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品15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
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题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主要讲蛤蟆先生经过与苍鹭的十次面谈,蛤蟆先生逐渐走出了抑郁,去了解发现真正的自己,并在最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目标。
对于这本书,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苍鹭先生第一次问蛤蟆先生:“你觉得怎么样?”当时蛤蟆先生很局促,下意识地回答:“很好,谢谢你。”之后,它迫不及待地向苍鹭先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说明蛤蟆先生在进步。
“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是两种成长状态。这两种状态最为典型的.人物是蛤蟆先生和獾,蛤蟆先生一直都是顺从,不会与他人争辩,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想要去如何取悦他人。而獾就是第二种状态中“挑剔型父母”很严厉,爱批评别人,对于之前蛤蟆先生做的任何事情都持否定态度,这使蛤蟆先生时常想起他的父亲,挑剔型父母。
这两种类型的人在生活中一抓一大把。小孩子会因为想要一件衣服,想买一个玩具,在地上打滚哭闹,引起父母的关注;孩子在家里向父母提出合理建议、完成家长交代的事情但未达到父母要求,而被骂得狗血淋头。在这本书中,蛤蟆先生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部分人有相似点,有时你可能遇到一些困难,或浑浑噩噩度过了一天一天又一天。自己没有目标,像是漂在水中的浮萍,随波逐流,不知道去何方,自己该做什么。
但身边总会有一缕阳光照亮着你,芾领着你,让你找到目标去奋斗,去实现它。只要你想走出来,离开现在的困境,找对方法与途径,就一定会成功!正如书的结尾,蛤蟆先生骑着自行车放声高歌,它很累,但它很开心。所以,在生活中,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毕竟人这一辈子,开心最重要啦!开心很重要,但自己要明确好目标,努力去实现,更为重要!亲爱的朋友,你有目标吗?赶快行动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
这本书大概用一两天就能读完,我觉得挺好看的。在蛤蟆先生的10次心理咨询中,我们被科普了一些心理学基本常识。
蛤蟆先生与心理医生的初次见面让我们了解到,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要自愿。这意味着患者要为自己而非取悦朋友等其他原因想咨询并且愿意与咨询师合作心理咨询才能够继续进行下去。患者是主动的参与者,需要为自己的咨询担起责任来,而非抱着坐等受教的态度面对咨询师。在初次见面时患者与咨询师还确定了面谈时间、频率以及费用等。值得一提的是当蛤蟆问道咨询师自己是否会好起来时,咨询师回答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遇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看完这些感觉我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也是愿意帮我并且相信我会好起来的,突然很感激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
若不是小朋友极力推荐,这本书是不会出现在我的阅读书单,但没想到开卷一读就手不释卷,不断打开一个个新视野。它不仅仅是一本成人童话书,更是一本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它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根据自己多年心理咨询经验而撰写的一本书。
翻开书来,一个个鲜活可爱的动物作主角,来演绎和诠释一个心里忧郁的人去做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版本。随着情节,跟蛤蟆先生一起做了十次心理咨询。所以,它是一本关于心理咨询的书,读起来通俗易懂,温暖而又治愈。故事讲述了原本热情时尚,喜爱冒险的蛤蟆先生由于原生家庭遭遇,深陷抑郁不能自拔,后在动物好友河鼠、鼹鼠,还有獾子大哥的帮助下,通过苍鹭心理咨询师,终于重拾快乐,获得新生。为了更好地分享,结合故事情节细聊。
其一,蛤蟆不幸的根源和必然性。蛤蟆先生的童年不能简单用幸运或不幸定义,若他与尚在生活底层、艰难谋生的人对比,至少他拥有富裕的生活;但若与被家庭的爱和温暖包围的人相比,他又是不幸的,所以,凡事都需辩证地去看待,没有绝对唯一。蛤蟆,一个拥有剑桥大学学位,拥有显赫家世,拥有豪华庄园物质生活的他却患上了抑郁症,何其幸?何其不幸?!智慧的心理咨询师苍鹭引领我们看到了他的不幸的根源和必然性,第一是他父亲的不认同、不信任、不肯定;第二是他母亲不负责任的爱,第三是熟人的对比。第四是自活在外祖父生命的阴影之下,第五是牧师河鼠的否定和贬低,第六是牧师和树獾的否定与贬低。林林总总的创伤堆积,让蛤蟆日渐委屈压抑,最终失望而抑郁地活着。
其二,这世上,从来不缺带伤的人。蛤蟆先生从小生长在没有欢乐的家庭,从未感受过爱和温暖,有的只是冷漠和责难。从七岁被送到私立学校到大学选择专业,再到继承家族产业,他人生中的'每一步都是由他人决定的。原生家庭的伤让他形成自卑且敏感的性格,生活中的一桩桩继续折磨他的琐事像一把把刻刀在他心里划下一道道深深浅浅的伤痕,他抢过马,偷过钱,一路颠沛流离,最终被捕入狱。生活没有善待他,终于,他内心的防线在出狱后彻底崩溃,患上抑郁症。蛤蟆先生就是你我的现实写照,在蛤蟆先生身上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毕竟,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蛤蟆先生所面临的沮丧、无助、挣扎和悲伤,如果你深陷消极情绪无法自拔,就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看不到自己生存的价值。但是,一旦蛤蟆先生重新换一个视角看待问题,从父母到朋友,再到自己,他觉得一切都变了——原来,所有的不快乐都源于自己的态度。跟随蛤蟆先生的成长与改变,自己也经历一场心理疗愈:从孤独到快乐,自己完全可以做到!
