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时间:2024-05-29 17:29:24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5篇【热门】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5篇【热门】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

  为什么说有些人说这本书好,有些人说这本书不好。说好的是本身和蛤蟆有过相同的经历。说不好的很多是无法共情,反而他们奔着学知识来的,他们可能更喜欢教科书一样的学习方法。我很喜欢书中的这种方式,就是通过实际的例子去引导产生概念,但是概念如果让我后面回忆可能回忆不出来,但是我能通过现象去运用,再刻意的去学习,这样效果变成从被动接受到主观学习,效果会明显的变好一些。

  读完了你会发现,这几次的咨询提出了很多的概念,但是都不是直接用刻板的书本一样,写概念,写定义,而是一步一步引导出来的。这样才能让被咨询者主动的去理解,这里主要就是第一步让被咨询者明白这是自己的事儿,然后引出来让被咨询者参与其中,了解儿童、父母、成人的三种状态,然后让我们在特定的时间点可以反思自己,逐渐的控制自己的情绪、逐渐反思,慢慢的进行改变,而且要明白改变永远不是一瞬间的事儿。

  我说说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有一些触动地方。我也有过一段时间和蛤蟆的经历相同,那时候胖,而且睡眠很差,半夜会惊醒,睡得不踏实,醒得又很早,每天无精打采,说话还负能量爆棚,经常性的叹气,看到很多事儿以前感兴趣的事儿都不再感兴趣,比如看电影、去外面闲逛和朋友一起聚会,这些事儿丝毫提不起兴趣,特别是见人是极度的抗拒。但是通过读这本书,我发现其实那并不是一个好的状态,而是身体好精神上都出现了内耗的问题。我分析我自己的内耗是怎么产生的,可能就是精神压力大,焦虑,会想着过去,焦虑着未来,就是不过好当下而产生的。当后来发现自己内耗情绪外显了之后,状态就不对了。

  我和蛤蟆还有点不一样,我是我从经历内耗开始到自救,而且是自救成功了。我经历了蛤蟆的内心挣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挺感谢潜力教练毕老师。虽然教练并非心理咨询师,但是通过参与活动,让我感觉上教练和心理咨询有点像,正如蛤蟆所经历过的事儿我都经历过,比如认同成长是自己的事儿,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学会了“允许”和“包容”,也曾在内观中经历了自我的冲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也曾和训练营的小伙伴们分享过我的人生经历。

  书中提到了一个回忆童年,在参加训练营的时候,我们的游戏叫“人生奥斯卡”,你被所有人真诚的.关注着,然后你娓娓道来你的人生经历,没有评判,大家就是安安静静的听,然后去感受你经历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当你表达完,有人从你的语言上、有人通过你的表情上,去体会你的情绪并给予你反馈,他们的眼睛里就是只有你。

  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其实很少有人能有机会在众人面前,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而且是那种被人认真倾听,并且不被嘲笑,不被斥责,而且还会认真的表达感受的。很多人即使是伴侣也未必听过你的完整的经历,可是现在的你就是因为那些经历过的人和事儿造就的。就像是在识人的过程中,我是喜欢听故事的,喜欢人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我也喜欢表达我的人生经历,虽然都是普通的生活,但是能被你记住的都是不普通的一天,那一天不论开心还是不开心,都是你的宝贵财富。

  我发现我不再内耗的时候,心态开始会因为一些小事儿而开心,比如拉开窗帘,天气很好,走在路边看到一个丢失得小玩具会脑部一部《玩具总动员》的剧情,看到路边的花开了,可能还会觉得早餐店门前冒着热气得蒸包子的大锅而感觉幸福……这些对我来说就是转变,曾经对很多事儿都无感,现在的我会觉得听着公园里唱歌跑调的大爷大妈的歌声,走在公园中看到一个躺在婴儿车里的孩子对你展示出一张笑脸,都会觉得很开心。

  人是怎么开始改变的,如果一个人是从积极变得消极,那可能是生活中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如果一个人从消极走向了积极,那一定是这个人经历了迷茫、思考、挣扎、尝试,最终觉醒,然后改变的。没有一个人是因为“别人的教导”而改变的,都是因为发自内心的觉醒了才会改变的。

  其实想改变也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就是你先发自内心的问问自己现在做的事儿,有多少是父母、朋友、领导、伴侣要求的?你有哪些是自己主动想要去做的么?有的时候你就是因为这种别人给的要求,变成了依赖,依赖久了,没有别人给目标就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了。可对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自己直面问题的时候,自己会发现,其实我们永远有选择。当我们有底气作出自己的选择的时候,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

  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一篇有关心理学的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借用童话《柳林风声》的角色来展开故事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初听这本书名,可能会以为是小学生看的一本书,但是它是一本很有意思的科普书籍,也正是因为评价很不错的原因,我对它有种不一样的期待,抱着这份期待开始看这本书。

  这本书内容是以一位活泼开朗的蛤蟆先生患上抑郁症,朋友们劝导他去看心理医生,然后在与心理医生苍鹭的对话中逐渐与自己和解,放下小孩子心性,找到真正成熟的自己的这一条线索。主要表达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还好故事的结尾还是常规的好结局。在最后所有的小动物终于都明白了,无论风险如何,都必须继续前行。可大家都知道,数十年的童年所经历的童年创伤,仅凭几次心理咨询对话怎么能完全治愈呢,这恐怕不是件容易事,但是好在这样的.结局是充满希望的。

  推荐大家去读一读,最后引用一下这本书的一句话: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

  在我离开珠海之前,我一直有个念头,就是要去看书。

  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我回顾了我过去三年,我的大学生涯里没看过几本书,我感觉到我自身已经没文化了,即使我得到了很多我们专业的专业技能,但在这个快餐时代,我觉得我失去了独立想法,取代独立想法的是从众、人云亦云......

