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

时间:2024-06-11 09:26: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1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对于当老师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便是出自为语文教育做出卓越贡献的叶圣陶先生之口。最近,翻开叶先生的这本教育论集,虽然大部分文章是解放以前写的,但今天读起来仍然感觉醍醐灌顶,受益颇多!

  作文乃自然之事

  说起作文,学生们一个个抓耳挠腮,叫苦不迭,老师们更是想破脑袋,费尽心思,还是收效甚微。可是当读到叶先生在《作自己要作的题目》这篇时,我恍然有种脑袋被拍醒的感觉。叶先生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题目先文章而有呢?还是先有了文章才有题目?这个问题不知大家是否思考过?或许根据我们自己或学生的习作经验来看,有时候题目在文章之前,有时候文章写完了题目也就有了。那到底答案是什么呢?叶先生的思考是:“我们胸中有了这么一段意思,一种情感,要保留下来,让别人知道,或者备自己日后覆按,这时候才动手写文章。在写下第一个字之前,我们意识着那意思那情感的全部。”因此,“是先有了意思情感才有题目。”细细思考,深表认同。反观我们现在的单元习作或考试,首先闯进学生胸中的是题目,意思情感总要迟来一步。这显然违反了一篇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因此,学生便觉得作文就是为了应付老师,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与自己的意思情感没有关系,自然也就痛苦了。

  因此,只靠单元习作,老师给出题目,让学生去回忆以前的,而不是现场生发的,自然流露的情感是不够的,学生也就很难体会到不吐不快的畅快,以及表达、分享自我的乐趣了。这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平时的一些不成文的做法,如今终于找到了理论依据,甚是欢喜。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让学生记日记。每天像过电影一样想想自己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哪些值得记录,哪些印象深刻。有则多写,无则少写或不写。现在看来,日记不正是符合文章产生的自然情绪吗?这便是“作自己要作的题目”。通过日记,我们总能不时地发现学生的成长。比如有一次我看到了一本《敌人派》绘本,故事讲了主人公有一个敌人“小杰”,于是爸爸帮他做了一个敌人派,这个派可以让敌人消失。前提是他必须和小杰友好地玩耍一天。他照做了,最后敌人真的消失了。联系到五年级的孩子会有自己的小团体,也容易与同学产生矛盾这种情况,就分享给了孩子们。没想到在日记中孩子们有了这样的思考:“原来拉进‘我’和小杰距离的是宽容与真诚。哪有什么敌人?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真诚友好沟通,一定会拥有很多好朋友!”再比如,这两天杭州难得的初雪,让孩子尽情地去玩,去感受,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文字:“雪,舞动着的冬日使者,已经悄然降落人间”;“不一会儿,头上就住满了可爱,俏皮的雪花娃娃”;“一滴滴雪轻轻地柔柔地从天空中洋洋洒洒地飘落下来,落到我正仰着的脸上,再慢慢从我脸上掉了下来,滑进我的舌尖。那味道,无比纯净,沁人心脾,让人一下子把所有烦恼都忘记了”;“雪并非落到了我们的身上,还落在了我们的心里”;“到处是那么宁静,也是那么活泼”;“草坪之上的雪,天空之上的雪,虽是冰冷无情,但化成甘露便是有情之物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如叶先生所说:“作文不该看作是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本来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作文又不该看作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而无所谓练习:这就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完全一致了。”就像有的孩子日记写着写着,就成习惯了,就成享受了,一天不写反而觉得少了点什么。此外,写日记,本身也是生活的积累,有了丰富充实的生活积累,再引导学生“修辞立诚”,即所写必须是他们所积蓄的,必须是真切见到,真实所想的,表达也就自然而然了。

  ·教师下水,体文章甘苦

  叶先生除了让学生多写,也建议老师经常动动笔,写写下水文。叶先生在《“教师下水”》一文中说:老师写下水文“无非希望老师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是啊,“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老师自己不练笔,不知作文中的甘苦,又如何确切地指导学生呢?

  拿我自己来讲,自己也曾经写过几篇感兴趣的单元习作下水文。切身的感受也的确是如叶先生所说的“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一方面,当学生读到老师写的文章时,那眼里的光是和只听老师讲解技巧不一样的,可能这是一种示范,更是一种鼓励,或许会打破他们习作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老师写了,就切身地感受到了列提纲或打腹稿的重要性,所谓“凡事豫则立”,就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想清楚再写,不要随便一想就算,以有点朦胧的印象为满足。叶先生也说“先写提纲的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而且受用不仅在写作方面”。老师写完了,自然就会把稿子念几遍,念下去觉得不顺当的地方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多念几遍,也就知道该怎么改了。因此,这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学生习作总是觉得完成任务就好,很少自己去读,哪怕读也是浮光掠影,发现不了问题。只有老师深度参与了“写完一篇文章,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展示给学生,学生才会“心服口服”,才会慢慢用心去念,去改。最近一次习作写信《我想对您说》,我也写了一篇下水文。写完之后再读,发现其中有一个场景并不具体,也就不够打动人,因此进行了修改。并给学生展示了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样子:

  修改前:记得有一次,遇到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我算了很多遍,还是没有算出来。这时您耐心地和我一起分析,一步步演算,终于解出来了!第二天,才从老师口中得知这道题的确非常难,全班基本都空着,就我一个人正确解出来了!那一刻,我由衷地感到自豪,更自豪有一个充满韧劲、不轻易服输的爸爸。

  修改后: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算了很多遍,还是没有算出来,眼看夜已深,我更加心烦意乱。这时,您并没有批评我,而是温和地对我说:“不要急,静下来心,爸爸和你一起看看。”只见您拿起笔,像一位认真的小学生一样,时而在纸上演算,时而嘴里说着:“不对不对,应该这样!”只见草稿纸算了一张又一张,您时而表情严肃,时而又露出喜色。不知过了多久,我都困得睡着了,只听您:“闺女,快起来,我解出来了!快,我讲给你听!”迷迷糊糊的我一开始很抗拒,但您的眼神却充满了坚定和希望,一遍遍问我:“懂了吗?不懂的话,我再讲一遍!”我被您的坚持打动了,打起精神,听您一步一步细致地分析。深夜,万籁俱静,一片漆黑,只有我家还亮着灯,灯下您手舞足蹈地给我讲题。终于,我听懂了,您兴奋地和我击掌,高兴得像个孩子!第二天才从老师口中得知这道题非常难,全班都空着,只有我一个人正确解答出来了!那一刻,我由衷地感到自豪,更自豪有一个充满韧劲,不轻易服输的爸爸。

  学生一是通过对比,便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通过描写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场景描写更具体了。二是老师的“现身说法”,让学生看到老师的文章也需要改,这是很自然的,排斥心理或许会少些了。当然,通过写下水文,我也确实感受到了完成一篇文章的难度,换位思考也更能理解学生了。以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列好提纲,提纲越详细,想得越清楚,写作就越容易;写完也要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念并进行修改;对于写作困难学生,也要找到症结所在,提供切实的帮助;对学生的评价要更有情感融入……当然,这需要自己以后深度参与学生习作,经常动笔,勤写多作。

  叶先生在文中最后还提到了:“讲读教学就是教学生读书。跟教作文一样,唯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者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正如有人描述教育的现状——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拼命教孩子读书,这的确令人深思啊!

  如今,新课标改革,面对纷繁复杂的说法,我总有一种飘在云端的感觉,不知如何是好。读了叶先生的论集,有种被点醒的感觉,这种点醒既是一种鞭策,鞭策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多读书,多写作;又是一剂定心丸,“万变不离其宗”,返璞归真,和孩子一起读写,或许会方得始终。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2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我们在小学课本中已经接触了不少叶老的经典作品,从中我们读到了一位爱生活、爱孩子的亲切老人。但通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本书的阅读,一位懂教育、善教育、学识渊博的专业学者屹立于脑海中。这本书可谓是所有从事和语文学科相关的工作者必须拜读的经典之一。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有关习惯的培养。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是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无法避开的教学话题研究,阅读中有关人物形象的把握以及写作习惯的培养以及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这三方面的培养来分享我的收获。

  文中有一部分是与语文教学以及文学创作的相关内容,叶老从理论观点再到名篇举例,从抽象到具体,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指点迷津,不断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我觉得这部分内容不仅与阅读相关而且也可以从中把握写人物文章的一些技巧与方法。

  书中提到有关写人物的文章,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书中强调,无论是传记还是虚构的小说,都必然有人物的对话和行动,且这是窥见人物全部生活及内心活动最显著的表现。

  其中传记的人物对话都是真实的,是确有所言,但作者并不会把所有的对话满篇呈现,写成对话录,而是要有所选择,将能够表现人物思想、情感、脾气、习惯等的对话呈现在文章中,从而体现人物的内心,让读者感知人物的为人。书中作者以《史记刘敬叔孙通传》为例,通过叔孙通与汉高帝及其弟子相关对话,将叔孙通的知时变与“知当世之要务”这一特点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

  此外,作者还列举了一篇经典的短片现代小说——鲁迅先生的《风波》来说明这一问题,在创作人物时,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的描写要有所取舍,如若一股脑的全写进去,读者看了必会眼花缭乱,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足以显出人物某种性格的行动,才值得写进文章。