其三,面对生活的伤,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治愈。蛤蟆彻底颓废之后,一度想要轻生,幸亏好友河鼠及时制止了他,并给他推荐了心理医生。在之后每周一次的问诊中,苍鹭只是抛出问题让蛤蟆自己分析原因,他才明白,必须为自己人生负责,不能指望别人来救赎自己。在苍鹭医生的引导下,蛤蟆开始正视内心的伤痕,开启了人生、自我性格探索之旅。人生苦难重重,想要越过苦难,抚平伤痕,最终只能靠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医生,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其四,生活只能治愈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这也是心理咨询的根据所在。几个月后,获得新生的蛤蟆即将结束他的治疗之旅,他偶尔还会难过,为过去的伤害耿耿于怀。为此,苍鹭在最后一次问诊中告诉蛤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蛤蟆不仅重拾快乐,还找回来魄力和勇气。蛤蟆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只能治愈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想要挣脱厄运,旁人无能为力,只有靠自己的觉醒和行动才能让自己获得救赎。生活中所有的痛苦都源于我们的内心感受,而所有的治愈都要靠自己的力量。想要摆脱生命中的伤痛,就要敢于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在人生的长河里,没有谁是你的摆渡人,能够摆渡过岸的只能是你自己。
其五,学会悦纳自己。在书里你会看到苍鹭发人深省的问题: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你能开始爱自己吗?正在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蛤蟆先生从儿童自我状态与父母自我状态逐渐转变到成人自我状态,开始重新定义自我,重新满怀希望,用去行动与过去的自己和解,积极阳光地去生活、去探索、去出发。蛤蟆是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是芸芸众生的画像。与生活交手,我们都免不了创伤,倘若我们总被击垮,失望在所难免。我们要做的是停止自我批判,对自己好一点,好好爱自己。与自己和解了,才能更好地出发,因为生活就是一个与和自己和解的过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4
初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感觉应该是很有意思的科普书籍,后来在一次督导中听到李松蔚老师推荐的这本书,对它有种不一样的期待。这是一本科普书,同时也是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中程咨询的书,通过设定一些动物角色,讲述故事,让我们得以窥见,在来访者身上所发生的变化。读下来,觉得感触很多,因此这本书可以多读几遍。
一
抑郁是可以有明显的外在线索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例子。某某人因为抑郁自杀,这是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案例,但是听到的更多的话是,这人平时好好的,怎么会抑郁呢?
作为高中心理老师,在工作中接触更多是青少年,很多学生会来到咨询室自述最近心情低落。但是直到去医院诊断为抑郁,还是会听到家长不解的声音:“我们好好的,怎么会抑郁了?”“就是学习而已,除了学习也没有其他的事情,怎么想这么多?”“不能吃药,吃什么药,休息几天就回学校吧。”一方面我们的大众对抑郁症视为洪水猛兽,另一方面,对于真的得了抑郁症的人,却没有给予适当的理解。
随着心理健康疾病越来越走进大众的生活,其实也有很多人知道,抑郁其实早有线索。就像书中的蛤蟆先生,在朋友们眼中,他具有冒险精神,善于各种活动,当然也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但现在,抑郁包围了他。
只要我们保持一点点敏感,其实很容易发现身边的人有一些异乎寻常的变化:性格、情绪、生活状态、生活兴趣……我们每个人其实并不缺乏能够识别出他人变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看到并理解这种变化。
二
抑郁这种无力感可能由来已久
抑郁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无力感,对生活的无力,对自己的无力。而在接待很多学生的过程当中,会发现,抑郁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也不是一次失败挫折之后对自己的评价。它源于长期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事件的看法。
我们的情绪状态其实就是一条波动的曲线,在一定范围当中出现变化,有时候很积极,有时候也会越过中线,很消极。这个时候,我们会有自身对于生活事件的评价,或者看法,甚至是对自己的看法,把我们从偏离的轨道上拉到中线的位置。但有些人,积累太多,从情绪体验,到自我认识,到对外界的看法,当所有围绕着这个人每一个元素都在说着消极的话的时候,那它就没有办法有力量再回到正常的波动的水平了,就像顷刻崩塌一样,一直沉到最底层
表面上看蛤蟆的问题是朋友们对待他的方式,比如不怎么认真听他说话,对他批评指责,忽视他,等等,但根本的还是从小的经历,让他觉得不被看到。严苛的父亲,从小对蛤蟆的要求非常高,在他看来,蛤蟆永远做不到很好的事情,好像永远也不会让他满意。母亲对自己很好,但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父亲,总是不能很亲近自己,永远把自己当作小孩子来看待。
一个强势的父亲,一个弱势的母亲,对待自己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在他的内心当中,或许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没有办法和谐发展。拥有挑剔型的父母,作为孩子,是否能够发展出接纳自我的人,这可想而知不太可能。
我们就是会在人生当中的某个时刻,突然意识到“我是谁”这个问题,整个人会陷入到杂乱无序的状态,再重新整合自我,成为全新的自己。而抑郁,也赋予了蛤蟆这样的时刻。其实,抑郁并不可怕,真正有影响的是对抑郁的误解。
三
精彩部分摘录及感悟
1.只有自己想要改变,咨询才有效果。
一开始的时候,蛤蟆并不想改变现状,甚至他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即便他知道自己似乎在一个很糟糕的状态当中,但是他的朋友们很担心他,劝他进行心理咨询,并且还帮他预付了几次的费用。但在咨询中,其实这样的动机,没有办法进行下去。这一段其实处理的特别棒。引入原文的话“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也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合作。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人。”
