个小时的技能竞赛节目,中间或许有不少的尖叫、欢笑的气氛,但是最后一个班级还没表现其技能,放学的钟声已经响起,同学们不管台上还在尽力表现的同学们,一窝蜂地往门口疏散,吓得主席赶快拿起麦克风来维持秩序,等待表演结束。虽然其他学生偷跑掉的只是少数,但是整个活动当然是扫兴到了极点。没有人敢怪我这个朋友,因为他在这次活动中的付出是有目共睹的。事后我和他一同检讨原因,我这个朋友检讨起来当然都是别人的错,但是我却只是问他,有没有和其他部长、全校同学们共同讨论这个活动的意义,以及希望达到的效果?他却说这种东西干吗要说,大家一定都知道啊!不过他自己也觉得这个说法很牵强,于是又接着说因为时间紧迫,所以没有时间好好地和部长们讨论。多数人都以为自己对身边的人很重要,或许还会觉得世界是以他为中心运转着,辛勤地工作不全然是为了自己,也是担心自己倒下之后身边很多人都活不下去了。尽管事实上往往是就算少了他世界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但是大家还是愿意陶醉在这样自我膨胀的幻想当中,因为这种想法可以给自己很大的自尊满足。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会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身边人当中“重要的人”,这是很积极且正面的想法,但是如果是以牺牲他人(或者强求别人和自己一样付出一定牺牲)来成全自己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就已经失去它应有的荣耀了。
五、旁观者效应:
20xx年4月28日看到一则新闻报道,一项针对台北市国小学童所做的研究调查发现,有二成六的小学生曾经有过轻生念头,近五成的小学生对目前的生活感到压力。细问压力来源之后,发现第一名是课业压力,第二名是父母期望,第三名是老师期望。其实,总括来说,前三名的压力讲的根本就是相同的东西“课业”。
家长都会有望子成龙的心态,从这个心态衍生出来的错误,实在是难以避免的事。但是老师们如果也抛弃教育专业,一起加入这个“残害民族幼苗”的工作,实在是难辞其咎。为什么眼睁睁地看着学生在眼前受苦,心里却仍然能够不为所动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反正大家都这么做”。这样的心态正符合了本文所要讨论的现象。
美国发生一起杀人事件,有一个女生在社区的中庭被谋杀。尽管谋杀的过程很长(18分钟),这个女生的叫声也很凄厉,该社区的住户也大多发现了这一起谋杀案,但是居然没有人出来帮忙,甚至,一直到这个女生死后(没有惨叫声了)10多分钟的时间,才有人想到要报警。这个社会事件引发心理学家的注意,于是,达利(Darley)等人设计了以下的实验。实验者规划几个密闭的空间,找来一群大学生来参与实验,其中一个大学生其实是实验者安排的临时演员。他们各自在密闭的房间里,借由无线电的方式互相聊天,谈一谈他们彼此的大学生活,演员会在聊天的过程中,借机说明他有癫痫的病史。之后不久,演员就会开始表演癫痫发作的情形(当然只能听到声音)。研究者想知道,在其他房间的大学生们听到有异样时,会不会出来救人呢?实验操弄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只有一个大学生和演员对话;第二种情形是有两个大学生和演员进行三方通话;第三种情形是有五名大学生和演员进行六方通话。实验结果是,在第一种情况下,大学生会很快跑出来帮助;在第二种情形,往往要到演员已经表演到没有声音(昏迷)了,才会有大学生出来看看;在第三种情形里,即使已经听不到挣扎的声音了,仍然有七成的大学生躲在房间里不出来,像这种因为有其他旁观者的存在,反而使个人提供帮助的意愿降低的现象,就称为“旁观者效应”。
我把旁观者效应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三点:
1、责任分散:有愈多人在场的时候,每个人会“感到”自己的责任愈小,觉得应该会有“别人”去救,所以自己就可以不用操心了。
2、从众行为: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个人会倾向于效法他人的行为。别人不动,我就不动。
3、社会赞许:一般来说,我们会追求他人的赞许,逃避他人的取笑。但是现在的社会倾向于在心底偷偷鼓掌,在口头拼命取笑",于是就形成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现象。
因为有旁观者效应存在,我们不应该太期待人们在面对“他人的状况”时,会表现出正常的反应,所以只好平时就不断地做“危机处理”的演练,也就是说作为老师,我们平时就应该教导学生,看到有人被欺负了,应该怎么办?最好是能够实际地演练一次(或多次),就算在演练的过程中,充满了无厘头的嬉闹,它依然能够在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收到该有的成效。不一定要班长才能在班上发生状况的时候,对其他同学发号施令,决定谁去劝架,谁去向老师报告,但是如果没有事先指定,又担心会发生大家都在等着别人提供工作分派的指令。我认为我们应该就平时的观察,不明显地请几位比较有正义感的同学来做这份工作。当然,我们还要经常教育同学们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校园事,全校同学所共管”的观念,那么也就不会有所谓“打小报告”的现象。但是实际上我们的教育离上面的阶段还很远,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保护那些愿意和老师分享班上或校园里发生的事情的同学。这件事说起来很不光彩,不过我们的校园就是这么一回事,有些同学热心地来向老师报告,结果回头就被另一些同学围殴。在校园管理出现问题的学校,最常听到老师在指责学生:为什么没有及时通知老师?仿佛某个同学受害是这个受害者本身,或是受害者身边的人没有及时通报的错,这种说法也是一种推诿之词。
六、基本归因谬误:
我们先看看一般人是如何去同理别人。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提出。人们对于别人或自己所表现的行为(或特定事件的发生)就其主观的感受,对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原因所提出来的解释,称为“归因”。他把归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属于个人以外的因素,称为“情境归因”,又叫做“外在归因”;第二类是和个人本身有关的因素,称为“性格归因”,也叫做“内在归因”。
温纳(Weiner)进一步提出自我归因论,并且把情境归因再分为运气、工作难度、其他;把性格归因再分为能力、努力身心状况。认为人们对于行为的解释大概都可以归类成上述六种可能,而且,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将会决定日后对同一事件的态度。例如;同学若是认为自己考试考差了,原因是能力不好,那么在面对下一次的考试,应该也会预期考不好,若是认为自己努力不够,那么下次考试的成绩,就得视下次的努力程度而定;若是认为运气很差所导致,那么下次考试应该会有比较乐观的期待,总不会每一次的运气都这么差吧!