  贴合我们的教学来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将相和》,一篇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文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来塑造廉颇和蔺相如两人的形象。但蔺相如的有勇有谋,机智勇敢,以大局为重,宽容大度;以及廉颇的`勇猛善战,知错能改,都是在具体事例中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所看出来的。这也是应了叶老的那句话——对话和行动是人物的最显著表现。

  至于读文章,叶老提到了一个最朴实的方法——揣摩,我的理解就是读文章要边读边思考边质疑。而且一篇文章要真正理会它的主旨意义以及价值绝对不可泛泛而读,我们说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在我们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思想境界下去读,都能读到不同的东西,悟出些许道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平日的教学中开展师生同读共读,每个人读懂的东西是不相同的,提出的问题的角度出发点也是不同的,但总归是有价值的,值得商榷的。

  一篇成熟的文章,每一个部分都有其作用和价值,部分之和是大于整体的,这要求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注重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从部分着手,但最终要落实于整体。

  关于习作。叶老在书中提到小学作文教授的目的在于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朴实的说理,不生谬误即可。文中强调,作文命题及读物的选择,要以学生为本利益,从学生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有此情感,此思想是否易于学生发挥,再者讲授一篇作文时,老师只需把题目要求讲明白,使学生能够不偏不跑题即可,此外,勿需多言,否则势必使学生的思想受限。

  写作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本的例子来教学,慢慢咀嚼课本上一些好的句子,细心启发,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久而久之则会有写作的感觉。文章的选读,也是培养写作的契机。先让学生多,读后教师指导,之后进行实操。比如一篇文章以叙述为主,教师可以教授叙述方法,之后可以让学生写叙事文,散文或其他文体同样如此。

  作为教师,在平日批改作文时,会发现部分学生的作文常常一气呵成,不分段落,对于此,书中建议作者在定下题目后,思考审定本文含有几段,并简要标明每段的段意,如若是说理论事文,可根据语气的停顿来划分段落,以规避此类问题。

  第三方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叶老在书中明确提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基于阅读的。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

  因此,教师在上阅读课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把文章讲透彻。具体来说就是词句要讲清楚;全文要分析清楚;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感情是怎么表达的等等,要做到这些,教师一定要透彻地理解课文,下功夫钻研,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语文课堂,最终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及教学魅力在引导学生听课时,令学生不自觉地动脑筋。久而久之,养成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简单来讲,即在讲阅读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有条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让学生和作者一起思考,之后在写作时,就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里的文章鞭辟入里,字字珠玑,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学科研究者无法避开,且须潜心研究的一本著作。

  书的最后还提出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如果老师的训练能达到这两点,才堪称教育之成功。

  语文教学仍然需要认真的研究,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要求一致,只要学生获得实际的效益,炼成读书写作的熟练技能最为重要。作为教师,要善于读书,善于写作,并且要明白其所以然,此外还要明白何为语文教学,如教学生阅读习作等等。对于语文这一大学科的教学研究,我们仍需秉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态度奋力前行。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3

  如果教学语文是爬一座山,那我此刻正迈步在蜿蜒向上的石阶上,仰起头,所见是葱茏茂密的层层树林,前路有许多未知等待着我去探寻,心里时而忐忑时而彷徨,也只是暗暗把这些问题放在心里,自顾自地较劲。

  恰逢这个学期,胡老师将一本厚厚的书赠给我们,翻开书页,一股浓浓的质朴气息扑面而来,先生的文章,晓畅通达,明白如话,那一位怀揣赤子之心的老者,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缓缓道来。一章一言,读完之后,我总会呆坐许久,心中汇聚了许多体悟与思考,好似拨开了前行的迷雾,觉得心中是满溢的坚定和感动。

  循源而行,学有所依

  遵循语文学习的本源,让“学习”有法可依。学语文为的是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叶老先生在书中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道理。教语文是为帮助学生热爱生活,训练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使他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我们时常在课堂上陷入一种误区,教师要多讲,学生才能听懂。就拿书中的例子来说,古时私塾中的一些先生,他们给学生讲书,用恰当的方言解释与辨别那些难以弄懂的虚字。他们教学生阅读,让学生点读那些没有句读的书籍和报纸论文。他们为学生改文章,单就原意增删,并且就为什么增删反复详尽说明。与此相反,那些一味讲的,一味读的,一味作的,仅及字面,不及方法,孩子们出了学校还是一窍不通。