我们在咨询的时候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时候学生本人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意愿,是家人或者老师要求来到咨询室的,这个时候,我会明确他自己想要咨询的意愿有多少。有的会在第一次咨询之后,还有想要变好的想法和意愿,有的会明确第一次咨询之后就再也不愿再次咨询。当然,为了取悦别人而选择听从别人的建议进行咨询,这本身也是值得讨论的内容。我们要知道的是,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的力量,但这个改变一定是自己想要去做的。
2.心理咨询师的信仰
当蛤蟆问咨询师:“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苍鹭直视着他的眼睛:“蛤蟆先生,如果我不是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这句话感动到了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感动,或许在我的内心,也是这么去看待这份工作的,这样的信念,也支撑我走到现在。
3.要做什么样的父母
“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母亲或者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婴儿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总是会用自己的方式与外界产生联系。当然也会从外界给予他们的反馈当中进一步得到经验。近年来,原生家庭的概念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我们越来越发现,其实每一个人或多或少会受到原生家庭的不良的影响,也会有很多人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进而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我们探讨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为了责怪父母,而是让父母能够有所觉察和意识,避免给孩子带来长久的伤害。“父母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严苛的、忽略的、过分焦虑的、暴力的父母,这些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太大的影响了。希望为人父母,我们都能心境平和,内心稳定,给予孩子坚定的爱和规则。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5
这是我最近看完的一本书,也是这个月看过的最喜欢的一本书,从中我学到了这些:
1/ 阅读像交友一样讲究偏好
之前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看到一句话,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你就是要读这本书。
我发现自己在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时,完全是抱着我就是喜欢这本书,想要读这本书的念头。
而我阅读其他的一些书,比如《资治通鉴》《史记》《全球通史》等,带有不少功利性想法。
怎么说呢?我想着多看点历史类书籍,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学问。
当然,后面在广泛地阅读后,发现了自己实际上对历史是特别有兴趣的,像《明朝那些事儿》是我目前看过觉得超有趣的一本历史类书籍。
为什么我说阅读像交友一样讲究偏好?因为阅读离不开注视与理解,而交友和这有诸多相似之处。
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恰恰反映了你生活中交友的一些偏好。
比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它属于心理类型的范畴,同时很有故事性,我阅读此书就感觉同一位对心理知识颇有研究,又很会讲故事的朋友交谈。
阅读时和阅读后对书中的一些句子,都有一种恍然大悟,为作者的见解拍案叫好的激动心情。比如这两句:
1)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蛤蟆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他最好尽快“长大成人”。
2)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2/没有人不希望被人真正理解
书中第五章里提到,在咨询过程中最打动蛤蟆的一点是,他能得到苍鹭全身心的关注。
蛤蟆发现,这辈子还从来没有人对他全神贯注过。在日常生活中,朋友眼里的蛤蟆大大咧咧、爱搞怪、很顺从朋友的一些想法。
这总给他的朋友带来错觉,以为他没有什么烦恼,也不太需要多少关注。多年积攒在心头的烦闷和无人理解的苦恼,最终让平日看起来洒脱无比的蛤蟆变得抑郁了。
后来所幸朋友们中的其中一位,及时捕捉到了他的情绪,推荐他去找苍鹭进行心理咨询。
我不仅看到蛤蟆从第一次与苍鹭先生面谈到第十次之后,蛤蟆的“情绪温度计”分数由起初2分到后面给自己打将近10分,蛤蟆彻底改变了,我真诚地为他感到高兴!
还看到他深深渴望他人全身心的注视和关注自己,那种感觉,他发现自己是被真正认可,被真正理解,以及被真正看到的。
3/人生短暂,我想怎么活
这本好书,在微信读书上推荐值89.8%。
为什么好评度如此之高?大概是因为这本书看似童话,实则是一本生动的个人成长心理学。
它引导我们发掘自己的内心想法,就像书中的苍鹭一步步教蛤蟆勇于表达自己的那样。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你是想把这有限的时间,多数放在别人的`期待中,还是自己的追求上。
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是我们自己本身赋予了它意义。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舞台,我们是身处其中的演员,你是愿意按照以往模式继续上演情节呢?还是愿意在成长的理念下不断上演新的场景?
新的剧本,意味着改变,意味着需要付出“新的成本”。
如果是我,我想拥抱这样的改变,认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步步地用行动去践行我的追求。
我想要的追求是什么呢?及时满足自我需求,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当然,我还有一些其他的感悟,如果对这本书有兴趣的小伙伴,我期待和你们多探讨交流一番。期间,我也有一些疑问:
1)童年时的创伤真的可以治愈吗?