接下来罗斯(Ross)在1977年提出基本归因谬误,认为一般人在解释他行为的时候,倾向采用性格归因,而忽略情境因素。此外,也有其他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较常采用情境归因,而不太愿意使用性格归因,结果往往造成“律己宽、待人严”的现象。会有这种现象的发生,心理学家的说法认为是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所致。对当事人来说,他对于周遭环境的认知比较清楚,能够更详细地分析外在因素对事件的影响,所以能够把事件的发生归因于情境因素;而旁观者则未必能全面地了解当事人所遭遇的所有状况,所以会粗略地把事件的发生归因于当事人的性格因素。
读至此我想起之前看的一部电影,名叫《精神错乱》,它讲述的是因一起简单的堵车最终引发的暴力杀人事件。故事的具体情节是这样的:女主Rachel早上送儿子上学,在等红灯的时候,绿灯已经亮起,但前面的一辆皮卡车却迟迟不动,堵在前面。担心迟到的Rachel狂按喇叭,最终从皮卡车的右侧开了过去,并摇下车窗,骂了对方,还比画了一个国际手势。在下一个路口又遇到了红灯,皮卡车追了上来,司机摇下车窗,让Rachel为她的不礼貌行为道歉。Rachel不但没有道歉,还说了一句“滚”,随后扬长而去。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因为这一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情却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皮卡司机开始了他的“公路复仇之旅”。他跟踪Rachel到了加油站,在加油站开车撞飞了帮助Rachel的小伙子,随后小伙子被后面疾驰而来的车子再次碾压致死。与此同时,皮卡司机拿到了Rachel的手机(Rachel在去加油站的便利店时,手机放在车里,车子也没有锁上),通过手机短信获悉Rachel与朋友约好在某餐厅见面,便来到了餐厅,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死了她的朋友;又通过手机通讯录找到了Rachel的弟弟,一番搏斗中,杀死了弟弟的女友,并将她弟弟绑在椅子上泼上汽油准备将其烧死,幸亏警察及时赶到;最后,再次找到Rachel和她的儿子,准备实施杀害。Rachel奋起反击,与此同时警察赶到现场,解救了她和儿子。当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类似“路怒症”的事件在日益拥堵的城市道路上也经常上演,比如在马路上随意变道、强行超车、等候红灯时插队等;严重的甚至逼停对方车辆,拳脚相向。“路怒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便是存在基本归因谬误心理机制。
但我们为什么会低估环境对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不是对自己行为的影响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行为者和观察者的不同。当我们成为行为的执行者时,环境会支配我们的注意;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行为载体的人则会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是所有事情发生的根源,而环境则变得相对模糊,或者说我们根本就无法获得导致事情发生的背后的环境信息。虽然基本归因错误如此普遍,但如果我们了解到它的运作机制,我们可以尝试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考虑一下可能存在的个人特质之外的因素。如果双方具备沟通的条件时,可以向对方提出你的疑问,或许他的解释会打消消极的解读。
七、虚假的一致:
人们总是会把自己的行为想成是典型的行为,认为自己既然这么做了,别人也应该都会这么做才对。这种把自己的行为夸大为所有人的普遍性行为的现象,就称为“虚假的一致”。
罗斯(Ross)曾与其他人一起在大学里进行一项研究。他们访问大学生是否愿意挂一个广告看板在校园里走30分钟,大约可以有10元美金的酬劳。不管受访者的回答是“是”或“否”,都继续问他下一个问题:“请问别人是否愿意做同一件事?”结果发现,愿意做这个实验的人,会猜测其他有2/3的人也愿意做同样的实验;不愿意做这个实验的人,会猜测其他有2/3的人也不愿意做同样的实验。大家总会倾向认为:别人的想法,应该都和自己差不多吧!
书中提到,现在的校园文化的确在改变之中,老师过去所拥有的权威已经不再被允许了。有些人会去批评这是因为某些特定团体的攻击,或是媒体偏差的报道所造成的现象。但是作者却不这么以为,他认为这是整个文化进步所必然出现的结果。说“进步”可能会被人误会,以为进步一定要朝向“好”的那一个方向发展。那么或许把它说是“改变”比较适合吧!文化的改变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改变的结果或许并不如我们的预期,然而“好”“坏”这种价值观的判断本来就没有一定的准则。若是因为文化的改变不是我们想要的,就极力地想要抗拒,阻止它的发生,结果只是如螳臂挡车,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罢了。倒不如早早认清时代巨轮的变化,趁早学习如何适应新的时代来得有意义。
虚假的一致还表现在许多地方,简单地介绍几个吧!