  多读多作故属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有方法的落实。叶老在书中说:“老师的责任不在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因为教师不是一辈子跟着学生。”一篇文章讲解透彻了,换了面貌的同类型篇目却又不知道怎样去理解了。“如果学生坐定在位子上,听到教师说今天讲某一篇之后,才翻开课本或选文来,然后听教师读一句,讲一句,逐句就读讲下去,直到完篇,别无其他工作,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实则便是一件误人子弟的事了。记得我刚入职的.那段时间,恨不得把每一篇课文的重要知识点挖掘出来,在课堂上一一讲给学生听,生怕他们错过书中的任一要点,担心着他们会因为没有理解课文中的某一处而受影响,此时已陷入了一种误区。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目前,在新课标颁布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如何使用统编版教材这个“例子”呢?教师不仅要着眼于新课标的理念,还要创造性地用好手头上地教材,仔细研读课标,分析教材编排,才能为批判性地、创造性地用好这个“例子”奠定基础。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学生方法学习螺旋上升的角度思考如何讲授,整体把握教材,将单元语文要素渗透到每一堂语文课。用好教材这个“例子”,不仅要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还要联系儿童的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范围,注重方法的迁移,看到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语文。

  对于教师的“帮助”,课堂上应有限度,应有侧重,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应指向学生未来广阔的生活,重学习习惯的培养,教方法,重过程,语文学习中的观察力,执行力,解读力、写作力等都将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守本而进,教有所凭

  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让“教学”有所凭借。在平时,我们常会发现有这样的一个现象:作文课上罢,学生一碰到写作文,常常是紧锁眉头、搜肠刮肚却写不出几个字。写作也成为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理念恰好再次为我指明了方向。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读叶老的文章,最直接的感受是说实话,不做作,虽是论述,但简单易懂,抒发心中最真实的体会。

  据于此,我也将班里写作困难的孩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积蓄不足”,一类是“表达欠缺”,积蓄不足的孩子督促日常做到每日阅读,树立在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的理念,养成对生活及自然万物的体察之心,这样写作的来源渠道便是纯粹真实的。表达欠缺的孩子能够作文,但是所写的往往并非是他们积蓄的,而是依样葫芦,不经思考与他人大同小异的表达,或是脱离生活,全然说一番华丽的言语,却不能与他人相感通。训练这类学生写作,要注重于引导他们倾吐自己的积蓄,知道生活中的体验是终身受用的,这也和叶老所说的“修辞立诚”是同理的。

  除了在学生写之前关注引导,我还注意到了书中所强调的“改”的问题,发现常以为细致的“精细批改”收效甚微的缘由。“意义不完,乃由于学生识力之未至,而非由于推理之谬误。夫识力之程度至无定限。今时教者所见,增之于作文簿者,他日学生识力进步或竟更造其深,而觉教者所增为意有未尽。”与教师相比,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是存在差异的。虽然教师面面俱到地改,但学生并不能完全明白改动地意义。这种状态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虽然使了很大的劲儿,但效果并不明显。

  作文的目的理应对作文的批改具有指导作用。“其意义不谬误而尚有不完全之处者,不必为之增;字句已通顺而尚欠凝练高古者,不必为之改”。从具体批改地做法上来说,一是要多面批,二是要让学生自己动笔改。在面对面地交流中,教师知道学生想写什么?对于表达怎样更加清楚提出建议并做示范,对于行文编排时如何增强逻辑性进行说明,推荐具体说法供学生参考。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知道了文章为何要修改,并且自己也掌握了修改的方法,长此以往,便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明确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

  向纯粹出发,向生活靠近

  语文应回归本真,扎根生活,发芽开花。叶老在书中强调了语文来自生活,应该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这一点也和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打破隔阂,满足学生生活所需。观察事物,丰富见闻,只有生活才能赋予学生具有这样的本领。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开创一片自由的生活,让他们有自己主宰的时间,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记得这个学期刚上完《父亲、树林和鸟》这一课时,教室里格外热闹,大家都在讨论父亲曾经到底是不是一个猎人,延续着课堂上的辩论赛有理有据地分析着。这时,有一个孩子凑到我的身边,若有所思地问:“老师,你闻到过草木的气息吗?”看着他好奇的眼神,我不禁想到文章中父亲能辨别出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中的鸟味,而“我”只能闻到清晨树林中的草木气息,以此形成对比,但是现在的孩子可能连草木味都没有闻到过。我当下便邀请他:“那下节课,咱们班就一起去找一找,闻一闻草木味儿吧。”

  “寻味”之旅正式开启,孩子们在校园中细细观察,调动感官寻找,终于,鼻子最灵敏的小奕闻到了草木的味道,他欢欣雀跃地招呼小朋友们过去,樟树林中那股淡淡的味道原来便是书中描述的草木味,随之而来的是有人闻到了花香,有人闻到了青草味,有人闻到了泥土散发的清香,经此一“旅”,小朋友们发现原来用感官多去留心观察和发现,就能在生活中收获许多不一样的体验。走近生活,参与式感受,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涵养内心,丰富体验。

  此后,带上这本书,爬我心中的那座山,步履不停,从纯粹出发,也走向存粹。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4