2)工作和生活需要分的很清楚吗
3)想要寻求自我改变,通过刻意练习真的有效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6
初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这本书的内容不像书名那样简单易读,虽然故事的展开是那么的平淡无奇,但是每一个章节都给现实中的我们不同的启迪。
文中苍鹭是怎样一步步地让蛤蟆自己修复了心理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佛洛依德说过的:“本我所在,自我所依。”深刻揭示了,一个人要改变自我,必先要有认识自我的前提。而一个成年人的自我现状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童年经历。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理解人的童年就理解了自己的关键线索。而且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不仅影响了一个人后来的生长,也牵涉了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这种心理视角是一个人看事情的唯一方式,除非你决心要改变。我觉得说得很对,小树苗栽下去了,不对它进行修枝剪叶,说长歪它就歪了。
人生的四个坐标,变成人存在的底层架构,自我会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个词说,我们会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一个“自证预言”。文中提出的这个观念对我的思想是震撼的,为什么现实中的我总是老样子,无法改变?这是我提出的问题,需要好好思考!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做好,想得到家长或者上司的表扬和认可,这样的正循环会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控制事情的发生(认真做好事情),从而确保预言成真。但是得到认可之后换来的回报是做更多的事情(必然后果此处可以引申阅读艾瑞克。伯恩的《人间游戏》一书),人生的逻辑是对的,但是用错了地方。
另外提醒自己注意的是一个“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坐标(在这个坐标上的人都处于父母状态),处在这个人生坐标的人喜欢玩“NIGYYSOB”、“你为什么总是让我失望”等游戏,处在这个坐标的人的最极端行为是谋杀!有多少父母是这样在对待自己的孩子?证实了这一点要及时反思自己对于孩子的.教育。同样,处于“我不好,你好”人生坐标的人最极端的行为是自杀,这个坐标有多少在当前教育压力下和父母错误教育下的孩子是处于这个坐标的呢?由此推理,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回到“我好你也好”的坐标上去呢?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这个三位一体代表了人格的结构。儿童的自我状态里包括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父母的自我状态里包括挑剔的父母状态和养育型父母,而成人的自我状态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成人状态这么重要,但只能通过鼓励才能让别人进入成人状态,只有他自己才能决定要怎么做。为什么说成人状态很重要,因为父母和儿童状态不需要思考,很多情绪的发生都是自然发生的,是大脑的条件反射,就像在演戏一样,是处在父母和儿童状态的自我选择了当时的情绪。
所以,在以后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自己都要进行分辨,看自己是在情绪化的状态还是在理性的状态,在我看来,理性状态就是成人状态,不知道对不对,按照逻辑来说,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文中也说了,只有你为自己负责,才能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你才有力量来改变处境。
苍鹭扮演的是咨询师的角色,咨询师最重要的是通过倾听做到共情,通过提出问题,比如说通过这件事发现了什么问题等等,来引导对方审视自我,发现问题,同时也能让对方释放自我和压力,重要的是要让对方从反思中学习和领悟。我觉得这是作为咨询师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作为父母面对孩子,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开展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成长。但是首先引路人要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才能引好正确的路。
蛤蟆先生在讲完自己的故事后也有过反思: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我觉得这应该就是这本书最根本的思想所在,活在当下,听内心的声音,做出改变,爱自己。
在第十四章结尾的时候蛤蟆面对苍鹭的提问,发泄了自己的愤怒,他从依赖变成了对抗依赖,最终走入了独立的状态。第十五章又在回顾这个过程的时候讲解了心理学的“移情”和“情商”的概念,蛤蟆通过对苍鹭的愤怒宣告了对自己拥有主权,走完了一个完整的心理成长过程,结局是完美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豆瓣评分8。4分,同名字一样,这是一本心理书籍。从书本的故事内容来看,其实很简单。整体讲述的是蛤蟆先生的自我心里救赎之旅。回到庄园的蛤蟆先生倍感抑郁,在众多好友的帮助下,他去看了心理医生。在10次的心理咨询过程中,蛤蟆先生从排斥自我到接纳自我,最终找到不快乐的原因和自己的人生坐标,弄清楚自己处于哪种人生状态,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和归宿。
第一次咨询。面对心底的不开心,面对整个人都不太好,我们会怎么做呢?朋友让蛤蟆先生去咨询心理医生,哈蛤蟆先生选择了认可与行动,在他的心里,他希望自己能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也希望自己能走出去,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前提。第二次咨询。要学会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听起来很容易,其实不然,被社会磨平棱角的我们似乎很难回答:“你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我们总是觉得应该这样,不开心也需要这样,在这问题的索引中,我们要关注自身。第三次咨询。回忆童年。其实关于童年的篇章,我想到了另一本书籍《亲密关系》,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带给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且潜移默化的,它是性格最初形成的场所,我们要在根的本质中,去找寻自己真正的童年环境。第四次咨询,分析童年。这是一个多角度的共情,是蛤蟆先生与童年的共情,以及它和咨询师之间的共情,有了这份情怀,我们的沟通就显得较随和,无任何利益性质的前提下,我们与童年的创伤握手言和,只有清晰的了解过去,才能勇敢的迎接将来。第五次咨询,是蛤蟆先生的遗留问题,在面对愤怒这一情绪中,我们可以转变一种发泄方式,从而得到更全面的成长。第六次咨询,走过了行为和感受像个孩子儿童自我状态。我们开始进入父母自我状态。父母是第一教育人,教师是第二教育人,在第三人的发展过程中,蛤蟆先生认知自己与第三人的相处关系,并逐步认识两个关系中的自我感受。第七次咨询。这是一次成果的咨询,在对已发生的童年以及童年环境,在充分认知后,蛤蟆先生有了一定的感悟,也明白很多情绪的由来是自已产生的结果,在面对这份情绪过程中,蛤蟆开始向着未来进军。第八次咨询。回归原生家庭,属于前几次的一种总结概括,这是一种温润的心理慰藉。倾听别人的故事,以同理心的方式去陪伴,是最有效的心理媒介。第九次和第十次是心理管理的尾声,在对未来的规划中,游戏的反转可以调动我们的内心的情怀,这对于蛤蟆先生也是一样的,在爆发中,个人情感得到了充分释放。至此,蛤蟆先生把心理咨询师当成了最为信赖的朋友和最为值得尊敬的父亲,网上有人说,这是一本给孩子看的书。其实不然,整体品读下来,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对于没了解过心理学的人来说应该会是个很容易读进去的入门,成年群体也能在里面获得自我认知的方式方法。在沟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下,一个人的“不开心”是社会现状,如何突破呢?蛤蟆先生选择了自我式的主动治愈。在这一治愈过程中,倾听、共情、沟通技巧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在这一发现自我的过程中,白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以及抑郁的情境都是我们每个人心理角落的隐藏表征。我们在找寻自己的过程中,回顾童年,回忆环境,接纳自身,进而找寻自己。