第一,某老师可能因为自己一路求学之路顺利,就觉得自己曾经走过的这一条路才是唯一的路,于是强迫学生要认真读书,只有考上好学校才会有好前途。也或许是他当了老师之后才开始思考老师的责任,并且得到“老师就是让学生能考试得高分”这样的结论。同时,他相信其他老师一定也和他有相同的看法,所以当他利用下课时间、放学时间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来看书、写罚写,他会认为这么做是合情合理的,说不定还会认为不这么做的老师就是不认真的老师;却忘了办公室是所有老师“公共”的场所,不见得每个老师都愿意接受他这样的教学方式,他其实已经侵犯了他人的生活领域。
第二,某老师以前带班时总是用教鞭来督促学生,以前的学生也真的能够考到好成绩,甚至在毕了业之后还回来感谢他,他就以为使用教鞭是最好而且是唯一的班级经营方式。还会告诉自己:“虽然现在学生恨我,但是以后他们就会感谢我。”就算有人劝告他现在是不能体罚学生的年代,他反而对此嗤之以鼻,认为那些人只是单纯的“怕被家长告”,根本就不能算是认真的老师。却没有想到别人可能真的找到了一个更优质的班级经营方式。
第三,某同学参加外面的补习班,常常在学校放学之后,在街上随便买个面包暂时止饥就继续上课到9点。补习结束回到家洗个澡、吃个宵夜,接下来还有一大堆的功课在等着他,但是他不以为苦,因为他觉得其他同学也都和他一样在受苦,这是身为国中生“必经”的阶段。而且如果不这么受难的话,就表示自甘堕落,成绩必定会一落千丈。却忘了补习是一种补救教学,应该是哪一科有需要才补哪一科,更重要的,补习绝对不应该补到让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喘气,只有吸收而没有消化,结果只是在身体转一圈又排出去罢了,又浪费钱又伤身。
第四,某同学喜欢和a同学在一起,就以为所有人都喜欢和a同学在一起,结果刻意做一些小手段来离间任何想和a同学在一起的同学,以免分散掉a同学对他的感情;却没想到他心目中的宝贝,在别人眼中可能根本不屑一顾,一大堆的小动作只是把a同学和自己画在一个小框框里出不来罢了。
最有名的例子可能是来自庄子的一则故事。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到魏国做了宰相,当庄子到各国游学的时候特别绕到魏国想要和老朋友打个招呼,但是惠施心想庄子的才智、能力都胜过他不少,到了魏国恐怕是想要夺他的相位,于是躲了好几天不取和庄子相见,也不敢将庄子号荐给魏王。为此,庄子说了一则凤凰的故事来影射惠施的偏见,他说:“一只凤凰南飞的时候,没有遇到梧桐树的枝干就不会停下来休息,没有看到甘洌的醴泉也不会停下来喝水。一只乌鸦在地上吃着腐肉的时候,看到凤凰在天上飞过,还以为凤凰想要抢它的肉吃,拼命对着凤凰乱叫,却没想到像凤凰这么高贵的鸟中之王,根本就不屑吃这些腐肉。”庄子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化解了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自以为是”的想法却埋葬了事情的真相,抹杀了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呢?
我认为会造成虚假的一致的因素共有6种,包括外部的归因强于内部归因、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涉及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相似这6种因素。当然,面对这种虚假的一致时我们必须具有相对客观的意识和思维去评判所处的环境,不要过度依赖外界的评价。
作为一名老教师虽然已积累多年经验,但当我翻阅这本书时,把理论知识和教学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对以往的处理方式进行反思时,一个个鲜活的教育实例跃然纸上。感触颇深,我相信日后如若碰上相同情况,定能更加得心应手。
《心理学》读后感2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通过看这本书,虽然没有完全读懂,但是可以学到和我们的交际心理学一脉相承的知识内容,让我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的知识,让我获益良多。最后希望学好心理学,我想以后应该很有用的,至少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
《心理学》读后感3
今天与一个学生的爷爷聊天。我们谈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时,他讲到这么一件事:八十年代中期,他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地方工作,也把自己的孩子带到身边照顾,同时在当地就学。孩子很文静也很用功,学习一直不错,班主任也很喜欢他的孩子,封他做班长。他也很少对孩子进行额外的关注,对孩子的学习是放心又省心。但不幸的事,这个班主任在孩子三年级的时候因病去世。孩子也换了一个班主任。这个新班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把他的孩子的班长职务给换了。孩子从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自己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觉察到。更重要的是,他工作的那个地方别看经济实力挺强,但每个人只注重物质的享受,不重视精神追求。因为各家的孩子都是以玩为主。他的孩子一旦脱离了学校教育的轨道,与他们混在一起,那“腐烂”的速度非常快,致使后来终于离开了学校,造成了很大的'遗憾。
这件事让我想起近来读《教育心理学》时里面讲到个体差异的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当我们开始认识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时,讨论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的重要性时,假设这两种风格有任何一方缺位时,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老人的孩子书读好的时候,基本上是认知风格在起作用;而当书读不好的时候,正是学习风格的缺位,造成他在学习上遭遇“滑铁卢”。
可见,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读后感4
读了销售心理学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做销售这一行我们不应该有敷衍的心理,如果对顾客敷衍是对我们销售人员业绩的致命打击。怀有敷衍心理的销售人员往往会在工作中缺乏上进心,不追求完美,退而求其次,觉得凑合一下就行了,或者认为没有必要做的那么好,从而消极应付,蒙混过关。
敷衍的心理一方面是由销售员的工作环境造成的。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总是渴望得到必要的心理安慰和,如果销售员付出了努力而得不到物质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无法获取成就感和归属感,就会失去应有的责任心,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
另一方面,敷衍心理更是源自销售员的不思上进的消极心态。态度决定一切,积极的态度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使人充满动力的努力工作,而消极的工作态度则会让人失去,缺少责任心。
人都是有惰性的,谁都想躲在温暖舒适的家中看电视,而不愿意在外面东奔西跑,被风吹雨淋。而销售员的工作避免不了辛苦的奔波,而且有时还遭受顾客的冷落和白眼,很容易让销售员遭受心理上的打击,使积极的心态渐渐退去,而人性的缺点显露出来。这样就使得销售员把自己游离到工作之外,对工作便开始凑合应付。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对于超出自己职责的事一概不理不睬,访问顾客时也是马马虎虎,应付差事。对工作不负责任工作也会对你不负责任。最终销售员也会因为自己的消极表现而影响自己的业绩和公司形象,也不利于自身长远的发展。
以敷衍的心理去对待工作,既是对公司、对顾客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不要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只有深入其中,以公司骄傲的一份子去努力工作,自然会获得应有的回报。
因此销售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答应顾客的事要认真努力完成,对顾客也一定不能敷衍了事,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并为之努力,才会最终实现自己的和价值。
《心理学》读后感5
寒假我参加了区组织的《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读书活动,我认为受益匪浅,如一场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我犹如误入迷途,突然找到了方向,心理的重担卸去了,身心感觉无比的欢畅,找到了“教育”的金钥匙。