  然后我在上班摸鱼的`时候,我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和我以前看的书不怎么相似,这本书通篇讲的是蛤蟆先生去看了心理医生,蛤蟆先生本身患有了抑郁,去心理医生苍鹭里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谈话,从而慢慢敞开了心扉。只是在每一章节穿插了很多专业术语,它不像那种大道理,也需要有一定的思考才能接受这些话语。因为思考角度不一样所以接受程度也会不一样。

  人应该具有三种状态,儿童、父母和成人状态,但大部分人只有两种状态,比如“妈宝”等人,等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被脑子里父母的声音驱使和也不会被童年里的情绪所围困时,那才是独立的自我。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4

  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蛤蟆先生和苍聲的十次面谈,蛤蟆先生通过这十次面谈,逐渐走出抑郁,去真正的了解发现自己,并在最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目标。这个转变表现的最明显的就是在每次面谈后蛤蟆先生都会去有意识的去思考面谈时得出的结论,把自己身上的问题结合到自己的生活和以前发生的一些事情上,并不会像之前那样整天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苍鸢第一次问蛤蟆先生“你觉得怎么样”时蛤蟆先生的局促还有自己下意识的就回答道“很好,谢谢你”和之后迫不及待的向苍鳌分享自己的感受,这都是蛤蟆先生进步的过程。

  书里的每位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们是蛤蟆的好朋友,但却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要对他好,忽视了蛤蟆自己内心的感受。在看到后面的'几次谈话后,我认为导致蛤蟆变得糟糕的原因除了朋友们对他的所作所为,更重要的是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

  最开始蛤蟆先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的波动,认为自己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可他的朋友们却执意让他去看看心理医生,面对医生的问候,也只是不耐烦,到了后来蛤蟆先生哭着跟心理医生说道“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像一个皮球慢慢泄了气,做什么都没力气,甚至觉得活着都没意义”。

  我印象最深的是蛤蟆先生与苍鹭医生的第一次会谈,仅仅只是简单的几个提问,却顿时让蛤蟆先生意识到心理咨询的意义所在是他想让自己变好,不是别人,也不是出于其他目的。在更多的情况下,苍鹭医生都采用倾听和询问的方式,而不是单方面一味的灌输思想,更多的是逐步引导蛤蟆先生主动诉说,给无助的人一个安心的发泄口。

  这本书不仅是在给蛤蟆先生做心理检查,也是在跟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因为学习或工作的繁多,导致心理和精神上有些波动,这是自己察觉不了的,看了这本书,我忽然间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5

  前言

  周日白天闲来无事儿,晚上还要见人,但是我想出去走走。所以早早的就出发了。到了目的地,吃个午饭,然后找个书店买杯喝的,一坐一下午。其实中午刚吃完饭掏出书来看的时候是昏昏欲睡的,总感觉下眼皮和上眼皮空前的团结,自己却在强撑,大概过了十分钟,可能是咖啡劲上来了,开始精神起来了。我翻出来的一本书是23年五月份加入想看书单的书。一直因为没啥兴趣也没看,这不是闲来无事儿,找了本电子版看了起来,一共没多少页,但是很多人说是属于心理学的入门了,让人知道心理咨询是怎么回事儿的启蒙读物,所以拿来读了读。

  这本书的评价两极分化挺严重的,豆瓣评分的分还挺高,但是给差评的人也有不少,但是多数差评都集中在内容太浅了,故弄玄虚,不能共情。如果你给他当作给不懂心理学是怎么回事儿的人看,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一些意义的,对于一些想要自救的抑郁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引路的方式。

  书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一些触动的地方的,有些地方是经历过一些内心的挣扎,有些地方写的好似鸡汤,但是如果经历过,你会理解书想表达的是什么,如果没有经历,就会觉得是在无病的呻吟。如果你看完书没共情,那我还挺羡慕你的,毕竟那种经历确实是不想再经历过一次了。

  介绍

  书的简介很短: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这简介看起来就像是给小孩看的童话故事一般,但是这个确实披着童话故事外壳,且实实在在的初级入门心理咨询科普读物。

  先说我没做过心理咨询。但是我参加过入门的教练课程,虽然仅仅参加两次,但是感觉他们两者之间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有些人会认为心理咨询是,你说说你的状态,然后会希望从心理咨询师那里得到一个一个睿智的话,让其醍醐灌顶,瞬间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在故事里苍鹭这个心理医生最开始并没有直接切入主题直接谈蛤蟆的问题,而是引导让蛤蟆知道,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和访谈者的合作,双方都需要出于自愿,而不是因为想取悦谁才做咨询的。虽然是蛤蟆朋友让他来做咨询的,但是蛤蟆和咨询师苍鹭却是合作关系,那么对于咨询者蛤蟆来说,他得为自己得为咨询担起责任来。然后他也知道了,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

  简述一下书里十次的的咨询咨询师都做了什么。

  第一次,苍鹭引导让蛤蟆知道,咨询的意愿一定是自发的,蛤蟆得为自己的咨询担起责任来,他和咨询师是合作的关系。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改变。

  第二次,咨询师从感受出发。咨询师引导蛤蟆说出自己一直被自己忽视的真实感受,并将感受具像化,用感受温度计为自己打分。蛤蟆给10分满分的温度计,蛤蟆毫不犹豫的在1-2之间打了记号(PS,解释一下:书中说,温度计有10个刻度,最低为1,代表感觉非常糟糕,可能还有自杀的想法。中间是5,带表感觉还不算糟糕。最高为10,表示非常愉悦。)。可见蛤蟆的状态非常的差。明确了概念之后,咨询师再次问蛤蟆,感觉如何。咨询师通过积极倾听以及适时的发问的方式,让蛤蟆能觉察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时蛤蟆更加敏感,更容易捕捉情绪。并且让蛤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并且根据蛤蟆的叙述,引出了“儿童自我状态”的概念。

  第三次,苍鹭为了更好的让蛤蟆理解概念,切换到老师的讲解模式,有些概念还是需要咨询师去切换一下讲解一下,也便于被咨询者能更好的明白和表述清楚当前所处的状态和和所处状态的特征,苍鹭详细解释了“儿童自我状态”和具体内容,某些基本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基本情感包括,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这些情感加在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儿童自我状态”。而且儿童自我状态还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苍鹭也说了很多,并且也强调了探索儿童自我状态的意义。最后苍鹭还给蛤蟆布置了了一个任务就是回忆童年。