这本书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是一次心理教育的探索。在教育的跑道上,似乎总有几个令老师头疼的孩子,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常常是办公室里热议的对象,是学生团体生活中的刺儿头。从未来的发展角度来看,这些“不一样”的学生更应该是每个教育者关注的对象,“问题学生”本身并没什么问题,很多时候,是家长以及老师对他们认识不深,只有运用正确的心理知识去帮助他们,“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就拿现阶段的孩子而言,他们是新时代下最年轻有活力的一批人,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作业、考试、竞争、睡眠、父母的期望、原生家庭等各种因素影响,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再加上学生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还欠缺成熟性,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整个教育系统侧重角度之一。而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有所行,有所为。“成长过程中的心里阳光和智力二者相比,阳光比智力更重要。”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李玫瑾在育儿座谈上的分享。阳光的背后便是希望学生都能拥有健康心态。我热爱着的教育事业,因此也热爱着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工作以来,我一直将成为“有温度的心理老师”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用自己的热爱与真诚对待工作和学生。心理学习的道路上,我也有着诸多努力,从阅读书籍,到参加短期培主、长程学习,我先后学习了“音乐治疗GIM”、“沙盘游戏治疗”、“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课程,经常利用主题班团日活动等契机,努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进行个案心理辅导,利用休息时间和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帮助他们调整看问题的角度,改变看问题的方法。我希望自己能在教育过程中,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此次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的新理论让我有了新的教育方向和动能。我会以“心理”健康为目标,以“心理沟通”为媒介,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和发现自己,点亮未来之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是啊,一个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能称之为好教师,只有懂得了解班里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状况,才能因势利导,事半功倍,才能让所有的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我要切实发动自身教育者的力量,同时借助家长的力量,社会的力量,通过浸入式感染式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沿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继续奋力前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8
一、你有过自我攻击么
为一件小小的事情自责内疚很长时间,你有过这种心理体验么?
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发展为自我否定、自我攻击。
这种体验真的太糟糕了,我懂。
适度的自省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发展为自我否定、自我攻击,非但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好,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抑郁、自卑。
二、这些是如何发生的
第七章到第十章给了我们答案。
1、令人愤怒的獾
这部分的开头,看得着实让人愤怒:可怜的蛤蟆在家待得好好的,气势汹汹的獾来了,就开始对蛤蟆指手画脚、批评指责。更让人愤怒的是,獾竟然让作为校董的蛤蟆写封辞职信,因为獾认为他更适合做校董。而他此次来,不是和蛤蟆商量这件事,而是来通知蛤蟆的。
獾认为这一切理所应当!就像往常一样。
蛤蟆虽然很愤怒,但“适应型儿童”(上一篇读书笔记中已解释)的状态让他无法表达这种愤怒。只能告诉獾,他需要考虑。
2、獾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蛤蟆?
蛤蟆来到心理咨询师苍鹭这里,苍鹭引导蛤蟆,认识到两点:
1)是蛤蟆的`某些行为,与獾“密谋”,促使獾如此对待他。
我觉得这里很微妙,想想我们生活中,有些人总能遇到同样的问题,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某些行为想法,给我们招来一些相同的问题,就像俗话说的:“看人下菜碟”。
2)獾的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
獾在不友好地对待蛤蟆的时候,不是处在“儿童自我状态”,而是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下。
3、蛤蟆的“父母自我状态”,指向了他自己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就像自己的父母。我们会像父母一样评判是非对错,父母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而且,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
既然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那为什么有一对挑剔型父母的蛤蟆,对别人却很友好呢?
经过苍鹭的引导,蛤蟆发现,自己的“父母自我状态”,指向的竟然是他自己。
原来一直以来,蛤蟆他自己在审判自己!
被人定罪已经很糟糕了,可更糟糕的是,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罪。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三、自我攻击应该怎么破?