陶老师用通俗的话语和经典的案例向我们讲解了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对人的影响,我收益颇丰。在听讲过程中对于本身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陶老师讲到教师更大程度上存在对学生问题的研究,容易指责学生出现的.问题,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此时我就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总是说你这里写的不好,不规范,那里又出错了等等,多的是指责和训斥,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会让学生产生消极压抑的情绪。教育教学中我更应该立足学生的成长阶段,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以积极的思想去肯定学生的立场与行为,在进一步指出如何改变错误,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我想这是我今后教学中应积极改变的地方。再就是,现在大环境下家长对学生寄予很大的期望,各种形式的考级给孩子的精神增加了压力,而家长只认为考级成功才是学有所成,使学生周末为考级而奔波疲倦。作为一名老师,听后陶老师讲的学钢琴案例,我也会多多的讲给我的家长们听一听,培养孩子兴趣的前提是让孩子情绪放松自由的去学习,而不是为了考级而学,虽然不能左右这种形式,但也想要更多的去改变家长的思想,培养出乐观开朗的学生,慧眼识英才。作为自己,培养积极的心态,让自己通过多学习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心理学》读后感6
何人可的《设计心理学》是我从大一下学期就买的一本书,本以为暑假可以读的,但因为自己偷懒,所以一直拖到了大二上学期才读,而何人可的《设计心理学》刚一开始读的时候确实很无聊,但迫于自己的信念,就一直读了下去。可后来我发现越往后写的越有意思。
21世纪是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世纪,在这一进程中,工业设计将起到关键的作用,综合化国际已成为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设计教育必须从亦可称为中心想以课题为中心转变,将涉及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全面提高设计的综合素质。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国际化,设计教育也必须面向国际化的竞争环境,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设计人才。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性学科,其主要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信息科学等,而这些学科又往往相互交叉,形成一个复杂的相关网络。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道“感觉”这个词,入“我对他的感觉不太好”,“我感觉完成这项任务挺困难的”等等,这里的“感觉”的意思是“觉得”。而“知觉”这一词,如我们看到的'红色,不是脱离具体事物的红色,而是红旗的红色,又或者红花、红衣、红车等的红色。所以感知觉不仅使人们感知客观规律事物的基础,也是人们接触设计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
设计还要针对消费者的心理。澳大利亚著名室内及产品设计师Josephlicciadi曾有过这样的论述:“艺术家总是以自我感受为中心,我,我,我,最后是你。设计师则是相反,你,你,你,然后是我。对于创作,艺术家始终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在满足这样的前提下,再进行艺术创作。因此,艺术家是感性的、自我的,而设计是理性的、开放的。”满足人的需要是设计的根本目的,而了解和发现需要是满足需要的前提。因此对于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在消费非活动中的一般心理活动过程。所以消费者心里的研究是设计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就开始讨论美学问题。柏拉图阐述了美是独立存在的观点。那么美是什么,什么才是美,这是人类一直是人类在探讨的问题,并逐步形成各种美学相关的学科,其中与设计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审美心理学。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有关于设计创作的独特方法,拓展出我们设计创作的思维,让我了解到什么才是好的设计,什么才是美的设计,什么设计让最大化的群众所接受,因此在设计这条道路上,我们还要为之做不懈的努力。
《心理学》读后感7
看了这本书,第一个感受是纠正了我对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认识。具体地讲,以前关于教学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自己是知道一点的,但是看书之后发现,有些理论不是自己以前认识的那样,以前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比如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好多次用到这个心理学原理。在看杂志上的文章之时,偶尔也能看到作者引用这个心理学原理。然而,殊不知,艾宾浩斯是利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来得出这个遗忘规律的。后来的研究证明,如果学习材料是有意义的概念和原理,一旦学生理解之后,就很难遗忘。这个时候,显然不能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描绘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与遗忘。这段论述对我的冲击是很大的。站在“心理学”面前,我感觉自己真得太渺小了。同时,这段论述也让我联想到了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多多增加有意义的学习。对此,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例如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可知学习有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之分。在言语信息的一个亚类——符号学习中,因为符号学习属于机械学习,故学习者可以在无意义材料中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使机械学习易于记忆。这种改进记忆的方法被称为记忆术。那么我们可否作这样的推论,对于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材料,如果记忆者采取记忆术来记忆,那么其遗忘规律就不在是“先快后慢”了。
再如,当前在讨论教学问题时,经常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般的说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尊重学生,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等等。这些当然是对的,但显然是不具体的。当今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教学时应仔细考虑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的已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教学责任。在“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一节中更是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完全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则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这样的观点让我联想到,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发起者是教师,同时教师也是确保这个“过程”得以顺利通畅的关键因素。
类似地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一直以为这种教学论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然而事实是这些教学论就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兴起。还有,如看了“学习心理”部分就会发现,机械学习在学习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强化刺激这些手段具有正统的心理学意义。