  第四次,咨询师和蛤蟆一起回忆童年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并在蛤蟆说出的具体往事中分析他的行为模式。在此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做到了充分的共情,这无声的.支持和理解给予来访者直击灵魂的力量。听着蛤蟆的讲述,苍鹭尽力的去走进蛤蟆的回忆,去体验蛤蟆的情绪。蛤蟆感觉到了无声的支持和理解,有时候人和人的相处就很神奇,静静的坐着,一句话不说,也能感受到那份力量。通过回忆那份童年的记忆,蛤蟆找寻到了自己一些行为的原因,并且惊讶的发现成年后有很多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而且蛤蟆意识到自己目前还是没脱离依赖关系,还没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第五次咨询,具体分析上一次咨询遗留的问题:愤怒。蛤蟆说他不会愤怒,经过分析,他并不是不会愤怒,而是采用了另一种形式,比如怄气、郁闷、拖延、厌烦等等的方式来发泄愤怒。

  第六次咨询,借由咨询前发生的獾想劝说蛤蟆退出校董事会的事儿,通过蛤蟆的表述,苍鹭引出了另外的一个“可怜弱小的我”的游戏,遇到事儿的时候,他能让所有人都能让对尽上风,而自己一直是被欺负的弱势群体,其实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自己偷偷的无意识的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了不快,就是在这场游戏里,输的人才是赢家。其实这时候发现在心理咨询里,通常会引入一些反直觉的概念,很多概念乍一听会显得很蠢、不合逻辑,或者是让人害怕。但是人一般都会对突然不和逻辑得事儿产生抵触情绪,而且越是深入探讨自我的概念,越容易引发激烈得抵抗,因为它会打破我们的心理平衡,从拒绝到接受,过程往往痛苦。但是如果能打开学习和接纳的这扇大门,可能会对自己有更深刻的领悟。通过这个引出了另外的一个概念,“父母自我状态”,自己表现的如同父母那般,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然后犹如一个法官,用自己的道德和标准在控诉别人和给别人定罪,之后顺利成章的惩罚他们,自己处在这种状态的时候,不一定是审判别人,有时候就是在审判自己,而且审判自己往往会更强烈,书中原话说的是,“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通过沟通,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蛤蟆一直在审判着自己。

  在第七次咨询之前,在去河鼠家吃饭的路上,其实通过描述看出来蛤蟆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去河鼠家的路上,他仿佛卸下了之前的盔甲,各种感官视力开始变得敏锐。草木得颜色分外显眼,以前怎么没发现绿色得层次这么丰富。能感受到了万物得存在,审视着自己得内心,而且也能感受出心情还不错。甚至自己拿情感温度计测量得话,他愿意给自己打8分。

  其实我也曾有过这种经历,当真正的开心,是看到日常的烟火气,平常再平常不过的东西都心生欢喜,那你一定开始热爱了生活,而且那时的当下一定开心快乐。

  第七次咨询,总结蛤蟆的变化,引出蛤蟆的变化是由“成人自我状态”产生的,成人状态,就是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因为在成人的状态下,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能合理的安排,不被父母的声音驱使,不被童年的情绪困扰。而且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并指出,一个所谓成功的人生中,儿童、父母、成人状态都是必须的,每一种状态都很重要,但是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理性考虑,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因为儿童状态只能体会过去的情绪,父母状态会重复从父母哪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而且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而且越是争辩,大家越是固执己见。只有处在成人状态的时候,这时候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当苍鹭指出来自己处在哪种状态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引发蛤蟆激烈的阻抗,苍鹭那一句“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让苍鹭和蛤蟆展开了探讨,蛤蟆意识到,当有些已经过去并且无力改变的事儿最后只能原谅,我们不能总拿过去来惩罚着自己。通过这次和苍鹭的对抗,蛤蟆很生气,并且他意识到,产生冲突的地方可能就是成长中的经历,所以蛤蟆决定要聊一聊他所有的经历。

  第八次咨询,蛤蟆从他最早的记忆讲起,一直到现在。咨询师和蛤蟆一起探讨原生家庭,在聊的过程中,苍鹭协助蛤蟆将自己的经历和行为进行了串联,以及这些事儿是如何影响的他。蛤蟆也通过这个事儿,渐渐的获得了一种能力,他能更客观的看待事务的能力,不再谴责自己。苍鹭那不带评判地倾听蛤蟆的过往,给了他非常大的慰藉。也让他认定了让自己活的真实一点。活得真实一点,其实就是真诚的回应当下的需求。

  第九次咨询,提出人生坐标、自证预言和心理游戏概念。这次的讨论对蛤蟆来说有点难懂,他们相约的下一次再进行讨论。

  第十次咨询,详细分析各种人生坐标中的心理游戏,在咨询的过程中,蛤蟆感觉很不舒服,蛤蟆的感觉是苍鹭好像总是让他承认他的错误和失败,一直也没从苍鹭嘴里听到是如何看待他的。而且一直以“你感觉怎么样?”“你怎么看?”“你打算怎么做?”等反问的语句来进行提问。这次咨询蛤蟆做了一次很有意义的爆发,而且蛤蟆自己发现了自己即使爆发也不像从前,也不用扮演那个卑躬屈膝的角色了,他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且还能说得掷地有声。通过这次的爆发之后,蛤蟆决定和苍鹭再来最后一次咨询。

  在去最后一次咨询之前,蛤蟆反思了一下他和苍鹭上一次面谈发生的事儿,他发现他生苍鹭的气了,但是他生气并没有失控,他知道这种对抗是有意义的,他不在像之前的孩子了,这次的冲突是有成果、有建设性的。而且冲突过后也改变了他和苍鹭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次咨询前,蛤蟆翻看自己的日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志本上除了和苍鹭定期面谈的记录,几乎什么都没有。而且就在他陷入抑郁而且鼹鼠还没去找他的那个阶段,他曾有过一段可怕的空虚状态。时间如没有路标的沙漠一样,他的生活只剩空虚。慢慢的他发现,随着他心情的变好,内心世界的改善,他发现他的社交也逐步增多了。而且最能证明的转变的一句就是,蛤蟆想办一家新企业这一条了。这一条也是因为和苍鹭聊过了之后,他明白了,想要继续成长和完善就得又目标,现在他当下想做的就是去拼、去赢!