1、自我察觉
通过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的认识,站在第三者视角,进行自我察觉,搞清楚是什么在作祟
2、能帮助自己的只有自己
停止自我批判、对自己好一些,开始爱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9
这是一本心理学入门级书籍,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展开了陷入不好情绪中的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过程,这让我们认识到解救自己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另外,情绪影响着行为,而每一种情绪都有存在的意义,也似乎与我们儿童期的经历有着内在联系。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是你自己选择了让自己不快乐。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情绪,分析找到其原因,认识是改变的前提条件。
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每一种状态都对生存有着不同的价值。只有成人状态是唯一能学到自我新知识的,而儿童自我状态里,只是在体验过去的情绪,父母自我状态里,不是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
生命早期阶段的经历影响了你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也就是你对世界的独特看法。人生坐标分成了四个维度,你选择的坐标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好我好”是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并且是持续的`动态的。
所谓的高情商是能够理解并且管理自己的情感,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控制冲动,懂得延迟满足,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与君共勉~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0
在人生的长河里,能将自己摆渡上岸的人,只能是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了蛤蟆先生原本爱说爱笑,突然一反常态,开始郁郁寡欢,继而陷入抑郁不能自拔。小伙伴们看到他这个样子十分心疼,就介绍他去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苍鹭十次面谈的帮助下,蛤蟆先生逐渐拔开云雾,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终于找回了原来的自己,重获新生。
蛤蟆先生属于讨好型人格,他在童年时就一直受到父亲的打压和批评,所以他一直都在寻求别人对他的肯定,他甚至说:“大家对我生气时,我就会不自在,只要能让他们重新喜欢上我就行。”在苍鹭的引导下,他发现自己一直处在“童年的自我状态”中。什么是儿童的自我状态呢?比如一个孩子面对父母的批评,他会感到愤怒。但是如果父母长期批评他,并且不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就会适应这种情况,把自己的愤怒隐藏起来,反之,开始取悦父母,对父母顺从、依赖。孩子也许会对父母感到愤怒,也会因为这种愤怒而产生内疚,这时候就只能牺牲自己的情绪,但是这种情绪并不会消无声息地消逝,他会变成另一种怒火,这种怒火看似没有什么攻击性,比如撒娇、任性、怄气、郁闷、拖延、厌烦等,会有一些小孩子脾气,仿佛回到了小孩子的状态。
我们的童年一旦决定处于什么样的模式中,那么后面就会无意识地坚持这种模式,这些态度和观点成为了我们为人处世的底层结构。也就是说,在后面不刻意改变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童年模式”将决定他的一生。
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蛤蟆先生彻底颓废之后,一度想要轻生,好在朋友河鼠及时制止了他,并给他推荐了心理医生苍鹭。在之后每周一次的问诊中,苍鹭只是抛出问题,任蛤蟆自己分析原因。蛤蟆先生才明白:他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能指望别人来救赎自己。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开始正视自己内心的伤痕,开启了自我性格的探索之旅。
人生苦难重重,想越过苦难,抚平伤痕,最终只能靠自己。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的医生,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几个月以后,重获新生的蛤蟆即将结束它的治疗之旅。虽然他偶尔还会难过,为过去的伤害耿耿于怀。为此,苍鹭在最后一次问诊中,告诉蛤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蛤蟆不仅重拾快乐,还找回了魄力和勇气。
蛤蟆先生用它自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生活能治愈的,永远是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想要挣脱厄运,旁人无能为力,只有靠自己的觉醒和行动,才能让自己获得救赎。生活中所有的痛苦都源于我们内心的感受,而所有的治愈,也得靠自己的力量,想要摆脱生命中的伤痛,就要敢于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也许我们也像蛤蟆先生一样,曾经有过或者正在经历情绪的低谷期,想要摆脱困扰,只有发自内心的行动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经历挫折,失去信心或不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找机会与朋友聊聊,慢慢释放自己消极的情绪,让自己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1
最近几天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这是一本心理学咨询入门的畅销书籍,讲述了一只抑郁的蛤蟆先生通过去做心理咨询,重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最终找到自我、重获快乐的故事。
书里的蛤蟆先生在外界看来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家世显赫,生活富裕。以前的他是大家眼中的开心果,但现在的蛤蟆先生却神色黯淡,变了一副模样。朋友们十分担心他,决定送他去苍鹭先生那里做心理咨询。在开始咨询的时候,蛤蟆先生坐在那里等着接受指导,希望听到苍鹭先生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但是苍鹭却拒绝了他,苍鹭先生对他说:“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处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来咨询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取悦朋友们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合作……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人。”对于蛤蟆先生来说,“合作”是个新鲜词,第一次他不再被人当做命令或是说教的对象,这些年来,不论做任何决定,他总是习惯性地问问别人,不管是严肃的獾还是明智的河鼠,仿佛这一问,责任就从他自己的肩头卸下了,不管事情的好坏,都和他无关。