看了这本书,第二个感受是让我看清了我们平时一些看似“不太好”的做法,其实具有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具体地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学方法被“素质教育”或者“新课程”套着一些“帽子”,殊不知,在这些“帽子”下面,隐藏着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比如桑代克根据迷箱实验,提出可以把学习看做是刺激与反应的联接,并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这三个定律反应了学习动机、练习、强化和反馈在这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习的实质是条件反应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其中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动机和强化。虽然这些研究成果与当今建构主义心理学具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的本质。据此我不得不联想到朱国荣老师在杭州的那堂《长方形面积》:课中,在学生已经发现“长乘宽”就是“每行几个乘几行”之后,朱老师安排了一系列的关于“每行几个,有几行”的强化练习。当时我觉得这个过程有点死板,或者说给予学生再次去体悟的成分少了一点,感觉“不太好”。但从今天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过程,才发现那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
看了这本书,第三个感受是增加了我对教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理解。具体地说,以前只知道该这么做,但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是不知道了,而在看书之后,我找到了教学与心理学的联接。
看了这本书,第四个感受是增加了我做好教学研究的信心。()具体地说,以前总认为教学研究是一件非常深奥的事情,是那些非常聪明的人才能有实力去完成的事情,但是现在,我想我也可以去尝试。
比如,国内外心理学家、学者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水平并无显着的相关,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显着相关。
再如,调查显示,不经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就成为专家教师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成为专家教师,就必须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我们都身在教学一线,正在进行着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都有成为教学专家的可能性,因为我们具备这样的条件。
《心理学》读后感8
阿德勒的心理学中认为,人性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这种追求与人的自卑感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或自我感觉处于“下游”状态,我们就不会有超越当下的愿望。优越感与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
人不能脱离的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构建于社会这个大属性之中,个体的生活方式及内心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又围绕着个人的社会情感与社会属性所展开。
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于社会中,适应社会的理想与变化做好准备,在孩子受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观察他不同心态及行为的变化,帮助他更好的成长。
因为当孩子的优越感得不到体现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两者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再现。过度的自卑感会激起儿童膨胀的野心,而这种野心有时又会毒害他的心灵,使他永不安分。由于受到了野心的过分浇灌,这种不安分不会结出任何果实,因此,它并不会导致有意义的行为。这种野心又与个体的性格怪癖相互纠缠,从而不断地刺激儿童自身,使他变得更加敏感,很容易动怒或实施伤害行为,并最终走向过度的自卑。
当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时,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并不取决于客观的事实或情况,而取决于儿童看待和判断事实或情境的方式。决定他们行为方向的是他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这种心理非常重要,因为对事实的看法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也是我们人格构建的基础。那么这时,社会情感就影响着孩子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与判断,这样的认知又会进一步反应到他的行为上。
与此同时,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优越感的正确发展通常体现在他的社会属性当中,但假如没有社会情感的话,人的其他能力,如理解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世隔绝的人根本不需要逻辑,或可以说他对逻辑的需要并不会比一个动物多。另一方面,一个人要想始终和他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就必须运用语言、逻辑和常识,所以他必须使自己的.社会情感得到发展。所有逻辑思考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此。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天赋决定,也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我们的教育也正是服务于此,帮助儿童正确的调整他的社会情感认知,从而使他更好的去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
那么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留意我们灌输给孩子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智模式,是成长型心智模式还是固定型心智模式。
当我们表扬一个孩子聪明,棒,真厉害,就相当于再表扬他的天赋,而不是努力,那么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畏惧挑战,因为只要当他完成不了这个任务时,他的优越感就会受到打击,同时就产生了一种自卑感,还有可能谎报成绩,影响到长期发展,这是一种固定的心智模式,把孩子用天赋框住了。
相反,对于那些被表扬努力的孩子,他会觉得努力是更有价值的。大家更认可的是他的努力,而不是他有多聪明、多有天赋,所以,他会更喜欢选择难的题目。因为难的题目才需要更多努力,那他越努力,不就越有价值了吗?所以,被夸努力的孩子,会比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更可能迎接挑战。
心理学的目的在于了解一个人怎样运用他自己的印象和经验。或者说,心理学就是要了解人们据以行动和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感知图式,了解人们怎样看待刺激、怎样对刺激作出反应和怎样运用它们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更好的去运用心理学,了解孩子,激发孩子实现自己,才是关键。
《心理学》读后感9
五种金钱病态人格类型,你属于哪一种?
从现金到网银,不管是支付宝的花呗,还是京东的白条,只要你拥有购物欲,就避免不了要用到这些。即使不是你主动消费,在我们的生活里,吃喝住行也样样都离不开“钱”字。可以说,人只要活着,就需要钱,尽管它听起来可能有些刺耳,却是与我们时时息息相关的。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朋友:明明工作待遇不错,月光族不说,还经常花呗借呗提前放肆,想要的一样都不能少;外出聚会总是在人群中抢着埋单,怎么看他都不像是靠着app借钱度日的人。反而是那些真正生活富裕的人,才货比三家,犹豫着终于把钱付给对方,精挑万选后也只有一两样东西被带回家。
怎么看他们都像是穷富颠倒的,越穷越装大方,越富越小心谨慎。
你的消费真的是你所需要的么?究竟有多少是出于真正的需求,有多少是为了炫耀和撑面子呢?或许你以为是在掌控金钱,却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它的奴隶,被它驱使。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用心经营,那么你有考虑过金钱与人的关系该如何平衡么?
有些人可能要说,我和金钱的关系还需要平衡么?的确如此,起初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身边的金钱心理学》这本书打开了我眼前的世界,改变了我的想法。所以,现在起我们要认真思考自己与金钱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你是金钱的主人,还是奴隶,这都取决于你是如何花钱的。相信想清楚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有所变化的。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都提到了哪些金钱病态人格的类型吧!再从自身的花钱方式来判断,你究竟是属于哪一种金钱人格!