  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在暑期静心阅读了叶老先生的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本书共六辑,第一辑主要谈了学习国文的方法,如《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等,第二辑主要介绍针对当时的国文编辑要旨,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课程标准。对于前两辑的阅读使我在语文教学上有了很多启发。

  一是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养成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紧紧抓住这两句话来开展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

  叶老在书中说:“老师的责任不在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因为教师不是一辈子跟着学生。”“如果学生坐定在位子上,听到教师说今天讲某一篇之后,才翻开课本或选文来,然后听教师读一句,讲一句,逐句就读讲下去,直到完篇,别无其他工作,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那就是一件误人子弟的事了。回想刚毕业那会儿,初入课堂,满脑子想的都是将课文掰开揉碎的讲给学生,生怕有一点讲不到,学生们就学不会。那时的自己何尝不是先生所说的反面例子呢!

  教语文是帮助学生热爱生活,训练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使他能够运用语文能力在社会上起到必要的作用。

  对于“帮助”,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现代的教育着重要通过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教方法,重过程,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靠实践来掌握语文能力。这种习惯可以是观察能力,可以是执行力,可以是解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一切与使用语文息息相关。可“养成习惯”比“直接讲授”要动的脑筋更多了,要举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并要着重反馈,还要着重于日积月累,坚持不懈,非常考验教师的各种能力。总而言之,一定要明白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

  关于语文课的教学任务,过去强调以老师讲为主的知识灌输,这样的问题是,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好像他们一直套着游泳圈在游泳,当某天脱离游泳圈的时候,可能就溺水了。在谈到国文教学的目标时,叶老使用的三个词“习惯”、“能力”、“技能”应该是针对“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而言的。我认为相较于写作,阅读更为重要。叶老说:“国文教学悬着明晰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而学生养成、培植、训练。凭借的就是一篇篇的课文。所以,叶老说,“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是学生学习作者表达形式的例子。而我们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就是在课堂中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关于作者表达形式的方法,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教师带领着孩子们在课堂中不断地深挖,举一反三,反复练习,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必要时予以指导和启发。精读课要指导,要有研读的功夫。我们不能只是“教书”而更要“教学”。要教会学生“学”,学生就得有“预习”的习惯。叶老先生在书里就课前的预习和课上的练习提出了几条操作性很强的建议,时隔多年,仍旧没有过时,甚至比许多当下花里胡哨的表演功夫要好得多,因为扎实,真实,返璞归真才是硬道理。

  “预习的初意不是要求学生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是让学生自己动天君。”学生动了天君,得到理解,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得不到理解,便会有思索的念头。《朗读手册》里说过,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一篇文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把这篇文章读一遍,看他的词语、句子间的停顿。所以,大声朗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法宝之一。读的过程中圈画不懂的生字生词,依赖查字典,得到相当的认识。遇到多种解释的,还应该弄明白每种含义要在什么语境下运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用例,整理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字生词的正当用法。借助现代的各种便捷的手段,工具书,电脑网络,都比较好实现。预习有了问题,听课时就有注意力,上课就有效果。教学学生“学”,上课须有“讨论”,而不是一味地讲。教师对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进行指导、归纳,补充,阐发。学生在预习时练习了读书,讨论时得到思考,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就得到了逐渐养成。不论是课内书籍还是课外书籍的拓展都创造了一个较好的阅读前提。用现代的方法来讲就是以读促思,以读促写,以读代讲。

  学习语文,课内的精读是方法,课外的整本书阅读,也就是略读才是关键,要运用课内学习到的阅读方法去略读课外的读物,然后多多比较。欣赏文学的能力与训练写作的能力,“在于第一步透彻了解整篇文章。第二步体会作者意念发展的途径及其辛苦经营的功力”。教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阅读,体会,效仿。逐渐就学会了欣赏与写作。精读是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

  “略读”的作用,叶老强调“应用”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认识,他认为阅读的“习惯”来源于“略读”这也符合应用当中“熟能生巧”的规律。这其实进一步解释了“习惯”的养成的问题,不能单独依靠课上的“精讲精练”就能培养出学生的习惯。学生的略读需要指导,这是叶老一再强调的。但这涉及了两个相关的问题。第一个是教学时间上的问题。授课的时间有限,学生的精力有限。另一个是教材方面的问题。虽然现在学生的阅读渠道很多,可和语文课本的衔接确是因人而异的,作为“习惯”还是要依靠学生的自觉,不能强求。叶老所谈的对不同文体的阅读的注意事项,可以说精准至极!“在从中吸收知识,增加自身的经验;那就须运用思考与判断,认清全书的要点,不歪曲也不遗漏,才得如愿。”好的小说和剧本,故事仅是迹象,凭着那迹象,作者发挥他的人生经验或社会批判,那些才是精魂。诗歌,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古书阅读要得到真切的了解,就必须明了古人所处的环境与所怀的抱负。但就做到这几条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通读叶老的论集给予我的帮助很大,他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于努力学习并实践改革着语文教学的当下,丝毫不显过时。我也将会在追随光、靠近光中不断成长。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5