在后续的咨询过程中,苍鹭先生问了蛤蟆先生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蛤蟆先生以前从未思考过的,因为以前的蛤蟆先生总是让周围的人告诉他答案,他也会努力地让大家对他感到满意,为他骄傲,甚至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久而久之他都忘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经过每次和苍鹭的聊天,蛤蟆先生开始重新寻找自己,思考那些往往会勾起痛苦的回忆,但在这个过程中蛤蟆先生也在不断地找寻自己,接纳自己。
蛤蟆先生和苍鹭在最后一次面谈中讨论了“高情商”的含义。“它和智商完全不是一回事,情商真正的.意思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成年以后“高情商”是我们需要培养的,情绪稳定能帮助我们减少焦虑,提高生活幸福感。
作为一个做过心理咨询的人,我在这本书中更能找到共鸣,同时也让我回忆起之前做心理咨询的经历。心理咨询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我的方式,我非常庆幸当时去尝试了这种方式,并从中获得了成长,走出了当时的焦虑,并且现在也能够主动地探索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处于平和快乐的状态。
了解自己是一生都值得探索的命题,在探索内心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甚至惊喜地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从而接纳自己、顺从内心,帮助我们变得更加平和幸福。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2
很快速的读了一遍,对于这种心理学入门书籍也看了几个版本,都是对话形式,从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物一步步从发现自我到解放自我的过程。这本书的一些观念同样蛮令人印象深刻的。
1、人生的三个心理状态,儿童阶段,父母阶段,成人阶段。只有处于成人阶段才能实现心理成长。
反观自己,其实在一天中都时刻处于不停地切换状态中。
我工作上是偏理智的成人阶段,不会感情用事,实事求是,以一种共赢的目标对密切联系,并能促其帮助的工作伙伴。但处于竞争状态的同事,自己却没法抱着大度的心态去面对。所以每当有私心,过后都会自责和反省,但始终避免不了产生竞争的心理。
生活上,就更容易恢复本性,要嘛像爱挑剔的父母一样,跟朋友聊天中侃侃而谈,丝毫没感受到自己在语气上是凌驾于人的,最终免不了会产生分歧。虽然过后自己也会反省,但当时自己就会以这样一种管教的状态,自以为自己才是真理。
回想起自己跟亲密的人相处,发现自己是最容易变身为儿童型心态的,依赖,喜欢撒娇,用一种怄气,或者胡闹的处理方式去处理自己不喜欢的事。但说自己不喜欢什么,反倒是为了表现这个情绪,而不是具体因为什么。就跟小孩子总会撒泼打滚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一样,女生也时不时会作一下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却不曾想这样的行为还确实蛮儿童的,幼稚又不讲道理。
心理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探究本心,你了解你自己吗,如何摆脱外力做自己。我是个自省的人,也能理解他人。但还是很难一天都维持成人状态,做个情绪稳定,理智的人。虽然一直认为当下的选择最重要,但也不禁在想,是什么导致自己会在面对不同的人和事上,显现不一样的面貌。我相信千人千面,为了适应社会一个人也有不同的面貌,但问题行为却往往发生在自己最在意,也是心理最轻松的状态中。对外人可以和颜悦色,对亲密的人却抱有挑剔的眼光和对你的无条件纵容。双标的人是因为夹杂着情感成分,还是潜意识就有这样的观念。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像蛤蟆先生一样,回忆起自己的小时候。
小时候作为家里的老二,得到的关注和关怀都是最少的。所以也养成了乐观,自得其乐的性格。现在对家里人的态度也是一样,从不奢望他们给到我什么,就是这么一种放养式的自由。自认为自己是可以处理好亲密关系的,因为反省道歉,我做得一点都不拖泥带水。但过程不断地在消耗,结果再怎么弥补也是有伤痕的`。所谓的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的自我,大多也是在亲密关系中较常出现,说明自己在这种模式的相处关系中是很不成熟的,这跟我想成为一个包容,大度,体贴是不相容的。
再往前思考,为什么会那么在意亲密关系。其实一直还蛮羡慕我爸妈的,这么一对几十年来一直相互陪伴,对彼此的关心胜过于对孩子的。我没有体会过爸妈全身心的关心,但对于爸妈的彼此关心我内心也是觉得幸福的,他们给了我自由,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做我自己。所以内心也渴望有这么一个亲密伴侣,关心我多过于家里人的。就跟我爸妈一样,孩子始终会长大,而且也是独立的个体,以后会有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自己做主。但伴侣是要相伴一生的,不管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该是彼此的依靠。但现实是,两个人在一起都会经历从相识到热恋到熟悉或者冷淡的时期,处理不好还会产生厌倦期。或者自己不喜欢太过于平淡,焦点慢慢从对方身上转移,习以为常的时期,所以自己就会切换不同状态去作或者各种闹腾,为了让对方的焦点可以重新回归到自己身上,再来用成人状态去弥补解决。
如何去处理自己的问题行为呢,苍鹭给蛤蟆先生的建议是:下定决心去改变。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在发生改变,并且是有害无益的,认清它并做回成人的自己。于我也是一样的,知道问题在哪,我要如何跟自己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的重视程度和解。史蒂夫柯维说过,人要以原则为中心。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工作上,家庭上,生活中。不同职位都有自己的行事准则,这就是你人生的信条。不能仅仅以伴侣,以孩子家庭,或者工作为核心,这样迟早会有失偏颇。我也试着调整自己的人生准则,开始把精力分散给更多有意义的事,看很多的书,养成健身的习惯,看电影,听歌,断舍离过极简生活,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人生的三个心理状态,努力成为为自己人生负起责任来的成人状态。
2、另外一个比较印象深刻的观念是人生坐标。
人跟人相处中,心理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处于我好,你不好的心理状态,就会产生幸灾乐祸,打压,pua的对话模式中。感觉现在社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才会出现内卷,攀比竞争的心态。人是很难避免跟人交际的,不能设法改变别人,可以先改变自己的观念。首先要学会跳脱开来,不管是上司还是长辈也好,总是想通过我好,你不好的挑剔型父母状态,设法对你精神攻击来达到一种管教的目的。这是他们惯常玩的游戏,我们可以从局中人变成局外人去看待它,让这个游戏难以进行下去,正所谓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也有这样一部分人,总是用一种祥林嫂的姿态,说自己的各种不如意,不顺,社会压力多大,通过抱怨自己的不好来获取别人的认同。这个社会可抱怨的确实很多,但我相信也有这么一些人,在自己的小时光里,安心悠闲的活着。想要一个良好的状态,就是让自己调整为我好,你也好的共赢心态。这是个团体性社会,朋友,家人,同事,生活总会围绕着他人。以一种我希望自己好,并希望大家也好的状态去面对人事物,所谓的竞争就变成互利,资源那么多,共享才能实现心理健康的双赢。
通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么简单的一个小故事,可以反观自己的很多心理状态也是需要调整的,最终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开心的做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3
一本心理学入门的书。快餐式读书的当下,这样一本书是讨人喜欢的。一开始看到这本书是在当当网,销量蛮高。后来在微信读书看到了电子书,一口气看完。从标题看,是一本心理相关的书,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打开看看,咦,怎么是一本故事书?