  最后一次咨询,蛤蟆和苍鹭探讨前一次咨询中的情绪爆发的意义。蛤蟆对苍鹭的发火,那是因为蛤蟆对咨询师发生移情,将咨询师当做曾经的那个父亲,情绪爆发实为反抗对父亲的依赖。并和蛤蟆一起总结十次咨询后发生的变化。

  并在最后还讨论了一个情商的问题。他们认为高情商的人是,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行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并且他们有共情能力。

  严格来说,蛤蟆一共做了11次咨询,前10次参与其中,最后一次总结过往。蛤蟆也从依赖的状态,对抗依赖,然后到独立的状态,这就像是一段心理成长之路,虽然蛤蟆还是那个蛤蟆,但是实际上那个蛤蟆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蛤蟆了。

  故事到了最后,在我看来好像一场电影的大结局,蛤蟆去赴约河鼠的午宴,这次的宴会是河鼠庆祝蛤蟆的康复而举办的,因为他认为,人们太容易让重要的事件就这么过去了,往往时候才明白这个有多重要。在一场其乐融融的一场宴会中结束了故事,大家各自有了新的前程,蛤蟆还决定卖了自己的大房子,并且买了一栋小房子,并且用他特有的管理经验去负责更好的楼盘,去做房地产公司。

  故事的梗概大体如此。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6

  前几天刚刚读完了我11月的第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由英国的一位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所写的。他借用经典童话故事《柳林风声》中的角色,讲述了原本热情、时尚又爱冒险蛤蟆先生抑郁之后,在朋友的督促下去见了心理咨询师,在十次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逐渐走出抑郁找回自我的故事。作者通过故事和寓言的形式,将看上去深奥晦涩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通俗诙谐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简而言之,《蛤蟆先生》是一本不错的心理咨询入门书。

  其实网络上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实在两极化,有很多人觉得读完之后实在是没什么感觉。我倒是觉得可以理解,这本书的体量本就不大,想在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中插入大量深刻的思想与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本就不太现实。不过也有相当多的人觉得,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蛤蟆先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整本书读完之后,收获了不少知识,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让自己走出来阴郁。从这个角度看,我还蛮羡慕那些觉得读完之后没有感觉的朋友,因为他们大概率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童年与烦恼。就我自己而言,我倒是在很多方面都能与蛤蟆先生共情,所有读完之后我个人是觉得获益匪浅的,包括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如何选择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下面就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所做的一些片段摘抄和随手记下的小感悟:

  认识内心的情绪

  探寻性格形成的原因

  01.改变在于自己

  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处于自愿。

  第三章《初见咨询师》

  在蛤蟆先生第一次与咨询师苍鹭面谈的时候,作者就向读者阐述了心理咨询的一个基本原则——自愿原则。只有当来访者完全是出于自愿、而非为了取悦他人(比如为了让家人朋友不担心)的时候,心理咨询才能得以有效地开展。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只有靠你自己心甘情愿地自发去做才能完成。这也为后面苍鹭引导着蛤蟆先生去探寻自我的内心,从而让蛤蟆先生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定下了基调。你的人生,也只有你自己才能做选择和决定。

  02.性格养成的内因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的一生。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作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第五章《抑郁的原因》

  “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这句话,代表了贯穿整本书的脉络。

  《蛤蟆先生》其实想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童年对于人生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自己防御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这与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中的理论几乎一致(这是11月阅读计划的第二本书)。不同的点在于,戴博德将行为模式之前的原因进一步细化到了基本情感。

  在书里,戴博德将一个儿童的基本情感分为: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四种。因为这四种情感是一个儿童不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就具备的、与生俱来的情感。当我们处于这几种基本情感中时,我们就是处于“自然型儿童自我状态”中了。

  然而每个人童年成长的经历和环境都是不一样的,为了应对不同的生活场景,在童年的时候,这几种基本情绪逐渐演化出了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就像通过最基础的三原色就能调出所有的色彩一样。正如阿德勒所说:

  在生命开始的第五个年头,儿童已经发展出一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他对待问题和工作的模式。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在我们之后的人生中,面对特定的场景时,当我们处于这几种基本情绪之中时,我们都总是会做出与童年时期应对这些情绪时所作的同样的反应,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而当我们处于这些由基本情感演化来的复杂情感中时,我们正处于“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中。

  作者以愤怒为例,为我们讲述了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愤怒是一种基本情感,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有些家庭环境充满了爱与包容,孩子在面对愤怒情绪的时候,只需要直接表达出来,便会得到家长的正面回应;而有些家庭过于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不管是否合理)都尽力去满足,一旦有哪次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在面对愤怒的时候,表达愤怒的方式就会变成任性、撒泼、怄气;当然,也有许多家长非常强势的家庭,孩子们在面对愤怒这种情绪的时候,便只能通过郁闷、拖延等这种无声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了。

  这些不同的行为策略,正是我们每个人从各自不同的童年经历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伤害。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在表达愤怒的时候,也总是在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在理解了这些基本理论之后,咨询师苍鹭开始引导着蛤蟆先生去探寻自己的童年,试图从蛤蟆先生的童年经历中找到蛤蟆先生不开心的原因。这时,我们才明白,原来蛤蟆先生的童年过得并不算快乐。蛤蟆先生的父亲从小就对他非常严厉和强势,为了适应这样的童年家庭环境,蛤蟆先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为模式——顺从。

  或者,换一个更为流行的用词——讨好型人格。在我们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童年,父母便是我们唯一的生活支柱。即便遇上了暴躁易怒的挑剔型父母,我们也无法在童年时期逃离他们而独自过活。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发展出了一套让我们用来抵御父母的愤怒和攻击的行为模式。

  可这也给我们的性格养成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不懂拒绝,担心因为自己的拒绝会给对方造成困扰(同意),喜欢表现、炫耀自己来博取他人的关注(取悦),卑微低自尊(道歉),以及不够独立,社交依赖度很高(依赖)……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7

  我们是否常常牺牲自己用出丑来逗笑别人,自以为成就?是否经受过别人的奚落嘲讽,哪怕极度难堪也表现得云淡风轻,以显示心胸开阔?是否被不愿意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却不敢直接推辞?是否不敢在朋友圈展示情绪低落的自己,担心别人觉得自己矫情?是否用微笑掩饰尴尬?是否用无所谓掩盖委屈?是否……