一、焦虑型
第一种是焦虑型,这类人的表现在经常会感到焦躁不安,反复查看自己的账户,恐怕里面的数字出现任何意外。生活中,那些退休后的长辈可能会出现这一人格类型,他们热衷记录点滴,无论是饮食、睡眠和理财,对事事都非常关心,并且要求精确的数值规律,往往对自己的生活控制得非常严格,忘记了享受当下的生活,放松自己。我有一位长辈就是这样,每天要查账户好几次,生怕她的小金库会有什么损失,在年轻人里类似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我对焦虑型的建议是:不妨将金钱上的控制感转移,让自己生活得更轻松愉快一些,试着丢掉焦虑的心态,给网络安全多一点信任,全身心的享受眼前的风景,或许会有不同的体验。
二、囤积型
第二种是囤积型,这个词多见于居家整理断舍离,相信有囤积癖的人不在少数,让我们舍弃拥有的东西,太难了!成年人应该都要才对!这是这类人比较典型的心态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难以割舍。对他们来说,金钱在手,安全感就有。他们害怕风险,希望能够放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不会考虑投资。
我对这一类型的建议是,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它长大的机会,不要禁锢成长,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哦。
三、快感型
第三种是快感型,这类人比较享受买买买的快感,不同于前面两类,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比较放得开,懂得享受生活,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心情来行动,兴奋起来不能控制的买买买,心情不好也要买买买,他们把消费当成一种发泄途径,常说的购物疗法就是指这类人。
对快感型的人,我的建议是,适当冷静一下,看看自己的账单,到底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冲动消费,要明白自己把钱花在了哪里,消费快感是非常奢侈的行为。
四、炫耀型
第四种是炫耀性,这类人里男性居多,在工作应酬、亲友的聚会上比较常见。他们骨子里透着自卑,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才会故意做出引人注意的行为,
有个大学生,他家境贫寒,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上了私立学校。学校里的同学都是各种“富二代”,他们一起外出游玩,他经常在席间大声抢着结账,营造出一种我很大方的假象,希望用花钱来赚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可。
无独有偶,某个从农村出来的男人,想着北漂闯荡一番,回去光耀门楣,在过节前花下血本买了辆车开了回去。乡里乡亲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在席间还不忘吹捧自己工作的业绩。其实,这些钱都是要还的,为了炫耀豁出去了。这种类型的人也很常见,尤其是北漂一族和自小就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很容易出现这类情况。
对这类人的建议是,花钱买炫耀是一时的风光,好名声不是用钱花来的,而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当你足够优秀,还怕别人看不到你么?面子并不重要,你过好了,才是真正的扬眉吐气。
五、逃避型
最后一种是逃避型,这类人占比也比较多,如果用动物来形容,他们就像鸵鸟一样,宁可把头埋在沙子里,也不愿意查看自己的账单。他们是与时俱进的反义词,更愿意待在怀旧的地方。微信支付、手机银行常常遭到他们的排斥。他们不信任现代的科技产品,与焦虑型的人有着相似之处。
对这类人的建议是,凡事都要讲个度,过于理性会少很多生活乐趣,可以尝试下科技产品,还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哦!
以上就是《身边的金钱心理学》中提到的金钱病态人格的五种类型,不知道你们是哪种呢?更愿意与哪一种类型的人相处呢?
当然,这本书中还介绍了很多我们日常中会遇到的一些与金钱相关的事情,可能有些时候看上去很微不足道,但如果不稍加注意,很可能会酿成大祸。而在一些细节上,如果能够准确的把握好心理学的角度,很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比较喜欢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在每个小课题里有会有贴近我们生活的案例,同时用数据来说话,让人很难不信服。整本书看下来,不仅仅是增长了金钱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还能够轻松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哪怕是在人前装一下也倍儿有面子啊!
《心理学》读后感10
看完这本书之后,感觉收获颇多,内容很丰富,比几年前的考试教材中的《儿童心理学》详细。本书一共有十个章节,中间的几个章节印象尤为深刻,因此撷取几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感受。第四章建立关系依恋关系的建立对儿童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婴儿反应的敏感性决定了这个孩子以后心智的发展。第五章情绪发展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儿童不仅体验情绪,而且还思考情绪,一旦他们能够说话了,他们就可以指称各种情绪,思考情绪,并和他人讨论情绪。儿童首先和父母进行交谈,这种对话进行越频繁,儿童的情绪理解力就越高。情绪发展因此受到社会经验影响。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习得这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习许多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第六章作为科学家的儿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智力是对环境的适应。皮亚杰的目的就是探索儿童是怎样逐渐地实现这一是应当。他关注的是只有有限的心理能力的新生儿是如何发展成有复杂思想的成熟个体的。强调即使是婴儿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儿童对环境怀着浓厚的好奇心,想要探索河研究;但是他们不是随意地去做的`,而是通过选择与已有的心理结构相一致的经验。
儿童就像“小科学家”一样:通过实验来使他们的新经验富有意义,并把此经验纳入他们已有的理解方式中;如果不行的话,他们就会扩展已有的,或创造新的理解方式。第七章儿童是学徒:维果斯基的社会认知发展理论我感觉这一章是我收获最大的一部分,已经做了详细的总结:
1、最近发展区;
2、成人如何帮助儿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如何提供有效帮助;
4、同伴能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吗;
5、文化因素在成人对儿童学习帮助中起什么作用;
6、合作胜于单干吗?