蛤蟆先生原来很招人喜欢,因为某件事然后封闭了自己,他的朋友介绍了苍鹫医生给他。这件事没有一开始就指出来,而是后面出现了,原来是蛤蟆因为喝醉了偷了车被抓了,最后越狱。大概是这样的情节,这样一件事,让蛤蟆疏远了所有的朋友,连他的庄园都荒废了。
苍鹫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步步引导蛤蟆认识它内心。秃鹫最经典的开场白是:蛤蟆先生,你今天感觉怎么样?苍鹫还假设了一种温度计来测量感觉。蛤蟆第一次选择了1和2之间,那么意味着它感觉非常糟糕,甚至想要自杀。苍鹫说的儿童自我状态没有好与坏,还有父母自我状态等理论,真的让人耳目一新。我想我还会再读几遍这本书的。
最后附上让人意外的`结局。蛤蟆卖掉了庄园,准备去伦敦经营房地产公司。他对小伙伴们说:对‘大世界’的误传太多了。当然,如果你体格小,又只住过弹丸之地,自然就觉得‘大世界’又大又可怕。但过一阵你就能在那里找到容身之处,能力也比之前大得多。我觉得在那儿我有更多的自主权,当然也就有更多的机遇。
这真是一本很棒的书,值得一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4
一个淡定友爱的母亲和一个热情开朗的父亲,会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氛围。(题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写的一部心理案例的合辑,看过这本书,就会明白,在人生长河里没有谁是你的摆渡人,除了你自己!
该书主要讲述了蛤蟆先生曾经一向爱笑爱闹,后来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它一个人躲在屋子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动物朋友们非常担心它,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通过十次心理咨询,蛤蟆先生在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文中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人生的坐标有四个象限,分别是“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蛤蟆先生在咨询之初,处于“我不好,你好”的`状态,对自己十分不自信。如果发生了问题,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认为自己十分差劲,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好。后来,蛤蟆先生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了自己,开始慢慢变得自信、友善,终于来到了“你好,我也好”的坐标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记得我曾经也有过蛤蟆先生这样的感受,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总会认为是由自己引起的,然后就陷入无尽的自责中而郁郁寡欢。
罗伯特戴博德曾将人生比作一条河流,看似静静流淌,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危机重重。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汹涌的暗流,如何才可以跨过人生的暗流,成功通向彼岸?正如苍鹭说的;心理咨询必须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双方都必须处于自愿,为咨询负责的只可以是自己,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人。
人生苦乐无常,我们总会受伤,也总会有许多迷茫。请不要灰心,更不要沮丧。只要能沉得住气,扛得住难,你自己就是那股最强大的力量。当你在自我治愈的路上,主动迈出第一步时,新世界的大门,已随之为你悄然打开。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5
在我离开珠海之前,我一直有个念头,就是要去看书。
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我回顾了我过去三年,我的大学生涯里没看过几本书,我感觉到我自身已经没文化了,即使我得到了很多我们专业的专业技能,但在这个快餐时代,我觉得我失去了独立想法,取代独立想法的是从众、人云亦云......
然后我在上班摸鱼的时候,我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和我以前看的书不怎么相似,这本书通篇讲的是蛤蟆先生去看了心理医生,蛤蟆先生本身患有了抑郁,去心理医生苍鹭里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谈话,从而慢慢敞开了心扉。只是在每一章节穿插了很多专业术语,它不像那种大道理,也需要有一定的思考才能接受这些话语。因为思考角度不一样所以接受程度也会不一样。
人应该具有三种状态,儿童、父母和成人状态,但大部分人只有两种状态,比如“妈宝”等人,等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被脑子里父母的声音驱使和也不会被童年里的情绪所围困时,那才是独立的自我。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5-2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2-22
(精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5-1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华15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