  我不敢承认我是这样的人。而书中的蛤蟆先生,确确实实是这样的。

  蛤蟆先生是一位滑稽逗趣的先生。他没有那种正经端庄的品德,正如老獾所说,“没有哪个自尊自爱的动物会跟他站在一起”。但同时,他又有世界上最“可贵”的品德:心胸开阔,从不在意别人的低看,“尽职尽责”地做着“有趣”的自己来逗笑他人。

  有一天,蛤蟆先生变了,他敏感、悲观、邋里邋遢,甚至在众人面前放声大哭:“抱歉了,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这样的蛤蟆先生,让朋友都觉得他病了,一致决定送他去看心理医生。蛤蟆先生顺从地接受他人的好意,因为他不想让别人失望。

  一次又一次,麻木地接受他人好意的指导、训诫,蛤蟆先生已准备好被动地治疗自己的心理。

  直到苍鹭医生告诉他:“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处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合作……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自发的?为自己?不为取悦别人?

  这些话对蛤蟆先生来说是新鲜而震撼的。他从来都被当作是接受命令,或是坐等受教的对象。有一天,有人告诉他,拯救他的只能是他自己,他是最重要的参与者。

  事实上,这些年来,他从未有意识地将“我”放在第一位。为了讨好朋友,他常常做出夸张,甚至是浮夸的“扮丑”;为了不辜负长辈的心愿,他独自消化着被迫继承酿酒厂的阴影;为了迎合大家对他的“大大咧咧”的印象,他从不敢说出一些可能矫情尖锐的话。回望过去,他总是主动地挑剔自己,审判自己,然后判定自己有罪,继而谴责自己。

  事实上,这些年来,表面开朗大方的蛤蟆先生,从来都不快乐。因为姿态很低,旁人总是肆无忌惮地与他“开玩笑”。尽管他不断的说服自己“没有关系,我不重要,我不重要”,可是,每一次“开玩笑”的奚落,每一次“无心”的指责,都像一根刺,戳向蛤蟆先生,切切实实地扎在他心底,直到他再也无法承受,直到他觉得自己真的一事无成、糟糕透顶。背地里,他无数次为自己无人关怀的自尊心默哀。

  蛤蟆先生终于勇敢地尝试做一名重要参与者、主权掌握者。他知道了哭也没有关系,哪怕这是父亲从来不允许的;他知道了他可以自己安排工作,就像獾无数次安排他一样;他知道了逗笑别人的前提是:取悦自己,使自己快乐。治愈自己的路上,他照旧遇到困难,但这一次,他选择将自己放在首位:一点点认识现在的自己,寻找丢失的自己,不断爱抚、矫正自己的心灵……

  以上,我用大量笔墨描写蛤蟆先生,看似是对情节的凌乱的摘抄,实际上,这更像是我的自白书,我的.自画像。我东一笔、西一笔地勾勒自己,别人可能看不懂,但我心里清楚,这一笔是我,那一笔是我,这就是我。蛤蟆先生教会了我很多:他本身让我看到了我是什么样的,他的治愈之路让我明白了我应该怎么做。

  我应该认识自己。认识现在的自己:我不完美,心胸不开阔,不云淡风轻,我很介意别人的奚落,我只是善于伪装,也该承认使我陷入泥沼的是我自己;认识丢失的自己:我本该想笑时笑,想哭时哭,大声说出自己的不满,以理所当然的姿态安排自己的人生。我本该首先取悦自己,将自己视为最重要的人。

  我应该接纳自己。一个善于伪装的我,不虚伪;一个敏感的我,不奇怪;一个会嫉妒的我,不可怕;一个开玩笑只为逗笑别人的我,不粗俗;一个希望做回自己的我,不自私。我接纳我的全部,我的残缺,我的阴暗面。

  我应该爱自己。无论如何,我都不完美,但我爱我。无论我功成名就,还是一败涂地,我都爱我,只是因为我是我。我歌叹我的闪光,修正我的不足。我用热烈的爱包裹自己的心灵。

  能使我们自觉的,只有自己;能治愈我们的,只有自己;能认识我们全面的,只有自己;能为我们做主的,只有自己……对的,那个最最重要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8

  和这本书的相遇,是偶然听罗翔老师提到的《柳林风声》,网友说它是心理学的入门书籍,在网友们的推荐下,我网购了这本书,并用两晚上的时间读完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的著作。这本书可读性强,书里的知识点和专业用词浅显易懂,相对较少。它用一个小故事告诉了我许多道理,作为老师的我们,可以用它来治愈自己,也可以更加了解学生,更好地与学生相处。

  这本书主要讲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蛤蟆先生因陷入抑郁,对生活失去了热情,从而把自己困在家里,朋友们发现后决定带他向苍鹭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在与苍鹭医生的十次谈话中,蛤蟆先生从抑郁情绪中逐渐走了出来。

  书中将人分为三种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的自我状态又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为了避免父母生气和惩罚,自然型儿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父母,顺从父母的心愿和要求,由此产生适应型儿童。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蛤蟆因为沉迷汽车而受到獾的谴责,在吸烟室里独自面对獾时,蛤蟆发誓痛改前非。看到蛤蟆悔过,獾从严历挑剔般的父亲转变成了和颜悦色的父亲。当走出吸烟室,獾提出让蛤蟆公开承认错误,蛤蟆立马拒绝。蛤蟆的态度为什么转变如此之大?书中提到,“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因为在吸烟室,他回到了儿童适应状态,面对父亲般挑剔的獾,他只能顺从同意并取悦他。其实,老师教育学生也和蛤蟆面对獾一样,学生会同意老师的观点以求放过,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认可,所以会一再重复错误。长期以往下去,这些学生或许就成为了我们口中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本身并没什么问题,很多时候是家长、老师对他们认识不深,只有运用正确的心理知识去帮助他们,“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书中的新理论也使我有了新的教育方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切实发动自身力量,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9

  蛤蟆先生这个主人翁原本是英国一本童话书《柳林风声》里的动物主角,作者是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他为了方便人们理解,就借用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动物形象。故事以抑郁的蛤蟆先生为线索,讲述了他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开启了10次心理咨询的详细过程,随着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我们也逐渐走入了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的世界。

  蛤蟆先生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直视着他的眼睛,笃定地对蛤蟆先生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蛤蟆问:“我的日子还很长,如果真有自我惩罚,我不要一直那样下去,我想过得快乐一点,我该怎么做,你能帮我吗?”