这6个方面进行陈述。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在拜读之后,使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以及这份责任感,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把自己和学生们看作是平等的对待,用他们的心去思考,去体会。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亲和、有人格魅力的好老师。
《心理学》读后感11
固化型自我观是静态的、不可改变的自我信念。它包含有九个方面,增长型自我观是动态的、可成长的自我信念。也包含有九个方面。在固化型自我观的思维模式中有三方面是我所符合的,分别是:我往往对现状感到无能为力、我乐于待在舒适区和失败会证明我不够优秀。
我往往对现状感到无能为力,很多情况下我总是对过于困难的问题或不太了解的事情而感到束手无策,这种事情总能体现出我最脆弱最无能为力的一面,就像我在高中时,我是学习美术的,我本想以此来参加高考,可是在专业证下来后我并没有考到艺术证书,当时的我是无助的,我害怕我因此而无法考上大学,在面对高考只剩半年的情况下,我对此非常的无助。但值得庆幸的是让我遇到了济工院。
增长型自我观的思维模式中有六方面是我所符合的,分别是我可以靠努力提升能力、批评对我很宝贵、即使遭遇挫折,我也会坚持不懈、每次失败都是宝贵的一课、他人的成功激励了我、我应该终身学习。
每个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你去努力,自己的能力总会得到提升,例如:在我大学以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心理学这门学科,大学以前我也一直认为我不会接触它,也不会有机会接触它。但是上了大学以后,我加入了心委会,而心委会的主席是我的直系学长,所以我拥有了这个学习的.机会,在开设的必修课中,也有心理学这一课程。于是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体来说,增长型自我观的思维模式更优于固化型自我观的思维模式,《积极心理学》一书,开阔了我的思维,澄清了我的一些困惑。我将满怀热情、继续一如既往的学习下去。
《心理学》读后感12
写于三十年代的文艺理论书籍。这才知道现在的文学概论中的许多东西原来也不过来源于它,区别只是现在的文学概论更加晦涩,同样一件事,朱光潜已经说清楚的,现在的书偏要说不清楚。
对比朱光潜自己的`《西方美学史》和他学生的《西方美学史》,只要看上几页,就知道什么叫境界的差异。
只有真的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把作家称为“老师”——这是一种直觉的冲动(只可惜这个名称现在被用滥了)。
你我都无福坐在这位大师的课堂里,然而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见严肃的介绍定义,严谨的爬梳脉络,还有通俗如口语的文字解说,和“还好哲学家为数不多”的小玩笑。
这本书,本来就是朱光潜的课堂讲义——真正的好老师、真正的好教材。
我要庆幸我的大学课堂中,也遇上过不少好老师。
他们既不会满腹经纶,却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不会上课吹牛下课拉瓜,貌似很有亲和力,却什么也没教。
书里传达出的,是一种让人亲切到想流泪的气氛——真正的大学课堂。
《心理学》读后感13
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但是鉴于我们教育心理学的学术沙龙主要关注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及差异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
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
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此外,本书还提到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可以说从理论上归纳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有效的方法。总的来说,本书对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心理学》读后感14
想要教儿童绘画,首先你要先读懂他们的画。这样你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从而为更好的教学提供动力。儿童绘画一直吸引着众多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艺术学家等不同人群的目光。绘画作为一种符号表征形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儿童认识世界、进行交流的手段与工具。绘画心理,是通过孩子的绘画作品,结合孩子选择的画材、颜色、象征物、涂抹方式、涂抹位置、空间构成来解读孩子的心理状况、兴趣和特长。儿童绘画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绘画中蕴含着孩子们的思想与活动。每一次观察他们的绘画过程,解读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我们都会被其深深吸引。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对儿童绘画的研究,我们不可能深入理解孩子画笔下那色彩斑斓的童心世界。
美国心理学家Claire
Golomb的著作《儿童绘画心理学》,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如何剖析绘画的诸多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解读儿童画。阅读这本书后,进一步深化了我对儿童绘画和儿童心里发展的认识。我知道了在一开始时大多数人认为处于涂鸦期儿童的作品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无预期的视觉性动作记录。但是经过了马休斯的实验证明这些手势是所有后期绘画活动的基础,并且在建立空间象征体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凯洛洛的分析记录,更加明确的总结了20个基本的涂鸦单元,认识到了儿童涂鸦期无意识的训练,对后期的绘画也会有很大的启发性。手势,是人类非常早期的表达交流的系统,在珍格格人生历程中都很活跃。艺术创作根植于身体的感觉,这种感觉反映了意图和个体的生理和心理规则。儿童用自然而然的发展出来的表征能力去吸收人类已有的特定类型的绘画形式和经验的过程。儿童的大脑创作出来的蝌蚪人,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创造出超越现实的画卷。在本书里我看到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儿童每个不同时期的作品,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儿童感知了外部世界,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他看见什么都想“说”出来。但是因为年龄的限制,孩子可能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许对于我们来说他还不足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但是当你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幅画,去一颗纯真的心去体会时你会懂得他们的快乐。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绘画作品,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孩子的画,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一扇窗户。
绘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表现形式。线条、色彩、图形、人物、环境、布局,显示着孩子的性格、气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当时的情绪特征等等。我们要学会倾听这种“语言”。通过孩子对于画面构图的'处理,把画面整体画的居中的孩子是自我意识比较强的,如果喜欢画在纸张偏左的位置的孩子,大部分是喜欢留恋过去的怀旧的孩子,反之喜欢画在纸张偏右位置的孩子常常憧憬未来,如果他们在画在了偏上的位置就说明他们有着浪漫的情怀,喜欢幻想,偏下的则是注重现实,对安全较为关注,如果孩子喜欢把画画在分散的角落,这时就请你注意,这个孩子可能有心理压抑。再通过对于儿童人物画、动物画、植物画等等进行分析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如果一个孩子喜欢画眼睛其性格中多疑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有比较浓厚的怀旧心理,敏感,善于观察。通过线条索要表达的语言。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孩子所用的线条也可以反应孩子的不同状态。用线条清晰、力度适中是正常的,这些孩子的情绪稳定。爱画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的孩子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的孩子,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或者通过这幅画来发泄愤怒。用线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的孩子,则是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这里尤其要说明下,自闭症儿童很喜欢画重复的东西,比如不断的圆或迷宫。