  在这个暑假读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感受很深。下面重点谈谈读后“谈语法修辞”这部分后的一些心得。

  小学语文课堂上不讲语法,就连最基本的主谓宾,介词、代词、语气词也是遇到了才说一说,那么语法涉及如此之少,是不是老师就可以不关心语法了呢?并非如此,老师平时说的话里就包含一种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这就是语法。

  学语法不一定要去上专门的语法课,人从一出生就在学语法了,小孩说“茶喝”,大人就告诉他,应该说“喝茶”。这就是在学语法了。叶圣陶先生是怎么理解“语法”“修辞”的呢?他这样说道:“总起来说什么叫语法呢?语法就是教人如何把话说得对。什么叫修辞呢?修辞就是教人如何把话说得好。自觉地研究语法,说话就可以不出错误;自觉地研究修辞,就可以把话说得更好。”

  在这节里,叶圣陶先生说: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先要看一句跟一句怎样联系,再来看段,研究人家的文章,写自己的文章,每句每段清楚了,意思就畅通了。如此说来,行文讲话一定要有一条顺畅的路径,不要带领别人东拐西拐,走进死胡同再走另一条,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气息不畅通的文章让人不知所云,浪费时间!落笔之前一定要清醒,围绕中心写,写完了要修改,多读几遍,像我这思路不甚清晰的人写文章,那就需要把文章多捂捂,经常回头来看,改来改去,文章就有了气,有了魂,读罢感觉酣畅淋漓是最好不过。

  叶圣陶先生还讲了怎样锻炼自己的语言,怎样提高语言方面的修养。有两点: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语言,我们的武器就是语言,用好武器就要用好语言,不得马虎、随意、粗制滥造。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养成多揣摩,多研究,多修改的好习惯。看东西留心,经常留心,就养成敏感。看人家的`文章多研究,好在什么地方,是用词好还是修辞写得妙,或者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自己写文章要多修改,把文章视若己出,珍惜每一次行文用笔的机会,珍惜了就认真了,认真了就思考了,思考了就会慢慢进步。

  总的来说这一节我学到了语法和修辞是用好语言的基础,语法是规则,就像交通规则。修辞是路边的标志和指示,遵循规则,按照标志,才能在街上畅通无阻。修改文章就是铸剑,铸剑就要锤百炼,留下剑身,磨出剑锋,如此,才能琴心剑胆,气贯长虹!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6

  叶圣陶先生从一九一二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写下了大量文章,收在这论集里的就有一百多篇。凡是关心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论集。这本论集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到现在还有深刻的现实借鉴意义。因为里头论述的都是语文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论集里的文章,涉及的面很宽,性质也多种多样,有商讨语文教育的理论原则的,也有只谈论一篇文章或者评议一两个词语的。最重要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

  圣陶先生扼要地指出旧式语文教学的三大弊病,并且在好些处别的地方加以申说。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笃信固有道德的,爱把圣贤之书教学生诵读,关切我国现状的,爱把抗战文章作为补充教材,都是重视内容也就是重视教育意义的例子。这是应当的,无可非议的。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要达到这样地步,仅仅读一些书籍与文篇是不够的。必须有关各种学科都注重这方面,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注重这方面,然后有实效可言。国文诚然是这方面的有关学科,却不是独当其任的惟一学科。所以,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在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思想教育,过分强调感悟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显然是背离了学科的性质,最终无法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第二种弊病是在作文教学上要求模仿一套程式。“不幸我国的写作教学继承着科举时代的传统,兴办学校数十年,还摆脱不了八股的精神。”我想:不但是过去,就是现在,教学改革进行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总要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一节课里,总要有复习、学生提问、板书、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总要有录像、课件,否则就算不上是优质课,本来教学是为了学生学,结果,我们在教学中却很少关注学生是否已经把该要学的知识技能学到,学得容易还是困难,学得轻松还是辛苦,而是过分关注教师在上课时是否已经达到了某个指标,把学生放在一边了,忘在一边了,这样的语文教育实际上是为教育而教育,应此,我不断地告诫自己,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驱除程式化,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因人制宜,因文制宜。