  “这么说也许有些残酷,蛤蟆,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问自己。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听说过好多身陷抑郁的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仿佛被囚禁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永远找不到出路。所以当蛤蟆先生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直视着他的眼睛,笃定地对蛤蟆先生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对于丝毫看不到希望的人来说,这段话温暖而有力量,仿佛在茫茫沙漠中发现绿洲;在干枯的草丛中发现破土而出的嫩芽;在危险的丛林中发现直升飞机;在暗流汹动的大海中发现灯塔…….当你品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你渐渐走出了心的牢笼,去拥抱一个全新的自己。

  整本书的结构,大概分为3个层次,一是讲述儿童自我状态,二是父母自我状态,三是成人自我状态。最后在这3个层次的基础上引申出“人生坐标”的概念。

  儿童自我状态里,儿童有天生的基本情感。如同我们面对的小学生一样,他们充满了朝气,被快乐包围。他们会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愤怒,会因为流浪狗被误伤而流泪,会因为夜晚怕鬼而恐惧。

  因为是儿童,毫无自保能力,所以依靠父母、信赖父母,所以从婴儿时期到幼儿园毕业,我们会无条件地顺从父母,比如同意父母的意见,试图取悦父母。正如我不到3岁的儿子,他无条件地相信我、信赖我,仿佛我是他的整个世界。他会在我哭泣的时候,束手无策地陪我一起哭;他会在我大笑的时候,毫无理由地陪我一起笑;他会在我要求亲亲的时候,把他的额头凑在我的唇边。他全身心地爱着我,这个他在天堂精挑细选过的妈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如果成年后,我们依然无条件地依赖某个人,说明我们还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没有真正长大。

  我们在社交场合中,如果也总是附和他人,如果每次道歉的都是自己,如果每次受了委屈咬碎牙往肚子里咽的都是自己,这就意味着我们将小时候依附于大人的顺从行为带到了成年,我们小时候的生存策略一直潜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父母自我状态,是与儿童自我状态截然不同的反应。儿童是弱小的,但父母是强大的。我们在原生家庭中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往往会和我们与自己儿女的相处模式相似。我们会潜移默化地习得父母为人处世的态度。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训斥儿子的表情、动作、语气,竟然与母亲曾经训斥我是那么的相似,甚至如出一辙。

  长大后,工作后,我们也会遇到看上去很权威,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的.人,永远都像法庭的审判长一样,忙着给你定罪,忙着惩罚你,忙着操碎你那本就有点受伤的内心。就算是儿童状态里的人,他也有父母自我状态的那一面,那个不断批评和惩罚的对象就是自己,自我批评、自我否定,自我惩罚,仿佛被永远囚禁在没有阳光的黑暗世界中。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我就总觉得自己技不如人,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持有消极的态度。可是一次与权威的叫板中,一次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一次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我决定自我救赎,放过自己,原谅自己。最终,我与平凡的自己和解。

  最后一个层次就是成人状态里的我,我既不用紧张来自父母严厉的声音,也不用蜷缩在卑微的儿童情绪里。我身心放松、乐观自信,能够理性思考,能够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对待周遭的一切,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个层次每个都有其必要,但就重要性来说,只有成人状态下,我们才会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儿童状态奔波于情绪,父母状态忙着批评教育,只有在成人状态,我们才能活在当下。

  蛤蟆问:“我的日子还很长,如果真有自我惩罚,我不要一直那样下去,我想过得快乐一点,我该怎么做,你能帮我吗?”

  “这么说也许有些残酷,蛤蟆,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问自己。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这个问题我想我已有了答案,我要爱自己。有人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我要重新审视我的人生,我也慢慢学会感谢生命旅途中出现的所有人和事。感谢他们,让我变成了我想成为的样子。

  最后,感谢我成为了蓝色海共读沙龙的小秘书,感谢恩师兰梅老师对我的信任。愿在成人状态下的我:努力地向下沉淀,向上生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0

  五个小时,可以帮你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可以帮你深入了解心理咨询是怎样带来改变和成长的,你是不是也很心动?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了一只热情又爱冒险的蛤蟆先生,因为生活中的种种失利导致心情抑郁,然后去做心理咨询,每一次的心理咨询都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一点点从抑郁状态中走出来,最终恢复了热情和活力。全书只有10.8万字,人们的阅读速度一般是每小时2万字到4万字,按最慢阅读速度2万字/时,5个多小时也完全可以读完本书。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你要不要尝试一下?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消除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比如有些人觉得只有得了心理疾病才做心理咨询,或者像书中所说那是针对经历过严重或者可怕事件后进行的一项神秘活动。不是的!心理咨询其实是一件普通的、科学的事情。每个人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心理问题或者说是心理困扰,比如工作压力大导致情绪抑郁、亲子关系紧张让人烦闷、亲密关系无法调节让人痛苦、绝望等。心理咨询师帮助人们解决的是心理问题,不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属于精神科医生的职责范围。

  另外一个误解就像书中的蛤蟆先生一样,以为心理咨询就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见了心理咨询师就说:“是他们让我来做心理咨询的,你告诉我怎么做才能好受一些”。其实,心理咨询应该是一个自发自愿的.过程,来访者有想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改变自己,也就是所谓的“助人自助”。来访者不能像学生时代一样被动的听老师讲课,学点新知识就算完成任务了,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探索痛苦的来源并摸索出解决痛苦的方法。咨询师在整个过程中会倾注全身心的关注和陪伴,使来访者更高效的完成自我改变和成长。

  书中描述了蛤蟆先生每一次咨询的详细过程,从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对话中,我学会了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联系过去再看向未来的思考方式。这种方式帮助我更好的理解自己,有效的改变自己的行为。