除了构图、空间、形状外,颜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儿童的成长与当下的心理变化。儿童使用颜色的变化趋势以及变化与儿童的表征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年幼的儿童就会随机选取单色,目的是创造出可以分辨的形状和图形。2岁时儿童的个体偏好在年长儿童的身上也发挥着作用。在4岁时,早期不考虑颜色、单独关注于形式的倾向开始减少,因为在4岁的儿童以已经获得了一些基本的表征能力。5岁时儿童更依赖于主题来使用颜色。6岁和7岁儿童能够创造出非常具有表现力的形象。8岁和9岁的儿童的主题却更为多样,不时地表现出个性化的东西。儿童在绘画时喜欢偏爱暖色时,表明儿童有着活泼的性格,生活中充满热情,精力充沛。同时,画面中大量的暖色也可以表示儿童在绘画时心情愉快。反之,儿童在绘画时喜爱使用冷色时,在一定程度上表面儿童有着安静和思考的性格,在学习上追求一种严谨的态度。大量的蓝色倾注于画面之中表明了儿童内心悲伤心情烦闷。
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对他表达强烈的爱和依恋。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越多,表明对那个人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儿童绘画因儿童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绘画呈现分阶段的特点。有天分的儿童的早期会表现的更加不同,在创造力上有更加突出新奇的表现。儿童在画画的时候不会注重于形,不会注重于“像”或者“不像”的问题,他们所看到的事物,就用自己的画笔展示出来。天才的儿童画家:不同的发展轨迹——对绘画充满浓厚的兴趣。在欣赏书上的一些小孩子所创造的出来的图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因为现在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一种绘画的模式状态,缺少了那些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想法,局限在传统的绘画构图方式之中,看到了他们的作品,是那么的富有生活的气息,富有生活的朝气,不得不说孩子的创造力超过了我们想想的范围,他们单纯可爱,思想还没有受到拘束,他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吸引人的眼光。
儿童绘画作品反映儿童情感、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特别对于孤独症儿童等特殊群体,绘画作品有一些普遍性的典型特点。心理是客观世界作用于主观世界的综合反映,外在行为更须考虑客观条件的统合综效,儿童绘画应该考虑到环境、过程、工具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能固守经验,一概而论,要时刻以发展的眼光和探索的态度研究,绘画作品所反映的儿童心理;儿童因心智发展的规律,在各个年龄段的绘画作品构图和表现手法上有差异,很多时候他们的绘画作品反映他们特殊的情绪状态;孤独症等神经症儿童,患绝症的儿童,他们的绘画作品很具有情绪上的代表性,让我看了之后不禁有些难过与同情。儿童的家庭成员画很写实。这本书让我对儿童绘画有更真观的感受,我想应该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研究上多夯实基础。才能更全更深地了解儿童心理。通过绘画孩子不断的绘画,我们还能了解孩子智力的发展,在一些孩子智力发展不健全的时候,我们还能通过他们所画的图画了解他们,及时的发现。这不可谓是一种对孩子最低的伤害,通过画画反应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们通过更好的方式回归于“正常”的生活当中去。
儿童绘画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绘画中蕴含着孩子们的思想活动,每一次解读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我都会被深深的吸引。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对儿童绘画的研究,我们不可能深入理解孩子笔下那些充满董贞色彩的童心世界。
虽然孩子们的画可以被拿来“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我们不要过于追究其中的关联。画画,更应该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自由的形式。让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一起享受童真童趣。
另外,画画也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请让孩子通过画画来发泄内心的愤怒、悲伤或者不满,让孩子画出困扰他们的事情或者人物,这样做可以放松和调节心情,达到心理平衡。所以通过孩子的画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除了可以教会他们相应的专业知识,还能及时的帮他们调节心理状态,让他们也喜欢老师喜欢学习,以一种更健康的状态成长。
《心理学》读后感15
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我所学到的包括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各个时期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情绪特征等方面有了更深一步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也结合已有的经验,加深了对发展心理学的理解。
人心理发展的第一加速期是从出生到幼儿期,第二加速期是青春期。由此可见,我们不应该忽视婴幼儿的教育和培养。同时,人到了青春期,是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不能错过了学习和自身发展的最佳时机。平时,我们都发现3,4岁的孩子很难管,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其实是因为这两个时期都是人心理发展的反抗期,是人成长的必经过程。作为家长和教师,这一时期将是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时期,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每个婴儿都需要建立对母亲的依恋。国外有项实验,在一个用铁丝做成的猴子上套一个奶瓶,然后再拿一个毛茸茸的猴子玩具放在一个刚出生的猴子旁边,实验证明,这个猴子除了饿了会爬到铁丝做成的猴子身上喝奶,平时一直依偎在玩具猴子的身边,因为玩具猴子更具有母猴子的身体特征。由此可见,母亲亲自养育孩子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很多孩子都是保姆或者奶奶辈带大的,因而为孩子的性格缺陷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直面孩子青春期的躁动。很多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情绪波动大,有的出现了“早恋”,家长和老师都会觉得头疼。这也是人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面对情绪波动大,反叛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都不能“硬碰硬”,要多理解,多体谅,要和孩子建立朋友式的和谐关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早恋”其实和孩子的性发育有关。我们要和孩子直面性发育的问题,要注意引导孩子,把旺盛的精力转移到学习和体育运动上来。如果学习不好的孩子,可以把注意力引导到其他兴趣爱好上来。假设孩子真有“早恋”现象,家长最多的应该是给予理解的态度,同时要教育孩子从一生幸福的角度看问题,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告诉孩子一些避孕的方法,但是要注意“告诉”的方式。
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一本好书需要反复读。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心理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心理学》读后感03-26
心理学读后感04-01
《积极心理学》读后感10-25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03-23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05-22
焦虑心理学读后感04-17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04-17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05-05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