  第三种弊病就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得能使考官中意,从而取得功名。现在也有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升学考试。但是,我以为现在学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只要平时学得扎实,作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推广开来说,人生一辈子总在面临考试,单就作文而言,刚才说的.写封信打个报告之类其实也是考试,不过通常叫作‘考验’不叫作‘考试’罢了。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而学习的学生,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而执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现在还大有人在,因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优劣的最重要的依据,也是评价老师的最重要的依据。因为这样,不少老师还对教学内容进行擅自取舍,要考试的多讲多练,不考试的内容不提也不练。我想这才是教育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叶圣陶先生认为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其流弊,第一是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其次,“学生会不会习惯了教师都给讲,变得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永远不离开教师是办不到的,毕业了,干什么工作去了,决不能带一位教师在身边,看书看报的时候请教师给讲讲,动笔写什么的时候请教师给改改。那时候感到不能独自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岂不是极大的苦恼?”看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作文批改问题,现在,有很多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是全批全改,除了总批还有微批,可说是修改的细致入微,学生只要按老师修改的照抄一遍,就是修改了,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学生修改作文全被老师包揽了。这样做老师辛苦,学生也不见长进。由此看来,教学方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在这本论文集里多次出现,例如:“‘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又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倚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 “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例如要求学生预习,给以必要的指导;发起对课文的讨论(主要指语文方面,不是内容方面),予以有效的启发;对学生的作文只给些评论和指点,让他自己去考虑如何修改;如此等等。这一切,作者在《精读指导举隅》的《前言》以及别的篇章里都有详细的论述。这样教学,当然比逐句讲解吃力,但是这才是教学的正经道路。正如圣陶先生所说,“把上课时间花在逐句讲解上,其他应该指导的事情就少有工夫做了;应该做的不做,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己。”

  论集里边谈到的问题很多,有很多好见解,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借阅读这本论集的机会来对照检查我们自己的工作。有许多现在还常常有争论的问题,事实上圣陶先生多年前已经遇到,并且提出了他的看法。

  其实语文教学创新不是凭空提出新思想,新操作就能成的,是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成长规律,不断地总结借鉴前人的经验,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实践反思总结和理论提升,发现了存在问题,改进了,就是创新。所以我说凡是关心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7

  最近一段时间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使我获益匪浅,解决了困扰我的许多问题,如语文教学的性质,语文教材的选文问题,语文教学不是文学的教学,阅读教学的方法,语文课为什么要重视口语交际,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教学等等。下面就谈一谈我读完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每一个教育者都会面对学生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学语文”,每当教学中遇到难题或者模棱两可的问题,我也会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我们为什么要教语文?

  叶圣陶先生在本书中给出了答案。叶老首先从“什么叫语文”入手,谈“对学习语文要有正确的认识”。“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工具不是目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叶老认为,学语文为的是为了使用,学以致用。“通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是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进一步说,学习语文还可以养成想得精密的习惯,理解人家的意思务求理解得透彻,表达自己的意思务求表达得准确;还有培养品德的'好处,如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叶老说,“教书教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习语言的知识并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让自己的“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知道、理解到运用的过程,实践是必然的桥梁。

  所以,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

  那我们到底需要的怎样的课堂教学呢?在《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中,叶老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认,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了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叶老的话给了我们启示,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讨论,思考,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所以,真正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他又为我们指出了具体的做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我仔细思量,他的想法含义深刻,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所以我们要倡导“生活即教育”的观点,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还要倡导“社会即教育”,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8

  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追逐知识的身影,他们沉思、伫立,燃烧自己、传递真知,叶圣陶先生就是其中一抹高大的身影。

  我对叶圣陶先生有着特殊的情感。当我是一名师范生时,叶圣陶先生是我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当我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后,叶圣陶先生是我景仰的高度;尤其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学者,叶圣陶先生的思想主张更是我前进的方向。因此,即使我从未见过先生,先生在我心中却莫名亲切。

  这个暑假,我又一次走进了叶圣陶先生的内心世界,聆听先生的谆谆教诲。为我们架起桥梁的,是先生的著作《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初读此书,一股浓郁的质朴气息扑面而来,先生的文章,明白如话,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把自己的亲身经验一点一滴轻轻诉说。读罢此书,我更是被先生对教育的赤子之心所打动,生于苏州的先生,骨子里浸润着谦谦君子的温润,不仅自己走得平和且坚定,而且竭尽所能地带动社会和他人。合上书本,我呆坐许久,脑中、心中汇聚了诸多感悟和思考,一颗稚嫩的心也从中得到滋养。

  这本书中的文章,涉及的面很宽,有商讨语文教育的理论原则的',也有只谈论一篇文章或者评议一两个词语、某一句话的;有对教师谈写作和修改文章的,也有对学生谈改正字风和端正文风的。这些文章,虽然大部分写于解放以前,可先生看得透彻、想得长远,因此绝大部分依然富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什么叫语文?我相信,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有过这个疑问。我也无数次问过自己,简简单单的问题,似乎很难说明白。而叶圣陶先生甘为人梯,用他几十年的经验,道出了语文的真谛,“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简洁明了的一句话,包含着多么深刻的涵义呀!