  有一次,爱人开车送我去办事然后他再去上班,因为时间紧张导致他有可能迟到。一路上他在不停的表达自己对于迟到的焦虑,而我却一直默默无语。自己事后一直在疑惑,当时的自己为什么那么冷漠无情,跟平时相差很大呢?我尝试着用咨询师的话问自己。

  “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我有点内疚、有点不知所措,我想要安慰他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种感受让你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小时候我妈对我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为了你,你还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吗’。那种内疚感、无力感很相似,甚至还有点愤怒。”

  “现在的你,理解了当时的自己吗?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是的,我理解了。默默无语的我其实回到了‘适应型儿童状态’,体验着跟童年时候一样的感受,然后用相同的沉默回应了那种感受。如果是现在这种‘成人状态’,我可能会向他表达因为自己的拖延导致时间紧张的歉意,会安慰他帮助他缓解焦虑,也可能会跟他一同探讨避免迟到的其他解决方案。”

  从问题中看清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然后回忆小时候是否有相似的情境,再回到当下用理性大脑解决问题。这种思考方式不但揭开了我的疑惑,也让我有了建设性的方法。如果以后再有类似的内疚感和无力感,我相信可以更快速的理解自己,帮助自己跳出“适应型儿童状态”,回到“成人状态”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1

  这本书讲了有点抑郁的蛤蟆先生,去找心理医生苍鹭做心理咨询,并逐渐好转找回自己的故事。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本书是他最著名、最畅销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

  书很薄,一共才199页,几个小时就能读完,读起来没鸭梨~

  我们可以将本书视为一次理解自己内心的契机。开篇蛤蟆先生长时间不开心、觉得生活无望、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的状态我曾经也有过,虽然当时不太懂,但现在想来,可能也稍微有点属于抑郁前兆吧。当然,自从我找到目标后,这些症状都消失了。

  假若我当时读到这本书,应该可以更快地从另外一个角度帮到自己。

  接下来通过几个问答,简单介绍一下书的内容~

  1.蛤蟆先生为啥来做心理咨询?

  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不知道一辈子都干了些啥?又干成过啥?

  真正让我受伤的是身边的朋友对待我的方式,他们指责我打击我羞辱我。

  2.人最基本的感情有哪些?

  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

  人的某些基本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儿童的基本感情有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3.为啥要怄气?

  你得学习如何不带攻击性地发火。

  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4.童年里,谁对你影响最大?

  倘若一个人被比自己强大许多倍还无法逃离的人(暗指父母)欺凌和伤害,他可能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可能会出现“顺从行为”,“取悦”,“道歉”,“依赖”。

  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5.儿童如何释放愤怒?

  强←—→弱

  叛逆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退缩

  6.自我状态的三种类型有啥区别?

  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只有处于这个状态,我们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儿童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你会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可你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这来自年幼时父母的言行和对待我们的方式。

  7.你是怎么看待自己和别人的?

  我们回顾你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还影响了你后来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你对自己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里形成的。

  比如在你童年时,大约四到五岁左右,你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第二个问题:“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答案有4个: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8.情绪有用吗?

  当你有恐惧时,焦虑的念头就会跑到你的意识层面让你没办法放松。

  虽然你开始在理智上理解自己的行为,但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能明白它们并非可有可无,也不会对它们不闻不问,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2

  上回咨询后蛤蟆发现童年回忆的某些部分让他非常痛苦,第四次来咨询的蛤蟆感觉自己很悲伤,似乎又抑郁了,还嚎啕大哭起来。咨询师告诉蛤蟆,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否认它们,不论是无视还是压抑,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如同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这一回蛤蟆跟咨询师分享了他与父母童年相处的具体经历,比如严厉正直爱训斥和责备的蛤蟆父亲曾经当着好几位大学同学的面来指责他,而母亲也曾当着大家面问他有没有穿干净内衣,让他觉得难堪。这次面谈根据蛤蟆童年的'经历,他们进一步总结出了蛤蟆的适应性儿童顺从行为。该行为可能导致他学会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这样的人可能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过。

  第五次见面蛤蟆觉得比之前开心一点了,睡眠也好些了,多了一些自己感情兴趣做的事情。此时的蛤蟆情绪温度计刻度在5或6的位置。上回面谈在咨询师与蛤蟆一来一往的沟通中,他们发现蛤蟆已经很久没有发怒过了。回去后他琢磨着自己的愤怒情绪,发现是跟内疚感连在一起的。这回面谈他们想共同分析一下为何蛤蟆缺少愤怒。咨询师给出了下图并进一步解释道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危害。但是当成年人怄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蛤蟆作为成人也采取过撒泼的方式。我好像很长时间都很叛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3

  一、你有过自我攻击么

  为一件小小的事情自责内疚很长时间,你有过这种心理体验么?

  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发展为自我否定、自我攻击。

  这种体验真的太糟糕了,我懂。

  适度的自省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发展为自我否定、自我攻击,非但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好,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抑郁、自卑。

  二、这些是如何发生的

  第七章到第十章给了我们答案。

  1、令人愤怒的獾

  这部分的开头,看得着实让人愤怒:可怜的蛤蟆在家待得好好的,气势汹汹的獾来了,就开始对蛤蟆指手画脚、批评指责。更让人愤怒的是,獾竟然让作为校董的蛤蟆写封辞职信,因为獾认为他更适合做校董。而他此次来,不是和蛤蟆商量这件事,而是来通知蛤蟆的。

  獾认为这一切理所应当!就像往常一样。

  蛤蟆虽然很愤怒,但“适应型儿童”(上一篇读书笔记中已解释)的状态让他无法表达这种愤怒。只能告诉獾,他需要考虑。

  2、獾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蛤蟆?

  蛤蟆来到心理咨询师苍鹭这里,苍鹭引导蛤蟆,认识到两点:

  1)是蛤蟆的某些行为,与獾“密谋”,促使獾如此对待他。

  我觉得这里很微妙,想想我们生活中,有些人总能遇到同样的问题,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某些行为想法,给我们招来一些相同的问题,就像俗话说的:“看人下菜碟”。

  2)獾的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

  獾在不友好地对待蛤蟆的时候,不是处在“儿童自我状态”,而是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下。

  3、蛤蟆的“父母自我状态”,指向了他自己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就像自己的父母。我们会像父母一样评判是非对错,父母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而且,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

  既然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那为什么有一对挑剔型父母的.蛤蟆,对别人却很友好呢?