  是的,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作,教语文应该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可是,反观我们当今的教育现状,真正教给学生的又是什么呢?是一堆堆写不完的作业,一张张做不完的试卷,一道道背不完的答题技巧归纳……孩子们的目光从充满神采变得空洞呆滞,课堂上不再愿意主动积极发言,作业时不再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富有创意的答案。孩子们不是在学有所用,不是在为以后脱离教师和学校的环境做准备,这究竟有多悲哀,多令人心痛!

  叶圣陶先生给语文教育注入了全新的理念,这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如甘露一般滴入我的心中,缱绻洇开,引起了我的无尽反思。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时时注意,处处留心,致力于习惯的培养,艰巨却很有必要。当这样的教师也许麻烦些,但为了学生的教师,一定不应怕麻烦,因为这些“麻烦”于学生而言,是一生的受用。

  来者可追,从今为始我一定在教育工作中提起警觉心来,同时,也一定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作为枕边书,时时温习,潜心研究,借阅读这本集子的机会来对照检查自己的工作,并积极把先生的教育思想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此外,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阅读这本书,愿书中频出的金句点亮我,也点亮你。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9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我深深地感受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明白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是“这一篇”课文,学生要获得的,是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因为作者要表达的,在文本中已经表达了。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学习与课文理解、感受相互用的阅读方法,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阅读要多靠自己的能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不可专等老师给讲解,也不可专等老师抄给字典辞典上的解释以及参考书上的文句。直到自己实在没办法解决,才去请教老师或其他人,因为阅读是自己的事,像这样专靠自己的能力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就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因此,作为低年级的教师,就应该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10

  题记: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记》

  把学生的思想范围在狭小的圈子里,教他们像号子里的囚犯一样,听不见远处的风声唱着什么曲调,看不见四周的花木显着什么颜色。这样寂寞和焦躁是会逼得人发疯的。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作为教育家的叶圣陶,从1912年2月6日在苏州言子庙小学任教到1988年2月16日去世,从事教育工作76个春秋,其中约一半时间从事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他教过小学和中学的国文、大学的“写作”、“基础国文”、“新文学”以及“中国国文教学”等课程,在成都四川教育科学馆专任研究员两年多。就是到了晚年,他仍不遗余力地为推进我国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及语文教师的素质矻矻以求,发表了诸多极其精辟的见解。

  从横的方面来看,叶老的语文教育观涉及到语文教育特别是学校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诸如语文的目的论、性质论、教材论、教法论、教师修养论等等,这些论述现在读来仍然令人耳目一新。但他的这些见解并不像许多中外教育家那样通过一部或几部论著系统地加以表述的,而是散见于他70多年所发表的大量讲话、论文、序跋、书简以及各种语文读物的“编辑例言”之中。从他的煌煌千余万言的著作中看出了他在语文教育探索中所走过的轨迹,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贯穿于他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始终。可以说这一论断是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极富原创性和个性的教育哲学思想,堪称中国教育哲学和语文教育理论的经典。这一核心思想揭示了教学的本质,而且建构了完整的教学概念。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的高度提炼,其主旨就是正确地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在教师强有力的引领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从宏观上说,叶老提出了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即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7页,后凡引自此书,只标明页码)从微观上来说,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通过“教”逐步达到“不需要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通向“不需要教”的具体步骤。比如,大到一篇文章,小到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的学习,最终都要达到由学生自己能够独立来完成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就是“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之,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第725页)这种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教师必须树立长远的眼光,从教学的点滴做起,时刻为这种理想的境界做准备。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逐渐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第471页)叶老这一教育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教育不为过去,不为现在,而为将来。说白了,教师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乃至未来——“为孩子将来的生存做准备”(柏拉图)。对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你研究在所作的工作跟要取得结果之间的联系,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天把种子播种到修整得极好的土壤里去,却远不是明天就会长出幼芽的。今天所作的工作,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对它作出评价。这是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规律之一。它要求我们始终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给教师的建议》115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可以说与叶老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说明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耐心陪伴,静待花开。同时,教育又是发展人的心灵的工作,是促进人生命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只看考试的分数,学生将来要靠能力来生存,所以,我们的教育决不能带有功利思想,要把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重点来抓。时下,我们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推动教学改革,寻找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实现的方式,就是要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要树立长远的眼光,从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独立学习做起。如果说,在这条改革的路上要找到一个理论支撑的话,那么,“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仍不失为一条很好的准绳。同时,我们也不难把握,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根本精神与当前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相关文章: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通用12篇)09-23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06-07

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04-24

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04-26

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05-19

叶圣陶的《稻草人》读后感01-11

语文教育心得04-13

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6篇05-29

语文教育实习总结08-15

语文教育教学反思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