  经过苍鹭的引导,蛤蟆发现,自己的“父母自我状态”,指向的竟然是他自己。

  原来一直以来,蛤蟆他自己在审判自己!

  被人定罪已经很糟糕了,可更糟糕的是,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罪。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三、自我攻击应该怎么破?

  1、自我察觉

  通过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的认识,站在第三者视角,进行自我察觉,搞清楚是什么在作祟

  2、能帮助自己的只有自己

  停止自我批判、对自己好一些,开始爱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4

  最近在看一本畅销心理学小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其实在去年我就用听书软件大致了解了其中的内容,当时觉得受益匪浅,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其中的内容已然记不太清楚了。

  恰好看到电子书里有,就开始了阅读,发现听书与阅读还真的是很不一样的体验,尤其是如果你是一做事一边听的话,不仅没有时间做笔记,更是断断续续地吸收内容,那真的只能记住零星半点。

  这几天刚好看了前几章,讲的是富有的蛤蟆变得邋遢又悲伤,整个状态很抑郁,它的'朋友们很是担心,于是让它去看心理医生。

  读到现在最为让我感动的应该就是心理医生苍鹭的行为与做法。

  第一次见面,他就让颓废的蛤蟆明白,如果不是蛤蟆自己想来看心理咨询的话,那就当成是一次体验,以后不用来咨询了。

  正是他不多的话语,坚定的语气,让蛤蟆明白原来有些事实是必须自己去完成,是只能靠自己的。

  于是他们有了接下来的几次咨询会面,苍鹭一直是一个很合格地倾听者,他全身心地投入在蛤蟆身上,并且适当地提问,这给了蛤蟆被重视的力量,从而开始敞开心扉地开始和医生一起解决自己内心存在的问题。

  阅读的过程中,有时候能看到自己或者朋友家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子。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第一遍可能只是了解了小说的梗概,但如果想有所收获的话,真的是可以多读几遍的好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5

  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实习杨妹妹实习期满之时,这是一个很有心的妹妹,专门问了办公室其他老师我的喜好,离开之时赠予我这样一本心理相关书籍。

  作业批完之后,有时在办公室、在教室就翻翻这本书,一翻就被它深深吸引。

  书中提到“父母是那么固执地认定是非对错,又远比孩子强大得多,孩子们是怎么在这场战斗中活下来的?”是啊,在父母眼里的对错,有时候并不真的就是对与错。父母过于严苛,孩子得承受多大的压力?难以想象孩子会如何应对这样的压力。平心而论,作为父母,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学习做父母,又花了多少时间要求孩子?父母也许生活压力很大,也许精神压力很大,但父母毕竟是父母,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可以知道父母的压力,但不一定能理解体会父母的压力,这需要时间,在某一刻,孩子会突然长大,会自然长大。

  “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那么高大有力,你感到很无助。”“因为无处可逃,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适应他们的每一次喜怒无常。”这些话读着心里不太好受,但事实就是如此,父母尚且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然而却要求孩子做到心平气和,做到不哭不闹,做到不发脾气,这确实不太合理。父母如果能做到不发脾气,又能坚持多少天呢?一天、两天还是三天?也许我们并未察觉自己的喜怒哀乐,却时常记得孩子的喜怒哀乐。

  “我想让他们对我满意,为我骄傲。”“也许这就是我变得爱炫耀的原因。”原来,孩子爱炫耀有这么一层原因,父母极少对孩子满意,极少为孩子骄傲。不过怎样把握其中的度,适时夸赞孩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较大,让孩子度过快乐、轻松、美好的童年,还是悲伤、紧张、害怕的童年,我们成年人可以左右,而孩子却没办法左右,也无从选择。

  “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打破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很少有人能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能部分达成,而很多人则会依赖一辈子。”“顺从行为可能会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长大成人。”我们享受着孩子对我们的依赖,也越来越满足孩子对我们的依赖,却忘了成长意味着不再依赖。孩子只有越来越独立自主,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学会独当一面,才会真正长大。就如,学生只有越来越独立,不再依赖老师和家人,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学习,才算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变成想成为的自己,也许就是独自前行,独自坚持。怀揣着心底的那份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哪怕有质疑,哪怕有委屈,哪怕跌倒,哪怕流泪,哪怕自己也质疑自己,但依旧不改初心,也许这样就可以变成想成为的自己,也许还有很长的路,一路上需要自己去寻找芬芳,去汲取力量,去迈步向前。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当我们自我批判时,自我惩罚时,那样的惩罚比任何惩罚都要深刻。当一个人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他就会时常自我惩罚,时常置身父母和自己相处的情境之中,表现得像父母一样。人有三种自我状态——儿童、成人、父母状态。处在“儿童自我状态”的人,哭闹、放纵的时候较多,总把自己当做儿童一样,表现得像个孩子。而处在“成人自我状态”的人,既不像孩子,也不像父母,更像当下的自己,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因此,孩子不会是父母的复制品,他/她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或许会出现“父母自我状态”,但他/她是独特的自我,思维独特、做法独特的自我。

  以前,我听过许多教育相关讲座,许多说法都存在一致,比如: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这一次,我第一次看到不同的观点,也引发我不同的思考:孩子身上会有父母的影子,也会受到父母好的或不好的影响,但孩子的人生如何选择,终究是父母无法左右的,就像孩子的伴侣如何选择,也不会完全遵循父母的意愿和喜好,他/她总有自己的判断和抉择。孩子的一生,不会复制谁的人生,他/她的一生,是属于自己的一生。

  这本书,适合父母阅读,也适合成人阅读,有许多心理专业相关知识,也有许多关于教育、个人成长的见解。心理健康知识总会帮助一个人了解自我,直面自我,学会自我调节,以最好的状态活在当下,迎接未知。正如之前参加培训听到的一句话,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能够面对孤独。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2-2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5-27

(精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5-1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6篇(优选)12-2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范例(15篇)05-24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华15篇]05-27

大班《寄给蛤蟆的信》教案02-05

大班语言蛤蟆吃西瓜教案06-08

做自己心理医生读后感05-26